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看话禅悟有情世界

       

发布时间:2009年08月15日
来源:不详   作者:禅圆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看话禅悟有情世界

  禅圆

  看话禅悟有情世界

  访台湾百丈山力行禅寺住持慧门禅师

  佛陀教导我们的“法”是那么的简单、明了、单刀直入、直截了当、没有秘密。禅宗屹立中国迄今一千五百余年。篇篇精彩绝伦的公案故事,让人读了之后如痴如醉、爱不释手、欲罢不能,总让人幻想有朝一日能成为书中的主人翁。

  禅──神秘、高贵、迷人、却又是那么的亲切。人们想去接触它、亲近它。看来它似是那么容易触手可及,却又似遥不可攀,彷如圆形扶梯的最后一阶!让人感觉到如雾里看花,总是隔层面纱。禅圆在慧门禅师的精湛见解下,为我们拨开层层云雾,让睛朗虚空呈现在眼前,从此不再迷惘、失落、漂泊、流浪。

  在这一期生命不能自在?如何放下?抛掉由自我而生起的烦恼;一切无明的烦恼?禅师指导修行者在如何透过看话禅的修行、观照、消融自我、不再做错事、不再造恶业,而得自在解脱。

  唤醒真心 了知言行

  学佛,以“禅观”来看有情世界,透过禅的修行,进入深深宁静状态,唤醒真心,才能显露出真心,不执着外相的般若智慧。让自己切实地活在当下,分分秒秒保持清醒,唯有如此才能欢喜接受有情世界的任何生灭现象。

  慧门禅师认为:眼、耳、鼻、舌、身的任何一个动作。训练自己分分秒秒都具有这种觉知能力。众生执有情世界为真,不以欢喜心,全然接受,反与外境对抗,继续造作新的恶因,以致将来承受更多不好的果报。如此继续在生死轮回中流转。所以我们要具有禅观能力,才能非常清楚的觉知一切事相。

  观照内心 显露心光

  透过禅的修持,观照内心细微的起心动念、情绪、感情…等之变化,让我们的心力加强,达到具有真真实实的观照能力。在静态中有百分之百的定力,能够清清楚楚觉知观照,但落入动态中时,剩下不到百分之一,甚至更少。就算在动态中有百分之百的禅观能力,但在睡梦中时剩下不到百分之一……。在睡梦中有百分之百的定力,在八苦交煎时定力在哪里?在八苦交煎时有百分之百的禅观力,死到临头时又有多少禅观力量?

  慧门禅师说透过禅的修持让原本具有的心光显露出来。不以肉眼来看,内心世界充满光明;才不会误假为真,认真为假,带来无限的烦恼、痛苦、失望、挫折和无奈。透过禅的修持让我们的心有穿透能力,穿透有情世界的虚假,幻化的外表而进入它的深处,了知真正的缘起实相。

  心理治疗看话禅

  人生充满荆棘,到处皆有烦恼。人人都是自己生命中的天才。手握彩笔进驻这一期的生命。如何活出绚丽?如何挥洒出精彩?唯有透过禅观的修行,找出最美丽的真心,化烦忧而为喜乐,转烦恼而为菩提,甚而烦恼即菩提,出执着断妄念,去分别并迈向解脱。这是我们这期生命最重要的目标。

  由于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动和牵引等因素,造成现代人多重烦恼,以致引发种种心理疾病。诸如自闭症、妄想症、精神分裂症、躁郁症、忧郁症,甚而因之引起的自杀念头…等等。

  慧门禅师多年的实修和体证,认为中国禅宗看话禅最简单、直指人心的方法,进出心理受困者的内心世界,与之共同用心,解决人生道上的转折、疑情。如何打开心扉,了解自己?或对这期生命疑惑的解答,走出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悲情?当开发自己潜能又力不从心,不知下手处在哪里?别人不了解、误解你的困扰,要如何化解…等等。慧门禅师皆能以看话禅的方式,以最活泼自在的方法贴切融入生活中,突破困境解决烦恼,拨云见日。生命力因此转化而重新萌芽茁壮,活出光明。向下一个高峰再出发。正是“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观心者,永处缠缚”。

  禅法在心理辅导上的应用

  修学佛法的目标,可以打开心理治疗的大门,通过禅修理论与技巧,加上心理辅导,按步就班地走入禅定世界,从而达到通过禅修走向解脱。

  禅修的应用范围很广,特别是生活封闭、缺乏人际关系者、脱离现实感、缺乏生命力者、妄想及多烦恼者、忧郁沮丧、对自己没信心或过度在意他人眼光者、情绪躁动、多话者、资赋优异或自我意识强烈者,尤为适用。通过开发增进自性的觉察能力,显露出本觉能力,放开心胸,增加对内及对外的压力承受度,改善并转化负面情绪所引起的内心困扰。

  禅修是通过调整对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意念等六种觉受的训练,即:

  1. 凝视晴朗虚空法。

  2. 注视流水瀑布法。

  3. 凝视水中虚空倒影法。

  4. 谛听流水声及自然一切音律变化。

  5. 身心眼三不动口诀。

  6. 坐香及跑香。

  7. 呼吸与气脉稳定法。

  8. 觉察日常生活中身体及念头动静变化。

  9. 参禅转念法。

  10 . 无念法 (射持修)。

  慧门禅师认为以上10种方法撷取自南传、藏传、北传,将之灵活运用于修行者日常生活当中,平常应多做练习,预防胜于治疗。只要心理一出现有负面情绪时,马上用其中的方法对治。这10种方法看似简单,但功夫要做到“真切”,马虎不得。不可偷懒稍懈或偷工减料。不仅“真切”,而且要做得“紧切”。不只朝朝勤拂拭且须时时刻刻,分分秒秒勤拂拭。直等功夫做到纯熟“紧切”了。此时既是省力又是得力,自然融入生活中。行、住、坐、卧都在正念上。恁它八万四千烦恼贼起,慧剑一挥,贼子即刻消声匿迹、无影无踪。

  行者如何止观双运

  修行是一步一脚印,没有捷径可循的。慧门禅师在传授教学时,意简言赅毫无赘词。句句皆是修行之钥。如错过其中一句或者得多修百劫后方成。凡我修行者行之不可不慎。

  一般除修看话禅外的禅法行者,往往满足于修行境界达到寂寂状态(止),以为达到寂寂的境界就是最高境界、到家了。其实是是似而非。如修行者到此即驻足不前,不再往前作功夫,或者失去去往前作功夫的能力。殊不知此时正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好机会,错过了真是错失良机。

  只因寂寂(止)久了易入恍惚、昏沉、无记等病,须以惺惺来对治此病。惺惺(观)久了又易转为掉举、散乱,所以又须以寂寂(止)对治此一过患,行者的心必须时常保持在寂寂(止)又惺惺(观)、惺惺(观)又寂寂(止)的境界上,才是修行的正确功夫(境界)。

  寂寂(止)是助道法,惺惺(观、照)才是正道法,两者之间关系寂寂如拐杖,惺惺如走路。我们使用拐杖的目的是为了走路,而不是为了要拿拐杖,所以寂寂是助道法,而惺惺才是正道法。

  看话禅刚好修到生起疑情来充塞寂寂的境界,所以不会产生因寂寂起的过患。而且疑情又有自动磁吸阿赖耶识种子蠢动的能力,不会因惺惺久了而产生掉举,散乱等过患,故疑情又有惺惺的作用。所以看话禅只要生起疑情,内心世界就具有寂寂又惺惺、惺惺又寂寂自动互换的作用。

  话头中就有疑情,疑情中就有话头,起疑情而成团,横梗胸臆,持续日久,终至爆破疑团,顿得开悟,就是转识成智时。

  慧门禅师于8月25日受邀到净名佛学会演讲,讲题是《禅的进境在辅导上之应用》;30日及31日,受光明山之邀,演题是:《以看话禅为心理治疗的利器》;9月1日及2日,受邀到金文泰新加坡青年弘法团演讲,讲题为《抛开烦恼的根——自我》。9月3日至7日,在光明山举办一连五天的《拨心点睛禅疗营》。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