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寺印空法师谈身世
金山寺印空法师谈身世
抚州广播电视报/2008-07-10
一次偶然的机会,得以亲聆金山寺印空法师讲述她的身世。
5月22日上午,天气晴朗,应临时之邀,我与几位友人同赴金山寺。金山寺坐落于临川区云山镇。公交车从市区出发,沿着昌抚公路,大约五十分钟就到达山前。车停在公路旁的大金山禅寺牌坊侧,下车后,我们沿着曲折的道路徒步上山。对于友人,这是一次有预约的采访,印空法师早在客厅迎候了。
我同老法师曾有过一面之缘,那是去年初夏,同德恒、龙根、福瑞等同学上金山岭游玩,特访问过一次。下山时,老法师的弟子说了一句话:“你吟诗,能否给师傅也写一首。”之后,真的凑成一首《七律》:“千年高寺白云亲,风水丛林有后人。初度荷担临济弟,复兴接法释迦桢。绍隆佛界僧尼院,宽拓尘间檀越门。马祖印承聆慧命,大千空化福田春。”不久,德恒将这首诗书写后装裱并给送上,从此,老法师印象中有了我的名字,这次会面,也更感亲切。
因时值中午,大家先在斋堂用过中餐。考虑老法师近90岁高龄,原想午休后再作交谈,但老人兴致很高,一行人刚坐定,就主动地拉开了话匣。
客厅的一角摆放着一块为汶川抗震救灾捐款的木牌,话题自然从这里开始。印空法师告诉大家,1998年长江中下游发生特大洪水,这次赈灾之后的第二年4月,金山寺就成立了佛教慈善事业协会,如今会员遍及全国各地,每当遇到大的灾害,包括济贫和办“希望小学”,均组织救助和帮扶。并说:“这牌是前些天参加市宗教界赈灾活动时,本寺捐款的标识(金山寺捐款9.5万元,已见5月20日的《临川晚报》)。”我坐在老法师近旁,当她谈起自身经历时,顺便作了点记录。
印空法师俗姓胡,名瑞澜,1921年生于临川县(现临川区云山镇圳上村委会长岗胡家村)。曾祖是清代进士,生有3子,老大胡良玉,武举人;老二胡金玉,后继承家业;老三胡宝玉,即胡瑞澜的祖父,清末秀才,曾教私塾。胡宝玉早年生有6女(出生后就抱给人家养),旧时人的思想观念是“宁可家道穷,不愿绝儿孙”,夫妇俩到处求神拜佛,散尽家财,广为施舍,求生男孩。41岁时,妻子又一次怀孕,终于产下一个男婴,这就是胡瑞澜的父亲胡英(字陶柏)。为防意外凶险,按地方习俗,小时就给他反穿蓑衣,这叫命贱,用以避邪。胡英长相俊秀,从小聪颖好学,十几岁时在抚州城内一所师范学校念书,成绩优异,甚为当时的一位前清进士、督学陈先生赏识。陈先生有一女,名桂儿,小胡英1岁,先生有意把她许配给这位学生,于是请校长做媒。那时胡英才16岁,对先生的许诺不知所措,父胡宝玉也因家贫,不敢高攀,又喜又忧。陈先生没有这种顾虑,一直把这件事放在心上。胡英19岁时,家中祖母卧病在床,生命垂危,如有不测,必须守制三年,这种担心,更促使陈先生抓紧时间让女儿与其完婚。结婚第二年,生下胡瑞澜,接着,长子、次子先后降生,夫妻恩爱,一家温馨。但是好景不长,桂儿33岁时流产,大出血去世。胡英本来就身体有病,祖母为给他调治,曾用过鸦片,后来竟因此上瘾,加上亡妻的伤感,次年,亦英年早逝。家道的变故,对少女胡瑞澜尤如晴天霹雳,当时她才15岁,祖父年老体衰,身边的大弟13岁,小弟只有7岁,作为长女,自然要协助祖父挑起生活的重担。胡瑞澜小时候常在外公身边(家住罗针郭堆村),后来外婆病故,外公续弦,环境的变化,外公家已经呆不下去。大舅虽为国民党地方法院院长,这种情况之下,也爱莫能助。此时,只有苦苦撑持,姐弟三人与祖父相依为命,靠着家中的三亩薄田,艰难度日。开始几年,祖父还能教书赚点钱,后来身体愈来愈差,于日本投降之前病故。
胡瑞澜虽未上过学,但是外公、祖父和父亲小时给过她良好的启蒙教育。开始读《三字经》、《女儿经》,识字之后,她又刻苦勤奋,广泛阅读《春秋》、《左传》、《史记》等史籍和诗词曲赋,至于《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镜花缘》等小说,更是读了个遍。交谈中,话锋就曾一度转到小说的情节上,刘关张桃园结义,梁山英雄排座次,……她侃侃而谈,记忆准确而深切。对《红楼梦》中的人物,似乎更加情有独钟。正是有了这种国文基础,17岁时,同祖父一起,也走上了教坛。据她所说,开始受聘到抚州城内私人办的培才学校,这里学生共有40余人,分大班和小班,她教小班,另有一位姓上官的老师教大班。后来,她又转到金溪黄狮渡的一所学校任教。
教书之余,还兼着种田,经过磨练,大弟已能干主要的农活,连不满10岁的小弟也跟着参加农田劳动。迫于生计,当时曾想过投靠二伯公。二伯公继承祖业,家颇富裕。一次找到他家,虽有表面上的同情,却不甘愿承受这份负担。他冷冷地说:你已经不小了,不能总是“宿公鸡、养老女”。言外之意就是,你已经可以嫁人了。求助无望,轻蔑的话语对性格刚毅的胡瑞澜刺激更大,她悻悻地回到家中。当时,正值日本侵略中国之际,日寇占领南昌后,步步逼进抚州,在这人心惶惶、国难深重、民不聊生的时刻,胡瑞澜徘徊于金山岭下,仰望苍天,心如寒灰。
家道中落、人情冷酷和社会对妇女的蔑视,加上世代信佛和受古典小说空幻出世思想的影响,她想到出家(时约1940年初)。金山寺是她云山家乡的一座千古名刹,小时侯她曾听外公讲过,宋代鼎盛之时,寺内僧尼达300余人。宋元时,金山寺几度毁于战火,屡建屡废,明末再次被毁,佛像一度迁至山下的樟源村前,立一小庙供人朝拜,自此金山寺有名无实。至1936年,僧普净从南岳云游至此,住山洞,在废墟中结庐,使金山寺重燃香火,但随着日寇窜扰,聚集的僧人又避难逃散。胡瑞澜百无聊赖之下,从蔡家沿着一条羊肠小道,蹒跚地向金山顶攀登。此时的金山,峰顶仅有一座茅棚草庵,里面只有母女俩独守孤灯。这位母亲俗姓毛(取法名法福),李渡小麦岭人,因与媳妇不合,带着14岁的女儿出家到此。偶然相遇也是一种缘分,胡瑞澜似乎在此处找到了出路,安顿好祖父和弟弟后,居然选择留住此寺(也曾有人介绍她去附近的笔山寺,但她顾忌寺内男、女混杂,有所不便)。当时山上生活极其艰苦,水都要到山下去挑,一缸水,吃用半个月,米和油则靠一些居士的接济。母女俩均无文化,胡瑞澜一面教她们识字,一面诵经念佛。这位女儿俗姓龚,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曾随释印空南下广东,直到前年,在进贤前途罗岭一座寺院圆寂。
胡瑞澜上山不久,又有人上门做媒,其中二伯父出于自身的考虑,要她嫁给一个商店老板。然而此时的她已经铁定了心,婉言谢绝来人,虔诚奉佛,认真修持。为表明心迹,1940年下半年,毅然礼湖北新洲报恩堂本焕大和尚为师,剃度出家,取法名“慧悟”,后改称“印空”、字源了,并立下重兴金山寺的宏愿。
近两个小时过去了,老法师娓娓道来,丝毫不倦。大家怕她太累,主动提出让她休息,徒弟也从旁催促:“师父是该歇会儿了。”
金山顶上,桂宇傍崖,密密层层,今非昔比;凭栏纵目,宫殿式的大金山寺建筑群就在眼底,红墙黄瓦,金碧辉煌,异常气派。在改革开放的年代,有党的宗教政策和在各级政府及多方人士的关心支持下(谈话中特别提到香港旭日集团董事长、大德居士杨钊先生的鼎力辅佐),老法师经过不懈的努力,不仅复兴了丛林,而且在这里办起了规模宏大的江西尼众佛学院(建起的教学楼可满足500学员同时上课;寺中的藏书20余万册,包括珍贵的《大藏经》二部),面向全国招收学生。为造福社会、报效祖国,这里还拟将慈善机构、医疗机构、老人院等福利机构纳于一体。这座始建于盛唐时期的赣东名刹,正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印空老法师现任江西省佛教协会资议委员,市、区政协常委、市佛教协会会长、江西省尼众佛学院院长和大金山寺住持。今天的金山寺,自然与印空法师的名字连在一起。千年古寺,重焕风采,金山岭的巨大变化,已经使这里成为赣东地区一处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