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我”埋没的菩萨行
被“我”埋没的菩萨行
文:释纯乙 / 翻译:黄毓慧
菩提心让我们以乐观主动的态度面对人生,促使我
精进修行,也让我们和身边众人的生命过得更加有意义。
但是发心行菩萨道的人必定会遇到种种的挑战 ......
如果没有了悟无我的智慧,所有秉承利他心所作的行为,将会受到下意识自我肯定的需求所污染。
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都已经厌倦了平凡的生活,觉得生命应该具有更加广泛、深邃,更加神圣的意义。生命的涵义是否只局限于每天重复着唯我独尊、家庭至上、工作第一的习惯,还是拥有更广阔的天空呢?左思右想,最令人满意的答案应该就是“利他心”吧。
“利他心”并非宗教的专利,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就算是动物也会有利他心。在所有宗教对“利他心”的诠释中,菩萨道最令我向往了。试想,一个人为了能够利益众生而努力修行,牺牲自我,无私奉献,排除万难修行成佛(很棒吧!),而且在成佛的道路上也帮助其他人达到和他同样的境界。这种理念牵动了我的英雄情结,特别是在初学佛那段充满理想和憧憬的日子里。现在我对佛法有了进一步认识,也了解菩萨道其实并不仅仅是上述的英雄式行为和利他心而已。实际上,佛教对菩萨有很精确的定义。
事实一:“菩萨是一个有意希求觉悟(菩提)的有情(萨埵),他孕育着自己的菩提心(这包含了慈悲心与智慧),为了成就解脱和利益一切众生而努力修行。”
以上所讲的“利他心”可归纳在菩提心两大元素的“慈悲心”之中。菩提心另一个同样重要的元素是“智慧”,亦即是了悟无我的真理。平衡这两大元素是非常重要的,有一句名言“无我才能大悲”,便非常精简地解释了这一点。如果没有了悟无我的智慧,所有秉承利他心所作的行为,将会受到下意识自我肯定的需求所污染。
发愿成佛的菩提心是大乘佛教修行的基石。菩提心让我们以乐观主动的态度面对人生,促使我们精进修行,也让我们和身边众人的生命过得更加有意义。但是发心行菩萨道的人必定会遇到种种的挑战。这里所指的挑战并非各种各样的妖魔鬼怪、牛鬼蛇神或是地痞流氓,而是人心非常微细,难察的惯性思维。什么会障碍我们真正地发菩提心和老实修行呢?
当你觉得菩萨道这个理念对你深具启发,令你热血沸腾振奋不已,觉得它是唯一正确的理想时,“菩萨道”已经成为一种见解;很快的,这个见解便成为“我的见解”(你可以有你的看法。但是根据我的见解,这是唯一值得我去做的事);接着“我的见解”变成“我一定要”(“我的言行举止还有我的生命一定要以菩萨为楷模”,“我一定要修行菩萨道”);“我一定要”又变成对与错的对立(“没有慈悲心是错的”,“我告诫她不要造恶业是对的”);渐渐地这种心态变成一种盲目的执著——“这就是我的修行”,驱使你将你的慈悲和智慧强加在他人的身上。
不幸的是,在这整个演变过程中,你的“我-我-我”(译者注:“我”的概念-自“我”的意识-这是“我”所拥有的观念)已进一步被强化。以佛教灵性锻练的观点而言,你可以说是瞎忙一圈,又被打回原形了。这是一个恶性循环,搞不好的话,你可能会越修越糟糕。
话说回来,以另一个较为乐观的角度来看,上面所描述的“理想-见解-决心-行为-批判”的推衍也可被诠释为“承诺-决心-发愿-修习-思维”的一种演变。生命里不乏灰色地带,在修行的过程中我们也难免会遇见一些具有争议性的问题。比方说一个美好的事物到了哪一个界限会变成不好的呢?只有当我们具有相当的灵性素养时才会懂得这个答案,知晓每个修行阶段中所需拿捏的尺度。而且也只有真正的勇者才会承认:我的所谓修行是否以“我”为主?(哪怕这里头的“我”是那么微不足道)
我认识一些很好的佛教徒,他们非常有礼貌,很有耐心,很宽容,也热心助人。就算你没有找他们帮忙,他们也会自发地协助你;当他们看见那些他们认为是需要帮助的苦难人士时,他们总是义不容辞地拔刀相助,雪中送炭。但是轮到自己需要别人帮助时,他们却总是执意不要接受他人的帮忙,情愿让自己受苦。不接受他人帮助的理由可以很多,但是这种坚决不接受他人帮助的心态和伟大的“无我”精神底下所掩饰的是一种非常强烈的自我意识,也就是“我-我-我”的心态。
如果我们只准许自己帮助他人,而不准许自己接受他人的帮助,我们的菩萨道修行将变得不完整。不给他人机会协助我们,也就等于不让他们有机会去协助另一个需要帮助的众生,如此一来我们便忽略了菩萨道“随喜功德”的修持。我们可能会辩说自己其实并不需要帮助,只是别人误以为我们需要帮助而已。若是如此,以往我们认为别人需要帮忙的时候,是否也是自作多情呢?逻辑上来看,倘若每个人都只要当他人的“菩萨”,去利益他人而不接受他人的帮助,这世界上将没有想要接受他人帮助的人。如此一来,你又怎样去实现“你”利益众生的菩萨理想呢?
拒绝接受他人帮助的另一种原因,可能是误解了菩萨道的精神,认为作为菩萨一定要舍己利人。在此请看菩萨的第二个事实:根据大乘佛教的教理,菩萨的目标是“自利利他”。以现代语言来说,菩萨的目标在于成就一个双赢的结果。牺牲自己以便利益他人是次选。如果了解这一点,它将协助我们把内心的英雄主义逐渐退去;也协助我们减轻自己对个人形象,还有对于“作一个好菩萨”的执著。佛教所指的“屏除自我”并不仅仅在于保持谦卑的心态,而是对我们一直以来都爱护有加的“自我形象”作出毫不留情的攻击,将这个对“我”的执著彻底瓦解。只有当这个“我”不复存在时,我们才可以真正自在地去利益他人,也自在地接受他人的帮助。因为在这个时候,我们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也没有什么形象需要保护了。唯有当我们体验到这种自由的时候,才能够完全了解“菩萨”的真正意义,还有感受到菩萨精神所带来的柔软之心。
老实说,以上描述的意境应该是属于“较高层次”的证悟。作为初发心的菩萨,我们需要一些较为平凡和简单的起点,即便是仍有“我执”的利他心也罢。不同的是:
1. 我们现在会更加留意自己“我执”的程度, 注意 它是否会阻碍我们启发自己内心的智慧;
2. 关注那些受到“我”慈悲眷顾的人士是否对 我的 帮助感到安适;
3. 还有观察帮完人之后,接受帮助的人和自己 是否 会由衷地相互感激对方。
行菩萨道时,如果能够常常这样自我反省,我们将会逐渐超越“我-我-我”及随之衍生的烦恼和习气的限制,不再无休止地被它们困在烦恼-业力-痛苦的循环中。我们的心将变成如虚空般广大,即使面对我们现阶段无法忍受的“平凡生活”也能够处之泰然。
佛教的六度、十度波罗蜜多,及其各种性灵锻炼方法和善巧方便的用意在于提高我们的利他心,另一方面则是帮助我们了知内心最微细的“我-我-我”心态。它们不但能够帮助我们清除修行方面的盲点,也帮助我们屏弃自己性格上的盲点,让我们最终成为一个真正的菩萨,一个希求证悟成佛的有情,而不单单是一个有“利他心”的好人而已。因为“利他心”还是“分别心”,仍旧会把“我”和“他人”区分开来。
(纯乙法师毕业于斯里兰卡克兰尼亚大学,拥有佛学博士学位,目前为宝光佛堂常住众,在多个佛教团体教授佛学。)
English Version:
A Bodhisattva Ideal Lost in ‘I-me-mine’by Venerable Shi Chunyi. (Vaidurya Issue 48)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