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保护开元寺
“文革”中,泉州开元寺一度被改建为人民商场。
“佛国名传久,桑莲独擅声。”漫步在泉州古城的西街,人们的目光总会先被东、西两座古塔的美丽身影所吸引,继而不由自主地透过白色石护栏向寺内张望,从中感受开元寺这座千年古刹向世人心中注入的阵阵清凉。然而,许多人也许并不知道:在1966年,开元寺险些就被毁于一旦。
素有“泉南佛国”之称的泉州,历来以蕴藏着灿烂的佛教文化和大量的文物珍品著称,而建于唐武则天垂拱二年(公元686年)的开元寺无疑是其中最璀璨的瑰宝之一。古刹内,不仅有东、西两座饮誉海内外、分别始建于唐末和五代的八角五层楼阁式仿木结构石塔,还有宏规巨制的“百柱殿”、构思精巧的“妙音鸟”、流传甚广的“桑莲古迹”、典藏珍贵经卷的藏经阁……也正因为留存着这些文物珍品,1966年“文革”开始后,破“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狂潮乍起,开元寺首当其冲地成为红卫兵在泉州的目标。
“提到保护开元寺,就不能不提王老……”作为当年保护开元寺的见证者,泉州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吴松柏为我们还原了那段往事的片段,他口中所说的“王老”,就是前不久才刚刚逝世的原泉州市(即原鲤城区)市长王今生。“如果没有王老的保护,不仅开元寺,泉州承天寺、崇福寺、铜佛寺这些寺庙里的珍贵文物恐怕都被付之一炬了。”1966年秋,当时还是泉州市佛教协会通讯员的吴松柏亲眼目睹了王今生劝退红卫兵的全过程。
“大概是9月份的一天早上,天还没亮,听说红卫兵要到开元寺去破‘四旧’,王今生就与文物部门、宗教科、公安局的三位干事赶到了那里。没过一会儿,一群红卫兵便涌到开元寺门口,有四五十人,年纪都在一二十岁,嚷着要进去破‘四旧’。”吴松柏回忆道,在破“四旧”之前,中央已经出台了要求各地保护文物的文件,省里也下达文件要保护开元寺。随后,泉州市委召开常委会布置保护开元寺的工作,还从文物、宗教、公安部门抽调人员成立了一个宗教工作组。
“只听王今生问红卫兵:‘你们听党中央毛主席的话吗?’红卫兵肯定地回答:‘当然听!’”于是王今生便拿出了一份中央要求保护文物的文件,和颜悦色地跟红卫兵讲道理,最后竟然说动了红卫兵并让他们留下来共同保护文物。谁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不久又来了一群从莆田过来破“四旧”的红卫兵,与留下来保护开元寺的红卫兵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莆田红卫兵主张不能让群众再看到这些“封资修”的东西,最后双方想出了一个既不销毁佛像,又不让群众看到佛像的折中办法:用竹篾把佛像围起来,竹篾外面再写上毛主席语录和革命标语口号。“就这样,开元寺内的殿堂、佛像才没有受到毁灭性的破坏,宋、元、明朝时期的一些珍贵原版藏经才得以保留至今。”吴松柏感慨地说。
可是,开元寺后来还是受到了波及,从破“四旧”后不久到上世纪70年代初,从天王殿开始,开元寺两边的走廊都被封实了,改造成了人民商场,布料、陶瓷、食品……琳琅满目的商品遍布寺中,人们几乎忘记了这座古刹原来的模样。“后来,因为走廊建起商场不通风,开元寺内发现了白蚁,有知名人士上书中央,再加上当时整个政策有所调整,到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商场逐步被取消。”
1978年“拨乱反正”后,在市文物部门的牵头下,泉州成立了“开元寺管理委员会”。到了1983年,开元寺被移交给统战宗教工作部门管理。1986年,开元寺的管理工作被全面移交给泉州市佛教协会和开元寺,将原“开元寺管理委员会”更名为“开元寺寺务委员会”。1989年6月到1992年秋,在海外捐资460多万元的支持下,开元寺开始了继明末郑芝龙翻修之后400多年来最全面的一次翻修。
饱经沧桑的开元寺,在特殊岁月里的特殊经历,见证了泉州人对文物古迹的厚爱和保护。如今,千年古刹风采依然,成为泉州古城最灿烂的一张文化名片。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