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办好一所理想的佛学院
如何办好一所理想的佛学院
中轮沙门道源
一、振兴今日佛教必须办佛学院
我国办佛教衰败的原因,固然有多种,但其基本原因,则在于出家二众之无学识。现在的出家人,除了极少数的法师外,最大多数都在犯着愚痴病!这种愚病人,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根本不识字的人,他们出家以吃素为目的。只要吃素得得清,就是修行修的好,其他既非所问。其实根本不知尚有其他应为所问。另一种是识字的,又可分两种:一种是童真入道的,或者是国民学校毕业,或者是初中高中毕业,未曾结婚而来出家的。一种是半路出家的,在世俗中做了半辈子的事,结果一无所得,于是看破红尘而来披剃的。以上两种出家人,虽有识字与不识字之分,但其所犯的愚痴病则一。因为通统不懂佛法,住持佛法的出家人,通统不懂佛法,佛教不衰,尚何所得!
不识字的出家人不懂佛法,这道理容易明白。识字的出家人为甚么也不懂佛法呢?这就是因为现在各寺院,皆没有佛法教育所致。不论你是甚么学校毕业,也不管你做过甚么大事,既然出了家,就得与出家人一起生活,在都市的寺院里,就得赶经忏,做佛事。天天这样忙,从来没有闻过佛法。在乡村的寺院里,就得种田地,做杂工,天天这样忙,从来没有闻过佛法。闻尚未曾闻,懂从何处懂?所以振兴佛教,非办佛教育不可。
我们知道,我国佛法在唐朝时,是黄金时代。因为那时候龙象辈出,僧才济济。但是我们不要忽视了当时教育的背景,例如唐三藏玄奘法师,是大家都知道的,这位有名的大法师,一定是乘愿再来的菩萨。但是必须注意!“乘愿再来”那是他的“善因”;出家以后,受到佛法教育,才是他的“良缘”。善因良缘和合起来,才能成就这位大法师。我们看看他受的佛法教育吧。玄奘法师十三岁出家,他的兄长,长捷法师,就是一位大法师,就是一位佛学教授,所以奘师一出家就受到良好的佛法教育。不但他的兄长教他佛法,而且带着他遍访名师。在洛阳,就慧景法师听涅槃经,于严法师受摄大乘论。入汉川,逢空法师及景法师,从之受学。又随从这二位法师,进向成都,虽在行旅、恒执经随问,及至成都,更就宝暹法师学摄大乘论,道基法师学阿毗昙论,就震法师听发智论。二十一岁,受具足戒后,坐夏学律。又往相州,谒慧休法师,质问疑碍。往赵州,谒道深法师,学成实论。更入长安,就道岳法师学俱舍论。亲近法常、僧办二大法师,学摄大乘论。以上是奘师在国内所受的佛法教育。我们再看看他出国以后,所受的佛法教育吧。
奘师二十九岁,出国求学。路经砾迦国,从僧般若羯罗,读毗婆沙论。入印度境,至迦湿弥罗国,就僧称法师,学俱舍论,顺正理论,因明论,声明论等。兼与大乘学僧毗成陀僧诃等,研究诸经论。至砾迦国,于长寿婆罗门,受百论,广百论等。至那仆底国,就毗腻多钵腊婆,学对法论,显宗论,理门论等。至阇烂达罗国,从旃达罗伐摩,受众事分毗婆沙。至窣禄勤那国,就阇耶鞠多,听经部毗婆沙。入秣底补罗国,就德光弟子蜜多斯那,学辩真论,随发智论。至羯若鞠阇国,与毗离耶犀那,读佛使毗婆沙。于吠多补罗城,得菩萨藏经。遂至摩揭陀国,入那烂陀寺,以戒贤论师为师,学瑜伽论等。又听讲顺正理论,显扬论,对法论等,及研钻梵书。后赴伊烂拿钵伐多国,与怛他揭多鞠多等,共读毗婆沙等诸论。至侨萨罗国,就婆罗门,受集量论。赴驮那羯磔迦国,从大众部僧苏部底等,学大众部根本阿毗达磨论,及大乘诸经论。至钵伐多国,从诸大德,学正量部根本阿毗达磨论,及摄正法论等。还摩揭陀国,至杖林山,胜军论师所,学唯识决择论,意义理论,庄严经论等。奘师四十五岁,学成回国。带回来梵本经论六百五十七部,于长安弘福寺传译之。所译之经论,凡七十五部,计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创立唯识宗,为开宗的祖师。
看看这一段略史,我们应该知道,玄奘法师是怎么成功的?一言以蔽之,曰“学”成功的!在教授奘师的诸位法师方面说,则是“教育”成功的。
再举个例:道宣律师一生听大律二十遍。道宣律师是南山律宗的开宗祖师,当然也是一位乘愿再来的菩萨。但是我们不要忽略了他“一生听大律二十遍”。听讲一遍“大律”,至少须要一年的时间。决定不是一位律师在一个寺院里连续着讲二十遍,一定是这位律师在这个寺院里讲大律,宣师就去听一遍。如是至少听了二十年,终于“学”成功一位律师祖师。在讲大律的诸位律师方面说,即是“教育”成功一位律宗师。
我们佛教讲的是“因缘生法”。唐朝佛教为么出那么多的祖师,每个出家人,都发心求学佛法,这是“因”好。每个寺院,都在讲经说法-办僧教育,这是“缘”好。因缘皆好,其结果自然好了。玄奘法师生在唐朝时代,国内寺院,处处都在讲演佛法。国外寺院,也是处处讲演佛法,所以他结果学成一位法师。现在的出家人,出了几十年的家了,从来没有遇到过讲经的道场!怎么能学成功个法师?道宣律师也是生在唐朝,走到这个寺院里,这里在讲大律。走到那个寺院里,那里也在讲大师。所以他结果学成一位律师。现在的出家人,受戒之后,希望听听“戒本”就无处去听!又到那里去听讲“大律”呢?所以说“良缘”最要紧。
或有人说:现在是“末法时代”了,与“正法”、“像法”何能相比?纵令怎样发心,佛法也是振兴不起来了。这话似是而非,要知道!“末法时代”不是“无法时代”,倘若大家都不发心,佛法迅速灭亡,岂不成了“无法时代”了吗?!而况佛教是“因缘论”,不是“定命论”。若是死板的在讲正法、像法、末法,则变成外道了。
我们现在认定振兴佛教的基本工作,在增加出家人的学识?增加出家人的学识,必须办佛学院。
二、佛学院如何才能得好
甲、认定目的
“一切法从因缘生。”发生求学佛法,是“因”;办僧教育,是“缘”。现在是研究办佛学院的问题,也就是研究如何能够给与出家人求学佛法的“良缘”。过去的每一个寺院,即是一座学府。现在不行了,寺院里没有佛法可学了,因此不得不另办佛学院了。在大陆上办佛学院,只有几十年的历史,可是功效未着,弊端丛生,因之颇受人之指责。在台湾办佛学院,不过数年的历史,亦颇受人之批评。然而我们要知道,这不是办佛学院的目的错了,只是办佛学院的方法不好。因为我们佛教,过去没有办过佛学院,没有成规,足资遵循。于是采取世间学校的方法,来办出世间的学校,其结果教育出来的学生,变成“僧不僧,俗不俗”了。方法不好,应当研究改进,不应因噎废食。谨就管见所及,聊供刍议于后。
乙、改进方法
1.须有行解并重的依止师
首先应知佛学院,不是社会学校,这里的学生,毕业之后,优秀的要去当法师,去做弘法利生,续佛慧命的工作。中等的或当住持,或当监院,要去为三宝服务。普通的也要品行端正,律仪精严,做一个规规矩矩的出家人。必须这样,佛教才有复兴希望,然而学生们怎样才能学得好呢?这里有个最重要的条件,就是每一所佛学院,至少须有一位行解并重的依止师。本来佛学院的院长或者主讲,应当称为“亲教师”。现在称为“依止师”者,是强调这位法师既然担任了佛学院的职务,就不可东跑西跑,一定要常住在佛学院中,为学生们作依止。更重要的是这位依止师,必须具有正知正见。既不可偏于解,也不可偏于行,必须行解并重。过去的佛学院,怎样会办坏了的?就是我领导的法师们,重于解而不重于行,生出来的弊病。但是我所说的重于行,并不是说每天要学生坐几支香,每年打几个禅七,也不是说每天念几次佛,每年打几个念佛七。因为这里是讲堂,不是禅堂,也不是念佛堂。相反的是除了朝暮功课以外,绝对不可另加“行持课”!因为学生们研究佛学课程,已感负担太重;若为“出卖老修行”妄加行持课,则学生体力必不能支持。然则,何以名为“重于行”呢?这问题完全在于“依止师”。
第一是“身教”:依止师的日常生活,一举一动,必须合乎戒律,合乎威仪。因为青年学生本来富于模彷性,再加上宗教性的信仰力,他们以为所信仰的法师,一举一动,都是好的。倘若依止师的生活行为,样样都能合乎律仪;则学生们慢慢都会学好的。假使依止师行为不知检束,则学生很快就会学坏的。
第二是“言教”:对着出家学生,切切不可大发其“学佛不必出家”的怪论。因为这样“说法”,将会引生学生们“自惭形秽”的感觉,以为出家出错了,则不待毕业,即会还俗了。必须在讲课的时候,以权巧方便,说明因果报应,以启发其去恶行善之心。赞叹出家功德,以启发其自尊向上之心。引证轮回之苦,以启发其了生脱死之决心。令观众生之苦,以启发其大菩提心。如是“身教”与“言教”并用,循循善诱,使学生们于不知不觉之中,发起修行辨道之心,则行持自然加重了。所以要想把佛学院办好,必须有一位行解并重的依止师。
2.需有清静无杂的好环境
佛学院最好设在山林之中,次之也要设在郊外,设在都市之内,是绝对不相宜的。因为都市中的诱惑力太大,很容易使学生堕落。例如邻近有食品店,学生便容易习惯吃零食,都市人士的衣着华美,学生便容易打妄想穿好衣服。看见青年男女挽臂搂腰谈情说爱,学生便容易升起羡慕之念。还有一个引人堕落的深坑,那便是电影院,现在的电影,十之八九都是诲淫的片子。青年学生,血气未定,道心未坚,看了这些教诲淫欲的电影,焉有不动心之理?!当然,佛学院的规矩,是不许学生看电影的。但是要知道,我们是仿照社会学校的规矩,星期日是例行放假的。我们在讲堂上讲佛法,开示淫欲之害,甚于恶兽,甚于毒蛇,甚于勐火!苦口婆心劝导了六天,可是抵不过星期日看一次电影!因为淫欲是无始以来的习气,何况学生们正在青年时代呢!我们的学生,不是我们自己教坏的,是给社会环境教坏的,反而遭受批评,说是“佛学院上不得,一上佛学院就学坏了!”这不是太冤枉了吗!过去孟子母亲,尚知择邻而处。现在社会学校,也不主张设在都市之内,何况是佛教的学校呢!所以要想把佛学院办好,必须设在清静无杂的环境中。
3.需有实际获益的教科书
现在各佛学院的课本,除了佛学以外,都是用的初中学校的教材。因为佛教过去没有办过学校,所以没有成规堪资取法。一切规矩,都是学人家“在家学校”的。因之,历史、地理、国文、公民,都成了必修之课。因为不这样就不像个“学校”了。所以谁也不敢说不对。殊不知我们的学校,只能算个私塾。我们的学生,学力不等。有高中毕业的,有初中毕业的,有国民学校毕业的。还有没进过学校,其程度等于小学二三年级的。如是则对于初中课本就不太适合了。程度浅的听不懂,空过了时间。程度高的不愿再听,以前在社会学校都听过了,现在硬要他们再听一遍,岂不是浪费光阴?而且一天上八节课或六节课,学生只有听课的时间,没有读诵的时间,如何能以记得?没有研究的时间,如何能以了解?所以我在北平宏慈佛学院的时候,就大胆的改革一下;只要佛学与国文两门课。其他的历史地理等课,悉皆取消。盖学国文可以辅助佛经,故独留国文课。至于历史地理等课,虽为世间常识,但因有的学生已经学过了,不必再学。有的学生虽然没有学过,将来学问进步时,自己可以看得懂,现在不必急着学。要知道我们出家人,被人家看不起,是因为不懂佛学!并不是因为不懂历史、地理。然而单这一门国文课,我仍感觉不满意。第一、是关于教材方面:当时所讲的都是“古文观止”的文章,例如“郑伯克段于鄢”,对于小学程度的学生,讲这篇文章,真不容易懂!郑国是什么朝代?鄢在什么地方?纵令讲师讲的很清楚,学生听起来仍然很淼茫。正等于在台湾幼稚园,讲“堆雪人”一样的不合适。就算学生听得懂吧,这篇古文究竟对于研究佛学能有多大的帮助?所以我当时有这样的想法:学其讲古文观止,不如选择经论中的序跋。第二、是关于文法方面:现在做的文章,都是语体文。古文的文句,学生如何能以应用?这讲国文的时间,岂不也等于白费?因此我现在又想:应该选择现代佛教刊物中语体文,以作国文课本。材料既是佛教的材料,文法也是语体,则学生当能得到较多的利益。若有大心之士,作这件有意义的工作,我当馨香祷祝之了。至于佛学课程,我主张先讲戒,次讲经,后讲论。我曾写过一篇文章,在菩提树发表过。现在我希望:有那位菩提发心,依着初中、高中、大学的深浅程度,把可以作课本的经、律、论,编定一下。不但利益了学生,而且利益了法师,真是功德无量了!
4.须有单纯独立的经济力
过去寺院的经济,大都依靠田地。自从“耕者有其田”以后,我们不是耕者,自然不应有其田了。因此寺院的生活,愈来愈艰难了。现在的佛学院,都是由某一寺院发心创办的。其经济完全由某一寺院负担。以前有田产的时候,经济力比较稳定,负担佛学院的经济,也就比较容易。现在田产没有了,经济力薄弱了,开办佛学院也就益感困难了。前面说过,佛学院是不宜设在都市中的。现在从权就算可以设在都市中吧,也不是长久之计。因为都市寺院的经济来源,是靠赶经忏的,这种收入也是不稳定的。经忏收入多,只要当事人肯发心,办佛学院自然不成问题了。倘若经忏不多,收入减少,即使当事人肯发心,也必感觉到有心无力徒换奈何了。因此现在办佛学院,都成了“了愿心”式的,办了三年就不办了。佛学院要想办法,必须三年一期,三年一期,长久的办下去,于其中间,革其弊,兴其利,逐渐改进,方能有理想的佛学院出现。只办三年就终止了,如何能把佛学院办的好呢?所以要想把佛学院办好,必须有单纯独立的经济力。然而这种经济力又如何才能成就呢?这有两种方法:第一、联络一般发心办僧教育的信徒,组织护法会,每人每年负担若干。这是暂时性的。第二、广事募化,筹集钜款以作基金,存在银行里,只用其利,不动其本,这是永久性的。当然,谈到筹款,不是说话那么简单。然而“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有志者事竟成”了。
5.必须去除学生师长的畏惧心
我们想尽方法,费尽心力,把佛学院办好,为的是教育学生呀!假若招不来学生,怎么开课呢?学生之不来,乃由于师长之阻碍。但其师长为什么不欲其徒弟求学呢?一则由于师长之愚痴自私,欲令其徒弟常在寺中作杂工之故。此其过在师长,暂且不谈。一则由于佛学院办理不善,引生了其师长之恐惧心,其过在院方,如是则需谈谈,以供参考。据近年所闻,约有以下数端:一、学生另拜师父,师长之栽培徒弟求学,原有“望子成龙”之心。希望徒弟学成归来,光大寺宇。讵知徒弟另拜别人为师,一去不返,岂不大失所望!二、令学生代院方化缘,学生没有化缘能力,必返寺转求其师。甚至有指定数目者,不达额数,学生自感羞耻,只有苦求其师,以遂目的,而便消差。如是,岂不令其师长大加为难?三、学生毕业回寺,贡高我慢,不再执劳服役,徒弟未求学之前,尚能帮忙做些小事。求了三年学之后,不但法师未学成,简直学成一个废物!岂不令其师长灰心?!以上三则,乃举其障碍性之大者,愿办佛学院者,其注意及之。
三、希望理想成为事实
上来所谈的理想,并不是悬空的幻想。只是就事论事,只要我们肯发心做,没有做不到的。现在所办的佛学院,每一处的学生都是二十名至三十名(屏东市东山佛学院有八十名学生算是希有的了),实在规模太小了。然而事实是事实,实际做起来,就这样小规模的佛学院,仍然困难重重,不能完全符合理想。所以我希望这个小小的理想能以成为事实。(菩提树第一三二期,民国五十四年七月)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