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从别称看佛家的死亡观:寂灭

       

发布时间:2009年08月20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三耳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从别称看佛家的死亡观:寂灭

  作者:三耳

  以下死亡别称,均是佛教徒(和尚尼姑)死亡的专称,少有指普通人死亡的。

  灭 “灭”的意思是指佛教徒熄灭了生死、烦恼、贪欲、无明等的意思。《大乘义章》卷十八:“灭诸烦恼故,灭生死故,名之为灭。”“灭”是“涅槃”的意译。《六乘义章》卷二:“涅槃无为恬泊为灭。”“恬泊”意为安静淡泊。

  灭度 南朝·梁·慧皎《高僧传六·释僧肇〈涅槃无名论〉》:“灭度者,言乎大患永灭,超度四流。”“超度”指佛、道所谓使死者灵魂脱离地狱等苦难。《大涅槃经·狮子吼菩萨品》:“灭生死故,名为灭度。”《高僧传·释道法》:“元徽二年,(道法)于定中灭度,平坐绳床,貌如恒目。”吴晗《朱元璋传》第一章二:“释迦牟尼佛灭度(死)后五十六亿七千万岁,弥勒下降人世而成佛。”

  灭化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九章:“(达摩)常以四卷(楞枷)授学者,以天平年(公元534年至537年)前灭化洛滨。”

  寂灭 “寂灭”意谓超脱一切境界入于不生不死之门。明代刘元卿《贤奕编·仙释》:“清静无为者,老氏(道家)之说也。佛氏(佛教)以为不足为,而主于寂灭。善清静者,求以超出乎仁义礼法;而寂灭者,又求以超出乎清静无为者也。”郭沫若《创造十年续篇》四:“像佛教的以有生为苦谛,导人归于寂灭的那种消极的办法,二千年来已证明是不全实用的。”“寂灭”用于死亡的别称,多用于信佛的人,犹其是僧人尼姑。宋代王禹偁《黄州齐安永兴禅院院记》:“智雨者,涟水人,世姓朱氏,以至道三年十月一日寂灭。俗寿五十一。”

  入灭 《坛经·付嘱品》:“法海上座再拜问曰:“和尚入灭之后,衣法当付何人。”

  冥灭 唐代孟浩然《还山贻湛法师》诗:“欲知冥灭意,朝夕海鸥训。”“训”即解说。整句诗意为:真想明白寂灭涅槃的真正含义,且听海鸥日复一日的解说吧。大有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思。

  示灭 唐代李华《东都圣善寺无畏三藏碑》:“山王高妙,海月圆深,因于示灭,空悲鹤林。”“鹤林”指佛陀入灭之处。佛教传说:释迦牟尼在拘尸那城河边娑罗树下涅槃。娑罗树四方各生二株,所以称“娑罗林”或“娑罗双树”。据说佛陀涅槃时,树一时开花,树色变白,像群鹤栖息树头,故称“鹤林”。

  圆寂 “圆寂”是唐代玄奘对“般涅槃”的意译,意为圆满寂灭,即各种功德圆满无缺,各种罪恶寂灭净尽。特指僧尼死亡。《水浒传》第一百一十九回:“你是出家人,还不省得佛门中圆寂就是死?”《景德传灯录·怀让禅师》:“天宝三年八月十一日圆寂于衡岳。”

  入寂 苏轼《请净慈法涌禅师入都疏》:“京师禅学之盛,发于本、秀二公,本既还山,秀复入寂。”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十章:“三藏寝疾,有遗文严正勖示因果,以之付弟子智休。正月十一日午时入寂。”

  示寂 “示寂”指菩萨或高僧死亡。“寂”为寂灭,“示寂”意谓其寂灭只是一种示现,并不是真灭。《古尊宿语录·衢州子湖山第一代神力禅师语录》:“(子湖和尚)唐僖宗广明中示寂。”

  大寂 唐代王维《工部尚书夫人赠太原郡夫人京兆王氏墓志铭》:“以某年月日,奄归大寂于长兴里之私第。”

  真寂 “真寂”也是涅槃之意。佛教有多种派系和学说,对于教化众生达到涅槃境界的方法、途径和教说也不同。在相互指责之中,认为某些教说为“伪涅槃”,而本教说则为“真涅槃”也即“真寂”。后来,“真寂”就指僧尼死亡。苏轼《东坡志林·记真君鉴》:“居士以忧患之余,稽首洗心,归命真寂。”“稽首”即跪拜礼。“洗心”指洗涤邪恶的心灵,如洗心革面。

  归寂 《莲社高贤传·道敬法师》:“从远公出家,……远公归寂,乃入若耶山。”明代王世贞《宛委余编》八:“宋开宝中,八十老僧道价为丛林所重,临当归寂,从容示偈。”

  顺寂 晋代无名氏《莲社高贤传·慧远法师》:“师以世情难割,乃制七日展哀,至期始顺寂,即义熙十二年八月六日也。”隋代江总《摄山栖霞寺碑》:“禅师自识终期,欣谵瑞应,以建武四年于此寺顺寂。”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