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四教颂〉试解

       

发布时间:2009年08月31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四教颂〉试解

  〈四教颂〉意,重点不在教言,意在四教观行以及断惑证位分齐。它配合六即佛。(理即、名字即、观行即、相似即、分真即、究竟即)当分修何种观行,断何种惑,证何种位次。四教都有其名目,但是四教的断惑与证位,四教各有齐分处。亦有不知名位次者,如最基层的藏教极果,约是别教二住至七住,又当于圆教二信至七信位次。别圆再深层次的观行断微细无明惑位次,已非藏教人所知。因为藏教极果已入无余涅槃,灰身灭智故。〈四教颂〉就是在告诉行人,四教断惑证位阶级的同异,不致犯未得云得,未证云证过失。

  四教颂文:

  七贤七位藏初机,通教位中一二齐,别信并圆五品位,见思初伏在凡居。

  果位须陀预圣流,与通三四地齐俦,并连别住圆初信,八十八使正方休。

  圆别信住二之七,藏通极果皆同级,同除四住证偏真,内外尘沙分断伏。

  八之十信—一惑空,假成俗备理方通,齐前别住后三位,并连行向位相同。

  别地全齐圆住平,无明分断证真因,等妙二觉初二行,进闻三位不知名。

  在大正藏里四教颂安排在天台八教大意后面,四教仪之前。是谁所作,不得而知。这四教颂是按照八教大意与四教仪的内容,取断证意,编成偈颂,共有五颂二十句,一百四十字,便于记忆。如果能把它背熟,对四教的断伏与果位的了解,颇有帮助。然如果完全未读《法华玄义》卷十下的判教文,或章安尊者所作〈天台八教大意〉,或谛观大师所作《四教仪》,光看这颂文,也很难了知颂意。由青岛湛山寺印行的四教六即图,有略释四教的断伏与果位。这也是对稍有涉猎天台教义的学人,才能有所理解。

  第一颂:七贤七位藏初机,通教位中一二齐,别信并圆五

  品位,见思初伏在凡居。

  此颂是说藏教初位乃至圆教最初观行位的相齐点。世间出世间诸事或修行,都有起跑点,就如赛跑,起跑点是相齐,但终点则下一定能够同时到达了。

  由闻趣入正法,四教亦然。由闻起修到成佛,这中间的缓急,就看个人的心性广狭。由佛之一音,四教各解不同。藏教人初闻是诸法无常理,通教人初闻幻化无生理,别教人初闻诸法但中理,圆教人初闻诸法不但中理。虽解理各有不同,其在六即佛阶段中,闻属名字位,起修都在观行位,故言起跑点相齐。但中间过程及终点的果位,就看各教的观智利钝了。

  初句“七贤七位藏初机”:四教颂从最初藏教的观行位开始,就是七贤位。因未见道,还未证得须陀洹果,故曰贤位,见道之后即是圣位。哪七贤呢?一五停心位、二别相念位、三总相念位、四暖位、五顶位、六忍位、七世第一位。是小乘见道以前七种修行位次。欲证须陀洹,须要经过这七个位阶修习。七个位阶,还分内凡与外凡两个位阶差别。五停心观、别相念、总相念三观成,是外凡位:暖、顶、忍、世第一,此四善根是内凡位,也叫加行位。小乘行人修行,从最基本的五停心观开始。五停心是早期佛教的最基本修行方法。由修这五种观法,可以停止五种修行上的障碍。哪五种呢?一多贪、二多嗔、三多散乱、四愚痴、五多障,此五恶法是修行人的绊脚石。然未必每个行人全都犯有这五种毛病,其中或一或二或三,看个人情况。无论那一类毛病重,修行之前则先应剔除。就像穿著衣服,先要把衣服清洗干净。亦如正式皈依前,先要忏悔,令罪清净。

  修行是修灭法,非增加法。修五停心观就是修灭法,减去身心的毛病。毛病没了,身心就轻安。轻安则自在,就是七觉支的轻安觉支功德了。

  一、外凡三贤

  (一)五停心观

  1、贪有内外之分,又有贪求有情与无情物之分。此地多贪,指贪于自他色身,因贪于自他色身,所以连带深情执我、我所。有我故,想拥有一切,包括男女相互贪染,并财物名利,不借生命追求,修道时影子会常出现。对治此一贪染毛病,世尊教行人以不净观想除之。如果特以对冶自他色身的贪染生起,可以想一想,那一天自他皆死亡,尸体全身青一块、紫一块,或者遭鸟兽啄食啃蚀。或想一想,死尸腐烂,满身生蛆,或想一想,一息不来,一具一动也不能动的僵尸,有啥爱慕。

  之容易嗔恚的毛病,也很伤害修行人。有理也生“,无理也生“。违逆己意也生“,诤论输了也生“。这种人老爱拿别人的错误在惩罚自己,有全天下的人都不如自己的心态,慢心作崇,故常看不顺眼。这样的修行人很可怜,怎么能够安静下来观察世间苦空无常无我的道理,故世尊教修慈悲观可以对治。最大慈悲就是宽恕别人,不生己高他下的慢想,常怀谦卑,则可减少生“机会。

  (1)喜欢动不动就生“的人,教修众生缘慈。嗔后常是忿恨,有时正当修定时,忽然间嗔觉观发起,无事而嗔。则观一切众生如自己的父母或长者,对自己的父母或长辈,有什么可嗔可恨的呢?

  (2)修定时,纵使有人来恼我,此时即修法缘慈,想想一切法皆从缘生,缘生不实。求智慧人,理性、感情必要平衡,乃是真智慧,如法华说的那辆大白牛车,行步平正,禅观之增进,则其疾如风了。

  (3)诤论起嗔,教修无缘慈。无缘慈就是讲同理心,站在对方的立场著想。人都有我见,咸认为我的见解所行才是正确,他人的理论行为是错的。所以常诤得面红脖子粗,不易妥协。没有辩论风度,意见与我相左,干戈四起,刀剑相向,就是敌人。最后生“结束,没论个结果,失去辩论意义。正当要修定时,想起此事,嗔觉将起时,想想佛说法都是为了对治众生的毛病,众生根性有上中下,法药就有多种不同,诤论是多余。法华经安药行品,第四安乐行愿,就警告行人,见不如自己的人,要起慈悲心。或者有不信不解的人,不必生“,尽可用神通力,或用智慧力来引导。嗔著法相,非佛本意。

  3、有一类众生:心如过动儿,精神不能集中,一般形容它心猿意马,跳跃不止。一切的思想,细微的观照都要在一个很安静状态中方可完成。过动无法安心,精神不能凝聚一处,思考能力必差。故佛教散乱心重者,修数息对治散乱。

  4、有一类无知众生,不知生死轮回的源头,胡乱寻找断苦方法,不是以放浪纵欲,就是以极端苦行来折磨身体。不能悟知生命苦源。只知磨身,不知调心。那么佛陀如何教修断除去生死轮回之道?老人家教给知苦断集,慕灭修道的四圣谛道理,以及了知十二因缘的生死门与了断生死的还灭门。生死本来是很自然的变化,自有生必有灭,这是天地间自然法则。只因吾人愚无所知,认为老死破坏了我的生存,所以会担忧老死。观现代人拼命要阻止老化,所以拉皮或注射肉毒杆菌以维持年轻化。为了不死,古代有寻求长生不老药,现代人则拼命吃保命营养品抗死。如果肉体可以不坏,现在佛弟子不就可以亲见世尊真面目了。

  老人家教给我们,“凡是所作,皆是无常。凡是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因缘生法,是生灭法。”这就是第四愚痴众生教修因缘观。

  5、不禅坐没有障碍,想修禅定,多种障碍就来报到。哪些障碍呢?约略有三种:

  (1)下禅坐时,活灵活现,精神旺盛。只要坐上蒲团,就开始昏沉暗塞,提不起劲道。听经闻法,也常有这种昏阎塞障毛病。

  (2)修止观时,恶的念头有时会从心际浮起,有一种冲动想做五逆十恶大罪。也是一大障碍。

  (3)因为坐的时候,调身不正,坐久身痛。幻想见到无手无足,或火焚或水溺等幻想境界,形成障碍。

  经论说多障众生要修念佛观。无论那一类的障碍,观念佛的三身。观想佛的应身,于三十二相中,随取一相,例如缘著白毫相入观。若不入定,可以另缘一相,达到入定为目标。念报身佛是念佛有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等功德。念法身佛,是观法身无相,境界是空,何来境界逼迫身心。总的一句,念三身佛,就是要能够集中精神思考谛理,以达到破惑作用。

  另有列出一种对治我见执的界分别观,又称无我观。不能了知十八界一切法,是由地水火风空识六界假合而成一法。愚痴无知者,执为实有法,而起我见结。也是修禅定的一种障碍。故修界分别观,以舍我执之见。

  这五项对治毛病的五种修观,是当时印度各部派非常重视的修行方法。当五修观,观已功成,五障逐一破除,身心则无障碍。身心障碍既除,则进而调链观慧,故继续进修四念处(或称四念住)。把念头止住于身不净、受是苦、心无常、法无我四种观慧,故曰念处(念住)。行人若无念处观慧,一切行法,皆非佛法。这四念处法,是世尊将涅槃时的遗嘱。劝诫行人生活规矩要依戒律安住,观慧要依四念处修习启发。四念处观,观身等四法,唯观苦谛。苦毕竟是人类生活中切肤的感受。这就是声闻修解脱道,以苦谛为修行的初修法门。至内凡四善根位,方是具观四谛。

  (二)别相念处

  各别观身受心法四境。四念处观对治凡人的四种颠倒。观身不净,对治于色身不净起净颠倒者。观受是苦,对治于世间种种痛苦而起悦乐的颠倒。观心无常,对治于世间无常起永恒的颠倒。观法无我,对治于想行起有我的颠倒。四种颠倒非正见思想,故称为邪见。先说:

  1、观身念处(观身下净)

  凡夫外道,于五阴色身执为是实,于色身起清净颠倒。故有我见执产生。我见是五见之一,由我见执,连环有下列的边见、见取见、戒禁取见、邪见的不正思惟。

  人的身体下是单一原素支撑,是由固体的地、液体的水、体温的火,“体的风(呼吸),四种原素合作而存在。其中若有一大不调,失去作用,身体就会有状况发生。例如白血球、红血球有其数目比例,比例下均,人就发烧生病。四大不调亦然,非人可以控制。

  复次,若把被表皮包里住的身内三十多种物体,翻扰到表皮外,眼见人见人心的东西,还会贪于自我吗?平时自家的一口痰,自家的屎尿,看了会掩鼻速离,况是他人的秽体。世尊教弟子修九想观,就是这个道理。此是对治自他色身之贪爱。

  2、观受念处(观受是苦)

  受是主观的眼耳鼻舌身意内六根触对客体的色声香味触法外六尘的感受。外境若顺著我,感觉喜悦,是乐受,但又称它为坏苦。为什么?从外境而得的喜悦,是别人给你的。别人可以给你喜悦,别人也可以收回喜悦礼物,感受就变苦了。由兴而衰,由荣而枯,由于顺境被破坏而变苦。

  人对逆境有僧意,就是排斥作意,且易起嗔恚,是苦受,又称它为苦苦。为什么?人世间本来就是苦海,有一五阴身驱(五阴炽盛苦),再加上外境不顺“恼,如老苦、病苦、死苦、所求不得苦、怨僧会苦、爱别离苦。真是苦上加苦,故言苦苦。

  若是亦非顺亦非违逆之境,则是亦不苦亦不乐受。怎么下苦也不乐,会说是苦受呢?佛陀告诉修行人,这不苦不乐受是刹那变易,称它为行苦。

  因为三受都有成住坏空故,圣教量是这样说的。佛陀曾经告诉罗侯罗:

  “有三受。苦受、乐受、下苦不乐受。观抄乐受而作苦想。

  观于苦受作剑刺想。观下苦不乐受作无常想。若彼比丘观于

  乐受而作苦想。观于苦受作剑刺想。观不苦不乐受作无常灭

  想者。是名正见。”(杂阿含卷二大正2:9中)

  佛陀不是悲观主义者,他教修解脱道行者,目的在能够出脱忧悲苦恼的深渊。苦的来处,不外有身心自体,身心自体有精神与肉体二种感受。对身心所引起的是生老病死,由社会所引起的是怨僧会与爱别离二苦,由外物诱因所引起的是所求不得苦。而佛陀教育弟子,于三受中受逼迫,不必受二箭苦。身虽受苦,精神上不起忧悲苦恼。佛陀如是说:

  “多闻圣弟子身触生苦受,大苦逼迫,乃至夺命,下起忧悲

  称怨,啼哭号呼:心乱发狂。当于尔时,唯生一受,所谓身

  受,下生心受。” (杂阿含卷二大正2, 120上)

  3、观心念处(观心无常)

  为什么观心是无常?心不孤起,托境方生,故佛陀说,心是“集起”义。六识心王,每一心王都有各自的相应心,即是心所法。又心王心所的起灭,还有待于各各不同的缘合缘散。缘合法生起,缘散法则灭。这样依靠缘生缘灭的心法,那有主体性?生身街有一期生命,经生老病死的外在现象可见,而被形容为猿马的心意,起灭起灭,刹那不停。驰骋外境,攀缘法尘,速度之快,如电光石火。是心无形,缘法尘变动快速,难于捉摸。但是它却能发生很大力用。它可随缘攀住染净二法,所以是心可作佛,亦可向魔。是心可作圣人,亦可作凡夫。是心可作为人,亦可作畜生。圣凡人畜佛魔,皆由心所为。作此观审,心可是常吗?无论立的是百法、八十四法、七十五法,心是一切法中的一种,而法从缘生,法亦从缘灭,如此推论,心既属法,心是无常。

  而在外道思想中,主张有个永恒不变的灵魂,流转于人间天上。因为有一派外道谬论,认为灵魂寄托在五阴色心中,身根虽死,我体常存。佛陀就是要破除这个永恒且有主体性的我的邪论。所以佛弟子作心念处观,观心是无常,以对冶凡夫与外道的常想。

  4、观法念处(观法无我)

  此处说的是藏教人的四念处观,故这个法,不必指为广义的宇宙万有。佛陀指定这个法,是指由内六根对外六尘的十二处为一切法的范围,或者十二处再加六识为十八界。那么它跟无我有何关连,是有这样的关连。佛陀说:眼见色会生眼识,乃至意缘法会生意识。这个识指的是五阴的识。由内根外尘生识、生触、生受、生想、生思(行)。有经可为证,如下:

  世尊对比丘如是说:“眼色缘,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此四无色阴,眼、色,此等法名为人。于斯等法作人想、众生想。”明示五蕴法无我。(杂阿含卷13大正2,87下)

  楞严经二十五位声闻与菩萨,各自表述修持实验法门,不外六根、六尘、六识等十八界法与六大地水火风空识的范围。

  后来部派有二诤执,一诤我空法有,一诤我空法亦空。此法就是识色受想思(行)的五法。观世音菩萨照见五阴皆空,不就是这五法皆空。佛陀说:如果超过这个十八界的范围,还有其他的法,那不是人的生活经验了。此观法无我是对治于想行起颠倒的众生。

  大论云:“是四法(四念处观)虽各有四种。身应多观不净,受多观苦,心多观无常,法多观无我。何以故?凡夫人未

  入道时,是四法中邪行,起四种颠倒。诸下净法中起净颠倒

  ,苦中起乐颠倒,无常中起常颠倒,无我中我颠倒,破是四

  颠倒故,说是四念处。” (卷19大正25·19S下)是为世尊何以临涅槃时,嘱咐后世弟子依四念处修观行的理由。曰总相念处各别观四念处,观行熟巧,于境观自在,则再作总体观行。或是一观观四境,或一境用四观。结合如下:

  (1)观身不净,受心法皆不净。(2)观受是苦,身心法皆苦。(3)观心无常,身受法皆无常。(4)观法无我,身受心无我。是为一观观四境。

  (1)观身不净,身亦是苦、无常、无我。(2)观受是苦,受亦是不净、无常、无我。(3)观心无常:心亦是不净、苦、无我。(4)观法无我,法亦不净、苦、无常。是为一境用四观。

  二、内凡四善根

  以上三贤属外凡位,亦称资粮位。正式要以四谛为观境时,在此三贤位已能够了知身是不净,诸受皆苦,心常变易,故是无常,法无主体,故是无我。苦谛观成,观慧增加,恐定功不够。为了要进入见道位的境界而增进有效的修行,故再以四加行加功用行,亦即修定帮助观慧,无定之慧是狂慧。故又名加行位。四善根属内凡位,已经逐渐能够见道,但身还居于有漏,圣道未生,故称内凡。若于六即,是相似位。此四善根位,得色界有漏善根,能入见道。

  1、暖位

  以修总念处成就,开发善有漏五阴,名为暖位。暖位是圣道初相,是初得智慧的前兆。圣道如火焰,能烧烦恼薪。暖位是圣火外相,唯见冒烟,未有火焰。故名为暖。

  上四念处观,唯观苦谛,四加行四谛俱观。然于暖位,唯观欲界四谛。四谛下各有四种行相。俱舍论二十六说:修十六行相,各有其对治作用。

  苦谛下四行:即苦行、空行、无常行、无我行。以此四行观慧观苦缘。为对治常、乐、我所、我见,故修非常、苦、空、非我四行相。(无我故空)

  (1)观苦行:观五阴无常、空、无我,所以是苦。

  (2)观空行:观五阴是假有存在,无常、无我、所以是空。

  (3)观无常行:观一切法因缘所生。生住异灭变迁,如梦如幻如泡影,无永恒性,所以无常。

  (4)观无我行:观五阴法,无一法可为主体性。五阴无实体,有精神没有色身,不成个体,有色身,没有受想行识,是无意识的尸体,也不是人,所以无我。

  了知苦谛真义,可废弃外境,不贪于外缘,以正命养身。引论证苦:

  “摩诃迦叶,晡时从禅定起入众中坐,赞说无常。诸一切有

  为法,因缘生故无常。本无今有,已有还无,故无常。因缘

  生故无常,无常故苦,苦故无我。无我故,有智者不应著我

  我所。若著我我所,得无量忧愁苦恼。一切世间中,心应厌

  求离欲。”(大论卷一大正25 78下)

  集谛下四行:即集行、因行、缘行、生行。以上四行观,对治无因生(自然而有)、一因生(执自在天生、或自性生、或神我生)、变因生(数论认为前后转变能生诸法,如金转变成环圳等。)、知先因(如自在天将变境时,先起欲知彼境,起欲知已,然后方变。)等四邪见。

  (1)观集行:观有漏烦恼和合,能招苦果,如依爱能引苦等四法。推之集有招果力量,故名集行。

  (2)观因行:了知业惑(集)是招苦果的因,如种能生芽。观六因生苦果。故名因行。知因是集,则须断集。那六因?

  甲、能作因:也叫无作碍因。因有生果功能,而不受障碍。凡某物生时,不对其阻碍,皆为某物的能作因。

  ”、俱有因:亦言共有因、共生因。互为依存条件,几个法同时生一个果。如三杖相依而得支立。三杖即为俱有因。

  丙、相应因:心与心所的内部关系。心和心所必同时相应而起,互相依存。

  丁、同类因:因与果性质上属于同类。如善观念产生善观念,恶观念产生恶观念。

  戊、遍行因:特指能遍行于一切染污法的烦恼,如无明、邪见、疑等。

  己、异熟因:能招三世苦乐果报的善恶业因。

  (3)观缘行:是招苦果的个别助缘,令果成办。又观四缘生苦果,故名缘行。故尽量断恶缘。四缘行就是一切有为法借以生起的四类条件,有此四个条件,万物得生。那匹缘?

  甲、因缘:因即缘。直接产生自果的内在原因。

  ”、等无间缘:指前念是后念生起的因缘。即前念让路给后念,起开导作用。

  丙、所缘缘:心与心所攀缘的境界,也就是认识的一切对象。

  丁、增上缘:除了上述三缘,任何一件事物对其他事物的影响与作用的都是。

  (4)观生行:使苦果相续不断,承受后有五阴,故名生行。

  知集是生苦之因,故必须运用观慧,使未生令不生,已生令断。

  灭谛下四行:即灭行、尽行、妙行、离行。观此四行,为对治解脱是无见,谓诸外道起大邪见拨无解脱。故修灭行相。

  (1)观灭行:观灭谛,是除尽五系缚的真理,知众苦永息,是为灭行。(五系缚:一者生爱。二者起缚。三起迷乱。四生执著。五不厌离。)

  (2)观尽行:观灭谛,三毒火已灭,无烦恼之扰乱,是为尽行。

  (3)观妙行:观灭谛,是超越三界而无一切过患,不再受后有,是为妙行。

  (4)观离行:观灭谛,解脱一切世间苦厄,/水离一切灾患,极安隐故,是为离行。

  世尊说四谛,劝弟子知苦断集、慕灭修道。灭是已达目的。如何达到目的地,道谛是唯一可通行。故要修道谛下四行观:即道行、正行、迹行、乘行。

  (1)观道行:观道谛是趣于涅槃唯一道路,是为道行相。

  (2)观正行:观道谛是正行,如三十七助道品,能契入于正理,是为正行。

  (3)观迹行:观道谛,能如实行,趣于解脱涅槃。

  (4)观乘行:观道谛,如乘大白牛车,决定至究竟,J水超生死,是为乘行。

  观此四行,为对治无道、邪道、余道、退道见,故修道正迹乘四行。

  2、顶位

  这是暖位后生起的善根,此善根不是很稳定。在此位若不能进入忍位,则会退堕暖位。俱舍论云:

  “若从顶位将得忍时,感恶趣业,皆极为障。以忍位超彼异

  熟地(地狱果)故。如人将离本所居国,一切债主,皆极为

  障。” (卷lST29·p0094C)虽然如是,但以有此善根故,恶道报满,终究还会因此善根而修得圣道。

  暖顶二善根,名为动善。会退动故,但在动善根中,最为殊胜,如人的头顶。然顶位是进退关键位,若登忍位是前进,若犹在暖位是后退。处在进退两际间,犹如山顶,故名顶位。顶位亦俱修欲界四谛十六行观,观法与暖位相同。

  3、忍位

  此位是顶法后生起的善根。于前顶法观四谛已,于四谛理忍可于心,亦即了悟四谛理,于心不生动疑。又于此位能忍而不退堕恶趣。前顶位是观境空,忍位更观能取亦是空无,即能所皆空的道理。忍位分有上中下三品。

  下忍位:观三界四谛理。三界分二组,欲界为一,色无色二界,同一个定地,故合为一 (称上界)。观欲界、色无色界四谛境,上下界各观四谛,合为八谛,各有十六行相观苦集灭道八缘。如前暖位所观。

  中忍位:虽亦如下忍位观上下界各十六行观。然有一点特殊的缩减观法。要减缘减行。为什么要选在中忍位减缘减行?因为之前暖顶二位观行未熟练,不能缩减观行,而后面的上忍及世第一位,也只剩一刹那,也无法修减略法。只在中忍位比较适用。

  什么是减缘减行?就是三十一周减缘减行的观法(七周减缘,二十四周减行)。有能观智,就有所观的缘境。四谛是所观缘境,例如苦谛就是所观的缘境,能观的就是苦、空、无常、无我四行智慧。减缘减行就是在观察当中逐渐减略能观的行相与所缘的境。祖师们是这样教我们观想的,因为乍看会令人觉得繁复,不易厘清。故在此不禅其烦地一一叙述,令行者不会一看到这样繁复的观法,马上退避三舍。

  第一周

  一、以能观的苦空无常无我四行相,观欲界苦谛。再以同样的苦等四行相,观上界苦谛。

  二、以能观的集因缘生四行相,观欲界集谛。再以同样的集等四行相,观上界集谛。

  三、以能观的灭尽妙离四行相,观欲界灭谛。再以同样的灭等四行相,观上界灭谛。

  四、以能观的道正迹乘四行相,观欲界道谛。再以道正迹三行相,观上界道谛。第一周减去上界(乘行相)。

  第二周

  一、以能观的苦空无常无我四行相,观欲界苦谛。再以同样的苦等四行相,观上界苦谛。

  二、以能观的集因缘生四行相,观欲界集谛。再以同样的集等四行相,观上界集谛。

  三、以能观的灭尽妙离四行相,观欲界灭谛。再以同样的灭等四行相,观上界灭谛。

  四、以能观的道正迹乘四行相,观欲界道谛。再以道正二行相,观上界道谛。第二周减去上界(乘行相、迹行相)。

  第三周

  一、以能观的苦空无常无我四行相,观欲界苦谛。再以同样的苦等四行相,观上界苦谛。

  二、以能观的集因缘生四行相,观欲界集谛·再以同样的集等四行相,观上界集谛。

  三、以能观的灭尽妙离四行相,观欲界灭谛。再以同样的灭等四行相,观上界灭谛。

  四、以能观的道正迹乘四行相,观欲界道谛。再以道行相观上界道谛。第三周减去(乘行相、迹行相、正行相)。

  第四周

  一、以能观的苦空无常无我四行相,观欲界苦谛。再以同样的苦等四行相,观上界苦谛。

  二、以能观的集因缘生四行相,观欲界集谛。再以同样的集等四行相,观上界集谛。

  三、以能观的灭尽妙离四行相,观欲界灭谛。再以同样的灭等四行相,观上界灭谛。

  四、以能观的道正迹乘四行相,观欲界道谛。第四周,上界道谛不用观了。

  到此即(减缘亦减行)第一周。

  第五周

  一、以能观的苦空无常无我四行相,观欲界苦谛。再以同样的苦等四行相,观上界苦谛。

  二、以能观的集因缘生四行相,观欲界集谛。再以同样的筑等四行相,观上界集谛。

  三、以能观的灭尽妙离四行相,观欲界灭谛。再以同样的灭等四行相,观上界灭谛。

  四、以能观的道正迹三行相,观欲界道谛。减去欲界(乘行相)。

  第六周

  一、以能观的苦空无常无我四行相,观欲界苦谛。再以同样的苦等四行相,观上界苦谛。

  二、以能观的集因缘生四行相,观欲界集谛。再以同样的集等四行相,观上界集谛。

  三、以能观的灭尽妙离四行相,观欲界灭谛。再以同样的灭等四行相,观上界灭谛。

  四、以能观的道正二行相,观欲界道谛。减去欲界(乘行相、迹行相)。

  第七周

  一、以能观的苦空无常无我四行相,观欲界苦谛。再以同样的苦等四行相,观上界苦谛。

  二、以能观的集因缘生四行相,观欲界集谛。再以同样的集等四行相,观上界集谛。

  三、以能观的灭尽妙离四行相,观欲界灭谛。再以同样的灭等四行相,观上界灭谛。

  四、唯以能观的道行相,观欲界道谛。减去欲界(乘行相、迹行相、正行相)。

  第八周

  一、以能观的苦空无常无我四行相,观欲界苦谛。再以同样的苦等四行相,观上界苦谛。

  二、以能观的集因缘生四行相,观欲界集谛。再以同样的集等四行相,观上界集谛。

  三、以能观的灭尽妙离四行相,观欲界灭谛。再以同样的灭等四行相,观上界灭谛。

  四、第八周,欲界、上界道谛都不用观了。

  到此即(减缘亦减行)第二周。

  第九周

  一、以能观的苦空无常无我四行相,观欲界苦谛。再以同样的苦等四行相,观上界苦谛。

  二、以能观的集因缘生四行相,观欲界集谛。再以同样的集等四行相,观上界集谛。

  三、以能观的灭尽妙离四行相,观欲界灭谛。再以灭等三行相,观上界灭谛。减去上界(离行相)。

  第十周

  一、以能观的苦空无常无我四行相,观欲界苦谛。再以同样的苦等四行相,观上界苦谛。

  二、以能观的集因缘生四行相,观欲界集谛。再以同样的集等四行相,观上界集谛。

  三、以能观的灭尽妙离四行相,观欲界灭谛,再以灭尽二行相,观上界灭谛。减去上界(离行相、妙行相)。

  第十一周

  一、以能观的苦空无常无我四行相,观欲界苦谛。再以同样的苦等四行相,观上界苦谛。

  二、以能观的集因缘生四行相,观欲界集谛。再以同样的筑等四行相,观上界集谛。

  三、以能观的灭尽妙离四行相,观欲界灭谛。再以灭行相,观上界灭谛。减去上界(离行相、妙行相、尽行相)。

  第十二周

  一、以能观的苦空无常无我四行相,观欲界苦谛。再以同样的苦等四行相,观上界苦谛。

  二、以能观的集因缘生四行相,观欲界集谛。再以同样的集等四行相,观上界集谛。

  三、以能观的灭尽妙离四行相,观欲界灭谛。第十二周,不观上界灭谛。

  到此即(减缘亦减行)第三周。

  第十三周

  一、以能观的苦空无常无我四行相,观欲界苦谛。再以同样的苦等四行相,观上界苦谛。

  二、以能观的集因缘生四行相,观欲界集谛。再以同样的集等四行相,观上界集谛。

  三、以能观的灭尽妙三行相,观欲界灭谛。减去(离行相)。

  第十四周

  一、以能观的苦空无常无我四行相,观欲界苦谛。再以同样的苦等四行相,观上界苦谛。

  二、以能观的集因缘生四行相,观欲界集谛。再以同样的集等四行相,观上界集谛。

  三、以能观的灭尽二行相,观欲界灭谛。减去(离行相、妙行相)。

  第十五周

  一、以能观的苦空无常无我四行相,观欲界苦谛。再以同样的苦等四行相,观上界苦谛。

  二、以能观的集因缘生四行相,观欲界集谛。再以同样的集等四行相,观上界集谛。

  三、以能观的灭行相,观欲界灭谛。减去(离行相、妙行相、尽行相)。

  第十六周

  一、以能观的苦空无常无我四行相,观欲界苦谛。再以同样的苦等四行相,观上界苦谛。

  二、以能观的集因缘生四行相,观欲界集谛。再以同样的集等四行相,观上界集谛。

  三、第十六周,欲界灭谛不用观了。

  到此即(减缘亦减行)第四周。

  第十七周

  一、以能观的苦空无常无我四行相,观欲界苦谛·再以同样的苦等四行相,观上界苦谛。

  二、以能观的集因缘生四行相,观欲界集谛。再以集因缘三行相,观上界集谛。减去上界(生行相)。

  第十八周

  一、以能观的苦空无常无我四行相,观欲界苦谛。再以同样的苦等四行相,观上界苦谛。

  二、以能观的集因缘生四行相,观欲界集谛。再以集因二行相,观上界集谛。减去上界(生行相、缘行相)。

  第十九周

  一、以能观的苦空无常无我四行相,观欲界苦谛。再以同样的苦等四行相,观上界苦谛。

  二、以能观的集因缘生四行相,观欲界集谛。唯以集行相观上界集谛。减去上界(生行相、缘行相、因行相)。

  第二十周

  一、以能观的苦空无常无我四行相,观欲界苦谛。再以同样的苦等四行相,观上界苦谛。

  二、以能观的集因缘生四行相,观欲界集谛。第二十周不再观上界集谛境了。

  到此即(减缘亦减行)第五周。

  第二十一周

  一、以能观的苦空无常无我四行相,观欲界苦谛。再以同样的苦等四行相,观上界苦谛。

  二、以能观的集因缘三行相,观欲界集谛。减去(生行相了

  第二十二周

  一、以能观的苦空无常无我四行相,观欲界苦谛。再以同样的苦等四行相,观上界苦谛。

  二、以能观的集因二行相,观欲界集谛。减去(生行相、缘行相)。

  第二十三周

  一、以能观的苦空无常无我四行相,观欲界苦谛。再以同样的苦等四行相,观上界苦谛。

  二、以能观的集行相,观欲界集谛。减去(生行相、缘行相、因行相)。

  第二十四周

  一、以能观的苦空无常无我四行相,观欲界苦谛。再以同样的苦等四行相,观上界苦谛。

  二、至此第二十四周,欲界集谛亦不用观了。

  到此即(减缘亦减行)第六周。

  第二十五周

  一、以能观的苦空无常无我四行相,观欲界苦谛。再以苦空无常三行相,观上界苦谛。减去上界(无我行相)。第二十六周

  一、以能观的苦空无常无我四行相,观欲界苦谛。再以苦空二行相,观上界苦谛。减去上界(无我行相、无常行相)。

  第二十七周

  一、以能观的苦空无常无我四行相,观欲界苦谛。再以苦行相,观上界苦谛。减去上界(无我行相、无常行相、空行相了

  第二十八周

  一、以能观的苦空无常无我四行相,观欲界苦谛。第二十八周,上界苦谛不观了。

  到此即(减缘亦减行)第七周。

  第二十九周

  一、以能观的苦空无我三行相,观欲界苦谛。减去(无常行相)。

  第三十周

  一、以苦空二行,观欲界苦谛。减去(无我行相、无常行相)。

  至此到下面第三十一周剩一苦行,皆名中忍。

  第三十一周

  一、唯以苦行一观。观欲界苦谛i减去(无我行相、无常行相、空行相)。留一行二刹那在。

  为什么要留著苦行?愚昧无知是痛苦的源头,即如十二因缘之初支无明,它是生死忧悲苦恼的祸首。然是最大的痛苦,也是精神最后的解放者。由于这个痛苦,行人才得以了解最后的也最深的真理。如有病痛的人,他才会找出病痛的所在以治疗它,无病者就不一定了。所以世尊才会说苦集灭道和十二因缘的苦因苦果,令人修道。

  上忍,由前中忍偏观三界四谛三十一行,因减缘减行,减至最后一周的苦行,即一行二刹那存在,名中忍成就,即进入上忍位。这二刹那还分二个层次来思惟欲界苦缘一境,前一刹那尽,名上忍成就,即进入世第一位。最后那一行一刹那尽了,引入见道位,证须陀洹果。

  又释签云:“于三十二中留苦下一行者。拟人见道故,故须

  留也。又入见道有二种行者。一者利,是见行,见行有二种

  :若著我者,留无我行。若著我所,即留空行。二者钝,是

  爱行。爱行亦二,一者慢多,留无常行。二者懈怠多,留于

  苦行。”(卷七 大正33 863中)可见苦缘下留何行,亦有不定的观法。端看个人对见惑的执著与毛病的深浅多寡而定。

  4、世第一位

  忍法后念生起的是世第一位。上品忍法,最后一刹那,缘著欲界苦谛而修一行相。唯这一刹那是有漏世间最为殊胜,已舍去邪性,故称世第一法。由此引入见道位,生无漏慧,无诸过患。妙玄云:

  “言第一者,非谓一切事业中胜,但以能开圣道门故,彼见

  谛等不能开圣道门。以世第一法开圣道门。”(卷一大正33 708下)

  前上忍唯印可能取空,世第一法二空双印。此位依无间定发上品如实智,(即从此无间必入见道故,立无间名。)印可能所二取皆空(所取若无,能取亦无)。

  只有一刹那,即进入见道位,生无漏智。在世间有漏法中最为殊胜,故名世第一法。初门引进是重要关键,就如初个门槛未能踏过,内里堂奥如何观赏。世第一法虽是世法,然由于它临近出世法门,由此世智破除邪见,引入出世见道位,世第一法就显重要了。

  大论云:“暖法定是项法三昧门,顶法是忍法三昧门,忍法

  是世间第一法三昧门,世间第一法,是苦法忍三昧门,苦法

  忍乃至金刚三昧门。” (卷28大正25 269上)

  可见修行法门都相互依倚,互有关连。由暖法定开发,则有顶法,乃至到达究竟。若不下死功夫,则初门不入,门门难入。

  第二句“通教位中二一齐”。按此句颂意,一指初位干慧地,与藏教三贤位都是观行即位。二指性地,与藏教四善根位,都是相似即位。

  一、干慧地

  通教初位何以名干慧。智者大师在《妙玄》一书释言:

  “一干慧地者。三乘之初。同名干慧。即是体法。五停心别

  相总相四念处。观事相不异三藏。此三阶法门。体阴入界如

  幻如化。总破见爱八倒。名身念处。受心法亦如是。住是观

  中修正勤如意根力觉道。虽未得暖法相似理水。而总相智慧

  深利。故称干慧位也。” (卷四 大正33 729下)

  《仁王经疏》说:“虽有智慧,不得禅定水,则不能得道,

  故称干慧地。”(卷一 大正33 37l中)

  此位修四念处,观五阴苦空无常无我,观慧增长,未得相对定力,没有禅定水滋润干慧,故名干慧。总地说,虽然有些智慧,内心欲爱已枯干,根与境相触,思相不生,起不了作用。但烦恼火未灭,未有法性之水浇熄故,称干慧地。

  那么通教干慧与藏教三贤外凡位,有何不同?

  修习名目相同,同是观四念处观,过程有巧拙的不同。藏教以分析过程观五阴等,必须灭尽诸法,方证空慧,是为观坏法。通教则是观五阴当体即空性,不待躯体成为白骨方知是空。当下知诸法即幻故,是为观不坏法,得空性慧。

  二、性地

  此地进入修四圣谛阶位,具禅定水。依四根本禅、中间禅、未到地定,学观四谛理,已伏见思烦恼,烦恼渐渐微薄,法性仿佛显现,得圣人种性,故称性地。

  与藏教四善根位齐等,同是相似即位。过了干慧地,得暖法已,能增进初中后三心,然后进入顶法,乃至到世第一法,都是性地。通教此二地亦只伏不断。

  第三句:“别信并圆五品位”:别信,指别教十信位。圆五品,指圆教五品弟子位。先说别教十信位:

  别教十信是观行位,伏三界见思烦恼。也叫伏忍位。因末断见思烦恼,故犹属外凡位。虽与藏教初机、通教一二地齐。然别教已属大乘行人的修断证果之位。

  有人不同意将十信另立一位阶。认为十信是初住中初发心住的十信。唐慧沼法师的《唯识了义灯》卷十二说:“据十信是十住所收,有别说者,以初住难,离出十信。……十信定是十住所摄。仁王、华严、优婆塞戒经等。皆说四十二贤圣,不说五十”。又云:“十信等是十住等方便,即住等收。十信虽在初住中,但很难入,故仅仅别开而说,不须立位。”

  然天台宗立五十二位,是根据《菩萨璎珞本业经》〈贤圣名字品〉,以信、住、行、向、地、等、妙七科,立为五十二位。而初地以上乃称圣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回四十位,望圣位都是凡位。信位与藏教初机五停心、别相念、总相念,通教干慧、性地并齐,皆属外凡位。都未断见思烦恼。十信位各经说名及顺序,有些微差别。天台宗既根据菩萨璎珞本业经,则以此经所说名字顺序为基准。

  十信位修什么法能伏三界见思?(贤圣名字品)中,如来告诉敬首菩萨,佛要略微说明名门中一贤名门,亦即发心住。在未登初住位之前,有十顺名字。菩萨要常行这十种心。所谓:

  一、信心:发起信心,信有无量法门,随顺不疑,发弘誓愿,愿得成就。习三宝教,信向因果。

  二、念心:修习六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于六念处忆念不忘。有比丘问如来,修习圣道,未得进道安隐涅槃,彼当云何修习。佛说:当修习六念处,可急得安隐涅槃。

  三、精进心:既发心已,于大乘法门忍可于心,则精勤修习善业。亦如所念而勤修正观,令不间断。

  四、慧心:了知一切事象的空寂本性。还观众生之我为无,五阴法亦然。

  五、定心:使心能够安住下来。于三昧中思惟,解我法二空,寂静安然,住于空理。

  六、下退心:菩萨观一切诸法如化如幻,若成就时,抄烦恼下生怖畏。菩萨观自生处如入园苑。若不成就时,于诸苦恼亦不生怖。若如是者,更有何意而退菩提心。

  七、回向心:以善根回向菩提。所修善业及诸胜行回施众生,回求菩提,回向涅槃。不求世间及二乘故。

  八、护心:即护法心。防护己心而修行:心进安然,保持下失。守护六根,离尘境故。守护余九心,令不亡失(信等九心)。或于三宝,不惜身命,常守护故。

  九、戒心:持戒清净,任运防止一切过恶。善护身口意三业,使合于十善道。

  十、愿心:修习种种愿望,游历十方,以三业之善,上求菩提,回顾众生。

  十心修习功成圆满,即入初住位中。

  圆教五品弟子位。圆教借别教五十二位说,再加上五品弟子位,为八位。圆教的十信位是内凡位,在十信之前立五品弟子为外凡位,就相齐于别教十信外凡位。故颂言见思初伏在凡居。就是指藏教七贤,通教干慧、性地,别教十信,圆教五品弟子。于烦恼只伏未断,故言皆居于凡夫位。

  圆教五品位,出法华经分别功德品。此接续第十六如来寿量品,现在的释迦是承继过去的法身慧命,故早已成佛。未来佛法的传持,要靠读诵解说,如说修行,守护法身舍利永续不灭。五品弟子位属观行位,是圆教初位,它的修观有其次第。先深信圆满教法,故云闻圆法起圆信。其次读诵、再为人解说。于自行读诵经教时期,若有能力,可以兼行六度,增加福德。最后信心修行,已具坚定力量,可以全心投入六度工作。那五品呢?

  一、随喜品:文云:“如来灭后,若闻是经,而不毁皆起随喜心,当知已为深信解相。”随喜何法?圆信法界,上信诸佛,下信众生,皆起随喜。又随喜诸法实相妙法。随喜法华经中开示悟入之法。随喜众生皆可成佛之法。随喜大乘经中初发心时,便成正觉,所有慧身不由他悟之法。随喜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等等之妙法。

  二、读诵品:此是自行,谓内以圆观,更加读诵大乘文字,文字是法身“命,如膏劝火。义解帮助观行,如智者大师,在光州大苏山,行法华三昧,每日讽诵妙经。一日,诵至药王品,至“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文句,解悟便发了。

  三、说法品:此是化他。自行至极,说法回向众生。文云:“若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若自书若教人书,供养经卷。又为他人种种因缘,随义解说此法华经。”

  是人不但能自净心,亦净他心,自他皆明净。由闻圆法信解,初入闻所成慧,次入思所成慧,再入修所成慧。三慧是成佛要素,是故说法功德不可没。

  四、兼行六度品:自净心地已,行有余力,兼行六度。文云:“况复有人能持是经,兼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一心(禅定)、智慧。其德最胜无量无边。”以事实来考验内修功夫。人世间的错综复杂,刚强难调众生,如何用慈眉弥勒或怒目金钢,是一考验。

  布施、持戒、忍辱、禅定四度修福德,般若一度修智德。法身慧命须要福慧二德庄严。由福德力,倍增观心。

  五、正行六度品:这是全心投入菩萨工作。文云:“为他人种种因缘,随义解说此法华经。复能清净持戒,与柔和者而共同止。忍辱无嗔,志念坚固。常贵坐禅,得诸深定。精进勇猛,摄诸善法。利根智慧,善答问难。”为他人说法华经,就是法的布施。戒行清净,则无事后之悔心。忍辱无嗔,则心性柔软,不愤怒自己与他人,则少苦少恼,心得安稳。坐禅要有小鸟练习飞行的精神,故曰修习禅定,久之自有深厚功夫,令嗔使不起。六度是事,观行是理,正行六度时,以般若智,回事向理。事理具足,观心则无障碍。

  第一颂最后一句“见思初伏在凡居”:圆五品,圆伏五住烦恼。五住是三界见一切住、欲界爱住、色界爱住、无色界爱住、无明住等五住糟糠。圆五品虽与藏通别同属外凡观行位人,圆教复为大胜。因为伏覆烦恼稍有不同。藏通二教三惑都未能伏,别信唯伏三界见思,且是次第,不能同一时间伏惑。圆五品不但伏三界见思,更伏无明,且是一伏一切伏,非次第伏。而复大胜。第二颂:果位须陀预圣流,与通三四地齐俦,并连别住圆

  初信,八十八使正方休。

  第二颂说明藏通别圆四教断惑相齐,是那几阶位呢?藏教初果须陀洹位,通教第三八人地、第四见地位,别教是初住位,圆教则是初信位。因为同断八十八使见惑故。

  第一句“果位须陀预圣流”。这是藏教初果须陀洹位。前说四善根最后一位是世第一善根,以一行(苦谛下的苦行相)一刹那引入见道。见道位又称预圣流。也就是舍去凡夫性质,得入圣人之种性。真智见空理,断三界八十八使见惑尽。什么是见惑呢?就是执著五种不正确的思想主张,当今语言则是谬误的成见很深。像《杂阿含经》说的,给孤独长者与诸外道的对话,每一位都说自己的主张看法是正确真实性,其余的宗派是不实的思想。可见五见者,不容其他思想存在有正确性。这些各自的主张见解,在世尊看来,不但不是停止生死轮回的妙药,更是导入生死轮回的毒品。故佛弟子想要进入圣人之流,先要断除五见之惑。此五见展开则成八十八种烦恼。

  见惑有五:即是身见、边见、见取见、戒禁取见、邪见。

  一、身见:也叫萨迦耶见。强烈执著有个身体,恒起我见,执取有我与我所。亦即著我及法。著我就起我见,著法就起法见。这就是生死的根本,故欲断生死轮回,先须断我见。著身见的外道,在大经第三十五卷里,提到有十位外道与世尊论道的先尼与迦叶,就是我见外道。

  二、边见:也称边执见。这是沿著我见而来。因有我见所执的五取蕴,不是执五取蕴是“断无”,就是执五取蕴是“常有”,各执一边。同在大经第三十五卷里说的富那梵志与清净梵志,就是边见外道,执计常与无常,乃至如来涅槃后如去不如去等问题。

  所谓如去,如从前世来生人间,去向后世也是来生人间。所谓不如去,如从前世来生人间,死后断灭不能如前来牝人间。

  三、见取见:俱舍论卷十九说:“于劣谓胜,名为见取。有漏名劣,圣所断故。执劣为胜,总名见取。”(卷十九 大正29 100上)从俱舍论二十四个字看,执著身见、边见、邪见及余非见等劣法为胜法,是为见取见的学派。

  当今佛教本身也有这些现象。虽不致于执劣法为殊胜,但是内心的我慢作祟,总是抓到一麟半爪,就认为是佛教的全部,得意自己是权威者,余者皆非佛教本质。就如与须达长者对话的那些外道,我的才是正确,余者皆虚妄不真。

  四、戒禁取见:这是对于持戒所生起的谬见。非生天之因,妄取为是。如计鸡狗戒而以为是道。非道作道想。《大经》卷三十六,十位外道中弘广以乞食为道,须跋陀罗以苦行为道,就是戒取外道。六师外道的尼乾子若提子(耆那教)主张苦行,他们认为人的业报太重,要让业报赶快结束,就要修苦行,就是苦行的代表。所以世尊主张修行如调丝弦,必须下绷紧,亦不松散的中道法门。

  五、邪见:指拨无因果者,持颠倒论。如阖提首那认为无常因应得无常果,故涅槃是无常果。在六师外道中,有末伽梨瞿舍利、婆浮陀伽旃那、不兰迦叶。末伽梨瞿舍利极端的必然论者。主张无因论,认为人生没有善恶报,一切修行都是空的,无论智愚,只要经八百四十万大劫,自然就能够达到解脱。婆浮陀伽旃那,是唯物主义者。认为人身是由七种原素构成。七种原素一离开,就会死亡。所以善恶于我无任何责任。阿耆多,也是唯物论者,认为人是四大合成,死后一物不存,故人生的目的要在快乐,因此排斥伦理。下兰迦叶主张纵欲。他们怀疑伦理,无道德论,否认善恶业报。这几位外道行为,真是往古邪见的代表。

  惑有二种,一是迷理惑,一是迷事惑。迷理惑是理论上的无明。即是身见、边见、见取见、戒禁取见、邪见。它容易断,只要观念一转变,相信对方说的道理,就会转邪归正。如舍利弗途中闻阿说示比丘说:“诸法因缘生 是法说因缘 是法因缘尽 大师如是说”。舍利弗闻此偈已,即得初道,归报目连,间接闻说,亦得初道。初道就是断见惑,证得须陀洹果。所谓得初道,就是一听正因缘法,即时放弃所学的不可知论的见取见,而正法忍可于心。弃邪归正即是。

  迷事惑,就是贪瞋痴慢疑五种情意上的无明。须要经过修禅观乃能断除。

  两者计有十大种烦恼,也就是根本烦恼,同断八十八使。先说这个“使”字,它是驱使之义。见惑有八十八种烦恼,它会驱使有情流入生死苦海。此数目宇如何推算而得?以迷三界四谛道理,四谛之下或具足或阙减,故威八十八种烦恼·古人有一首颂:“苦下具一切,集灭各除三,道除于二见,上界不行恚。”为什么会有阙减,原因是何?

  1、欲界迷苦谛的“身见、边见、见取见、戒禁取见、邪见,及贪瞋痴慢疑”十种烦恼具足。故言苦下具一切。

  2、欲界迷集灭二谛,各除三见(身、边二见及戒禁取)。依古人说法,缘身是苦本,观苦已断身见、边见。此二依身而起故,故亦随亡。为什么无戒禁取?以集谛不计非道为道。灭谛也非修位,是故皆无戒禁取。除去三见,二谛计十四使。

  3、欲界迷道谛的,除于二见(身、边二见)。有八使。前有言,观苦谛已断身边二见故。

  4、上二界不行瞋恚。色无色界已有禅定功夫,能伏住瞋恚。故四谛下皆无瞋使。

  初句迷欲界苦谛下有十使,次句集灭下有十四使,道谛下有八使,计有三十二使。上二界如欲界数目,唯每谛下各除一瞋使二二十二使,减去四瞋使,如是色界有二十八使,无色界有二十八使,计有五十六使,三界总计有八十八使,即八十八种烦恼。

  “与通三四地齐俦”:此是第二颂的第二句。俦者,同类也。指通教第三八人地,第四见地,此二位与藏教须陀洹位,同断八十八使见惑尽。此二位入无间三昧,断八十八使尽,发真无漏,见真谛理。说明虽分两地,然只以断见初后之分,观智是没有间断的,它是直接断烦恼的阶位,故云无间道。此二地于无间三昧中,观四谛理,忍可于心,发八种智忍,(欲界苦法智忍、集法智忍、灭法智忍、道法智忍。苦法智、集法智、灭法智、道法智。)并上二界(苦类智忍、集类智忍、灭类智忍、道类智忍。苦类智、集类智、灭类智、道类智。)

  观欲界苦谛境,信忍不怀疑,所生起的无漏法智忍,叫苦法智忍。而于这个观行中间,缘观欲界苦谛之境,且分明决了证苦谛的道理,所生起的无漏法智,名苦法智。观上二界的苦集灭道谛理,与所得法智忍及法智亦如欲界所观所证,故曰类智忍、类智。合计有十六心。

  藏教已在二贤四善根位时,努力实践三学的阶段,故得在此段入无间三昧,为了悟得真理,断八十八种烦恼,故言入无间三昧,断八十八使尽,发真无漏谛理。八人是断见初,是无碍道。见地是断见后,是解脱道。

  “并连别住圆初信,八十八使正方休”,是第二颂的第三四句。藏教须陀洹,通教八人见地,又与别教初住,圆教初信齐类。同断三界见惑尽。住,就是将心安住在谛理。别教初住,在多劫中行十种心,不作邪见。如妙庄严王自己告白:“我从今日不复自随心行,不生邪见憍慢瞋恚诸恶之心。”(妙法莲华经卷七 大正9 60下)广求诸法,断诸邪见,就是初住智慧。具初住之慧,断八十八种烦恼,得位不退。

  别教已是大乘行者,十信满就是初发心住,即是发菩提心。发菩提心,就是上求下化,内修外弘,所以要熏习无漏种子,作为成佛的资粮。

  佛告诉敬首菩萨:“佛子!吾今略说名门中一贤名门。所谓初发心住。末上住前有十顺名字,菩萨常行十心,所谓: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下退心、回向心、护心、戒心、愿心。佛于!修行是心,若经一劫二劫三劫,乃得入初住位中,住是位中增修百法明门,所谓十信心:心心又各有十,故修行百法明门,常发无量有行、无行大愿。得入习种性中(指后天所修的种性,是修善所得),广行一切愿。” (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一 大正24,1011下)

  别教初住与圆教初信齐类。此圆信断见惑,显真理,证位下退。但圆教在初信品位中,就能有住不退的功力。指在修行过程中,已得语的功德,能有抗拒外面恶劣环境的力量,不会因此退到下一位。例如证得初信,不再退到二乘、凡夫恶趣等。也不会退失所得到的位次·、行法与观念。舍利弗因释提桓因的试探,乞其左右眼,却嫌之弃于地,而退失菩提心,堕二乘地。由积因力弱,遭遇恶缘,即退堕二乘地,末达圆初信功德故。

  退堕二乘,除了遭遇恶缘,其他因缘退堕的,如依禅定发起偏生厌离行,怖怯生死,退堕二乘。《大智度论》说菩萨若实行六波罗蜜诸功德,定不退堕二乘。第三颂:圆别信住二之七,藏通极果皆同级,同除四住证

  偏真,内外尘沙分断伏。

  此颂说的是藏教的极果与通教佛地,与别教二住到七住,圆教二信到七信同等级。也就是同断三界见思二惑。故言“同除四住证偏真”(三界见一切住地,欲爱住、色爱住、无色爱住)。但是藏通二教并未进一步伏内外尘沙烦恼,故虽同四住证偏真,藏通佛果劣逊一筹。藏通二教佛果以三十四心断见思与残习,藏教佛果现老比丘相,住世八十年,即灰身灭智入于涅槃。通教佛果虽转无生四谛法轮,化缘尽已,亦炭灰具尽,入无余涅槃。从断惑说,犹未净尽,尘沙无明还在。从大乘观点说,不再作化生菩萨,欠缺福德,福慧不圆满。故永嘉大师说:“同除四住,此处为齐,若伏无明,三藏则劣。”

  藏适极果就是佛果、佛地。藏教佛果以三十四心,顿断见思成道。用八忍八智十六心断见惑,九无碍、九解脱十八心断思惑。合为三十四心,不出智断二德。

  八忍:忍智,伸引强势、认知,即是能生起智慧的原因,是忍认四谛的智慧。有欲界苦法忍、集法忍、灭法忍、道法忍。上界苦类忍、矩类忍、灭类忍、道类忍。

  八智:在见道位中所得到的八种无漏智。有欲界苦法智、集法智、灭法智、道法智。上界苦类智、集类智、灭类智、道类智。

  十六心从何得来的概念?前四善根中,观上下界四谛十六行相,得世间正见,是世间最为第一。是行人又更胜进一心,极度厌烦世界行。因此欲了了分明四谛之相,作四谛观行,证入涅槃。这样的一心精神,就是世间最第一法。次第再用功行,将心力集中于苦谛下的无常苦空无我,作四行观。何以故?观欲界五受阴无常苦空无我,心忍入慧,得苦法忍无漏法财,是名苦法忍。是现在未来一切无漏法的初门。

  苦法忍后,次第生苦法智。苦法忍断结使,苦法智作证。譬如一人割稻穗,一人负责扎成一束。亦如利刀砍斫竹子,得风助势,竹即偃倒。这是忍与智的功夫之故。

  前言世第一法,是依托苦法忍,苦法忍助其势力,能舍凡夫性,得入预流果,要之,得圣道法须依苦法忍。

  上来所说四教同断见惑,次说十八心同断思惑(贪瞋痴慢疑)。那十八心断思惑?三界计有九地,即欲界五趣杂居地、初禅离生喜乐地、二禅定生喜乐地、三禅离喜妙乐地、四禅舍念清净地。以及四空处的空无边处地、识无边处地、无所有处地、非想非非想处地。每一地用一品无碍道、一解脱道二心断欲界乃至非非想处烦恼。

  无碍道,又称无间道。此道能断所应断的障碍,即是直接断所应断烦恼的阶段。不为此烦恼所障碍的修行,发得正智断烦恼。由此可不受障碍地进入解脱道。解脱道,在无间道后生起的一念正智,证悟真理。即已从断除的烦恼中解脱出来,证得正理和功德。

  弘扬成实论者,谓无碍道伏惑、解脱道断惑。弘扬毗昙的人,谓无碍道可断惑。毗昙认为以方便道伏惑,无碍道断惑,解脱道证果。但通途采用成实二心一伏一断。此是三藏教伏断,故抵伏四住烦恼,未伏无明。三十四心断三界结使永尽。证尽智、无生智入涅槃住极果。

  至于别教二之七住,圆教二之七信,既是与藏通佛果齐,同样用一二十四心断见思。唯别教是次第断,圆教是一断一切断,过程不同,断惑则同。而圆教在初信已证位不退,别教还要到二至七住才能证得位不退。是为四教的断惑同齐处。第四颂:八之十信二惑空,假成俗备理方通,齐前别住后

  三位,并连行向位相同。

  此是第四颂,说的已不与藏通相关连。先说“八之十信二惑空(见思、尘沙),假成俗备理方通”。前两句指圆教八信至十信,此三位已断界内外尘沙惑净尽。位阶虽低,智能犀利观见见思尘沙二惑的空性,且行有余力,能够回头愍念众生,故说假观现前。所谓假观,就是不以住偏空理为满足,再度学习如何化导众生。观假成功,获道种智,成俗谛三昧。俗谛之理通达备足,故言“假成俗备理方通”。假观成,破尘沙惑。也就是扫除所知障,即无知无明。尘沙代表很多,行人修行该断应断,故云“烦恼无尽誓愿断”。该知应知,故云“无量法门誓愿学”。所以别教有无量的四谛待认知。圆教八至十信亦如是学。

  无知无明是属无染污的障碍,也就是学习不广泛,不具四无碍辩智。遭遇到世俗种种难题,束手无策,这就是障碍,故湛然大师言:“尘沙障乎化导”。世俗之理不具足,故言菩萨要学习五明。除了自家内明,余声明、因明、医明、工巧明,这四种学问都要学习。

  《瑜伽师地论》〈本地分中菩萨地力种姓品〉说到:“诸菩萨求正法时,当何所求?云何而求?何义故求?谓诸菩萨以要言之。当求一切菩萨藏法、声闻藏法。一切外论、一切世间工业处论。”(卷38 大正30 500下)

  一、菩萨藏法、声闻藏法,就是内明。内容要研义五乘三乘大乘等一切法门。

  二、一切外论,包含三明。即因论、声论、医方论。因论即因明,因论内容:“能立与能破,及似唯悟他。现量与比量,及似唯自悟”。如是一偈“已总摄诸论要义”。声论内容:含声韵学和语文学,事物概念,名词含义,现在过去式等。医方论内容:指医药学,如禁咒、闲邪、药石、针艾等。

  三、一切世间工业处论,指工巧明。含工艺、技术、阴阳历算等学说。依此而言,现代科技电脑网路种种,弘法师也要有所涉猎。

  “齐前别住后三位,并连行向位相同”。此二句是指圆家八至十信,与别家八住、九住、十住三位,并十行、十回向齐类。

  别教八住至十住,断三界见思及界内尘沙,伏界外尘沙。此三住以慧眼,学习观世法的假性存在,故云从假入空,所证是一切智。与圆家第八信齐。

  别教十住修成性种性,进入十行,方用从空入假之智,以道种智法眼,观世法虽是空性,然众生依正二报历历在目,正报受苦依然存在,故起大悲,缘众生苦,起大弘愿,誓愿度无边众生,是为从空入假智。故此位又称性种性。已复本有无漏种子,入世作佛事不与世法相背道。世法与空性不相障碍,能够随心应用。十行破尘沙,与圆家第九信位齐。

  所谓性种性,大乘义章释云:“性种性者,从体为名。无始法性说之为性。此之法性,本为妄隐,说之为染。随修对治,离染始显,说以为净。始显净德,能为果本,目之为种·此乃显性以成种故,名为性种。”(卷12 大正44 651下)

  别家十回向,在十行菩萨能够空假互用,此位更能够开始正确学习中道,伏遮无明,由此而生佛果的种子,有伏无明之功用,故又名道种性。与圆家第十信齐。

  以圆教的高标准看,这三十位还在贤位,末登圣位。与圆教八信到十信,都是相似即佛位,就是紧临圣位,但不是登圣。别教八住至十住,齐圆教第八信,十行齐圆教之九信,十回向齐圆教十信。故颂言:圆教“八之十信”,“齐前别住后三位,并连行向位相同。”第五颂:别地全齐圆住平,无明分断证真因,等妙—一觉初

  二行,进闻三位不知名。

  这是第五颂。初二句说的是别教十地与圆教十住全相齐。别初地与圆初住都是见道位。此见道与藏通的须陀洹、八人地、见地之见道不同。此是证中道的见道,能用三观心入一切地。与圆教初住,能行中道观智,同是始断无明,同显三德(法身、般若、解脱)。所谓观法,就是将理论性的道理付诸于实践。所以智者大师都以释名、约教、本迹、观心四意诠释佛经。也就是将佛经的道理随文销释,同时入观,如所说行。

  中道观是观法的全部,前空假二观,只是观察到境缘的片面部分,非整体性。观察不到整体性的都有欠阙,都得保留,不予当下妄断。空假二观只是中道观的前方便,观智巧熟,中道自然熟练。《菩萨璎珞本业经》云:“从假入空名二谛观,从空入假名平等观,是二观方便道。因是二空观,得入中道第一义谛观,双照二谛,心心寂灭,进入初地法流水中,名摩诃萨圣种性。”(卷l 大正24;14中)

  别圆虽同用中道观同断无明,同显三德。然有次第、不次第差别。

  别教空观、,空假中对立并存。圆教空观,假中即空,圆融并存。

  别教假观,是隔历之假为对境,下相即抄空中,著重在别相。圆教假观,空中即假。

  别教中观,次第断惑,次第证之,回出二边中道,非圆融观法。圆教中道观,含容空假二谛观,圆教假观不离于空智,空观不离于假慧。三观一心,圆融不隔。

  通途,空观重在知一切法的空理,所谓慧眼见空理。假观偏于知事的差别相,所谓法眼见一切相。中观,比较圆融的观法,空假中三观同时兼顾周全。中观直觉具体观照一切法实相一相的时刻,同时亦观照各种法的差别相。圆教观法的圆融无碍,就是抄一念上三谛三观圆融自在应用。所谓佛眼见实性,于一切法中,分明了了见。

  第二句“无明分断证真因”,是六即佛的分证位。就是断一分无明,证一分三德。别初地、圆初住,虽是分证三德,然离究竟胜果犹有一段距离,是胜果的因,如初地是二地的因,初住是二住的因。因为已是断无明,真正见中道理,故是真因。悟后方是真修,悟后始知脱体现前了无毫发可见之相,悟后方得相待即是无相待。真是不虚妄,有能所、有空无,都是相待虚妄,不名为真。真是要如如不二,没有差别。已是登地大菩萨,虽还在因位,已有智力观一切法无相平等。

  第三与第四句“等妙二觉初二行,进闻三位不知名”。别教的十地齐于圆教十住,等觉齐于圆教初行。别教立十二品无明,于前十地中,每一地断一品,到第十地断十品无明。再断一品,则进入等觉地。等觉地则相当于圆教初行。等觉还留一品无明,最后以金刚心顿断第十二品无明。所谓金刚心,就是金刚喻定。此金刚喻定能发如金刚坚固的智慧,能够拔除无明的一种禅定。这是菩萨修行时,最后要断烦恼时,所生起的禅定力量。此定生起时,也就是集惑结束时。

  而圆教的三行至十行、乃至十回向、十地等三位,别教人已不知其名位,况圆教等妙二觉,更是茫昧不知。既未闻名,当然无从起修。

  所以别教不知圆教一二行到圆教妙觉究竟即佛的境地。而藏通不知别教八住以上到妙觉究竟佛境地。藏教人意志力怯弱,到其分内该断该证就已满足,不再胜进上位。有时亦无能力胜进。没有耐力意志力,五百由旬宝所难以到达,也只能求其次三百由旬化城。

  然除了藏教怯弱者,不知上位名境,通别二教,并非永远不知,还是有转还余地。天台宗立七种二谛、五种三谛,有接引贯通的纵向关系。故有别教接引通教,圆教接引通、别二教。这是过渡的相接引,引导进入一实谛。所以别人不必恢心,还是有趣于圆教究竟佛位的机会。

  然藏教人,亦不必懊悔,法华思想是救星,耻小慕大,回小向大,以声闻立场,修菩萨行,亦能迈向成佛之道。经不言:“汝等所行,是菩萨道,渐渐修学,悉当成佛。”这就开三乘显一乘之怀啊!

  后语:值此先师慧峰上人,圆寂三十五周年,同门要在福田杂志刊行三十五周年纪念集。噫!三十五年矣!上人住世时期老旧大都凋零。且十周年、二十周年、二十五周年、三十周年,皆已为文纪念,遗德长流,而述德将罄。于今以这三十五年来时间,俗务惰观,未敢忘法,所对佛法以及天台宗思想的粗浅了解,试诠此文,作为对先师的纪念。庶免愧对寄生湛然门庭,空食檀施。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