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天台
永远的天台
陈邦杰
天台是什么,天台就是精神构筑的平台。当你欢乐的时候,当你忧伤的时候,当你年轻的时候,当你年老的时候,请你去天台走一走吧,你一定会发现,那里有你永远的天台!
又到文联的年会,来自各界的各位文联委员们,又开始七嘴八舌开了。从艺术到政治、从书画到摄影、从舞蹈到创作、从风光到旅游,我想说,又不想说,最后还是忍不住说了。我说的就是一个主题———天台,要永远的天台。天台,应该是永远的天台!
我生在天台,长在天台,而后又生活在天台,但就是我也一直不知道天台究竟是什么,也是最近几年来,从翻阅自己的人生到翻阅天台的文化,从翻阅自己走过的路到翻阅天台的山水,从翻阅自己内心世界的变迁到翻阅天台的佛宗道源的博大精深,而后才一点一滴地领悟,天台的佛道文化,天台的神秀山水,天台的一方水土就是精神构筑的平台。
或许我们还年轻,或许生活还没有告诉过我们天是什么?天在哪里?天其实就是头顶的蓝天,天为什么会是蓝的?其实是一种感觉,天其实是一种精神、一种思想,天其实就在我们的心里,心里有天才有天。天台其实就是在我们的心里搭起了一个精神的平台,带你飞上天。天对于我们,尤其我们这一代以及我们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是多么地重要。从两汉三国建安风骨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从伤痕文学到文学伤痕。天是信念,天是追求,天是佛,天是道,天是神,天是……而天台的佛宗道源,天台的山水神秀,天台的石梁飞瀑、赤城栖霞、华顶日出、琼台晓望……八大景、八小景,有名有姓三十六,无名无姓数不清的景,那是一种道,那是一种佛,那更是一种信念,一种追求,一种神秀,那其实就是一重天。
让我们像一个远方的游子偶然地走进天台。或许是一个春暖花开,阳光明媚的季节,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那是《赤城栖霞》:
日照赤岩霞满天,
千松万柏览群山;
天台城里济公居,
晨钟暮鼓入塔尖。
或许我们正历尽了人世间的炎凉,正带着满身的疲惫和伤痕,正有点灰心和失望,但当看到直插云霄的赤城塔,我们的心灵肯定会受到一次震撼,人生有什么可以放不下呢,成功与失败,快乐与忧伤,赤城山赤城塔,那不仅是一座山和一座塔,那是一个天台,一个直插云霄的信念,那巍巍矗立的千百年不变的赤城塔,正是千百年来不变的信念,誓与苍天试比高。风吹来,雨打来,冰雪摧不跨,斗转星移不动摇,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那信念永远不改变。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赤城栖霞》所展现的是一幅多么动人的图画。巍巍的山脉托起一个永远的天台,有风和日丽,有彩霞似锦,有千松万柏,有晨钟暮鼓,有济公劫富济贫,德行天下……所有这些都会让我们心灵得到洗礼。
循着晨钟暮鼓,我们又会走进千年古刹国清寺,立刻我们就会被这里的幽静别致的景色所吸引、所感动。五峰环抱,双涧回澜,古木参天,古迹斑斑……而更让我们感动的是这里的“智者”,这里的历史。好大的一棵树,好宏伟的一部历史。黄底黑字的“隋代古刹”迎着我们的目光走来,紫气东来的“国清讲寺”迎着我们的目光走来,一尊尊金碧辉煌的佛像向着我们走来,从一行到此水西流,到千年古梅今又开,从智者创立天台宗,到唐一行、王羲之等古代文化艺术家留迹寺院,再到成千成万的日本、韩国天台宗信徒来祖庭的知恩报恩,国清讲寺不仅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同时,会让我们明白精神的伟大。古往今来,为什么要有这么多人信佛、信道。有的年纪轻轻,有的一表人才,有的才华横溢,却要入佛门,抛却七情六欲。或许那也是一种信念,也是一种佛缘、一种追求和一种理想。我们人类没有物质肯定不行,但有物质没有精神更不行,人的追求不仅是为了物欲的满足,更多的是为了精神的高尚。精神纯洁了,生可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精神会使人高尚起来,会使人纯洁起来,会使人永远地站起来。“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这就是精神。精神不但可以使一个人永远茁壮起来,更能使一个国家永远富强昌盛起来。国清这个讲寺里,我们所领会到的肯定不仅是几尊泥塑木雕的佛象,我们领悟的是精神的伟大。因为所有的主义,所有的信念,所有的宗教,其实都是人们心中的“天”,只要“天”还存在,一切都会好起来。
智者一行天台宗,
寺成国清有奇功。
千年古梅今又开,
五湖四海宾朋来。
走过赤城,走过国清,我们会有点感悟到天台是什么,天台是精神的天台,天台是天的天台。天台是银河、是鹊桥,“纤云弄巧,飞星传情,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我们踏鹊桥归路,“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直欲天台去!”
再让我们循着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所有文人的脚步,踏着唐诗之路上天台,我们会走到石梁桥下,我们肯定又会发现又一个天台:
一石横空惊天下,
腾云驾雾西天行;
唐诗一去千万山,
龙子龙孙上石梁。
我们所看到的是一石横空,像悟空出世,“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我们看到的是腾云驾雾的西行之水,此水应是天上来,奔流大海又归来,飞腾直下三千丈,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气势磅礴的天台,这高超卓越的天台,这深山幽谷的天台,怎能不让一代又一代,一朝又一朝的龙子龙孙来寻觅上天的路。李白是什么,杜甫是什么,诗又是什么,其实诗文就是上天的天台,是沟通人们心灵的天台。为什么“八千里路云和月,三十功名尘与土。”为什么“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言志,志就是天。天台寻诗,天台寻志。这是一代又一代“智者”们走过的路,这是一代又一代文人墨客们走过的路,这也是一代又一代士大夫们走过的路。人如果没有志就不是人。就连动物也有志,狗的忠义,牛的朴实,马的勤劳都是志。当然志也有高低雅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志,“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也是志。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文人宁可为知己者而死,不为斗米折腰,这就是志。而石梁的龙的志,腾云驾雾,不留恋安逸,不留恋职高位重,为了理想,勇敢挑战自我,纵然粉身碎骨也无怨无悔……
也许我们的身心正在忧郁着,有一些郁结留在心头解不开;也许我们正遭受着某种不幸,正在怨天尤人;也许有一种痛苦正在折磨我们。我们踏一踏石梁龙的路,我们定会找到上天的天台,找到一种精神寄托,那就是不管路途如何坎坷,不管明天我们要去向哪里,不管有多少艰难险阻,勇敢地走过去,勇敢地向前、向前、再向前,路不会尽,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走过石梁,让我们再到琼台,我们肯定又会再一次发出“啊”的赞叹,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赞叹天台的神奇和壮伟:
登上琼台望月台,
嫦娥仙子来相会;
风声梵音皆入醉,
你是仙呵我是谁。
那直插云霄的山脉,那古、幽、峻、奇的山脉;那空灵绝谷,那山不转水转的绝谷。你会发现一览众山小,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滋味。天台山风景特色是秀,而在百丈琼台,体现得更是淋漓尽致。天台的山脉不是苏东坡的“大江东去浪淘尽”,不是山东大汉,天台的山脉却是奉旨填词的“宋词人柳永”,情切切意绵绵,“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黄山、泰山以伟大壮观而感人,天台山却以多情秀丽而迷人。当烟雨,当云开日朗,当桃花盛开,当秋虫喳喳,我们走入天台,我们会恍入“桃源”的感觉,那一步一景,那一步一变的景色会让你由衷地感叹,此景应是天上有。天台是天的天台,有天就有仙来住,天台于是就产生了很多关于仙的故事。从“刘阮入桃源遇仙”到唐诗人寒山子隐居天台七十年得道再到“济公救仙姑”的故事,故事里的人,故事里的仙,故事里的仙和人就在我们的身边。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天台又是花的顶,花的顶峰,天台山犹如一朵盛开的莲花,华顶是天台,当我们春暖之时,踏青天台的华顶,我们又会看见另一个天台:
万丈华顶杜鹃开,
千年千树万花美;
满山遍野都是爱,
似云似锦似天台。
华顶的天台是富有诗情画意的天台,春有杜鹃盛开,夏有凉风习习,秋有日出,冬有雾凇。华顶的云锦杜鹃是华夏一绝,每到5月,杜鹃花成片成林地开放,每朵花大如碗。像天上的云锦,一簇簇,一团团,煞是壮美。杜鹃花相传是杜鹃啼血而成花,它是有情人的花,在西方代表爱的执着,爱的欢悦。我们或许正在初恋,或许已经热恋,或许还是纸婚,或许已到了金婚,我们上华顶的天台上看杜鹃,肯定会找到一种感觉,一种怦然心动的感觉。同时,华顶地处高山,绝峰空灵,风云际会,又是国家级的森林公园,植被好,夏季凉风习习,仲夏之夜更是迷人,夜宿山上,风在绵绵细语,星星在绵绵细语,风声、树声、鸟声、花声、蝉声、钟声,诉不完情话,演奏着一曲曲美妙的爱的乐章,伴你入梦,美妙绝顶。华顶的秋冬更是华夏一绝,秋看日出,华顶海拔高,是浙东地区山脉的主峰,终年云雾缭绕,腾云驾雾。而一到秋季,天高云淡,空气清爽,登上拜经台,我们能够看到东海的日出。看日出,事实上是一种心情,看就那么一个红点儿,它慢慢地突破海面,突破群山,突破乌云,跃上来就能把这个世界照亮:它正如我们的理想和我们的信念,也只要那么一点点儿就能把所有心的黑夜驱走,把胸膛照得亮堂堂。如果我们迷茫,如果我们徘徊,我们完全可以去看一看日出,会有新的收获等着我们。华顶的冬季分明是北国风貌,满山遍野,冰天雪地。山上由于雨雾多,气温低,那雾气在那些落叶和不落叶的树枝上结成一层厚厚的冰,大树、小树个个成了白头翁,成了冰树,煞是壮美……
所有这些,你能说天台不是上天台的感觉,不是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么!如果,我们还有时间,我们还可以在天台住下来,亲历天台其他风景,可以去做一做“智者”,感悟心的伟大,做一做“寒山”回归自然,做一做济公,以德行天下……。在天台感悟天台的山水,天台的文化,我们的人生观,我们的世界观,肯定会从量变到质变。
让我们上天台吧,天台里有我们永远的天台。让我们用天台去塑造天台吧,把天台建设成为我们永远的天台!
天台的佛宗道源,山水神秀的文化应该成为我们永远的天台!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