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道生与佛性顿悟说
两晋时期般若学盛行,尤其是后秦鸠摩罗什及其弟子重译出大小品《般若经》与《中论》等后,般若中观学说更极盛一时。但是,中观般若学虽把般若学理论推向了顶峰,却也使般若理论走到了终点。因为鸠摩罗什的中观般若不承认任何实体,从人和万物直到佛教的“真谛”,甚至获得真谛的佛,都一律在破除之列。这就危及佛教本身是否存在的问题。所以鸠摩罗什的弟子僧睿已对此不满,指责般若“悟物虽弘,于实体不足”。后来,僧睿在法显译出的《大般泥洹经》中得到了圆满的解决。他说:“此经云:泥洹不灭,佛有真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有佛性,学得成佛;佛有真我故圣镜特宗,而为众圣中王;泥洹永存,为应照之本。”这里的“佛有真我”、“众生皆有佛性”、“泥洹永存”等皆为实体,因而佛教修习的理想目标也可得以实现。于是,在晋末宋初,中国佛学界的研究就从般若学转到了涅槃学。而在这一转变中,竺道生的影响最大。
竺道生本姓魏,原籍钜鹿(治今河北平乡西南),寓居彭城(治今江苏徐州)。家世士族。幼年即从竺法汰出家,因随师姓竺。15岁即能讲经,并能深析经义,善于言辩。受具足戒后,在僧俗中已有很高的声望。东晋隆安元年(公元397年)至庐山从慧远修行7年。在这期间,见到了僧伽提婆,因而从学小乘说一切有部的毗昙学。元兴三年(公元404年),又与慧睿、慧严、慧观到长安从鸠摩罗什受学,主要学习大乘般若中观理论,并协助罗什译经,成为罗什的著名弟子。约于东晋义熙四年(公元408年),道生又回到庐山。次年到了建康,住于青园寺(后改名龙光寺),深得宋文帝及名士王弘、范泰、颜延之等的敬重。道生既对毗昙、般若等有所深研,又善于独立思考,他曾说:“夫象以尽意,得意则忘象。言以诠理,入理则言息。自经典东流,译人重阻,多守滞文,鲜见圆义,若忘筌取鱼,始可言道矣。”即是说,语言文字是表意的工具,不应粘滞于语言文字而损害了意理。因此,他撰写了《二谛论》、《佛性当有论》、《法身无色论》、《佛无净土论》、《应有缘论》等著作,却被守旧者非议。在法显译出6卷《泥洹经》后,道生根据其中“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说法,提出“一阐提人(谓断灭善根的恶人)皆得成佛”说。而在6卷《泥洹经》中虽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但又强调“一阐提”除外。因此,道生之说就被守旧派僧侣斥为邪说,并被开除僧团。道生不服,当众立誓说:“若我所说反于经义者,请于现身即表疠疾。若与实相不相违背者,愿舍寿之时据师子座。”当即拂衣而去,东至吴之虎丘山,随之学者数百。又到了庐山,也受到庐山僧众的欢迎。后来凉州昙无谶译的40卷《大般涅槃经》传到建康,经中果有一阐提人皆有佛性的说法,于是大众才佩服道生的高见卓识。宋元嘉十一年(公元434年)十一月,道生在庐山开讲《涅槃》,“神色开朗,德音俊发,论议数番,穷理尽妙。观听之众,莫不悟悦”。但讲论完毕,即卒于讲座,实现了他的誓言。自此以后,涅槃学就盛传南方,出现了不少涅槃师。
竺道生的著述,除上述《高僧传》所提之外,还有《维摩经义疏》、《法华经义疏》、《泥洹经义疏》、《涅槃三十六问》、《释八住初心欲取泥洹义》、《辩佛性义》、《答王卫军书》等。
竺道生的佛教学说,以涅槃佛性说和顿悟成佛说影响最大。
佛性,是梵汉并译词,原指佛陀本性,后指众生成佛的可能性、因性、种子。而竺道生所说的佛性,还指众生的本性。竺道生说:“夫真理自然,悟亦冥符。真则无差,悟岂容易。不易之体,为湛然常照,但从迷乖之,事未在我耳。苟能涉求,便返迷归极,归极得本。”又说:“善相者,涅槃惑灭,得本称性,如来直善而已也。”即是说,佛性是众生的本性,只因被痴妄所迷惑,见不了本性,只要除去痴妄,见了本性,也就成佛了。因此,佛性就是善性。竺道生说:“善性者,理妙为善,反本为性也。”佛性又是法,竺道生说:“夫体法者,冥合自然。一切诸佛,莫不皆然,所以法为佛性也。”法指宇宙万物,就是说佛性体现万物实相,冥合于自然,就是佛了。佛性还是理,竺道生说:“从理故成佛果,理为佛因也。”又说:“成佛得大涅槃,是佛性也。”所以理就是佛性。总之,竺道生认为佛性是众生的本性、善性,又体现了万物实相,冥合于自然,也是最后的真理。
竺道生的佛性说还有一重要内容,即一阐提人也有佛性,也能成佛。这本是昙无谶译的40卷《大般涅槃经》中有的,但竺道生提出时,法显译的6卷《泥洹经》中没有,并且还明确说一阐提不能成佛。所以竺道生提出一阐提也有佛性,也能成佛后,就被守旧派攻击。《涅槃经》之所以前后如此矛盾,是因为《涅槃经》成书过程长,在成书过程中,印度社会有所变化,所以“经文前后有如此两种不同的说法,实际上是反映了印度社会情况前后的变化”。6卷《泥洹经》就是《涅槃经》的初分,故与40卷《大般涅槃经》就有矛盾。而一阐提也有佛性,也能成佛说,是关系到佛教成佛说的理论是否彻底的问题。既然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而一阐提也是众生之一,为何又独无佛性呢?并且佛性是众生的根本、本性,没有根本、本性也就没有众生。否定一阐提有佛性,就将否定佛性说。40卷《大般涅槃经》传到后,问题即迎刃而解。
但是,“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并不等于一切众生皆是佛。在竺道生看来,众生虽有佛性,却被痴妄所迷惑,必须通过修行,除去痴妄而觉悟,才能显现佛性,才能成佛。而修行觉悟的过程,是循序渐进地完成呢,还是一次就完成?这在不同的佛教派别有不同的说法。小乘禅数学派认为,只有累世修行,积累功德,才能成为阿罗汉(小乘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这是主张渐悟的。在道生以前的大乘般若学者依据菩萨成佛的十地(也称十住),认为从一地到六地都是渐悟过程,只有到了七地,才有一次飞跃,然后再继续修行,再进入飞跃,最后成佛。这叫做小顿悟,如东晋的支道林、道安、慧远等都是如此主张。竺道生的主张则不然。他认为在七地内没有悟道的可能,必须到十地的最后一念,才能一下觉悟,显现佛性,当即成佛。并且,从一地到十地的渐修不是渐悟,那只是达到顿悟的必要准备。道生的这种顿悟,称为大顿悟。吉藏说:“大顿悟义,此是竺道生所辩。彼云:果报是变谢之场,生死是大梦之境,从生死至金刚心,皆是梦。金刚后心豁然大悟,无复所见也。”“金刚心”是十地最后一念之心,此心如同金刚一样坚硬锋利,一下就能斩断一切惑妄,显现佛性,当即成佛。所以说金刚心前“皆是梦”,金刚心后就“豁然大悟”。竺道生的这一顿悟说出来后,即得到宋文帝的赞赏和提倡,更得到谢灵运等的大力支持。谢灵运曾著《辨宗论》,极力申述顿悟义。不久,顿悟说便风行于世。
竺道生的涅槃佛性说与顿悟说,在中国佛教史上和学术思想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在竺道生以前的般若学,基本依附于玄学,所探讨的问题,基本上属于宇宙本体论。竺道生把中观般若学与涅槃佛性学紧密结合起来,使本体学与心性学得以沟通,从而使宗教界与哲学界开始转入心性学之探讨;并且,也使依附于玄学的佛学得以独立,得以单讲自己的出世学。在此之后,佛教界的成实学与般若三论学虽然相继兴起,但涅槃佛性说与顿悟成佛说却经久不衰。至唐代,便产生了中国自己的禅宗。禅宗“明心见性,顿悟成佛”的宗旨,就来源于竺道生的思想。而禅宗又影响到后世的宋明理学。因此,竺道生在中国佛教史上和学术思想史上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