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寺之“唐木构,泥塑,壁画,墨迹荟萃一处的东大殿
佛光寺之“唐木构,泥塑,壁画,墨迹荟萃一处的东大殿
裴哥
佛光寺东大殿,唐木构,泥塑,壁画,墨迹四种艺术荟萃一处,实为难得。从历史价值来看,都是至可宝贵的。
殿建观赏:东大殿面宽七间,进深四间,八架椽,单檐五脊顶。前檐五间设板门,两尽间砌砍墙安直棂窗。出檐深远,斗拱雄大,柱子粗壮,屋顶坡度平缓,整体建筑风格庄重朴实。檐柱的柱头微侧向内,角柱增高,建筑学上所称的“侧脚”和“生起”都很显著,这样,增加了建筑物的稳固力,殿的转角挑起,望去轮廓壮美。前檐柱础作覆盆宝装莲花状,即如盆子倒扣,每一莲花瓣中间起脊,脊两侧突起椭圆形泡,瓣尖卷起作如意头,是唐代最通常的建筑风格。柱头施的横财阑额到角柱,插入柱内不出头,当为唐建特色。再者,柱头之上没压普柏枋,直接承托斗拱,又是唐建一证。当把东大殿和其下的文殊殿作一比较,就发现金代文殊殿的檐柱头上压了枋,斗拱没与柱头接触。东大殿肥硕雄健的斗拱,承托着深远翼出的屋檐,传递着梁架承载的殿顶荷重,,将力送到各柱。斗拱称为“双抄双下昂七铺作”,我们在这里不必作详细解说了,只从它的叫法,就可想见它的雄姿。斗拱的总高相当于柱高的一半,加大了屋檐的平出。这,无论在力学还是在美学上,都是大可称道的。
殿内的木建筑为宽七间,深四间的大殿,其平面由檐柱二十二根绕一周和内柱十四根绕一周构成,如是点写成一个“回”字。檐柱与内柱夹着的区域,称为外槽,内柱围着的区域,称为内槽。内槽深两间广五间的面积内,别无立柱。外槽绕内槽一周,檐柱与内柱之间深一间,形成放环回廊。抬头仰望,见梁上装天花板,方格密小,称为"平闇”,如果天花板方格颇大,形如棋盘,就另称“平棊”了。这种密小方格的平闇形成,日本现存唐末五代的殿字也多用此法,是当时通用的方法。平闇将梁架隔为“明袱”和“草袱”两大部门,明袱即木梁露在明处,可以看见,而草袱是木梁隐藏在天花板以上,在殿内看不见,所以用粗糙之木,不用金斧加工。在草袱部门,最高处的第一道梁即平梁,“大叉手”而不用“侏儒柱”,以承托顶脊重力,当是唐建的重要实证。宋代梁架为叉手,侏儒柱并用,元明两代叉手渐小而侏儒柱增大,到清代就完全不用叉手,只用侏儒柱。这座大殿只用大叉手的做法,是唐建形式仅存的实物了。我们再来看明袱部分。天花板以下的梁皆为“月梁”式,所谓月梁,即是梁的下部砍削成拱凹的形状,如同弯月,从内槽,外槽顺看,一字儿排列,其下是层层垒叠,上面放开下面收缩的斗拱,使人感到很华美,如同置身在拱门勾帘,“帘幕无重数”的境地。在请注意,殿中内柱和檐柱的高度是相等的,这也是唐建的一个特征,到后来,从宋代开始,内柱就逐渐加高了。
总之,佛光寺东大殿,完全是一派大唐风韵。
泥塑观赏:殿的内槽,依着后内柱砌了扇面墙,占满五间长,两边折而向前,再砌一间多长的墙,三面绕拥,墙内筑了巨大的佛坛,上面立着佛,菩萨等三十多尊,均为唐塑。
内槽广五间,一间一躯主像。当心间为释迦牟尼佛,趺坐在长方形弥座上,袒露右肩,右手垂在右膝上,左手捧佛钵放在腹前;左次间为弥勒佛,双足下垂坐着,左右脚下有莲花一朵;右次间为阿弥陀佛,趺坐在六角须弥座上,左手掌向上,右手掌向下,作扣合状。从三佛的头发看,释迦和弥勒二佛为螺发,阿弥驼佛为直发,发行作陀罗状。三佛的衣饰,塑制工艺极高,衣纹流畅,折皱分明,如象真衣一般薄而贴身地披在身上。令人遗憾的是民国初年重新着色时,变为龙袍衣料,既过于艳丽又十分唐突,不能不说是“败笔”。幸亏这些都是纸裱后着的色,所以有的脱落地方仍露出淳古的色泽,如果复原也是能够做到的。三佛面颊丰满,眉毛弧弯,口唇端正,有着显著的唐风。左右两梢间的主像分别是普贤菩萨和文殊菩萨,按通常配置,是文殊居左,普贤在右,这里互易了位置,成为一个殊例。五尊主像身旁,又有塑像多躯。释迦牟尼佛两侧,立阿难,迦释二弟子,再前侧立两尊侍胁菩萨,造像都很高大,佛目下膝前,还有两尊如人体大小的供养菩萨。弥勒和阿弥陀二佛,身周各有四尊侍胁菩萨,两尊供养菩萨。文殊菩萨骑狮,普贤菩萨坐象,各自有“拂菻”和“獠蛮”牵引着神灵之物。两菩萨的肩旁各有两尊侍胁菩萨。普贤文殊像前各有一童子像。两稍间佛坛的前角,都立着护法金刚,披甲执剑,魁伟对峙。
在这里,值得观赏的是侍胁菩萨和供养菩萨。唐代的菩萨造像,走向了体验生活的创造道路,打破了神和人的界限,赋予泥胎以思想和感情,把像塑真了,塑活了。佛光寺大殿的这些菩萨像,都是袒胸露臂的美丽女性。侍理菩萨都微微向前倾立,腰部微凸起。供养菩萨都是一足跪,一足蹲,坐在高蒂莲花上,手捧供果。她们身披垂带,有的袒胸,有的露腹,肌肤细腻白皙,给人以质感。她们身段秀美,气度娴雅;柳叶形的眉,杏壳形的眼,表现了温柔的性情和明澈的神采;衣裙薄薄地贴在身上,折皱纹路流畅,如被水湿过粘在皮肤上一般,此情此景使人马上联想到“梨花一枝春带雨”的唐诗名句。请看弥勒佛左前侧的那尊供养菩萨,在所有菩萨像中数这一尊塑的最为生动传神。她蹲在莲花上,颈戴缨络,腕配宝环,披肩带子绕过胳膊内侧垂下,上身几乎全部袒露,圆润的左手搭在膝前,右手搭一手帕,捧着仙桃供养。她身子侧倾,头微向外移,长着修长的眉眼,眼珠均接近于内眼角,凝神望着前下方,又象什么也没看见,陷入了甜美的回忆。大概记起什么,嘴角露出了微笑。人们也许是从她的神情中窥探到了她的内心,于是又“侍女思凡”的神话传说流传开来。
东大殿还有两尊唐塑写实肖像,一尊是女施主宁公遇,另一尊是建殿时的寺僧愿诚。等身大小,袖手趺坐的宁公遇像位于佛坛左端天王像右侧,望去面部丰满,目光慈善,气韵高雅,富有内涵,年龄大约四十岁左右,可想而知为上层社会生活中的人物。从殿内梁下的字迹看,宁公遇称“佛殿主”。与她的姓名同列在一梁下的,还有“功德主故右军中尉王”,据有关专家推断,这个功德主大概是元和长庆间的宦官王守澄。宁公遇与当时王守澄的关系看来颇深,唐代宦官多有娶“妾”的,很有可能宁公遇或是王守澄的“妾”,或是王守澄的“养女”,至少也是深受王恩宠的。宁公遇穿的是大领衣,内衣的领子从外衣上翻出,衣外有罩着披肩。头上发结隆起。其姿态衣饰与敦煌千佛洞弥陀佛画像卷供养信女像颇为相似,位置与信女像在画下左隅也相称,只不过一是塑像,一是画像罢了。这又是宁公遇塑像体现唐代艺术的一个引证。在殿左端稍间窗下,有愿诚和尚等身像,身披袈裟,盘腿打坐,年龄在四十岁上下,表情宁静凄戚,弧弯的眉毛,扁长的眼睛,显出虔诚专注的样子;前额隆起,颧骨突出,蒜型鼻子,棱角分明的嘴唇,又显出刚毅的性情,一副疾恶如仇的性格。宋史高僧《愿诚传》记道:少慕空门,虽为官学生,已有息尘之志。......礼行严为师。......严称其‘神情朗秀,宜于山中精勤效节。’”他落发为僧后,在会昌五年灭法时,寺僧多汪奔,“唯诚志不动摇”。由此看来,这尊愿诚写实肖像,还真是形神兼备呢!
在殿内后墙和两山墙下,砌台三级,置有二百九十六尊罗汉,号称“五百罗汉”,是明代遗物。这些罗汉人物情态被塑造得惟妙惟肖,艺术水平很高。南墙下中间一排,从前檐方向往里数第二尊,黑色面孔,卷须怒目;一外侧,下排第八尊,面部棕红,双目有神,双手扳着小腿,表现出另一种闲趣;下排第十九尊,立眉立眼,弧形嘴唇,露出三颗大扁牙,其貌不扬,但在这里,现实的生活却转化成了艺术美;后墙中排第七尊,双目失明,一目欲睁不能,眯一条缝,给人以谦憨的感觉;北墙下排从前檐往里数第三尊,双手扳着腹,腹里显出佛,意喻表里俱有佛性。可以说,二百九十六尊罗汉完全称得上是“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决无“千人一面”之嫌。
壁画欣赏:在大佛殿内槽拱岩壁存有十四幅壁画,内槽外侧北,南和背面,均为唐代壁画,内容都是身有背光的众菩萨图,由于这三面都是处在殿内光线暗处,古画面仍显红,绿,黑色。正面有次间拱眼壁外侧的唐画,其构图分为三组,中央一组,以佛为中心,七菩萨胁侍,左右两组都以菩萨为中心,又各有菩萨,天王,飞天等随从。各像都很圆润,衣纹流畅,飞天飘旋的姿态,尤其富有唐风。壁的两极端下角,有僧俗供养人像,北面挨近栌斗的地方,有三个和尚,南面同样的地方,有文武官二人,其中之一,嘴的两旁出胡须,与敦煌画中所见的同一个格式,画脸和胡须的笔法,还含有汉画遗风。像的描线,都是粗细一律,屈如铁丝。因为画面处在迎门多见光的地方,所以着色除石绿还显色外,原来的红色已变成黑的了。拱眼壁正面左外侧,有画四幅,除一幅海水流云图为唐制外,其余依次两幅为宋代的,一幅为明代的。
应当特别提到释迦牟尼佛须弥座背面的一小幅壁画。该画是一九六四年才发现的唐代珍品。画面长八十厘米,高三十厘米,分左,中,右三部分。左端画的是身穿铠甲,右手持宝剑的天王,用左手压着一个魔怪,有脚踏着一个魔怪,旁边有一女立像,头戴花冠,右手掌心托一花朵,左手掌心托一香钵,钵中还燃着香,女立像作惊异欲避状;正中画的是一个力士手擒一个类似猿猴的动物,用右手攥着尾巴,左手抓着头盖,那动物弓爬在地;右端画的是一个力士裸露上身,手持长杆,向左右追赶。无论天王,力士还是魔怪,都画成关节突出,肌肉隆起疙瘩,从神情看,天王,力士怒颜厉色,魔怪恐惧绝望。另外,在画面的上角,还残留一段龙爪和龙尾。壁画内容,与唐吴道子画的天王送子图像仿佛。天王送子图的一段有天王,女立像,两个力士和龙等,正与之相似。由于这幅壁画处在佛座与扇面墙的夹缝间,原来两侧有土墙封起来,长久密闭,使画面的色泽历千余年后如同新着的一样,红,绿,黄,黑等色仍十分醒目。终于使我们今天能够清晰细致地观赏到淳古的笔法。
提记拾趣:除殿内梁下有唐人墨迹外,大门的背后和大门门框立枋上也有唐以来的墨迹多处。有唐咸通七年,咸通八年(867年),,乾符五年(878年)各一处,五代天佑十八年二处,同光三年一处,金代天德五年,泰和四年各一处,未题年月的唐,五代,金以及明,清题记数十处,内容均为游佛光寺的留笔。如一处唐代题记道:“江西道弟子散将柳城因本道差部送振武将士,乾符五年春冬衣时为谨游五台七集却反至代周,此时发心待五台山寺顶拜报还愿......故记有愿二年内求使再到此......”。这段题记,很有价值,它说明大门,门颊还有唐代的原物。古代木建筑大门,因常常开关,一般容易损坏,经常更换,唐代大门能保存至今,实为难得。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