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晋城寺庙观庵一览
山西晋城寺庙观庵一览
青莲寺 建于唐至清,位于晋城市区东南17公里的泽州县硖石山腰。摩崖上刻有东魏武定元年(公元543)题记。因寺内的释迦牟尼端坐于莲花座之上,故名青莲寺,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寺分古寺、新寺两处,相距约五百米,分属净土宗、天台宗道场。两米,分属净土宗、天台宗道场。两寺依山就势,殿宇楼阁,栉次鳞比;经堂僧舍,错落有致。
古寺初 建于北齐天宝年问(公元550—559年),是在慧远草创后,经北齐、北周、隋、唐修建而成要建筑有正殿、南殿。正殿内佛坛宽大,建筑除留有少量宋代遗构外,已被后人修补得面目全非,殿内所存唐代彩塑6尊,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这些塑像面容丰满,肌肉健美,身式微曲,姿态自然,皆与唐塑风格一致。南殿彩塑12尊,风格上沿袭唐风,注重写实,生动传情。唐碑《硖石寺大隋远法师遗迹记》碑首佛殿图一幅,是已发现的我国古代建筑史上罕见的实证资料。南殿面阔三间,内置彩塑十二尊,其中佛坛前部五尊为宋塑。居中为结踟趺坐于莲台的释迦佛,两侧为侍胁文殊、普贤二菩萨及迦叶、阿难两弟子,雕刻手法仍沿袭唐风。碑首线刻弥勒佛殿图(亦称弥勒讲经图):它所显示的佛殿,布局完整,山门、围廊、讲坛、佛殿莫不具备,是研究唐代寺院格局和形制的最好资料。北大殿有文殊、普贤、释迦等唐代塑像,为寺中珍品。
新寺 创建于隋代,原为慧远禅师说法道场,宋以后为天台宗道场。寺分三院,一院为藏经楼,二院为大佛殿,三院为大雄殿。寺院中天王殿、藏经楼、释迦殿、罗汉楼、地藏楼及经堂、僧舍,高低错落、左右对称,掩映在幽静雅洁的环境中。二院大佛殿、罗汉楼、地藏楼有宋代彩塑37尊及500罗汉名号。释迦殿古仆大方、雄伟壮观,悬檐歇山顶,头拱肥硕、飞檐凌空,当为宋代所建。殿内塑释迦佛本尊坐像及文殊、普贤二弟子,东西配殿上各塑广法天尊,十六罗汉 和地藏王、十殿阎王像,个个威严肃 穆、栩栩如生。虽然庙堂殿宇中有的局 部破损,但仍不失为一处较为完整的 庙宇。
府城玉皇庙 位于晋城市区 13公里的泽州县府城村北山岗上,居高临下、气势轩昂,建于宋至清。是古泽州规模最大、影口向最广的道教庙宇。该庙创建于北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庙分三进,头道山门、二道山门、诸神享亭、玉皇殿建筑在一条中轴线上。平面布局为长方形,南北长110米,东西宽32米,计有殿宇楼亭110间,占地面积3520平方米,是一座规模宏伟的古建筑群。山门造型为单檐悬山顶,琉璃装饰,与钟鼓楼顶上琉璃孔雀兰构件相互增辉,十分鲜艳。享亭单檐歇山顶,斗拱出现龙头象鼻,有侧角升起。诸神殿居于中院正中,木构楼阁,面阔三问,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古雅朴实,塑有成汤像。东西配殿有东岳、三王塑像。东西两侧分别为药王殿、五道殿、高祺祠,内塑药王、五道将军、文王夫妇。南殿,西为地藏菩萨殿,内塑十殿阎君;东为六瘟殿,内塑六瘟神像。后院大殿为玉皇殿,单檐歇山项,面阔三间,进深六椽,板门直棂窗。窗台下垫角为水磨石,浮雕花鸟。檐柱柱础为覆盆莲花,柱为圆木,上有卷刹,侧角升起,斗拱为真昂四铺作。整个建筑结构严谨,形制美观,雕刻精细,显示了宋代庙宇建筑的独有风格和泽州先民的艺术才华。正殿内塑有玉皇大帝、普天星君。左右偏殿分别为三垣、四圣塑像。东西廊房为九聡星、六太尉和十二辰、二十八宿塑像。在这个雕塑群中,从天皇、地皇、人皇到神、鬼、人;从风伯、雨师、种桑、养蚕到文贞、武道、中王、马祖;从高祺奶奶求子保婴到华佗、扁鹊劝善送瘟。举凡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在神仙世界中有所反映。道教世界中的诸神生灵都以泥塑的形式艺术地展现于世人面前。在玉皇庙的雕塑中,成就是最高的为我国元代艺术大师刘銮塑的二十八宿,为海内外孤品。
小南村二仙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晋城市市区东12公里处泽州县金村镇小南村北,创建于宋大观年间(1107—1110),为两进院落。庙前山门已毁,现仅存后院正殿、耳殿、香亭、配殿等。现存正殿3间见方,用材硕大,斗拱分布疏朗。殿内塑像,是晋东南仅存的乐氏二仙塑像,与大殿为同时代作品。塑像共6尊,除二仙真人外,另有侍女4尊。所塑人物体态端庄,眉清目秀,为宋塑之佳作。殿内天宫楼阁,由三个单体建筑和一个单棋廊桥组成。斗棋柱枋、构栏门窗、脊与吻兽皆木制而成,是极为精巧的宋代建筑模式。二仙金妆塑像端坐在玲珑剔透的木雕精制的龛阁中。大殿檐下有宋大观年间的创建碑。庙院占地面1232平方米。二仙庙又称真泽宫等,主祀传说由民女成仙的乐氏姐妹,参看历史传说《乐氏女成仙》。
陵川北吉祥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陵川县城西15公里的礼义镇西隅。创建于唐大历五年(770),宋、元、明、清历代重修。
陵川南吉祥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陵川县城西20公里的礼义镇平川村,唐贞观年间(627—649)奉敕建造。原在宋家川,宋天圣年间迁此重建。金、元、明、清屡有修葺。
高平开化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高平市城东北17公里处的陈岖镇舍利山腰,寺周松柏茂密,路转峰回,楼台殿阁与山冈泉溪相映,为太行山著名古刹之一。该寺坐北面南,创建于五代后唐同光年间(923--926),初名清凉寺。北宋熙宁六年(1073)建大雄宝殿后,改名开化禅院,亦称开化寺。
米山定林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高平市东南5公里米山镇北的七佛山南麓。原名永德寺。因寺侧有定林泉,得名定林寺。
礼义崔府君庙 又名显应王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陵川县东北15公里礼义镇东北山岗上,为我国现存少有的汉唐台式建筑。建于唐,金大定二十四年(1148)重修,明清各代皆有修缮。
高平崇明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高平市城东南7.5公里的圣佛山东麓,俗称狼谷寺。现存山门、钟鼓楼、中佛殿、后殿及两庑。为两进院落。据寺内现存宋淳化二年(991)碑文记载,创建于北宋开宝年间(968—975)。
梁泉龙岩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陵川县城西南40公里的梁泉村西,坐北向南,为两进院落,存房20余间,过殿面阔、进深各2间。正殿面阔5间,进深3间。寺的前身原为龙泉寺,初创于唐总章二年(669),金天会七年(1129)始建过殿,金大定三年(1163)奉诏改今名。
西溪二仙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陵川县城西南2.5公里处的庙头村,创建于唐乾宁年间(894—897),宋:崇宁年间加封真泽宫。
小会岭二仙庙 明清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陵川县城西17.5公里的小会岭(古称分神岭)。
冶底岱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晋城市市区西南15公里的泽州。县南村镇冶底村西,俗称西庙。创建于宋元丰三年(1080)。
高平游仙寺 亦称慈救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高平市南10公里宰李村西的游仙山麓,因山而得名。
高都东岳庙 俗称东大寺。位于晋城市区东北18公里的泽州县高都镇东北隅。创建年代不详,重建于金大定年间(1161—1189)。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郜崇寿寺 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晋城市区东北18公里的泽州县巴公镇西郜村东。始建于北魏,唐开元七年(719)重修,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改称今名。
周村东岳庙 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晋城市区西30公里的泽州县周村镇。创建年代不详。
府城关帝庙 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晋城市区东北13公里处的府城村东,创建于南宋庆元元年(1195),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坐北朝南,院分四进,共有古建l60余间。
高平金峰寺 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高平市西500米的金峰山,坐西向东,依山势而建,创建年代不详,现存为金、明、清建筑。
高平清梦观 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高平市西北1.25公里陈岖镇铁炉村。宋景定六年(1261)创建,明万历四十年(1612)及清道光四年(1824)修缮,为元、明、清建筑。
大周资圣寺 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高平市西南15公里的大周村中,寺内古树葱郁,殿宇巍峨壮丽。该寺创建年代不详,明正德元年(1506)重修。
伯方仙翁庙 亦称纯阳宫。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高平市西北8公里寺庄镇伯方村。创建年代不详。明嘉靖十七年(1538)大修。
团池清化寺 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高平市东北10公里神农镇团池村中,相传为唐代创建。现存为宋、元、明、清建筑。
赤祥嘉祥寺 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高平市北10公里三甲镇赤祥村西,五代后周文顺年间(951—953)创建。现存为元、明、清建筑。
润城东岳庙 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阳城县东13公里的润城村。始建于宋代。
北留海会寺 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阳城县北留镇大桥村西。创建于唐乾宁元年(1894),初名郭峪院,后扩建,昭宗时赐名龙泉禅院,金大定寺僧重修后更名海会寺。现存3组建筑,即正院、僧院、塔院,总面积为17280平方米。
阳城寿圣寺 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阳城县城西北20公里阳陵村。建于五代后唐,原名福庆院。宋改为泅州院,真宗在位时毁弃。宋天禧年间(1017—1021)僧人法澄等重建,治平四年(1067)赐额为“寿圣禅院”。
屯城东岳庙 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阳城县东约15公里的屯城村卧虎山脚下。庙内殿宇房舍近40间,除大殿为金代建筑物外,其余多为明代建筑。
阳城开福寺 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阳城县城内,创建于北齐天保四年(553),旧名文殊寺,金大定中(1161—1289)改名福严寺,明洪武初改名开福寺。
阳城孔圣庙 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阳城县城东南隅,创建于宋,明洪武年间(1368—1398)重建。清康熙二十八年(1698)大成殿灾毁。道光十九年(1839),大成殿扩为5间,增修崇圣祠东西庑、戟门等。面积约1000平方米,为二进院落。前院有棂星门(现已不存)、泮池、戟门、名宦祠、乡贤祠,后院有大成殿和东西庑。主体建筑大成殿,重檐歇山顶,施琉璃瓦脊。现为阳城县文博馆馆址。该馆藏文物5000多件,有远古时期的动植物化石,有铜铸佛像、琉璃器皿、陶瓷制品等。尤以碑碣石刻、名人字画为最。康熙帝御书《云栖遇雨》诗碑及明代书画家文征明草书石刻堪称精品。明代肖像画家曾鲸的《张慎言画像》,董其昌的行书条幅,解缙的字屏,“扬州八怪”中金农、罗聘、郑板桥的花卉条幅,都具有很高的收藏和观赏价值。
陵川崇安寺 俗称凌烟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陵川县城西北隅之卧龙岗。创建年代无考,唐初名丈八佛寺,宋太平兴国元年(976)赐名“崇安寺”,沿袭至今。现存规模为明代重修后形成。明洪武年间(1368—1398),即在该寺设僧会司(管理佛教僧众的机构)。现存两进院落。寺前有两层平台,第2层平台之上为山门,是古代陵川境内规模最大的楼阁式建筑。山门两侧为钟鼓二楼,其间夹掖门二。钟楼二楼均为重檐歇山顶,脊饰琉璃,顶复布瓦,檐部为琉璃剪边。钟楼内现悬挂宋崇宁元年(1102)所铸铁钟一个,高约2米,直径为1.6米,形制古朴。两院落之间为过殿,面阔5间,进深6椽,单檐歇山顶,为明代建筑。过殿两侧,原有东西二插花楼,东楼于20世纪40年代毁于战火,现仅存西楼,亦为楼阁式建筑。后院正殿为大雄宝殿,面阔5间,进深8椽,单檐悬项,亦为明代建筑。后院各有东西配殿7间,两厢各有东西配殿11间,为清代翻修之物。崇安寺山门,也称古陵楼。面阔5间,进深3间,重檐三滴水歇山顶,屋顶装饰全部用琉璃构件。上檐正中。悬挂牌匾一块,书“古陵楼”三个大字。另有牌匾4块,书“行山钟秀”四个大字。山门明间为一石质门框,上刻北宋嘉祜辛丑年(1061)题记,当为宋代原构件。二楼之外出乎座,形成围廊。围廊上为一塔,上檐与平座之下,使用7铺作斗棋,下檐使用5铺作斗棋。所有斗棋的蚂蚱头上,多刻龙头、象鼻,体现了明清建筑的重要特征。
郭南崔府君庙 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沁水县城东50公里嘉丰镇郭南村。据明嘉靖七年(1528)《郭壁府君庙重修记》、万历四年(1576)《重修府君神祠记》记载,创建于宋元丰八年(1085),重修于金元及明永乐、成化、正德年间。现存正殿、舞楼为金元时建筑。
西李门二仙庙 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高平市东10.5公里处西李门村南的二仙岭上。创建于金代。明清均有重修。
陟椒三教堂 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泽州县李寨乡陟椒村,距晋城市市区30公里。创建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
南庄大乘寺 晋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泽州县巴公镇南庄村,距晋城市市区25公里。创建年代不详,重修于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
辛壁太平观 又名成汤庙。晋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泽州县东沟镇辛壁村,距晋城市市区20公里。创建于金大定年间(1161—1189),明弘治、万历年问增修,清康熙、嘉庆年间重修。
董峰万寿宫 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高平市原村乡上董峰村。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明、清时重修。
米山铁佛寺 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高平市米山镇米山村。创建于金代,因铸有铁佛而得名。现存有金、明、清建筑,坐北朝南,山门东开,中轴线上铁佛殿为正殿,金代建筑。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唐营成汤庙 晋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高平市西南10公里马村镇康营村。创建年代不详,现存为清代建筑。
下交汤帝庙 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阳城县东南约12.5公里下交村北高阜上,建于金大安二年(1201)。现存殿宇为明、清建筑。
山头水草庙 晋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阳城县东北2公里处的山头村北。
寺润三教堂 晋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陵川县城西20公里的杨村乡寺润村北。亦名三教圣庙,为崇祀儒、释、道三教创始人而立。金代建筑。
郊底白玉宫 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陵川县城3.15公里的郊底村西。创建年代不详。
陵川奎星楼 晋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陵川县城东关。创建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清乾隆十六年(1751)重修。
南神头二仙庙 晋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陵川县城东南13公里的石圪峦村北。为一进院,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创建年代无考,清康熙、道光年间修葺。
石掌玉皇庙 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陵川县城东南10公里的潞城镇石掌村西,基本保留金代建筑特征。
上阁龙岩寺 位于沁水县城西35公里中村镇上阁村南50米处,为金代建筑。为一进院,有山门、正殿、东西垛殿、东西配殿,坐北朝南,总体布局呈长方形。为晋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郎村圣天寺 晋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沁水县城东35公里郑庄镇东郎村北。创建于唐,重修于五代后晋天福年间。
蒲泓福胜寺 晋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沁水县城西30里中村蒲泓村东隅。创自宋治平年间(1064—1067),现为元、明建筑。
沁水玉帝庙 晋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沁水县城城内西街,俗名“西关庙”,刨建于元代,明、清屡次修葺。坐北朝南,为两进院。该庙为沁水县博物馆馆址。
坛岭头岱庙 位于泽州县北义城乡坛岭头村。坐北向南,创建年代不详,金大定年间(1161—1189)重修。
望城头开元宫 在晋城市市区西南35公里的泽州县李寨乡城头村。系上党梆子艺人,于道光四年(1824)建筑的敬奉梨园始祖唐明皇之庙。为梨园始祖建庙,在上党地区只此一处。
清震观舞乐楼 位于晋城市市区25公里的泽州县巴公镇东四义村。系明代建筑,仍存金元遗风。现为泽州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浮山娲皇窟 位于晋城市区东约20公里的浮山北端的麽儿山上,两山间的峡谷地带崖头有凿山取石之痕。相传此地为女娲炼石补天处。山的左崖上书“女娲氏炼石处”,右崖上刻“层峦耸翠”,均系古代名士之作。《泽州府志·山川》载:“县东南35里,插入天汉,高若浮云,形家谓为天马,上有伏羲庙,经谷有娲皇窟,相传炼石补天处”,即指此。半山腰上有200平方米的平台,后侧石壁上有娲皇窟和三清洞,均系天然石洞。洞内分别供奉有女娲氏及侍女像和道教神灵像。其中,三清洞内壁还有高大的树干化石,洞外有石碑数十通,详细记述着宋、元、明、清各代重建庙宇的情况。娲皇窟相传为娲皇氏炼石补天时的栖息之所。三清洞内供有道教的最高神灵一元始天尊、灵宝天尊。丹河如带,傍山而过,秀峰如屏,灌木密布,游人站立平台,可欣赏太行雄姿美景。
南连氏碧落寺 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泽州县境内创建时间最早、建筑规模最大、名声最为显赫的寺院之一。位于晋城市市区西北约7.5公里处的泽州县巴公镇南连氏村东。该寺初创于北朝时期,时称“圣佛院”,其后经过多次鼎新扩建,至隋唐时颇具规模,更名为“碧落寺”。碧落寺现存文物丰富,有北齐石窟一座、唐代石窟两座、唐代及武周石龛十余处,明代古桥两座,北魏至民国历代摩崖题记、碑刻百余方。
东四义圣临庵 位于泽州县巴公镇东四义村。建筑年代不详,《凤台县志》云,此庵“有断石幢,上刻佛像,系唐宣宗大中年”。后周世宗柴荣曾到此,故名“圣临庵”。
东四义清震观 位于泽州县巴公镇东四义村,始建年代不详。
横河千峰寺 位于阳城县城西南45公里横河乡盘亭山东南山谷中。寺深藏于诸峰异峦间,故名。建于五代后唐天成元年(936)。历代重修,为砖石结构。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望川开明寺 位于阳城县城东北18公里润城镇望川村西南的蜘蛛山西坳,坐北向南,为两个并列的砖石结构四合院,寺内有大小碑碣11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村石圣寺 位于沁水城西张村。始建于金代,今存为明、清重修。有清乾隆十四年(1749)重修石圣寺碑记。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村西寺 位于沁水城西中村。依山而建,第二院最高。有正殿、配殿、看台、两廊、南殿等,始建年代不详。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阳城关帝庙 位于阳城县城东关,坐北向南。经历代修葺,规模逐渐扩大,今存古建筑为清代遗物。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沁水文庙 位于沁水县城西关。创建于宋,元末毁于兵,明、清重修。今仅存大成殿,面阔5间,长16.4米。1982年,由省古建筑保护所和县财政拨款重修。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积善昭庆院 位于陵川县城西南35公里积善村。始建年代不详,据碑石记载,隋代已有,名“古禅寺”。金大定年间(1161—1189)重建。今存多为明、清建筑。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后山崇福寺 位于陵川县城西南25公里后山村猴子山南麓,古称万宁禅院。创修年代无可考,元代毁于兵燹。明正统年间(1436—1449)重修。明成化十六年(1480),敕赐为崇福寺。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安惠济寺 位于沁水县城东武安村。为两进院,有山门、东西配殿、过殿、正殿。过殿建于月台之上。创建年代不详。明嘉靖年间住持僧洪净募化重修。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潘庄葆和观 位于沁水县潘庄村。创建于金,明重修。有正殿、乐楼、东西配房。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谷口骷髅庙 位于高平市西2.5公里的谷口村。谷口旧称“杀谷”,为战国时长平之战中,秦将白起坑杀赵国降卒之处。该庙始建于唐,历代均有修葺。今存为明、清建筑。有山门(上为舞楼),正殿、东西耳楼、配殿等。建筑保存完好,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