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了凡佛学思想析论
袁了凡佛学思想析论
作者:任宜敏
内容提要 明代辅教居士袁了凡,早年被相士算定,坚信进退有命,遂悠悠放任。后受高僧云谷法会示 导教化而猛省,依教力行,广积阴德,善日加修,德日加厚,亲证命自我立、福自己求、造 物主并不能独擅其权之真理。嗣后,著书立论,现身说法,勉励世人立定志向,奋发向上, 修身进德,造福人群,服务社会。
关键词 命自我立 奋发向上 克明明德 改过自新 虚心屈己
〔中图分类号〕B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 X(2007)04-0027-06
袁了凡(1535-1608年),名黄,字坤仪,初号“学海”,后改“了凡”,江苏吴江人,后 入赘至浙江嘉善殳姓人家。自幼好读书,童年丧父,遵母命弃举业学医,以养生济人。十五 岁,巧遇术数神通的云南相士孔先生(后者据称得邵雍《皇极经世》之真传,善推天地万物 及人生运数),劝令读书,并为起数:“县考童生,当十四名。府考七十一名。提学考第九 名。”②〔明〕袁了凡:《了凡四训》。)翌年 赴考,三处名次果然一一相符。孔先生复为卜终身休咎:某年考第几名,某年 补禀,某年当贡;后以贡生为四川一知县,在任三年半即告归;五十三岁八月十四日丑时, 当终于正寝;惜命中无子。袁黄一一备录谨记。自此以后,虽勤奋好学、博通古今,举凡天 文、象数、河洛、律吕、水利、兵备、堪舆等等,均能精研通达,但凡遇考校,其名次先后 ,均不出孔先生之定算。袁黄于是坚信“进退有命,迟速有时,淡然无求矣。”②隆庆三年(1569年),袁黄入金陵栖霞山访云谷法会禅师。后者一生住山清修,常 坐不卧, 四十余年如一日,且终身礼诵,未尝有一夕或辍;当大法草昧之时,虽未大建法幢,但无论 莅何禅讲道场,必先举扬百丈规矩,务明先德典刑,孜孜于振乏起疲。前后受教蒙化者,数 以万计,被时人誉为“中兴禅道之祖”详见〔明〕憨山德清:《憨山 大师梦游全集》卷三十《云谷先大师传》,见《续藏》第127册,第632—633页。)。二人对坐一室,三昼夜不瞑目。已具他心通的云谷法会禅师对袁黄颇器之:凡人所以不得 作圣者,只为妄念相缠;“子昼夜中不起妄想,入道不难也。”
袁黄不敢相瞒:“吾生平,有孔生者悬记之。既验矣,荣辱生死,其有定数审矣。知妄想之 无益也,息之久久矣。”(注:〔清〕彭绍升:《历代著名居士传》卷四十五, 第237页。)云谷法会禅师闻言大笑:“我待汝是豪杰,原来只是凡夫!”
袁黄惊问其故,云谷法会禅师遂为之开示:“人未能无心,终为阴阳所缚,安得无数?但惟 凡人有数。极善之人,数固拘他不定;极恶之人,数亦拘他不定。汝二十年来,被他算定, 不曾转动一毫,岂非是凡夫?”
袁黄益奇:“然则数可逃乎?”
云谷法会禅师斩钉截铁道:“命由我作,福自己求!诗书所称,的为明训。我教典中说:‘ 求富贵得富贵,求男女得男女,求长寿得长寿。’夫妄语乃释迦大戒,诸佛菩萨,岂诳语欺 人?”
袁黄进问:“孟子言:‘求则得之,是求在我者也。’道德仁义可以力求;功名富贵,如何 求得?”
云谷法会禅师道:“孟子之言不错,汝自错解耳。汝不见六祖说:‘一切福田,不离方寸; 从心而觅,感无不通。’求在我,不独得道德仁义,亦得功名富贵;内外双得,是求有益于 得也。若不反躬内省,而徒向外驰求,则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矣,内外双失,故无益。” ②④〔明〕袁了凡:《了凡四训》。)无论道德 仁义,抑或 功名富贵,均能求而得之;但不是一味向外驰求,而须反躬内省,从改造自我心性入手。
随后,云谷法会禅师慈悲垂问:“孔公算汝终身若何?”袁黄据实禀告。
云谷法会禅师又问:“汝自揣应得科第否?应生子否?”袁黄追省良久,认为自己不能积功 累行以厚福基,不耐烦剧,不能容人,常恃才智过人而轻言妄谈,显然不宜科第;复因洁癖 、善怒、矜名、嗜饮、不知葆元毓神等不良习气,该无子嗣。
云谷法会禅师见其肯至诚剖露自己过失,遂慈悲教示其努力洗心革面,改过迁善,扩充德性 ,宽恕包容,爱人如己,以义理再生之身,来感格天人之道:“汝今既知非,将向来不发科 第及不生子之相,尽情改刷。务要积德,务要包荒,务要和爱,务要惜精神。从前种种,譬 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此义理再生之身。夫血肉之身,尚然有数;义理之身, 岂不能格天!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 福。’孔先生算汝不登科第,不生子者,此天作之孽,犹可得而违。汝今扩充德性,力行善 事,多积阴德,此自己所作之福也,安得而不受享乎?《易》为君子谋,趋吉避凶。若言天 命有常,吉,何可趋?凶,何可避?开章第一义,便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汝信得 及否?”②袁黄肃容敬拜受教,于佛像前尽情发露以往一切罪愆过失,痛切忏悔,复立下重誓:励行善 事三千件,以求登科。
云谷法会禅师于是授《功过格》,令其每日就寝前自己计点所行之事,善则记数(加一点) ,恶则退除(减一点),复嘱曰:“事天立命,须于无思无虑时,实信天人合一之理。于此 起善行,是真善行;于此言感通,是真感通。”⑤〔清〕彭绍升:《历代著名居士传》卷四十五,第2 37-238、238页。)万缘放下,一尘不起,心如止水,意若明镜,虔诚专一,为善不着 善,则必能与佛菩萨道交感应。孟子在论立命之学时,曾说“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之。”云谷法会禅师解释道:夭与寿,本 为对立之两极;但当狂心顿歇、不起妄念之际,善恶无业,报应无缘,孰为夭?孰为寿?一 切差别对立都不复存在。细分之,丰歉不二,然后可立贫富之命——既不因衣食丰足而目空 一切、为非作歹,也不因生活困厄而自暴自弃、自甘下流,则“困厄”终将转变成“丰足” ,“丰足”更能致长安久足;穷通不二,然后可立贵贱之命——既不因颠沛艰辛而怨天尤人 、为盗为寇,也不因通达顺利而舞台酒榭、造作恶业,则必能改造“颠沛艰辛”成“通达顺 利”,“通达顺利”更能福祚绵延。夭寿不二,然后可立生死之命——命中注定短寿者,能 不因此斫身伤心、造罪为恶,而是惜阴积福、改往修来;命中注定长寿者,能不因此随意败 伤、为淫为盗,而是格外珍惜、造福为善,则“短寿”将会转化为“长寿”,“长寿”更能 达致寿高期颐。“人生世间,惟死生为重,曰‘夭寿’,则一切顺逆皆该之矣。至‘修身以 俟之’,乃积德祈天之事。曰‘修’,则身有过恶,皆当治而去之。曰‘俟’,则一毫觊觎 ,一毫将迎,皆当斩绝之矣。到此地位,直造先天之境,即此便是实学。”④
鉴于袁黄不可能当下达于“寂然不动心”的境界,云谷法会禅师复传授准提咒,令其时时持 诵,不得间断,“持得纯熟,持而不持,不持而持,日用应缘,念头不动,则灵验矣。”⑤持咒一心不乱、猛利奋发,纯熟至内外打成一片,了无情执思量计较 ,必能得真实受用,必会现大灵验。
数番辩对、受教之后,袁黄对云谷法会禅师的道德、学问、行履、功夫佩服得五体投地,深 信其所授立命之说,为至精、至邃、至真、至正之理。于是,当日便改“学海”为“了凡” ,意谓觉悟立命之说,再不堕入凡夫窠臼。
辞归后,袁了凡一改悠悠放任之习气,力行善事,广积阴德,终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即 使独处暗室,也如临深渊,战兢惕厉;遇人无端骂詈毁谤,亦能恬然容受,不与之计较争论 。
隆庆四年(1570年),袁了凡应礼部科考,孔先生推算该得第三,结果考第一,秋闱复考中 举人——孔先生所起之数,从此再不灵验。袁了凡由是深切体会到:行善修德,真能彻底改 变命运!
然回头检视自己行履,袁了凡发现仍多有误:或见善而行之不勇,或救人而心常自疑,或身 勉为善而口有过言,或醒时操持而醉后放逸,如是等等。发愿三千善行,直至万历七年(15 79年)始克完成。
万历八年(1580年),袁了凡至嘉兴东塔寺,请性空、慧空诸具德僧伽加持自己所行三千善 行之功德回向众生。复起愿求子,誓行善事三千件。翌年,如愿生子,命名“天启”,取“ 天道昭显,种善因得善果”之意。十一年(1583年)八月,三千善行圆满。九月十三日,复 起愿求中进士,誓行善事一万件。十四年(1586年)如愿登第,授河北宝坻知县。任内,省 徭役、治沟塍、辟旷土、课耕种,将田赋由每亩二分三厘七毫减至一分四厘六毫;大力兴修 水利,疏浚河道,教导百姓沿海岸种植柳树。其后,每逢海水挟沙冲岸,遇柳淤积,久而成 堤。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袁了凡以政绩蜚然而被擢为兵部职方清吏司(兵部四司之一 ,职掌舆图、军制、城隍、镇戍、简练、征讨诸事宜)主事。后逢日寇侵犯朝鲜,朝鲜乞兵 。经略宋应昌奏准袁了凡为军前赞画(相当于今之参谋长),兼督援朝兵。交战之前,提督 李如松“以封贡绐倭,倭信之,不设备。如松遂袭破倭于平壤。”②〔清〕 彭绍升:《历代著名居士传》卷四十五,第238、239页。)事后,袁了凡面折 李如 松行诡道有损国威,并斥责其部下滥杀无辜平民冒领军功等丑行。李如松大怒,独自引兵东 走。日寇乘机袭击孤立无援之袁了凡部。袁了凡机智应对,击退日寇;而李如松却遭败绩。 为给自己开脱罪状,李如松捏造十项罪名相弹劾。袁了凡于是被议削职。返乡后,袁了凡孳 孳不怠地诵经持咒、修习禅观、济贫斋僧、广作布施,善日加修,德日加厚。复与密藏道开 、幻余法本等议刻方册本大藏经。举凡利众益世之事,无不尽心。家居十余年,倾诚“作如 来之金汤,护正法于无尽。”②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卒,享年七十 四岁。熹宗天启年间(1621—1627年),朝廷追叙征倭功绩,赠“尚宝司少卿”。
有明一代,士大夫多咀名理、艳清言,焚膏继晷、奔竞虚名;仕路成名后,复被功名汩虑、 遭富贵荡心;势望虽炙手可热,内心却皇皇汲汲,自甘流浪,放纵无明业识。
袁了凡自入栖霞山从云谷法会禅师受教之日起,即灼见聪明不能敌业、富贵难免轮回之理, 毅然于五蕴完全、受用现成之年,痛下决心,革除积习,谨遵云谷法会禅师“诸恶莫作,众 善奉行”之训勉,改往修来、迁善远罪、剪拂业累、聿修后德。凡举心动念及所言所行,不 论善恶,纤悉笔录于“功过格”中,用以鞭策自己善日增、恶日减。受持之初,善恶参杂, 渐致善多恶少,终于自歇狂情,胜净明心。结果,转薄福为厚福,转短寿为长寿,转无子嗣 为多子嗣,亲证命自我立、福自己求、造物主并不能独擅其权之真理,现生优入表率一众、 导民善世之贤哲行列。
该贯至道要妙后,为密资难报之恩、襄助无为之化,袁了凡依据佛教因果学说,结合自己转 变命运、开拓未来的经历与体悟,撰成《阴骘录》(初名《诫子文》,后世通称《了凡四训 》)一书,诚实引证,详备铺陈,释疑摧谤,直开正信。
佛教因果学说,系贯穿三藏十二部之宗纲,其主要精髓,约而言之为:
从宇宙万有生灭变化直至主体境遇苦乐顺逆,无不贯穿着因果规律,所谓有因必有果,造业 必受报:“黑业黑报,白业白报,杂业杂报。……黑业黑报,所谓地狱;白业白报,所谓色 天;杂业杂报,所谓欲天、人中、畜生、饿鬼。”《优婆塞戒经》卷七 ,见《大正藏》第24册,第1071页。)罪福响应,如影随形。未有为善不得福 ,为恶不受殃者。而且,业因与果报之间的关系是恰如其分、毫厘不爽、绝无错谬的:“击 人得击,行怨得怨,骂人得骂,施怒得怒。……为善则得善,为恶则得恶;有识堕胞胎,恶 者入地狱,行善上升天,无为得泥洹。”(注:《法句经?恶行品》,见《大正 藏》第4册,第565页。)“若有说言身口意恶得善果者无有是处,身口意善得恶果者亦无是处。”(注: 《大般涅NEF23经》卷三十,见《大正藏》第12册,第546页。)
当然,因缘果报并非机械的、单向度的、线性的,而是极其繁复的。首先,就生果之因而言 ,有一因、二因、三因、四因、五因乃至十因、十二因、二十因等等,或曰随说因、观待因 、牵引因、生起因、摄受因、引发因、定异因、同事因、相违因、不相违因、能生因、方便 因、俱有因、无间灭因、久远灭因、可爱因、不可爱因、增长因、流转因、还灭因等等类型 ,究极而言,“一切有漏法无量无边因;一切无漏法无量无边因。有智之人欲尽知故发菩提 心。是故如来名一切智。”(注:《优婆塞戒经》卷一,见《大正藏》第24册, 第1035页。)其次,就业因所生之果报而言,概分之,有(1)现法果── 现世即会得到的果报。《瑜伽师地论》第九卷特别强调两种极重的善恶业必得现法果。其中 极重的善业即是对佛法僧生起正信正解,以佛法为指导作大善行,能现世获得福寿安乐等果 报;而极重的恶业则指五种必堕无间地狱的重罪即“五无间罪”:奸污阿罗汉和生母、打最 后身菩萨、出佛身血、劫夺僧财寺产、诽谤大乘佛法,得现世恶报。(2)等流果──同类 因果相续,有如同一条河水相续而流。“善人行善,从乐入乐,从明入明;恶人行恶,从苦 入苦,从冥入冥。”(注:《佛说大乘无量寿经》卷下,见《大正藏》第12册, 第277页。)(3)异熟果──成熟于来生后世、使人流转五道六趣的果报。佛经 言,人一日一夜即有八万四千念,每一念均可以牵引出一生乃至多生的异熟果:“或有业, 由一业力牵得一身,谓由一业力长养一生异熟种子故;或有业,由一业力牵得多身,谓由一 业力长养多生异熟种子故;或有业,由多业力牵得一身,谓由多业刹那数数长养一生异熟种 子故;或有业,由多业力牵得多身,谓多刹那业更相资待,展转长养多生异熟种子故。”③《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七,见《大正藏》第31册 ,第728页。)可见,导致异熟果的业因是错综复杂的。或曰:既然一念发动、幽对冥构即是造业,而人仅 一日一夜就有八万四千念,每一念又都有可能引出一生乃至多生的异熟果,那么,一个具有 几十年乃至上百年寿命因而仅“意业”就多得不可胜数之人,命光迁谢时究竟如何次第受 异熟果?答曰:“重者先熟,或将死时现在前者,或先所数习者,或最初所行者,彼异熟先 熟。”③亦即,决定死后最先受异熟果的是下列四种业:a、极重业;b、临终时现前之业; c、一生中造得最多因而习染最深之业;d、宿世积累储备、前此未生过果报而于命光迁谢前 后最先成熟之业。其中对死后去向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极重业和临终业。(4)增上果──众 生的业行对其生存环境发生的作用。众生行善或作恶,不仅会招感不同的正报(千差万别的 身心状况),而且会招感迥异之依报(生活于其中的环境状况):“若有众生,于十不善业 ,多修习故,感诸外物,悉不具足。”《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见《大正藏》第1册,第894页。)(5)他增上果──指一众生所造之业对其亲属或 周围其他众生乃至整个社会产生的影响。再次,因因果果虽然有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般准 确无误,但其表现亦极为复杂多样。例如,就共时性而言,某个具体果报由潜在转化为现实 须具备“因缘”(亲生为因疏助为缘,前后相生为因现相助成为缘)、“所缘缘”(心心所 法,由托缘而生还,是自心之所缘虑)、“增上缘”(诸法生时不生障碍的增上力用)和“ 等无间缘”(心心所法,次第无间,相续而起)四者,缘中又有无数小因小果。倘有一缘不 具备,便不能生果。再如,就历时性而言,业因之果报又分为:a、“善恶始于此身,即此 身受”的“现报”;b、“来生便受”的“生报”;c、“或经二生、三生、百生、千生,然 后乃受”的“后报”。现报即现世报。生报是前世造业今生受报或今生造业来世受报。后报 是由于诸缘未齐备,故所造之业要“经二生、三生、百生、千生,然后乃受”。但是,不管 报应时间后延多长,只要造业,就必定受报:“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 报还自受。”(注:《大宝积经》卷五十七,见《大正藏》第11册,第335页。 )真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间未到”;“妖孽见福,其恶 未熟,至其恶熟,自受罪酷;祯祥见祸,其善未熟,至其善熟,必受其福。”《法句经?恶行品》,见《大正藏》第4册,第564页。)
佛教因果学说一方面强调“一切作业无不得果”,以此破除诸如“恶业无果”、“拨无因果 ”之类祸害无穷的邪见或断灭见,认为五趣六道或曰天堂、地狱、修罗、傍生、人道、饿鬼 ,“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业、语业、意业所致。”(注:《十善业道 经》,见《大正藏》第15册,第157页。)并认为众生所造之业,能够 久住和集,纵经百千万劫苍海桑田之变也不亡失,待时节因缘成熟时,照样毫厘不爽受果报 :“积集诸业乃至百千万劫中,不失不烧不坏,与果报时不亡。……如谷草子在地中,得时 节而生,不失不坏。”(注:《大智度论》卷五,见《大正藏》第25册,第100 页。)另一方面又指出:“非一切业悉定得果。虽不定得,亦非不得。”⑩《大般涅NEF23经》卷三十一,见《大正 藏》第12册,第550、551页。)换言之, 人们完全可以通过修身修戒修心修慧修集圣道而转重业轻受,轻业不受。“善男子,若言诸 业定得报者,则不得有修集梵行解脱涅NEF23。当知是人非我弟子是魔眷属。若言诸 业有定不定,定者现报生报后报,不定者缘合则受不合不受,以是义故,应有梵行解脱涅NEF23。当知是人真我弟子非魔眷属。”⑩佛教因果学说不仅透彻地阐明了依照佛法智慧修集圣道梵行可以转消恶业果报之理,而且慈 悲地设计了转业消障的具体方法──忏悔。“忏名陈露先恶,悔名改往修来。” 〔隋〕智:《摩诃止观》卷七,见《大正藏》第46册,第98页。) 人生在世,谁能无过!忏悔便是在做了错事之后知错改过之表示,也是不甘堕落、向上升进 之心志;它既有改过向善的意义,还具消障灭罪之功用。可见,佛教因果学说完全不同于否定个人自由意志、抹煞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宣扬一切均 系命中注定的宿命论,强调三世因果规律并非异己力量强加于己,而是自因自果、自作自受 ,故利人即是利己,害人适足自害:“行恶得恶,如种苦种,恶自受罪,善自受福。亦各须 熟,彼不自代。习善得善,亦如种甜,自利利人,益而不费。”(注:《法句经 ?爱身品》,见《大正藏》第4册,第565页。)尽管生命之流无始无终, 因因果果极其复杂,但却“因”不虚弃,“果”无浪得,行为主体是完全自主的,能够对自 己的行为负全部责任,而且也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全部责任——其所造之业的果报,是且只 能是“自作自受”,即由造业者本人或其五蕴(阴)身心之流转相续者承受,不可能由其他 行为者代受,即使直系至亲也不例外:“父子至亲,歧路各别,纵然相逢,无肯代受。”“ 父作不善,子不代受。子作不善,父亦不受。善自获福,恶自受殃。”(注:《 般泥洹经》卷上,见《大正藏》第1册,第182页。)“天地之间,五道 分明。恢廓窈冥,浩浩茫茫。善恶报应,祸福相承。身自当之,无谁代者。”《佛说大乘无量寿经》卷下,见《大正藏》第12册,第277页。)“如是恶业 ,本自发明,非从天降,亦非地出,亦非人与,自妄所招,还自来受。”(注: 《楞严经》卷八,见《大正藏》第19册,第145页。)个人当前所处苦 乐顺逆之境遇,所受黑白善恶之业报,均是自己过去乃至夙世业力所感。明瞭此理,就完全 可以改造自己命运,把握自己未来:只要能以大智慧认识因果律、了知因果律,并在此基础 上利用因果律——“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并通过自强不息地厉行众善、休歇妄心、破除 无 明,通过修身修戒修心修慧修集圣道来创造强大之善业,和集深广之善缘,则即使往昔曾因 无明造作,种下将堕地狱受报之恶因重罪,也能回为现世轻受。而且,只要真正能够知罪忏 悔,知过肯改,知福肯作,知心肯修,则成佛作祖亦不甚难。反之,若不仅不肯修身修戒修 心修慧,反而恶心炽盛,不见后世,乐习烦恼,远离善根,恶业障隔,亲近恶知识,在比丘 比丘尼边或母边作非法之事,自在取用寺产僧财,于五部僧互生是非,宣扬无善恶果报,杀 发菩提心众生,喜说法师之过,将佛法说成非佛法或将非佛法说成佛法,为达谤法之目的而 听受佛法,宣说如来无常永灭,认为正法无常变迁,主张僧宝可灭坏等等,则因其恶业深重 无有信力,必将“没三恶道不能得出。”(注:《大般涅NEF23经》卷三十 二,见《大正藏》第12册,第554页。)
袁了凡依据上述甚深妙理,结合自己及他人通过行善积德、修集圣道梵行转变命运的例证而 撰成之《了凡四训》,分成《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四 篇。
《立命之学》篇力主:数虽前定,命可转变。《商书》曰:“天难谌,命靡常。”《周书》 云:“惟命不于常。”皆非诳语。“凡称祸福自己求之者,乃圣贤之言;若谓祸福惟天所命 ,则世俗之论矣。”⑧⑨〔明〕袁了凡:《了凡四训》。因此,人生在世,切切不可冒昧因循、自甘暴弃,而应奋发向上,闲 邪存诚,克明明德,亲得受用。许多人天生丽质,聪明俊秀,只为“因循”,悠悠放逸,德 不加修,业不加广,结果自误一生、虚度一生,可惜、可叹、可悲之至!
《改过之法》篇认为,“改过”是转变命运的第一着工夫。人不肯舍旧图新、回心向善,多 缘于自以为无过。但事实上,身为凡流,可谓“过恶猬集”。唯有日日知非,方能日日改过 。“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于自足;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⑧不知改过之人, 犹如漏底之器,纵然行善,也成效难彰。因此,造福远灾,未论行善,先宜改过。
改过有机,其机在心,亦即,须发“耻心”、“畏心”、“勇心”三种心。
古之圣贤,与我同为丈夫;彼何以百世可师?我何以一身瓦裂?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 ”因为,知耻则勇于改过,德业日新,日臻圣贤;无耻则肆意妄行,人格日沦,日趋禽兽。 所以,对自己从前耽染尘情、随欲流转、私行不义、傲然无愧等过失生起耻心,励力忏悔, 克除净尽,乃是改过的第一要机。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惟以能改为贵。只要一息尚存,纵然是弥天之恶,亦可悔改。但人命 无常,三途可怖,一息不还,千载长往,随业流转,欲改无由,“虽圣贤佛菩萨,不能援引 ,乌得不畏!”⑨人生在世,长存 一颗戒慎恐惧之心,实有千利而无一弊。发心改过,既不可因循畏缩,也不能拖沓瞻顾,而须奋然振作、雷厉风行。小过,“如芒刺 在肉,速与抉剔”;大过,“如毒蛇啮指,速与斩除”,②③④⑤⑥〔明〕袁了凡:《了凡四训》。)不可有丝毫凝滞。具足“耻心”、“畏心”、“勇心”这三种心,必能有过即改,“如春冰遇日,何患不消乎 ?”②
至于改过之法,不外乎“事”、“理”、“心”三个层面。工夫不同,效验亦异。“事”上 改过之法,如前日杀生今戒不杀、前日怒詈今戒不怒等等,颇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亦如枝 枝而求叶叶而摘,强制于外,其难百倍,且病根终在,东灭西生,故非究竟彻底之道。“理 ”上改过之法,是指未禁绝某种过恶之前,先行了解此恶行之所以做不得的道理。种种过恶 罪愆,逐类据理研判,道理既明,过将自止。至于从“心”改过之法,则如斩毒树,不是枝 枝斫伐叶叶摧落,而是直断其根,可谓最上策。“过有千端,惟心所造。吾心不动,过安从 生?”③若能一心为善,正念坚凝,邪念自然污染不上。其理犹如 太阳当空,魍魉自遁;红炉炙炭,雪点自消。
很显然,三种改过方法中,以“治心”一法最为根本、最为上策:“最上治心,当下清净; 才动即觉,觉之即无。苟未能然,须明理以遣之;又未能然,须随事以禁之。以上事而兼行 下功,未为失策;执下而昧上,则拙矣!”④
《积善之方》篇视“积善”为转变命运之正轨,并提出行善有真假(有益于他人、植根于良 心、无为而为不求回报之善行属“真”,有益于自己、袭迹求善名、有为而为企求回报之善 行属“假”)、端曲(洗心涤虑,怀抱纯粹的济世之心、爱人之心、敬人之心行善,为“端 ”;苟有一毫媚世之心、愤世之心、玩世之心,则为“曲”)、阴阳(为善而人皆不知,为 “阴德”;为善而致人人皆知,是“阳善”)、是非(人之为善,不论现行而论流弊,不论 一时而论久远,不论一身而论天下。现行虽善,而其流足以害人,则似善而实“非”;现行 虽不善,而其流足以济人,则非善而实“是”)、偏正(善为“正”恶为“偏”。以善心而 行恶事,为“正中偏”;以恶心而行善事,则为“偏中正”)、半满(践履善行犹如储存物 品,勤而积之则“满”,懈而不积则不满。人穷而施心虔诚真纯,虽一文亦为“满”;富而 且贵然施心不切,虽千金犹为“半”)、大小(为善而志在救天下国家,则虽少而“大”; 若仅只为一人济苦渡难,则虽多亦“小”)、难易(有财有势者为善皆“易”,贫苦无力者 作福甚“难”。易而不为,是为自暴;难而能为,斯真可贵)之别,进而一一举例推阐,作 淋漓尽致之深辨。袁了凡特别强调要以济世之心、爱人之心、敬人之心行善,强调要“为善 而心不着善”,心着于善,“则虽终身勤励,止于半善而已。”⑤ 例如 ,以财物济人,须内不见自己(施者),外不见他人(受者),中不见所施之物,此谓三轮 体空、一心清净。能如是,则斗粟可以种无涯之福,一文可以消千劫之罪。倘若此心未忘, 则“虽黄金万镒,福不满也。”⑥
善行无穷,难以尽述。一个人在日用之间,一言一行不为自己起念,而是为物立则,按照“ 与人为善”、“爱敬存心”、“成人之美”、“劝人为善”、“救人危急”、“兴建大利” 、“舍财作福”、“护持正法”、“敬重尊长”、“爱惜物命”这十个纲目励力践履,推而 广之,便有望万德齐备。
《谦德之效》篇指出,“谦德”是转变命运的有力保障。初学行善,犹如穷人骤穿华服,难 免有骄矜之意,甚至于贡高我慢、薄视一切、锱铢天下。然而,满招损,谦受益。力积善行 而又虚心屈己,则受教有地、取善无穷。如是,方能达致改造命运之目的。臻于念念谦虚、 时时方便、无微不至之境,则必能转变业报、主宰命运了。
《了凡四训》既蕴含佛法教义甚深妙理,又属极其希有难得之现身说法,可谓字字肺腑、句 句妙药。复因此书妇孺可知、老少咸宜,故自明末直至民初,一再刊刻,广为流传,历久不 衰,几至家喻户晓。其对示导士农工商各阶层人等畏恶果而断恶因、冀善果而修善因、洗心 涤虑、广行众善,与及净化社会人心,贡献甚巨。纵在今日,亦不失其积极意义。诚如清末 明初净土宗硕德印光大师在《袁了凡〈四训〉铸板流通序》中所云:“善恶不出身、口、意 三,既知因果,自可防护身、口,洗心涤虑,虽在暗室屋漏之中,常如面对帝天,不敢稍萌 匪鄙之心,以自干罪戾也已。……圣贤千言万语,无非欲人反省克念,俾吾心本具之明德不 致埋没,亲得受用耳。但人由不知因果,每每肆意纵情,纵毕生读之,亦只学其词章,不以 希圣希贤为事,因兹当面错过。袁了凡先生训子四篇,文理俱畅,豁人心目。读之自有欣欣 向荣,亟欲取法之势,洵淑世良谟也。”印光大师:《袁了凡〈四训〉 铸板流通序》,见黄夏年主编:《印光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190 页。)
作者单位:浙江省社会科学院责任编辑:张蓬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