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工巧明>> 地理>>正文内容

古刹延寿寺

       

发布时间:2009年09月14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汉白玉“佛门”

  古刹延寿寺位于昌平区长陵镇黑山寨乡黑山寨村北两公里的山坳里,这里四面环山,满山青翠,一条大道从寺院门前经过。三开间的寺院大门一字排开,庄重恢宏的气派中不失清雅秀美。进入寺院大门,抬眼上望,一座汉白玉筑成的巨大“佛”字迎着朝阳,矗立在高高的山岗上,在湛蓝的天空映衬下,显得分外耀眼夺目。

  这是著名书法家贾松阳先生所书的汉白玉“佛”字。它外形是字,实则像门,寓意“不二法门”。每位拜佛求仙的善男信女,必拾级而上,循入“佛门”,才会达到延寿寺的正殿,祈求佛祖保佑并得到心灵的净化。

  穿过巨大的“佛”门,沿着山花烂漫、草长莺飞的山间小路逶迤北行。路旁两侧的山坡上是被称为“贡栗”的老树,粗壮的树干像遒劲的番龙,腾挪闪转,舞爪曲身,呈现出呼之欲飞腾空而去的姿态。延寿寺就在这栗树沟的尽头。

  寺院坐落在山崖之下的漫坡上,层层递进,一殿比一殿高。站在山门前的台阶上向南极目远眺,群山的苍翠景色尽收眼底。从侧门进入寺中,菩萨殿中烟火缭绕,书法家贾松阳书写的“诚则灵”牌匾高挂在房檐之下,“心诚一炷香,长寿一杯水”的对联分挂在立柱的东西两侧。

  菩萨殿是延寿寺的第二重殿,面阔3间,进深3间,殿内供奉着汉白玉雕刻的释迦牟尼像和碧玉观音菩萨像。碧玉观音菩萨像高1.2米,国内少有,价值连城。

  大雄宝殿是延寿寺第三重殿,也是寺内的主体建筑,殿内供奉三尊佛,被称作三世佛,使延寿寺成为佛、法、僧三宝俱全的寺院。

  先有延寿寺,后有十三陵

  据载延寿寺建于元末明初,先于十三陵。民间有“先有延寿寺,后有十三陵”的传说。相传当年明朝永乐皇帝朱棣定都北京后,就下令派人为自己和后代子孙选择“万年吉壤”。派出的人马在北京的周边足足选择了两年,才找到几处可供永乐皇帝挑选的地方。

  几经反复,始终无法确定理想的陵地,永乐皇帝朱棣心中闷闷不乐。看到皇帝十分郁闷,群臣进言,纷纷叙说唯有刘伯温堪当此任。为此刘伯温走遍了京郊的山山水水。

  一日他来到了黑山寨北侧的山里,看到这里背靠军都山,面临小平原,周围青山苍翠,雾霭缭绕,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上奏皇帝。朱棣亲自踏勘后,认为“万年吉壤”的选择是明朝江山社稷兴衰的头等大事,此地虽碧影森叠、紫霭飘渺、景自天成,但地方过于窄小,不能容纳明朝历代子孙。

  随后刘伯温向朱棣皇帝推荐了西南方向的黄土山麓为再选陵寝,并奏明:此地山川广大,避风聚气,是皇上和万代子孙的理想之地。朱棣踏勘后龙颜大悦,下令圈地,并将黄土山改名为天寿山。

  延寿寺所在的地界虽未被选为“万年吉壤”,但刘伯温非常喜欢这处风水宝地,不忍舍弃,因而在此修建了寺院,取名延寿寺,意寓大明江山益寿延年。

  盘龙松与凤凰松

  延寿寺出名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寺内有一棵巨大的姿态奇绝的“盘龙松”。它有黄山迎客松之美,有门头沟戒台寺卧龙松之奇。此松枝干盘桓交错,重复叠压,树虽不具高大挺拔之势,但器宇轩昂,气度非凡。交错盘旋的两主干,层次清晰灵动,酷似一条静卧山岗的巨龙,匍匐向东南方向自然延伸。它错落有致的细枝、舒展着的树冠,占据着大半个院子,足有近百平方米。据说,原来盘龙松有99个杈,共有九层,现在的盘龙松只有当年的五分之一。盘龙松其状其形巧夺天工、神斧仙凿,为历代高僧整形所致,距今历经八百余年的雨雪风霜。为保护古松,寺僧用几十根木桩支撑着古松,使古松似苍龙盘舞,如动若静,奇美无比。因而它被誉为“华北第一奇松”也是众望所归、名不虚传。

  在盘龙松东南方向相距约20米的小山坡上,生长着一棵令人叫绝的“凤凰松”,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树干唯一曲折部分形成凤头,头部下折树杈为右边翅膀填充,形成树体左右平衡。其最大的特点是尾部的形成,她的主干西侧的一个大枝顺主干下落延伸,借山势低于根部,犹如凤尾低垂。整棵树的形状像展翅欲飞的凤凰,栩栩如生,因此得名“凤凰松”。

  盘龙松在寺内,凤凰松在寺外,这一“龙”一“凤”两相对峙,遥遥相望,成龙凤呈祥之态。“龙”“凤”二树的形成,是大自然的造化,自身灵性的体现,是独特的环境造成,因此也被无数观者称为是古寺的一大奇观。

  清泉与佛塔

  古刹西院山间有一眼清泉,传说历代寺僧常饮此水,都寿过百年,因而此泉被称为是延寿清泉。山泉从山岩石缝间涓涓而出,常年不断。夏季清澈甘洌,冬季微甜润喉,泉水晶莹剔透,大旱不涸。

  寺院后山现存两座明代的佛塔,为寺院早期的建筑遗存,是寺院住持僧圆寂的坟墓,塔下埋葬着他们的骨灰、金刚经及住持僧人一生对寺院贡献的记录。两座石塔相邻而居,在静静的山岗上,默默的矗立,迎送着大千世界的风风雨雨。

  龙凤松相依相偎,长寿泉水日夜叮咚,山上山下,绿织如毯,使人顿觉神清气爽、心旷神怡,真是一处难觅的人间仙境。

  (本文来源:北京日报 )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