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细水潺潺玉泉寺

       

发布时间:2009年09月14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细水潺潺玉泉寺

  古人云,自古名山僧占多。名僧爱名山,更爱名泉。连江县城西郊的玉泉山,山幽泉洌,深得僧人青睐。玉泉山峰峦幽深,林木挺秀,“庞然茏葱,尉而秀发”。宋建炎间知县洪壮称“重岩看不厌,绝胜五台山”。山上潺潺流泉,丁冬作响。玉泉寺座落玉泉山南麓,隐于青山绿树之中。悠悠古刹,聆听着这亘古不变的风声、雨声、松声、泉声……

  从连江新大桥折向玉泉山,过莲湖,沿玉泉小径拾阶而上。途中,翠竹摇曳,清涧流水。绕过县职工疗养院,可见玉泉寺巍然而立。佳山秀水,钟灵毓秀。玉泉寺坐北向南,依山而建,共三进。前为天王殿,二进为大雄宝殿,三进为佛堂,周边则是斋堂、僧舍。亭台楼阁,假山流水,花艳草青,充满生机。寺内保存明朝石柱、石槽、石狮等文物,寺东有宋代僧塔,造型古朴。玉泉寺旁,一山岩突兀而立,方广丈余,上有明礼部尚书叶向高、南京工部侍郎吴文华等题刻,气韵生动。

  玉泉古寺,始于隋大业元年(605年)。唐天宝间,“浮屠为草庵,依阇黎以栖者百余”。五代时,庵被乱兵盗焚。宋太祖开宝二年(969年)十方住持真觉大师到此首建禅席。五世弟子海惠募建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等。明正统十二年(1447年),僧智功扩建拥秀堂、钟楼。至此,僧侣百余,寺田一千八百亩。梵宇林立,经声缭绕,俨然是丛林气派,鼎盛一时。1944年,日本侵略军飞机轰炸连江,千年古刹惨遭厄运,除法堂外,损坏惨重。现存建筑多为上世纪八十年代而建。

  玉泉寺以泉水出名,昔日僧侣草庵而栖,引泉自给,其僧“肋强骨坚,语音铿然,眸子碧色,寿命弥长”,故有“神泉”之称。郡守上奏,赐名“玉泉”,因而名声远扬。遥想当年,僧侣于法事、劳作之余,泡一壶连江长龙鹿池绿茶,品茗于泉下,是何等的惬意。徐徐咀啜,清香扑鼻,甘洌盈口,气生两腋,滋润心脾。恍惚间,泉声鸟语,不绝于耳。

  玉山听泉,古为敖江十二景之一。玉泉寺原正殿佛龛下,静听泉响,铿锵之声,酷似琴鸣,极为动听。汩汩流泉,流淌着诗人的性情和雅韵。自唐朝邑人周朴在玉泉寺得句以来,吟声不断。如果将历代诗人题吟玉泉寺的诗汇编成《玉泉吟韵》,一定脍炙人口。如明吴文华《游玉泉寺》诗,“禅房响幽竹,泉玉细相和。香刹逢初结,熊轩喜并过。清樽开石壁,高调散烟罗。欲却还延,山山暮蔼多。”诗风清新恢宏,意境清朗高远。幽竹泉声,诗人留连而忘返。

  玉泉寺僧有弘法济世的传统。唐大业三年(608年),玉泉寺住持独觉法师见敖江两岸交通不便,发愿募建通济桥,曾造敖江南北首墩石梁,中流以舟为渡,称“江亭渡”。宋政和四年(1111年),玉泉寺僧真觉法师募缘造桥,越七年桥成。通济桥,即连江县城旧大桥。走在修葺一新的连江旧大桥,我们不会忘记往昔玉泉寺僧做出的努力和贡献。

  “石心溜玉湿无声,古寺滨泉旧得名”。历史悠久的玉泉寺,古寺名泉,相得益彰。名泉长流,古寺永存。 (2007年5月26日《福州晚报》)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