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地区佛教>> 西藏佛教>>正文内容

拉卜楞藏族剪纸艺术考述

       

发布时间:2009年09月11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丹曲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拉卜楞藏族剪纸艺术考述

  作者: 丹曲

  拉卜楞剪纸艺术,是拉卜楞地区藏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也是拉卜楞藏族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丰富多彩的鲜美图案,不仅在剪纸艺术中独具表现,且在整个藏族建筑艺术、雕塑艺术、绘画艺术和民族工艺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独具的艺术风格和较高的美学价值。

  (一)剪纸艺术的种类及内容

  任何一门艺术的表现,不是单纯的,而是将我们生活中的实事和事物,尽可能地揉和和融汇到艺术之中,将其多样化、丰富化。时间艺术中的音乐,空间艺术中的绘画.雕塑不仅如此,剪纸艺术也是如此。拉卜楞地区的藏族剪纸艺术,按其物种可分为动物、植物、事物、几何图案四大类,按其称谓有“轮王七宝”(Rgyal srid sna bdun)、“八吉祥相”(Bkra shis rtags brgyad)、“八吉祥物”(Bkra shis rdzas brgyad)、花草树木、鸟虫禽兽、神话故事、吉祥长寿、十二生肖等等,题材广泛,种类繁多。这些题材绝大部分反映现实生活,来自民间,来自宗教,来自拉卜楞藏民族的实际生活,与藏族人民的精神生活息息相关。其中“轮王七宝”中就有“金轮宝” (Vkhor lo rin po che)、“白象宝”(Glangpo rin po che)、“绀马宝”(Rta mchogrin po che)等剪纸造型。“轮王七宝”,是历史上吐蕃王朝藏王执政必须具备的七种宝物,这七宝依次是:1.金轮宝,2.神珠宝(Nor bu rin po che),3.王女宝(Btsun mo tin po che)、4.主藏臣宝(Blon po rin po che)、5.白象宝、6.绀马宝、7.将军宝(Dmag dpon rin po che)。剪纸中的《金轮宝造型图案》,莲花座上插***,***两边彩带飘扬,呈对称状,轮沿空间用花瓣来装饰,大空间多瓣,小空间少瓣,来增强造型的整体艺术效果。***,在藏族人民的心目中是神圣无上的,藏传佛教寺院中,多供置此吉祥物,铜质鎏金的尤多,同胜幢、宝瓶一起置于殿堂顶部,在阳光照耀下,金光闪烁。其来历,据史书载:“佛说法,佛以涅槃因、果及其体性,三者随同一为所论主旨之语言。此如轮宝,能摧异类,能舍能入,迅速云转,八圣道支以为八辐。具此同法,故名为轮”。①拉卜楞藏族妇女们,扑捉此图案的造型,将此变为一幅幅精美的剪纸造型,绝妙无穷。《白象宝造型图案》的大象,呈走动态,庞大的驱体、耳朵、眼睛、象牙以及弯曲的象鼻、尾巴都显得自然谐调。象背运载一个巨大的珍宝,珍宝上发出燃烧的火焰。在特定情景下,无论在佛教经典中的记载,还是宗教寺院中的绘画以及各种造型艺术中的“白象宝”,均与***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即象背上绘置巨大的***。而在此,民间艺术家们别出心裁地将珍宝图案造型,巧妙地移置在大象上,独具风格,使宗教风格浓郁的造型艺术,更加通俗和民间化。大象,形体庞大、力量无穷,性情温和,在藏文史书中和文学中,广大的藏区在古代多有大象出观,由于地质和气候的变异,这种珍奇动物,在藏区早已绝迹。尽管如此,它仍是广大藏族心目中崇拜的偶象和文学作品以及艺术创作的内容和题材。《绀马宝造型图案》的绀马,呈奔腾状,耸耳昂首,两蹄登地,两蹄高悬,似纵身飞驰,势不可挡。身负珍宝,珍宝发出熊熊火焰。使飞奔的骏马,更富有区别于普通马的风格。藏王治理天下,统领臣民,离不了骏马。雪域高原沟壑纵横,高山林立,广大藏族人民也离不了骏马。马同藏族人民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骏马威武奔腾的气势,体现了藏族人民烈火般的性格和高昂的斗志。

  “八吉祥相”即金轮(vkhor lo)、宝伞(Gdugs)、宝瓶(bum pa)、妙莲(pad ma)、金鱼(Gser nya)、胜幢(rgyal mtshan)、法螺(Dung dkar)、吉祥结(Dpal be’u),在拉卜楞剪纸造型艺术中八样具全。在广大藏族人民的心目中,它是吉祥、圆满的象征。无论是在寺院的各种绘画、造型、建筑艺术中,还是在藏民族的衣食住行日常生活中,均广泛应用这种图案。惊人的是藏民族广大艺人艺僧们在绘画艺术中,将这八种纹样浓缩,用巧妙的处理方法使八种图样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猛然一看似一个吉祥宝瓶,仔细欣赏,系八种吉祥图案的组合。在排列组合过程中,以***为中心外延,瓶盖自然是宝伞、颈为胜幢,宝伞与胜幢重叠,金鱼分画在***左右两侧,形成瓶腹,瓶足系吉祥结,瓶底为祥莲,吉祥结与莲花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瓶座。这就很自然地形成一吉祥宝瓶,盖顶山缩小的法螺为柄,瓶耳系金鱼背翅,瓶颈上画有彩带,围瓶飘然,华丽高雅,胜似内地古瓷绿豆扁瓶。受此八吉祥相组合图案的启发,拉卜楞藏族妇女们在剪纸造型艺术中,也仿效和运用类似的组合手法。到目前为止,虽未发现八种图样一同组合的剪纸,但三种组合的图样比较多,如《金鱼、法螺、金轮三联造型图案》、《吉祥结、胜幢、宝伞三联造型图案》;其次就是二种图样的,如《吉祥结、妙莲二联造型图案》、《宝瓶插祥莲二联造型图案》;再则就是单图样的,《法螺造型图案》。三组合的《金鱼、法螺、金轮三联造型图案》,以***为中心,上连右旋海螺,左右两侧为金鱼,从整体看,似双鱼供轮螺,形象逼真。仔细观赏,也酷似一平底大腹宝瓶;(吉祥结、胜幢、宝伞三联造型图案》,三宝上下纵联,上为群结,交织成网,中间为胜幢,幢穗呈锯牙状,底部为宝伞,伞把微突。从整体看,似一花篮,祥结顶左右两边两珍宝外突,花篮左右彩带飘扬,胜幢收腹,宝伞为巨足,给人一种极为平稳之感;两种图样组合的《吉祥结、妙莲二联造型图案》,上下纵联,上为吉祥结,下为妙莲、交织的祥结中,莲叶穿插,整个图案下围,彩带飘绕。若仔细看,莲花中又有两条联尾金鱼,吉祥结中两只联尾鸟,绝妙别致,让人赞叹;《宝瓶插祥莲二联造型图案》,直颈园折腹厚足宝瓶,瓶面上剪贴了各种图案,瓶中插着祥莲,瓶身彩带飘绕。单图样的《法螺造型图案》,极为优美,造型逼真,海螺的用途极为广泛,既是法会和祭祀场上的法器,又是殿堂奉置的供器,也为绘画、雕塑等造型艺术中广泛采用的题材。拉卜楞藏族妇女们,也将其应用在剪纸中,海螺的螺纹以及螺柄所系的彩带,都在高巧的剪技中表现出来。若单剪海螺,非常单调,而用彩带作底座和陪衬,又显的富有整体感和艺术色彩。《珍宝造型图案》,在藏族各种造型艺术中也极为常见,在此,其优美的造型款式也被拉卜楞心灵手巧的藏族妇女搬进了剪纸造型艺术之列。高足巨口大盘中,盛着三颗珍宝,珍宝呈塔状,珍宝轮沿发着熊熊光焰。火焰与珍宝,仅用三四处连接,这样既显示出了二图各自的造型特点,又保持了相互的联系。简单的线条,逼真的造型,给人以如睹实物的美感。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牡麂造型图案》,仅笔者目前收集到的有两类;第一类,《牡麂造型图案》有两种不同的造型,第一种呈恐惧状,耸耳回首,卷尾撑前蹄,站立在花草中,好似惊恐地观望远处强敌的行踪;第二种呈游嬉状,四蹄登地,抿耳耸肩,扬首摆尾,显示出牡麂在辽阔草原上尽情嬉乐的姿态;第二类《牡麂小鹿造型图案》,又有两种不同的造型;第一种,母与子,牡麂造型与第一类的第一种完全一样,所不同的是有小麂随后,从整个构图来看,完全又有另一种层次的含意。即牡麂一面吃草,一面警惕地守护着小麂安心吃草。小麂竖起两耳,紧随在母亲后面低头吃着草,从它稍微弯屈的后腿,撅起的短尾可以断定,小麂刚刚降生不久,那柔弱的四肢勉强支掌着身驱。如此,母与子有机地构成了一幅栩栩如生的画面,使人产生无穷的遐想;第二种母与子,从其造型来看,剪纸过程中又变换了另一种手法,虽然,拉卜楞地方的藏族也称为“依毛依赤”(Yu mo yu phrug)但图中的动物造型已不是前面所提到的“麂”,而是“狍”。在《狍子哺乳图》中,牡狍挺颈耸耳,回首眺望,曲背挺胸,前腿并立,后腿相交,幼狍在腿间吃奶,嘴吸乳顶,两耳耸起,曲背、收缩后腿,用尽力量。此剪纸,无论从构图和题材,都费尽了艺术家的一番苦心,与前者相较,用剪不多,可精湛的艺术技巧步步升华,美好的构思渐趋完美。

  几何图案,均为两底角45°的等腰三角形。在此,我们暂且将其称为《三角连心造型图案》。三角图形内表现的内容和题材,仍不失剪纸艺术中既要表现丰富的思想内容。又要显示其完美的纹样构思,还要讲究其统一的整体效果。这种图案的题材,有以下四种:即《三角连心***造型图案》、《三角连心仙果造型图案》、《三角连心狗尾纹样造型图案》和《三角连心福寿造型图案》。《三角连心***造型图案》,三角正中最大空间为***,两个底角的空间用彩带来补白,底边下沿为锯牙纹样,系穗子的变异造型。整个画面,严密紧奏,脉络清晰,造型逼真。《三角连心仙果造型图案》。从三角形一底角长出一棵果树,以弓形延伸至另一底角,枝叶繁茂,其间结三颗巨大的仙果,让人垂涎欲食。三角形内的纹样构思不是随意而来,而是按照藏民族传统的绘画造型的各种纹样中的“果木纹样”而剪出的。藏语称为“香劳巴查”(shing lo pa tra)。《三角连心狗尾纹样造型图》,三角形中的狗尾纹样的藏语称“奇俄巴查”khyi rnga pa tra),藏族传统绘画艺术,善于扑捉日常生活中的一切形象,狗作为最为常见的普通家畜,其卷曲的尾巴,也成为藏族艺术家们笔下的题材。此图案,用数条长短不一的狗尾相互连接,用狗尾自然的曲线,顺三角形的空间弯曲补白,构成了一幅相当完美的图案,脱狗尾之凡俗,给人一种美好的感觉。《三角连心福寿造型图案》,有两种造型,一种在三角形中“福寿纹样”的正中一笔从顶角下垂底边,两个底角空白处用狗尾纹饰补缀,此纹饰粗粗看来是一种对称造型图案,其实是一种艺术化的文字。这种文字,在汉族雕塑艺术、绘画艺术以及刺绣艺术中多有出现。而它一旦出现在藏族造型艺术中就已不是单纯的“福寿纹样”,而是几种图案有规律地组合在一起的别具艺术特色的高雅的艺术欣赏珍品。拉卜楞地区的藏族将这种“福寿纹样”称为“霍尔依卡懈巴查”(Hor yig kha phyed pa tra),字面直译为“蒙文开口纹样”,由此看来,与蒙古民族的文字有极大关系。另一种是几个“福寿纹样”的套剪,整体图案不象上图那么字形公正、纹理明浙,而是组合成一个等腰三角形相切三边的圆形图案,密构严套,若不仔细分析,确无一点“福寿”之意。其圆圈外围,底角空间仍采用有狗尾纹点缀。这种“福寿”的套剪纹样,藏语称“霍尔依卡松巴查”(Hor yig kha zum ba tra),直译为“蒙文闭口纹样”。

  《阴阳鹿供***造型图案》,这种造型在藏传佛教寺院相当普遍,质地虽不尽相同,有殿堂顶部供奉的铜质鎏金的,有殿堂正门挂帘上用白布剪帖的,也有绘画的,但其造型款式却完全类同,中间为***,两侧雌雄两鹿相视,或立或卧。但在剪纸造型艺术中,拉卜楞藏族妇女们在保持了寺院阴阳鹿供***造型款式的基础上,对其局部的样式加以大胆的变异、创新,使原有的造型艺术从静态变为动态,增添了活力和生机。这种剪纸图案笔者收集了三种,第一种,中间置***,轮下有座,两侧有阴阳鹿对立,前腿一攀座顶,一登座底,后腿并立,呈弯曲状,卷尾举首,嘴顶***。第二种,***中间有“阴阳”图案,藏语称“诺布噶奇”(Nor bu dgav vkhyil),意即“喜旋珠”。轮外有光焰,底座为一造型独具的木架,阴阳鹿仍如前状,由于***高于木架,故鹿高大的身驱,腿腰弯曲度大,与第一种又略有差异。第三种,***外围左右有草木纹样对称,其外围又有一光滑的整体轮廓线形成一个椭园形,轮底又以大的弧度和底座相连,***与底座形成一个整体。为使阴阳鹿与***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两鹿缩身曲颈,嘴供***,费劲地保持整个身体的平衡。

  《和气四瑞造型图案》中的和气四瑞,藏语称为“通巴那伊”(Mthun pa rnam bzhi),大人小孩,无人不晓。而且无论是藏传佛教寺院殿堂的墙壁,还是藏族人民群众的家中,都绘有或挂有这种生动的造型艺术画面。其内容讲一佛经故事,述说了从前在迦尸国车南方的一片茂密森林中的一棵大树下,生活着大象、猴子、兔子和锦鸡四个动物,它们朝夕相处,团结友爱,快乐而居。剪纸艺术中的《和气四瑞造型图案》正是形象地再现了这一生动的故事。锦鸡居高临下,短尾长翅,双爪紧抓温顺的玉兔头顶,长耳的玉兔又将后爪站立在聪明的猴子头上,猴子前爪做出比划状,长尾卷曲,后爪站立在大象背上。从小到大,形成了四种动物的串联,顺理成章,剪纸的形体处理也相当巧妙,一反传统绘画的形体绘置方法,四个动物从不同方向交织搭配,掌握平衡,使作品更富有特色和生机。因此,这幅喜闻乐见的剪纸造型,每逢佳节,必帖无疑。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虎狮鹏龙造型图案》,虎狮鹏龙为利爪禽兽中的强悍者,藏民族将它们并称为“达僧琼珠”(Stag seng khyung vbrug),虎狮是自然现实中存在的两种动物,鹏龙则是各民族包括藏族神话传说中的动物。拉卜楞民间剪纸艺人也将其抽象的形象搬进剪纸艺术之列,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窗花工艺品。《老虎造型图案》,呈长啸状,虎体斑纹交错,虎口大张,锋齿剑牙伸露,仰首伸出前爪,身驱后缩,曲尾暴啸,气势凶猛,大有欲吞天下之势。《狮子造型图案》,史书记载和传说中的雪域高原,是白狮出没之地,百兽之王雄狮始终赢得藏族人民的敬信。剪纸中的雄狮,呈游嬉状,体魄雄壮,头大面阔,摇头摆尾,玉鬃尾毛飞扬,四爪锋利,令人生畏。看到此图,人们会联想到宗教“狮子舞”中的跳跃、跌扑、登高、腾转等动作。《大鹏造型图案》,大鹏藏语称“夏群”(Bya khyung),意为大鹏金翅鸟,被人们视为神鸟,在藏族绘画、雕刻中,如主佛背靠上方,多有出现。其形象如汉文史料记载:“鸡头,蛇颈,燕颔,龟背,鱼尾,五彩色,高六尺许。”②的汉族神话中的凤凰鸟无异。拉卜楞剪纸造型艺术中的大鹏,呈飞翔状,嘴长宽扁,眼大画眉,顶髻高饰,两翼伸展,尾羽细长,顶端呈放射状,呈现出华丽的孔雀羽毛纹样,构图自如,轻松活泼,似有展翅万里之感,令人称绝。《飞龙造型图案》,龙是中国封建统治者的象征,也为神话传说中的动物,它能兴云作雨,吼声如雷,传说通常的雷声,便是龙声。剪纸艺术造型中的“龙”图案,与其它“龙”的造型有所不同,其细长的身驱,在剪刻处理下,显的较为集中紧奏,巨首长牙,长满鳞甲的身驱,巨大锋利的爪子,显示出其腾空驾雾的本领,气势磅礴的气概和凶猛异常的品性。从以上剪纸艺术的种类和内容可以看出拉卜楞地区的藏族剪纸造型艺术,确实不仅有繁多的种类,丰富的内容以及令人为之倾倒的美感,而且更重要的是以此可以窥出它潜藏着一种更为神密的独特的多层次多元素的艺术内涵。

  (二)剪纸艺术的内涵及象征意义

  拉卜楞藏族剪纸艺术,既有着宗教思想和宗教理论深奥的内涵,又有着当地藏民族美好理想和感情的寄托,既有着藏传佛教教义中皈劝教徒入法的属附含意,又有着反映该区藏族人民现实生活这一主题思想。这是宗教与现实交织碰撞出的一朵富有生命、富有艺术魔力的鲜花。如《轮王七宝造型图案》、《八吉祥相造型图案》、《八吉祥物造型图案》、《和气四瑞造型图案》、以及《阴阳鹿供***造型图案》等等,无不源于早期人民的生活,脱俗于宗教的洗礼,又成为人们现实生活的吉祥象征。《八吉祥相造型图案》,如究其宗教上的象征内涵,颇具意义,据史料记载,《***造型图案》中的***,象征着三藏、三学徒众传承轮转之***;《宝伞造型图案》中的宝伞,象征着消除众生之烦恼苦闷;《胜幢造型图案》中的胜幢,象征着击败彼岸妖魔,各和随好的圆满知识;《吉祥结造型图案》中的吉祥结,象征德行圆满,五慧瑞祥;《右旋海螺造型图案》中的海螺,象征着大梵天王所发悠扬、清净、遐尔及共悦的妙音;《宝瓶造型图案》的宝瓶,象征着知识的精华充实完满而又纯洁福泽之所依;《妙莲造型图案》中的妙莲,象征着出于世间污垢却一尘不染;《金鱼造型图案》中的金鱼,象征着断除财运罪恶。③而拉卜楞地区的藏族人民也将这些祥物按其纹样剪成各种图案造型,逢年过节,张帖在窗棂上,象征人寿年丰,吉祥如意。《阴阳鹿供***造型图案》中的***,藏语称“曲科尔”(Chos vkhor),完全是宗教的产物,据载,“佛之说法,能摧破众生之恶,犹如轮王之轮空,能辗摧山岳岩石。故谓***。又佛之说法,不停滞于一人一处。展转传人,如车轮然,故譬为***。”“佛转***,如转轮圣王转宝轮。(中略)转圣王手转宝轮,空中无疑。佛转***,一切世间天及人中无碍无遮。其见宝轮者诸灾害皆灭,遇佛***,一切邪见疑悔灾害皆悉消灭。王以是轮治四天下。佛以***治一切世间天及人”④。由于有以上象征涵意,故广大藏族人民为能消灾避难,人寿年丰,将此圣物塑造成各种质地的造型艺术品,以求得吉祥。而两侧的“阴阳鹿”以及《牡麂造型图案》、《狍子哺乳图》中的“麂”、“狍”等,除在学术名称上有严格区分外,一般在人民群众的称谓中无有多大区别,因为两种动物同属鹿科,故统称为鹿。为何将其与***供置在一起呢?据《佛学大辞典》记载,鹿,“梵语疑粟,Mrgao。又曰舍麽摧。佛于鹿苑初转四谛***,因以鹿为转***之三昧耶形。毗东耶杂事曰:‘佛言,凡印有三种,一是大众,二是私物。若大众印可刻转***象。两边安鹿,伏跪而住。其下应书之本造寺施主名字’。”⑤由此可知,鹿与***之关系实为由来已久。而鹿与***的分开造型,则是拉卜楞藏族人民在造型艺术处理和加工上的别出心裁、独具特色的表现手法。尤其将牡鹿与小鹿塑造在一起,摆脱了宗教色彩笼罩,脱变为吉祥的象征物或富有生活情趣和情感意义的艺术品。使人妙趣横生的《和气四瑞造型图案》,若窥其渊源和象征意义,竞然还有一个深刻的政治历史背景。该故事出自第一世达赖喇嘛根敦主巴(Dgevdun grub pa)(1391—1474)所撰的《善说正法律义诸论及传记四教全集宝典》(Legs—par—gsungs—p’ibam—b’i—chos—vdul—p’i—gleng—gzhi—dang—rtogs—brjod/Lung—sde—bzhi—kun—las—btus—pa—rin—po—Che’i一mdzod)中。时值当时,尽管元朝的建立使西藏正式进入了祖国大家庭的家门,但是处在藏传佛教后弘期的雪域高原内部各派政治势力之间的斗争和各宗教派别之间的角逐并没有停止过。为扩大各自的势力范围,各派之间勾心斗角,相互残杀。封建农奴制的压迫剥削进一步加重,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阶级矛盾更加尖锐激化。因而广大藏族人民迫切希望有一个安定团结的良好局面,寓言故事《和气四瑞》就是人民群众这种愿望的具体表现和反映,为我们唱出了一曲动人心弦的团结友爱的颂歌。数百年来,它不仅在雪域人民中广为流传,而且成为绘画以及剪纸等造型艺术的题材,象征和平、友爱、团结、共进《虎狮鹏龙造型图案》中的虎狮鹏龙四种动物,系藏族神话传说中的四种战神。“战神”在藏语中称为“扎拉”(Dgra lha),传说居于男于右肩之上。其主要职能是保护崇拜战神的人们不为外敌所伤。他凶悍勇猛,庞大无比,具有摧毁一切妖魔鬼怪之威力,战胜邪恶,逢凶化吉之神功。故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喜用这四种名称给人取名或给地方命名,以求吉祥,平安。“虎”,为十三战神第四位,在藏文史籍中全称为“嘉德玛布”(Rgya—stag—dmar—po),可译为“汉地红虎”。汉族五行中虎居西方,有西方白虎之说,但藏族色方以西方为红属火,故称之。“狮”,为十三战神第三位,在史籍中全称为“江若贡桑噶布”(vgying—rogs—gangs—seng—dkar—po),是大神梵天的化身。佛名也多冠”狮子”二字。如“狮于吼佛”,藏语称“桑盖俄绕”(Seng—ge'i—nga—ro),该佛是千佛中的第十一位佛,传说宗喀巴大师是该佛的化身。著名的古印度传法密教莲花生大师的别名也称“狮子吼”。“鹏”,在史料中全称为“咱丹群钦达尔玛” (Rtsal—ldan—khyung—chen—dar—ma),译为“具力大鹏壮士”,是马头明王之化身。大鹏为十三战神之首。“龙”,藏语全称为“扎拉玉周合奥布”(Dgra—bla'i—gyu—vbrug—sngon—po),译为“战魂兰色玉天龙”,是“贡曼嘉毛(Gung—sman—rgyal—mo)的化身,属女神。西藏女神大多居于地下,性阴,故又称为“碌”(klu),梵音译作那伽,在佛教典籍中所说八部众中一类水栖人首蛇身的畜生,在藏传佛教寺院中,也有其专殿。人们为祈求平安,风调雨顺,人寿年丰,专门至此朝拜,总之,对这些神话中的神灵的崇拜,更大程度上正如《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所言:“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人们同它的关系完全象动物同它的关系一样,人们就象牲畜一样服从它的权力,因而,这是对自然界的一种纯粹动物式的意识(自然宗教)”。⑥对这种神灵的笃信和崇拜,藏民族如此,而汉民族尤胜,曾几何时,“龙”竟然成为封建时代皇帝的象征。皇帝的尊颜称为“龙颜”,皇帝的子孙称“凤子龙孙”,当你步入皇宫时,那“龙”的各种造型图案,让人眼花瞭乱,目不暇接。“龙”可以说,与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习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反映和表现,不仅仅是单纯的各种造型艺术的展示,而更重要的是整个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文化、习俗中潜在的深层次的内涵。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三)剪纸艺术造型的制作方法

  剪纸艺术造型与其它造型艺术一样,有着一系列的制作方法和剪叠工序。其材料一般为纸,除白黄黑纸外,各种彩纸均可,但其中最常见的还是红纸。工具以剪刀为主,处理一些小孔时,采用刻刀。拉卜楞地区藏族的剪纸艺术造型的制作方法归纳起来大体有如下几种:

  一、对叠剪:将纸的彩面对叠,然后剪刻,一般不保留整个纸张的四边外形,剪出的作品呈对称状,如动物图案造型,往往成双张帖,既可首对首张帖,也可尾对尾张帖。结构的变换,促使图案更显得富有艺术的魔力。

  二、对叠单边剪:以裁剪的具体事物为图形(限于能对称的事物),将纸张对叠,保留连接的两边,破剪两边,然后对其中的内部结构加以镂刻,既可出现称心如意、造型优美的求心式造型图案。如《鹿供***造型图案》,两面为鹿,中间为轮,以轮中与底边垂直折叠,保留垂直面与底边,其它两边用剪。

  三、对叠三边剪:将纸张对叠,以具体事物为图形,保留一边,其余三边动剪,如《牡狍小狍造型图案》。

  四、阴线剪:不破坏整张纸的四边或三边外形,将所表现的事物细部用剪刀刻刀精剪细刻,既能显示出精美的图案。如《三角连心造型图案》。

  五、阳线剪:与阴线剪相反,不保留整个纸张的四边或三边外形,将所表现的事物,用流利的线条表现出来。如《和气四瑞造型图案》。以上五种制作方法中,第一种对叠剪和第四种阴线剪法应用较为广泛。

  (四)剪纸造型的艺术特色

  拉卜楞剪纸造型艺术,在产生和发展的数百年中,广泛吸取本民族生活中的各种精美造型图案的吉祥纹样的同时,融汇了其它兄弟民族的传统艺术和手法,形成了具有本地区乡土特色的别具一格的艺术特色。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

  (一)宗教色彩浓厚:长期以来,佛教深入藏民族的生活,深深扎根于人们的思想意识领域,从而重大地影响了整个藏族的文化艺术,这种重大影响在剪纸造型艺术上也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就目前所收集的样品而言,绝大多数的题材,构思大都源于宗教典故,表现手法上也富有浓重的宗教信仰色彩。有些作品虽然经过艺人们的加工处理和艺术手法的变换突破了佛教的主题,脱俗于宗教,而注入了世俗的内容,将剪纸造型艺术变成了纯装饰性的艺术工艺品。如《鹿供***造型图案》中的鹿,有单个图,有母鹿小鹿连形图。但是,无论怎样,这些造型图案的选题和构思仍未能摆脱原体的局限,使它彻底地脱胎换骨,变化成新。

  (二)民族特色独具:多姿多彩的藏民族造型艺术,是在本民族传统造型艺术的基础上,经过吸收和融和其它民族造型艺术的精华,而形成的一种独具藏民族特色的造型艺术。拉卜楞藏族地区剪纸造型艺术图案的一剪一刀中,正是体现了藏民族特有的宗教信仰,思想观念,生活习俗以及审美情趣,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三)造型图案精美:拉卜楞剪纸,线条流畅而形象逼真,剪法细腻而造形栩栩如生,内容丰富而神态各异,给人以静中有动的神奇的艺术感受。

  (四)造型意义深邃:拉卜楞剪纸艺术的表现,不是宗教艺术、佛教思想原形的照搬,而是藏族人民美好感情和理想的寄托。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藏族人民在环境条件恶劣的情况下,寄于时间和空间以美好的愿望,以求家家平安,吉祥如意,而剪纸艺术也正是这种寄托美好愿望的表现形式之一。近几年来,随着时代的变迁,牧区人民生活的好转,文化素质的提高,民间艺术家们又将新的题材逐步溶入剪纸艺术之中,使这一古老的造型艺术,换发出时代的气息。有反映广大农牧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发展生产、勤劳致富的剪纸造型,也有表现他们赞美和歌颂新生活、新事物的剪纸造型,真是意义深邃,内容丰富,式样万千。

  综上所述,拉卜楞剪纸造型艺术,是拉卜楞藏族人民造型艺苑中的一朵艳丽之花,也是拉卜楞藏族人民高度的智慧结晶。这朵寄于广大人民美好理想和感情的艺术之花,随着时代的进步,会开的更加娇艳辉丽,被各国人民所喜爱。

  注释:

  ①张怡荪主编:《藏汉大辞典》民族出版社1986年10月版,p831。

  ②辞海编委会:《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8月版,p340。

  ③赤列加措:《八吉祥相象征》《西藏佛教》 1980年第一期封2。

  ④丁福宝编:《佛学大辞典》文物出版社1984年1月版、p708。

  ⑤丁福宝编:《佛学大辞典》文物出版社1984年1月版、p591。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p53。

  [责任编辑 根曲次仁]

  [作者简介]丹曲,在甘肃省藏学研究所工作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