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虚云圆寂50周年祭

       

发布时间:2009年10月24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虚云圆寂50周年祭

  今天,由河北禅学研究所、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虚云和尚全集》首发式在北京举行,全书12卷120万字。首发式的举办,意味着对虚云法师圆寂50周年的纪念渐入高峰。下周,自27日至29日,江西云居山真如禅寺亦将举办首届虚云大师佛学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纪念虚云老和尚圆寂50周年法会,缅怀这位现当代中国佛教的巨擘。

  虚云(?或 1840—1959),祖籍湖南湘乡,生于福建泉州。19岁出家,此后多年苦行,住山洞、吃草叶、喝涧水,不食人间烟火。1882年到1884年,他由浙江普陀山出发,三步一拜,一直拜到五台山,其间3次大病,命悬一线。1884年到1889年,他游历陕西、甘肃、四川、西藏,不丹、印度、斯里兰卡、缅甸,云南等地。1895年,他在江苏高旻寺打七期间,茶杯坠地,一声破碎,顿断疑根,开悟。此后,虚云法师的人生由自修自度时期,进入为中国佛教行菩萨道的阶段,成为中国现当代佛教的领袖人物。在禅宗史上,虚云法师身祧临济、曹洞、沩仰、云门和法眼5宗法脉。在修持上,虚云法师定力非凡,1907年,他曾在泰国入定9天。1953年,他被选为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1959 年10月14日,虚云法师圆寂于江西省永修县真如禅寺。

  虚云法师圆寂的前一天,对身边的侍者说了一段带有总结意义的开示。他说:“我近10年来,含辛茹苦,日在危疑震撼中,受谤受屈,我都甘心。只想为国内保存佛祖道场,为寺院守祖德清规,为一般出家人保存此一领大衣。”半个世纪过去了,从今天的视角看,复建佛教寺院、整顿佛门清规、坚守汉传佛教特色,虚云法师所做的这3件事,或许恰恰就是他对现当代中国佛教的伟大贡献。

  虚云法师一生复建大型禅宗道场6所,中小型道场80多所,为中国禅宗在现当代的生存与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这6所大型道场,即云南鸡足山祝圣寺、昆明云栖寺、福建鼓山涌泉寺、广东韶关南华寺、乳源云门山大觉禅寺、江西云居山真如禅寺,至今仍然是中国禅宗的标志性场所。对今天的中国社会而言,佛教道场不仅为佛教徒提供了修行之地,更成为展示中国文化的窗口,社会意义影响深远。

  整顿佛门僧纪,是虚云法师对中国佛教的另一大贡献。以乳源云门山大觉禅寺为例,虚云法师先后主持制定了《共住规约》、《客堂规约》、《云水堂规约》、《禅堂规约》、《戒堂规约》、《大寮规约》、《浴堂规约》以及《大觉农场的组织章程》等,成为现代禅寺健康发展的制度性保证。尤为重要的是,虚云法师弟子百万,得法者数百人,他们继承虚云道风,成为今天中国佛教的中流砥柱,杰出者如本焕、一圣、佛源、一诚、净慧、传印等法师,均为当代佛教的高僧大德。可以说,没有虚云法师,就没有中国佛教的今天。

  虚云法师“坐阅五帝四朝,不觉沧桑几度,受尽九磨十难,了知世事无常”。他遇到的最大挑战,还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这不仅有来自政治层面的外在压力,也有来自僧团混乱的内部压力。1953年,有些僧人提出了放弃穿僧衣的主张,对此,虚云法师坚决反对,直至得到政府高层的支持,此事才告一段落。而在“文革”结束,佛教恢复之际,佛教界又遇到类似的问题,虚云法师的弟子们提出了僧装、素食、独身为汉传佛教的三大特色之说,从而保持了中国佛教的特色。虚云法师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就现当代佛教的历史与现实看,太虚法师与虚云法师堪称中国佛教的双璧。太虚法师的“人间佛教”思想为佛教的现代化开辟了道路,而虚云法师的保守性佛教实践,则为中国佛教守住了根基。中国佛教有今天的繁荣局面,首功当在“二虚”。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