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中的江南宋塔
“国宝”中的江南宋塔
这里所说的“国宝”,其实是“国保”,即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过能名列“国保”的,几乎每一件都可以说是稀世珍品,都是名副其实的国宝。
长江中下游一带,自古就是风水宝地,鱼米之乡,所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自两晋以来大部分时间都是整个中国最为富裕的地区之一。唐朝末年至五代时期军阀混战,大量人口从中原迁徙至长江中下游地区。至两宋期间,伴随着繁荣的经济和人口的增长,中国南方的佛教极为繁荣昌盛,虔诚的佛教信徒们修建了数以千计的佛塔;虽然经过千百年的沧桑其中大部分已经灰飞烟灭,但仍有不少精品保存至今,成为古代璀璨文明和先进科技的见证。
江南宋塔中,砖塔占了绝大部分,福建等地的石塔风格独特,自成一派,本文仅讨论宋代砖塔。另外,“江南”是广义范围,包括苏南、浙江、江西、皖南、鄂东南、湖南和粤北广大地区,即长江中下游以南的地区。
江南宋塔,清秀挺拔,在造型和结构上主要有以下几个共同特点:
一、楼阁式造型
与北方盛行的密檐塔不同,江南宋塔几乎是清一色楼阁式塔。虽然同属于佛塔,前者的主要目的仅仅是神灵崇拜,而后者还具有更为丰富实用的功能。在建筑科技不发达的古代,塔是最重要,而且几乎也是唯一的高层建筑,是人们登高望远的绝佳去处。古人向来都把登临宝塔作为一种重要生活娱乐方式;如重阳节登塔风俗;又如唐代读书人在考中进士之后,几乎都会去一登大雁塔,并在塔身墙壁上题名留念,即所谓的“雁塔题名”。至于历代文人骚客在登塔之后纷纷挥毫泼墨,流传至今的千古佳句更是不计其数,如刘禹锡《同乐天登栖灵寺塔》:“步步相携不觉难,九层云外倚栏杆。忽然笑语半天上,无数游人举眼看”。江南宋塔中,楼阁式取代了密檐式成为主流,也从另一方面体现了佛教的世俗化和大众化。
二、砖身木檐、飞檐挑角
北方和中原地区的宋代砖塔,基本上都是砖石结构,木材的用量很少,整座塔上一点木料都不用的很常见;另外基本上都不设平座(即每层延伸出来的平台,类似于“阳台”),登塔的人只能从塔内部向外眺望,而不能走到塔身外面去,且塔檐都是砖砌涩叠而成,由于砖石的性质所限,塔檐一般都比较短。而江南宋塔整体采用砖身木檐结构,塔身为砖砌仿木造型,各层的角梁、腰檐,平座和栏杆等都用木材制作,不仅方便在塔身外部行走、眺望,而且从外观上看极似木塔,古朴中充满秀丽。由于木材的灵活性好,出檐深远,又多在末端设飞檐挑角,使得塔身轮廓清新飘逸,极富美感。
砖身木檐,克服了砖塔造形单一和木塔不易保存的缺点,将二者的优势融为一体,可以说是建塔历史上的一个突破。从砖砌塔身上承接木质部件,工艺要求很高,而且木材容易腐朽变质,脱落后更会破坏塔身的结构平衡,严重者会造成整体倒塌的后果。而那些在江南大地上矗立了近千年的宋塔,更体现了古代精湛的建筑工艺。
三、副阶
副阶,又称附阶,即第一层塔身外部的回廊。在现存的南北朝、隋唐时代的古塔中,尚未发现有副阶的实例,现存最早的设副阶的古塔建于宋代。副阶的应用在江南宋塔中极为普遍,副阶主要有两个作用:第一是增强塔身的稳定性,第二是给参拜佛塔的人提供遮风避雨的活动空间。
四、塔身修长、相轮杆刹
江南宋塔,塔身大多比较细长,其高宽比(即塔身高度和底层直径的比例)多在5以上,但由于木制塔檐出檐深远,使得整体非常匀称,丝毫没有单薄瘦弱的感觉。而塔刹多采用长杆形式附以相轮,即相轮杆刹,材料以铁质居多,个别用铜。如龙游湖镇舍利塔,塔刹为北宋原物,由铁铸覆钵、宝珠、仰莲及七重镂花相轮和宝盖,并从刹尖垂下六条铁索至顶层塔檐。又如广州六榕寺花塔塔刹为黄铜制,元代铸造,刹柱上密布1023尊浮雕小佛像及云彩缭绕的天宫宝塔图,千佛刹柱连同顶上的火焰宝珠、双龙宝珠、九霄盘、覆盘及八根铁链等构件,合计重达5吨,堪称古塔铜刹之冠。
除了以上共有的特点之外,不同地区和时代的江南宋塔有着各自的特色。
一、平面形状
主要有方形,六角形和八角形三种。
平面方形的塔在五代之前是全国的主流,现存江南宋塔中平面方形的多为仿唐建筑,集中在淞沪一带,例如上海的兴圣教寺塔,建于北宋,方形九级,砖砌塔身内部为空筒式结构,各层设木制楼层和楼梯,与唐代做法如出一辙,人称“唐风宋塔”。值得一提的是塔身各层采用木制斗拱,且有一半以上为北宋原物。
平面八角形是宋代以后塔的主流,相对于方形来说,具有结构稳定,受力均匀,视野开阔等优点;江南宋塔中的八角形塔也占了大多数。如苏州瑞光塔,杭州六和塔。
而六角形则处于一种“过渡”的状态,且地域性较强,江南的六角形宋塔主要集中在江西、粤北一带。江西境内的宋代砖塔几乎全部是平面六角形,其他还有南雄三影塔,河源龟峰塔等。
二、内部结构
江南宋塔的内部结构形式多样,不拘一格,主要有以下几种:
空筒式:模仿唐代做法,塔身为砖砌空筒,各层用木料制作楼层,楼梯。如上海兴圣教寺塔,大余嘉佑寺塔,宣城广教寺双塔。
壁内折上:这种结构是宋塔的主流。具体做法是采用砖质楼层和塔梯,从各层塔体中延伸出来,使得塔壁、楼层和楼梯融为一体,增强了整体的稳固性。如
穿心/壁绕平座:这种结构具有强烈的地方色彩,主要集中在江西、粤北、皖南和浙东。如赣州的诸多宋塔。塔有明、暗层之分,相邻明层之间设有一暗层,若外观七级的塔内部共有十三层。登塔时,从明层塔门进入,穿过暗层,从上一级明层的塔门走出,在塔身外绕平座半圈,再从另一侧塔门进入继续攀登。
此外,还有套筒回廊式(苏州报恩寺塔,杭州六和塔)和错角式(苏州罗汉院双塔)等结构
江南地区的宋代砖塔现存约近百座,其中列入第一至六批全国重点文物的精品共有22处,24座(其中两处双塔)具体如下:
名称 |
位置 |
修建年代 |
造型 |
结构 |
高度 |
国保批次 |
瑞光寺塔 |
江苏苏州 |
1004-1030 |
八角七级 |
砖木混合 |
~54 |
三 |
罗汉院双塔 |
江苏苏州 |
982 |
八角七级 |
砖 |
~34 |
四 |
报恩寺塔 |
江苏苏州 |
1153 |
八角九级 |
砖木混合 |
~76 |
六 |
崇教兴福寺塔 |
江苏常熟 |
1130 |
方形九级 |
砖木混合 |
~67 |
六 |
兴圣教寺塔 |
上海 |
1068-1077 |
方形九级 |
砖木混合 |
~49 |
四 |
龙华塔 |
上海 |
977 |
八角七级 |
砖木混合 |
~40 |
六 |
六和塔 |
浙江杭州 |
1152 |
八角七级 |
砖木混合 |
~59 |
一 |
延庆寺塔 |
浙江松阳 |
999 |
六角七级 |
砖木混合 |
~38 |
五 |
飞英塔(外塔) |
浙江湖州 |
1234 |
八角七级 |
砖木混合 |
~36 |
三 |
湖镇舍利塔 |
浙江龙游 |
1058 |
六角七级 |
砖 |
~27 |
五 |
舍利塔 |
江西赣州 |
1023 |
六角九级 |
砖木混合 |
~50 |
六 |
大圣寺塔 |
江西信丰 |
1064 |
六角九级 |
砖木混合 |
~66 |
六 |
无为寺塔 |
江西安远 |
1097 |
六角九级 |
砖木混合 |
~61 |
六 |
宝福院塔 |
江西石城 |
1102 |
六角七级 |
砖木混合 |
~60 |
六 |
嘉佑寺塔 |
江西大余 |
北宋初期 |
六角五级 |
砖木混合 |
~残18 |
六 |
三影塔 |
广东南雄 |
1009 |
六角九级 |
砖木混合 |
~50 |
三 |
六榕寺塔 |
广东广州 |
1097 |
八角九级 |
砖木混合 |
~58 |
六 |
龟峰塔 |
广东河源 |
1132 |
六角七级 |
砖木混合 |
~43 |
六 |
慧光塔 |
广东连州 |
宋代 |
六角九级 |
砖木混合 |
~50 |
六 |
大观塔 |
安徽泾县 |
1108 |
八角七级 |
砖木混合 |
~45 |
五 |
小方塔 |
安徽泾县 |
1161 |
方形七级 |
砖 |
~残21.3 |
五 |
广教寺双塔 |
安徽徽州 |
1096 |
方形七级 |
砖 |
~残18 |
三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