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工巧明>> 地理>>正文内容

湟源石刻:斧凿之间的交响

       

发布时间:2009年11月03日
来源:不详   作者:李皓 胡星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湟源石刻:斧凿之间的交响

  出西宁,沿109国道西行40公里,就进入了湟源峡谷。

  湟源多山地,这样的峡谷在湟源境内还有许多条。峡谷内盛产青黑色的花岗岩。花岗岩石质细密,极适合雕刻,许是因为这样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催生出了湟源丰富多彩的石刻艺术。

  石是人类最早利用的自然资源之一,在遍布青海的卡约文化甚至年代更早的文化遗址中,都曾发现过制作精良的石器,不少专家认为,这些精美的石器或许就是石刻艺术的滥觞,而铭刻在湟源境内多处险山陡崖上的摩崖石刻,更是石刻艺术发展到巅峰状态的体现。

  摩崖石刻:承载湟源的文化记忆

  摩崖石刻是指人们在天然的石壁上摩刻的一种艺术形式,内容包罗万象,蔚为大观。湟源县的摩崖石刻主要集中在穿境而过的109国道两侧。

  在109国道1994公里至1999公里处高高的山崖上,曾铭刻着“海藏咽喉”“山高水长”“转危为安”等摩崖大字和不少以佛教为主题的摩崖壁画。

  在这面巨大的崖壁上,以“海藏咽喉”为内容的摩崖石刻共有三面。第一面为阴刻行楷书,石刻为清嘉庆五年(1800年)西宁兵备道鄂云布题,民国七年(1918年)丹噶尔选用知县靳学书重修。第二面为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丹噶尔抚边同治张晖旸书,由丹噶尔厅主簿李敦源监镌。第三面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丹噶尔抚边同治封启云题。

  与“海藏咽喉”交相辉映的是“山高水长”摩崖石刻。这面石刻为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丹噶尔厅抚边同治黄文炳题,次年由厅书吏汪那炜督工监镌。

  “山高水长”摩崖石刻一侧是“转危为安”石刻,这面石刻雕刻于清宣统三年。这些摩崖石刻雕工精美,造型饱满,充分展现了古时湟源唐蕃古道上交通要冲的独特地位。

  佛教摩崖石刻现存佛像十二尊,正中石壁上雕刻一尊高约2.1米、宽约1.1米的释迦牟尼佛立像。佛像面相丰满、表情端庄,可以说是河湟地区佛教摩崖石刻的精品。

  释迦牟尼佛像两边还分别雕有四大天王,他们手持分执剑、琵琶、长虫、伞等器物,显得神采奕奕、威风凛凛。从佛像图案的雕凿工艺来看,其像具有典型的宋元风格。

  我省地方史专家任玉贵先生说,我省摩崖石刻在湟源最为集中,这和湟源多山多石的地理风貌分不开,同时这些摩崖石刻也体现了湟源石工精湛的技艺。

  湟源石刻:活在民间的艺术

  如果说那些耸立在高高山崖上的摩崖石刻是湟源历史见证的话,那么今天依旧存活在湟源人民生活中的石刻艺术就不能不说是这种艺术的延续和发扬了。

  蒙古道村坐落在湟源县和平乡一座险峻的山峰前,村庄背依的大山,历史上就曾经是盛产花岗岩的地方。

  蒙古道村有着悠久的石器制作传统,如今,这个有着三百多户村民的村庄,仍然有将近六十位石刻匠人从事这项传统的技艺,年逾五十岁的郑明财是村民们首推的技艺最好的石刻匠人。

  郑明财说,蒙古道村石匠的手艺都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他年轻的时候曾亲眼见过清朝时石匠们使用过的工具,想来石刻技艺在蒙古道村已经流传了许久。

  在湟源,石刻技艺与蒙古道村齐名的还有和平乡小高陵村,和蒙古道村一样,小高陵村也是依山而建,山上多有雕刻用的花岗岩巨石。

  任玉贵先生介绍说,虽然我们已经无法追溯湟源石刻的起源,但可以肯定的是,早在明清,湟源石刻就已经名满青海。在明清时期,湟源石匠制作的主要是石磨、碌碡、石臼等生产生活用具和诸如石阶、栏杆等建筑材料,品种单一,但湟源石匠以精湛的技艺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同。

  郑明财说,石刻是一门复杂的手艺,一件石刻作品要经过采石、下料、绘图、造型、粗加工、细加工等多道程序才能完成,一个石匠往往需要好几年的勤学苦练才能出师。

  初学石刻的人,大多要从雕刻碌碡入手。

  碌碡看似圆柱体,实为六棱体,如果雕刻不好就转不起来,有经验的石匠看一眼对方雕刻的碌碡,就可以辨别出对方手艺的高下。

  旧社会的石匠为了生存,往往只将手艺传给亲人或是最信赖的徒弟,学石刻是个苦差事,因为掌握不了操持斧凿的力度和技巧,一个碌碡雕刻下来,往往是初学者的虎口都被砸得稀烂,惨不忍睹。

  石刻还是一门颇具危险性的手艺。这门手艺最危险的环节就要数下石头了。“下石头”是石匠们通用的术语,指的是把巨大的石头从山体上分离开。

  中国民间自古就有制作火药的传统,火药就是下石头最常用的助力手段,郑明财右手的中指就是在一次下石头的过程中被炸骨折了。

  郑明财说,除碌碡外,衡量一个石匠手艺是否高明的还有磨盘。雕制磨盘需要很高的技艺,只有技艺高超的石匠才能完成。

  磨盘:石匠的考验

  在旧时青海东部农村,几乎每个村庄都有一盘磨面的水磨,水磨的大小甚至还成为了一个村庄经济水平的象征。

  雕制磨盘的难度在于对磨牙的处理,手艺精湛的石匠雕制的磨盘出粉利索,经久耐用,手艺不到家的匠人雕制的磨盘转着吃力不说,还时常堵塞。并且每个匠人都保留着一套雕制磨齿的方法,方法各不相同,这往往也是他们绝不轻易外传的秘诀,所以一盘石磨的磨齿变得迟钝时,石磨的主人往往要千方百计将当年雕制石磨的匠人再请回来,因为只有他才知道磨齿中蕴藏的秘密。也恰恰因为如此,会雕石磨的匠人也就备受尊重,那些需要打制石磨的人家无论家境再困难,也要买来酒肉好好地将石匠款待一番。石磨制作过程中,主人更是时刻赔着小心,唯恐一时不慎,得罪了石匠,石匠在自家的磨盘上做什么手脚。

  湟源石刻融合了北方石雕的精华

  郑明财说,改革开放后,消失多年的石狮子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之中,这也为湟源石匠展示自己的手艺提供了舞台。

  河湟地区传统式样的石狮子在造型上显得笨重,那时候郑明财雕刻的石狮子销路并不好。正在这时,河北某地一位石雕匠人来蒙古道村干活,他雕刻的石狮子栩栩如生,十分生动,这引起了郑明财的极大兴趣,只要这位匠人一开工,郑明财就蹲在一旁看,久而久之,也就掌握了河北石狮子的雕刻技巧和造型特色。

  按照这位河北匠人的雕刻方法,雕刻了几尊石狮子后,郑明财又觉得河北石匠雕刻的石狮子造型不够大气,不符合河湟地区老百姓的审美需求,于是他又自费去了趟山西,回来后将山西石狮子宽鼻大耳的独特造型和河湟石狮子的特点巧妙融合在一起,并最终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

  如今,郑明财在蒙古道村办了一家石器加工厂,他每年都要到外地取经,更加难能可贵的是,这几年蒙古道村的石刻产品在外地越来越有名,不少外地石刻加工企业也来到这里办起了石器加工厂,他们的到来拓宽了湟源石刻匠人的眼界。在郑明财看来,如今的湟源石刻艺术产品已经融入北方石刻艺术的精华。

  湟源石刻后继乏人

  这几年,蒙古道村石刻艺术品的销路很好,拿郑明财的话说,他雕刻的石狮子有多少卖多少,厂子里其他的产品更是供不应求,远销四川、甘肃、宁夏等地,郑明财每年卖石器的收入就有十几万之多,但在这一派红火之中,也蕴藏着不少危机。郑明财说,石刻虽然能挣钱,可对石匠艺人的天赋要求很高,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掌握,加之石刻没有速成班,不下几年的苦功夫,绝难掌握这门技艺,再加上石刻粉尘对身体伤害大,做起来很辛苦,如今已经没有多少年轻人愿意学这门手艺了。

  在蒙古道村,掌握石刻技术的匠人年龄大多都在五十岁之上。郑明财自称是湟源石刻的末代传人,他说自己时常会生出这样的担忧,照此情形,如果有一天这批老匠人干不动了,湟源石刻也就到了绝技的时候。(作者:李皓 胡星)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