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华山印象

       

发布时间:2009年11月04日
来源:不详   作者:赵敏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华山印象

  □ 赵敏 《丝绸之路》 2004年第09期

  多年前去过西安,那次就没有上华山。

  去年去西安,朋友约了要上华山。我有些不情愿,开玩笑说:我从苍山来,何必看华山。经不住朋友再三动员,勉强答应了。但有个条件,如果下雨就不去了。朋友倒是意志坚定,说既然已经答应去了,就是天上下刀子也要把我拉去。来一趟西安不容易,免得我后悔。华山之险是出了名的,自己是怕华山之险吗,那倒不至于。我总固执地以为,云南是山国,云南人大老远去朝名山有点不划算。以前去过洛阳却没上嵩山,到了成都也不登峨眉。就这样错过了许多次寻访名山的机会。

  我们选在9月30日登华山,特意避开国庆中秋双休日。这一去华山,就让我彻底改变了除却云南不看山的偏见。在西安的一个多星期里,大都时阴时雨,30日却是个大晴天。天公作美,看来上苍有意要让我登上华山了,当然天意莫可违了。汽车在关中平原上行驶了大半个早晨。忽然,华山突兀地高耸在云天,视觉上的突然冲击让人有一种惊世骇俗之感。这才是真正的拔地而起!不一样,山与山是不一样的!才到山脚我便忙不迭地发出一声声赞叹。朋友们都笑了,不愿上华山的人是我,而面对华山禁不住大呼小叫的人也是我。

  当我们登上北峰回望脚下的险崖,远眺刚直无欲的华山群峰时,我更是惊叹了:整座华山就是一块巨大无比的山石。高险的山石上竟还长着苍翠的松柏和迎风起舞的花草灌木,你不禁要惊异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你只需举起相机随便哪个角度拍摄华山,都会成就一幅绝妙的山水画。因为华山本身就是一幅天造地设的中国山水画,是一方巨大而精美的中国山水盆景。

  在华山西峰,我想起了女娲炼五彩石补天遗石成名山的神话。我武断地猜想,创作女娲神话故事的人肯定是看了华山而萌发的灵感,这华山真像是从天上落下来的女娲的得意之作。偌大的陕渭平原难得见山,一见就见到了一座华山,不是从天而降那该如何作想。在云南的群山中,人是怎么也想象不出女娲遗石成山的传说的。

  品味河山,品味的其实是河山背后的文化,名山真有它称其为名山的道理。看多了西安的历史名胜,再来看华山,就可以真正地感慨铁打的江山流水的朝代这句俗语了。在十一朝古都,威武一时的帝王将相都成消散云烟,华山石却依旧是远古的华山石。想万古长留的反而早逝,无欲则刚直的华山却可与天地长存。也许先贤早已悟出此中况味,便不爱功名爱名山。先贤在华山险峰上凿一条“长空栈道”,也许就是要练就从险道上走过也如履平地的人生态度,是要学华山的无欲刚直吧。在长空栈道上走过的人想要忘却脚下的惊险是很难的。我走过“长空栈道”时与其说是在用脚走路,还不如说是在用心探路。华山是一座道的山,是一座禅的山。没有到“长空栈道”上走一走,则可谓枉去华山,就难悟华山之道,参不了华山之禅了。

  下了华山,觉得神思仿佛还在山中漫绕。在云南,登上高山之巅,你看到的还是茫茫群山,最易让人产生渺远古荒的失落感。在华山顶上却有“登华山而小秦”,四顾关中我为峰的豪气。如果说云南的山有一股子神野之气,桂林山水像小家碧玉,那么华山就是秦地的爽朗硬汉子,它有着别样的阳刚之美。

  别却彩云之南来看华山,山外有山。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