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工巧明>> 雕塑>>正文内容

姚伯多兄弟造像碑

       

发布时间:2009年11月11日
来源:不详   作者:杜灵帕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姚伯多兄弟造像碑

  《铜川日报》第3版

  作者:杜灵帕

  在药王山的“碑林”,存藏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造像碑石近百余通。这些碑石对研究我国的民族史、宗教史、文字书法史、地方史等,都有非常珍贵的史料价值,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和书画爱好者的关注和青睐。其中的《姚伯多兄弟造像碑》,刻造于北魏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高140cm、宽70cm、厚30cm,1931年出土于耀州城东漆水河。四面雕刻,左上角残损。碑的正面上部雕有矩形龛,造像三尊,其余全系发愿文。背面上部雕有两层龛,上龛造像一尊,下龛造像三尊。右侧雕姚氏兄弟五人供养像,左侧雕姚氏妯娌供养像,下部为发愿文。

  姚伯多兄弟造像碑为一道教四面造像碑。碑文中有:“太和二十年,岁在丙子,姚伯多、伯龙、定龙……上为口主,下为七祖眷属敬造皇先君文石像一躯。”姚氏兄弟对造像备加推崇,称其“营耕庄饰、极工匠之奇雕;隐起形图,蜿若真容现于今世。绮错尽穹巧之制,修来请颜有若真对。非夫道协幽宗,理会上言,焉能若此者。”从碑文来看,姚氏家族是内迁的羌族,为当时北地郡道教首领。

  该碑铭文叙述精湛,文采横溢,文字长达1200多字。书法体势雄健,苍劲有力,深厚稳健,自然超绝,极富情趣,直刻而书,体现了北魏书体的真谛。隶中存楷,楷中集隶,笔划雅拙,人称“孩儿体”。其用笔有方、有圆、有藏、有露,很受鉴赏者推崇。

  姚伯多兄弟造像碑的正面造像,头戴道冠,聃耳长颈,双手置于腹前,盘两腿作跏趺坐式。两胁侍亦着冠,双手供于胸前,曲膝蹲于两旁。背面造像与正面造像雷同,两面七尊造像,均以极简炼的刀法勾勒凿镌出面相及四肢,给人以古朴浑厚,粗犷笨拙之感,但又神态生动,形致奇特,如我国传统的水墨画人物大写意,为现有造像碑中之佼佼者。

  另外,除四面龛中造像及部分供养人外,大多是发愿词,楷而兼隶,世称“魏体”。充分体现了书法由隶变楷的痕迹,是我国书法演变的实物佐证。

  从其造型看,古朴大方,刀法粗犷有力,不加过细修饰。无论是碑面或顶部,都是稍作斫凿,不太讲究修饰,因此显得凹凸不平,供养人造像不多,更无装饰花纹,表现出北魏初期道教碑石刀法粗犷的原始形态,对研究我国碑石发展,很有参考价值。

  《姚伯多兄弟造像碑》出土时就引起人们的嘱目。自1935年陈列展示后,就以其雕法古朴浑厚、书法劲健有力的特点,得到了海内学者、专家的珍视。1965年,加选在日本展出的“西安碑林”拓片之中,获得了较高的声誉。日本友人关野雄称它“刻划细致”,“有潇洒雅致的风味”,赞许其书法是“一种罕见的楷书”,造像“粗犷”,“具备了龙争虎跃的真实感”。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