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研究的心理学视角:历史、理论与方法
宗教研究的心理学视角:历史、理论与方法
陈彪
编者按:2009年5月13日,宗教研究中心举办第3期“宗教研究论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陈彪编审应邀就“宗教研究的心理学视角:历史、理论与方法”发表演讲。现将这次演讲的主要内容整理发表,供大家参考。此稿经过本人审阅和修改,本刊编辑部做了一定的删节和技术处理。
很高兴就宗教心理学的相关问题同大家交流。我先讲六个问题:首先,谈一下宗教心理学是什么;其次,简略谈一下宗教心理学的历史;第三,谈一下宗教心理学史上的三个传统;第四,谈—下宗教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第五,谈一谈几位宗教心理学理论大家的思想与启发;第六,谈一下宗教心理学在我国的研究情况。然后,再就一些具体问题同大家探讨。
一、宗教心理学的定义
一个学科的定义,是它研究和规范的首要问题。定义往往是为了限定或廓清学科的内容和边界。按宗教心理学家伍尔夫的定义,“宗教心理学”(psychology ofreligion)是“把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系统地运用到对宗教传统的内容,以及运用到对相关的个人的经验、态度和行为的研究中”的一门学科。按这个定义,宗教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宗教现象,研究方法是心理学的方法,研究工具是心理学的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和特点是信仰者个人。之所以强调这些,是因为还有一种“宗教的心理学”(religious psychology),它站在宗教信仰的立场上研究个体的宗教,往往是为某一种宗教信仰作辩护,比如西方的教牧心理学。“宗教的心理学”是不加批评地附属于某种宗教世界观的心理学,它不同程度地隐含在历史上的宗教传统中。而“宗教心理学”则包括了心理学与宗教传统相遇的最古老形式,它站在所有宗教传统的立场之外,是中立和客观的,至少是追求中立和客观的。一个学科的定义不会只有一种观点,它会因为学者的出发点不同或研究的内容有异,形成不同的看法或表述。我比较同意伍尔夫的上述定义,即心理学的方法和理论与宗教传统的结合,这样它就是隶属于宗教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当然也是心理学中的一个分支。宗教心理学将心理学的成果和方法运用到对宗教的研究中,从个体心理发展的角度提供了对宗教的另一种“科学的”理解,积累了丰富的理论成果。
二、宗教心理学的历史
心理学和宗教学都是受近代科学的影响,从哲学中分离出来的。在这之前,人的心理以及宗教传统是被当作同一个对象来认识和探讨的。心理学独立后,许多心理学家注意到了宗教,如德国的冯特。宗教的现象和传统,不管是在个人层面还是在社会层面,也不管是直接地还是作为背景,一直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对象;同时,独立出来的宗教学有一个基本立场,就是用理性和科学的方法对宗教进行研究。这两方面的合力促成了宗教心理学的诞生。1882年,美国心理学家霍尔发表有关道德和宗教教育的演讲,对历史悠久的人类虔敬行为进行了重要的心理学反思。一般认为,这次演讲标志宗教心理学在美国诞生。
宗教学者海西格认为,宗教心理学直接源于三个学科的共同推动:一是19世纪兴起于欧洲的比较宗教学,一是为研究精神疾病而探讨潜意识心理的深层心理学,一是产生于生理学而试图用有形的量度和实验方法取代哲学知觉理论的生理心理学。后两个领域起初与宗教关系不大,但随着心理学学科的发展,直接对宗教心理学产生了影响。这三个领域的研究不管是在知识内容上,还是在方法的开放程度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它们从一开始就奠定了宗教心理学两种截然不同的研究取向:一是强调心理中的无意识层面及其对人格稳定的重要性,并将这种思想用在对宗教现象的研究中;一是把脱胎于物理科学的方法应用到对宗教的心理层面的探索中。
一个多世纪以来,随着世界形势和学术兴趣的变迁,宗教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880到1930年,为上升期;第二阶段从1930年至1960年代,因受战争及其他因素影响而衰落,陷于停滞;第三阶段为1960年代以后,是开始复苏并进入创新的时期。
在宗教心理学史上,1880-1930年这一段是最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研究奠定了整个学科的基础,宗教心理学最有创建的思想大家和作品几乎都出现在这一时期。从历史上看,心理学和宗教开始结合也是在这一时期。伍尔夫认为,以斯坦利·霍尔和克拉克学派为起点的这一时期,是宗教心理学创立后发展的上升期。在当时,心理学的发展中出现一个单独的领域,人们称为“宗教心理学”。它主张在一种方法(心理学)和某种系列的文化现象(宗教)之间有一种特殊的关系:宗教心理学是有关宗教理念和实践的心理意义、心理来源及心理模式的研究和分析。这一思想在弗洛伊德和荣格的深层心理学中,在威廉·詹姆士对宗教经验的描述性研究和实证性评述中,在威廉·冯特对民族心理学的尝试研究中,以及在其他欧洲和北美的相关学者,如霍尔、霍金、柳巴、雅内、弗卢努瓦、迈耶斯、R.M.布克、普拉特等人对宗教的研究中都表现出来。而研究的主题涉及祈祷、皈依、超感觉、神秘主义以及对宗教的比较研究、宗教与社会的关系等相关的广泛领域。另外,这一时期的发展有三个不同的研究传统,它们以各自不同的关注焦点和研究方法对宗教现象进行探讨,在思想和方法上都对宗教心理学作出了巨大贡献。
1930年代后,宗教心理学急剧衰落,直至1960年代。这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自由福音派神学失势;二是辩证神学敌视对宗教进行心理学研究,在德国一直有这种倾向;三是世界大战及其带来的经济危机的影响:四是心理学内部行为主义的兴起。衰落突出地表现在,受战争影响,宗教学研究受到忽视,大学里没有多少教师和学生对宗教心理学感兴趣,没有经费的支持,也不可能设立相关的教席,学科的研究陷入停滞。美国的《美国宗教的心理学和教育学刊》、德国的《宗教心理学研究资料》相继停刊。直到60年代,随着人们重新重视宗教及行为主义心理学渐渐失势,宗教心理学才开始复苏。
宗教心理学开始复苏的标志是美国著名的人格主义心理学家奥尔波特的研究及其作品。奥尔波特对宗教与人格的关系做了集中而深入的研究,并在1950年发表了一部重要作品,即《个体及其宗教》。这部著作篇幅不大,但对宗教心理学的认识与发展有相当大的影响。奥尔波特认为旧有的心理学理论未能从心理学的角度注意到健康的宗教信仰(宗教性)的地位,因而对之加以批判。奥尔波特还对内在的(或成熟的)宗教与外在的(或幼稚的)宗教作了区分,并(与了.M.Ross一起)发展出内在一外在宗教取向量表,用以测量宗教在个体生命中的意义。奥尔波特对个人宗教进行全面的心理学研究,有些是前人研究过的,如宗教与道德的关系,宗教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宗教与科学的关系,宗教经验,等等;而有的问题则是前人涉足不多或无人涉足的,如对偏见的宗教背景以及对宗教倾向与偏见之间关系的研究,对个人宗教倾向与价值观之间关系的研究,对宗教起源的心理学研究,对各种怀疑的心理学分析和归类,对成熟宗教性的详尽分析,以及对宗教与人格整合之内在联系的研究等,这些都为宗教心理学提出了新的课题,开辟了新的领域。
在奥尔波特的带动下,美国及德国的学者们重新关注宗教心理学研究。大量的心理学家开始研究宗教问题,也有大量的牧师及神学家开始重视心理学科的进展以及它们对信仰问题的帮助和解释。宗教心理学的研究开始复兴,学者们不仅关注西方的宗教心理及其研究成果,而且开始关注东方的宗教心理,如佛教、印度教等蕴含的丰富的心理学智慧。如美国心理学会的第36分部就以宗教作为他们最主要的研究主题之一,后来还专门创办了《宗教社会心理学研究》杂志。宗教及信仰问题受到美国学院派心理学家的重视,例如,马斯洛、奥尔波特、罗洛·梅等。他们的研究和理论,深深影响了整个心理学界对宗教的重新关注和看法,对宗教心理学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奥尔波特对美国宗教心理学的影响还在继续。这表现在尽管对什么样的具体方法才是适合宗教心理学研究还存在争论和分歧,但“宗教与人格的关系、宗教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这两个由奥尔波特提出的研究主题,仍是当今美国宗教心理学界研究的热点。
宗教心理学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后的复苏和发展,得益于心理学理论本身的发展,特别是一个世纪以来积累的丰富的元心理学成果被这个领域整合并运用。这包括:实验和实证研究的进展;20世纪中期自我心理学家、对象关系理论家,现象学、实存主义以及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倡导者们的研究成果以及更近的超个人心理学、社会生物学和神经认知研究的进展。同时,这个领域通过与其他学科的结合,本身也变得更边缘学科化。它吸纳了其他社会科学如社会学、人类学和政治学的理论,用来解释宗教现象。这样,有利于人们将与宗教和个人生命有关的问题联系到更宽泛的历史和社会文化环境中来思考。再后来,后现代分析和性别研究的兴起,以及有关思想的文化模式的研究,都促进了这个领域的发展。特别是后者,激发了人们从认识论和文化角度对心理学理论中规范的、民族心理学的层面进行自我反思,最后甚至导致其声称的有关宗教的价值中立和客观立场受到某种程度的怀疑。帕森斯和琼特佩斯认为,从根本上说,在心理学与宗教的互动中,所有解释性的研究都可以归到“宗教心理学”这个知识领域。
三、宗教心理学的三大传统
1880-1930年这段时期之所以在宗教心理学史上特别重要,还在于这一时期可以分出三个不同的研究传统,它们以各自不同的关注焦点和研究方法对宗教现象进行探讨,在思想和方法上都对宗教心理学作出了巨大贡献。按地域和语言环境来分,它们是英美传统、德语传统和法语传统。
1.英美传统
虽然系统的宗教心理学的一些元素在18世纪就已经很充分了:但明显地将心理学的原则用在宗教研究中开始于19世纪中叶。当时自然科学取得巨大成功,“自由主义神学”开放了人们的思想,特别是新教神学家施莱尔马赫认为宗教主要不是知识和道德,而是一种态度,是一种绝对依赖的感情,它自然地出现在有自我意识的个体中。这都激发了人们对宗教进行新的研究。
最早清楚地论心理学和宗教的著作是英国人艾纽特的《心理学和宗教:或,心理学运用在与宗教、自然神学和启示有关的问题的研究中》(1855)。稍晚在美国出现了沃德的《宗教是如何产生的:一种心理学的研究》(1888),以及艾瓦内特的《宗教信仰的心理学因素》(1902)。这些作者对宗教的分析是按传统的情感、思想、意志三分法进行的。
第一个更带批评性和严格科学特点的研究是英国科学家和人类学家高尔顿。他对请愿式祈祷及其客观效果进行了研究。他的结论是:不管是引导一种天天祈祷的生活,还是作为祈祷关怀的对象,都与能够识别的客观的好处没有关系。当然,祈祷者本人在主观上会有收获。而真正公开宣称要对宗教进行心理学研究的,是美国的霍尔和克拉克学派,他们多以青少年的皈依问题为研究主题,其研究有一种明显的科学实证倾向。
最著名的对宗教的心理学研究是詹姆士。他反对医学唯物主义,认为用宗教现象与心理生理学的一致性关联来说明宗教是不可靠的。他说,所有的精神状态都依赖于身体的状态;科学理论和无神论观点也依赖于有机体。对一个观念和经验的最终评价,只能根据它对个人生活是不是有效。在詹姆士之后,最有影响的是普拉特,他于1905年在詹姆士指导下完成了有关宗教心理学的博士论文,1920年发表了主要著作《宗教意识》。他公开宣称这是对更广范围的宗教表达的纯描述性研究,这部著作代表了英美宗教心理学的顶峰。
2.德语传统
宗教心理学在美国主要是由心理学家来推动的,而在德国则主要属于哲学家和神学家的领域。在施莱尔马赫和里敕尔的著作中,心理的(层面)是附属于某种特别的神学传统的。20世纪初,心理学的地位有所提高,被当作总的神学事业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已有学者把描述的心理学应用到神学研究中。由于美国心理学家的著作特别是詹姆斯和斯塔巴克的著作被译为德文,德语圈子对宗教心理学的兴趣得到增长。但学者们多持怀疑态度,或认为它应完全独立于神学,只能严格限定在描述宗教的事实上。
德语传统中贡献最大的是冯特,他出生于牧师家庭,是个受过训练的生理学家,是实验心理学的创立者。他支持实验的控制的自我观察,但认为高级的心理过程的客体化如语言、神话和宗教这样的文化表达,只能通过民族心理学才能理解在冯特看来,美国人用的那些个人心理学的技术手段对宗教心理学是没有用的。冯特的方法是,重构宗教遥远的过去,并假定有一个变革的过程起源于初期的无宗教的主观的事件,以此来解释宗教。
尽管冯特的有关直接经验的实验心理学从未用在对宗教的研究中,但它对另外的研究产生了间接的影响。他的学生库普、库普的学生吉尔金森都受到他的影响,他们用 “实验的”的反省法来研究宗教的心理学本质。但是实验方法后来遭到以贝思为首的一些学者的反对,这些人1922年在维也纳成立了宗教心理学研究所,并在1928年恢复《宗教心理学研究资料》学刊。贝思采用多种方法研究个人之间的差异,希望发展出一种更具包容性的宗教学。弗洛伊德是《宗教心理学研究资料》的顾问,他的《神经症行为和宗教实践》就发表在这个杂志1907年的创刊号上。
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理论对宗教心理学作出了巨大贡献。他把宗教看成神经症和幻想,并与性本能联系起来,对宗教完全是种负面的解释。但他的理论影响很大,在心理分析师中,在神学圈子里,他的宗教理论都有不少追随者。他们除了解释弗洛伊德本人的著作外,还用他的理论解释了更多的宗教现象。
德语传统的另一大家是荣格。他的分析心理学认为,宗教是一种基本的心理功能,如果个体忽视它是很危险的。集体潜意识中的原型通过各种形式的象征表达自己,构成人类的宗教传统。而重复发生的经验形成集体无意识的结构性要素。个人通过宗教与原型发生联系,最后走向成熟。他认为,宗教揭示人的心理工作机制。有人说荣格把宗教教条地心理学化,也有人认为是分析心理学使人能理解到真正的宗教生活,而又没有用因果解释去简化它。它刺激了许多欧洲和美国的宗教学者在古老的谜一样的宗教的和其他的象征中去发现新的意义。
虽然深层心理学在宗教心理学中获得了永久性地位,但德国致力于这个领域的大部分学者都像吉尔金森一样,赞成一种更为严格的描述性研究。他们常采用一种定性的描述、分析和分类法。他们常常会给出一个“理想的”类型表,其中包括宗教经验的总的特征和动力要素,用作现实中完整存在的个人形式的基础。他们认为,作为严格的经验科学,宗教心理学不需要判断意义、得出结论。
在德语圈子之外影响最大的描述性研究可能是奥托的《神圣的观念》(1917)和海勒的《祈祷》(1918)。这两部著作在成为经典之前,已被凯普当做是宗教心理学中经验描述性研究的典范。奥托对神圣的超理性的经验进行了描述和分析,认为对奥秘的经验是无与伦比的和不可简约的。海勒对祈祷的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了类型学研究,也对其本质的一般特征进行了探讨。他认为,祈祷的本质不是个人意志通过请愿得到实现,而是一种生动的与上帝的交流。
3.法语传统
法语传统也产生于19世纪的知识主流之中。有两个主要的先驱,一是法国哲学家德伯伦,一是受到施莱尔马赫和里敕尔影响的新教神学家萨巴蒂埃。一般认为,法国当代心理学开始于德伯伦。德伯伦晚年受神秘感觉的影响,开始怀疑心理学提供一种完全的解释能力,但他强调内在经验,加上他准确而敏感的自我观察,为宗教心理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曾被詹姆士在论宗教和祈祷的本质时引证过的作者萨巴蒂埃,从另一方面开始对宗教做心理学思考,他寻求的是对基要主义控制的宗教教条进行历史的和心理学的理解。他认为,基要主义和唯理论都忽视了宗教生活的心理根源和特点,因而威胁到宗教的生存。
法语传统对宗教心理学的贡献主要是他们在精神病理学方面的成果。虽然对心理病态与宗教的关系的兴趣在英美和德国都存在,但在法国从19世纪开始就一直受到关注。作为精神病专家和医生,他们常常遇到各种“宗教狂乱”的病人,表现出特别的潜在的紊乱。而且他们注意到,这些症状同神秘主义的和其他异常的宗教经验的传统特征之间存在大量的相似性。例如当时著名的神经病学家夏尔科就认为,狂暴的着迷只不过是一种特殊的歇斯底里症。同样,他认为,信仰治疗可以根据自我暗示和群众心理学的传染来理解。
在夏尔科的学生中,除了弗洛伊德,对宗教心理学作出贡献的另一个著名的神经病学家是雅内,有一段时间他曾是法国心理学界的领袖。他受到德伯伦的直接影响,也间接受到精神病专家的启发,发展出他自己的宗教理论。他关于病人“玛德琳”的个案研究尤其著名。这个病人充满了宗教的幻想和神秘经验,并出现肢体障碍。通过研究,雅内得出结论说,在不断变化的神秘意识状态下,潜藏着强迫性神经症的紊乱。另一个研究者里波也认为神秘主义是精神病理学的一种形式。里波是法国心理学中实证主义运动的发起者之一,他认为在情感的各种形式中,宗教的形式特别地依赖于生理条件。他说,宗教的迷狂状态多半是个人有机体自发的结果。其中的极度专注是意志消亡的信号,这是心理分解的开始。
运用精神病理学方法进行研究的还有瑞士哲学家和心理学家穆瑞瑟。他学神学的毕业论文是有关德伯伦的宗教心理学。他最有名的观点是,疾病能有效地分解复杂的情感并夸大它的构成要素。他认为,两种基本要素决定了宗教情感造成的疾病有两种基本倾向:如果个体因素被孤立和放大,就会出现神秘主义者;如果社会因素被放大,就会出现盲信者。他认为,通过适当的引导,心理和生理的紊乱可以得到释放。虔敬对社会稳定和个人适应都是有好处的。
法语传统中对异常心理状态感兴趣的还有一个瑞士心理学家弗卢努瓦。他最初学神学,后来改学医学。他对日内瓦的巫师进行了详细研究,最有名的是有关“史密斯”8的研究。荣格曾说,是弗卢努瓦和詹姆士帮他懂得了个人生活中的心理障碍。弗卢努瓦特别有名的是提出了两个原则,为真正的宗教心理学奠定了基础。一个是“排除超越者原则”,认为宗教心理学家既不应拒绝也不该肯定宗教对象的独立存在,那是哲学的任务,他们的任务是去认识超越的感觉另一个是“生物学的解释原则”,认为宗教心理学是(1)生理的,寻求宗教现象机体条件;(2)基因的或进化的,只专注于发展的内在和外在因素;(3)可比较的,对个体差异的敏感性;(4)能动的,认识到宗教生活是许多因素交互作用的活的和非常复杂的过程。弗卢努瓦和詹姆士一样,也用个人资料来研究宗教经验,而且强调这些经验的多样性。
不管精神病理学的假设是用在对一些异常的宗教类型——主要是那些神秘主义者,还是一般的用在作为整体的宗教上,都遭到一些学者的强烈反对。心理学家德拉库罗斯对神秘主义进行了经典的研究。他认为,神秘主义者拥有一种可以在异常丰富的下意识生活中发现的特别智慧。不但不是精神枯竭、分裂或精神病,而且,神秘主义生活的连续进展代表了一种全新的和创造性的生存方式。
在法语世界中,还有一个折中的新教的传统,主要关注的是人的正常的虔敬行为的表达。例如贝吉尔就赞成一种“科学的神学”,他认为,根据“心理宗教对应论原则”,宗教现象总有两个对应的方面,一个心理的状态,一种价值和客观意义的表达。宗教心理学只能解释前者,所以它不能对作为全体的宗教现象做出解释。他用他的原则研究了耶稣,并认为和上帝一起生活是最切合人的最深层需要的。另外一个不能不提的心理学家是皮亚杰,他也曾研究宗教心理学,受弗卢努瓦影响,认为心理学不能对宗教价值作判断,但能帮助评估从特殊经验推论出来的某些价值是否与逻辑法则及儿童的理解相一致。他分开两种宗教的态度:超越的和内在的,前者是我们不能理解的,后者是价值,就在我们里面。他还分析了儿童与父母的关系对他们宗教成长的重要影响。
相比英美传统和德语传统,法语传统影响要小得多。直到今天,没有人在这个领域取得显著地位。格朗伯曾对1950-1967年宗教心理学领域出版的24本主要著作进行评述。他的统计表明,在这个领域最常被引用的10个名字中,有7个来自这个领域的创立时期(1 880—1930),2个来自英美传统(詹姆士和斯塔巴克),5个来自德语传统(弗洛伊德、Gruehn、荣格、吉尔金森、奥托);只在最近的贡献者中才有一个来自法语传统[安德烈·戈丹)。
四、宗教心理学的方法
宗教心理学的三个传统现已成为历史。今天的宗教心理学研究代表了更广的地域和语言区域。由于斯堪第拉维亚地区、新西兰和其他欧洲国家都有贡献,加上印度、日本对东方宗教心理的研究和对这个学科的重要贡献,我们再也不能说三个主要的传统就能代表这个领域,宗教心理学也不再仅仅是西方的领地了。但是人们也必须看到,当代的宗教心理学家高度地依赖这个领域的早期作品。
这三个传统为宗教心理学积累了方法。英美传统基本是经验实证的传统,突出地表现在克拉克学派对宗教的心理生物学研究以及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实验室研究中,多采用实验、问卷、访谈等方法,这是由研究者多是心理学家决定的:德语传统的主流是描述性的研究,重视内省的经验和现象学解释以及历史分析的方法,这表现在奥托以及深层心理学的研究中,这与作者们的神学背景不无关系;法语传统可以说是病理学的传统,他们把治疗经验和解释传统结合起来,利用个人资料、访谈、个案研究等方法。这种总结显然只是从整体特点来看的,并不能涵盖全部,其实每种传统中都有与主流不同的研究兴趣和方法;如英美传统中的詹姆士、德语传统中的冯特、法语传统中的皮亚杰。正是这种多方面的研究,使得宗教心理学的思想和方法异常丰富。
具体来说,这个学科的研究方法有:实验、问卷、访谈、临床个案研究、自然观察、投射技术、个人资料、现象学的解释、经验的反省、历史的人类学的方法”。但正如我们前面谈到的,方法的采用,取决于研究者个人的学术背景,也取决于他们对宗教及其现象不同的认识。总的来说,宗教心理学的研究不外乎两种类型:描述性的研究和解释性的研究,詹姆士和弗洛伊德是其典型代表。而从方法上看,也有两大倾向:重客观实证和重主体反思,这也代表了不同作者对交叉学科不同侧面的强调和偏向。
五、宗教心理学的理论大家
在宗教心理学史上出现了很多理论大家,他们以自己独特的研究和理论,从不同的侧面为宗教心理学作出了贡献。如詹姆士、普拉特对意识经验与宗教关系的研究,深入探讨了宗教经验问题;弗洛伊德、弗洛姆、埃里克森从心理分析的观点出发,研究了宗教发展的无意识动力以及信仰发展的心理和社会文化因素;荣格门、弗兰克尔从心理健康和治疗的角度,研究了宗教的作用和意义;马斯洛、梅、奥尔波特等对人的完满实现与宗教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乐观的自我实现、成熟人格与成熟的宗教情操等学说。这些人中,大部分都不是主流的学院派心理学家,但他们通过学术研究或医学实践提出的有关宗教的理论,互相补充,构成宗教心理学领域理论发展的主线。我个人认为,从逻辑上看,有关宗教的心理学理论,有一个从片面到全面(涉及宗教范围)、从部分到整体(与人的心理的关系)、从肯定到否定再到充分肯定(对宗教的态度)的趋势,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受到普遍欢迎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对宗教的研究及理论居于这一趋势的后端,代表了宗教心理学复兴阶段的开始,构成这一理论链条上的重要一环。下面极为简单地点评一下这些大家的重要观点和主经贡献。
1、詹姆士和普拉特
威廉·詹姆士是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在政治学、伦理学及宗教学等领域都有充满智慧的著作和影响。在宗教心理学领域,他的《宗教经验之种种》已成为不朽的经典。詹姆i说,人有“相信的意志”,他是要“为信仰作辩护”,因为宗教正遇到科学实证主义的挑战。詹姆士对宗教的个人性非常强调,这是与他的心理学强调情感因素联系在一起的。虽然他也要揭示宗教信仰背后的心理动机,但他更注重意识经验本身的状态、丰富性和意义。在他看来,宗教经验本身也是一种寻找和掌握真理的方式。他对神秘主义宗教经验的收集和分类及充满智慧的分析,给宗教心理学提供了描述性研究的典范。
普拉特是詹姆士的学生,他也对宗教经验做了研究。普拉特和詹姆士一样,对宗教持一种少有的同情态度,认为个人情感和意识的边缘是宗教经验的主要来源,他们做的都是一种精妙的、相当个人化的研究,都把宗教看作是个人的生活和整个世界可以因此而转化的手段。但他们也有根本的不同,詹姆士在研究中只注重异常宗教经验而轻视一般宗教经验,认为只有异常的宗教经验才值得讨论;而普拉特则认为,真正重要的正是广泛存在的一般人的宗教经验,尽管平淡无奇,但深刻而直接,同样蕴含宗教信仰的丰富价值,而那些神秘主义的异常经验不是宗教中最重要的因素。他用丰富的材料和明晰的分类论证了他的观点。他的《宗教意识》一书出版后,被认为是宗教心理学中最好的著作之一。
2、弗洛伊德、弗洛姆和埃里克森
心理分析是从神经症和精神病的治疗实践中发展出来的一个非学院的心理学派。这个学派用临床观察法研究人的病态行为,探索无意识、情欲、动机等深层心理,并以此对人的心理和人格做出解释。精神分析的大师们正是在人的病态心理中发现了宗教的重要性,并使宗教成了他们学说中重要的主题。这个学派可谓人才辈出,影响深远,许多人对宗教心理学作出了贡献。我们熟悉的代表性人物就有弗洛伊德、弗洛姆、埃里克森等。
弗洛伊德用本我、自我、超我、心理性学阶段、意识、前意识、潜意识、焦虑和防卫、压抑和投射、性驱力和俄狄浦斯情结等独创性的概念建立起一个心理分析模型,并以此对信仰背后的人格结构中的动力因素进行分析。弗洛伊德代表一种解释性的研究路线,即通过对信仰的心理分析和对宗教传统的历史考察,力图对宗教的一切内容(如观念、行为、仪式、情感等)做出系统的心理学解释。他的独特贡献不在于指出宗教是幻想、是心理投射,这种观点在其前辈休谟、费尔巴哈那里早已提过,弗洛伊德的独特贡献在于指出这一幻想的动机源于儿童早期的本能被压抑的历史,而最基本的是性本能。正如帕默尔所说,他的影响不是来源于他的观点和结论,而在于他为其观点找到的丰富的证据。弗洛伊德深受那个时代实证主义的科学观的影响,用一种生理学的决定论和还原论的观点来分析人的心理、解释宗教现象,同时用一种类比的方法、象征的语言来揭示个人心理和人类历史文化(包括宗教)之间的关系。他不相信宗教本身是独立的实在,认为它只不过是其他事物的呈现和表达,所以要引导人们去发现隐藏在宗教背后的更为深层的实在。他用怀疑的眼光和无畏的精神开辟了许多新的领域,揭开了很多谜底,虽然他的许多结论性观点都很难用科学方法证实,但对宗教心理学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弗洛姆对宗教的看法已与弗洛伊德大不相同,这不仅表现在他对宗教有正面的观点,认为是人的普遍需要,对人的成长有利;而且完全抛弃了宗教与性本能有联系的观点;更重要的是,他不再只在个体的本能中去寻找原因,而是从社会的取向来分析宗教。不光从生理学的观点,同时强调文化和社会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是新精神分析学派与弗洛伊德的一个最根本的区别,这在弗洛姆对宗教的分析中表现得异常明显。弗洛姆另外的贡献,在于他用其心理学理论对宗教历史的广泛文献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这包括世界上他认为有宗教性的各种传统。作为激进的人文主义者,他有鲜明的伦理态度和价值判断。形式上,他与弗洛伊德都对宗教持批判态度并对人的未来有一种乐观看法;但实质上却有明显不同。弗洛伊德否定的是整个宗教,寄人类的希望于科学;而弗洛姆否定的只是偶像崇拜,而赞颂他认为的真正的宗教,而且要发展和建设一种人本主义的宗教,认为这是人真正获得自由的途径。虽然他不否定科学,但他将人的命运寄希望于人性的充分发展。作为精神分析师,如果说弗洛姆重视对个人精神病症与心理的疗治,他更看到我们患病的社会对人的影响,而各种病症特别以宗教的形式表现出来,他的分析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我们或许可以理解,弗洛姆为什么从一个精神分析师几乎演变成一个哲学家和一个改革思想家。
埃里克森是从德国移民到美国的儿童精神分析师,被认为是心理分析学派在20世纪中期的中兴人物。他继承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精神,接受了其基本方法和某些核心概念。他和弗洛伊德一样,强调儿时经验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他特别提到人在婴儿阶段获得“基本信任感”并取得“希望”品质的重要性,它是以后发展的基础。而它的取得,除了父母的培养外,社会有一种制度和文化的支持系统和资源,那就是宗教。他认为,宗教不仅为幼儿的成长提供一种最高的仁爱力量的最后保障,而且用有魔力的语言、重要的姿势、抚慰的声音等提供一个“婴儿的世界”。更重要的是,宗教同时将个人取得的信任或不信任感普遍化,产生一种共同的信仰和共同的对恶的观点。至于老年阶段取得的品质“智慧”,埃里克森认为其本质不是个人能够取得的,而是由一种有生命力的宗教或哲学传统提供的。在他的生命周期完成时,人不是绝望而是希望的实现,基本信任感也发展到它的最成熟的形式,那就是信仰。他对宗教心理学的另一贡献,是用心理历史分析法去研究一些宗教伟人的传记及其人格成长过程,如对路德及甘地的研究,找到他们宗教成长的轨迹。
3、荣格和弗兰克尔
在宗教心理学领域内,精神分析的影响怎么估计都不过分。在这个学派内部,弗洛伊德的许多后继者虽都固守老师的传统,但基本都抛弃了他的负面的宗教观。还有一些人,也是精神病学的医生,在他们的早年与精神分析学派有较密切的关系,但后来却创立了自己独立的治疗学派。这两位大师便是分析心理学的开创者荣格和意义治疗学的创立者弗兰克尔。他们的共同点是认为,宗教在总体上不仅对因信仰原因患病的精神或神经病患者有治疗作用,而且对正常人,对所有人的心理发展和人格成长都有一种治疗作用。
荣格创立的分析心理学和精神分析一样,属于深层心理学。有人认为,他的心理学本质上属于宗教心理学“。荣格对宗教持一种同情态度,认为它是一种必要的有治疗作用的心理功能,对个人和社会都有益处。荣格的理论本身充满了神秘色彩,在宗教界和神学界得到相当程度的接受甚至推崇,至今仍是研究的热门主题。荣格认为,所谓宗教,是一种“人的心理的奇特的态度”,其中“有某种能动的因素”被视为和被认为“其美丽和意义足够让人献身崇拜和爱戴”:而且这种态度具有“最高的和最重大的价值”,并有一种“重要的、甚至压倒性的心理的强度””。在荣格看来,上帝是一种原型,是潜意识心理、集体潜意识的最深层的表达。荣格的论述分为两个层面:一是上帝作为原型的形式,它是不可知的,是无时间性的、永恒的;一是上帝作为原型的内容,它呈现给我们无限多样的宗教形象和象征。荣格的思想对我们的时代是一个挑战“。荣格提倡一种开放的态度,特别是对非理性和神秘世界、对那些深藏于哲学家的逻辑和科学家的工具之外的东西,人必须承认无限及其力量是超越于我们的理解和控制之上的,那是一种谦卑和敬畏的态度。荣格的挑战在于,最终人达到完善是不可能的,但人有那种本能的倾向,他称之为“原型”。如果个人不能应对挑战,就会得神经症和精神病;如果社会不能应对挑战,就会变得不和谐甚至毁灭。所以经过二战的荣格认为,在他那个时代,自我反思应成为绝对必须和惟一正确的事。
弗兰克尔以其意义治疗学著名,其宗教观自认为深入到一个新的层次,真正的深层,即潜意识的精神学层次。他把宗教与良心联系起来,把宗教看作是人对意义和超越追求的一种倾向。他也反对荣格集体潜意识的宗教原型的观点,在那里个人的宗教是被决定的。他认为,宗教虽然不是在我们里面的东西,但却是我们在生存中自由选择的、个人化的、趋向一种超越的倾向或关系,而且它对人有一种普遍的治疗作用。他的学说强调生活意义对个人生存下去的重要性,也看到了宗教作为意义之根基的地位。由于意义治疗学不仅是一种学说,还发展为一种治疗实践且有广泛的正面效果,使其在临床心理治疗、神学、教牧心理学等领域都受到重视并发生影响。弗兰克尔说,“尽管宗教对病人可能有非常正面的心理治疗效果,但它的目标并不是心理治疗。尽管宗教可能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和内在平衡,但它关心的并不是心理上的结果,而是精神的拯救。”宗教的目标比心理治疗更远,尽管心理治疗也可以为宗教所用,但那只是从附带效果来说的,它不能成为宗教或神学的附庸。弗兰克尔说,如果说心理治疗或意义治疗学是医治人的灵魂,那么宗教或神学就是拯救人的灵魂。
4、奥尔波特
宗教心理学发展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从低谷进入一个中兴时代。宗教及信仰问题受到美国学院派心理学家的重视。尤其人本主义学派的研究表明,从个体自我实现的角度看,宗教信仰是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人的信仰是否成熟直接影响到他的人格发展和完善。赞成这一观点的心理学大家有马斯洛、罗洛·梅、卡尔·罗杰斯和奥尔波特等。马斯洛认为,个体的高峰经验是人格完善的成功者的一种指标,其实质就是一种宗教经验。奥尔波特则认为,个体人格成熟的标志就是成熟的宗教情结,而成熟的宗教情结有其特征,我们可以根据一定的量表对其进行评测,奥尔波特并设计了这样的量表。他们的研究和理论,深深影响了整个心理学界对宗教的重新关注和看法。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奥尔波特这位美国宗教心理学家。他作为哈佛大学的主流心理学家,运用自己的心理学理论系统阐述了个体宗教发展的全景。他全面分析了个人宗教寻求和需要在生理、心理、社会及文化上的根源;从发展的角度剖析了信仰发展的不同阶段和过程,特别调查了青年人的宗教信仰状况,以论证成熟宗教情操与不成熟宗教情操的区别;对于个人宗教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如怀疑、信仰的确定、信仰与偏见、信仰与良心、信仰与健康等都做了心理学的系统分析,最后从价值论上论证了怀疑以及信仰的本质。这些都是在他的《个人及其宗教》一书中系统地加以论述的。后来,他又提出内在宗教倾向与外在宗教倾向相区别的宗教类型学,使得成熟宗教情操成为一个可测量的操作性概念,并且在1967年与同事一起,为宗教心理学贡献了一份“宗教倾向量表”。所有这些,构成奥尔波特有关个体宗教的一套系统的心理学理论。他认为,旧有的心理学理论未能从心理学的角度注意到健康的宗教信仰(宗教性)的地位,他的理论是对过去理论的一种校正和补充,他的理论为我们指出了宗教在个人人格中的独特意义。奥尔波特的宗教研究及其学说为学院派心理学提供了一种解释宗教的独特的理论范式,是20世纪中叶至今宗教心理学领域最为系统的理论。
宗教心理学虽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它不仅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对人类认识复杂的宗教现象作出了贡献,而且极大地推动了宗教学的发展。纵观这一百多年的历史,我们可以从群星灿烂的宗教心理学家那里,看出这个学科发展的线索:宗教心理学有一种从探讨人们信仰的深层动机到越来越注重外在行为表达及其测量的趋势;有一种从最初把宗教看做是个人精神病的致病原因到把宗教看做是健康人格成长的核心要素的转变:关于宗教信仰对个人成长的作用,宗教心理学从开始的负面否定越来越趋向正面肯定,宗教信仰过去被看做是个人的意识经验,后来在人文主义心理学家那里越来越倾向于成为一种治疗哲学。
六、宗教心理学研究在中国
心理学与宗教学—样,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斥为为资产阶级服务的伪科学。改革开放以后,两个学科均得到了恢复。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和积累,这两个学科的研究取得了飞速进步,但相对世界水平,我们不能否认,整体水平还相当落后。与此相关,作为这两个学科的交叉学科的宗教心理学的研究在国内更为落后,可以说还在起步阶段。目前可以见到的一些成果也主要是改革开放以后,学界对一些西方相关著作的译介。如:梅多、卡霍著,陈麟书等译《宗教心理学——个人生活中的宗教》(1990);I.B.布朗著,金定元、王锡嘏译《宗教心理学》(1992);[俄1波波娃著,张雅平译《精神分析学派的宗教观》(1992入[英1罗文塔尔著,罗跃军译《宗教心理学简论》(2002); [美1詹姆士著,尚建新译《宗教经验种种》(2005);[英1阿盖尔著,陈彪译《宗教心理学导论》(2005)。
可以看出,这些译著经过了近二十年的累积。除了这些译著外,由国内学者撰写的有关宗教心理学的介绍或研究性著作也有几部:如世瑾著《宗教心理学》(1989)、夔德义著《宗教心理学》(1990)、吕大吉著《西方宗教学说史》(1994)、梁丽萍著《中国人的宗教心理——宗教认同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2004)。以上著作的作者大多从事宗教学研究。在心理学著作中,提到宗教的很少,偶尔提到也只是在谈信仰或社会团体时一带而过,可能是科学性的诉求使得心理学研究者与宗教信仰“保持距离”。
另外,近年还出现一些专业论文,表明宗教心理学研究在国内渐渐引起关注。如:陈彪《埃里克森宗教心理学思想及其贡献》(《世界宗教研究》2003年第4期),戴嘉宝《新时期大学生信仰宗教的调查分析》(《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宋兴川、乐国安《我国精神信仰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陈永胜等《美国宗教心理学研究的历史、现状与问题》(《心理科学进展》2005年第3期),王昕亮《当代西方宗教心理学研究综述》(《国外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陈彪著《高峰体验与人格完善——论马斯洛的宗教心理学》(《晋阳学刊》2007年第2期),陈永胜等著《詹姆斯的宗教心理学思想新探》(《世界宗教研究》2007年第3期),还有陈永胜等在美国《国际宗教心理学杂志》上发表的英文文章《宗教心理学在中国》,等等。这些论文的作者大多从事社会心理学领域的研究,专门从事宗教心理学领域研究的人极少;这些文章中真正有分量的也不多。
总之,国内有关宗教心理学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学者很少,力量分散。尽管有学者意识到宗教心理学研究的必要性,并着意培养这方面的人才33:也有的学校试开了宗教心理学课程34;有人开始申报宗教心理学方面的国家研究课题;甚至来自不同领域的国内少数学者还分别于2007年9月、2008年3月、2009年3月相聚,召开了三次国内宗教心理学会议“,试图整合宗教心理学的研究力量,探讨合适的研究主题及国际合作前景,这些都可看成是我国宗教心理学研究的可喜进展。但总体来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来源:《宗教与世界》2009年5期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