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退休适应的佛教教育
老年人退休适应的佛教教育
阎奕铮
前言
中国大陆既有的汉传佛教,于教育理论方面问津者不多,能找到的著作只有理净法师的《佛教文化与佛教教育》、韩焕忠的《自觉觉他:佛教教育观》以及台湾出版的《承先启后》论文集等寥寥数本,且关注的多是历史和佛教思想。结合人类发展学(Human Development)等学科进行调查研究的专著还不多见。在实际操作上,对于大众普遍采取"相信"(Belief)的宣传方式,对于老人阶段的关注普遍只是采取传统的提供衣食居所的救济性的养老方式,未能充分达到积极性的教育目的。可以说,既有的佛教教育与佛教精深的理论系统、丰富的实践传统乃至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都是不相配的,远未发挥其全部的教育功能。这种现状固然是多种复杂的因素共同导致的,但教育观念的滞后和理论研究的缺失不能不说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所以,本文主要以宗教学和毕生发展学(Life-Span Development)的视角,组织佛教理论和实践为教育内容,充分利用佛教的教育资源,在老年人的退休适应问题上,试图为佛教教育提供一可行的思路和方法。
一.宗教教育的目的
宗教教育的目的和方法取决于对宗教及信仰的定义,而宗教和信仰是密切相关的概念。福勒(James W. Fowler)认为,宗教是一种积累而成的传统,它由经典、律法、诠释、神话等元素组成,同时包括了象徵、口头传统、艺术、伦理教导、信条、仪式等等。信仰(Faith)一般是由某个宗教传统产生的,但是比宗教更深入、丰富且个人化。它是个人或团体,通过感受和领悟宗教传统,对于至高无上的价值的回应方式 。通过这些定义我们可以知道,宗教是包涵广泛文化因素的传统,而信仰是这类传统中最富生机的核心。而对于至高无上的价值的追求,则是信仰的核心,亦是一切宗教和信仰最关键的内容。此种追求即田力克(Paul Tillich)所提出的终极关怀:信仰是一种终极关怀的态度,是对某些问题高度的、迫在眉睫的关切 。如果要用抽象语言方法辨别终极关怀,能够被定义为“终极关怀”的“信仰”,其终极性的特点是消除了主客体的对立。
由以上可知,宗教信仰(Faith)的本质特点是终极性。它是人格的目标和方向,幷且是从超越的层面引导生活。亦即宗教信仰(Faith)因其终极性,故对于个人生活来说具有指向性。有这样信仰的人在面对灾难和困惑,富有和悲伤时不会迷失方向;面对机遇时则充满信心和动力。
信仰的第二个特点是伦理性。每种宗教传统中都传承著众多的具有神圣性的律法、戒条和伦理教导。而相当部分的基本伦理适用于所有人类社会。在本质上,信仰的伦理性和终极性是分不开的,因为律法要求信徒恪守的伦理正是达到终极关怀的基础。所以,一旦终极关怀被确认,个人就会从主观上希望完完全全服从于这个最高指导原则的要求,就更有可能自觉自愿地过伦理的生活,这从客观地提高了个人的道德修养,也促进了社会的安定。
信仰的特点还体现在文化性和多元性上。围绕著对终极关怀矢志不移的追求,人类在历史进程中发展出了各自不同的璀璨文明。所以,宗教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核心文化。因为“一种文明形态就是其宗教的表达方式。 ”幷且“宗教传统是文明社会的生机源泉,是文明变迁的深层原因。 ”所以进行宗教教育,其实就是在进行人类核心文化的教育。而各大宗教传统是由各自的文明社会历史积淀而成的,不同是理所应当的,更应该抱著人类价值的眼光来欣赏同属人类文明的核心文化的宗教。
综上所述,宗教信仰体现了人类对终极目标的追求,基础是伦理标准,同时也体现了文化性和多元性。达到这几点的宗教教育,方可称得上是达到了积极的教育目的。所以,佛教宗教教育的目的,正是要引导被教育者认识佛教的终极关怀和实现途径,实践并发挥佛教的伦理性,体现佛教的文化性和同其他宗教和平共处的多元性。
二.退休年龄阶段的发展及适应
本文所选择的宗教教育的年龄段是60-65岁。一般从60岁开始,大部分人的身体和心智都逐渐开始老化,进入老年阶段 。而退休又使得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方式发生较大的变化,故采取科学有效的适应方法是势在必行的。
(一)生理的发展和适应
1.生理的发展
生理的发展在老年期十分显著,而且生理的影响同时作用于心理和社会因素方面,所以生理的发展在老年期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老人脑发展方面,从20-90岁,人脑的重量平均下降了5%-10% ,而老年人的脑容量比年轻的成年人少15%。这可能与神经元树突的减少、轴突的髓鞘质鞘的损伤或单纯的脑细胞死亡有关。幷且由于脑与脊髓功能的减慢,老人生理协调能力和智力都受影响 。常表现为智力、学习能力、推理能力、记忆力等心智能力的衰退。
在身体方面,老人的骨骼和肌肉都开始流失,而脂肪开始增加,运动能力逐渐下降。内脏的功能开始衰退,心血管、呼吸、消化系统功能失调逐渐增多。视、听、嗅、味、触的感官功能也开始变得不灵敏。老人的免疫系统功能逐渐下降,变得比较容易生病,而此时仪表也显出老态。总体来说,老化的过程就是一个物质身体逐渐衰退而趋向崩溃瓦解的过程。
2.适应发展的方法
大脑和身体的功能逐步衰退的情况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方法进行适应调整,使衰老的过程延缓。研究显示,人脑有显著的自我修复能力,适当的活动可以影响老人的脑发展 。如运动可以增加老人的脑容量,七十岁的老人其树突仍然可以增加并补偿神经细胞的损失等等。研究指出,运动是保持健康的极好的方式,老人的运动应当采取力量训练和有氧运动配合的方式,这样能够更有效地提高老人肌肉的力量。运动能够有效地增加肌肉和骨骼的质量,同时降低骨质疏松的发生。此外,柔和的和平衡性的运动也是被推荐的。
营养与饮食也是良好适应的一项重要因素。实验证明,限制热量的饮食可以延长生命週期,补充维他命可以延缓衰老过程幷且改善老人的健康。
(二)认知的发展和适应
1.认知的发展根据Paul Baltes的理论,把老人的认知分为认知机械(cognitive mechanics)和认知实务(cognitive pragmatics)两个部分来讨论 。
认知机械(cognitive mechanics),是思维的"硬件",幷且通过发展进化而反映大脑发展的神经生理学结构。它体现在处理能力的速度和准确性上,包括感官输入、注意力、运动记忆、辨别力、比较能力和归类能力。受到认知机械的生物的、遗传的和健康的强烈影响,认知机械的功能随老化而降低。认知实务(cognitive pragmatics),是思维及文化为基础的“软件”,包括读写技能、语言理解、受教育的条件、掌握的技能、关于自我的知识和帮助自身掌握和应对生活的技巧等等。尽管认知机械在老年会衰退,但是认知实务则确实可以提升。
2.适应发展的方法
此时期重要的适应理论是“用进废退”论(Use It or Lose It) 。读书、纵横拼字迷、参加演讲或音乐会等精神的活动有助于维持老人的认知技能。即老年人保持参与社会活动有助于优化认知技能并且防止年龄有关的智力发展的下降。研究指出,老人仍然有极大的空间可以增进其智力功能。
(三)社会情感的发展和适应
1.社会情感的发展
此一阶段老人面对的主要问题是退休的适应,即社会角色的转换 。包括活动的减少、社会关系的改变、空闲时间的增多、生活目标的失去等等。由于这些转变,老人常会感到自己无用、被遗弃、而有自卑与憎恨的感觉。如果对于这些转换不能良好适应,有可能会因为影响精神健康而使老化的过程加速。
2.适应的方法
活动理论(Activity Theory),即老人参与的活动越多,他们就越有可能对生活感到满足 。从1960年代至21世纪,研究者以充足的证据证明了当老人处在活跃、精力充沛、有生产能力的状态下,他们更能成功地变老,并且比脱离社会参与要更快乐。
在操作方法上,作计划幷且成功地实施,是良好适应退休的重要方面。包括空闲时间的安排、培养工作以外的新兴趣和朋友、保持与社会接触、保持思想活跃等等。
三.老年人退休适应的佛教教育设计
根据学习动机理论的调查,老人参与教育活动的动机取向,以社会接触和认知兴趣的动机为最多,故我们应当按照这两个动机在课程设计中充分安排知识性和社交性的内容。在决定老年期发展的生理、心理、社会的因素中,生理的改变是最明显的,并且直接影响老年人的社会活动和认知兴趣,故在老年人佛教教育课程的设计中,必须以老年生理学为基础,将其视为教学设计的关键。在此基础之上,进行佛教终极关怀的教育,引导老人通过自身的学习和实践,认识生命的意义及目的。
根据以上方向,我们以两个月为时间单位而设计课程。实施教育所依托的机构,以寺院、佛教团体或老人院等能够提供设备、活动场所及必要的经费的社会机构为主。要求参与教育的老人每周至少有12小时的上课时间,理论课和实践课各占6小时,要求参与教育者完成作业的形式复习课堂所学内容。此外,每周安排一次为时一天的社会活动课。
(一)理论课
理论课程每周安排三次,时间为早上9点到11点半。每次分为两节课,各一小时,课间休息半小时。
理论课主要讲授佛教思想。以原始佛教思想为体,以大乘佛教思想为用。以直白易懂的语言授课,让受教育的老年学员一方面能够了解到四圣谛、八正道和十二因缘等以追求觉悟为核心的佛教终极关怀,另一方面能够受熏陶于大乘佛教普渡众生的慈悲情怀。体用结合,避免偏颇。这么做的目的,一是使受教育老人了解到佛教的终极关怀,使之从佛教就是烧香拜佛求发财的认识层面上升到追求觉悟和涅槃的终极关怀的认识层面。二是可以增长佛学知识,全面掌握佛教的核心思想和伦理追求,使觉悟与慈悲有机地结合以指导日常生活。三是根据"用进废退"理论,让老年人在课上接触适量抽象思辨的佛教义理,给予其作演说和读书报告之类的机会。课下进行自主阅读、完成作业,背诵重要偈颂等学习任务。可以有效地促进其认知实务的提高,补偿认知机械的衰退。
(二)实践课
实践课程每周安排三次,时间为下午3点到5点半,每次分为两节课,各一小时,课间休息半小时。
实践课主要教授佛教禅定、养生术和保健知识。禅修和养生术方面需请禅师及体育老师授课。结合佛教思想说明禅修是通往佛教终极关怀——觉悟的必由之路。并且说明禅定修行对于身心健康的促进作用和对于延长寿命的帮助 。在养生术方面可不限于佛家,分别教授太极拳、八段锦等动作柔和的中国传统养生术和注重力量训练的器械训练方法。再者,安排营养与保健知识课程,指出佛教传统的素多荤少的饮食正是一种有助于延长生命周期的低热量饮食,并且强调补充各种维他命对延缓衰老的作用 和其他营养保健知识。
(三)社会活动课
设计社会活动课的依据是"活动理论"。即老人参与的活动越多,他们就越有可能对生活感到满足。退休老人的社会活动变少,社会关系缩小,空闲时间增多,特别需要的就是精心设计的能够培养新兴趣、认识新朋友、为生命注入新的活力的社会活动计划,以此来成功地适应退休的生活。主要的设计是集体出行参访著名佛寺和山水名胜、其他宗教活动场所和举办志愿者活动。
社会活动课的第一个项目是文化之旅。以参访附近山林中佛寺和山水好的景点为主。一者登山是效果良好的有氧运动和耐力训练,有助于老年人增进肌肉力量和保持健康。二者参访名山古剎既可增长见闻,又可感受山水的灵气,培养佛教清净出世的情怀。三者经常有新环境和活动的良性刺激,可以保持老年人神经元树突的生长,维持大脑功能。此外,还可以访问佛教外的其他宗教场所,了解其他宗教,以达成多元宗教教育的目的。
利他主义和志愿者活动也是外出活动的重要内容。组织学员进行文艺演出、募捐、社会服务等接触社会的活动。这些活动向老年学员提供了很好的认识和合作的机会,可以充分满足老人接触社会,找到新朋友的学习动机。在宗教教育上,这类活动既能够提供学员实践佛教普渡众生的慈悲心的机会,又能够使老年学员在退休后重新发现自己对社会的价值,能够使他们获得生活的满足感,从而使健康质量提高。这一设计同样基于活动理论,目的在于激发老人的潜能,使原本被社会孤立的老人,再次投入社会,重拾生活的价值,建立信心 。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根据田力克的终极关怀说和詹姆斯. 福勒对信仰(Faith)的定义,说明了佛教教育需要体现体现佛教的终极性、伦理性、文化性和多元宗教观。根据毕生发展学说明退休阶段的佛教教育务必要使60-65岁年龄段的老年人良好地适应其生理、认知和社会情感的发展,使退休老人成功地适应退休生活。并且结合佛教的理论与实践,设计了以两个月为时间单位的佛教教育课程。
在汉语系佛教的研究领域,佛教教育多以传统的宗教立场为视角,本文尝试以人类毕生发展学为理论进行研究,为佛教教育提供一种较为现代的视角。再者,本文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第三部分的课程设计可以直接为佛教组织或教育机构使用,教学内容既可随条件替换更新,时间单位也可以无限制地增加,以形成有特色的长期教学。
在国际上,从近年出版的专著和论文集来看,由多学科的视角对宗教教育的研究成果颇丰。充分体现了宗教教育逐步由纯宗教立场转向宗教和多学科对话、宗教教育和现代教育融合的大趋势。而此点,亦必是佛教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多学科视角的现代宗教教育方面,西方的宗教先行一步,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汉传佛教历史悠久、教育资源丰富,理不当落于人后。惟希望更多的学者和佛教教育工作者能投身其中,将心理学、毕生发展学等学科融汇于佛教教育中,造福更大范围的人群,为我国和谐社会的建构作出贡献。
参考书目:
1. James W. Fowler, Stages of Faith (San Francisco: Harper & Row, 1981)
2. John W. Santrock, Life-Span Development, 12th ed. (Boston, Mass.: McGraw-Hill Higher Education, 2009)
3. 邱天助著:《教育老年学》(台北:心理出版社有限公司,1993年)
4. 保罗.田力克(Paul Tillich)著, 鲁燕萍译: 《信仰的动力》,初版(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1994年)
5. 陈兵著:《佛教气功百问》 (北京:中国建设出版社出版1989年)
6. 张志刚著:《宗教学是什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6)
7. 赫洛克(Elizabeth B. Hurlock)原著,胡海国编译:《成人心理学》,(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