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道次第》修学释疑

       

发布时间:2009年12月07日
来源:不详   作者:济群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道次第》修学释疑

  济群法师

  ——2008年秋讲于苏州道次第专修班

  2008年秋,济群法师与苏州西园寺“《道次第》学习小组”成员座谈,并就学员在学习《道次第》及个人修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作了开示。本文根据现场录音整理。

  问:为什么法师这几年在提倡《道次第》的学习?

  答:之所以将《道次第》作为学习重点,是特别针对大众目前的修学现状而设置。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所接触的信息量极为庞杂。事实上,不必说佛教各宗各派,仅一宗典籍都难以完整掌握。这种广泛而无序的涉猎,使学人普遍存在不得要领的问题。

  而《道次第》的特点正是在于,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常规的修学套路。

  在人生道路上,似乎有无数可能的选择。但归根到底,无非是两个选项,一是轮回的道路,一是解脱的道路,这也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方向。《道次第》所指明的,正是帮助我们走向解脱、走向菩提的道路。既有理论的引领,也有实践的指导。当然,这也是佛法所有经论的共性。而《道次第》的特色在于,它所提供的套路特别简明,且应用面极广。不仅适合业余学佛的在家居士,即使对专业学习的佛学院学生也很有帮助。

  不少佛学院的学生,辗转读了好几个佛学院,经典看了很多,但对佛法的了解依然是局部而片面的,缺乏系统认识。这也是学佛过程中容易存在的误区,只是停留于书本性、知识性的学习,不具备融会贯通的能力。所以,在我们研究所的初级教育中,始终把《道次第》作为一门重要课程。

  如何通过《道次第》的学习,使我们从轮回轨道中走出?

  我们现有的每个心念,都是和轮回相应的,都是在建立轮回的因果。而学佛所要建立的,是解脱的因果,是和解脱相应的心念。在此过程中,不仅要有相关知识,更需要心行调整的技术,需要在不断重复中加以巩固。

  当正念、正观尚未生起时,说得再多,也只是一种说法。因为你的状态仍在轮回轨道,然后说一些解脱的话。当然,如果本着交流探讨的目的来说,也是学习方式之一。但不少人对佛法有了一知半解之后,就热衷于夸夸其谈。这样的说,无异是井蛙语海,夏虫语冰,不仅没有任何力量,还将成为凡夫心的增上缘。因为你是以我执的心在说,以炫耀的心在说,以是非的心在说。最后甚至就会以为,佛法是用来说,而不是用来做的。

  对修学而言,《道次第》所规划的框架是地图式的,不仅标明了起点和终点所在,还对其间经历的每个阶段有详细说明。我们所要做的,无非是熟悉这张地图,然后按图索骥地走下去。

  我们所走的这条路叫做解脱道,其终点就是解脱。成佛,则是解脱的延伸,是把证得的解脱智慧和能力延伸到一切众生身上。

  明确这个目标之后,进而需要了解它的方法和手段。在开始阶段,我们需要熟悉《道次第》所提供的书面知识,具体到每一步应该怎么走,论中都有清晰引导。进而,还须通过思维修和观察修来落实于心行。这种落实的结果,就是摆脱凡夫心,建立和解脱相应的心态。凡夫心,就是我们固有的贪嗔痴;和解脱相应的,则是依正见而有的正念。

  心念虽有种种不同,但从本质而言,无非是两类。一是轮回以及和轮回相应的心理,一是解脱以及和解脱相应的心理。非此即彼,别无选择!

  我们现有的,正是轮回以及和轮回相应的心理。学佛所要建立的,则是解脱以及和解脱相应的心理。这是两个无法兼容的系统,不摆脱轮回的心灵系统,就难以进入解脱的心灵系统。不少人对解脱有畏难情绪,对成佛更觉难以企及。事实上,每个人内心都具备解脱的潜力,成佛的潜力。关键是进入这个系统,然后将这一潜在力量激发出来,使之逐渐壮大。

  问:本论的修学重点是什么?

  答:《道次第》的学习,首先是要把握本论的主要内容。从道前基础到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每一阶段的学习内容都是由诸多问题组成。如道前基础的重点是如何正确闻法,暇满人身的意义,然后是依止法。下士道的重点是念死无常、念三道苦、皈依三宝、深信因果。然后还要认识到,每个问题是帮助我们建立什么观念,在应用过程中又该完成怎样的心行转化。

  此外,还要把握每个阶段的核心修学内容,如下士道的核心是皈依,中士道的核心是出离心,上士道的核心是菩提心。其中,又以皈依为一切修行的基础。皈依是代表生命轨道的调整,是从自我中心的凡夫轨道中走出,进入以三宝为中心的道路。这就需要对三宝生起信心,然后修习依止法。通过身心的依止进入修学状态,我们对三宝的信心有多少,就能获得多少佛法的受益。

  这种信心和依止,同样适合对《道次第》的学习。因为凡夫心是跳跃不定的,很容易被诱惑,今天听到这儿有活动,明天听说那里来了上师,整天东跑西颠,最后一无所获。这就需要通过修习依止来排除干扰,摆脱诱惑。我们选择《道次第》作为这一阶段的学修重点,对本论及依止师必须生起信心,然后安心学修。否则,学习是难以奏效的。

  问:《道次第》的学习适合什么受众?怎样将学修落到实处?

  答:《道次第》是为大众施设的常规修学道路,就像建楼,先要把地基打好,然后进入第一层,再是第二层、第三层。若不遵循这一次第,修行就会因基础不牢而出现问题,或是修不上去,或是像地基不稳的楼房那样,随时都可能轰然倒塌。

  当然,世间没有绝对的事。每个人的生命起点不同,说不定谁就是大菩萨再来。你看六祖慧能,听到《金刚经》就直接契入空性,并不需要经历多少基础建设的阶段。但保险起见,即使你上根利智的人,遵循这一次第也不会白费功夫。因为佛法修行不是说明心见性就什么都搞定了,其实,见性只是修行的开始而非终结。见道之后,还要清理无始以来的思惑、烦恼和生命串习。

  靠什么解除串习?在证得空性之前,主要是通过受持戒律,通过念死无常、念三恶道苦的观修,使串习逐渐转弱,进而不起现行。《道次第》的业果部分就是告诉我们,从心念生起到形成生命现象的的因果关系。若将其中的轮回因果搞清楚,了知每种烦恼形成的基础,就能找到合适的对治角度,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因为所有问题都在于我们的设定,以及对设定的执著,所以关键要使我们的认识与法相应。比如对暇满人生的认识,是帮助我们重新确立价值观。我们学习暇满、义大、难得之后,能否将这一思考落实到心行?仅仅知道暇满、义大、难得的字面意思是不够的,是用不起来的。那样的话,我们处理问题时仍会回到固有观念的轨道,而这个轨道就是串习,就是轮回。

  学习《道次第》,是帮助我们建立和解脱相应的心念。关键在于,将其中法义转化为自身观念,进而在生活中不断实践。否则,学得再多也没用,把三藏十二部倒背如流也没用。

  问:学习《道次第》的同时还在修四梵住,怎样使两种学修结合起来?

  答:从修行来说,四梵住也是很好的法门,但在一定修学阶段,所学和所修必须是相应的。所以我们学习《道次第》时,应该针对《道次第》所说每一法进行观察修和思维修。否则就会像论中所说的那样,“有如驰马,先择马场,场所既定,辔勒乃施。倘于一处先习闻思,别于他方另求修证,异道以驰,如何而可?”一个人选了马场,却在别处跑马,前期所做的准备工作就派不上用场了。

  《道次第》不仅有理论建构,本身就是次第分明、由浅至深的修心引导。如道前基础阶段的思维暇满、义大、难得,就是帮助我们确立价值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我们觉得重要或不重要,有时间或没时间,做什么或不做什么,都是这种价值观的具体应用。正是这种价值观决定了我们的取舍,决定了我们的行为。

  我们是选择轮回还是选择解脱?这是一个大是大非的问题。若能真切认识到人身价值,认识到轮回过患,自然会对修道生起迫切之心。在原则问题上确定下来,今后的修行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否则,心还是会被轮回的盛事牵着跑。

  因为执著就是所有烦恼的源头。如果我们透彻轮回本质,知道这无非是一个泡沫,其本质是痛苦的,还会患得患失吗?还会心存期盼吗?世间所有的束缚,都是因为我们在乎。因为在乎,就割舍不下,就难分难解。倘能解决这个问题,修行的最大障碍就迎刃而解了。

  修行,不仅是坐在那里观照或念佛。如果观念没有调整到位,仍会不断制造烦恼,制造束缚。这也是很多人修行有年却习气依旧的原因所在。因为观念会制造心态,世间种种会对我们产生什么影响,关键就在于我们怎么看。如果这种设定来自无明妄想并被我们所执著,烦恼必会随之而来。反之,如果在面对一切现象的当下就具备正见,它就不会对你构成任何影响。当下就是解脱!当下就是清净!

  我们现在既然学习《道次第》,就要严格按照论中的步骤逐一落实,才能保障这一阶段的学修效果。

  问:解脱道与菩萨道是什么关系?

  答:佛教虽有很多宗派,但无论什么宗派,都要汇归到解脱道和菩提道的根本。此外,还有作为基础的人天乘。这就是《道次第》建构的三士道的框架,一是做人的道路,为下士道;一是解脱的道路,为中士道;一是成佛的道路,为上士道。

  三者又是怎样的关系?关于这个问题,不同宗派会有不同观点。在大乘佛教地区,不少人对声闻乘不以为然,觉得那是自了,是小乘。而在南传佛教地区,又有大乘非佛说的排斥。这和佛教在不同地区的传播情况有关,也和过去资讯闭塞、缺乏沟通有关。声闻学者所接触的,就是声闻圣典,自然以此为至尊。而在大乘佛教地区,从经中看到的则是以大乘为究竟了义,而声闻虽能成就解脱,却不像佛陀那样悲智圆满,自利利他,是为焦芽败种。

  那么,解脱道跟菩萨道究竟应该是什么关系呢?

  我觉得,过去那种将解脱片面定位为小乘修学项目的观点是不对的。事实上,解脱是三乘佛法的共同核心。不论大乘还是小乘,都需要通过正见修习止观,成就解脱,这是所有宗派的核心所在。声闻行者固然需要解脱,菩萨行者同样需要解脱。关于这个问题,宗大师在《道次第》中明确指出:“夫以惑业所制,流转世间,为众苦所逼者,自利犹且未能,况云利他者哉。此乃一切衰损之门,菩萨较诸小乘尤应厌离而灭除之。而于悲愿自在,受生世间,则应欢喜焉。”

  可见,菩萨比声闻更应希求出离,希求解脱,因为他们还有责任将这份解脱的经验和能力带给众生。所以,大乘佛法的不共之处是在菩提心,也就是利他之心。如果你已成就解脱或具备解脱经验,就有责任进行传播,广为弘扬,成为解脱的推销员,成为解脱的播种机,使众生从中得益。

  怎样才是最好的利益众生?不是说给他吃的喝的,这些帮助很多人都有能力来做。给予众生长久的帮助,就是传播并教授解脱的经验。正如《金刚经》所说:“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若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可见,发菩提心就是要令所有众生进入无余涅槃,彻底平息生命内在的迷惑烦恼,获得解脱能力。

  如何帮助众生平息生命内在的迷惑和烦恼?不仅要拥有理论知识,还要具备相关的能力和经验。否则,众生接受这种知识后可能还是不会用,还是等于零。具备这种能力后,还应进一步发起菩提心,将经验传授给众生,而不是独享解脱之乐。

  从这个意义上说,菩提心就是出离心的一种延伸,菩萨道就是解脱道的一种延伸。如果忽略解脱基础,自己尚流转六道,无力出离,拿什么利益众生?那样的菩萨,不过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问:什么是正见?什么是佛性?

  答:正见是帮助我们简别是非的尺度,也是指导我们认识真理的方法。从世间层面来说,正见就是与事实相符的认识和观念。从出世层面来说,正见就是空性见,是断除烦恼、证得解脱的能力。

  佛陀施设教法的目的,无非是要指引众生破迷开悟,证得宇宙人生的最高真实。但众生根机有种种不同,于是,就会根据不同对象,提供契合各自根机的认识角度及解决方法。不同的见,正是代表不同的认识角度。在《阿含》经典中,是以苦空、无常、无我为正见。而我最近在“第三届菩提静修营”所讲的“《心经》的般若正观”,则是以般若正观作为观察方法,在认识每一事物的当下,了知它是无自性的,是空的。

  佛性出自如来藏的见地,这一系统的经典认为,众生内在的佛性是本自具足,圆满无缺的。这个观点会给学人带来极大信心,而弊端在于容易形成我执,形成常见。如果认为众生内在的佛性是真实且常恒不变的,就会落入常见,这和外道的我执并无本质不同。只有在无所得的状态中认知生命内在的觉性,才不容易出现弊端。在有所得的情况下,你执著一个什么,其实都是我见,是妄想。《道次第》属于中观应成见,和如来藏的见地并不一致。

  问:正念和菩提心在修行中有什么作用?

  答:我们希望解脱、成佛,就必须发展和解脱、成佛相应的心理,然后不断巩固。这种正念的成就,也是对治妄念的力量。否则,当妄念生起时,你靠什么去对治?逃避是不起作用的,根本的解决之道,是依正念来对治。

  正念的选择,又和我们的价值观有关。因为心念的建立需要有背景。你要什么?如果你要的是五欲六尘,那就是妄念之根,就会源源不断地从中萌发妄念。反之,如果你觉得五欲六尘虚幻不实,它就不会在你内心形成相应的念头。

  修行是要善用其心。轮回的根源在哪里?就是我们内心的迷惑和烦恼。如果我们不想轮回,首先要解除内心制造轮回的根源。这就要对人生方向有明确选择,并落实到脚下。其实,路就在我们当下的每个起心动念。正是它们,决定了未来生命的发展方向。因为每个心念的不同属性,都左右着我们的人生道路,影响着未来的生命方向。

  所以,修行就是修正我们的心行,不是修正别人。认识到这个道理后,修行就不再是一件很难的事了。难的原因是什么?就是因为我们不清楚,因为用力方法有误。

  菩提心虽是上士道的内容,却贯穿着整个《道次第》。无论学修什么法门,也无论做什么,都要在菩提心的统摄下进行。

  我们的内心有两种心态,一是凡夫心,发展这种负面心态,会将我们导向轮回。一是善心所,发展这些正面心态,会将我们导向解脱。发心,就是我们做每件事时选择哪种心,发展那种心。同样一个行为,若以贪心去做,就是在发展贪心,最终成就的也是贪心。若以菩提心去做,就是在发展菩提心,最终成就的也是菩提心。

  从这个意义上说,发心正是修行的根本所在。

  问:怎样理解佛法所说的精进?

  答:佛法所说的精进,是在智慧指导下,所解决的是我们的不良串习。所以它是有特定内涵的,不是世间所有努力都能称为精进。

  简言之,精进就是断恶行善的努力,正如四正勤所说:未生恶令不生,已生恶令断灭,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长。我们所要止息的,是轮回以及和轮回相应的串习;所要成就的,是解脱以及和解脱相应的正念。怎样解决和轮回相应的串习,培养和解脱相应的正念?这就必须通过对《道次第》每一法的思维和实践来完成。

  我们需要知道,这一法义是要帮助我们形成什么观念,形成后又如何应用,这个过程离不开思维。一旦将法义落实于心行,发自内心地认识到这一观念的重要性,无须太多努力,它都会持续不断地产生作用。我们应该都有这样的经验,凡是我们不觉得重要的事,即使有人提醒,也多半是心不在焉,过耳即忘。而那些我们觉得重要的事,不用特别想着,也会时时浮现心头,徘徊不去。比如明天要参加一个重要活动,晚上往往会辗转难眠,你告诉自己:睡吧,不要想了。能不能马上睡着?为什么做不到?因为你觉得这件事确实重要,确实还是放它不下。

  其实,修行就是要把这样的心理调动起来。真正调动起来后,就不用着急了。而在调动之前,必须如救头燃般精进努力。若能深刻意识到生命在轮回中的险境,意识到暇满人身蕴含的价值,自然就会全身心地认真对待。

  精进不是著相,著相的精进很容易出现问题。所以精进也要中道,不急不缓,就像弹琴一样,弦不能太紧也不能太松。

  问:如果对别人的事,觉得对方处理不善而为之惋惜,是否也是一种执著?

  答:你觉得惋惜,可能是出于你的同情心。你可以给他一个建议,一个忠告。关键是确定自己本着慈悲心在做,至于怎么表现,并不是最重要的,方式可以有很多。但如果你觉得他一定要这么做,不这么做你就感到难过,感到痛苦,那就落入执著了。

  菩萨以悲悯心帮助众生,但这种悲悯是建立在无所得的智慧之上。无所得不是说没有结果,而是结果再好也不执著。你的心不粘到结果上,不粘到你所做的事情上,因为一切法的当下都是空性。菩萨安住在空性中去度众,去行种种利他事业,只是在慈悲心推动下的自然反应,并不会粘着于事情本身。在做的过程中,当下就是无所得的。不是说没结果就无所得,有结果就有所得,那就不是菩萨了。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