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工巧明>> 雕塑>>正文内容

大足宝顶大佛湾第24号民国造像小识

       

发布时间:2009年12月04日
来源:不详   作者:李小强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大足宝顶大佛湾第24号民国造像小识

作者:李小强

大足宝顶山石刻,是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中备受瞩目的造像群。其主要部分是南宋后期,大足人赵智凤清苦七十余年营建的大型密宗道场。它分为结界像、大佛湾、小佛湾三部分;其中大佛湾以宏伟而巨大的规模、图文并茂的表现形式、世俗化特色等因素,吸引了众多的海内外游览者。值得注意的是,在宝顶山大佛湾中,还有清、民国时期的几龛造像。拿它们与大佛湾内宋代石刻相比较,显得风格殊异,缺乏生动性、内涵性;但因位置缘故,又颇受游客关注,如第24号道祖、山君龛,即位于今天参观大佛湾的第一处造像。今就该龛一些问题,略作小识。

第24号道祖、山君龛,右为太上老君,头戴束发冠,冠中有三层宝塔,骑一牛,手捧八卦(图一);左为坐于老虎背上的山君,三头六臂,正面头像额头紧皱,眼凸,粗鼻,獠牙外张,一副狰狞恐怖的面貌,与头后一略带笑容的面容相比,更显其威风凛凛之状(图二)。此龛旁有对联:“道祖乘牛登岸上,山君伏虎镇桥头”。从此联来看,造山君像的目的是为了镇桥的作用;而老君乘牛登岸上,也暗示着过桥的意思。在大佛湾中,目前的资料显示,在明代之后主要有“佛缘桥”的营造,因而该像的塑造时间应当是指该桥修建之际。大佛湾内现存的龙蜚声撰写的《书<与佛有缘>碑并跋》记载:“癸丑三月,派代回龙桥谒祖,后道经佛湾……时逢修桥将竣,乞序于余”①。由此可知,该桥在民国癸丑年(即民国2年,1913年)时即将竣工。之前,游览者参观大佛湾,游至柳本尊行化道场、十大明王像处,即沿原路返回。此桥竣工后,游览者可由此桥到今日道祖、山君处,从而参观的线路形成一圈。而第24号龛造像的正前方岩下,就是“佛缘桥”,为山君镇桥职能的体现。因此,该像的塑造时间可能为此年左右,即为民国初年,而不是清代。②这一点,学兄赵辉志先生也持同一观点,其著作根据该龛道祖头冠形制,认为该龛为民国时期所造。③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图一:道祖(太上老君)、山君龛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图二:山君头部

另外,在该龛毗邻的岩石上,为民国4年(1915年)开凿的第25号地母、玉皇龛。由此亦可知第24号龛的开凿时间不会过晚,当在第25号龛之前。

综上所述,第24号为民国初年的石刻造像。其主要是因大佛湾内“佛缘桥”的修建而营造,是当时人们信仰习俗的形象化反映。

注释:

①《大足石刻铭文录》,第242页,重庆出版社,1999年。

②关于第24号造像时间,《大足石刻内容总录》即定为清代。参见《大足石刻研究》第494页,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

③参见赵辉志:《大足石刻服饰史》,第145页,中国三峡出版社,2001年。

作者单位: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