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意的起源
试论如意的起源
作者:黄丹丹
摘要:文章探讨了如意的起源问题,对学术界目前存在的三种如意起源说进行辨析,结合文献资料,对相关证据进行考证,证明如意起源于中国固有的挠痒工具——爪杖,最晚在东周时期,我国就有了如意的原始形态物。
关键词:如意;起源;兵器;印度舶来品;爪杖
一、有关如意起源问题的几种观点
如意是我国常见的一种传统工艺品,一般由首、柄两部分组成,形似灵芝,首部呈云形或灵芝形,柄部为S状的拱形,由各种珍贵材料精制而成,寓意吉祥。如意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如意作为一种器物,最早产生于何时何地,史料中不见明确的记载,学术界目前形成了三种观点:
有学者认为如意可能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兵器。明代朱权的《天皇至道太清玉册》称如意为“黄帝所制,战蚩尤之兵器也。后世改为骨朵,天真执之,以辟众魔。”[1] 英国学者C.A.S.威廉斯著《中国艺术象征词典》“如意”条称:“这是一种带护手的短剑,最初是铁制的,古人用于自卫及做手势……它实际上是一种钝剑。”[2]
最为通行的观点认为如意是一种随印度佛教传入中国的舶来品。如殷伟、殷斐然在其编著的《中国福文化》中指出:“相传古印度将竹木一端刻成手形,用来搔背痒,梵语叫‘阿那律’,僧人在室讲佛经时,手持如意,记经文于其上,以备遗忘。”[3]刘烨在《如意文化与‘如意玉雕’》一文中更明确地指出:“‘如意’一词出自印度梵语‘阿那律’,随佛教传入中国。”[4]其他许多介绍如意的文章和资料也认定“如意”从语义上来讲最初是佛教用语,作为器物的如意原产于印度,和佛教密切相关。其理由概括起来主要是,“如意”一词似乎与佛教有着特别密切的关系,“如意轮”、“如意珠”是常用的佛教法器,“如意通”、“如意智”等是常见的佛教用语。译经者在翻译佛教典籍时,把印度佛教徒用来搔痒的随身器具“阿那律”直接译作“如意”。据相关文献资料的记载,这种如意在中国佛教徒中大为流传。如《十国春秋·刘继颙传》曰:“继颙能诵《华严经》,手执香如意,紫檀镂成,芳馨满室,四方争为供施,多积畜以佐国用[5]。” 刘继颙原是一位佛家弟子,后被北汉皇帝封为太师兼中书令。刘继颙诵经说法时执持如意,将之视为教义、佛法的高贵象征,正如“如意珠”、“如意轮”那样,是一种重要的佛教法器。刘继颙还以如意“佐国用”,赋予其权力、威严的象征意义。
近年来又有一些学者,如刘岳、马斐、罗文华等,都先后在其相关的论文或著作中涉及到如意的起源问题,认为如意源自中国固有的爪杖,其产生之初具备单一的搔背功能。[6] 北宋释道诚编《释氏要览》指出:“《指归》云:‘古之爪杖也。’或骨、角、竹、木,刻作人手指爪。柄可长三尺许。或脊有痒,手所不到,用以搔抓,如人之意,故曰‘如意’。”[7]清代历荃《事物异名录》“如意”条称如意为“爪杖”,引《稗史类编》曰:“如意者,古之爪杖也,或用竹木削作人手指爪,柄可长三尺许,或脊背有痒,手不到用以爬搔,如人之意[8]。”所载与《释氏要览》所述雷同。主张“如意为中国爪杖”的学者往往以这些记载为依据。
三种主张各有凭证,众说纷纭,笔者认为有必要做进一步的考证。
二、对“中国古代兵器”说的分析
朱权提出如意最初是黄帝用来战蚩尤的武器,后来还演变成了骨朵。据王开文《锤挝骨朵与击兵考述》介绍,骨朵确实是一种以抡挥为主的古代打击类兵器,是一种用铁或坚木制成的棍棒,首端犹如蒜头,它就是长柄的锤,后成为一种仪仗用器。[9]刘展《通河县出土多角形石骨朵》一文,认为石骨朵源于史前期,最初是一种狩猎工具,以后才成为一种兵器,继而变为一种礼器。[10]刘权所言,将如意、骨朵和道教法器联系在了一起。黄帝蚩尤之战仅是一个神话传说,黄帝制如意一说并无根据。而从考古出土文物、墓室壁画和文献记载来看,骨朵和如意在形制上也相差甚远,功能也各不相同。由此可以推断,两者应为不同的器物,不存在源流关系。
英国学者C.A.S威廉斯又将如意与短剑联系在一起,将其归入兵器一类。传说中最早的剑为“轩辕夏禹剑”,为黄帝所制,这当然不是史实,不足为信。从《中国古代兵器图集》所载的一把出土年代最早的短铜剑来看,它形似柳叶,为商代草原地区游牧民族的一件防身器具(见图一)。[11]虽然剑在后代于防身的功能之外,又增加出许多特殊的功能,被奉为贵族的风雅配饰,被作为道家的重要法器,甚至在礼仪中显示权力、地位等,但将如意与剑两者的最初形制和功能加以比较,很难发现两者有什么联系,也没有文献可以为两者的继承关系提供证明。
如意的确发挥过类似兵器的功能。《南史》载:“明旦,元英自率众来战,叡乘素木舆,执白角如意以麾军,一日数合,英甚惮其强。”[12]《宋史》载:“昭远酒酣,攮臂曰:‘是行也,非止克敌,当领此二三万雕面晋少儿,取中原如反掌耳。’及行,执铁如意指麾军事,自方诸葛亮。”[13]此二则虽见如意用于战事,但只为高级将领所执,且是用来“麾军”的,不是士兵普遍使用的作战工具,发挥的是一种近似于指挥棒或令旗的功能。虽然如意与骨朵、短剑一样,在战争中具有重要作用,但这不是它起源之初的功能,而是发展至魏晋以后的事。如意和骨朵、剑并没有必然的联系,现阶段还没有发现有力的证据可以为如意源于兵器一说提供证明。
三、对“印度舶来品”说的分析
如意是否随印度佛教传入中国,为了探清这一问题,可以先从词源上对“如意”一词进行考察。《说文解字》释“如”为:“从随也。从女。从口。”[14]释“意”为:“志也。从心音。察言而知意也。从心,从意。”[15]两字相合,具有“遵从意愿”之意。而“如意”一词,最早见于《汉书·京房传》:“臣疑陛下行此道,尤不得如意,臣窃悼惧”。[16]这里即指“称心如意”之意。白化文在《试释如意》一文中分析认为早在西汉,如意就是个很流行的吉祥词语。[17]刘岳也在《身世纷纭话如意》一文中指出:“至少在西汉,甚至更早,‘如意’就已是个有吉祥含意并可用作人名的好词。”[18] 可见,早在译经之前,“如意”即是一个表达吉祥含义的词语了。白化文又在《试释如意》中,对中国“如意”一词与梵语中一些佛教用语的关系进行研究,指出:“佛教传入中国,佛经翻译家借用‘如意’这个现成的词语来翻译梵文中的某些词语,并赋予它更多更丰富的词义,这是旧瓶装新酒的办法,翻译中习用。”[19]由此进一步证明,“如意”原为中国的固有词汇,印度“阿那律”得“如意”之名,只是翻译活动的结果。可以推测,当时中国已有和“阿那律”形制和功能都相同的器物,且有“如意”之名,所以也给“阿那律”一个相同的名称。“阿那律”能得“如意”之美名,是源于当时中国人对“如意”一词在语义上的理解。
印度阿那律与中国如意孰先孰后,是否存在源流关系,还要进一步考察。上引《中国福文化》中称阿那律是用来搔背的,《试释要览》也称如意为“古之爪杖”,但这里的“古之爪杖”,是一个模糊的时间概念,并没有指出是在译经活动之前还是之后,也没有指出最初的起源地点,故不能以此判断中国的如意由印度阿那律而来。查阅从印度翻译过来的佛教典籍,有关阿那律或如意的记载并不多见。公元320年至6世纪,印度佛像大量出现,在早期的印度佛教造像中,执持如意者难得一见。印度僧徒所用阿那律的最初形制不得而知,只能根据其搔痒功能姑且将之推测为爪形。但有一点勿庸置疑的是,阿那律在当时的印度僧徒中流行得并不十分广泛,更谈不上是佛教法器了,最多只能算一件很普通的日常用具。上引《十国春秋·刘继颙传》中所言,应为佛教传入中国,被中国传统文化改造之后,如意在中国佛教中的使用情况,该如意在搔痒功能之上又有了新的佛教功能,在制作材料和工艺上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后代佛教造像中,虽常见执持如意的文殊造像,但这不是其原有形象。佛教典籍所载文殊菩萨的典型形象为左手持莲花,花上置般若经梵箧,右手执宝剑,胯下坐骑为狮子,是智慧、威猛的化身。文殊持如意造像的大量出现,已晚至唐代,应是文化改造的结果,说明如意在当时人的观念中已有了睿智善辨的象征意义。中国佛教艺术不是对西域的简单模仿,从早期的中国佛教石窟造像中,我们已发现了许多中国文化的因子,佛教造像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创造和本土化的过程。如意性质上的变化,与佛教发生关联,以及具备独特的象征功能,当与中国社会的文化、佛教的汉化、中国人的思想观念等诸多因素有关。
综上所述,不管从名称还是功用上来看,没有直接证据可以证明中国如意是由印度阿那律而来。中国如意的发展源头,与印度佛教并无明显的承继关系。
四、对“中国古代爪杖”说的分析
上文提到一些学者认为如意源于中国古代的爪杖,但他们的文章并不是以论述如意的起源为重点的,因此在文中也只是粗略地表达了这一观点,并未深度展开。我国现有文献资料中,有很多关于器物如意的记载,从中我们可以对如意出现的年代、最初的形制、作用等做出一些判断。从这些资料来看,如意确实起源于我国的爪杖。本文将对此做进一步的探讨,以期为此说提供更确凿有力的证据。
(一)有关早期如意的文献资料
考察相关文献资料,有人可能会推测如意起源于我国商代。元代伊世珍辑《琅嬛记》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如意者,昔有贫士多玄,善阴德,旁及鸟兽而菽水不赡。忽遇一道士,遗以一物,谓之如意,曰:‘汝阴功感神,故以相与,勿轻用也,凡心有所欲,一举之顷,随即如意,虽冬雷夏雪,起死延年,皆可得知。今商之世有十四年大旱,天运自然,孰敢有违,汝欲救之,当解其半耳。’商世果大旱至七年,汤乃斋戒,剪发、断爪,素车白马,身婴白茅,以为牺牲,祷于桑林。忽大雨及数千里,人方私隐元,元为之一举耳。后人仿其制,号如意云[20]。”从故事来看,如意似乎在商代就已存在,且具有极大的神异性。但仔细分析,这似乎并不是如意起源的真实情况。该故事于元代记载于册,如意在元代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寓意深刻的不寻常之物,在当时人的心目中,已经赋予其独特的神异功能。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文化,古代小说、故事中的道士,往往具有呼风唤雨的法力,如意作为一种神异之物,被想象为道士之法器,是道教文化及当时人对如意神异性的信仰在故事中的反映,神话故事中的如意不可引以为如意起源的依据,如意起源于商代之说并不可靠。
另一处可见如意起源较早的文献资料是《太平御览》卷七零三,此处引《胡综别传》曰:“时有掘得铜匣长二尺七寸,以琉璃为盖,布云母于其上。开之得白玉如意,所执处皆刻螭虎文蝇蝉等形。时人莫有识者,太常以问综,综答曰:‘昔秦始皇帝东游,以金陵有天子气,乃改名,掘凿江湖,平诸山。南处处辄埋宝物,以当王气。”[21]此处所记的是秦始皇时期的如意,但“秦始皇埋宝”是否真有其事,尚有待于进一步的考证,更难判断当时是否真有如意了。此处胡综所论之如意为三国时代出土,玉制,多装饰成分。据史料可知,胡综所处的三国时代,如意开始在士人贵族间流行。此时,工艺水平也已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在如意上雕刻各种装饰图案,以增加其象征意味,是极有可能的。胡综的判断大概也只是以三国时如意的一般形制和使用情况为依据的,故据此条推断如意最早见于秦始皇时期,也是不足取的。
(二)有关早期如意的图像资料
从文献资料来看,很难确定如意起源的确切年代和当时的使用情况,但有关如意的图像资料,可以提供某些参考。如意最早的图像见于《竹林七贤与荣启期》图。(见图二)1961年,南京西善桥发现南朝大墓,该图是墓壁上的大型拼镶砖画。画中的王戎一手靠凭几,一手耍着如意,该如意形制颇为简单,直柄,首端为爪形。[22]王戎是当时清谈玄学的代表人物,但同时也是西晋时期的一位高官,积实聚财,《世说新语·俭啬》记载:“司徒王戎既贵且富,区宅、僮牧、膏田、水碓之属,洛下无比。契疏鞅掌,每与夫人烛下散筹算计。”[23]可见如意一方面如当时士人间流行的麈尾一样,是王戎的一件助谈工具,另一方面也是其权力、财富的象征。《历代帝王图》中的陈文帝也手执如意,但其形制与王戎所执之物有较大不同,其端为云头形,其柄呈长弧形(见图三)。但该图成于唐代,不是南北朝时所绘,因此《竹林七贤与荣启期》图更能真实地揭示如意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基本形制和使用情况,但还不能以这幅图来断定如意的最早起源情况。
(三)如意的早期实物遗存
考古出土的实物遗存,应该是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1977年,山东曲阜鲁国故城墓葬出土一组东周时期的与文献所载如意形制极为相似的牙雕残器。该器一端为人手形,有清晰的五指形状,并拢内弯,并有一个长柄。考古学家将其定名为“牙雕如意耙”,认定其为一种搔痒工具(见图四)。将该器与王戎所执之如意加以比较,两者在形制上雷同,可以断定这两个器物同源。牙雕如意耙的出土,更证明了早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的东周时期,我国已经有了搔痒的爪杖,如意的源头与印度佛教没有必然的联系。
这柄牙雕如意耙做工精致,上面可见清晰的卷云纹、三角纹,柄端为兽头形状。[24]东周时期的工艺水平与前期相比,已经获得了较大的提高,除了青铜制作水平继续发展以外,雕刻艺术也进入了一个光辉期,这柄牙雕如意耙上精美的纹饰正是该期雕刻艺术兴盛的重要体现。云纹早在商代和西周时期就已盛行,此处云纹正是对前代纹饰的沿用。东周时期,思想观念获得空前解放,反映在工艺美术上,纹饰的神秘色彩逐渐淡化,出现清晰流畅的几何纹,兽形吉祥图案也以写实为主,从静态向动态转化。这柄牙雕如意耙,将实用性和艺术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是一种实用器物,又是一件工艺品。从该器出土的地点和上面的纹饰来看,其应为当时的贵族阶层所享有。
五、结语
据此我们有理由推断,如意确实起源于我国所固有的爪杖,最晚至东周时期,我国已有了装饰精美的搔痒工具。至于此时这类搔痒工具的名称是什么,是否已有了“如意”的美称,这就很难考证了。
参考文献
[1](明)朱权《天皇至道太清玉册》卷六,“冠服制度章”,见陆国强主编《道藏》,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
[2](英)C.A.S.威廉斯著,李宏、徐燕霞译.中国艺术象征词典.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3]殷伟,殷斐然编著.中国福文化[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
[4]刘烨.如意文化与‘如意玉雕’[J].新疆金融,2006,(4).
[5](清)吴任臣撰.十国春秋.卷一百六“刘继颙传”.中华书局,1983.
[6]刘岳.身世纷纭话如意[J].紫禁城,2004,(1).
[7](北宋)释道诚.释氏要览.卷中“道具”篇[M].佛学丛刊,世界书局,1937.
[8](清)历荃辑.事物异名录.卷十九器用部“如意”条.中国书店出版,1990.
[9]王开文.锤挝骨朵与击兵考述[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2).
[10]刘展.通河县出土多角形石骨朵[J].北方文物,2001,(1).
[11]成东,钟少异著.中国古代兵器图集[M].解放军出版社,1990.
[12](唐)李延寿.南史卷五十八[M].“韦叡传”,中华书局,1975.
作者简介:黄丹丹(1979- ),女,江苏海门人,上海大学文学院民俗学研究生,法学硕士,研究方向:文艺民俗、社会民俗。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