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美学对语文教育的启示
禅宗美学对语文教育的启示
作者:杨道麟
禅宗是中国佛教史上流传时间最长、分布范围最广、影响程度最深的宗教流派。中唐时期的慧能是禅宗的实际创始人。慧能禅宗与中国其它佛教宗派不同,更与印度传入的佛教有别,是最具佛学禅宗特色的中国佛教宗派。作为在唐代创立的佛教禅宗影响下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禅宗美学,它是一门偏重于探讨个体与自我和谐的学说,与儒家美学的“率性而行”、道家美学的“自然无为”等有相通之处,是中国美学史上具有很大影响的重要美学思潮和派别之一。从纯粹美学思想的角度来看,禅宗美学所关注生命自由的审美智慧、重视直观感受的审美体验、推崇顿悟见性的审美思维等,都对语文教育具有极其特别的启示。下面笔者仅从三个方面予以论述:
一、禅宗美学关注生命自由的审美智慧对语文教育的启示
禅宗美学的关注生命自由的审美智慧是以肯定人生、把握人生、建构人生等作为自己的最高宗旨的。刘方在《诗性栖居的冥思——中国禅宗美学思想研究》一书中说禅宗美学是对生命存在、价值、意义的诗性之思,是对于存在的本体论层面的审美之思[1]。禅宗美学的这种关注生命自由的审美智慧,不是一种纯粹理论的美学思辩,而是一种要落实到现实日常生活之中的实践美学,这正是禅宗所称道的“秋水著月,境界澄明”[2]的具体体现。禅宗美学十分强调禅意栖居的“真常境界”[3]既是“雁过长空,影沉寒水”、“雁无遗踪之意,水无留影之心”[4]的物我两泯之境,也是“在途中不离家舍”、“离家舍不在途中”[5]的生命自由之境,更是“土面灰头不染尘,华街柳巷乐天真”[6]的存在而超越之境。这种境界,是由人生的开悟而始的,通过开悟认识本来面目而使人获得一种本真的诗性的生存状态,一种自然适意、一切皆真、宁静淡远而又生机勃勃的自由境界。它既是禅宗美学所追求的人生境界,又是禅宗美学所讴歌的审美境界。禅宗美学认为“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的“平常心是道”[7],宇宙万象都是佛性的显像,人人都具有通过种种方法使光明自足的本心自性得以彰显与复归。这就是一种“超理性主义”的关注生命自由的审美智慧。禅宗美学的这种关注生命自由的审美智慧无疑对于语文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语文教育将塑造“健全的人格”[8]放在首要位置,它强调的是人的尊严和人的个性的彻底解放;它关注的是人能否全面和谐地发展,是否具有独立的人格;它要求的是所培养的人,不仅是一个劳动者和一个经济动物,而且更是一个既能够创造又懂得享受的人。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高新科技日新月异,人们在享受丰富物质的同时,也出现了物欲的沉迷、情感的缺失、个性的消解、人性的异化以及思想的肤浅、感情的淡漠、心理的脆弱等与世界的本真合一相分离的状况。所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塑造“健全的人格”既是世界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语文教育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在这方面,语文教育对“健全的人格”的追求与禅宗美学所关注的生命自由的审美智慧实际上是契合的,也与海德格尔所说的“人在大地上的实际的栖居——他的此在才是‘诗性的’”[9]有不少相通之处。因为禅宗美学以极大热情关注现实人生,以安顿心灵、解除心灵焦虑与痛苦为追求,以健康的、光明的人生作为自己的终极目标,表现出对生命自由的极大尊重与关怀。这实际上已经给语文教育指出了一条通向构建“健全的人格”的理想之路。所以,我们语文教师必须充分地把文本(文章、文学)中的“意蕴”(鲜明生动的内容和美妙诱人的形式)挖掘出来,通过语文(语言、文章、文学)中的饱含情感、并诉诸审美智慧的形象体系来暗示、启迪、感动学生,既使学生能够洞察大千世界,求得“真”,从而获得独特的认识;又使学生能够明辨荣辱是非,懂得“善”,从而获得灵魂的洗礼;还使学生能够提高审美素养,感到“美”,从而获得精神的愉悦。只有这样,语文教育才能真正把学生塑造成为具有“健全的人格”的人。
二、禅宗美学重视直观感受的审美体验对语文教育的启示
禅宗美学的重视直观感受的审美体验是以默契、内证、自照等作为自己的最高价值的。宗伟在《禅宗美学》一文中认为禅宗美学主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要想明契第一义,只有自性体悟,才能在直观感受中悟见永恒佛性[10]。禅宗美学的这种重视直观感受的审美体验正是禅宗所说的那种非概念所能穷尽,非语言所能表达,既确定又不确定,既合目的又无目的的整体意象的具体体现。禅宗美学一方面重视直观感受的审美体验来表达和传递那些本不可以表达和传递的东西,另一方面认为文字(语言、概念、思辨)都是群体所共同遵守的普遍规则,要想真正到达或把握本体,仅仅依靠这种共同的东西是不够的,只有凭借个体的亲身领悟、体会,才有可能进入无限丰富多彩、活泼流动、生机盎然的自由境界。这种境界在禅宗看来,一切真如本性、般若智慧往往从自性而生,不必求诸外物,只要自性清净,即可至佛境,也就是“万法尽在自心”[11]。禅宗美学认为,任何自我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现象界的一切事物都必须通过自我才能获得反映,一切智慧和真理都必须通过自我才能得到,只有反求诸己,充分发掘自家宝藏,通过自性自悟即独立思考,才能够求得关于现象界的智慧和真理。这就是一种“超理性主义”的重视直观感受的审美体验。禅宗美学的这种重视直观感受的审美体验无疑对于语文教育具有积极的启示作用。语文教育把塑造“健全的人格”放在重要位置,它要求我们语文教师一定要想方设法地充分尊重学生的本性,容许学生根据自我本性和爱好选择学习内容,并倡导学生依赖本性驱使进行独立思考和探索人类未知的智慧和真理。因为无视学生本性和独立思考的强制性的语文教育往往容易使学生感到疲劳和痛苦,只有提倡学生自由选择与自我本性相符合的学习内容,并且在本性的驱使之下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才能使其获得浓厚的学习兴趣、坚定的学习信心、顽强的学习毅力和无穷的学习创造。这种追求实际上与禅宗美学所重视的直观感受的审美体验是类似的,也与维特根斯坦所说的“对于不可说的东西我们必须保持沉默”[12]有某些相通之处。然而现行的语文教育中保守的教育观念、刻板的课程设置、僵化的命题考试、固定的评价标准等在很大程度上只能提供别人已经发现和认识的智慧和真理,不能代替学生对智慧和真理的发现和认识。这不仅使学生丧失了从现象界直接获得更多智慧和真理的机会,而且使他们成了某种陈腐智慧和真理的奴隶,更使他们原本活跃的大脑变成了别人思想的跑马场。所以,我们教师在语文教育中不能过分采用逻辑概括的形式和理性分析的框架,而必须借助感性的、情感的方式来感染和熏陶学生,力求引导学生超越文字(语言、概念、思辨)的羁绊而寻求对不可言传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和掌握,敢于否定权威学者所建构的关于现象界本质和规律的权力话语,在追求对智慧和真理的圆通意会的基础上,并结合具体的生活情景与形象来引导学生进行感受和体认,诱导学生去寻求那具有终极关怀意义的审美价值,去感悟那符合人的本性追求的自由解放的精神境界。只有这样,语文教育才能真正达到把学生塑造成为具有“健全的人格”的理想目标。
三、禅宗美学推崇顿悟见性的审美思维对语文教育的启示
禅宗美学的推崇顿悟见性的审美思维是以“正参”、“熟参”、“活参”等作为自己的最高修养的。王建疆在《庄禅美学》一书中将禅宗美学思想分为“拈花微笑”的心灵传感美学、“本来无一物”的空灵美学、“任用自在”的自然无为美学、“顿悟成佛”的美学、“佛向性中作,莫作身外求”的自力美学、“不修之修”的美学和般若渡化美学[13]等七个方面。禅宗美学的这种推崇顿悟见性的审美思维正是禅宗的把抽象的义理说教变成当下即悟、解脱的“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14]的禅体验的具体体现。禅宗美学认为得禅不在于勉强“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15]的身和“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16]的心去刻意“住心观净”[17]的修道寻求,而是应该从“也卧,也坐,也思想”[18]这样与普通人并无差异的日常生活中去积累,这种积累有时还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所谓“云覆千山不露顶,雨滴阶前渐渐深”[19]。在一定积累之后,随着某种机缘一点即破,表现出静默的、富有戏剧性的美来。只有经由这种独特的途径,才能达到真实的本体的境界。这种境界在禅宗看来就是“永恒在瞬刻”或“瞬刻即可永恒”[20],它所触及的是时间的短暂瞬刻与世界、宇宙、人生的永恒之间的关系。这就是一种“超理性主义”的推崇顿悟见性的审美思维。禅宗美学的这种推崇顿悟见性的审美思维无疑对于语文教育具有很大的启示作用。语文教育将塑造“健全的人格”摆在特殊位置,它要求我们语文教师除了引导学生亲身经历体验外,还必须让学生在领悟文本(文章、文学)多元性意义的基础上,通过思辨、整合、参悟等认知活动的实现,从而促使其“探索品质的养成、道德意识的觉醒和自由心灵的建构”[21]。在语文教育中,我们教师在引导学生感受、鉴赏文本(文章、文学)时,常常会出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22]的情形。如果我们教师表达得过于透彻,反而会缩小学生对语文(语言、文章、文学)“意会”的空间,脱离学生活生生的实际,失去学生原本的微妙感。这种“书不尽言,言不尽意”[23]的差异矛盾,从某种程度上也表明,语文教育给学生所体认的不仅是一种认知性的活动,而且还是一种情感性的活动。它能够促使学生通过领会、体味、直觉等形式形成稳定的、个性化的、对行为具有指导性的情意态度与价值观念体系。这些追求实际上与禅宗美学所推崇的顿悟见性的审美思维是一致的,也与康德所说的“没有任何一特定的思想,即一个概念能和它相切合……把它表达出来”[24]有许多相通之处。所以,我们教师如果在语文教育中能够合理地运用禅宗美学的顿悟见性的审美思维,尤其是在阅读能力训练中遵循由感到悟、先感后悟的思维规律,并适时“示悟”(用直觉的、审美的、情感的形式向学生展示自己对文本的“悟”的过程和结果),让学生“获得文化的感悟、性情的感悟、人生的感悟……文本意义的感悟”[25],那么就可以使学生凭借理性思维与非理性思维(既是思维又是直觉,既是理性的直觉也是直觉的理性)的相互作用,形成理性与非理性整合统一的价值情感体系。惟其如此,语文教育才能真正把学生塑造成为具有“健全的人格”的人才。
综上所述,禅宗美学所关注生命自由的审美智慧、重视直观感受的审美体验、推崇顿悟见性的审美思维等,虽然对语文教育具有极其特别的启示,但是它的美学思想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之上的,因而有着自身不可避免的局限性。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理论上深入研究、在实践上大胆探索,从而对禅宗美学有所选取、吸收、改造、批判和扬弃,既继承其正确和积极的一面,又认清其缺陷和不足。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禅宗美学对语文教育的启示作用,以期帮助我们更好更快地发展举世瞩目的富有中国特色的真善美的语文教育。
参考文献:
[1]刘方.诗性栖居的冥思——中国禅宗美学思想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
[2]禅宗语录辑要之宏智禅师广录(卷第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3]禅宗语录辑要之宏智禅师广录(卷第四)[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4]普济.五灯会元(卷十六)[M]. 北京:中华书局,1984.
[5]文琇.增集续传灯录(卷第四)[A].新纂续藏经(第八十三册)[Z].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7.
[6]普会.颂古联珠通集(卷第三) [A].续藏经(第一一五册)[Z].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6.
[7]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八)[A].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五十一册)[Z]. 台北: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部,1990.
[8]中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9]海德格尔.存在与在(王作虹译)[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10]王向峰.文艺美学辞典[Z].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
[11]慧能.坛经·般若品第二[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
[12]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贺绍甲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13]王建疆.庄禅美学[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8.
[14]玄觉.永嘉证道歌[A].李淼.中国禅宗大全[Z].长春:长春出版社,1991.
[15],[17]慧能.坛经·顿渐品第八 [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
[16]慧能.坛经·机缘品第七[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
[18],[19]李泽厚.瞬刻永恒的最高境界[A].吴平.名家说禅[C].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20]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上)[M]. 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21]杨道麟.浅论文本阅读的真善美价值[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12).
[22]郭庆藩.庄子·天道[A].庄子集释(第二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1.
[23]保八.周易系辞述[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24]康德.判断力批判(宗白华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25]桑哲.语文教育:人文化的过程——访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曹明海教授[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06,(9).
杨道麟,男,青年学者,湖北潜江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美学、语文美学和文章美学研究。
文学教育2008年第2期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