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惠宁寺迁移工程修缮特点

       

发布时间:2009年12月08日
来源:不详   作者:梁桐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惠宁寺迁移工程修缮特点作者:梁 桐

  【关键词】辽宁北票;惠宁寺;建筑布局;建筑做法;修缮特点

  【摘要】位于辽宁省北票市东南15公里的惠宁寺始建于清乾隆三年,是一座藏传佛教寺庙,因修建水库进行了整体迁移保护。本文结合迁移工程,介绍了惠宁寺的地理民俗、历史渊源、建筑布局、形式及做法特点,谈了在此次迁移修缮中解决的主要问题。

  惠宁寺是辽宁省的一座时代较早、保存较完整的古代建筑群,同时也是藏传佛教建筑的重要历史实物。作为土默特旗的主要寺院,它凝聚着藏、蒙、汉各民族的建筑精华和聪明才智,例证了本地区古代建筑的变迁与发展,对研究当时的建筑特点和民族风格提供了真实可信的实物资料。1999年,因修建白石水库,文物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开始对惠宁寺采取整体迁移的保护措施,并在迁移过程中进行修缮。历时数年的惠宁寺搬迁修缮工程于2005年春季进行了整体验收,并得到了国家文物局有关专家的认可和好评。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一、惠宁寺的地理环境与民俗风情

  惠宁寺位于辽宁省北票市东南15公里的下府蒙古族自治乡。寺庙坐北朝南,背靠端木塔杜山,南临大凌河,西为凉水河,东边是牦牛河,是一个三面环水一面临山的风水宝地,从农业上和军事上讲也十分重要。据民间传说,从建庙至今,不论多大的洪水从来没有进入过庙门,这也和地理位置的选择有一定的关系,可以说这是一个选址的成功范例。

  惠宁寺的建立使这片沃土形成了丰富的民间风俗,并给这里的人民带来欢乐和富裕。由于庙宇名声远播,一年中各种佛事活动非常多,如农历五月二十、九月二十三、腊月二十均为送鬼节法会;四月十五是祭释迦牟尼佛祖纪念日,也是最盛大的佛事活动;五月十三是单刀会,六月二十四是双刀会,统称为老爷庙会;正月十五转庙日是该寺的法会,乐队及喇嘛们奉寺内的佛像绕围墙一周,回到出发地大殿后,由喇嘛奏乐诵经,然后将车上的佛像请下来送回大殿原位。除了一些祭祀活动外,还有唱大戏等各种活动,因此逛庙会的人很多。十月二十五是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大师诞寿纪念日,全寺喇嘛办三天法会,各地僧侣都云集于此,与该寺喇嘛一起诵经,从四面八方专程赶来拜佛烧香的善男信女也非常之多。当时惠宁寺是本地区的名寺,其喇嘛知名者3000,无名者多如牛毛,这也反映了当时信仰宗教的风气和这一区域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状况。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由于庙会多,且年年如此,使这里的香客相对比较稳定,在一定程度上也拉动了本地区农业生产和民间艺术、手工艺品、特色小吃业的发展,给当地人民带来生活上的富裕,也给几百年来庙宇扩建修缮的募捐奠定了一定的经济基础。这座古老的建筑能比较完整地保存至今,和当地人民对它的保护意识是分不开的,百姓因此庙而受益,此庙也因百姓的保护而得以较完整地保存下来。

  二、惠宁寺的形成与建筑价值

  自清朝入关后,由于各民族在习俗上有着很大的差异,加之正处在战争的动荡年代,统治阶级地位的巩固和稳定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威胁。从巩固统治阶级的利益出发,清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兴黄教、奖僧侣”就是其笼络和统治蒙古人民的一种手段。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根据惠宁寺内现存的清道光二年(1822年) 蒙文碑和有关史料的记载,顺治五年(1648年),成吉思汗的直系后裔阿勒塔汗三世孙鄂木布、楚王虎尔兄弟二人从呼和浩特的土默特旗首次来到巴颜和硕(现在的北票市下府村),在对地形进行了多方面的考察后,在这块土地肥沃的地方定居下来,并建造了东土默特王府,开始了世代相袭的生产生活和繁衍生息。 按照蒙古族的生活习俗,不论在什么地方定居下来,首先要建造庙宇,塑造金身佛像,以供定居下来的本族民众拜佛瞻仰,从事宗教活动。因此,鄂木布、楚王虎尔兄弟二人在自己的居住地附近选址修建了一座琉璃顶庙宇,内中供奉释迦牟尼和宗喀巴等佛像。

  到鄂木布、楚王虎尔的第四代重孙哈木嘎、巴雅斯古朗图时,为了奉行清政府“兴黄教、奖僧侣”的旨意,开始模仿北京雍和宫的建筑风格大规模兴建庙宇,并对原有的建筑进行扩建改建。据碑文记载,乾隆三年(1738年)修建了四方殿(藏经阁),并在东、西两侧殿内塑造了佛像。乾隆十五年(1750年)为弘扬佛教,从各地招收了大量喇嘛,又建造了用于集会诵经的三层楼阁81间的大殿,两侧各建侧殿三间,并建二进门三间,各个殿内也塑造了佛像。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皇帝钦定此寺庙名为“惠宁寺”。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大殿内请进了三世佛、如来、天母等佛像,四方殿内供奉三世佛、千手千眼佛和菩萨,东侧殿供奉药王佛、菩萨等,还有甘珠经、奠珠经,西侧殿供奉天母佛等。二进门内为四大天王。东南角为钟楼,西南角有鼓楼,大殿二进门前修有三进门。为了方便宣讲佛经,又特意修建了讲经亭,同时建起了围墙。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贝子萨波丹端奴日布又对大殿进行了扩建,增修西侧殿为五间,供奉五皇佛;贝子萨波丹拉喜塑造了释迦牟尼佛像,供人瞻拜。贝子朋素克嶙亲王在乾隆六十年(1795年)重新扩建了大殿,并扩建东侧殿为五间,内塑冥王等佛,又铸造了天冥佛供奉在大殿二层上,殿前修建了宽阔的台阶,还把破旧的七间楼重新修建成七间殿,西侧修建了三间关帝庙,院内石砖铺地,显得非常宏大雄伟。

  嘉庆五年(1800年),援助佛教的大善主佑仁额呼、政府贝子玛后召达日啊在钟、鼓楼前竖起两根高达六丈五尺的旗杆。嘉庆八年(1803年),在山门前安置了两个石狮子。1814年,繁荣佛教的罗萨瓦译经帅佛扩建了在四方殿后面的七间殿,在此殿里讲经的第一代问世活佛拉佛金巴阿旺拉希塑造了十一面千手千眼佛,铜铸镀金,栩栩如生。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从1738年至1814年,前后历时76年完成了惠宁寺浩大的修建、扩建、改建工程,并从此形成了今天的规模(封三,1)。而惠宁寺历史上最鼎盛的时期则是在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惠宁寺建筑布局的现状为:依墙体中线为准,南北长198米,东西宽63米,其建筑以南北为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及东、西月亮门、大殿、四方殿(藏经阁)、七间殿(舍利殿);东西为纵轴,对称布局,东侧为东角门、钟楼、东更房、药王殿、武王殿、东配殿、弥勒殿,西侧为西角门、鼓楼(封三,2)、西更房、书写殿、五佛殿、西配殿和关公殿,西配殿和东、西角门现已无存。

  惠宁寺周围的原建筑有兆万仓、帅佛仓、拉僧仓等12个喇嘛仓,其中两个是官仓,10个是私仓;寺院周围还建有上百栋喇嘛住宅,占地面积30万平方米。现在保存较完整的建筑有帅佛仓(石佛仓)和东石佛仓两个院落。

  历经几百年,惠宁寺得以较完整地保存下来,这同时也就保存下了它的历史价值及建筑价值。惠宁寺整座建筑都是利用中国特有的卯榫结构和柱子侧角的向心力构成木构架,不用一根铁钉而能保持整体构架的稳固性。每座建筑的构件制作,其比例尺寸只是利用一个斗口或檩径摸数推算出来,安装在一起后却使人感觉非常舒服自然,如檐出、升起的尺寸掌握得恰到好处,再加上安装技巧的充分发挥,使上下、里外形成一条舒缓优美的曲线,给人一种展翅欲飞的感觉。这种翼角的特殊体现,真正展现了古代建筑的造型及艺术价值,反映出中国古代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的特殊地位和木结构的科学价值。

  三、建筑形式与做法特点

  惠宁寺的整体布局是南北中轴、东西对称,其建筑形式多种多样,有殿堂及二、三层楼阁,就屋顶形式而言,有最高等级的庑殿顶,也有歇山、卷棚、硬山瓦顶等,有筒瓦、干差瓦、棋盘心等不同屋面,以板筒瓦为主。整体施工的做法虽然大同小异,但又各有千秋,这在其它地方的组群建筑中是很少见到的,这也是藏传佛教建筑组成的特点。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在对惠宁寺的勘探、拆除和迁移过程中,发现了很多独特的做法和建筑风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在表面用材上非常不守规矩,如内、外柱用材和制作都有着很大的差别,在同一位置上的柱子,外边露明的基本上按规范制作,而墙内柱子和看不到的构件在用材的质量、规格上就差距非常大,直径大小不统一,在制作方面也很粗糙。这种做法在惠宁寺非常普遍,因为从根本上讲它不是纯法式建筑,而是地方、民间和官式建筑相结合的产物。另外,按照法式规定,建筑檐部滴下的水应滴在台明外,但是在惠宁寺大多数建筑不是这样做的,几乎凡有台明的建筑绝大部分是滴在上面的。这是一种少见的做法,也可以说是一种地方特有的做法。

  其次是钟、鼓楼的内檐和外檐,其连接构件单步、双步、斜步梁与内角柱卯榫结构也与其他建筑不一样。其做法是将内角柱与梁同步高的位置制作成与梁的断面尺寸相同,相卯却不透,再以卯口下皮为起点,下翻梁截面高三分之一的深度为终点,连接起点并把线上部分去掉,然后去掉梁头多余部分的卯榫,这是钟、鼓楼卯榫结构的一个特点。在木结构卯榫方面,还使用了在平原地区并不多用的大头榫,其做法就是把做好的构件榫头放在柱卯内,到底后在榫上面加木楔顶紧外露部分,上面再钉以铁钉或木销子。这种做法比较节省原材料,而且实惠好用。

  在对大殿的拆除、勘探中,也发现了多处与其它官式或地方建筑手法截然不同的独特做法。如大殿二层的围墙用荆条作为墙体原料,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减轻墙体或屋面的承载压力,使殿内增加保暖。其做法和同类建筑有所不同,在用料上不那么讲究,荆条粗细不一,上边的压荆枋也不统一,但是内在做法很细致,荆条防腐采用桐油浸泡,然后用特殊的码放砌筑做法,荆条摆放整齐,尺寸长短一致,灰浆灌注饱满,与墙体粘接牢固、密实,干后形成一个整体。这是典型的藏传佛教建筑手法,既充分利用了当地充足的材料资源,又减轻了墙体的自身重量,使下层的承重力大大减轻,墙体的外观也自然美观,体现了民族地方做法的独特风格。室内、外地面大部分是利用自然石材面为基准铺墁,不做任何加工,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

  惠宁寺主体建筑的雕刻构件较多,如山墙面砖雕(图一)、角柱石石雕(图二)、山门和月台石狮狮座(图三、四)、天王殿券脚(图五)、武佛殿戗檐石(图六)、天王殿券脸(图七)、大殿槛墙下石作(图八)以及大殿南面明间上部安装的木雕龙(图九)等,其雕刻手法自然,线条流畅,人物花草逼真,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惠宁寺内的彩画种类也很多,枋心画有行龙、草龙、什锦、花草、云秋木等,尤其是三层楼阁的彩画更是让人耳目一新,室内硕大的柱头雀替和柱头上都绘有各种缨珞花纹,虽属杂式做法,但绝大部分沥粉贴金(图一○),使大、小殿堂都是金璧辉煌,熠熠生辉,显示了藏传佛教文化底蕴深厚的特点。大殿(图一一)、藏经阁(图一二)和关公殿内还有人物形象逼真、故事情节引人入胜的壁画。

  从整体建筑结构上看,惠宁寺的建筑特点就是在用材上讲究实用性,打破了多年来的传统做法和法式规矩。这里所做的各类建筑多从实际出发,里外、明暗分明,外表构件比较讲究,大部分是符合规范的法式做法,其它构件则不管在什么位置,只要是不露明、有天花、不影响承重而又结构合理牢固、从外观看不影响美观的,在用材上就尽量追求合理结构的节约。这种建筑理念很值得现在借鉴。

  四、迁建过程中解决的主要问题

  在迁建过程中,根据现存构件和史料记载,通过走访早期参与修缮的当地匠人,并结合古建筑修缮的原则、规范与现存实际情况,做出了比较完善可行的修缮方案。

  1、屋面使用了焦渣背,主要是可以减轻屋顶荷载,通过钙化能使屋面很好地形成一个坚实的整体,减少野草、杂树的滋生机会,同时也保护了屋顶瓦面,解决了原来泥灰背经过长期风化造成的自然松散,失去原有土质的自然粘结力并加重屋顶重量的问题。

  2、根据建筑年代的构件图样资料,与现存不完整的原构件进行对比,做出烧制复原方案。例如:勾头与滴水式样多达10种,均依据其建筑年代的式样烧制;配齐了短缺的瓦和兽件,在上瓦时,对新配置的瓦件进行了传统做法的豆浆浸泡,增强了瓦件的防水性能(图一三)。

  3、在大殿二层南殿东端尽间三架梁梁头处搬迁拆除测量时,发现前檐与后檐椽不一样长,拆卸后发现三架梁头西端高于同位置的东端梁头近10厘米,造成三架梁举架不能形成一致的弧线,而且出现三架梁西端出高。经过分析,发现造成此问题的原因是原木工工匠在画线时画错了尺寸,等做到此梁架位置时,其它构件都已安装完成,而这个错误也不会影响承重与大局,所以在安装时稍加修改,锯点檐椽、增加点灰背厚度,将错就错地安装上了。虽说檐椽椽头是一条直线,但是水平檐出数据是不一样的。因为旧瓜柱构件并没有损坏,根据实际情况,将支顶三架梁的瓜柱下卯口位置根据瓜柱的实际高度进行平移错位,以拉檩位通线的高度为准。其修缮结果与预先分析的情况基本相吻合,把一些短尺寸的椽子备齐,问题就解决了(图一四)。

  4、为使每座建筑的室内外色彩谐调一致,保持古建筑的原有风格,把建筑内木构件上模糊不清的云秋木彩画按照原来的手法、式样重新勾画了一遍。色调的变化使室内发生了非常大的改观,显得古朴典雅,其效果内外呼应,相得益彰。

  5、在维修过程中,为使旧柱子保持原貌,把有披麻痕迹的柱子进行了统一的一麻五灰重新制作,按照传统做法严格把关,认真做好每一道工序,从砍活、下竹签,到捉缝灰、粗灰、中灰、细灰,再到梳麻、刷浆、披麻、压麻、上灰、磨光、钻生,方形构件做到方、正、直、平,圆构件则达到直、顺、平、圆。

  6、解决彩画的去留、配补问题。 原有彩画的残存现状是:在现存的画面上,由于种种原因,有的部分损坏,有的已无法辨别原来的内容和颜色,有的则已无存了。自乾隆三年(1738年)至今,惠宁寺曾有过多次修缮,在修缮过程中,不少缺损的彩画是随意添加上去的,形成不同时代的手法风格在一座建筑的彩画上同时并存。更有甚者,在同一额枋上,一边是乾隆年间的旋子画面,另一边则是1968年建造的南京长江大桥和马蹄表等近现代画面。按照古建筑的修缮原则应该保存现状,但古代的和现代的画面共同存在于一个阑额之上,实在给人一种不伦不类的感觉,更何况短缺的部分在其它阑额上仍存在,于是这次维修方案决定舍去现代画面,复原原来的彩画内容,以保持建筑整体原有的风格风貌。对整座建筑的彩画内容几乎无存的,要复原就比较困难,但有的构件还没有断白,所以首先一定要查找出有力的依据。通过查看寺内对称建筑的彩画和大量资料,表明一般情况下对称的古建筑内彩画画面也应该是对称的,这样就可以按原有的式样、做法和规格恢复对称建筑内的彩画,从而比较好地完成了彩画的复原修补工程。

  7、作为一座典型的藏传佛教建筑,惠宁寺的建筑有官式做法,但更多的是地方做法,所以在修缮中就必须采用特殊的方法。如大殿二层的马草墙,经过几百年的风雨侵蚀,在拆除搬迁时又经过挑选,能用的已很少了,需要大量的补充。经过考察,当地种植荆条的很多,首先提前备料,挑选材质较好的晾干待用。使用时选择大小粗细基本相同的荆条,用麻绳或铁丝绑成直径10厘米左右的捆,松紧适度,经过桐油加热浸泡,控净晾干后逐一码放,并把外露面拍打整齐,高度到40厘米左右时就在上边放置压条枕木,然后用素白灰浆灌注靠墙位置的荆条,使之与墙体牢固地连接在一起(封三,3)。

  通过这次对大殿的拆除、实测和维修,对惠宁寺的建筑方法和建筑理念也有了新的认识:一是就一座建筑而言,露明构件要力求按法式去制作,不露明的构件则可以在保证承重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节省原材料,隐蔽部位制作不做或少做细加工。这种施工方法在当时经济并不是很富裕的情况下是非常实用有效的。二是在建筑形式上的多样化。惠宁寺硬山顶建筑南北檐墙差距较大,这有它一定的科学道理,因为本地区气候较冷,封冻时间相对比较长,但早晚温差较大,冬季连续下几场雪后,中午雪化时如积水不能及时排泄,滞留在瓦面上就会使屋面冻结。如此反复冻融就会造成瓦面酥碱麻面,对建筑物非常有害。因此,就形成了南高北低的建筑现象。

  本文所采用的照片,惠宁寺迁移前的建筑全貌由辽宁省考古研究所穆启文先生拍摄,其它的由孙立学先生拍摄,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责任编辑:许潞梅〕

  文物春秋 2007年第6期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