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心宽念纯

       

发布时间:2010年02月28日
来源:不详   作者:证严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心宽念纯

  证严法师

  本书是证严法师的一部随笔集,以讲述一个个小故事的方式,阐述了人生一些最基本的道理,如:什么是真正的富有,人生为善最美,惜福才有福报,何为最幸福的人生,等等。证严法师说:心宽是善,念纯是美,心宽念纯就是美善,就能令人欢喜;这就是人文的根本。

  作者写作本书的目的,就是期待更多的人,以真诚的爱心、纯真的宽大的心胸,共同成就美善的人间。

  真正的富有

  人之所以不得自在,多数是因为得失之心,一般人若是有所付出,就希望有所回报。所谓:“富者患失,贫者患得。”家庭贫困或是有欠缺的时候,就会斤斤计较,想“得”到心中所要的。富有的人拥有财富、地位,却也时时担心有所损“失”,这都是人生不得自在的原因。

  当佛陀在舍卫国时,地方上有一位长者,这位长者有个独生子。长者给儿子非常富裕的生活,但是这孩子却非常贡高傲慢、欲望很大,对父母不孝顺,对亲戚长辈没有恭敬心,对朋友没有一点仁义,对家奴非常的刻薄。

  年迈的长者把家业付托给儿子,他却变本加厉,对父母更加不孝,目无尊长。事实上,他的内心也很不快乐,他贪得无餍地想: 我今天有这么多财产是与生俱来的福,只要我再多求福,天神自会赐给我更多的财产。所以他时常对婆罗门梵志布施结缘,但这是为了求取福报,以得到更多的钱财。

  婆罗门梵志对他说,一个月要祭祀多少次,他总是言听计从,几乎每天摆香案祭天,而祭拜的牲礼无数,并供出许多珍宝。如此经过了五年,他的家财却慢慢消耗掉,他的青春消逝,身体也慢慢衰弱了,但他的期待从没有实现过。

  真正的富有不放弃的他,仍继续求财,如此又过了三年,他已经到了倾家荡产的地步,这时他心中很疑惑: 为什么我一直求福,却从未得福?后来他听人说,释迦牟尼佛能开解众生的迷惑。于是他到精舍向佛陀请示,恳求佛能赐他致富之道。

  佛陀知道他的生活情况及心态后,就告诉他,贫富之道有四种,所得也有四种: 一是施多得少;二是施少得多;三是施多得多;四是施少得少。

  佛陀解释说:“什么样的人是施多得少呢?就是平时不知付出爱心,只是一心求福。这种人平时不知敬重尊长,不曾孝顺父母,连做人的基本观念都没有,却想要求福,这样的人尽管花了很多钱祭祀,还是无所得啊!第二种施少得多,是当众生需要你时,能及时付出而不求回报;无求的心就是无量的功德。第三是施多得多,别人的事,他能身心投入、出钱出力,心无所求却能得到丰足的回报。第四种是施少得少,这种人甚是悭贪,布施一点点,却认为已布施很多,并计算着自己有多少功德,这种有所求的付出,布施出去不仅没有得到功效,相反的还会造业啊!”

  听佛陀的开示,就知道平时做人最重要的是孝顺父母、敬重尊长、亲爱周围的人,甚至要福利人群,这才是真正造福的根源。假如为了“求”福而布施,甚至伤害生灵祭天,则没有福可得啊!总之,最要紧的是: 不要有得失之心。

  生为善最美

  人何谓善?简单地说,有付出之心和行动,这就是善念的发挥,佛陀在世时也是教人要体念众生,怜悯悲苦之人。

  当佛陀在祇园精舍讲经时,有一位很年轻的长者子一心向道,常常去听经,但家里的老母亲却不高兴,由于她非常疼爱儿子,所以虽不高兴,也不忍心禁止儿子去闻法。

  有一天,长者子向母亲提出出家的请求,他的母亲无法接受,她说:“我还在世的时候,你绝对不能出家。而且这段时间内,你要认真做生意,赚很多钱才行。等我阖眼之后,要修行才由你去……”

  佛陀教育弟子要孝顺“堂上活佛”——父母,因此长者子很孝顺,不得已只好答应老母亲的要求。当他日日夜夜都专心于赚钱的贸易时,他的母亲则在房子四周掘地窖,把金银都藏在里头。

  很多年之后,长者子在老母亲往生后,才到僧团出家修行。

  一日,来了一位衣着褴褛、蓬头垢面的女人,她的全身像被火烧过一样,非常丑陋,她向精舍里面不停地跪拜、啼哭。已经成为修行者的长者子出来关切:“你从哪里来?为何这般模样?又为何啼哭?”她说:“尊者,还认得我吧?二十年前我是你的母亲,因为我悭贪、嫉妒,又阻碍你去修行,世间的业又无所不作,所以死后堕入饿鬼道,受尽了种种的苦楚煎熬,若想解脱苦难,唯有仗着尊者的力量啊!”

  人生为善最美修行者听了心里非常悲苦,没想到自己出家那么久,而母亲却在饿鬼、地狱道里受苦,他问道:“我要如何才能救您?”她说:“我把钱藏在房子四周的地窖,你可以把所有的金银挖出来,施给贫困急难的众生,也可以供养有道的修行人。如此,我才能解脱。”

  于是,修行者赶紧去处理,他举行一次无遮大法会,把地窖里所有的金银换成粮食、物品,于四十九日内,凡是饥饿、贫困的人来,一律有求必应,把所有的家产完全布施出去。

  圆满的那天晚上,他的母亲像天人一样,穿着一套洁净的白衣来到尊者面前,向他叩头道谢,感谢尊者为她造福,让她得以免除地狱、饿鬼之苦,而且托儿子修行之福,已可往生天堂了!

  故事中的长者子出家修行,是否因此他的母亲就能解脱呢?若无布施造福,也无法转变业力啊!平时若有人想出家,我们应该随喜,给他勉励。身外之物则要好好拿来利益人群,“取诸社会,用诸社会”。像故事中的老母亲就是因为悭贪,又断人善根,造业不断才会堕入恶道。我们要鼓励别人行善修慧,自己更要做模范,学佛就是要学这些,能够以爱心无所求地付出,这种人必然能够得到解脱。

  用烟条换钢条

  曾经有一位太太来花莲,她拉着我的手声声感谢。她说:“师父!您救了我们一家人;您救了我先生,让我们全家都很欢喜!”她又说:“我先生从来没见过您,不过,他在广播电台的慈济世界节目听过您讲经,每次都听得很欢喜而且很受用。”

  她继续说:“师父曾呼吁大家戒烟——如果戒烟不成,就是世间的失败者。我先生听了这句话就说: ‘好!我一定要戒。’他原本每天要抽二三包烟,从那天开始,他真的戒掉了。他计算每天抽烟的钱,一年大约要花掉两万元,这次我要来花莲,他拿出两万元交代我说: ‘我已经将近一年没有抽烟,省下一万多元,我再补足两万元,你帮我把钱交给师父盖医院。’师父!您救了我先生,实在很感谢您!”

  以前我曾说“将金块换做砖块”,现在又多了一项,“用烟条换钢条”;一条条的香烟也可以换成一条条的钢筋,从事救人的建设。戒掉抽烟的习惯,一来做到环保,二来可让家人呼吸到清新的空气,又可让自己身体健康,一举数得,何乐而不为呢?

  如果人人都能自爱爱人,这份心态岂不是顿悟。一切万法由心生,心生则诸法生,心灭则诸法灭。作恶是心的一念之差,为善也因一念正确。祈愿人人都能自爱爱人,不论是爱抽烟、喝酒、吃槟榔或赌博,都是一念心起,要改并不难。像那位先生说改就改,哪有困难呢?

  用烟条换钢条一切唯心,心外无法,只要多用心,有毅力、勇气,一切法从内心求,必能得益。

  世间最幸福的人

  “慈济人”与“慈济的人”这两者有何不同?“慈济的人”是职工——职业工作者,只是为了赚取薪资而来工作,做起事来容易产生倦怠感。“慈济人”是志工——抱持为人群服务的志愿而来工作。

  我从不要求职工和志工一样完全奉献,而是期待职工要有如志工一般的心态;把那份存在心里很奥妙的大爱发挥出来,以欢喜、诚恳的态度投入,贡献给需要帮助的人。如果能付出那份纯真的爱,一定会工作得非常愉快。

  常有人问:“师父!您很辛苦吧!”我都会说:“说不辛苦是骗人的,不过我天天都很欢喜,这份欢喜就是一股力量。欢喜的泉源从哪里来?就是‘感恩’,而感恩心又是如何产生?就是心中有爱。心中有爱就会以感恩心来待人处事,自然常感到欢喜,这就如慈济人常说的一句话,甘愿做,欢喜受。”

  每一个人都有不一样的人生理念,不论什么样的理念,总是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工作,这就是生涯规划。慈济人因为选择付出无所求的慈济志业,而得到欢喜、自在,这就是慈济人选择的生涯规划。例如慈院的志工,他们用真诚的心把病人当成自己的家属,所以当他们看到病人得到很好的照顾,每个病人的生命在生死关头被医师、护士尽心的帮助,都会心怀感恩。

  世间最幸福的人而我呢?每一次想到,我与这么一大群志工菩萨一路同行,就觉得很高兴,不由自主地说给自己听:“你是世间最幸福的人。”因为我常常认为自己很幸福,所以,所有的疲倦尽除而天天欢喜,天天感恩: 就是这份欢喜、感恩的心,让我不会倒下去。

  懂得感恩,才有幸福

  在大陆曾有这样一个个案,家境原本就贫寒的男主人为了盖一栋房子,很努力地工作,却不幸发生车祸,成为植物人。他的太太因此离家,留下三个孩子。家中的奶奶已老迈,大儿子虽然已经十九岁,但远游他方,不知道家里有此变故,最小的孩子十四岁,还在读书,因此只能依靠十六岁的老二,一肩扛起照顾父亲的责任。他们一家住在地穴,没有门没有墙壁,一下雨地穴就积水,但他们毫无怨言,直到遇上慈济人,才帮助他们盖房子,不必日日住在地穴中。

  和这一户人家比较起来,生长在台湾的我们应深感满足。

  修行要能适应环境,像大陆的这一户人家在那种恶劣的环境下,他们能够适应,无悲哀也无烦恼的心态,这也是一种修行。重要的是我们要懂得感恩,若有感恩心,则时时有幸福的感受;若不知感恩,则环境再好还是不会满足。

  想不开是世间最大的苦

  凡夫经常有分别心,有特别亲爱的人,就有特别讨厌的人,无法由烦恼中解脱出来。所以学佛者要训练自己,以对最亲爱之人的心,去对待讨厌的人。

  有人或许会说:“说得容易,哪里能够做得到?”要原谅敌对的人似乎很困难。但是,有一位八岁的孩子来精舍听到我说:“要能够原谅别人,能原谅别人才是好人。”他就能够实际应用。他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有同学欺负他、打他,他气得握紧拳头,但是,他想到自己立志要做一个“能够原谅别人的人”,所以,对方打他,他一直避开,并且说:“我要原谅他、要爱他。”老师看到了,就问:“你在念什么啊?”

  他回答:“我要原谅他、要爱他。”老师这才知道为什么这孩子常常能够礼让别人,原来他立志要做一个“原谅别人的人”。八岁的孩子听了一句好话即永记在心,别人欺负他,他就能避开,并且原谅对方。而我们已经历练了几十年,怎么反而做不到呢?

  佛陀也教我们心要自在,要八风吹不动,利、衰、毁、誉、称、讥、苦、乐不动于心。别人称赞我,这不算什么,因为做好人、做好事,待人接物很得体,这都是应该的,别人的称赞有什么值得欢喜?有句话说:“得意忘形”,不要因为别人称赞自己,就高兴得得意忘形,这也是烦恼。

  想不开是世间最大的苦别人的批评毁谤也不用生气。话出如“风”,话讲出来像一阵风,一下子就没有了,为什么毫无重量的一句话,我们的心会被它撞碎呢?是那句话伤自己的心吗?其实是自己伤了自己,所以一切不要太在意。

  若是经常将别人的话放在心上就是烦恼,人与人之间会结怨连仇。听到有人毁谤自己要赶快反省、想想自己是不是有错;听别人赞叹自己要小心警惕,想想自己的基础是否打稳,要更努力做有利益的事。

  利,要讲“天下利”;福,要讲“天下福”,不可只为自己的私利而奔逐竞争,要为天下的大利而付出。人生之路遥远,难免会遇上坎坷的路段,我们不可因此丧志,要更抬头挺胸,把脚步踏稳。

  世间最大的苦是自己想不开,让自己的心受苦,我们要能转苦为乐,不要让芝麻绿豆的小事放在心中而自讨苦吃,才能时时自在。

  爱心、安心、顾好心

  现代社会因为人心不安,所以会觉得社会不安定。其实,问题的来源还是在于人心;“心”能安定下来,则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都充满祥和、快乐,哪会有社会不安的问题。

  每一个人,不论是社会人士或修行者,都应该随时把自己的心照顾好。我常说,一般人常讲“爱心、爱心”,意思指不忍心看他人挨饿受冻,自己身边若有钱即发心布施,称之为爱心。

  其实,对于修行人而言,爱心是要照顾好自己的心,我们的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如果没有顾好自己的心,动了一个恶念,就会招来一分恶业。所以,我们要时时“爱”好自己的“心”,开头的一念若“爱顾”得好,自然能生活得安然无恙。

  日常生活的行、住、坐、卧,以“行”而言,小处指走路、大则指交通。走路时,心要用于行走,才会安全。我在医院加护病房外见到一位心急如焚的太太,她的先生在她清洗地板时,匆匆忙忙地走过来,结果滑倒了,这么一跌就头晕想吐,进而昏迷不醒。医师说他脑部严重出血,十分不乐观。走平坦的路却发生这么严重的意外,这就是走路不用心。

  爱心、安心、顾好心又如坐也要坐得安心,佛教中的打坐是训练自己安心,让“身在兹、心亦在兹”——身心一处;有的人坐不安稳,一坐下来就昏沉,或者心念东奔西跑,身心无法合一。打坐时要身体挺直,还要一念不杂,分秒都把心念照顾好。

  至于“卧”,心若不安,即使连睡卧都不得安稳。医疗志工曾提到一个案例——慈院有一位年轻的女孩,脑部受伤住进加护病房快一个月了,还在昏迷中。原来她在家里,晚上都睡不着,所以翻来覆去,不小心跌下床撞击脑部。

  为什么睡不着呢?因为“心不安”!心无法安定,晚上都睡不好,导致意外发生。这些例子,都是因为“不安好自己的心”。

  总之,“安心”多么重要,社会人士需要安心,在寺院修行的人更需要安心,时时把心“顾”好、“安”好、爱好自己的心,才能去爱他人,爱心就会源源不绝。

  将心比心得快乐

  人生要生活得快乐,要先将心比心。

  森林里,一群兽类聚在一起,虽不同类,但它们相处和谐。有一天,单脚的兽向多脚的虫说:“我天生只有一只脚,不过也走得很自然,我看你有那么多只脚,跑起来会不会互相妨碍?”多脚虫回答:“不会呀!跑起来也很自由。”

  多足的虫向蛇说:“我有很多脚走起来很自然,而你没有脚,但好像走得比我还快!”蛇说:“是呀!我虽然没有脚,只利用身体摆动,但也觉得很自然。”蛇又向风说:“你无足,无形体,可是你走路比什么都快!”风说:“我天生如此,一下子在东海,一下子在西海,虽然行动很快,但是还比不上人类的手,它指着东西南北,方向就很分明。”

  手指又说:“手指比不上眼睛,眼睛在瞬间就能看清远方投射的东西。”眼睛却说:“眼睛看东西虽然快,但是还比不上人的心。”

  这是个寓言故事,其实,人生要自在,应该“将心比心”。故事里单脚比多脚的,多脚比无足,无足又比无形,无形的又不及有形的手万能,可以创造一切,又可指引方向,但手又比不上眼睛,眼睛则觉得比不上心的投射。

  将心比心得快乐其实,世间什么都不用比,只要将心比心,而人多数都只想到自己,这件事是不是自己高兴?是不是很乐意?这环境是不是可以享受?凡事都归功于我,多数人不论做什么都以我为出发点,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很少人会去想到别人的感受,这就是凡夫的毛病。

  喜欢比较是人的苦恼,大家要快乐要高兴,要学一样——“将心比心”,如此人生才会幸福。

  苦乐一念间

  有一位坐轮椅的病人,他全身僵硬,只有头部可以转动,非常辛苦。千里迢迢从台北来到花莲,为的是要说出他的心声。

  他说——从前他病了很久,又遭人遗弃,住在贫民窟里,那时觉得人生很黑暗,一点都没有生活下去的勇气。他觉得自己又丑又无法活动,因此,整天把门关得紧紧的,别人不喜欢见他,他也不愿意让别人看到,他过的是暗无天日的生活。

  后来,慈济委员接到这个个案,就常常去看他,从不开门叫到愿意开门;从不讲话问到愿意回答。委员们去帮他打扫房子,帮他洗澡,然后煮食物给他吃,天天和他闲话家常,他被委员的爱心感动了,所以,这几年来生活得很快乐。他觉得自己没有那么需要钱,因为身体不自由,没有机会花用,所以,他不要求金钱上的帮助,只希望得到精神上的鼓励。

  他省下一万五千元捐出来,从那时候起就没有再接受我们的帮助,只凭当局的救助金过日子。他说:“我现在很快乐,以前很痛苦!”

  苦乐一念间苦与乐仅在一心,什么样的境界能转自己的心?冷热、苦乐只在于我们是否愿意接受。大自然的境界原本就是那样,我们若不以自然的心态去接受,则不论如何逃避,都无法逃避。

  保持“静”的境界

  天地宇宙间,万物共处,天空宽阔,小鸟可以自由飞行,飞机也一样能自在飞行,住在这自他皆能自由行动的环境里,我们无权要求飞机不要飞,汽车不要跑,所以我们要“反观自性”,修养自己,使心地自静。

  “静”即是心地最佳的风光,离心之外,无静境,一切的静与动完全依心的趋向而定。人生有多长?生死起落之间到底有多少时间与距离?没有人知道,所以应该要及时行善。

  现今的社会,给人浮动的感觉,由犯罪年龄降低可以看得出来,现在的年轻人,血气方刚,脾气非常暴躁。据报载,某个学校一位小学生,只为了同学不肯把玩具借给他,一气之下,拿起水果刀,往同学身上刺了好几刀。这孩子才十岁,一生气竟然造下这种滔天的大罪。

  像这种心理偏激的犯罪案例,年龄层逐渐降低了。问题出在哪里呢?因为心理随着外境浮动,道德观念也跟着杂乱了,人生之所以造业就是由此而起。

  修行即要时时保持这份“静”的境界,无论什么境界,我们都要将“心境”静下来。安定心念必须靠自己修养的功夫,凡事不计较,则凡事不觉得吃亏;喜欢计较的人,无法心平气和,反而常常吃大亏。

  保持“静”的境界现在的社会充满动与乱的形态,心动则一切人事皆乱,因此造罪犯案者愈来愈多。能把心调理得清静,“静定心”即是道场。

  父母情深

  曾有一位中年人带着弟弟来见我,对我说:“弟弟很想不开,因为他太太患有严重的红斑狼疮,他说如果太太的病治不好,他也要跟着去。父母亲听了很担心,母亲整天以泪洗面。”

  这个家庭原本只有一个病人,结果又多了三个有心病的人。我向那位想不开的年轻人说:“人生的目的不是只为一个人而活!”我反问他:“你跟着父母几十年了?”他就把头低下来,再问:“你跟太太结婚几年了?”他答:“八年。”我说:“你跟太太才八年的感情,她生病你就想死!你和父母亲有三十多年的亲情,他们从小把你养大,照顾你、疼爱你,你有个病痛,父母就肝肠寸断地关怀,而你竟然漠视这几十年的亲情?”

  我看他抬起头来,似乎大有所悟,我又对他说:“人有病痛是难免的,既然太太得了病,你要尽做丈夫的责任,再来就是听天命了。现在的医学这么发达,你应该尽力替她治疗,如果她的业缘如此,也要为她祝福。而你更应该让父母放心,万万不可让几十年的感情就这样丧失掉,忘记父母的恩情,那是不对的。”

  父母情深人生往往有一个共同的模式: 父母关心子女一辈子,从子女呱呱落地开始,直到父母年纪很大了,甚至到最后一口气,都还在关心子女,这就是父母心。

  我曾看到一篇故事,发生在日据时代。有一位年轻人被抓去当军夫,父亲在儿子的包袱里放了一个大饼和四件换洗的衣服,无奈地把儿子送到集合地点,才依依不舍地离去。

  从那天以后,这位父亲每天都会到和儿子惜别的地方去等,盼望孩子有一天会回来……事实上,他的儿子已经战死沙场了。这位老父亲不知情,仍然天天去等,二十年风雨无阻。

  他的媳妇知道先生战死的消息时,身上怀有遗腹子,听到噩耗,她真是痛不欲生,但不忍心将这残忍的事实告诉公公。公公每天都等着要接儿子回来,她看了内心多么难过。于是,媳妇每三五个月就请人帮忙写信,当作是她丈夫写回来的信件,老人收到信后就比较安慰,认为有信回来了,有一天儿子也会回来。

  这虽是一场虚幻的安慰,却很感人,感人的是父子的亲情,更感人的是这位媳妇这么孝顺。她结婚没多久,先生就离家,她却能守住家庭,把女儿生下来,又明知先生已战死沙场,却仍然一心一志守着女儿,孝敬公公,还想尽办法,让公公安心,实在很令人感动!

  我们学佛就是要学到能感动人,能感化人,不可因一念之差,而造成错误的行动,以至伤害自己,也伤害别人,让人在背后批评。所以,要真正用心注意,守好自己的行为。

  母爱就像长流水

  佛法就在生活周遭,无论一花一草都是活生生的佛法。有时我到鱼池边,看到喷水池的水每天都从上向下流,这个水池没设计出水口,但这水每天一直在流,却不曾满出来,可见水仍回归于大地。人生亦如此。

  人生的道理应该不断往上追求,像凡夫要追求圣人崇高的道德修养。既然大家都知道佛菩萨的境界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就应该要学佛,要行菩萨道,行菩萨道则要付出,要舍掉自私自利,舍掉自己的享受,投入人群把良能付出给众生,这才是菩萨的行持。没有经过长时间的辛苦,如何能到达清净光明的境界,所以一定要力争上游坚持力行。

  记得多年前,有一个两岁的孩子,在一家店门口失踪,做妈妈的吃不下也睡不着,找孩子找得快发狂。孩子的外婆看到女儿找孩子找得辛苦,要去问神、问乩童,出门后却被车子撞倒,两天后伤重不治往生。

  孩子的外曾祖母已九十岁,听到女儿往生,受不了刺激,中风了,拖了两年多也往生。只因一个小孩失踪,使得全家风云变色、愁云惨雾。十几年来这位失去孩子的妈妈每天以泪洗面,在孩子的照片前叫着孩子的名字:“孩子,你在哪里,怎么不回来?”望子归来的心未曾改变。

  母爱就像长流水亲情就像水从无间断地由上往下流,母爱长流水,而孩子对父母的孝心呢?

  学佛要从做人开始,有今天的水,其根源就是从上流下的,所以爱子女是天经地义的道理,对小孩负责并付出爱是应该的,但是要回视自己身体从何而来,反哺之恩就是孝道;孝是百善之源,有孝心的人,才是真正行善的人。尤其学菩萨道、学佛的人要学大孝,视普天下老者如父母,对老人要有恭敬爱护的心,恭敬爱护就是孝——孝养普天下的老者,视如亲生父母。

  这是学佛者行菩萨道的起步,在家对堂上活佛——父母要用心;若只想自己的儿女,忘了长辈的恩情就不像人了。

  卖专心

  在台中有一对可爱的小兄弟——郭镇元、郭镇宇,几年来不断地努力学业和赚工资,只为了帮助我建医院、盖学校,兄弟俩虽然年幼,但从三四岁起,就懂得发心助人了。

  早年为了大陆赈灾,小兄弟听了妈妈的叙述后,也懂得发挥同胞爱,和妈妈约定要省下零食的钱——一年之中都不吃零食,然后一人各捐一万元救助灾民。

  之后我为援助某国而呼吁,妈妈把这个国家的情形告诉他们,兄弟俩就和妈妈“打禅语”。哥哥郭镇元说:“妈妈,你今年要不要‘买’些什么东西?我可以‘卖’给你!”妈妈一时无法会意,弟弟接着说:“妈妈,我可以三年不吃零食。”

  妈妈说:“现在不吃零食,对你们没什么稀奇了!”小哥哥着急地说:“妈妈,你到底要买什么吗?”妈妈说:“你们平时很粗心,写字经常少一点、缺一撇,都是因为这样被扣分,我今年要买的是‘专心’!”

  这位妈妈真是用“菩萨心”在教育孩子,她把十张千元纸币换成一百张一百元的钞票。然后拿了两叠钞票对孩子说:“一万元是这么多哦!买你们一年的专心,实在很贵。你们要好好专心哪!”

  卖专心孩子各自拿到一万元,他们很珍惜地用信封装好,对妈妈说:“妈妈!我还有私房钱,可不可以也一起捐?”妈妈问:“你们怎么会有私房钱?”孩子说:“是阿公、阿嬷、舅舅他们给的啊!要给我们买玩具的。”小兄弟把私房钱也拿出来,当天下午就拿来交给我。

  他们告诉我:“师公,这是我们卖专心的钱。”乍听之下,我也不懂什么是“卖专心”?问了他们的妈妈,她才告诉我这段“母子之约”。

  修行的道场,禅师会彼此打禅语,他们母子也像是在“打禅语”。小小的孩子能够这么用心,在日常生活中,他们战战兢兢,不敢做错事,目的无非是要让父母欢喜、赚得工资,这些钱全数都捐出来建学校,盖医院。有特别的活动,他们就想办法,另外再赚钱。

  从这对兄弟身上,知道他们不只有爱心,而且很用心。反观有些人生经历的大人,应该比孩子想得更透彻吧!

  甘愿做,欢喜受

  有几年,每当我由小路往慈济医院的路上,经常看到一位先生用轮椅推着老人在那儿散步,清早和黄昏的时刻都遇过,他真是个孝顺的孩子,听说他的父亲已中风多年。

  后来他的父亲再度发病,送到慈院治疗。

  有一天,我到病房去,同病房的患者在里面,唯独一张病床是空的。我问:“这位病人到哪里去了?”患者及家属都异口同声说:“那位年轻人送他的父亲去复健!”那时,我还不知他们口中的年轻人就是那一位,出来在走廊上,刚好看到他把父亲送回来,才知道原来就是我经常在路上遇到的那位年轻人。

  我赞叹他很孝顺。他说:“这是应该的呀!”由他的表情可感到他的真诚,他推着父亲到病房里,让老人家安适地躺着。那时,我还在走廊和其他病患说话,他出来很诚恳地说:“师父!我要请问您一件事。”

  “什么事呢?”

  他说:“我应该怎么做才能让父亲的业障消除?”

  “你觉得应该怎么做呢?”

  “有人说如果燃指发愿功德回向,这样可以报父母恩,父亲的病会好得快。”

  甘愿做,欢喜受我说:“你错了!不要做傻事!你的身体是父母给你的,千万不可损伤自己的身体,若损伤自己是大不孝呀!这不是报父母恩。真正的报恩是: 你和你父亲所有的共业,你要甘愿做、欢喜受,因为这是你们过去生的共业。侍奉父亲是应尽的本分,你的心不可有丝毫的厌烦,这就是尽孝道。”

  他说:“那我明白了,原本我想,如果能让父亲的病快点好,即使要我燃掉一只手,我也愿意!”

  “年轻人,你的前程还很远,千万不能伤害自己!”

  “我明白了,我要甘愿做,欢喜受!”

  平常人推轮椅,总是站着推,和病人有一段距离,而他总是弯身以脸颊贴着父亲,因为他的父亲脸颊会一直歪斜,必须这样才能扶正老人家的头。除了大雨天之外,若是下着小雨,也会看到他一手撑伞、一手推着轮椅,陪他父亲散步,几年来无间断。他日夜都随侍在父亲身边,这也是“甘愿做,欢喜受”。

  人生就是这样,有很多无奈的事,“业”从过去带来,现在要完全承受,现在若没有受尽,以后生生世世还是无穷尽地受业。所以,我告诉他要“甘愿做,欢喜受”,而他也做到了。

  善的熏习

  庄子曾说——万物自然皆平等,但是,物却自贵而相贱。世上之所以有分别,就是因为“有我”,而且自以为高贵、比别人强;为了提高自己,就去压制贬低他人,这是众生的心态。

  其实,自己是否高贵,要由别人去评断,不是由自己标榜的。我们要好好努力,回归自己的本性自然,才能达到真正的高尚。有时候看到人与人之间彼此争斗,到后来有什么意义呢?争的结果只是苦不堪言。

  佛陀在世时,有一天,舍卫国的国王去礼拜佛陀。佛陀见到国王就说:“国王,你看起来似乎很疲倦的样子,你从哪里过来的?”国王回答:“我真的累得很,因为国内有一位长者最近往生了,他的家财多得难以计算,却没有子女继承。现在所有的财产要充归国库,他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我已经来回好几趟,还无法算清。”

  佛陀问:“既然他没有子女,为何在世时,不做一些对社会众生有利的事呢?”国王摇摇头,说:“他在世时一毛不拔,不仅对家奴吝啬,对自己也很节俭,甚至连娶妻也觉得是一种浪费,因为娶妻要生子、养家,都得花钱。”

  佛陀说:“这样的人其富如贫,虽然他财富丰厚,但和穷人有什么差别?”众生就是看不开,这种人是世间最可怜的人!

  善的薰习人为善为恶与外在的环境关系很大,所以修行道上和人群的关系也很重要。修行要将恶的习气除掉,把善的习气留下,如能回归本性,无贵贱之分,对众生喜舍付出,自然能从凡夫地,迈向菩萨欢喜坚固地。

  执迷不悟的女儿

  一对夫妻带着读高中的女儿一起来看我。这女孩身材削瘦,穿着紧身衣服,流露慵懒的气息,听到母亲陈述她的时候,杏眼圆睁一副不以为然的模样。她母亲说,女儿近来非常贪玩,经常流连在外,甚至到凌晨才回家,他们夫妻非常担心;女孩曾经在外出过事,更令他们不安。

  “不怕一万,只怕万一,一万次里只碰上一次也是碰不得啊!很危险的。万一遇到不良分子怎么办?”父母的关怀表露无遗,但为人儿女的,一天二十四小时里,哪时会想到父母呢?

  望着沉默不语的女孩,我劝她就要上大学了,一定要好好念书;父母苦心栽培,更要尽心把握。

  “我没有让他们操心啊!”这对父母在一旁担忧落泪,女孩却感觉不到父母操心的理由,依然故我,还理直气壮地回答。

  我告诉她:“有智慧的人将时间当钻石,而你却将时间当石头,把人生白白浪费在贪玩上。可知道我们应该分秒必争,珍惜光阴?”女孩摇摇头,不表认同。

  执迷不悟的女儿见她执迷不悟,我也无可奈何,转而劝告这对父母:“你们为孩子过分操心了,把心转个方向吧!她不愿自爱,自己要毁掉自己,你们只为她一个人烦恼太没价值了,不如以父母心去爱别人的孩子,不要做傻父母了。”

  这位女孩为反对而反对,拉不下脸来听从父母的话。父母辛苦拉拔孩子,既不希望管教太严,又忧虑孩子出过事,实在很难为。

  父母的心真的很可怜,但愿全天下的孩子们照顾好自己的心,莫惹父母伤心。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