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工巧明>> 其它>>正文内容

五台山的舞蹈

       

发布时间:2010年02月28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五台山的舞蹈

  第一节民间舞蹈

  五台民间舞蹈的历史,上溯几千年即有女巫“说白”、“跳神”之传。约至明初,又出现了舞蹈性极强的祈雨祭神形式,如流布天和、豆村、红表地区的“跳鬼”,广为清水河一带盛行的“七仙女顶簸箕”,以及豆村五台寺的“跑夜叉一。据西天和张履行老艺人传言,赛戏《调鬼》一节目即为旧时民间午蹈节目。后期受佛教“金刚舞”影响,方见系统,从而成为乡里一种祭祠敬神的舞蹈形式。其表演虽然粗糙,但必竟属于造形艺术的先胚。民国以后,民间舞蹈受境内秧歌的影响,进而由单纯的形体表演发展为载歌载舞、歌舞结合的民间歌舞。

  五台民间歌舞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如大扭大跳能充分体现北方人民粗旷豪放的性格;节奏明快,具有五台民歌健康优美的风韵。其流行节目除早期的《渔公提蚌》、《大头和尚戏柳翠》、《五鬼闹判》等外,四十年代末又出现了《担灯》。该节目始见于南高洪口村。由二至三十名妇女演出。表演时各担一对花兰彩灯,利用走场、转街等形式进行上岗、下坡、换肩、歇担等各种形体艺术表演。建国以后,五台民间歌舞更见发展,曾赴京参加过全国民间文艺观摩汇报演出的民间歌舞《五女观灯》,妙取横生,采用了舞中见戏、戏中有舞的表现手法,反映了农家五姐妹元宵初夜紧整装、巧打扮,欢欢喜喜去观灯的所见所闻。民间艺人王玉池在改编过程中,又巧妙利用花灯、手绢两件特定道具,从而以舞见美、以美动情,广泛展示劳动人民节日欢快的精神面貌。该节目七十年代末再次赴省演出时,仍获好评,为广大观众所喜爱。

  一九七九年至一九八零年,县文化馆王铁牛、王建文、马志强、李曼莉等合作的歌舞《双彩蝶》、《采椒》,以五台民间舞蹈为基础,大胆吸收了外地扇子舞、花兰舞的艺术营养,以特有的夸张、风趣、优美,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八十年代初,上级文化部门协同县文化馆对境内民间舞蹈资料系统搜集,并先后整理出西付《竹马》、大流治《老秧歌》、东冶《五女观灯》以及白云村《五鬼闹判》、豆村《跑夜叉》、南高洪口《担灯》等不少文字资料,为继承和发展民族民间舞蹈艺术作了大量工作。

  一九八七年,县文化馆又从晋中地区左权县引进传统小花戏,进一步丰富了我县民间舞蹈艺术。

  第二节现代舞蹈

  民间舞蹈受现代艺术的感染,从而形成了富有时代气息的舞蹈,当地人称之谓“现代舞蹈”。

  现代舞蹈以配合形势、宣传政治为目的,极盛时期首推“文化大革命”年代。据统计,一九七二年至一九七五年间,全县共办起业余歌舞队(宣传队)一百二十五个。大建安大队、松岩口大队、南关大队、五级大队、阳白大队以及化肥厂、水泥厂、七一厂、五一厂、农机厂、陶瓷厂等歌舞队均为当时业余文艺典型单位。松岩

  口大队宣传队不仅代表五台县出席过地区业余文艺汇演,还为加拿大朋友阿兰夫妇举办专场歌舞晚会。深受外国友人赞赏。本时期,歌舞节目之多亦为空前。这些节目有体现人民战争威力的如《长征组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有反映人民大众翻身作主的如《翻身道情》;有歌颂共产党英明领导的如《绣红旗》;有表现生产斗争的如《抗旱新曲》;还有大量自外地引进的少数民族舞蹈如《在北京的金山上》、《草原赞歌》、《逛新城》等等。

  一九八四年,县文化馆首次组织青年园舞活动,并为五台县化肥厂、六九零四工厂,团县委、县医院等单位所推行。一九八五年五台山对外正式开放,西方舞蹈在境内逐渐兴起。迪斯科、探戈、友谊舞等广为青年人所喜爱。五台山供销社与外地旅游服务单位联合开设舞厅,为国内外广大游客提供了文化娱乐极大的方便。

  第三节佛教舞蹈

  佛教舞蹈是指僧人在佛事过程中动作的舞蹈性而言,并非僧人跳舞之举。其主要内容是礼佛、诵经、施食和驱邪;主要目的是表达对佛祖的高度虔诚,对经论的心领神会,对邪恶的深恶痛绝,对亡灵的慈悲超度。就佛教舞蹈的代表形式“跳布扎”来说,目的是驱除恶鬼,故又称“跳鬼”,境内僧人也称“金刚舞”。

  “金刚舞”原是西藏为纪念僧人拉龙巴拉丹计挺身护法而流行的一种佛事活动,每逢农历六月举行。清时,随着喇嘛教繁盛传入境内。这种活动境内年逢农历六月中旬连续举行三天。即六月十四目“镇鬼”;将事先蒸制的“鬼王及各面塑陈列于大殿。十五日“跳神”;到各寺殿堂诵经谒佛,意为邀请众佛(神)光临。十六日“斩鬼”;将面塑鬼王一一肢解埋入土中。这种活动建之于意念、步法和手势舞蹈的表现,是佛教僧人消除邪恶愿望的艺术性反映。

  僧人舞蹈的艺术特点,在于僧尼扬善抑恶的愿望和意念,其场面调度和身姿步法,以不失礼佛、诵经.施食、驱邪的原形为总旨,但毕竟离奇。再以跳“金刚舞”为例,头天靠镇鬼”即有僧人扮十二菩萨、四大天王、八大金刚、四阿子、四白面娃娃、四嚓拉、六童子、二门神、二道神、二拉拜、二罗拜、一牛头、一马面、一鹿护法、四弓箭刹待以及弥勒佛等。此外,大、二、三喇嘛、挠銮驾者,打幡者、吹奏打击者、随从侍人共约一百七、八十人参加表演,其声势浩大为民间不及,故逢此活动,远近百里之乡民亦愿徒步而至,得以观赏。其具体活动是头天大、二、三喇嘛由典器温布陪随,高坐殿堂,举行诵经。之后,头戴面具,身着异服的所有扮演者一一出走,按途中地面己划好的人行图线跳跃行步。跳跃辅以相应的身姿、手势和音乐伴奏,俨然为镇鬼舞蹈。至于第二天“跳神一中的殿堂谒佛,第三天“斩鬼”中的肢解鬼王,扮演者均是在僧众朗朗诵经、锣号阵阵高鸣中以跳跃的步伐和相应的身姿仪态进行活动。服饰之异样,情节之离奇,场面之规范,舞姿之粗旷,表情之严肃,气氛之庄重是这种舞蹈性佛事活动的艺术表现形式。

  一九八六年,文化馆排练的五台山佛教侍女舞参加忻州地区民间音乐舞蹈调演,荣获创作奖、表演奖。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