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法相宗>>正文内容

菩萨道上以法相印

       

发布时间:2010年02月03日
来源:不详   作者:见岸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菩薩道上以法相印

——法印講堂的經驗分享

釋見岸(高雄法印講堂住持、佛教弘誓學院高雄推廣部主任)

一、前言

「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研討會從開辦以來,今年是第十一年第八屆,每一屆的研討會都有一個主題,從佛教義理、禪學、僧教育、推廣教育、社會運動,乃至近年的兩性平權、女性議題、佛教倫理學等,內容涵蓋許多層面。參與者除了來自國內外學術機構的學者、教授、研究生之外,也包括了佛教道場、弘法單位,對印順導師思想的各層面,做了許多立論及進一步的詮釋,可說是「印順學多面向的發揚」。[1]

印順導師的人間佛教思想,本於「緣起性空」之理,基於「諸佛世尊皆出於人間」的教說,依人的「梵行、憶念、勤勇」三種特勝,以「菩提心、大悲心、空性見」為本,實踐「不厭生死、不欣涅槃的人菩薩行」,從入世度眾當中向於佛道。因此人間佛教是大乘菩薩道,是就著人身的特勝,除了人的正覺解脫之外,更重視對眾生、對社會的關懷。導師在《華雨集》中說:「佛不是天神、天使,是在人間修行成佛的;也只有生在人間,才能受持佛法,體悟真理(法)而得正覺的自在解脫,所以說:「人身難得」。「佛出人間」,佛的教化,是現實人間,自覺覺他的大道,所以佛法是「人間佛教」,而不應該鬼化、神化的。」[2]

「人間佛教」的探討,已經成為十年來佛教界的顯學了,在以導師所定義的「人間佛教是重於人菩薩行的」的範疇中,[3]經過眾多的論文研討,乃至於演講佛法者個人的詮釋之後,大都認為凡是走出傳統佛教的窠臼、走入人群、利濟群生、具人間性的佛教團體志業,都被稱(或自稱)為「人間佛教」。[4]

歷年的研討會,以佛教寺院為探討內容的論文或座談會並不多,若有所說亦是少數較具規模的道場,如慈濟、法鼓山、佛光山、妙心寺、弘誓學院、妙雲蘭若等。[5]事實上,在國內外的佛教界中,有許多人數不多的小團體,亦於其所在之城市,弘揚印順導師著作,或是以一己之力實踐人菩薩行,對「人間佛教」的流傳而言,這是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

本文將以法印講堂十年來的法務活動歷程,分享小型道場弘揚「人間佛教」的過程,以及實踐「人菩薩行」的經驗與心得。

二、法印講堂成立因緣與宗旨

法印講堂並無悠久的歷史,亦非大教團的分院,也不是由德高望重的大德所創立,它只是座落高雄市大樓中的學習經論的都市道場。它沒有美麗的奇峰溪流,也沒有前人大德的史詩畫作,有的只是十年來不斷前來聽聞正法的同學[6],他們的心情故事,他們從佛法中得到的改變與感動。

《雜阿含經》第53經:「我論因說因,……有因有緣集世間,有因有緣世間集。」講堂的成立印證了許多因緣的成就。86年因為個人病緣的關係,開始了靜修的階段,期間以研讀印順導師著作為主,讀至《印度之佛教》序文中:「釋尊之為教,有十方世界而詳此土,立三世而重現在,志度一切有情而特以人類為本。」時,內心有所啟發,對未來修學方向已有所底定,修行生命豁然開朗。而後前幾年教過的研讀班學員,展轉找到我的住處,希望可以繼續聽經,於是決定彼此一起研讀《成佛之道》及《小止觀》,共同分享修行經驗。時日一久人數多了,原本靜修的小精舍空間已不敷使用,必須向外商借場地。從可容納七十多人的公司員工教育訓練教室,一直到可容納近三百人的高中會議室,換了幾個場地,課程除了《成佛之道》之外,還有《法華經》,以及《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中重要內容。同學們為了場地莊嚴,每次上課帶佛像、香案來佈置,上下課也要自已擺放收拾桌椅,遇到學校有活動就必須機動配合,聯絡同學們停課,長時間下來,想要有固定修學處所的想法逐漸凝聚。因緣終於成熟,在88年初經由同學展轉介紹、熱心奔走,終於購置了現今的講堂。

既然講堂成立之因緣始於聞思經教,成立之後也以此做為弘法方向,故立名為「法印講堂」。此中有三個意義:一、三法印是佛法的重要教義,也是判斷佛法是否究竟的衡量標準。即是希望大眾來此處學習佛法,不僅能學到緣起正見,並且能學到擇法的能力。二、在修學菩薩道上,同學彼此之間也是「以法相印」,互相提攜,三學增上。三、以印順導師思想作為主要的修學內涵,並研習佛教大小乘經論,建立人間菩薩行者的正見正行。所以,講堂以「尊重生命、關懷社會,實踐契理契機的人間佛教」為宗旨。

三、法印講堂發展方向與學習課程規劃

佛教道場弘法活動越來越多元,除了傳統的講經、傳戒、念佛、禪修之外,也有許多與心理、藝術、幼教相結合的活動。然而寺院道場的功能不應該只在特定時刻舉辦特定法會之用,而是每一位居士與其家庭的信仰中心,悲傷之時在寺院中可以得到安慰與知見,歡喜之事也可以在寺院中得到祝福與分享,這種寺院道場不在人數眾多或經濟能力好,而是在於能夠深入民間,成為佛教徒生活中的修學中心,真正達到「佛在人間」的殊勝意義。

法印講堂雖然受限於場地及目前住持者的個性、能力之限制,單純的以講學為主要法務,但是希望這個地方能夠成為居士們的生命法水源頭。故擬定二大修學方向:「弘揚印順導師思想,推動人間佛教之實踐。從事社會關懷活動,發揮大乘菩薩之精神。」第一個方向是以長期不間斷的講學做為實踐方法,第二個方向則依當時所需要的因緣,以講堂既有的人力物力參與外界的活動。

基於上述理念,所有課程皆不收費、不成立任何類似護法會等組織、亦不舉辦法會、不化緣,只希望所有學員在學法修行的過程中,沒有任何財布施上的壓力,能以講堂為其心靈、信仰之渡口。講堂學習課程規劃分成三類,

(一)聞思課程

印順導師在〈契理契機的人間佛教〉一文中說:「修學人間佛教——人菩薩行,以三心為基本,三心是大乘信願——菩提心,大悲心,空性見。」[7]以此三心為修學總綱,才能在人間行菩薩道而不落入世俗化、鬼神化或急證解脫等,而此三心的培育,基本上要從親近善知識,聽聞大乘經論中知見、薰習。

菩薩道難行,從慧解的學習到菩薩道的實踐,修學者必親近善知識,禮請善知識給予指導與提攜。從中學習掌握佛法的脈絡,建立正見、正行,充實資糧以實踐人間佛教的菩薩道。與其自己瞎子摸象,不得除惑,不如透過有計劃的課程安排,依著善知識的教導,循序漸進地聞思修學,以提昇內在的素質與德養。因此講堂以講學為宗,希望透過長時間的學習,以思想改變身語行為,以願力內化為利他事業的勇氣。

因此法印講堂與佛教弘誓學院合作,無條件提供場地,將原本在台北的推廣部,接續於高雄開辦,並於九十六年改制為高雄推廣中心。本中心的課程皆由學院指導法師昭慧法師、院長性廣法師及推廣中心主任見岸法師共同擬定。師資方面,除了聘請弘誓學院老師之外,亦聘請學養兼具的師資,希望能夠給同學們佛法的正知見與行持的正確方法。[8]

推廣中心的課程規劃以研讀印公導師的著作為主,了解整體佛教教義,培養擇法能力。為了令學習者能夠長期聞法,同學不限修學年限,只要有志於佛教人生哲學及正信佛法研習之僧俗二眾,都可以報名入學,並且採取選課制,修完應有學分數即可獲得結業證書,然而仍可以繼續選課。但是嚴格要求出席率,如果缺課時數超過一半,則下一年度不予錄取。這項規定用意在於令同學對聽聞佛法生起殷重之心,而且學習作任何決定都是審慎負責,十年堅持來下來,當然會有少數同學流失,但是也給予同學們自我負責的觀念。(詳見附件一:歷年課程師資及選課人數統計表)

正見的學習必須長時間的聞思薰習,才能將佛法內化,成為生命的內涵,如此一來,生活中處處是菩提道,不論在社會方面、政治方面、或是宗教修行,可以將人菩薩行具體的透過身心的轉化而實踐出來,否則斷斷續續的聞思法義,正見資糧不容易具足,因此課程不需多元,人數不求眾多,而是希望扎實穩定。故而弘誓推廣中心十年來已開過24門課,同學人數共530人,選課人次共1691人,雖然數字微少,但是每一位同學或多或少,都能「以悲心而學而行」,盡心力行菩薩行。[9]有些居士無法長時間定期上課,所以講堂另外開經論課程,由見岸法師講解《地藏經》、《法華經》、《金剛經》、《華嚴三品》、《中阿含經》以及《大智度論》,隨時可以加入聽講,目前聽課人數約90人。

(二)行持實修

「人菩薩行」在於依人身而發心學菩薩道,由菩薩行中斷惑證真而入佛道。在漫長的菩薩道中,除了要有「正見」、「正行」之外,心性亦須有某種程度的「堪能性」,才能在入世的菩薩道中,貫徹「無我」之理。因此在講堂上課的同學,不論男女、不依職業,乃至出家眾等,每個人都要輪流打掃教室、廁所、當值日生等,若是受戒、禪修、念佛等課程,也要共同清潔環境、處理場地。在服務當中,學習放下自我,學習體會他人所需。

在修學佛法當中,受持戒法是不可或缺的,講堂定期舉辦八關齋戒,不定期傳授五戒。強調以發菩提心為受戒的動力,以護生之精神持戒。

另外,每個月共修一次「慈悲三昧水懺」,每年一次「梁皇寶懺」。不立消災祿位、度亡牌位,不召請、不放蒙山、燄口或三時繫念,純粹只是共同修學懺悔法門。曾經有人質疑這樣的作法,認為沒有功德,會惱怒鬼道眾生等等。事實上,「拜懺」,又名「禮懺」,為禮拜與懺悔之略稱。即禮拜諸佛菩薩,懺悔所造諸惡業,藉由禮佛、誦讀經文,為己或代人懺悔之意。最初之懺本為梁武帝時之《梁皇寶懺》。「懺悔法門」,是重信願的法門,始於《舍利弗悔過經》。這部經,是以懺悔為主,在十方佛前,自說過去與現在的一切過失;以懺悔功德,迴向眾生同成佛道。所以,禮懺是過發露罪過、發願修善,令自己菩提心增,如此之善法功德何以不能回向給過往的祖先親人?蒙山、燄口等法事有其所利益的對象,但此類法事並不是成就懺悔法門的必要條件。講堂共修拜懺強調對懺文的了解及用心作觀,如程金安同學所分享的心得:「每天禮懺一卷,分兩階段進行,禮佛拜懺之前,師父先行開示,告訴我們每一卷的主旨和重點,懺法的意義,用功的方法與方向。《梁皇寶懺》內容豐富、完備,次第分明,是我們反省身、口、意三行及學佛的最佳指引。」[10]

在密集實修課程方面,歷年來舉辦了八屆禪七、五屆佛三,皆與其他道場合辦。由於多日的共修,不論是禪堂、齋堂、寮房等等都必須有足夠的空間,因此前三屆的禪七在弘誓學院舉辦,92年之後則將場地移至高雄六龜大行寺,共舉辦了各五屆的禪七與佛三。禪觀課程禮請性廣法師指導,佛三則禮請傳燈法師主持。

山林佛寺雖有其莊嚴寧靜,但是往往遠離市區,對在家居士而言,無法日日前往,而都市道場可以在地扎根、深入社區,讓每一個人能長期親近,有需要時就能很快的來道場禮佛、聞法。大行寺住持傳燈法師曾說過:「道場應該是可以分工合作的,應該依佛寺的地域性、住持者的獨特性,選擇法務的內容,不見得每一個法務活動都要辦。短期密集的共修法會,需要空間足夠的地方,可以在郊區大型的寺院,長期定時的佛學課程則必須要在市區的道場,讓信眾方便前往。所以教界的道場是可以合作互動,一方面資源不會重覆浪費,人力也不會產生重疊,令信眾疲於奔命。」[11]就是因緣於長老無我的慈悲,讓同學們可以有一安穩清淨的實修之處。這也是一種教界良性互動的模式,沒有山頭主義,也沒有宗門法脈的堅持。

(三)社教課程

佛法在人間,必須走入人間,也就是要將佛法與生活結合,以佛法的正見與菩薩的正行,從事日常的每一件事。因於道場社區化的理念,講堂提供多元化的社教課程。固定的有寫經班、瑜伽班、合唱團等,不定期的醫療保健演講、環保議題討論、生死學研討、義診等。李瑩同學在「結廬在人境,悠然見南山」一文中說:「講堂的同學由於根器不同,有的喜歡週一定期共修,有的好樂聽師父、老師開示經論,有的歡喜以音聲供養,沈浸在合唱團融合的氣氛之中,又有一群人以寫經修練自己的心性。週一到週日,只見同學隨各人喜好,進出講堂。」[12]

在初期大乘佛教的發展中,書寫經典是很重要的修行方法,《法華經》卷六〈法師功德品〉中強調,受持是法華經,若讀、若誦、若解說、若書寫,可以得六根清淨之功德。[13]現代社會生活型態忙碌、緊張,若能靜下心來寫經,對於調和身心有很大的幫助。寫經班張子盛老師於〈書法寫經的意義〉一文中說道:「書法講求方法,寫經講求心意,這是基本上的不同。所以寫經的開始,是不太要求字體美醜的,只要用平順的心思書寫,心順則手順,手順時自然每一個字就會好看,久而久之,對於書法的筆劃運用,自然可以領會於心了。在寫經的觀念中,一筆劃就是一個心念,就是一個修行,如果能心念平等的寫,心中的定性也會漸漸具足,這是寫經的好處。」[14]所以講堂成立十年以來,沒有間斷的持續開辦寫經課程。

長期不間斷的社教課程還有瑜伽班與合唱團。瑜伽,是透過身心的放鬆與動作,達到鍛鍊內心專注的目的,是一種能令身心調和的運動。「音樂供養」則是大乘佛教修行的方法之一,如《法華經》中說:「鼓諸音樂,歌佛功德,以為供養」、「歌唄頌佛德,乃至一小音,皆已成佛道」,其意是以優美的樂音,讚頌佛菩薩的悲願與智慧,藉此表達佛子的感恩之心,並激勵自己效學菩薩慈悲願行。團員們不僅是以修行之心,演唱佛教樂曲,而且學習許多藝術歌曲、中外民謠等等,期望藉著樂音歌聲中所呈現的意境,表達虔敬、溫馨的情感,調柔平日紛紛擾擾的煩惱,培養出善解、慈悲與智慧。好的音樂可以安慰眾生的心靈,合唱團不僅定期演出之外,亦受邀到佛教道場獻唱或聯合演出,並到屏東聖心安養院與老人們同樂,用樂曲、律動,讓老人們的心靈得到快樂。

四、結語

除了各種課程的學習之外,講堂也強調付出,在付出關懷中學習菩薩道。例如:民國83年的觀音像事件,88年的佛誕放假運動,乃至於今年三月十五日的反賭場大遊行,講堂有許多同學都自動的參與,未曾缺席。講堂更鼓勵同學們不僅在道場培福,應該走入人群,目前有十多位同學在醫院安寧病房、在弱勢團體擔任志工,從靦腆不懂如何付出,進步到能夠以最自然的方式關心、照顧病人,令他們敞開胸懷。如王美月志工說:「人生的課程沒有公式可言,人與人的關係,以真誠為出發點,為大家留下空間,一切都會改變,要珍惜每一個學習的因緣。」[15]

依「人間佛教」之理念修學,是一種大乘信願。導師曾說:「現實世間的眾生,多苦多難,世間法的相對改善,當然是好事,但不能徹底的解決。深信佛法有徹底解脫的正道,所以志願修菩薩行成佛,以淨化世間,解脫眾生的苦惱。」[16]因此,人間佛教的行者,是發願在人間實踐菩薩道成佛,在經論中學習無我、空性的智慧,學習菩薩悲憫眾生的願力,在生活中實踐出來,關懷有情、關懷生態環境,以「莊嚴淨土、成熟眾生」為理想。

附件一:

佛教弘誓學院 高雄推廣部

各學年度課程師資、選課人數一覽表

學年度

科  目

學期數

授課老師

選課人數

89

基礎佛學

仁皓法師

77

大乘法義

見岸法師

79

印度佛教思想史

莊春江老師

65

90

佛在人間

呂勝強老師

55

人間佛教禪法之理論與實踐

性廣法師

88

佛法是救世之光

見岸法師

99

91

大乘法義

見岸法師

67

唯識學概論

見岸法師

117

佛法概論

仁皓法師

79

92

雜阿含經導讀

莊春江老師

65

中觀今論

傳道法師

76

解深密經

見岸法師

93

93

大乘法義

見岸法師

58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

莊春江老師

40

唯識三十頌

見岸法師

115

94

如來藏之研究

莊春江老師

40

中阿含經

見岸法師

126

印度佛教思想史概論

莊春江老師

39

95

中觀論頌講記

仁皓法師

62

妙雲集導讀──正聞篇

莊春江老師

33

96

學佛三要

心住法師

79

97

北傳佛教藝術

王儷娟老師

38

中國佛教史

慧璉法師

51

四部宗義──中觀宗

仁皓法師

50


 

[1] 江燦騰博士對第二屆研討會做了評論,認為該次研討會是「印順學多面向的大創新」。今以此評為基礎,認為十年來對印順導師思想的討論,已經從創新階段,進入發揚的時代。

[2] 印順導師,〈契理契機的人間佛教〉,《華雨集(四)》,p.33,台北:正聞,民國82年。

[3] 同上,p.50。

[4] 邱敏捷認為「人間佛教思想是當今台灣佛教思想的潮流,它係由印順導師、星雲法師、證嚴法師與聖嚴法師等法師匯聚而成。」詳見邱敏捷〈印順導師人間佛教思想——與台灣當今其他人間佛教之比較〉,第一屆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頁160,民國88年。

[5] 歷屆研討會以道場或團體做為研究對象的論文有:

(1)傳道法師,伍麗滿女士,〈印順導師「人間佛教思想」之實踐——以妙心寺為例〉,民95年第六屆研討會論文。

(2)覺培法師,〈人間佛教對全民教育的影響——以《人間佛教讀書會》為例〉,民93年第五屆研討會論文。

(3)王端正,〈慈濟在人間佛教的展現〉,民93年第五屆研討會「人間佛教的藝術展現」座談會。

(4)陳俊宏,〈傳統與創新——法鼓山建設的理念與實踐〉,民93年第五屆研討會「人間佛教的藝術展現」座談會。

(5)傳道法師,〈人間佛教的實踐——略談妙心寺的嚴土熟生事業〉,第一屆研討會「座談會資料(一)社會關懷篇」。

(6)慧理法師,〈妙雲蘭若之弘法事業——回顧是為了前瞻〉,第一屆研討會「座談會資料(二)教育文化篇」。

(7)性廣法師,〈弘誓學團僧教育經驗分享〉,第一屆研討會「座談會資料(二)教育文化篇」。

(8)黃崧修,〈妙雲集推廣經驗分享〉,第一屆研討會「座談會資料(二)教育文化篇」。

[6] 在講堂中,在家居士彼此稱為「同學」,是取「同修共學」為意義。

[7] 印順導師,〈契理契機的人間佛教〉,《華雨集(四)》,p.57,台北:正聞,民國82年。

[8] 嚴忠民同學曾說在求法過程中,內心的感觸:「非常感謝講堂,開一系列的課程,給在家學佛者有次第而且是真正佛法的進修機會;不至於流浪在音聲佛事當中,讓佛子們內心充滿了法喜與感恩。」原文見講堂網頁,「心靈交流」,〈聞思後的喜悅〉。

[9] 導師在〈契理契機的人間佛教〉一文中說到,人間佛教的「理論原則」是:「法與律合一」、「緣起性空的統一」、「自利與利他的統一」。其中「自利與利他的統一」是指:發心利他,不應忽略自己身心的淨化,否則「未能自度,焉能度人」?所以為了要利益眾生,一定要廣學一切,淨化身心(如發願服務人群,而在學校中努力學習一樣);廣學一切,只是為了利益眾生。不為自己利益著想,以悲心而學而行,那所作世間的正業,就是菩薩行。(《華雨集(四)》p.48)

[10] 全文詳見講堂網頁,「心靈交流」。

[11] 自從與大行寺合辦禪七開始,傳燈法師屢次開示均提到這樣的觀念。這段話乃依記憶所筆錄,98.3.17經法師過目認可。

[12] 李瑩同學於此文中亦說到對講堂的看法:「講堂是一個不談功德、感應,只求同學認真修行的道場,不論聽經、禪修、禮懺或音聲供養,皆是與正法相應。師父在開示《佛說阿彌陀經要解》時提到蘇東坡遊廬山詩「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同學修行也是如此,佛法浩瀚,所見不同,人間佛教就是要引領不同根器的人,各得所需,殊途同歸,求得法的真義。就是《法華經》講的:「卉木叢林、及諸藥草,小根小莖、小枝小葉,中根中莖、中枝中葉,大根大莖、大枝大葉,諸樹大小,隨上中下、各有所受,一雲所雨,稱其種性而得生長,華果敷實。雖一地所生,一雨所潤,而諸草木、各有差別。」原文詳見講堂網頁,「心靈交流」。

[13] 《大正藏》第9冊,p.47下。

[14] 原文詳見法印講堂網頁,「書法寫經」。

[15] 原文詳見講堂網頁,「心靈交流」。

[16] 印順導師,〈契理契機的人間佛教〉,《華雨集(四)》,p.57。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