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章》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18日
来源:天府新论   作者:佚名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对修持奢摩他的次第、方法以及修证的标准均详细说明,关于修持奢摩他的思想在宗喀巴佛学体系中有着独特位置。通过对《奢摩他》章梳理,可以看出,宗喀巴对止观双运的强调。

《菩提道次第广论》系宗喀巴大师之代表著作,全书贯穿“教”,“证”二法, 摄经律论三藏之要旨, 意蕴深广。全书以“三士道”为纵线,以“六波罗密”为纲宗构架菩提道学修次第。“六波罗密”依次是“布施”, “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在《广论》中皆分章叙说,然“奢摩他” (禅定) ,“毗钵舍那”(般若) 两章在全书中所占比重极大,极其重要。

首先,在“奢摩他”章中开篇即强调修习“止观”的重要。文章指出了修持止观的功德,“大小二乘世出世间一切功德, 皆止观之果”。“止”“即”“奢摩他”,“观”即“胜观”, 这里是在强调二者应同时修持, 莫有偏废。文中对“奢摩他” (禅定) 的定义进行了细说。“奢摩他自性, 如《解深密经》云:即于如是善思惟法, 独处空间内正安住, 作意思惟, 如是正行多安住故, 起身轻安及心轻安, 是名奢摩他”。在此引用了《解深密经》的文字来说明奢摩他的性相。修练止寂的禅修者独自坐在幽静的地方, 使心专一安住于内, 把经义内容进行仔细思索。即将所缘境上的能思惟之心敛入其中, 不致昏沉或掉举, 对于这样的思惟应时常作意。如此反复修习可使身心轻安自在,这种禅定状态就是奢摩他。

在原文中还强调单独修持寂止或胜观都是不可行的, 必须止观双运。文中说: “譬如夜间, 为观壁画而然灯烛, 若灯明亮无风扰动,乃能明见诸像;若灯不明, 或灯虽明而有风动, 是则不能明见诸色。”以此喻止观双运之理, 下文解说: “如是为观甚深义故, 亦定解真义无倒妙慧, 及心于所缘, 如欲安住而无扰动, 乃能明见真实。若仅具有心不散乱无分别定, 然无通达实性妙慧, 是离能见实性之眼,于三摩地任何薰修, 然终不能证真实性。若虽有见能悟无我真实性义, 然无正定, 令心专一坚固安住, 则无自在, 为分别风之所动摇, 亦定不能明见实义, 是故双须止观二品”。这里指明若要明见真实, 必须双修止观, 具有对于真实无颠倒的决定智慧和安住于无分别之禅定。二者对于观察甚深空性之义同样的重要。

其次, 文章讲述修持奢摩他的资粮。修行者先集资粮, 是快速成就寂止之因。原文举出六项: (一) 住随顺处, 住具五德之处; (二)少欲; (三) 知足; (四) 断诸杂务; (五) 清净尸罗; (六) 断除贪欲等诸恶寻思。原文中说明这六项资粮对于修习止寂的意义, “如是六法能摄正定, 未生新生, 生已不退, 安住增长因缘宗要。尤以清净尸罗, 观欲过患, 住相顺处为其主要”, 清净尸罗指清净戒行。另外六度中的前四度是第五度的资粮,《奢摩他》章中引《观修次第初论》中的文字说明此点:“若能不著利等诸欲, 善住尸罗, 性忍众苦,勤发精进, 速能引发正奢摩他”。

第三, 文章中广泛论述修持奢摩他的方法问题。对于修持寂止时身体的姿态文中作了规定。“足者, 谓全跏跌, 如毗卢遮那佛坐, 或半跏跌。眼者, 谓非过后仰莫太前屈……息者, 内外出入莫令有声;粗猛急滑, 必使出入无所知觉, 全无功用徐徐而转”。

在说明心住所缘之时应当如何修持时分为认识心趋入何基所缘及心于所缘如何安住二类, 认识心趋入何基所缘再分为总的所缘格式及认识此处之所缘二类, 总的所缘格式又分为说明正式所缘, 说明何人应该所缘何境及说明所缘之类别共三种。

在说明正式所缘中提到修瑜珈师有四种所缘, 谓周遍所缘、净行所缘、善巧所缘、净惑所缘。在原文中对以上四者详加叙述。“周遍所缘复有四种, 谓有别影像, 无分别影像, 事边际性、所作成办。就能缘心立二影像, 初是毗钵舍那所缘, 二是奢摩他所缘。”“言影像者, 谓非实所缘自相, 惟是内心所现彼像”,这里强调所谓的影像, 并非真实所缘的自相,惟是内心中所现的假相, 原文中对净行所缘的界定是“净行所缘者, 由此所缘能净贪等增上现行, 略有五种, 谓不净、慈, 缘起、界别、阿克波那”。所谓净行所缘, 就是由于这个所缘能净除贪欲等习气。五种净行所缘是:不净、慈心、缘起、界别、呼吸。在原文中还分别对以上五种评介解说, 针对种种习气分别予以对治。原文对善巧所缘的叙述是:“善巧所缘亦有五种, 谓善巧蕴、界, 处缘起及处非处”, 善巧所缘也有五种, 就是对蕴、界、处, 缘起、处、非处六者极为善巧, 而净惑所缘是暂伏烦恼的种子和根除烦恼的种子, 即“净惑者, 谓惟暂伤烦恼种子及断种”。

对于多种所缘, 应该依哪一种所缘而修持寂止呢? 文中告诉说, 依据前述经典中所说明的那样没有固定章式的, “以补特伽罗有差别故。尤其上品贪行者等修奢摩他时, 所缘各别决定。若不尔者, 纵或能得奢摩他相应三摩地, 然不能得实奢摩他。”对于各种修习寂止之方法, 要依经教所言的, 并无一定的程式可循, 完全是依照修行人的具体情况而定的, 对于上品贪行者须当修持所缘境, 若不是如此虽能获得随顺之三摩地, 可是不能获得真实的寂止。

修持止观, 使心安住于所缘极为重要。心于所缘如何安住原文中分三方面来谈的: (一)立无过规; (二) 破有过规; (三) 示修时量。第一点是成立没有过失的规律, 此中所修持的三摩地, 要俱备两种殊胜, 是:“令心明显具明显分”和“专住所缘无有分别具安住分”,另外有些人在此之上加安乐为三者, 又加上澄净为四者。第二项是破有过规, 即破除有过的规律, 具有妄念邪执应当要破除, “若如前说策举其心无分别性, 虽无少许沉没之过, 掉举增上, 现见不能相续久住。若低其举缓其策,现见住心速能生起, 遂谓此方便是大教授, 发大音声, 唱言善缓即是善修”, 对于修持奢摩他必须分辩清昏沉举掉名言上的差别, 并依经论找到对治方法来对治。

在奢摩他章中对于修持过程中出现的各样情况均有说明,在行文时以修习次第为顺序展开内容。先是住心于所缘,而后交待对治沉掉的方式,在对治沉掉的方法上用了大篇幅的文字详细说明,之后又指出了当远离了沉掉后如何修持寂止。在最后又说明奢摩他是否成就的界限, 给人以修持的标准。

综观《奢摩他》章的内容可得出这么三点, (一) 奢摩他(止寂) 可以看作菩提道次第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六度”中联系前四度和慧度的中介。(二) 原文中对修持奢摩他的前提条件,准备过程,正式修行的方法,过失的防治,以及是否成就的界限都用极详尽的文字加以说明,体现了《广论》之广。(三) 强调止与观必须要双运,止寂和胜观不相离弃。在原文中有:“具足明显无分别等众多殊胜正奢摩他,全不修习二种胜观,且不能伏欲界所有现行烦恼, 况能永断烦恼种子及所知障?故欲离欲界,欲得初静虑者,应依止而修胜观”这一段点明了此道理。

标签:观点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