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天竺,几经涅槃的佛陀故里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15日
来源:不详   作者:尉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天竺,几经涅槃的佛陀故里

  来源:红袖添香 作者:尉陈

  古代印度位于亚洲南部的印度次大陆,外表像一菱形或钻石形。印度这一名称来源于印度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的印度河与恒河,为发展农业提供了自然条件,是古代印度文明的母亲河。古代印度包括今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和尼泊尔等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古代的印度建筑文化史大致可以分为五个时期:

  第一时期是公元前3000年~前2000年的印度河文化时期,有考古发掘的摩亨佐.达罗古城(今属巴基斯坦);

  第二时期是公元前2000~前500年的吠陀文化时期,建筑以木结构为主;

  第三时期为公元前324年~前187年的孔雀王朝时期,这个时期是佛教兴盛的时期,代表性建筑是石建寺庙与石窟;

  第四时期是公元6世纪以后,婆罗门教卷土重来、又重新取代了佛教,后来转化成为印度教及专修苦行的耆那教,在此期间修建了大量婆罗门教和耆那教寺庙;

  第五时期是从公元11~12世纪开始,回教势力渗入印度,穆斯林陆续在印度北部建立了几个王朝,到公元15世纪末,印度的建筑彻底伊斯兰化了。

  虽然同属东方国家,印度民族的精神气质却与中国截然不同。不同于中国人的理性、务实,印度人是一个笃信宗教的民族,人们活动都以宗教为核心,所以在古代印度最重要的建筑便是宗教建筑,就连它的城市也具有宗教意味。

  在奴隶社会早期,印度人信奉婆罗门教(即改革前的印度教),该宗教崇拜自然现象和动物等,尚未摆脱原始图腾崇拜的色彩。后来到了公元前6世纪,佛教兴起。佛教系由北印度迦毗罗城(今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西南约200公里处)的释迦族王子乔达摩.悉达多创立,几乎与中国的孔子周游列国、教化群伦同时,在喜马拉雅山的那一边,佛祖在印度的恒河流域一带也开始了讲经布道、普渡众生。后来人们就尊称他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大智者”。

  释迦王子自幼接受婆罗门教教育,享尽人间荣华富贵,15岁被立为储君,17岁结婚,一妻二妾,29岁毅然出家行乞修行,在此后6年中他用遁世、苦行的方法寻求人生的终极拯救,但并没有获得属灵的光照和内心的安宁。追随他的五个弟子都相继离开了他。最后,他在一棵菩提树下打坐,经40昼夜,终于获得了一种他称之为“开悟”的体验。这种临到他的经验使他认定人类苦难的根源在于妖娆万状的“欲念”,而人如果能摆脱一切欲念,即可获得属灵的平安,去往涅磐之路于此开通。此后,释迦便被称为“佛陀”,即“悟者”、“觉者”。他又吸收了婆罗门教的一些教义,设置了僧侣制度,正式创立佛教。

  待佛陀80多高龄去世时,已有成千上万的人接受了他的宗教理论,释迦病逝于公元前486年,遗体火化后骨头的剩余物被称为“舍利子”,被分成八份,由八个国家分别建塔纪念。

  总的来说,释迦本人所讲的根本教训(即所谓“原始佛教”)的本质是无神论的,可说是一种心理学上的自律。魏司道(JohannesG.Vos)对此曾有评论:他(释迦)不同于许多印度思想家那样对思辨哲学的问题感兴趣,而是追求以用一种心灵的解脱来救助人的苦难与困惑。他相信人的根本困境不在思想、而在感情,他并不相信任何真神,并认为祈祷是完全无用的,甚至宣称印度最古老的宗教经典《吠陀经》以及祭司制度毫无价值。

  但当佛祖去世以后,印度的佛教教团即发生了分裂,后来逐渐形成两大主流,即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乘”是指交通工具,大乘佛教兴起后,自诩该派能很快到达涅磐彼岸,故称“大乘”,同时便把其他派别贬称为“小乘”。

  小乘佛教形成于公元前4世纪,衰于公元后1世纪,其教义与原始佛教相近,该派认为只有绝对遵循佛陀之道的少数人才能够达到涅磐之境,强调要借严格自律来得救;同时正如释迦自己宣称的一样,该派认为佛祖只是一位教师,而且已入涅磐,不再为人。现在,小乘佛教在东南亚的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仍居支配地位。

  大乘佛教约兴起于公元1世纪的印度,公元8、9世纪衰退,到14世纪末叶,随着回教军侵入印度,佛教大受迫害而归于灭亡,1857年英国消灭了回教莫卧儿帝国,印度成为英国殖民地,后于1950年独立,此后佛教又稍有发展。

  大乘佛教除在若干教义上与小乘佛教不同外,它与小乘佛教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它把释迦牟尼奉为神,奉为全人类的拯救之神。由于宣扬释迦为拯救之神,大乘佛教远比小乘佛教更获人心,在中国、日本、朝鲜、越南等国都颇具影响力。

  大乘佛教内部又分为六大宗派,即禅宗、天台宗、华严宗、法相宗(唯识宗)、净土宗和密宗(真言宗)。禅、天、华、唯四大宗派的教义和修行办法虽也各不相同,但都讲“心”和“空”,故被划为同一系统。该系统的空观可以从大乘佛教的集大成者龙树的名偈中揭示:“因缘所生法,我说既是空”、“不生也不灭,不常也不断,不一也不异,不来也不去”……万物皆由缘所生,并无本体,都是空的,万物的名字也都只是一个代号而已,因它们本无实体。

  大乘佛教的名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也道出了同样的信念。“色”在这里指“物体”或“能看见之物”,“空”即“无”、“不存在”的意思。这句话就是说,一切能见之物,均无实体;凡无实体之物,即是能见之物。这种“空”的观念常人不太好理解,许多僧侣本人也无法说清楚,据说,清代顺治皇帝曾问禅宗和尚通绣(玉林):“山河大地妄念而生,妄念而息,山河大地还有也无?”通绣也只能含糊作答:“如人睡梦中之事,是有是无?”

  如果一切都是空、无,又如何解释世界的一切现象和活动呢?大乘把一切归之于“心”,即所谓“唯心观”,万物皆出于人心,佛经中有不少这方面的论述,其中最有名的当属禅宗六祖慧能的故事了——

  禅宗五祖弘忍向众弟子索偈以便选定衣钵传人,大弟子神秀出一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五祖由此认定神秀尚未修行到家,这时不识字的伙头僧慧能也出一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五祖遂立慧能为禅宗六祖。

  因怕神秀嫉恨加害,慧能逃回岭南(今广东)隐姓埋名,15年后他去广州法性寺讲经,时值幡被风吹动,有僧说是风动,有僧说是幡动,而慧能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六祖坛经》)

  这个典故深刻地表述出万物皆空无、一切唯心造的大乘佛教的根本教义。

  净土宗可称大乘的第二个系统,主要是说,如果人相信阿弥陀佛,并不断口念“南无阿弥陀佛”死后便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南无”(梵语Namo)意为“皈依”,“阿弥陀”意为无限光明、无限生命,“南无阿弥陀佛”即皈依阿弥陀佛之意。大乘的前几宗虽已把释迦牟尼奉为了神明,但也同时强调个人必须经过刻苦修行才能够得救,因此对净土宗的信仰大不以为然,视之为异端。

  然而净土宗易信易行,不须苦行,只要开口念诵“南无阿弥陀佛”就能往生西方乐土,简单易行,一本万利,很符合精明务实的中国人的口味,因此净土宗虽未能在印度独树一帜,但在中国却有了极大发展,由异端渐成主流。

  大乘佛教的第三个系统是密宗,又称“真言宗”,公元七世纪在印度兴起。该宗系吸取婆罗门教的咒术而成,着意念诵“俺嘛呢叭弥哄”六字真言(此六字意为“祈求在莲花藏中的佛”),认为人持此六字真言大咒,不仅能逢凶化吉,死后还能往生极乐世界,今西藏和蒙古的喇嘛教即是印度佛教密宗于八世纪初传入中国后形成的密教。

  龚天民在《佛教纲要》中指出,大乘佛教的第一系统中,“天台”、“华严”、“法相”三宗被称为正统佛教,而禅宗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而被认为是一种异端和反动,但由于佛教各宗派融会混合的结果,现已很难再找到纯宗派了,如连一向反对净土宗最烈的禅宗也在向阿弥陀佛投降,所谓“禅净兼修”了。

  佛教后来演化成为对多神多灵的崇拜,与其最初的心理学意义上的自律修行是有所不同的。在原初,释迦牟尼反对崇拜外力、反对那种将自己一切交付给外在的神的宗教,认为人应该信仰自力——相信众生皆具佛性,众生皆可修持成佛;并提供了一整套自我克制、自我训练、从现实的苦难和无常中得救的方法。

  后来,印度佛教顺利进入中国,成为对古代中国文化唯一的心智领域的外来影响,究其原因,除了它满足了无神论中国的一种迫切的信仰需求之外,也有佛教自身的一些缘由,即它的一些基本教义与中国固有思想体系是比较一致的,如佛教主张“众生皆具佛性”、“人人都是观世音”等等与中国的“人之初、性本善”、“舜何人也,余何人也”、“云在青天水在瓶”……等思想是一致的,即对人性本身都抱持着一种乐观的态度,认为人通过自力、通过道德上的自律与修持可以臻至完美境地。

  当然,在佛教传入中国的过程中,与中国的固有思想体系也曾有过一些碰撞与冲突,也存在着一个磨合、适应的过程。其中有些问题则纯粹源于人性的弱点,如在唐代,中国本土的道教一度兴盛起来,甚至变成国教,这时许多道家中人便千方百计诋毁佛教,五代时的一位宰相名叫杜光庭,根据历史上老子晚年西渡流沙不知所终的记载,写了一部《老子化胡经》,说老子到了印度以后,摇身一变,成了释迦牟尼。后来汉语中对于没有事实根据而凭空虚构的著作,叫作“杜撰”,即由此而来。这也如同佛教中的一些伪经,说中国孔子是文殊菩萨摇身一变而成……等等,都属有趣的无稽之谈,古往今来不可胜数,一笑置之可也。

  据统计,今天世界范围内的佛教徒总数为三亿五千三百万。

  古印度的佛教建筑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萃堵坡(即佛塔),另一种是支提(即石窟)。

  萃堵坡是佛教建筑的传统结构,是埋葬佛教徒的坟墓,但它实际上并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建筑物,而只是一个巨大的土山丘,其形式往往采用象征天宇的半球形。

  最大最有名的萃堵坡是桑契的1号萃堵坡,直径为32米,高12.8米,置于一个高4.3米的鼓形基座上,内为砖砌,外用石材贴面。萃堵坡外有一圈石围栏,围栏的东西南北均设门,门上的雕饰很丰富。

  奥马里.布萨利指出,萃堵坡具有多层象征意义:作为坟墓,用来埋葬佛陀或僧人的骸骨;作为一种神秘的中心,是世界轴心的隐喻与象征,它代替了祭坛的意义,被视为法力遍及宇宙的佛陀的化身;作为佛陀传教和圣迹的纪念性建筑;同时还被建在新占领的土地上,作为一种祭品和占有、忠于土地的象征。

  古印度的另一种重要的建筑是支提,这是一种岩凿的大厅式的空间,传入中国后被称之为石窟,是佛教徒讲经说法和进行佛事活动的地方。

  最著名的支提是卡尔利支提。此窟深38.5米,宽13.7米,最里面的平面半圆形,圆心处有一萃堵坡,两边均为柱廊。

  这种石窟建筑常常位于峭壁上的岩穴中,沿山崖挖凿成窟,是印度典型的建筑类型。因为在印度人的原始观念中,大地的隐深处和神域之间存在着某种关联。

  我们前文说过,古代的印度文化是婆罗门教文化,其建筑也是如此,后来的佛教文化基本上也是这个格局,直到公元6世纪,在文化上可谓同一个脉络。

  佛教是在婆罗门教式微的基础上兴起的,不料到公元5世纪时婆罗门教又重新抬头,排斥佛教,但同时也吸收了佛教的一些教义,经改造后变成了一种新的宗教,即印度教。

  公元9世纪以后印度教开始占据优势,印度教庙宇亦随之风行。

  大约从13世纪开始,回教势力在印度强大了起来,印度进入了印度教与伊斯兰教对立并存的时代;到了16世纪莫卧儿帝国统治时期伊斯兰教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印度北部和中部的文化统统变成了伊斯兰文化,而建筑也随之彻底伊斯兰化了。此为后话。

  由于外来因素的介入,印度河、恒河流域的这个原本与外界隔绝的古老文明体系,也被动地融入了人类大历史中;但它的邻居、在喜马拉雅山背后的那个黄种人的文明,却异乎寻常地长寿,成为世界历史的一个奇迹,我们现在就去看看——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