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声明>> 文学>>正文内容

多灵山的传说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15日
来源:不详   作者:韦然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多灵山的传说

  韦然超

  多灵山民间誉为“仙山”, 海拔799.6米,为宜州境内第二高峰,三峰如笔架, 是一座富有神奇色彩的历史名山,有许多娓娓动听的民间传说更为引人入胜。早在五十年代初,广西著名壮族作家萧甘牛因慕环山九十九泉穴之奇观,曾跋山涉水,釆访民间,撰有《九十九滴奶汁》一文,先发表在《民间文学》1956年2期,后转载于《金芦笙》刊物上。

  为了发掘多灵山这一津津乐道的民间口头文学,宜州文艺工作者不辞劳顿,沿着萧甘牛的足迹,继续跋涉在采风路上。当他们从采访中收集到大量的创作素材之后,在保持原故事情节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整理成一篇篇带有神奇和浪漫主义色彩的小故事,为地方少数民族民间文化的积演鞠躬尽力。这些民间传说的小故事不但体现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因果关系,更体现佛门拔苦助乐的慈悲精神,这对止恶扬善,净化人生,促进人际间和睦相处,维护社会安定团結,都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他们都是老一輩文艺工作者,他们的一生是艰苦朴素,任劳任怨的一生,是革命的老黄牛,而现在呢?他们绝大多数都已离开人间。为了缅怀他们为民间口头文学留下不可磨灭的功绩,谨选录经他们搜集整理出来的几篇关于多灵山民间传说的故事作品如下,以飨读者。

  一、九十九眼泉水

  在多灵山中,有许多眼泉水,不仅山下有,半山之上也有,传说有九十九眼之多。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半山之上也有清幽的潺潺流水,且常年不涸,这就有点奇了。是的,它确有段神奇的故事:

  从前,在远古的时候,多灵山下住有一位善良的后生哥,他名字叫做韦有德,无田无地,家境贫寒,专以打工维生。虽然如此,但他却很乐意去助人,无论是照顾孤寡老人,还是服侍残疾病人,抑或是修桥铺路,他都积极去做,他所做过的好人好事,三天六夜也讲不完。

  韦有德憨厚老实,乐于助人的品德,遐迩闻名,他不仅得到乡亲们的交口称赞,而且还得到天上一位仙女的爱慕,这位仙女厌倦了天庭的单调生活,却羨慕人间的真情。一天,她降落在多灵山下,借口投靠亲友迷路为由,央求有德收留她,使之有个栖身之处。韦有德见她徬徨不安,而且又无亲无故,十分同情,于是收留了她,让她帮做家务,从此他俩相处得很好,后经邻居阿婶樶合而结为夫妻,一年后生下一个胖娃娃,因为在多灵山下出生,遂取名叫韦多灵。谁知好景不长,好梦难圆,正当他俩沉浸在幸福日子的时候,突然来了天兵天将,把这位仙女缉拿上天问罪去了,这下可苦了刚出生不久的小多灵,由于无奶水吃,日夜总是哭个不停,处于奄奄一息状态。公鸡见了,觉得很是可怜,于是每天清晨,牠便昂首挺胸向天上啼叫:“多灵吃奶哟!多灵吃奶哟!”公鸡的声声啼叫,绞痛了仙女的心,悲愤欲绝,别无他法,只好捏下一百滴奶汁朝多灵哭喊处洒下,由于天高风大,奶汁飘飞,小多灵只得吃一滴,其余九十九滴便飘洒在多灵山的四周和上下。在奶汁滴落的地方,变成九十九眼泉水,潺潺流下四面八方,不仅提供人畜饮用,而且还灌溉了不少庄稼,所以每当获得粮食丰收时,人们都情不自禁地谈起九十九眼泉水来。

  搜集整理:夏敏,离休于部,原宜山县文化局副局长。

  丘发秀,原中共宜山县委党史办干部,已故。

  原载:萧丁三主编《民间故事集》第110—111页。

  转载:《宜苑》1983年11月 第71—72页,标题:《多灵山的故事》(二则)。

  二、金鸡吐米

  在多灵山的侧峰上,有块很像金鸡的奇石,只见它有头有尾,有嘴有脚,果然名不虚传,真的像只金鸡呵!传说这只金鸡还会吐出白米来呢!听老人家讲过,人们上山,只要有求于它,它就会吐出白米来,供上山的人吃;不过,它好像懂人性似的,人多就多吐,人少就少吐,它既能让上山的人吃饱,可又没有多余的给你带回家去。这只金鸡吐米的事是怎样传出来的呢?事情经过是这样的:

  一天,板兆村上有韦家三兄弟上山打柴,打了半天,眼看够挑回家了,他们喝过稀饭,看时间还早,老二提议上多灵山顶去玩,老大想了想,觉得时间不长,就说上侧峰算了吧,于是兄弟仨便兴致勃勃地登上多灵山侧峰去观光玩耍,举目张望,一片大自然景象,美不尽收。三人边走边看,这时,老大眼尖,开口说道:“哗!你们看,你们看,它真像只金鸡哟!”可能由于口渴肚饿的原因,老二听了,不以为然地说:“像有什么用,如果它能吐出白米来还差不多。”老三听了,就急不可待地说:“试试看!试试看!”于是隨口就念遒:“金鸡!金鸡!我今三人肚饿无米煮,求你吐出白米来给我们吃。”说来也真灵,话音刚落,就看见白米沙沙地从鸡嘴流出来了,老三忙用衣服来接白米,老大老二也都高兴得欢跳起来,连忙架起石灶,把从家里带来的稀饭顶锅又煮起稀饭来了。这里山高路陡,又是个大热天,兄弟三人正汗流浃背,肚饿口渴,能得到稀饭来喝,真是太美了!吃过稀饭,力气也有了,于是高高兴兴地把柴火挑回家。回到村上,兄弟仨逢人就说起多灵山金鸡吐米的事来。

  当板羊村有个外号叫覃老扒的财主佬得知金鸡吐米这个消息以后,他想这回又有橫财捞了,表面上装着似信非信的样子,暗中却打起小算盘来。晚上,他喊他的儿子和媳妇一起来,讲了一阵子悄悄话后就各自分头睡觉去了。第二天大清早,他就带着他家里人,一人挑着一对大萝筐直奔多灵山上找金鸡要白米,走到金鸡旁,连歇都不歇一下,迫不及待地求金鸡吐出白米来,当时金鸡照样吐出白花花的大米来,老扒见了,笑着嘴角几乎裂到耳朵根,由于贪财心切,不管三七二十一,他又拿出工具来,叮叮当当地把鸡嘴凿大,妄想多得大米,可是鸡嘴一被凿烂,不仅不多出白米,相反连一颗米也吐不出来了。老扒见状,后悔莫及,接连讲了几句:“完了!完了!”不得已,只好耷拉着脑袋,一行人灰溜溜地回家了。

  从此以后,当人们一提起金鸡吐米的事,无不唾骂这个贪得无厌的臭老扒!

  搜集整理:夏敏 丘发秀

  原载:箫丁三主编《民间故事集》第272—273页。

  转载:《宜苑》1983年11月第71—72页,标题:《多灵山的故事》(二则)。

  (附照片:金鸡吐米)

  三、会升高的仙桃

  很久以前,多灵山的山顶上有蔸仙桃树,传说它是三千年才开花结果一次,恰好有一年,这蔸仙桃树结满红艳艳,水嫩嫩的仙桃果,使人见了,垂涎三尺。正好仙桃成熟的时候,一个叫李凯的年轻后生仔,因平时好吃懒做,这时就打起了偷摘仙桃的主意来,他想入非非,如果仙桃到手,还可以胡吹一通,说什么吃一个可以长生不老,添一次可以百病消除,这样拿去卖,就可以大发横财了。

  第二天,他就挑对萝筐上多灵山去摘仙桃,当他走到山脚时,恰好碰上蓝老二上山烧香拜佛,心想,那不是个很好的脚夫吗!于是和蓝老二攀谈起来,並以兄弟相称,还把上山摘仙桃果的事讲给蓝老二听,请他帮挑桃果下山。蓝老二是个老实人,听了一时不好拒绝,只好答应帮忙,还接过李凯的萝筐挑上山去。

  当他俩爬到山顶时,果然见到一蔸仙桃树上结满鲜艳的仙桃果,李凯尽咽口水,心中好不欢喜,恨不得把仙桃全部归已,于是他迫不及待地亲手去摘,眼看垂手可得,可就是还差一点;他忙叫蓝老二搬块石头来垫高,谁知桃树又升高了,还是差一点;他心里着了急,便叫蓝老二砍根长长的树枒来,还气呼呼地说,看你还高到哪里去!打,还是打不着,因为桃树又升高了,他只好眼瞪瞪地无可奈何!

  这时恰好走来一个老和尚,笑眯眯地对李凯说:“看来你是因为心太贪了,所以没有缘分吃上仙桃。”转而对蓝老二说:“你为人忠厚老实,心地善良,可以去摘一个来吃吧!”当蓝老二走到仙桃树旁,仙桃的树枝下垂到他的面前,蓝老二在一串红艳艳的仙桃中只摘下一只。李凯见了,就嬉皮笑脸地说:“二哥,你福气真大,你再去摘一个,这个就留给我吃吧!”说罢顺手将仙桃抢了过去。说来也怪,这只仙桃又嗖一声飞上树去了。李凯恼羞成怒,就拿出柴刀去砍仙桃树。谁知“叭”的一声巨响,仙桃树旁边裂开成一道深沟,李凯差点儿被摔下深沟,吓得他面如土色。蓝老二见状,赶忙去拉他一把 ,这才化险为夷!

  从此以后,大家都知道多灵山顶有蔸会升高的仙桃,作恶多端,心术不正的人,连近都不敢去近它,怕落下深沟受恶报。

  搜集整理:丘发秀 夏敏

  原载:萧丁三主编《民间故事集》第127—128页。

  四、段红玉夜走竹枝山

  北宋大将狄青南征时,曾到过葭萌关(今宜州市庆远镇),他的大儿子狄龙准备和关内女将段红玉结婚。段红玉是镇守葭萌关将领段洪的女儿,結婚的当天晚上,她听闻一个女仆讲她的父亲是被狄龙的弟弟狄虎杀死的,心情变得十分复杂起来:她记得起阿爸的亲容笑貌,她爱她的父亲,而现在呢,她竟和仇人的兄长结亲,她怎能受得了!当晚,她带了亲近的女仆一道悄悄地离开葭萌关,到百把里的竹枝山(即今多灵山)隐居下来。

  狄龙招待完客人,回到洞房不见新娘,内心十分焦急,第二天又找,还是找不见新娘,她到哪儿去了呢?查来访去,才知道她住在竹枝山上的寺庙里,逃婚的原因是因为岳父为弟弟所杀。“一定要处理好这个问题”, 他想,于是他亲自骑马上竹枝山,见段红玉说:“南征是皇上的旨令,我和你本无冤无仇,况且现在战争已经平息,现在需要的是消除多种怨恨,我们都是皇上臣民,皇上要北人和南人和好,我们带个头吧!”段红玉深受感动,又回到葭萌关。回关后,狄虎又来向她请罪,段红玉的怨恨终于消散了。

  狄龙和段红玉结婚后,那些和当地女子暗中有往来的士兵也纷纷与自已的情人结婚了。从此,那些征战的士兵和当地人的感情便更加和睦了。

  搜集整理: 黄日生 (生平不详)。

  讲述者: 韦应春 中学语文教师,家住多灵山北坡林场屯,已故。

  原载:萧丁三主编《民间故事集》第318—319页。

  五、飞来的香炉

  从前,有从贵州和广东先后来了两位地理先生,目的是为其葬祖寻找风水宝地,他们沿着山脉走到多灵山才找到了理想之地,先来的贵州地理先生,为防不测,埋下了一枚铜钱作记号,便回家与家人商议迁坟之事了;后来的广东地理先生,也认为这里是他理想之地,便插下一口小针作记号,也回家与家人商议迁坟之事了。

  过后不久,两位地理先生不约而同再次上多灵山来,双方同到现场一看,只见那口针不徧不斜,正好插在那枚铜钱的中间,麻烦就出来了,究竟谁要这块风水宝地呢?贵州地理先生认为,这块地是他先定的,应该归他;而广东先生却认为:“地是空地,那个都可以用,何况我做的记号精确度比你的高,这块地应该归我才合情理。”正当双方争得面红耳赤的时候,突然从天空中飞来一块酷似香炉的陨石落在其中,此时此刻,两人都被吓懵了,不知所措。一陣惊吓过后,两人都意识到天意不可违,此地非凡人所用,便各自回家去了。

  飞来香炉消息一传开,好奇的人们常成群结队上多灵山,观赏那块酷似香炉的飞来石和无限风光!

  搜集整理:夏 敏

  原载:《河池乡情报》1999年3月18日,标题:《山不在高 有仙则名》

  (附照片:多灵飞来石)

  六、仙翁会诊

  在多灵山顶上,有块很奇特的石板棋盘,奇在哪里呢?奇在橫直线路都是凸起来的,至于棋子如何摆佈,人们就不清楚了。传说每年春季,常见一对鹤发童颜仙翁在那里对弈,而且一动就是老半天。

  一天,正当他们动得胜负难分的时候,从山下上来一个名叫韦尔林的后生仔,只见他面容憔悴,愁眉紧锁,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当他走近仙人身旁,声言有事求教,只听一仙翁轻声地说:“有事明天再来吧!”于是仙翁俩只顾继续下棋,尔林见状,只好回家。到了第二天,他又上多灵山,见了仙翁,便直说背部生了个背花疮,由于家境贫寒,无钱治疗,现在就越肿越大,有人说还会危及生命……越说他心情越沉重,最后他说:“自已死了不要紧,还有两个残疾的爹娘,如果无人抚养,到时将会一连丟掉三条生命,可怜我那辛苦了一輩子的爹娘呵!”说着说着,竞泣不成声,最后他跪了下来,求仙翁救他一命。

  仙翁听了,又看了他的病情后,一位鹤发仙翁说:“看你是个好孩子,既诚实又孝敬父母,你这点小病不要紧。”接着又问:“你今年多大岁数了?”尔林回答说:“刚好十八岁。”仙翁告诉他:“我把你十八二字改成八十,你即可以活到八十岁,好不好?”尔林马上高兴地回答:“好!太好了!”于是心情舒展了。另一位童颜仙翁就近捡来一些草药给他,叫他拿回去熬水来洗,不出两天就好了。韦尔林得到两位仙翁的指点后,就下山回家了,果然不出两天,背花疮就治好了,于是他逢人就说起这两位仙翁救命治病的故事来。故事传开后,人们便称这块石板为“仙人棋盘”。

  搜集整理:夏 敏

  原载:《河池乡情报》1999年3月18日,标题:《山不在高 有仙则名》

  (附照片:仙人棋盘)

  七、独角钟的由来

  在多炅山寺庙里,有一口大钟,有多高呀?两位高个子各站在钟的对面,互相望不见头顶,可想而知这口钟有多高了;要说大,恐怕两个人也抱不过。在大钟两旁,分别刻有“风调雨顺” 和“国泰民安” 等八个大字;钟的顶端原有一对锋利的尖角,不知是哪年断了一只角,遂变成独角钟,好端端的一口大钟,为什么又断了一只角呢?

  据说原先庙里设这口大钟,是为和尚专们使用的,晨钟暮鼓,一天也少不了。可是,这口大钟,自持有神力附身,不仅声音洪亮,十里八里早上都可以听到它的响声,而且力大无穷,自称天下无敌,世上无双。有一年它听说在多灵山对面的板寨村边深潭里有只独角海牛,是世上罕见的水下动物,其生性非常凶猛,常浮出水面,一喷水,水花高三丈,而且还在半夜三更上岸觅食,吼叫一声,附近的树叶都被震落下来,威力多大!神钟闻讯后,认为臥榻之旁,岂容他物鼾睡!于是每当初一和十五深夜,它就偷偷下山寻找独角牛打斗。这独角牛见大钟上门格斗,岂肯罢休,也不甘示弱,于是一见面,二话不说,立即拉开架势,打斗起来,由于势均力敌,互有胜负,如果钟被打败了,就悄悄地回庙歇息;如果打赢了,回庙的路上大摇打摆,有似打了胜仗的将军一样,威风凛凛,碰着山边石头,钟便响个不仃。

  自从这口大钟和深潭里的独角牛结成冤家后,打斗愈演愈烈,潭边有块小羊角村覃家的糯米田被踩得乱七八糟而粿粒无收,覃家见状,十分痛心,一气之下,上山向和尚告状,和尚得知后,觉得这口大钟太骄橫,有背“国泰民安” 意愿,于是决定把它的两个角锯掉,大钟听后,苦苦哀求原谅,并表示再也不去打架了。和尚念其对普度众生有功,又见它诚心悔改,就不再锯掉它的两只角,但至少也得锯掉一只,以示警告,也让它牢记,今后再也不得出去惹事生非了。这就是独角钟的来由!

  搜集整理:夏 敏(未发表)

  八、多灵山

  欲数宜山之风景名胜,座落于拉利乡的多灵山该称一绝。《宜山县志》载:“多灵山……绵亙十余里,山上峰峦耸拔,高入云霄。有多灵寺,南汉時建,明末圮,后重修。山多泉,四時不竭。”正如所言,多灵山海拔800公尺,为宜山县第二高山。山上山脚有泉水数十口,其中拉道泉水量颇丰,除拉道村用水外,还通过新铺设的管道供给拉利街数千人饮用。另外,多灵山的故事传说广为流传,“金鸡吐米”、“ 九十九泵水”、“ 佛钟大战”, 娓娓道来,尤为迷人。仲秋,天蓝如染,艳阳金灿,沿山路步步登高,荒草萋萋,紫卉芬翡,,壁峭径险,阶缺碑残,令人不胜唏嘘。达山腰多灵寺旧址時,菽粱一片黄熟,寺宇已无从寻觅,残存的半月形青砖及几坨断柱,使人怀想古人劈山凿石建寺修亭之业迹……

  据考,多灵寺初称真武堂,始建于五代十国的南汉年间(公元950年前后),几经兴衰,至清代重修增建,筑成山门,佛殿,殿内设佛坛,塑佛像,常年香火不断,形成一方佛教圣地。当地老人追忆,山门悬联“山环水绕多灵地;寺静云深极乐天。”除佛殿大堂外,尚另起一排平房,备有炊具寝席,供香客歇宿。善男信女涌集而至,礼佛进香,往来络绎不绝,十天半月方散。

  后来,岁月变迁,寺庙倒塌,新生活使人忘却那虚幻的“香火”。 呵,多灵山,作为历史的证人,你该有何感受?如今,拉利乡的人民在你身上植树造林,不久的将来,相信你会与時代同步走向辉煌的未来!

  从山脊拔藤斩荆,攀上主峰,乌瞰四方,顿時领略“一览众山小”的情致:丛山峻岭纵横交错连绵远去,紫霭淡云缭绕于山峦间,仿佛给群山披上轻柔飘逸的纱巾,山脚下炊烟袅袅,使山野充满了生机和情趣。三百年前,著名旅游家徐霞客曾登临此山,并在他的《游记》中以较长的篇幅记载其所见所闻:“……遂凌绝顶,其顶孤悬特耸于众石山之上,南北逾一丈,东西及五丈……遥望四面,丛山千重万簇,其脉似从西南来者。”想多灵山之峰高路陡;念徐氏不畏艰难困苦,游历祖国大好河山,沥尽心血著作《游记》,执着一生,成就这干古不朽之功绩。赞叹至此,崇敬之情不觉油然而生!

  哦,霞客!哦,多灵!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