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工巧明>> 哲学>>正文内容

五蕴心理学的性质和评价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15日
来源:不详   作者:惟海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五蕴心理学的性质和评价

  五蕴心理学有范式般的系统理论,并且孕育和支撑了一个宗教,那么,它的科学属性和宗教属性乃至人文科学属性究竟如何呢?

  (一)科学性评价。心理科学是以心理为对象的知识体系,五蕴是心理学体系,当然应按一般科学评价原则结合心理科学的特色给予评价。对五蕴心理学的根本评价,一是经验验证,二是理论体系自身的完善性。对五蕴理论的经验验证其实已相当多,不过大多比较专业,不太为人了解。试举五例:

  1.假有理论。佛家把心理世界分为实有法和假有法,认为客体观念是比量的建构,空间、运动、时间、分位、关系等假法也都是心理的构造。这在古代属于惊世骇俗之说,至现代则已成为常识。

  2.解脱成佛。依五蕴理论,心理结障在五蕴,若突破五蕴,就能突破蕴结使,得到精神解脱和心智开发。这种案例在佛教史上很多,现代宗教学上称为“根本转变”,已属公认,只是不用“成佛”这个术语。佛教公开讲“依法不依人”,对释迦佛和五蕴心理学都是可以怀疑的,但两千五百多年来,彻悟者不少,佛教学问家之间也互相攻难,五蕴理论不但没有被疑后大悟者的破斥推翻,而且一直被尊为基本教理。

  3.般若无知。指佛智的状态,应如“无知”。从缘起论出发,若“无无明,亦无无明尽”(《般若心经》),心智应转化为无智无得、泯绝无寄、绝无主观的状态。这类记载在佛教内部,以禅宗公案为多;在佛教外,哲学界普遍以“无知之智”为最高境界;以个案而论,释迦佛、孔子、苏格拉底都有“无知”的体验;心理学上释为意识类型转换。

  4.般若通慧,一切皆否。指纯理论判断有遮无表。这是从人类理解形式来推论的:既然主观知见是由于“识住”,若无识住(即所知障尽),则会显发出通慧(悟性智慧,是佛力的本质)。住则为“有”为“是”,乃感性认识的遗迹。通慧则其判断形式为一切皆否,有遮无表。即推理的形式为否定。如“不错”、“不矛盾”、“不假”、“非不正当”;更老一点的术语如“无有是处”、“非非处”等。这一条最先由中古逻辑之父的陈那作了证实:“比量以遮诠而显”(《集量论•观遮诠品》)。近现代的证据,已见到有四条与此相符:(1)哲学家黑格尔指出:否定是判断的灵魂;(2)现代逻辑的真值检验,是通过无矛盾性及证伪来实现的;(3)现代心理学实验报告,否定的判断反应时最短;(4)神经科学报告,在微观上,表达知觉整合的综合神经元的兴奋与其周边抑制是同时并存的,这正是细胞水平上遮返耦合模式;在宏观上,前额叶以选择性抑制的方式作用于其他脑区,从而实现心理操作和调制,因此逻辑推理与感知、联想活动的神经模式不同,这是器官水平上的遮返耦合模式。至此,般若学提出的“般若以简择为性”之说,以及因明学中提出的认知模式的表立一遮返耦合理论,应视为已得到科学印证。

  5.五蕴脑结构。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的主要功能,已能通过神经心理学初步确定其脑功能模块和神经网络定位;而且它们的功能在心理高度上也确实具有层次性。

  第一条,在现代已是普及的科学常识。中间三条的验证,都涉及到人类最高理解能力和纯粹理性的判断形式,应该能说明佛家在心理体验和观察方面的深刻性和可靠性,虽比较专业,但若非高级的命题,不足以证实一种心理学系统理论。第五条是佛家心理学的新方向之一。

  五蕴理论的体系完善性,在上面已从子系统、层次,静态、动态、时态、缘起关系、染净及其转化等方面作了介绍,其理论体系的完整性与合谐美,是不难感到的。

  (二)社会性评价与心理性评价问题。五蕴心理学,在佛教这个社会团体内,一直是认同的。到现代,产生了心理学专业工作者这样一个社会团体,他们与两千多年来一直学习研究五蕴心理学的那个团体不同,也有不少沟通上的困难,现代心理学家目前还很少有人知道佛家有一个完整的心理学体系,因此,这种新出现的心理学专业社会的评价尚未产生。心理学家个体在认同五蕴心理学上有三重困难。一是五蕴心理学与自己原来学习养成的西方心理学形式观点都不完全相同,一般都会以自己习惯的心理学知识模式去评价五蕴心理学,评价的理性容易被干扰。二是一般人心中疑惑:在那么古老的年代,释迦佛创立了这样一个系统的心理学,至今大多数人还观察不到,他如何可能?借用N.R.汉森的一个解说:“一个范式的观察者,不是那种只能看到普通观察者之所看,只能报告普通观察者之所报告的人,而是那种能在熟悉的对象中看见别人前所未见的东西的人。”①前面已介绍过内省的进程,那里已部分提示了高级内省者可能到达的程度。对于开悟的心智结构及其发展过程,超出本文范围,但可以提到一点:大顿悟者在跃进式地产生新的认识模式之后,会逐渐地意识到自己认识模式的转化,并进行不同认识模式之间的比较,对于所认识的对象层次也会产生这样的自觉比较,从而建立起新的知识体系,这个心理过程分别称为“根本五分别智”、“道种智”、“一切种智”。而一般人以知识学习的方式获得理论体系,并不自发产生这种哲学思维。三是若相信五蕴心理学理论,在特定环境下有信仰宗教的嫌疑,有些人想避嫌。佛门弟子信任五蕴理论,既有宗教团体这个社会环境,也有因五蕴理论而为个人进人到一种理性宗教而更加充满信念的心态,在对五蕴的评价上,有超出学术本身之外的辅助因素。

  (三)宗教性问题:五蕴理论是佛教的基石,也是佛教的理性生命所在。但是,究竟是凭借宗教力量而制造了一种心理学理论,还是运用心理科学力量而创造了一种宗教?对于五蕴理论,应当视之为宗教理论,还是视之为心理学理论?这个问题在学者那里本不成问题,但在现实中还是一个需要作出明确答案的问题。应当指出,五蕴理论的基本范畴“阴”,本身就是包含着价值判断的;只是在唐代玄奘三藏新译为“蕴”才是中性的含义“聚合”。追溯译经史,从梵文译出的佛教术语与早期从“瞿昙文字”译出的术语不同,在佛经被转译为梵文的过程中,应有相当的观念变化。在本义上,“五阴”是对人生拘蔽为害的魔罗,故称“阴魔”,相当于汉语中的“心祟”。明显地可以看出,“五阴”不是一个中性的学术术语。在五阴各系统各层次中,“阴”与“受取”是可以等值互换的术语。只有消除了“阴魔”,才是清净的五阴,或五蕴。由此可见,“阴”,是对不良心理、病态心理、变态心理的概括,与四谛理论一样来自于医学理论,也就是说是病理学思想的术语,蕴涵着对杂染心理的价值批判。从五蕴缘起理论在四谛中的地位,也可证实,五蕴缘起是集谛,即对人生痛苦烦恼的集起原理的研究过程中被阐述和运用的。虽不是中性词,但本身不是一个神性的概念;缘起理论更是纯讲心理过程的规律哲理,力破神我与神主的观念。这表明,五蕴缘起虽是按病理学思维命名的,但本身还是心理学概念,而非宗教信仰范围。佛家以心理病理的方式来看待人生,并以此为基础而树立起一种信仰体系,只能说明佛教的出发点是心理学;心理学是佛教信仰体系和修道方法的底蕴。这个问题还可以从早期佛教史中,沙门思潮反对婆罗门神教信仰、佛教内部的怀疑论倾向、僧团内部的民主作风和学术自由风尚等方面予以考察。五蕴本身,并无宗教性。连佛教本身,也视纯粹信仰者为根基轻浅者,只有“见法”、“法行”的人才是根基深厚者,而返观五蕴缘起正是“法行”的代表。佛教的宗教概念中,“宗”指心,指自觉自明;“教”指圣者佛陀的教导。佛教取心宗佛诲之义自称为宗教,但这个宗教的概念根本不是西方宗教一词的含义“人与神”。以训诂的角度,“佛教”可直接翻译为“觉悟教育”。因此,结论是:五蕴缘起理论本身,并不存在宗教性。释迦佛创立了这个学科,佛教应用了这种理论,那是另外一回事。为了区别五蕴的学术性与其创立研习者所属社会集团的宗教性,本文把五蕴缘起心理学称为“佛家心理学”,而不称为“佛教心理学”。不过,撰述者更倾向于按其学术范畴体系称为“五蕴缘起心理学”或“五蕴心理学”。

  (四)哲学人文科学性。心理学在高级心理领域的理论,总是与哲学人文科学相通的,五蕴心理学也不例外。但他本身并不就是哲学人文科学,而是哲学人文科学的根柢,犹如数学在自然科学中的地位,处于工具地位,而且有最终的裁决能力。如认知心理学知识,是认识论的基础;能动心理现象,涉及到人的主体性;理解的心理过程,涉及到人类自我理解,是重大哲学课题;顿悟与科学发现的心智结构,是科学哲学的课题。五蕴心理学在这些方面,都有丰富的研究资料,还较好地保存着。既然是心理学,就能运用到与人心有关的领域,这是人文科学的基础知识之一。在佛家那里,五蕴心理学用于指导人们消除烦恼、排除虚妄分别、扬弃盲目意志、减少主观成见,无不是在人文科学中的应用。佛教成功地运用五蕴心理学创建了一种宗教,在心理学尚不发达的情况下,人们把五蕴心理学当作哲学或其他人文科学来理解和运用,应算正常的现象。

  把五蕴理论定位在心理学上,是最准确的。其可靠性在现象心理学这个层面上是没有问题的。但现代心理学引用自然科学技术研究心理的生理原理、心理过程,得出的材料与内省所得材料是不完全同质的,五蕴心理学未必能解释这些材料。内省不能发现神经元,内省不能观察到记忆蛋白或全息记忆信息场,内省不能为神经递质定性定量。五蕴虽然已成系统而且高明,但毕竟只是一种古典的机能心理学理论。随着心理学利用现代技术向心理的生理物理世界深入探索,在可见的未来,很难出现完成大统一的心理学。五蕴心理学需要实验科学材料去检验和充实,现代西方心理学需要在理论上有范式体系之类的重大建树,正好互补。在此大趋势之下,很可能出现互相借鉴的局面,但大约也不会给对方绝对肯定的评价。

  从知识与文化两个方面结合历史分析,五蕴理论在印度历史上,无论深度和广度都超越了释尊所处时代的整个知识范围,事实上没有被印度知识界普遍接受,她在佛教内部的命运,也主要赖于少数精英的验证和信仰权威得以认可与保存。现代的文明发展远远超过了释尊所处的时代,为理解五蕴理论创造了一定的知识文化条件,这对正确评价五蕴缘起理论比较有利。但五蕴理论中,关于解脱的部分,仍然超过多数人的心理经验和当代的知识范围。在不具批判力的情况下,是简单否定还是简单相信?抑或疑而置之,抑或誓欲探明?这本身是对评价理性的考验。当代的社会文化因理性而开明,早已走出中世纪的黑暗,也不同于古代婆罗门的征服,对客观评价五蕴缘起理论是否属于一种心理学体系已无重大障碍,枝节的干扰因素也许会妨碍把五蕴作为一个范式来接受,但在理论思维和具体内容上有可能得到部分吸收,甚至可能出现明烧暗渡的现象。如果是这样,要求一个正式的评价虽是正当却不明智的。

  五蕴揭示的是心理事实,对它的研究不应受其他因素的干扰。只要它与事实相符,在原则上就应视之为科学。

  摘自:惟海法师著《五蕴心理学》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