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佛家研究心理的方法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15日
来源:不详   作者:惟海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家研究心理的方法

  佛家获得心理学知识的动态过程,是一种内省法应用的过程。这个过程,很容易转化为方法论,因此,这里直接作为方法来介绍。也可为五蕴心理学的逻辑结构部分省略一些文字。

  佛家研究心理的方法,大约可从三方面来介绍:一是观察方法手段,二是理论方法,三是修心方法。考虑到一切发现本质上都是心理过程,心理科学自身更不能例外,下文将特别介绍内省法。通过内省法可以看到佛家对心理结构及其运动形式的发现过程,即佛家获得心理知识的动态过程,甚至可以看到孕育产生佛教哲学和整个教理教义修行方法的心理过程。

  佛家观察心理的方法主要是用内省法。虽然也会自觉不自觉地运用客观的社会性经验观察,但还没有上升到用统计学归纳分析那样的程度。单纯的内省法似乎比较单调,但这既有时代的限制,也有行业的限制。直到目前,也还没有一个佛学院建立心理学实验室。佛教在内省观察上并不是纯粹自发自流的,而是有自己的观察规范。释迦佛口授的五蕴观门为十一观,分为五组:内外、粗细、劣胜、远近、过去未来现在。十一观门的观察法是从客观世界到主观世界,远取诸物到近取诸身乃至于心,从粗到细,从浅人深,从静止到动态,从动态到因果,循序渐进,在训练内省技巧上非常讲究教育方法,适用于初学者,但需得明师口授方能完全掌握。《瑜伽师地论》(卷52)规定了以八种相观察五蕴:“解了证得者,谓于五取蕴以八种相观察诸受(这里的受,指取著,不单指感受)。1.观察自性,2.观察现法转因缘,3.观察现法转灭因缘,4.观察当来转因缘,5.观察彼转灭因缘,6.观察转因缘因缘,7.观察还因缘因缘,8.观察还。”(编号为本文所加)所谓“观察自性”,就是对心理现象进行观察并定性,主要属本体观,比如或是情感,或是认知,或是造作行。“现法转因缘”,指现行心理现象产生的规律及其前因和伴随条件。“现法转灭因缘”,指现行心理现象消逝的规律及其原因和伴随条件。“当来转因缘”,指结合时态,研究过去心行、现在心行、未来心行的产生规律及其原因和条件。观察心行的“因缘因缘”,指对心行因缘的因缘,进行追溯性观察,找到其更深层的原因和条件。观察“转;”与“还”,是观察分析心理活动的杂染情况和还灭后清净的情况,以保证通过心理修习而转染为净、转凡成圣,实现佛教的人生目标。其中对因缘及因缘因缘的观察,就是缘起观,展开观察的过程,有三支、五支、七支、十二支、十三支、十六支等缘起观法,最著名就是十二支缘起观。;上述五蕴八观只是一个纲领性的五蕴内省法。对五蕴内部,逐一子蕴,也有详细的内省规范。例如观察感情系统的受蕴,就有这样的规定:“受蕴观察差别:一切如来应等正觉出现世间,皆于诸受起八种观:1.谓受有几种?2.谁为受集?3.谁是受灭?4.谁是受集趣行?5.谁是受灭趣行?6.谁是受爱味?7.谁是受过患?8.谁是受出离?”(《瑜伽师地论》卷53.编号为本文所加)其中第一项为分类观察,是定性观察的深细化;第二项、三项是观察凡夫情感的生起和消逝,包括烦恼产生的原由;第四项、五项感情的对治因素;第六项、七项,足观察凡夫感情的粘染和过失,作为修行的准备;第八项,为修出世心,超越性情,把情感情绪升华为宗教情怀。从这两个例证中,我们看到佛家内省法有三个特征:对定性和规律总结,如心理现象分类抓得很紧,有利于形成基础心理理论的规范;对心理现象的根源性追溯探究很深,并对心理过程的规律及其理沦模型,非常重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缘起论;内省与人生的修心实践扣得非常紧,形成了一套修心技术。在佛教内部,心理修习被认为是成佛之路。可以看出,内省技术贯穿了佛教的心理学基础研究直到宗教修行。

  现代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专著,已很少有内省法的专门章节了,其实,现代利用自然科学的技术研究心理现象和规律,也往往得力于内省的启示,而且内省的哲思性、修养性,也不是自然科学技术化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所能取代的。内省法作为古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在佛家表现得尤其突出,故在这里作一点概述性介绍。佛家内省法的纲领归纳为五点,即内省内容、内省形式、内省过程、内省操作及其制约因素。1.内省内容。针对心理内容进行内省,不一定对“内省”有内省。这时应该了解内省的基本内容,明确内省时所观察的对象。包括:(1)对感知的反省,如佛家很早就发现光色、声音不是客在的,而是感官的感知成“相”,“所缘缘”理论与“唯识无境”的理论就是这样提出来的;(2)对情感的内省,佛家已知体验是身心的主动反应,提出了依他起性理论;(3)对认知的内省,佛家已提出知识是施设,即人为的建构,并指出有虚妄分别和遍计所执现象;(4)对能动力的内省,如造作、作意现象的观察,提出了有漏有为与无漏有为,指出无灵魂、无作者、无识主;(5)对理解的反省,发现“无明”生狐疑,观察到“识住”现象即粘着,提出了所知障理论;(6)对二世相续的内省,发现了业感相续现象,这种内省训练还能成就追溯和预测的智能;(?)对层级界别、系统关联性、心理相互作用、三世因果的内省等。2.内省形式。内省有一定经验后,对内省的性质和形式就有了反思,可以认识到内省是人类自我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类自我理解的启蒙。内省的形式有:(1)行相反省。即排除外在的客观对象,以jL,理现象作为观察对象,试图从中发现心理现象的内容、形式、过程、规律和根源。如上述的十+门观、缘起观都属于行相反省类,能开发智力,故说能对治愚痴。(2)心一境相应反省。即把心理现象与客观因素联系起来,找出心相与客在事物的对应关系,试图发现心理对客观世界的反应是对还是错。事实上,这是一种实践检验性的反省形式,涉及到真理的标准,佛家不许与丫世间相违”,亦不否定客观世界的存在,根源乃由于此。通过这种心一境相应反省,佛家否认知识和抽象概念的实在性,认为唯是“名相”和“心行”。大众部和早期大乘佛教的知识论和语言哲学比较发达,多与修习心一境相应反省有关。(3)识一智反省。即对一般认识(按:指识果』p认识结论)与认识主体的相应关系进行反省。即在认识结论的基础上,观察主体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包括把境界、情感、知识、意志、见解,一一与主体的感官敏锐度、情操、智能、信念、理性联系起来,不仅开发哲学思维,而且能强化人生人类的主体责任。(4)反省反省。即对反省进行反省,;使内省技术和自我监控能力达到理智把握的程度;同时也包含着认识论下行应用到反省操作和心理学理论中去。理论形式则经纬纵横、层筑重构。这是佛家的禅观修行和心理学都高度发达而且浩繁难人的直接原因,这已超过常识心理学和常识调心术很远了,还可能触发对低层级心理活动的鉴别,产生初步的“知他心”等能力。但这类智能常人也有一些,不过不那么明晰而且不太留意罢了。(5)理解反省。即对人类的是、非、疑、解等判断理解能力进行反省,是对智慧自身的反省,是内省法的巅峰。(6)任运自如。无能无所,觉照皆寂,主要以负概念为对象语言,更不需反省而不离于反省。负概念如涅槃、无恼、无贪、无瞠、无痴。已达到悟性的明澈,实现明悟,这是“内明”之道的最高目标。佛家把心理学称为“内明”,誉为“王学”,乃由于此。3.内省的过程与规律。内省的过程,首先是认知转向,遣除外境转向内心。佛教自己把认知和宗极目标的指向作为区分佛教与其他宗教和学派的标准:向内者为内学为内法为佛道,向外者为外学为外法为外道。次则由经验观察所得的现象上行成为知识,即缘虑心相,对心相进行观察、分类、定性、定量等,实现心理现象学性质的学习和研究。这是客观中立的研究方法,还没有上升到意义水平。三则知识下行成为一般应用技术,并接受检验,即缘虑识一境相应,指在实践中检验心理学知识的正确性;在应用上,提出贪则修布施,瞠则修慈悲,心躁动则以止息对治,昏沉则修举对治等普通修心方法。四则知识上行成为(心理学的)认识论,但比认识论广泛,因为包括了对各个心理系统心一境一知识关系的观察。即缘虑识一智相应,能自然产生哲学思维,也能强化自觉自强意识。五则认识论下行成为心理学方法论(对应内容(4)),即缘虑反省,是对自我意识的反省,在理论上初步形成多纬结构,在修养上可以导向“无我”而实现自我超越。能促进人的自我觉醒,在人生修养上的应用可表现为通过无我而实现自灯自依。由此直接导向心理学化的人生修行,释迦佛的遗言“自灯”、“自依”,就是依反省反省,对弟子所作的最后教诫。这时已充分形成意义模式的心理学。六则认识论上行成为心理之道的道本哲理,即缘虑智慧。这时初步实现比真实性、意义性更高级的综合认识。七则息虑无知。突破理解局限,则自然表现为息虑无知。若发起应用,则道本下行,成为超纬透视。这也是心宗之道,是佛教之名为宗教的本义。突破理解的特征是销尽“真实”的幻影,形式上唯一证伪,达到纯粹悟性,泯绝无寄,般若无知。只有到这个程度,才能充分开发分层级、超层级的多纬透视,对三世因果的认识也同样如此。内省过程的第二至第七,分别与上述内省形式的(1)-(6)一一对应。内省的过程是发展的进程,至形成无碍理解力(名“所知障尽所得智”)下行表现为超纬透视时,已形成关于哲学的方法沦,比关于心理科学、自然科学的方法论更上一层。如果内省没有这种境界,是无法完全见到五蕴体系的,也不可能提出五蕴心理学这样的范式性心理学体系。可见内省的进程是从对象经验到知识到知识主体进而实现超越的发展规律,不是用内省术一词可以概括的,故这里称为内省法。对“纯一证伪”补充几句:佛家已观察到思维判断是以否定形式为核心的,所谓“证实”、“证真”,不过是由否定反显的幻影,只在凡夫和所知障未尽的人(包括部分悟而未彻的圣者)的认识中存在。?这涉及到许多哲学问题的心理根源,比如“意识”无真实,“道理”无真实,“理解”无真实。意识、道理、知见、理解,都是假名施设的绝对范畴,是上帝神主的化名。所谓纯粹理性,无非理解形式,而理解形式,无非遮遣而已,所以,否定是人类理解力的实相等等。这些都是通过内省心理的过程而发现的。这些问题,不提则难见佛家内省法的全貌,提及则溢出普通心理学范围。两难孰从?掉转笔头!内省法有一些基本特征,可以理解为内省法的内在规律的在现象上的反映,那就是具有内向性、追溯性、前瞻性、哲思性、修养性和超纬性。这是其他心理学研究方法难以全备的特征。4,内省法的操作技术。内省法的实行,从浅至深,主要有一般反省、沉思、止观、禅定、哲思、任运等方法。其中止观、禅定,对青少年和心理水平及知识水平不高者进行内省法的训练,作用最为突出,能够增加知识、提高智能、培养善心、促进修养。故佛门内一些老和尚对在青少年时代没有禅定修习经验的人,认为不大可靠,大约是出于经验观察。5.内省法的制约因素。内省法研究是以心理学为起点的,但不止于心理学研究,内省法的运用能力和观察范围,都会受到心理水平和知识水平的制约。心理发展水平处于较低水平上者,许多高级心理机能尚未充分发生发展,既不能用之为内省的工具,也不能成为观察的对象,就是说既无相应智,也无相应境,对他就成为一片认识的真空。据观察分析,若欲运用内省法进行心理科学研究,最低应有打破色蕴的心理经验,否则内省者与常人内省能力相同,心理现象不会很清晰,更无法发现变化迅疾隐微难知的心理过程。知识的水平和范围在内省法中地位也大抵与之相似,知识水平高则运用内省的能力随之增强,可观察的对象性质、范围都高于常人。特别是超纬透视能力,要具有“不如三界、见于三界”智能境界,才能得到较充分的发展。这可能是释迦佛发现心理结构和缘起规律并创立五蕴心理学的内在条件,也是佛法难懂的原因。

  佛家心理学的理论方法,是建立佛教心理学理论体系的一套规范。这套规范是一套从常识心理学到科学心理学到哲学心理学,再到理论心理学,进而推进到宗教心理学的发展路线,读来让人回味无穷,可能是心理学史上罕见的特殊方法论文献。原文如此:“当知诸心差别而转,略有五相:一由世俗道理建立,二由胜义道理建立故,三由所依能依建立故,四由俱有建立故,五由染净建立故。”(《瑜伽师地论》卷63)所谓“建立”,是佛法知识论的一个术语,指概念范畴、知识体系为人所施设,本为名言,本是心行,是造作法。在知识中,“建立”指理论创造的行为。建立心理学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第一种,‘‘由世俗道理建立”心理学,指按照人间生活常识立沦,建立常识心理学。如说“眼能见、耳能闻”,乃至“张三感情丰富、李四聪明多才、赵二意志坚强’;等等。这种建立的目的是用大众心理学来启发一般群众。第二种,“由胜义道理建立”心理学,意犹按照严格观察和逻辑推论建立的心理学,相当于科学心理学之意。在释迦佛时,已指出作为心理表征的“名色”与心理依据的“识”是互为缘起的,即由根本识缘生前台心理活动,又由前台心行缘生根本识。后来经部派佛教到唯识学派,就称为种子熏现行和现行熏种子。现行熏种子,指记忆和经验的上行,包括顺应的原理。种子熏现行,指忆出和先验意识的下行,包括同化的原理。五蕴体系当然也是属于胜义的,有的论典也称之为世第一义。第三种,“由能依所依建立”心理学,指用哲学的方法建立心理学。佛教哲学像分析哲学一样地善于区别能所,把世界分为器世间、众生世间、五蕴世间三种世间和一种出世间解脱界,器世间和众生世间指自然界和社会,是人生的所依,又称为外依处;五蕴世间即身心世界,是人生的能依,又称为内依处。在身心内部,同样可分能所:转识是能依,根本识是所依。而且在心理的上行和下行中,能依与所依又互相转换。在一切心理活动中,都可分能所,从而作出哲学性的研究,如从认知哲学角度上说,智为能知,境为所知,智为能量、对象为所量等等。这属于哲学心理学,在佛教中很丰富。第四种,“由俱有建立”心理学,指由科学(胜义)方法和哲学方法综合起来而建立心理学。但实际上,这是唯识学派的机密。唯识学派无著论师、世亲论师建立的是“最胜阿赖耶识”,属于纯粹理论心理学。他们沿用胜义方法和哲学方法,建立了一个最高的心识,叫阿赖耶识,而且特意避开五蕴理论,无著倒自己说得明白,这是“异门”施设的方便,并且说“出世末那”说也是“假施设故,不必如义”。实际上,那是建立一个身心的最高范畴,既可顺应凡夫对“心灵”的统觉,以增进道德伦理的保证,也消除了佛教心理学太过艰深难学的困难,可以激发起人们探究心灵奥秘和追求佛道的热情。平心而论,唯识家八识学说虽然在伦理上、心理学上、佛道上都有良好的引导作用,但与理论神学就有点接近了,既属理论佛学,也属理论心理学。第五种,“由染净建立”心理学,指通过对心理受到五蕴束缚与解脱的区分,确定身心杂染和清净的心理学,相当于病理心理学和治疗康复心理学。但佛教把这种染净与缚脱上升到宗教伦理的高度,把心得清净、心得解脱作为宗教的最高目标,因此,是从应用心理学的角度建立起佛家的宗教心理学。佛教的应用心理学,一般只讲息灭贪、瞠、痴,只有在更专业的场合下才按心理学的本来面目讲“解脱五蕴”。但这毕竟道出了佛教修行的本质。这五种心理学的区分有其哲学背景:佛教区分不同的知识和智能境界为世俗谛、世俗智、胜义谛及其智、第一义 及其智、解脱道及解脱知见等等,并区分出多种真理标准,这种哲学辨析反应到心理学中,就形成了一套建立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形成很有学术规模的心理学分支学科领域。这个分类方法不仅可以反映出佛教心理学理论方法的丰富性,对后人把握历史上的心理学成果、研究心理学史,还有参考价值。

  佛教在心理学领域的看家本领是修心。虽然修心属于应用心理学的技术,但其内容也十分精彩,堪称心理学方法论苑林中的奇葩。佛教的“应用心理学”方法包括对治道、禅定法、参究法、慧解脱法、特殊方便五类。第一对治道,又称对治悉檀,《大智度论》(卷1)所载四悉檀之第三对治悉檀,贪欲重者修不净观对治之,瞠恚心重者修慈悲观对治之,愚痴者修因缘观对治之。皆应病施药,与行为疗法和移情法类似,应用面更广。二者禅定法,浅者称为止观,深者称为定慧。主要方法包括两个方面:聚心会神专注于一境,令心不散乱,可由修止而人定;在静定中,按照特定的内容反省思考,就是由修观到禅那。禅那的含义就是思维修,很大程度上可视为内省法训练,但一般作用在于通过专注于认知领域(色界)而超越情感领域(欲界),并开发智慧。禅定修习是一种充分的心理休息,能增强记忆,提高学习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但对修行人来说,主要目的是用来调伏情感,以智胜情。禅定术是与世间、其他宗教共同的方法,但佛家不同的是有一个按心理层级和系统而制定的名为“三界”的理论框架,科学倾向特强。第三参究法,是从理解系统着手的独特修心技术,一旦得力,就有可能打破一蕴甚至五蕴的拘蔽,得大自在。方法是参究疑情,而且必须是没有任何思虑线索的疑难叫题。释迦佛本人由太子而出家,既遍参学者,又勤修苦行,就是由于对人生有大惑而誓欲破解之,以中国禅宗的眼光看,这是地地道道的参禅。在《杂阿含?耆夜》中还记载有佛世比丘以参究而发悟的实例,参究的技术在中国最后成熟,以“参话头”为特色,是禅宗一绝。参禅的基本原理是:以绝无线索的疑情凝聚心理能量,从内部打破旧有的心理结构;只适应于天资出众、哲思倾向浓厚而且意志力特强的人。以心理学评价,参禅是从最高心理系统着手,是顶级修心方法。第四慧解脱法,指用心理学知识和其他社会人生知识,分析和观察人生现象和原理,从而在智慧上理解人心人生,实现知识性强的个人修养。这主要适用知识分子和文化根基较好的人。据《杂阿含》第1212经(卷45)记载,某年与佛一起过夏安居的五百人中,三百余人都是慧解脱者,说明在佛弟子中占主流地位的修行方法还是沿知识路线实现慧解脱。第五特殊方便,指通过念佛念法念僧、念自己修行功德、念天、念咒、诵经、礼拜等途径,实现心灵籍慰的方法。这在各种宗教中都存在,而且现代心理学确认是有一定效果的。以上这些方法,都有各自适应的对象,佛教称为应机施教,内含根据心理分析对症施术的意义。可见,应机施教是佛教应用心理学的总原则,至于具体的技术则称为“方便”。

  佛教心理学的方法论有一个基本理论,在《大日经》中用三句话概括,大意是:以利益众生的大慈悲心这个动机为根本,以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即大菩提为宗极目标,以应机施教的方便技术为实现的手段。目标、动机、技术手段之间,有一种系统的一致性。当然,因为佛家心理学有更高的目标,其方法论也自然会超出于纯粹心理学的范围,经纬纵横,略显复杂,但是若不全面了解这些方法论的知识,对佛家浩瀚的论典经书就很难完全读懂,尤其容易发生失去整体、拾得枝节,丢掉精华、取回糟粕的情况。

  摘自:惟海法师著《五蕴心理学》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