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弟子规讲解 第十六课
索达吉堪布:弟子规讲解
第十六课
音频MP3 / 配套文本 (56'51” 27M) 视频WMV (165M)
思考题
69、别人心情不好的时候,你如果要找他有事,应该怎么做?这有何必要?
70、怎样对待他人的短处和隐私?你以前是怎么做的?以后准备如何改正?
71、为什么要称赞别人的善行?为什么不能宣扬别人的恶行?假如看见有人没做到,你打算如何劝他?
72、什么叫畏友、密友、昵友、贼友?你平时交的朋友属于哪一种?他们是真正的朋友吗?为什么?
73、“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你怎样理解这一颂?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现在还是讲“泛爱众”:
人不闲 勿事搅
人不安 勿话扰
当别人在忙的时候,尽量不要去打搅人家。当别人心绪不安时,也不要在他面前说个不停,增加他人的困扰。
这是我们平时做人做事应该注意的。一个人的言行举止,代表了他的内在修养。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看似简单,其实也不是那么容易,即使只是短短一次接触,也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素质。
所以学习《弟子规》,虽未提及甚深空性,也没有前世今生的道理,但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它就像佛教的《君规教言论》、《格言宝藏论》一样,讲到了最基本的世间人规。当然,佛教论典在阐明人规的同时,自然会提及前后世、业因果,而《弟子规》若也能补充这些,就堪称完美了。
《弟子规》尽管阐释的是儒教思想,没有直接宣讲佛法,但我们学习它还是很有必要。若能将这些为人处世的道理,在阿赖耶上种下种子,我们就可以变成好人,为修行打下稳固的基础,作为佛教徒,此即是解脱之因;作为非佛教徒,这也有利于日常生活。总之,发了大乘菩提心的人,对众生有利的事都要去做,对众生有害的事都要遏止,所以学习这部论典并不矛盾,而且从基础的角度讲,还是至关重要的。
当然,极个别分别念重、邪见深厚的人,可能觉得这些道理太浅显,从而不一定特别重视。若是如此,本论就不会给他带来很大利益。因为学习任何一个法,信心是最为关键的,如果没有信心,即使是甚深中观、无上密法,对他也没有任何意义。
因此,本论所讲述的传统美德,每个人都应该重视,倘若舍弃了这些珍贵道理,世界会变得越来越丑恶。这一点,不但汉地的仁人志士在强调,藏地的高僧大德也同样重视,如麦彭仁波切在《君规教言论》中云:“依人言行装束等,推知未来贤劣事,是故皆不应违越,昔日优良之习俗。”意思是说,历来的古德先贤,皆依人们的语言、行为、装束等方面,推知未来将发生好事或坏事,因此,世人切莫轻易违越流传至今的优良习俗。
但可惜的是,现在年轻人根本不懂这些,他们把古人的思想,看作是落后、过时的东西,认为只有新科学、新理念才有价值,其实这种想法大错特错!
下面继续学习:
“人不闲,勿事搅”:别人没空的时候,如正在休息、坐禅、做事,我们应该考虑别人,不要给他添麻烦。有些人平时修行时,明明在门上挂了“请勿打扰”的牌子,但个别人就算看到了,却还使劲敲门;有些人本来就忙得不可开交,但你不管人家是不是有空,打电话一直讲个不停,这样都很不好。我们与人交往时,应该懂得察言观色,不能只想到自己的事情,却从来不顾及别人。
“人不安,勿话扰”:别人情绪不安的时候,你不要啰啰唆唆、东拉西扯,以免徒增他的烦恼。如果你能安慰他、帮助他,那说几句也可以,否则,即使有道理的话,也最好不要多说。
三国时期,魏明帝最疼爱的女儿去世了。魏明帝非常悲痛,决定厚葬她,并亲自去送丧。大臣杨阜劝道:“过去,先王和太后去世时,您都没有送丧。现在女儿死了却去送丧,这与礼法不合。”杨阜说得有理,但魏明帝悲痛至极,没有接受他的建议。杨阜就反反复复、唠唠叨叨说个不停。结果,气愤的魏明帝把他赶出了朝堂。
因此,说话要看时机、懂分寸。如果你想什么就说什么,即便对方有时碍于情面,不好意思当面拒绝,但心里也很不舒服。其实,不恰当的语言,往往是一切祸害的根本,诚如憨山大师所言:“惹祸只因闲口舌,招愆多为狠心肠。”所以,别人心情不好时,千万不要随便打扰,就算有重要的事,也要先问一下:“你现在有空吗?”假如别人不空,则可以另找时间。但有些人不是这样,明明看到对方在忙,他却视若无睹,只管讲自己的“长篇小说”,从3岁至75岁之间的整个经历,滔滔不绝地跟别人倾诉,这样听者也很为难。
所以,说话的技巧很重要。佛教中也经常强调:说话时,所表达的内容要有意义;能表达的语言要清晰;讲话时要诚心诚意;语言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麦彭仁波切曾云:“有时缄默不成事,有时默言成办事。”故作为智者,应掌握该说、不该说的分寸。否则,该说的说不出来,什么都烂在肚子里;不该说的却又口若悬河,翻来覆去地唠叨不停,这些都是过错。
这方面,佛教徒一定要学习。不然的话,你弘扬佛法的过程中,世间有智慧的人一听你说话没水平,就认为佛教不过如此,到时你想用佛理来教化他,恐怕也会很困难。世间有许多聪明人,他们接受一个事物时会反复观察,如果我们佛教徒做人比较善巧,让人家挑不出毛病,甚至令其受益匪浅,那他就愿意与你交往。在此基础上,你再慢慢与他探讨佛教,他或许可以接受,甚至还会皈依三宝,趋入大乘。千万不要一上来就讲些高深境界,就算你有一定的修证,也不要不分场合地随意显露。因为世人有世人的眼光,倘若你的言行他看不惯,那他不但不会接受佛教,反而还会进行毁谤。
所以,作为佛教徒,应当以善巧方便,与世人结上善缘。即便你们最初互不相识,但只要你的行为随顺他,逐渐让他接受,以此因缘,将来也有度化他的机会。
这些知识,有人或许觉得浅:“我的空性境界那么高,学《弟子规》是不是大材小用?”这种想法不正确。就我而言,虽然学佛这么多年,但跟世人交往的过程中,这些格言起到了很大作用。所以,我自己得到利益之后,很想把这些与别人分享,让你们每个人也能有所收获。
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说
“人有短,切莫揭”:发现别人的短处,不要轻易地揭露。俗话说得好:“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点过失都没有的人,世间上是找不到的。即便是一些功德显赫者,背后也隐藏着或多或少的过失。因此,对于别人的缺点,最好是能观清净心,就算有些地方看不惯,也应该当作一种误会,不要随便说出去。
“人有私,切莫说”:知道别人的隐私,不要到处去散播。《太上感应篇》云:“不彰人短,不炫己长。遏恶扬善,推多取少。”不揭露他人的短处,不炫耀自己的长处;遏制恶、宣扬善,给予多、索取少。这是古人的行事原则。
可现在人恐怕不是这样。他们特别喜欢说人是非,稍微看到一点、听到一点,就赶紧召集亲朋好友,添枝加叶地开始传播;甚至骂人的时候,也用这些隐私把别人伤得体无完肤,这是非常不好的行为。古人言:“骂人不揭短。”所以,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学会留口德。
作为真正的修行人,应像噶当派大德那样,时时刻刻观察三门,尤其要管好自己的舌头。曾有一则故事说:有个主人对仆人说:“你到市场去给我买最好的东西。”仆人去了,带回来一个舌头。主人又对仆人说:“你到市场去给我买最坏的东西。”仆人去了,又带回来一个舌头。主人问他为什么,仆人回答:“舌头是善恶之源。当它好的时候,没有比它再好的了;当它坏的时候,没有比它更坏的了。”
因而,我们平时对自己的语言应当注意。当然,语言的善恶关键在于心,心里怎么想的,口中才会怎么说,所以要想管住舌头,首先应培养自己的德行。那么,怎样培养德行呢?《菜根谭》云:“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隐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不责备别人的小错,不揭发别人的隐私,不惦念以前的嫌隙,这三者不仅可以培养德行,还能让自己远离祸害。这是古人所讲的甚深哲理,我们也当引以为鉴。
前两天我听一个人说:“某某人修行很好,为什么呢?因为我从没听过他说别人的过失。”我想了一下,确实言之有理,作为凡夫人,有些特别爱说过失。前段时间来了些居士,我们在交谈的过程中,一个人一直评论他人的过错,另一个人在旁边就帮他忏悔:“嗡班扎儿萨埵吽,嗡班扎儿萨埵吽,你不说好不好?嗡班扎儿萨埵吽,嗡班扎儿萨埵吽,你不说好不好?……”但那人始终停不下来。憨山大师在《醒世歌》中曾言:“休将自己心田昧,莫把他人过失扬。”我们作为佛教徒,有能力则应宣扬佛教的崇高精神,而不是宣扬他人的过失。然而现在很多人,一说弘扬佛法,谁都没有兴趣,而一提到别人的过失,好多人都兴致勃勃、积极发言,然后谣言一传十、十传百,如此对别人的伤害非常大。
一个人如果德行好,听到是非会闭口不言,不参与那些,更不会到处传播,这样的人也值得信赖;而有些人十分乐于传播是非,别人的过失只要让他听到了,用不了多久,就能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当然,这也跟个人的家庭环境、后天教育有关。爱说过失的人,根本不知道这不对,反而觉得自己很有口才,给人取外号、说是非,甚至添油加醋、颠倒黑白,还自认为特别有智慧。正因为有了这群人,现在善良的人往往得不到好评、认可;特别丑恶的人,却偏偏有无数人恭敬、赞扬。因此,大家应该擦亮智慧的眼睛,好好看一看这个世界的真相,同时也要经常观察自己的行为。
佛教中有许多审视言行举止的教言,用这些来反观自身并不困难。在儒教、基督教等其他宗教中,这样的教言虽然也有,但与佛教相比,窍诀上有很大差别。这并不是我自赞毁他,而是长期以来,自己在这方面作过大量观察。所以,若能用佛教教理经常反观自己,我们的功德定会日日增上,过失也会渐渐减少。否则,只是口头上说要行善、念佛、修加行,实际上却没有约束三门,那么慢慢地,过错将会掩盖已有的功德,这是很可惜的。因此,要想保护自己的善德,就应长期护持身口意。当然,除了利根者以外,凡夫人不可能一下子就变成圣者,故必须要按照次第来行持。
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
称赞别人的善行,就等于是自己行善。当别人听到赞美之后,也会因此而受到勉励,更加努力地行善。
我们平时若没有特殊必要,最好不要指责别人的过错,而应尽量赞叹别人的功德。在大乘修行人的心里,每个众生都是自己的父母,是值得敬爱的对境,这样一来,对其所犯的小小过错,不要看成是永恒的,应该多看、多赞美他的功德。
当然,要赞叹一个人,先了解他是很重要的,否则,虽说赞叹是件好事,但若用得不恰当,也不一定能体现它的价值。《中庸》里讲:“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舜在做一件事之前,总爱征询别人意见,就算是浅显的话语,他也喜欢观察其中涵义,例如,他接触一个农民时,可能会问:“你们吃得怎么样?住得怎么样?生活状况如何?”站在农民的立场上,展开一些话题,进而去探讨时,就会有一些前所未有的感受。然后在此基础上,再隐藏那些不好的意见,宣扬那些好的意见。
但现在有些出家人,对在家人的烦恼毫不清楚;有些在家人,对出家人的生活也一无所知,如此一来,你要赞叹他、理解他,甚至信任他,会有很大困难。其实若能真正了解别人,就会发现,即使是普通人的一句话,也能让你受益颇多,得到一种全新的感悟。我常遇到一些杀生者、偷盗者,跟他们接触以后,才知道他们并不像我想象的那样,他们有他们的痛苦,有他们的烦恼,也有一些似是而非的理由。所以,我们应该学会理解别人,并给予恰当的赞叹,以此来引导他行持善法,是很有必要的。
当然,你如果时常赞叹别人,别人也会反过来赞叹你。麦彭仁波切云:“如若赞扬其他人,自己亦为他人赞。越是讥毁其他人,自己越受他人讥。”因而,现在很多聪明人为了赢得众人的恭敬,就故意赞叹别人、迎合别人,让他们高兴。这也是一种世间规律。
其实,一个人若经常赞叹别人,自己也会有行持善法的能力;一个人若总说人不好,那他的修行境界也好不到哪里去。因此,我们平时要管住自己的舌头,印度哲学家白德巴说过:“能管住自己的舌头是最好的美德。”《开启修行门扉》中,有些噶当派上师也说:“最好是有一把锁,把自己的嘴锁上,不让它乱说话。”所以,我们应常说别人的功德。不过,这样的发心和能力,凡夫人比较欠缺,好多人行持善法很困难,行持恶法却易如反掌。但不管怎样,我们都要尽力去做,若能具足善巧方便,有时一个微小的行为,也可以改变他人的命运。
美国作家欧·亨利在小说《最后一片叶子》里,讲过这样一个故事:病房里有个生命垂危的病人,她的窗外有一棵树,在秋风中,叶子一片片掉落下来。她望着眼前的萧萧落叶,身体也随之每况愈下,一天不如一天。她默默对自己说:“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画家得知后,悄悄用彩笔画了一片树叶挂在树枝上。于是在病人眼里,最后一片叶子始终没有落下来。只因为生命中的这片绿,病人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所以,人可以没有很多东西,却唯独不能没有希望。我们若能给别人带来希望,即使是一个小小的行为,也会起到很大作用。
作为发了大乘菩提心的人,哪怕有一点能力,哪怕只剩下一口气,也应该给别人带来快乐。如果能创造生生世世的安乐,那当然很好,但即使做不到这一点,只是暂时让别人的病体康复,或者给他的心情带来欢乐,我们也应当全力以赴,付出一切也值得!
扬人恶 即是恶
疾之甚 祸且作
相反,宣扬别人的恶行,就等于自己作恶。过多去评论他人、说人是非,不但自己德行日损,也会因此与人结下怨仇,祸延及身。
所以,无论在什么场合,最好都不要谈论别人的过失。《格言联壁》云:“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对于这些,古人说到就能做到,而现在的人,刚学完的两三天内,可能会注意,但过段时间就忘光了。
其实,真正修行好的人,看这个世界跟极乐世界一模一样,所有众生跟菩萨无有差别。印光法师也说过:“只看好样子,不看坏样子。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是凡夫。”这就是修行境界。若没有这种境界,尤其是不信因果的人,言谈中所造的恶业极为可怕。因此,我们不要喜闻人过、乐扬人恶。
弘一大师曾说:“吾每日思己之过都来不及,哪里还有时间批评他人是非?”的确,真正的修行人就是这样。可现在很多人恰恰相反:说别人的过失,时间多得不得了;而观察自己的过失,却根本没有时间。以前,孔子的学生颜回非常有德行,一次他与武叔交往时,武叔总是在讲别人的过错,颜回听后并未随声附和,而是婉转提醒他不要说是非[1],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古人言:“喜闻人过,不如喜闻己过。”喜欢听闻别人的过失,不如喜欢听到自己的过失,这样可以了知自己的不足,便于改过迁善。然而现在很多人,一听别人说自己的过失,就闷闷不乐,两三天都不想吃饭,甚至有机会还想报复对方。既然你不愿别人说你的过失,当面说了不高兴,背后说了也不高兴,那么你又为何爱说别人的过失呢?
要知道,语言的伤害力相当大。尤其对没有修行境界的人而言,如果说话不善巧、方式不得当,即使表达的是同一件事,也会引发不同的结果。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少年时生活窘困,常和一些穷孩子放牛砍柴。后来朱元璋做了皇帝,从前的一些穷朋友,都想跟他沾点光,弄个一官半职,于是有两个人结伴去京城找他。
见到朱元璋后,一个人先开口说:“还记得我们一起割草的情景吗?有一天,我们在芦苇荡里偷了些蚕豆,放到瓦罐里煮。没等煮熟,你就抢豆子吃,把瓦罐都打破了,豆子撒了一地,你抓一把就塞到嘴里,却不小心被一根草卡住喉咙,卡得你直翻白眼……”他还在那儿喋喋不休讲个没完,宝座上的朱元璋再也坐不住了,当即下令把他杀了。
然后,朱元璋又问另一个人:“你有什么要说的?”那人连忙答道:“想当年,微臣跟随陛下东征西战,一把刀斩了多少‘草头王’。陛下冲锋在前,抢先打破了‘罐州城’,虽然逃走了‘汤元帅’,但却逮住了‘豆将军’,遇着‘草霸王’挡住了咽喉要道……”朱元璋听了,顿时心花怒放,随即降旨封他做了将军。
二人所说的内容虽然相同,但后者把朱元璋小时候偷东西吃的轶事,用一种特殊的“隐语”表达出来了。当事人听了,彼此心照不宣,而局外人听来,完全是在描述朱元璋当年金戈铁马的戎马生涯,所以最后他的结果完全不同。(昨前天我在炉霍那边招生时,有个人给我打电话,一开口就是:“我是你放牦牛的朋友!”我倒没有觉得什么,忙说:“对对对。”)
可见,同样一件事情,以婉转的语言表达,不但不会得罪对方,还会得到别人的认可;但如果说话方式不当,就算是让人生欢喜的事,可能也会弄巧成拙,达不到预期的目标。所以,说话的确需要善巧方便。
善相劝 德皆建
过不规 道两亏
行持善法者若相互勉励,彼此都能建立良好的德行。倘若明知对方有过错却不规劝,那么双方都会在品行上留下瑕疵。
不管是世间法还是佛法中都强调:依止善友,自己的行为会变善;依止恶友,自己的行为会变恶。因此,德才兼备的两个人长时间一起交往,互相熏习,品德和智慧会越来越提升。
东晋将军苏浚在《鸡鸣偶记》中,就按不同的交往方式,把朋友分成四种类型:“道义相砥,过失相规,畏友也;缓急可共,生死可托,密友也;甘言如饴,游戏征逐,昵友也;利则相攘,患则相倾,贼友也。”意思是说,能相互劝勉、相互鼓励,及时指出朋友的错误,并帮助朋友改正错误、弥补不足,这是畏友或诤友;当朋友处于患难之际,能挺身而出,鼎力相助,不惜一切把朋友救出困境,这是密友;凑在一起吃喝玩乐,说些互相恭维的话,以酒肉为基础,这是昵友,也即人们常说的酒肉朋友;臭味相投,结成死党,而一旦分赃不均,就大动干戈、互相残杀,这是贼友。当然,我们要选择哪一种朋友?每个人应该很清楚。
在佛教中,道友之间的帮助也很重要。假如我们见到有人退失道心、心生邪见,自己不能不闻不问、听之任之,而应以各种善巧方便来帮助他。汉朝有个读书人叫郑均,他哥哥在县衙门当小官,常收受人家送来的礼物。郑均劝了好几次,但哥哥都不肯听。于是郑均就出去给别人做工,一年多才回来,他把辛苦挣来的钱都给了哥哥,说:“物品用完了,可以用劳力再去换来,但若做官受贿,那一生的名誉都完了。”哥哥听了这话,深受感动,从此就很廉洁了。因此,善友对自己的一生有极大助益。
当然,现实生活中,很难分辨出谁是善友、谁是损友,真正的友情在顺境中难以发现,往往是于逆境中才见真情。《伊索寓言》中有一个故事说:两个朋友行路时遇到一头熊,路边只有一棵树,其中一个立即爬上树躲起来,另一个人无路可走,只好躺在地上,屏住呼吸装死。熊走近装死的人,嗅了嗅,因为熊不吃死人,于是就走了。熊走之后,树上那人下来了,问:“熊刚才对你说了什么?”“熊给了我一个简短的忠告:对于在危险面前把你抛弃的朋友,绝不能与之同行!”
还有一则寓言说:阿凡提担任某州州长时,门庭若市,趋之若鹜者不计其数。一天,一位邻居冒昧地问:“你家整天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你到底有多少朋友呢?”阿凡提平静地说:“等我不当州长、削职为民时,我再告诉你。”
确实,有些道友对此也深有体会,你条件比较好的时候,很多人都对你谦恭顺从、赞叹有加;而一旦你生病了,非常需要人照顾时,在救护车里陪你、送你去医院的,恐怕屈指可数。因此,能同富贵的,不一定是真正的朋友;而能共患难的,才是真正的朋友。
简而言之,大家行持善法时应该互相劝勉。现在菩提学会的气氛比较不错,有些人因福报较浅、修行能力差而想退出时,周围的道友就会苦口婆心地劝导,直至他的烦恼渐渐消失,从此之后再也不会退转了。出家人中也应该如此。有些人修行遭遇违缘时,其他道友理应好言相劝,千万不能袖手旁观,认为:“这又跟我没关系。还俗是他的事,退失道心是他的事,我自己修好就行了。”不要发这种小乘阿罗汉的心,大家应该互相帮助,这一点很重要!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
[1]颜回说:“承蒙您到这里来,应该使您有所收获。我曾听夫子说过:‘谈论别人的不是,并非能显出自己的好处;讲别人的邪恶,也不能显出自己的正直。’因此有道德之人只是就事而论,指责自己的错误,而不去批评别人的不是。”
----------------------------------------------------------------------------------------------------------------
相关链接
----------------------------------------------------------------------------------------------------------------
索达吉堪布佛学内容推荐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