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佛教的动物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07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教的动物
  目 录
  序 言
  第一篇 总 论
  第一章 佛教的动物观
  佛教的生命观
  佛教生命发生的形态
  第二章 佛经中的动物
  以动物来譬喻佛陀的相好
  佛经中动物的譬喻
  佛菩萨的坐骑
  佛菩萨本尊的持物
  第二篇 佛教的动物
  第一章 常见的动物
  牛
  佛法中的含义
  在佛教中相关的辞汇
  与此动物相关的诸尊
  佛经中的故事—
  水牛
  佛教中的含义
  佛经中的故事
  马-
  佛教中的含义
  在佛教中相关的辞汇
  与此动物相关的诸尊
  佛经中的故事。
  驴
  佛教中的含义
  在佛教中相关的辞汇
  与此动物相关的诸尊
  佛经中的故事
  骆驼
  佛教中的含义
  佛经中的故事
  羊
  佛教中的含义
  在佛教中相关的辞汇
  与此动物相关的诸尊
  佛经中的故事
  猪
  佛教中的含义
  与此动物相关的诸尊
  佛经中的故事
  狗
  佛教中的含义
  在佛教中相关的辞汇
  佛经中的故事
  猫
  佛教中的含义
  佛经中的故事
  鼠
  佛教中的含义
  与此动物相关的诸尊
  佛经中的故事
  猴子
  佛法中的含义
  在佛教中相关的辞汇
  佛经中的故事
  鹿
  在佛教中的含义
  在佛教中相关的辞汇
  佛经中的故事
  兔
  佛法中的含义—
  在佛教中相关的辞汇—
  与此动物相关的诸尊—
  佛经中的故事
  蝙蝠
  佛法中的含义-
  第二章 爬虫类动物
  龟
  佛法中的含义
  在佛教中相关的辞汇
  与此动物相关的诸尊
  佛经中的故事——
  鳖
  佛教中相关的辞汇
  佛经中的故事
  蛇
  佛法中的含义
  在佛教中相关的辞汇
  与此动物相关的诸尊
  佛经中的故事
  蜥蜴
  佛法中的含义
  佛经中的故事
  鳄鱼
  佛法中的含义
  佛经中的故事
  第三章 微小的动物
  蛤蟆
  佛经中的故事
  蚊子
  佛经中的故事
  虱子
  佛法中的含义
  佛经中的故事
  蝎子
  佛法中的含义
  佛教的故事
  第四章 魅惑的动物
  豺
  佛法中的含义
  佛经中的故事
  狼
  佛法中的含义
  佛经中的故事
  狐狸
  佛法中的含义
  佛经中的故事
  第五章 威猛的动物
  狮
  佛经中的含义
  在佛教中相关的辞汇
  与此动物相关的诸尊
  佛经中的故事
  象
  佛法中的含义
  在佛教中相关的辞汇
  与此动物相关的诸尊
  佛经中的故事
  虎
  佛法中的含义
  。 在佛教中相关的辞汇
  佛经中的故事
  熊
  佛法中的含义
  佛经中的故事
  犀牛
  佛法中的含义—
  第六章 鸟禽类动物—
  鹅—
  佛经中的含义—
  与此动物相关的诸尊
  佛经中的故事
  鸡
  佛教中的含义
  与佛教相关的辞汇
  佛经中的故事
  舍利鸟
  佛教中的含义
  迦旃邻提
  鸽子
  佛法中的含义
  佛经中的故事
  鸳鸯
  佛法中的含义
  佛经中的故事
  鹦鹉
  佛法中的含义
  佛经中的故事
  孔雀
  佛法中的含义
  与此动物相关的诸尊
  佛经中的故事
  雀
  佛法中的含义
  佛经中的故事
  雁
  佛法中的含义
  在佛教相关的辞汇
  与此动物相关的诸尊
  佛经中的故事
  鹤
  佛法中的含义
  啄木鸟
  佛经中的故事
  鹫
  佛法中的含义
  鹰
  佛法中的含义
  在佛教中相关的辞汇
  佛经中的故事
  枭(猫头鹰)
  佛法中的含义
  佛经中的故事
  鸦
  佛法中的含义
  佛经中的故事
  鸭子
  佛法中的含义
  鹭鸶
  佛法中的含义
  佛经中的故事
  鹑
  佛教中的含义
  佛经中的故事
  第七章 神秘的动物
  龙
  佛经中的含义
  在佛教中相关辞汇
  与此动物相关的诸尊
  佛经中的故事
  迦陵频伽
  佛法中的含义
  命命鸟
  佛经中的故事
  大鹏金翅鸟
  佛法中的含义
  与此动物相关的诸尊
  佛法中的故事
  摩竭鱼
  佛法中的含义
  与此动物相关的诸尊
  佛经中的故事
  摩喉罗伽
  佛法中的含义-
  与此动物相关的诸尊
  天狗
  第八章 水族类动物
  鱼
  佛法中的含义
  在佛教中相关的辞汇
  与此动物相关的诸尊
  佛经中的故事
  法螺
  佛法中的含义
  与此动物相关的诸尊
  佛经中的故事
  螃蟹
  佛法中的含义
  序 言
  在佛教中,动物不仅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而且动物与人的平等互动关系令人感受深刻。
  佛教认为,动物有着独立自主的生命,跟人一样能平等地证得解脱智慧。在表现佛陀过去的生平中,常常示现为动物,以动物身实践着菩萨行持。
  既然连佛陀都曾示现为动物,并且实践菩萨行,所以佛教自然不歧视动物,能平等地接纳动物,使其成为宇宙中互助共生的伙伴。
  佛经记载,在佛菩萨成就之后,也常示现为动物。这些菩萨所示现的动物,常能导引众生修持成就。如《普贤观经》中,观想普贤菩萨以智慧力化乘的六牙巨象,就是修持法华三昧前所行方便的重要方法。
  在密教当中,诸佛的自性、受用、变化等“四种法身”中,有所谓的等流身。等流身是指佛身变化所示现与其他九界(即十法界中除佛法界外的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间、天上、声闻、缘觉、菩萨等九界)众生相等同的化身,也就是诸佛平等流演,等同九界之义。
  按照等流身的说法,不仅诸佛可能示现为动物形象,大菩萨们也会有这样的示现。马头明王,又称马头观音,即是观世音菩萨在动物界的示现。藏密的重要本尊金刚亥母也属同等示现。
  由此可见,佛教中的动物世界是丰富、平等、有趣与深邃的,本书介绍了佛经中的动物以及佛菩萨的坐骑及台座中的动物。此外,选出佛经中近六十种不同的动物,除了介绍其在佛法中的含义之外,还介绍了相关的词汇、与此动物相关的佛菩萨本尊以及佛经中的故事等,可以帮助读者了解佛教动物世界的有关知识。
  第一章
  佛教的动物观
  以佛法的观点看来,宇宙中充满了各式各样的无尽生命。这无尽的生命,在宇宙中交互影响、共生,开创出无边幻化的法界众相。
  佛陀平等地观察宇宙中的一切生命,并以大慈大悲的心意与无上的智慧来帮助一切众生升华解脱。因此依佛法的观点看来,所有的生命都是平等无二的,在本质上并没有高低的差别。
  宇宙中的所有生命,虽然在本质上没有差别,不过由于因缘果报的关系,所以在现前的生命形态,却有种种的不同。这些不同的生命样态,显示了各类生命苦乐悲喜的差别果报。
  但是由于这些差别果报,是由因缘业力所成,并非本质上的差别,所以当这些业报缘尽之后,就会依另行现起的果报而转换成其他的生命形态。因此这些生命形态,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在业力的传动下,具有因缘的流动性,这就是生命轮回力量的根源。
  所以,宇宙中的一切生命形态,虽有种种苦乐差别果报,但这绝非生命本质的不平等,而是因缘业果的差别。当因缘业果转变了,生命也就可能流转成另一种生命形态,这就是生命轮回的现象。除非生命解脱觉悟了,否则生命的轮回现象,就不会终止。
  因此,佛法对生命形态的分类,是在说明因缘业力的事实,与生命存有的实相,事实上这种种的生命形态,本质上是平等无别的。
  〇佛教的生命观
  在佛法中,如果以生命存有的形态来分,主要分成六种,也就是所谓的“六道”: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间、天上等六种世界。
  1.地狱法界:具足贪、瞠、痴法的人,在地狱受极苦的境界。就像是常做恶事的人,梦中就会常常像在鬼狱之中,非常可怕,这就是地狱。而梦中所出现的中阴和地狱法界是一样的。
  2.饿鬼法界:饿鬼道的生命,只要嘴巴一张开,里面都是火焰,任何东西人口都变成火炭,无法吞食;其喉咙细如针,肚子大如缸、如瓶,要吃却吃不到,这是因为过去贪心所生。佛教在农历七月十五的盂兰盆节放焰口,就是要消灭饿鬼们口中的火,使他们能够吃下东西,因此用甘露来洒净他们的焰口。
  3.畜生法界:畜生是因愚痴而受报,修持的机会很少,这是一个互相吞食的世界,不断地轮回受报。动物即是属于此道。
  畜生道梵名(tiryan~c),梵名音译为底栗车,又称作傍生、横生、畜生道、傍生趣。乃指鸟、兽、虫、鱼等一切动物。称之为畜生,主要是指由人类畜养之意,主要指家畜家禽;而称其为傍生,乃是取其形体不如人之直位。《瑜伽师地论》卷四:“傍生趣更相残害,如羸弱者为诸强力之所杀害,因此因缘受种种苦。以不自在,他所驱驰,多被鞭挞,与彼人、天为资生具,由此因缘,具受种种极重苦恼。”这是说畜生道的众生,多是弱肉强食,受种种苦,而且常被天人、人类作为食物,或是驱使拖磨等工作,不得自由。
  关于畜生的种类,《正法念处经》卷十八并举出畜生总共有三十四亿种,并叙述其相貌、色类、行食的不同、群飞的相异,喜爱与厌恶的,群居或独居等。在《大智度论》卷三十也记载,依畜生的住处,可分为空行、陆行、水行三种,又依昼夜可分昼行、夜行、昼夜行三类。《大毗婆沙论》卷一百二十、《俱舍论》卷八等记载,畜生、人趣都具有胎、卵、湿、化等四种出生的形态,寿命或一日一夜,或如龙王等之一中劫,各有不同。
  4.修罗法界:修罗是有天的福报但是没有天德,却生性好斗、好瞠。
  5。人法界:这是指我们人间,多是由受持五种戒行而得,人间苦乐相杂,常有不如意事,但至少能白作乐,仍是属于善界,尤其珍贵重要的是在人间能够修持。就佛法来看,天人证乐、修罗证瞠,而地狱、饿鬼、畜生,则苦报炽盛。惟有人间能修持,所以人是六道众生中的中流砥柱,是造业的主体。因此,要上升天界或下堕三恶道都是在人间造作,其他各界则是受报的主体。甚至如快乐享福天人也因受乐炽盛,而经常忘记去修持,生命反而不能增上。所以人间是最刚好的。
  6.天法界:天法界中,有以修习十种善行的福德力而往生天界的生命,也有是以修习禅定而往生天界的,这是属于色界天、无色界天,能得到天的福报、天的胜乐身。
  以上的六道又称为六凡,再加上四种圣者的境界,就是十法界。
  四圣中有佛法界、菩萨法界、缘觉法界、声闻法界。
  1.佛法界:是指一切诸佛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具足正觉之法、具足一切万行。这佛法界,含十方一切诸佛。
  2.菩萨法界:是觉有情,学习悲智的圆满,成就一切万行。十方一切的菩萨都是属于菩萨法界。
  3.缘觉法界:缘觉即独觉,是观十二因缘而成就的,觉悟一切真空之理。这是属于利根的独觉众生,也就是智慧很明利的修行人,他可以听闻佛法而成就,也可以自悟而成就。
  4.声闻法界:听闻佛陀教法修习苦、集、灭、道四圣法而证得空性的境界、解脱的境界。
  以上这些圣众都是解脱的圣者,像声闻、缘觉,他们虽然这一期生死仍在,但生前是有余涅槃,人灭后所作已办,不受后有,因此就人无余涅槃,不在三界之一,不会再受生了。但是他们可以回小向大,去修菩萨行,重新在世界出生,然后救度众生。
  〇佛教生命发生的形态
  在以上的六种生命存有形态中,依其出生的类型,主要可分为四种类型,称为四生,在动物的世界中,也经常可见此四种形态。
  在《俱舍论》卷八中记载,四生是指:
  1.卵生:由卵壳出生者,称为卵生。例如:鹅、孔雀、鸡、蛇、鱼、蚁等;
  2.胎生:又作腹生。从母胎而出生的,称为胎生。如人、象、马、牛、猪、羊、驴等;
  3.湿生:又作因缘生、寒热和合生。即由粪聚、注道、秽厕、腐肉、丛草等润湿地的湿气所产生者,称为湿生。如飞蛾、蚊子。当然,这三类的出生法,在现代生物学中,可做更精密的分类;
  4.化生:无所托而忽有,称为化生。例如诸天天人、地狱众生、中阴之有情,都是由过去的业力而化生。
  除了四生之外,还有所谓的“九类生”,即是欲界、色界、无色界等三界众生出生的九种形态,这九类生就是除了以上的四类生之外,再加上
  5.有色(色界);
  6.无色(无色界);
  7.有想天(无色界中除无想天以外的其他诸天);
  8.无想天(无色界中的无想天);
  9.非有想非无想天(非想非非想处)等生命出生形态。
  在佛法中,其实无论是哪一种生命发生的形态,都是平等而无分别的,皆能悟道人于解脱涅槃乃至成佛。如《金刚经》中说:“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五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人无余涅槃而灭度之。”
  在佛法中,对于生命的存有形态,有时用六道来说明,有时也将六道中的修罗略去,成为“五趣”。在佛法中,也用“五趣生死轮”,即生命在五趣(地狱、饿鬼、畜生、人、天)中生死轮回的图像,来说明生命的存有形态。由这样的生死轮转图像,我们也可体会一切生物平等的现象。当一切生命在没有解脱开悟前,都在这时空之轮中,轮回转动,平等无二。
  第二章
  佛经中的动物
  在佛教中,动物虽然受着业力因缘的牵制,但却有着独立自主的生命,跟人一样,能平等地证得解脱智慧。而事实上在佛陀过去的平生中,就常示现为动物菩萨,以动物身实践着救护众生的菩萨行持。
  因此,在佛法当中,不仅不歧视任何的动物,并且能平等地接纳动物,成为宇宙中互助共生,乃至共同修持成就的伙伴。
  此外,佛菩萨在成就之后,为了救度众生,也常示现为动物,帮助众生,这些菩萨所示现的动物,也常能导引众生修持成就。
  在佛经中最常见到的动物,可以佛陀的本生谭为代表。
  佛陀的本生故事,主要记述他在尚未成佛的过去世中,受生为各种不同生趣而行菩萨道的故事。其中也有关于其他佛菩萨及佛弟子的本生故事。
  释迦牟尼佛的本生故事,经常被作为绘画与雕刻的题材,散见于印度、中国与南海诸国等地的佛教美术遗迹。同时,本生故事随佛教发展而广泛流传,影响远及于西方诸国,如:古希腊的伊索(Esop)寓言、阿拉伯的天方夜谭等童话故事、寓言文学,都和佛教的本生经具有深厚的渊源。而在日本的《今昔物语》、《宇治拾遗物理》等作品中,也可以看见佛陀本生故事的痕迹。在研究世界文学的源流、传播、比较文学、交流史上,本生经实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以动物来譬喻佛陀的相好
  除了本生谭的故事中有许多动物之外,在佛陀的三十二种相好中,也有许多是以动物美好的特性来代表,如:
  手足指缦网相 .
  又称作指间雁王相、俱有网鞔相、指网缦相。此相好是指手足一一指间,皆有缦网交互联络的纹样,如同雁王张指则现,不张则不现。这种相好是由于菩萨修持四摄法摄持众生而有,此网缦能出没自在无碍,代表远离烦恼恶业、到达无为彼岸之特德。
  如鹿王相
  又称作鹿王脯相、两腩鹿王相等。即佛的股骨如鹿王的纤圆,这是菩萨往昔专心闻法、演说所感得的相好,代表一切罪障消灭的特德。
  马阴藏相
  又作阴马藏相、象马藏相。是男根秘隐于体内如马阴(或象阴)之相。这是由于断除邪淫、救护怖畏的众生等而感得的相好,代表寿命长远,得众多弟子的德相。
  上身如狮子相
  又作狮子身相、身如狮子相。是指佛的上半身广大,行住坐卧威容端严,一如狮子王。是佛陀于无量世界中,未曾两舌,教人善法、行仁和,远离我慢而感得此相,这是代表威容高贵、慈悲满足的德相。
  梵声相
  又作梵音相、声如梵王相。即佛清净的梵音,洪声圆满,如天鼓响,亦如极乐世界妙鸟迦陵频伽的音声。这是由说实语、美语,制守一切恶言所得的相好;听闻者随其根器而获得利益生起善法,也能清楚分辨诸法而得消除疑惑。
  牛眼睫相
  又作眼睫如牛王相、眼如牛王相、牛王睫相。指佛陀睫毛整齐而不杂乱。此相是由观一切众生如父母,以思念惟一一子之心怜悯爱护而感得。
  而在佛身的八十种微细的随形好中,也有以动物来表示者,如:
  1.行步直进,威仪和穆如龙象王。
  2.行步威容齐肃如狮子王。
  3.行步安平犹如牛王。
  4。进步仪雅宛如鹅王。
  5.回顾必皆右旋如龙象王之举身随转。
  6.肢节均匀圆妙,骨节交结犹若龙盘。
  〇佛经中动物的譬喻
  为了使大众理解教说的意义内容,佛陀说法时,经常使用生动的实例或寓言来譬喻,形成生动的教学。
  如:《杂阿滑经》、《譬喻经》、《五阴譬喻经》、《大品般若经》、《金光明经》、《大毗婆沙论》、《大智度论》、《成唯识论》等经论中,都运用了鲜活的寓言及故事来譬喻。
  在佛陀的本生谭中,更常以当时流传的动物譬喻,讲说佛陀前生的功德,此为教化众生最具效果的方法。
  经典中,以动物为主角的寓言,占有重要的地位,如一角仙人故事、六牙白象本生、月中兔本生等,皆为脍炙人口的动物譬喻故事。此外,猿、猪、龟、鹿、象等动物,于本生谈文学中皆深具人性。佛典中以动物为角色者不少,如《本生鬉》、《所行藏》、《生经》、《六度集经》、《佛本行集经》、《百喻经》、《出曜经》、《撰集百缘经》、《杂宝藏经》、《菩萨本行经》、《菩萨本缘经》、《菩萨本生鬉论》,及《经律异相》等。
  此外,经中也有许多以动物为题材的譬喻教训,如盲龟浮木,比喻于此世间获得人身并得闻佛法的宝贵难得;黑白二鼠啮藤,比喻人类肉体的无常与烦恼的无尽;狮子身中虫,比喻处于佛门中却破坏佛法者;虾蟆禅,比喻独善其身,自得利益的觉悟者;人雄狮子为佛陀德号之一。
  如佛陀在舍卫城,曾经为波斯匿王说法,即以譬喻来说明生命的无常:往昔有一人,在旷野被恶象所追逐,就依着树根而人空井中,以逃避恶象。当时有黑白二鼠一起啮食树根,井四边有毒蛇,井底复有毒龙。这个人一心畏龙、蛇,又恐惧树根折断。这时恰巧有蜂蜜五滴由树根坠人这个人口中,这个逃命的人,得到暂时的甜美就感到非常快乐,而忘了一切恐怖。但是蜜蜂又随即来螫刺他,更有野火烧井边之树。
  在这个比喻中,旷野比喻无明,象比喻无常,空井比喻生死,树根比喻生命,二鼠比喻昼夜,啮树根比喻念念生灭,四毒蛇比喻构成色身的地、水、火、风四大,蜜比喻五欲的快乐,蜜蜂比喻邪思,火比喻年老疾病,毒龙比喻死亡。这个例子是说明生老病死的可怖可畏,但众生却因得到五欲暂时的快乐,就忘了身处险境。
  佛经中经常以动物来比喻众生的心性,如佛经中将狗、鸟、毒蛇、野牛、失收摩罗鱼、猕猴六种动物称为六畜,并以六畜来比喻眼、耳、鼻、舌、身、意六根。
  根据《杂阿含经》上说:譬如有人漫游一座空宅时,发现六种众生:首先是狗,他把狗系在一边,然后他又发现了鸟、毒蛇、野牛、失收摩罗鱼,最后他又发现了一只猕猴。
  于是那人把六种动物都系于一处,但是,狗喜欢人村觅食,鸟常想飞到空中翱翔,毒蛇喜欢躲进洞穴,野牛喜欢到坟冢间生活,而失收摩罗鱼常想人海,猕猴也想逃到山林中生活。狗、鸟、毒蛇、野牛、失收摩罗鱼、猕猴六种众生,生活习性各不相同,却把它们系缚一处,使它们都不得自在与安宁,于是这六种动物都各自使劲挣脱系缚,狗往村子方向拉,鸟往天空飞,毒蛇往洞里钻,野牛往坟地跑,失收摩罗鱼向大海游,而猕猴却往树林跑,越挣越紧。
  这里的六畜比喻众生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系缚六畜的坚柱就是身念处禅观法门,如果善修习身念处有念不念色,见可爱之色而不生起执著的心,见不可爱之色也不生起厌恶的心。耳对于声、鼻之于香、舌之于味、身之于感觉、意对于法,对于喜爱的事物并不生起欲求的心,同样,对不讨人喜欢的事物也不会生起厌弃的心。如此修学即能得证烦恼消除而自在解脱。
  佛经中也常用不同的动物来比喻各种不同个性的众生,如《文殊菩萨所问经》,就以八种鸟来代表八种矜夸自己的人:
  1.盛壮骄如鸱,谓仗恃自己强盛壮大,欺凌他人劣弱,如鸱鹞之鸟,恃强凌弱。
  2.姓骄如枭,即仗恃自己种姓强大,凌慢于他人,如枭不孝之种而食其母。
  3.富骄如雕,即仗恃自己富有财物,凌慢于他,如雕有势力,执伏禽众。
  4.自在骄如鹫,即仗恃自己长大,称意所作,而得自在,凌慢于他,如鹫食宿山林,去住自由。
  5.寿命骄如乌,即仗恃自己年寿高远,凌慢于他人,如乌是反哺之鸟,命长不死。
  6.聪明骄如鹊,即仗恃自己聪利明达,凌慢于他,如鹊性至聪明,能报人吉凶。
  7.行善骄如鸠,即仗恃自己能行少善,即凌慢有德之人,如鸠性虽单纯,却不知自己笨拙。
  8.色骄如鸽,即仗恃自己颜容美妙,凌慢于他,如鸽类多种,以姿色取胜,况复多妊,所以说色骄。
  除上述各种类别的譬喻外,经典中常用的譬喻尚有:
  1.狮子身中虫:出自《仁王经》卷下,略称狮虫。譬如狮子,虽号称万兽之王,死后尚不免为自身中的虫所食;以此比喻在佛法中破坏佛法者。
  2.盲龟浮木:出自《杂阿含经》、《中阿含经》等。譬如大海中有一盲龟,寿命无量,每百年探出水面一次,而海中有一浮木,中有一孔;盲龟若欲遇值此浮木之孔,则甚为难得。是指人生于此世、遇佛闻法的机缘极为稀罕难得,弥足珍贵。
  〇佛菩萨的坐骑
  在各种佛菩萨的坐骑及台座中,经常可以见到不同的动物,象征诸位本尊不同的特德。
  坐(梵名a^sana),是指佛、菩萨、诸天及比丘等的座位、坐骑或坐物,梵名音译为阿萨曩。有种种类别,其名称也随着种类的不同而有差别。如:在《佛本行经》卷三、《众许摩诃帝经》卷六等诸经记载,佛陀成道时,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铺上吉祥草,结跏趺坐。后世即称此为草座。
  一般安置佛、菩萨像的台座,最普遍、常见的,有所谓的狮子座、莲花座、鸟兽座、磐石座等等。
  狮子座为佛陀的台座。此名称的由来,是因为佛不论在天上、人间等一切世出世间中都是最殊胜者,所以用万兽之王的狮子,表喻佛陀,而其台座就称为狮子座了。然而在密教则认为,狮子座是指真实形象的狮子座,并非譬喻之意。
  此外,也有以狻猊(狮子蹬一种)来比喻佛陀,因此将佛、菩萨的台座称为“猊座”者。并尊称高德硕学的师长为猊“座下”,而“猊下”的尊称即由此而来。“下”,含有座下拜伏之意。
  而普贤菩萨是以白象为乘御的宝座,在《法华经·普贤菩萨劝发品》中说:“我尔时乘六牙白象王,与大菩萨众俱诣其所。”《思维略要法》中说:“普贤菩萨乘六牙白象来至其所。”都说明了普贤以白象为坐骑。
  此外如文殊菩萨以狮子为乘御;五大虚空藏菩萨与金刚界五佛,同坐狮子、象、马、孔雀、迦楼罗等五兽座,孔雀明王以孔雀为乘御,大威德明王以水牛为坐骑,马鸣菩萨则以白马为乘御。
  除此之外,密教有所谓的“五部座”,也是以动物为座。
  在《金刚顶经》卷一及《金刚顶经义》中有一段叙述五部如来座。密教金刚界五部如来之座,又称五座、五佛座、五种座、五兽座。即五部各观其部的种子字而成者。
  1.佛部狮子座,锲字轮中种子变化为狮子座。毗?卢遮那佛为诸法之王,于诸法中变化无碍,犹如狮子为万兽之王,于万兽中游行无畏,因此,以狮子为座。
  2.金刚部象座,畔字轮中种子变化为象座。金刚部王坚力无碍,犹如象的力量为众兽中的极至,因此以象为座。
  3.宝部马座,序罗字轮中种子变化为马座。灌顶法王灌顶吉祥,犹如马具有智慧的妙用、尊贵吉祥,因此以马为座。
  4.莲华部孔雀座,奚哩字轮中种子变化为孔雀座。转法轮王转大法轮,犹如孔雀十分的端丽明慧、具有种种妙色,因此以孔雀为座。
  5.羯磨部迦楼罗座,恶字轮中种子变化为迦楼罗座。不空事业之王以智的作用随顺方诸羯磨摄引人、天及一切诸龙。
  佛菩萨常见的动物台座,有以下几种:
  1.狮子座:以狮子为座,像金刚界大日如来、文殊菩萨、法界虚空藏等,都是以勇猛的狮子为座;一字金轮佛顶是以七头狮子为座;而罗刹天子,则是以白狮子为座等。
  2.象座:以象为座,如金刚界阿合佛、普贤菩萨、金刚萨缍菩萨、帝释天等的台座都是象座。
  3.马座:以马为座。如金刚界宝生如来、马鸣菩萨、宝光虚空藏菩萨等,均为马座。此外如十二天中的日天,为五马座,胎藏界曼茶罗外金刚部院中的日天,为四马座,胎藏界曼茶罗外金刚部院的日天曜,则为三马座。
  4.孔雀座:以孔雀为座,如金刚界阿弥陀如来、孔雀明王、莲花虚空藏、鸠摩罗天等诸尊,所乘坐的都是孔雀座。
  5.迦楼罗座:迦楼罗又译为金翅鸟、妙翅鸟等。这种鸟常居于四天下的大树上,以龙为食,是一种极为勇猛的巨鸟,而金刚界不空成就如来、业用虚空藏、那罗延天等,都是以此为座。
  6.牛座:以牛为座。如六足大威德明王以水牛为座;焰摩天以白水牛为座;大自在天为黑水牛座;火天为青牛座;伊舍那天为黄丰牛座等,都是以牛为座。
  7.羊座:这是大自在天妃乌摩妃的坐骑,乌摩妃是以赤色羊为座。
  8.龟座:如水天即是以龟为座。
  9.獐座:如风天的坐骑,即是獐座。
  10.鹅座:以鹅为座,如梵天乘鹅,而月天也乘三鹅之座,即属鹅座。
  11.猪座:以猪为座,如摩利支天乘猪,即属猪座。
  〇佛菩萨本尊的持物
  在佛菩萨本尊的持物中,也有许多是以动物为持物者:
  1.持狮的本尊:力波罗蜜菩萨。
  2.持象的本尊:大黑天(象皮)、胜乐金刚、香象菩萨、马头明王(象皮)。
  3.持摩竭鱼的本尊:阿摩提观音、爱金刚菩萨。
  4.持孔雀尾的本尊:孔雀明王、蓑虞梨童女。
  5.持龙的本尊:金翅鸟、娑伽罗龙王。
  6.持蛇的本尊:蓑虞梨童女、大元帅明王、金刚童子。
  7.持兔的本尊:月曜。
  8.持吐宝鼠的本尊:毗沙门天、黄财神、绿财神、红财神、白财神、黑财神、贞惠天女。
  在佛经中也有许多和动物相关的成语,如香象渡河、牛头马面、牛鬼蛇神、对牛弹琴、猿猴取月、骑驴觅驴、骑牛求牛、盲人摸象、悬驼就石、泥牛人海、龟毛兔角,猢狲人布袋、龙蛇混杂、臭肉来蝇、见兔放鹰、驴前马后、降龙伏虎、人中狮子、鹦鹉学舌、吐丝自缚、屠所牛羊、大吹法螺等。
  而中国禅宗的公案中,也有与动物有相关者,如:牛头幽楼、沩山水牯牛、盐官犀扇、蚊子叮铁牛、铁牛与狮子、百丈野鸭子、狗子佛性、野狐还身、南泉斩猫等。
  第二篇 佛教的动物
  第一章
  常见的动物
  牛
  牛(英文名ox),是驯化的牛科大角型哺乳动物,曾经成群地活动在北美、欧洲、亚洲和非洲。亚洲和非洲的牛有的仍处于野生状态,南美洲和澳大利亚无野生牛。被驯养过的公牛常被用作挽畜。
  〇佛法中的含义
  在佛教中,牛是十分高贵的动物,具足威仪与德行。例如,称如来为“牛王”,在如来身相的八十种好之中,其中就有一项是:“行步安平,犹如牛王。”
  在印度古代风俗中,认为牛是神圣的动物,因此牛粪是最清净的物品,所以常常用牛粪作为清净污秽的净物。这种习俗后来影响了印度佛教的密宗,因此密宗的仪轨里,也常以牛粪涂到法坛的地上,以去除污秽。
  而佛陀的诸德号中,也有以“人中牛王”来称赞佛陀的德行广大无边,就如同具足大力的牛王。在《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二记载,因为如来能调御大众,所以称为“人中牛王”。
  此外,禅宗更以牛来比喻众生的心,如著名的十牛图,就是以牧牛为主题,分别以(1)寻牛;(2)见迹;(3)见牛;(4)得牛;(5)牧牛;(6)骑牛归家;(7)忘牛存人;(8)人牛俱忘;(9)返本还原;(10)人廛垂手,来代表修行的十个境界。
  在《法华经》中,则以牛车来比喻菩萨乘,以大白牛车来比喻惟一佛乘,即大乘妙法。
  〇在佛教中相关的辞汇
  牛皮衣
  佛经里有“牛皮衣”的比喻。这比喻是说如果以牛皮做衣,在阳光照射下就会变得紧身,使人穿得不舒服。牛皮之衣虽然很珍贵,但是在某种条件下也可能反害其身。因此佛经以此来比喻人天(天道)是有漏之福,虽然能得到短暂的快乐,但是可能反而会损坏法身的慧命。
  骑牛找牛
  禅宗用语。在禅宗里把向身处求佛的人比作骑牛求牛。如《景德传灯录》卷九记载,大安禅师曾参问百丈怀海:“修行佛法者应如何求佛做佛呢?”百丈回答说:“学佛者执著于求佛做佛,就像骑牛觅牛。”大安禅师又问:“如果认识到这种情形又会怎么样呢?”百丈说:“就像骑牛回家。”
  牛头阿傍
  在佛经中记载:一个著名的鬼卒形象名叫“牛头阿傍”。牛头阿傍这种鬼卒形象为牛头人手,两脚为牛蹄,力大无比、有排山倒海的势力,在地狱里专司吞吃罪人之职。
  露地白牛
  “露地白牛”一词,禅宗用以喻指证悟究竟,体达清净自在的悟境。
  露地,指门外的空地,比喻平安无事的场所。《法华经·譬喻晶》中,以白牛譬喻一乘教法,从而指无丝毫烦恼污染的清净境地为露地白牛。《从容录》第十二则:“我衲僧家慵看露地白牛。”
  露地白牛也是禅宗公案名。北禅智贤禅师曾经于某年除夕的小参时,对大众开示道:“年穷岁暮,无可与诸人分岁,且烹一头露地白牛,炊黍米饭,煮野菜羹,向楷柚火唱村田。何故?免见倚他门户、傍他墙!”以上的“露地白牛”比喻清净法身,宰烹露地白牛、炊黍米饭、煮野菜羹等表将所有境界打破、人法双泯,以免落入境中。
  泥牛人海
  禅宗用语。比喻绝去踪迹、断了消息,就是一去不返之意。“泥牛”一词比喻心中思虑分别之作用。以泥牛入于大海之中即全然溶化,完全失其形状,所以也用来比喻观察的主体(我)及观察的对象(万法),两者相互交融,无有分别。《景德传灯录》卷八《龙山和尚章》:“洞山问龙山和尚:‘见个什么道理,便住此山?’师云:‘我见两个泥牛斗人海,直至如今无消息。”’
  〇与此动物相关的诸尊
  大威德明王
  与水牛有关的诸尊中,如大威德明王(梵名yama^ntaka),即是以水牛为坐骑。大威德金刚梵名音译为阎曼德迦,意为摧杀阎魔者,故别号降阎摩尊;密号为威德金刚。此外,又称作大威德尊、大威德忿怒明王、六足尊。为五大明王或八大明王之一。若拟配五佛,则为无量寿佛的教令轮身,亦可视为文殊菩萨的化现。在现图曼茶罗中,此尊位于胎藏界持明院,般若菩萨的左侧。
  此尊的形象,有多种。依《大日经疏》卷六记载:其身六面、六臂、六足,以水牛为坐骑,面有三目,色如玄云,作极忿怒之状。另外,在《八字文殊轨》中则说其乘青水牛为座。身材高大,且遍身火焰,展现出极忿怒形。
  在西藏密宗中,大威德金刚是无上密最高的本尊之一。与此尊有关的密法很多,主要的作用是在除魔与对治阎罗死魔等,是无上瑜伽部中,即身成就的主尊。以大威德明王为本尊的修法,在日本密教中也不算少。通常都用在战争时祈求胜利,及调伏恶人等。
  金牛官
  金牛宫(梵名Brim),梵名音译作毗梨沙。属十二宫之一。又作牛密宫、牛宫。相当于黄道太阳四月的位置。在密教胎藏现图曼茶罗中,位于外院的东方。《宿曜经》卷上中说:“第十昴三足,毕四足,觜二足,太白位焉,其神如牛,故名牛宫。”其形象于诸曼茶罗皆为伏卧的牝牛形。
  〇佛经中的故事
  不受恶语的牛
  据南传《本生经·羚羊品》中记载:
  佛陀在世时,有六群比丘以各种恶语嘲骂其他比丘。比丘们以此事告诉佛陀。佛陀就召集六群比丘,问明果有其事,便呵责他们一番,说道:“恶言即使是畜生也不欢喜。在前生,有一畜生曾因主人口发恶言的缘故,让主人损失了千金。”接着就宣讲了以下的因缘:
  过去,健驮逻王在得叉尸罗城治国的时候,菩萨曾投生为牛。当他出生为小牛时,被一个婆罗门收养了,并给它取名为欢喜满。
  婆罗门每天拿乳、粥或饭等喂它,把它当孩子般疼爱。
  小牛长大了,心想:“这婆罗门曾费了许多心血来养我,现在我是全世界力气最大的牛,正好让我来显一次本领,好报答婆罗门养育我的恩德!”
  有一天,欢喜满就对婆罗门说:“婆罗门!请你到养牛的长者家,告诉他说:‘我所养的雄牛能拖一百辆货车。’你就以千金跟他打赌吧!”于是婆罗门就到那长者的家里,问长者:“这城中谁养的牛最有力?”
  长者先举别家的牛来回答,但最后表示他自己所养的牛才是全城中最好的。婆罗门听了就说:“我也有一只牛,能拖一百辆货车。”长者非常不服气,便和他以千金打赌。
  婆罗门就在百辆的车中装满砂石,顺次排列起来,用绳子从车轴上前后结住,叫欢喜满洗了浴,喂它加了香料的饭,肩部用华鬉装饰起来,把它驾在第一辆车的车轭上,然后自己爬上车去坐着,举起皮鞭叱喝:“走呀!欺瞒者!拉呀!欺瞒者!”
  这时,欢喜满听到这话,觉得自己并非欺瞒者,不知为何今天婆罗门这样叫它?所以任婆罗门怎么叫,它就是立着不动。长者看到这种情形,就叫婆罗门交出赌金千金。
  婆罗门损失了千金,沮丧地回到家里忧愁地躺在那。欢喜满见了就问婆罗门为什么忧愁地卧着?婆罗门便对欢喜满说:“输了千金,如何能睡呢?”
  欢喜满听了反问婆罗门:“婆罗门!我在你家这么久,曾经踏破或打碎过钵没有?或者曾经在别处撒过粪尿没有?”
  “没有!”婆罗门回答道。
  “那么,你为什么要叫我欺瞒者呢?”欢喜满问道:“你这样称呼我,是你自己的错,而不是我的错。现在你可以再去和那长者赌两千金,但这次你可不要再叫我欺瞒者了!”
  婆罗门听了欢喜满的话,便再去和长者相约,打赌两千金。
  于是和上次一样准备妥当后,婆罗门坐在车上,用手轻轻地拍着牛背说道:“贤者啊!前进呀!贤者呀!往前拉吧!”
  果然,欢喜满把连系着的百辆货车拉着前行,赢得了赌约。于是长者只好依约拿出两千金来,其他的人看到这情形也都拿出很多彩金。婆罗门因而获得许多财物。
  佛陀以此来教导弟子,恶语是谁也不喜欢的,就是畜生也不喜欢。
  那时的婆罗门是阿难,而欢喜满牛就是释迦牟尼佛。
  牛命与人命
  《法句譬喻经》卷一《无常品第一》中记叙:
  昔日佛陀在罗阅只竹园中,与诸弟子人城受请说法毕,刚出城时,遇到一人驱赶着一群牛要人城,这些牛才放牧归来,头头肥饱,互相嬉戏着。世尊见状,即宣说了偈言:
  譬人操杖 行牧食牛 老死犹然 亦养命去
  千百非一 族姓男女 贮聚财产 无不衰丧
  生者日夜 命自攻削 寿之消尽 如带霁水
  佛陀说完后,方才离去。待佛回竹林洗足安坐已,阿难就上前请问佛陀刚刚在途中宣说偈言的因缘。佛陀就告诉阿难,这屠夫家原本养了一千头牛,他每日派人去找好的水草,令牛只吃了能肥硕长大。然后每天选择最肥硕的一头来宰杀。就这样日复一日,宰杀超过了五百头以上。这些活着的牛,不知道同伴被杀死过半,自己的死期也已不远,还在跳腾喧戏,共相抵触嬉闹。
  佛陀见了,心里非常悲悯群牛无有智慧,因而说偈言。
  佛陀又告诉阿难:“其实,不但牛如此愚痴,世人也如是。世人执著有我,不知我也是幻化无常,以美食五欲养育色身,互相残害。无常生死迅疾而至,却蒙昧不知,这与那些牛又有什么差别?”
  佛陀宣说这些教示时,坐中有贪养的比丘二百人,听闻佛法后,勤自剔励而证得阿罗汉果。
  不能欺瞒的牛
  南传《本生经·羚羊品》中记载:
  过去,有一个人寄宿在某老妇人的家里,离去时就把他的一只小牛留下来作抵偿食宿的费用。那老妇人用乳粥与饭等来喂养小牛,犹如自己的儿女,这小牛被取名为“祖母的黑痣”。
  小牛长大以后,毛色纯黑,与村中的牛在一处时,行为端正,村中的儿童们时常与它为戏,有的攫住了角、耳或项部来捶打身体,有的捏了尾巴摇摆,有的骑在牛背上。一日,牛想:“我的主人这么贫困,她像待儿女般养育我,让我去赚钱来帮助她脱离苦境吧!”从此以后,它便在各处行走,找寻赚钱的机会。
  有一天,一个商人的儿子,带了五百辆货车,来到凹凸不平的过渡处停下,原来拉车的牛,都不能把车拉过去。于是五百辆车子系在一处,就停在路边,无法过去。这时候这条小牛与村中的牛,正在路边散步着。那位商人的儿子善于判断好牛与劣牛,便希望在这许多牛中,找到能把这些车拉过去的良种。当他看到“祖母的黑痣”,知道这是一头好牛,可以把他们的车子拉过去,但是不知道这头牛的主人是谁,便问牧牛者:“这头牛的主人是谁?我预备出钱,叫这头牛把车子拉到对岸去。”
  牧牛者道:“那么你把它拉去系在车上吧,它的主人不在这里。”
  于是商人的儿子用绳穿牢“祖母的黑痣”的鼻,可是牛儿却停止不动,好像要讲好了工钱才肯拖的样子。商人的儿子懂得牛的意思,便对牛说道:“如果你把这五百辆车子都拖到对岸,每辆车子给你二迦利沙波拿,总共给你一千迦利沙波拿吧!”
  于是牛便自动走近车前,人们把它系在车上,它就把所有的车子都这样拖过去了。但是商人的儿子后来却以每辆一迦利沙波拿计算,包了五百迦利沙波拿给它吊在头颈上。
  牛知道那人不依约给他工钱,故而不愿放他走,便赶到车子的前面立着,把路拦住,人们费尽气力也无法赶它走。商主的儿子心里想道:“大概这畜生知道工钱不足吧!”
  于是用布包了一千迦利沙波拿给它吊在颈项上道:“好了!这是拖车子的工钱!”
  牛就带了一千迦利沙波拿回到它主人那里去。老妇人见到牛的颈项上吊有钱包,便向牧牛者探问,知道了详细情形后便道:“我何曾想靠你赚钱来度日啊!你为什么去做这样的苦事呢?”
  老妇人疼惜地以温汤为牛浴沐,用油涂抹它的全身,喂以上好的饮料与食物。老妇人就是现在的莲花色比丘尼,黑牛就是释迦牟尼佛。
  水 牛
  水牛(英文名Buffalo),一般的水牛多指印度水牛而言。印度水牛是各种野牛中体型最大的,公牛肩高可达一点五至两米,双角角尖之间的距离可宽达三点七米,角呈弧形;向后弯。毛柔细,皮青黑色;不论野生者或驯养者,嗅觉皆十分敏锐。
  水牛平时喜欢泡在水中或泥中,性凶野,甚至对虎豹也不畏惧,长久以来,即用于耕耘水田,为南亚、东亚、东南亚常见的一种家畜。
  〇佛教中的含义
  水牛在佛教中的含义,和牛一样,都是比喻如来高贵、具足威仪与德行。在禅宗里,水牛也是经常可见的动物。如《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七中说:“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这是比喻超越一般常识见解,超越思维、分别之境界。与“东山水上行”、“青山常运步”是同样的意思。
  中国的禅宗里,有一个著名的“沩山水牯牛”公案。
  沩山灵佑禅师是沩仰宗的祖师,师承百丈禅师。据《五灯会元》卷九记载:
  有一天沩山上堂时说:“老僧百年之后,要到山下去作一头水牯牛。并在左胁下写上五个字,叫做:‘沩山僧某甲。’当这个时候,要唤作沩山僧,但又是水牯牛。唤作水牯牛,却又是沩山僧了。毕竟要唤作什么才好呢?”
  〇佛经中的故事
  忍辱的水牛
  《生经》卷第四《佛说水牛经》及南传的《本生经》中,都记载着以下相似的故事:
  以前在印度的一个大森林里,曾经有一只菩萨化身的水牛,仁慈善良,对一切外境都能安忍,因此一些顽皮的小动物,常用种种的恶作剧来戏弄水牛。
  其中有一只顽劣的猴子,以为水牛好欺,便常常骑在水牛的背上,肆无忌惮地跳舞打玩,而且一边讥笑着:“这丑陋的老牛,就像遗弃在河边的顽石,任人打骂,也死僵僵地不动一点声色!”
  不管猴子又叫又骂,水牛还是照常工作吃草,猴子越来越胆大放纵。有时,骑在水牛头上或角上拉尿,有时,骑在背上手舞足蹈,甚至用木棍伸进牛的耳朵,当水牛在河里洗澡时,便用两手蒙住水牛的眼睛。
  猴子似乎是在考验着水牛的极限,变本加厉地放肆着,但水牛从来也不发怒色或恶言。
  帝释天神看到了这个情景,很奇怪地问水牛:“水牛呀!你的力量本足以触死一只凶狠的狮子的,为什么要这样忍辱,受猴子的百般欺侮呢?难道你不知道自己的力量吗?怎么不好好教训它呢?”
  水牛回答:“我的力量可以击败一只狮子,不过我不愿将这些力量对付这只弱小的猴子。假使它的力量和我相等或超过我的话,那么我就不以这样的忍辱来对它了。”
  帝释天又劝它道:“水牛啊!你这样的忍辱,虽然伟大,可是你永远会受这些无赖的家伙虐待,而没有解脱的一天。”
  水牛回答:“我现在行善惟恐不及,怎敢去伤害其他的动物?它们总有一天会觉醒的,纵然它不能接受或了解我的心意,当它遇到他人的严厉处罚时,自然会悔改觉悟的。”
  水牛蒙佛度化生天证果
  据《撰集百缘经》卷六《诸天来下供养品》“第六(五八)佛度水牛生天缘中”记载:
  往昔佛在骄萨罗国与诸比丘欲前往勒那树下,在途中经过一片沼泽,泽中的牛只十分巨大且凶恶。此时有五百位牧牛的人,遥见佛陀与诸比丘,从这样危险的道路行来,连忙高声叫唤,请世尊不要从此处经过,因在此牛群中,有大恶牛会用角抵伤人。
  佛陀就告诉这些放牛人,不必担心,若水牛要用角抵触佛陀,佛陀自有办法。佛陀才说完,只见恶牛已翘尾低角刨地地吼唤着向佛陀跳踯而来。这时如来从五指指端化出五只狮子;又在佛左右四面周匝现出大火坑。水牛见到这些神变十分惶怖,惊恐地四向驰走,却找不到去处;只有佛足前有少许的地宴然清凉,于是驰至佛前,一时心意泰然,无复怖畏,便长跪伏首,舐世尊足;又仰起头,注视着佛陀,喜悦非常。世尊知道恶牛心已调伏,便为牛说偈言来教诲恶牛。
  恶水牛在听闻了世尊的教诲后,深生惭愧,朗然悟解,盖障云除,了知过去世生在人道中时所作的恶业,又更加断隗,遂不食水草而命终。水牛命终后投生至忉利天。
  当水牛往生至忉利天成为天人后,了知前世乃水牛身,因蒙佛化度才得以生天。为了报答佛陀的恩德,天人由天上齐持着香花,来至人间礼谢佛陀。佛即为天人说四谛法,使他心开意解证得须陀洹果。天人绕佛三匝后,还返天宫。而五百放牛人,也在得知恶牛蒙佛度化而得生天证果后,发奋精进,从佛出家,证得阿罗汉果。
  马
  马(英文名horse),属马科哺乳动物。最早的马祖先化石在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始新世地层中发现,四足原来有五趾,被称为始祖马。现在的马其中一趾已经退化,其后裔体形渐大,形态亦有变化,使用一趾站立,趾外包蹄,有保护作用。
  马的感觉器官发达。其眼大,位高,位于头部的后上端;颈长,因此视野较人宽阔,低头吃草时,也能觉察到可能的威胁。由于马特殊的视觉记忆,再度遇到早先使它产生恐惧体验的地点或事物时,便会惊退。由于听觉记忆,古代军马和猎马可按军号声而采取行动。
  〇佛教中的含义
  经典中常以马来比喻众生的心念,如“心猿意马”,即是指心意驰放不定,如风狂奔之野马。
  经典中并以马来比喻众生的根机四种分别。《杂阿含经》卷三十三中,就列举四种马,来比喻四种人悟道的层次:
  1.第一良马仅只须顾视鞭影,即善能观察御者形势、迟速、左右,而随驾御者之心;比喻听闻其他聚落男女的疾病乃至死亡的无常苦,能生起恐怖而依止正思维的众生。
  2.第二良马不能顾鞭影而自觉察,若以鞭杖触其毛尾,则能观察御者的心;比喻眼见其他聚落男女的老病死苦,能生怖畏而依止正思维的众生。
  3.第三良马不能顾影及触皮毛而知察驾御者心之所念,必须以鞭杖稍侵皮肉,始能警觉而随御者之心;比喻须眼见聚落中善知识及亲近的人受老病死苦,方心生厌怖而依正思维的众生。
  4.第四良马不能顾视鞭影及触皮毛、稍侵肤肉,要须以铁锥刺身伤及肤骨然后方惊,牵车着路始随御者之心;比喻必须自身亲受老病死苦,才会心生厌怖而依正思维的众生。
  除此之外,马也被用来比喻佛陀的相好。在佛身的三十二种相好中,就有一相是马阴藏相,又称作阴马藏相、阴藏相、马王隐藏相、势峰藏密相。阴,是指男根之意。即佛陀的男根隐藏于腹中而不外现,如同马之阴,所以称为马阴藏。在《宝女所问经》卷四中记载,如来之阴马藏大人相者,乃往古之世,为谨慎己身,而远色欲故。《往生要集》卷中:“如来阴藏,平如满月,有金色光,犹如日轮。”
  这个相好是代表佛陀已经超越了男女之间的欲望,而现马阴藏相。
  密教的五部座之一中,也有所谓的马座(梵名avasanam),指马上安署莲花的台座。马为世间吉祥贵重之物,所以在台座中,属宝部之座。南方宝生如来即坐于此座上。此外,金刚智所译《马鸣菩萨仪轨》中的马鸣菩萨,与密教十二天中的日天也是以马为座。
  佛经中还记载有马主国,根据《释迦方志》卷上记载,雪山以北到北海,地气寒冷适宜牧马,所以称为马主国。马主国属突厥民族,其民风凶悍勇猛,常残杀马匹取皮毛为衣。
  又据《百论疏》记载:外道常举行一种以马祭天的仪式,称为“马祀”。先挑选出一匹白马,然后放归原野一百天或者三年,时间将到时,四处寻找那匹白马,最后捕杀白马。而在宰杀白马时也要举行一定的仪式。
  佛陀曾经呼吁废止这种残忍的祭祀。
  〇在佛教中相关的辞汇
  马宝
  马宝是统治人间的转轮圣王即位时,自然出现的七宝之一。
  此七宝分别是:轮宝、象宝、珠宝、玉女宝、主藏宝、典兵宝。而其中的“马宝”是指绀青色面,具有象力的骏马,能飞行,与象宝同为转轮王的乘驾。经典中记载:马王婆罗醯住大海中,有眷属八千,若转轮圣王出世,则取最小者为马宝。
  马王髻
  马在嘶鸣时,鬣毛会逆起竖立;代表忿怒之义,称为马王髻。密教之降三世、大威德等忿怒明王的顶发大多是此类型。
  马阴藏三摩地
  马阴藏三摩地是指自发菩提心而证自心之实相。这是因为马的阳根藏于腹中,如马的欲念生时根出,欲息之时根藏,譬如自发菩提心而自求证悟,所以称为马阴藏三摩地。大日如来曾经住此三摩地而宣说爱染法。
  木马
  禅宗用语。由于木马无有思虑念度的作用,所以丛林每每以之比喻无心无念的解脱当相。与“泥牛,,为同类用语。南本《涅槃经》卷十八:“木牛、木马、木男、木女,婴儿见已,亦复生于男女等想,即止不啼。,,又禅宗有“木马游春骏不羁”之语,以游春表活动之意,引申为无心的妙用。
  白马人芦花
  禅宗用语。指超越人我分别思量的境界。因为白马与芦花皆为白色,所以白马人于芦花丛中,白马与芦花共一色,浑然合一。
  乌焉成马 .
  禅宗用语。这是指乌、焉等字,在传写之间而讹成“马”字;引申一事物于众人之间,辗转相传,最后失去本义。古谚也有“书经三写,乌焉成马”之语。禅林中也每每用此语代表语言文字于次第相传间之讹误性。
  〇与此动物相关的诸尊
  马头观音
  马头观音(梵名Hayagri^va),梵名音译作阿耶揭喇婆、何耶揭喇婆。为八大明王之一,是密教胎藏界三部明王中,莲华部的忿怒持明王。位于胎藏现图曼茶罗观音院第一行第七位。又称为马头大士、马头明王、马头金刚明王;俗称马头尊;密号为啖食金刚、迅速金刚。与六观音的狮子无畏观音相配,在六道中是畜生道的救主。
  马头明王以观音菩萨为自性身,示现大忿怒形,置马头于顶,为观世音菩萨的变化身之一。因为慈悲心重,所以摧灭一切魔障,以大威轮日照破众生的暗暝,啖食众生的无明烦恼。《觉禅钞》卷四十六引《六日经疏》五云:如转轮王宝马,巡履四州,于一切时一切处,其心不息,菩萨大精进力亦如是,以威猛之势,于生死重障中,不顾生命。
  在《诸说不同记》第三卷内,记载此菩萨在曼茶罗中的形象为:通身赤色,三面三目,作忿怒形,上齿咬下唇,两牙上出。头有金线冠,无冠绘,二端屈曲飞扬,着耳环,环有金珠子,额有坐化佛,顶上白马头出现。两手合掌,屈食指甲相合,其无名指外叉。被天衣无臂钏,着青珠鬘,腰带左端自胫上外出垂,着脚环,竖右膝。
  马头观音的形象,另有三面八臂、四面八臂、三面二臂、一面四臂等多种。但都具有头戴白马头的共同形象。其面部表情,或作忿怒状或作大笑颜状。
  马鸣菩萨
  马鸣菩萨(梵名As/vaghosa),为付法藏第十二祖。其之所以名为马鸣菩萨,与马有很深的因缘,听说他在西北说法时,竟然使得马匹即使饿了也不吃草料,只专心听法,连马都了解他的音声,所以就称他为马鸣。
  马鸣菩萨为中印度舍卫国娑枳多城人,出身婆罗门家族,家学渊源深厚,造就出辩才无碍的论辩能力,在当时无人能及。与贵霜王朝迦腻色迦王关系深厚。
  他开始学习外道,后来与胁尊者对论,深有所感而皈依佛门。后来北天竺迦腻色迦王攻打摩揭陀国,劫走了马鸣,马鸣于是就辅佐迦腻色迦王振兴佛教,弘扬大乘。
  他是古典时期梵语文学的先驱者,开启优美文体(梵ka^vya)文学的先河,在梵语文学史上留下不朽之盛名。其一生著述丰富,如:“佛所行赞”、“孙陀罗难陀诗”、最古老的古典梵语戏剧“舍利弗之所说”、《大乘庄严经论》、《金刚针论》、《犍稚梵赞》等。
  此外,在密教经轨中,另有一位马鸣菩萨。有人认为与前述马鸣菩萨同尊,有人则认为不同。马鸣菩萨形象有二臂像与六臂像两种。在《白宝口抄》中记载,其色相为白肉色,二手合掌,坐于白莲花上。骑乘白马,身着白衣,以璎珞周身庄严,头戴华冠,右足垂至马腹。
  在《十卷抄》及《阿婆缚抄》(卷一一四)内则为曼茶罗之中尊,现六臂像,身呈白色头戴花冠,左第一手持篓,次手舒掌以大指钩中、无名指,第三手持丝放于肩侧;右第一手仰掌执管,次手结施愿印,第三手持秤。坐青莲花,乘白马。
  〇佛经中的故事
  调马与调伏众生
  《杂阿含经》卷三十二中记载:
  有一天,一位善于调伏马的聚落主前来访诣佛陀。佛陀就问他:“有几种调伏马的方法呢?”聚落主回答道:“调练马有三种方法:一是柔软,二是刚强,三是柔软刚强。” 、
  “假若这三种方法都不能将马凋伏时,你又怎么办呢?”佛陀进一步问。
  “那就只好把马杀掉了。”聚落主回答后,又再反问佛陀道:“请问无上调御丈夫的至尊佛陀,您是用什么方法来调御众生呢?”
  佛陀回答道:“我也是用这三种方法来调御众生:一是柔软,二是刚强,三是柔软刚强。”
  “假若这三种方法都不能调伏时怎么办呢?”聚落主又用此话来反问佛陀。
  佛陀回答他说:“聚落主,如果用这三种方法都还不能调御众生,也只有把他杀了!”
  聚落主听了之后,惊疑地问道:“佛陀!你的教法中,杀生不是犯戒吗?为什么佛陀现在又说,不调伏者,就当杀害呢?”
  佛陀回答聚落主:“如你所说,如来法中,杀生是犯戒行的行为,如来不应做杀业。然而如果如来以三种法都不能调伏他时,就不再和他交谈,不必教授、也不必再教诫。一个不能教授,不听教诫的人,不是等于杀掉他了一样吗?”
  聚落主对佛陀的教诲非常佩服,立即皈依了佛陀,受持五戒。
  守护心马
  《众经撰杂譬喻》卷一中记载:
  从前,有一个国王,因为在他的国中并没有马,于是就用重金向四处购买骏马,希望能增强兵力,抵御外敌,使国家更安稳。
  当五百匹马买来后,经过了一段长久时间,国家都平安无事。这时国王看到这五百匹马,好像闲置着,对国家无任何益处,而这一笔养马的经费,又非常庞大。于是,国王就下令将这五百匹马的眼蒙起来,牵到磨坊去磨米,以使这些马能自食其力。久了,这些马就习惯绕着石磨转圈拉磨。
  不久,邻国突然兴兵侵入国境,国王即时下令将那五百匹马披上鞍具。然后骑上马,领着骑兵,鞭着马想要直冲向敌阵中去。无奈这些马早已拉磨旋转成为习惯,因此,在鞭打下仍然不断地旋转着,一点也没有冲向敌人的意愿。
  敌军看了,知道国王的军队根本没有能力作战,便长驱直人大破王军。
  佛陀以此故事教诲大众,想要得到善好的果报,临命终时心马不乱失,得能随意自在,就须在平时先调直好心马,如果不先调直心马,当死亡突然降临时,心马便会盘回,不能随愿自在。这就像故事中的王马,平常不善加调练,临敌时就不能保全其国。所以修行人,不可不将善心常置于心怀。
  驴
  驴(英文名donkey),是非洲野驴后裔,远在公元前四千年起,就被人类驯养作为驮畜。驴的速度比马慢,但脚步稳健,并能载重行走于平坦的地面。
  〇佛教中的含义
  驴是禅宗公案中常见的动物,常以此比喻根器下劣者。如天台宗说十乘观法,并说如果不具足能观的十法与所观的十境,则无其功用,而以坏驴车比喻。坏驴车就是指弊驴所驾的坏车,以之比喻相对于《法华经》中以“大白牛车”来比喻的惟一佛乘而言。
  经典中也以驴乳、牛乳来比喻似是而非者,就如同牛乳与驴乳,其颜色虽相同,但是牛乳攒聚则成酥,驴乳攒聚则成粪。此外,在禅门中也有“一头瞎驴”的说法。
  〇在佛教中相关的辞汇
  驴前马后
  驴前马后,是指随逐于驴马前后的奴隶;在禅宗里用以指斥学人只一味追从他人言行,而没有自己独特的机用者。《景德传灯录》卷十五《良价章》中说:“师曰:‘苦哉!苦哉!今时人例皆如此,只是认得驴前马后将为自己,佛法平沉,此之是也。’”
  驴鞍桥
  禅宗用语,又作驴鞍轿。指驴骨中形状酷似马鞍之骨。鞍桥,即指马鞍,因为其形状很像桥。驴鞍桥虽似马鞍,而实非真马鞍,但是愚痴的人,误以为驴鞍桥为其父的遗骨,故禅宗每每以之比喻愚昧、不辨真假法义的情形。《五灯会元》卷十一《谷隐蕴聪章》:“莫认驴鞍桥作阿爷下颌!”
  驴脚
  临济宗黄龙派的祖师黄龙慧南每设“生缘”、“佛手”、“驴脚”三问,以接化学人,称为黄龙三关。据《颂古联珠通集》卷三十八载,一问:“人人尽有生缘,上座生缘在何处?”正当问答交锋,却复伸手问:“我手何似沸手?”又问诸方参请宗师所得,却复垂脚问:“我脚何似驴脚?”黄龙平生发此三问,以试学人,三十余年无人能契其要旨,天下丛林称之为黄龙三关。禅师以此来开示众生与诸佛悉皆平等的实相。
  〇与此动物相关的诸尊
  荧惑星
  荧惑星(梵名An%ga^raka),音译盎伽罗迦,为九曜之一。又作荧惑天、火星、火曜星、四利星、火精星、虚汉星、云汉星。其形象,嘴为赤色,右上手持枪,下手把箭,左上手持剑,下手握弓。披驴皮,着豹衣,赤足,赤发。
  〇佛经中的故事
  脱离驴身的天神
  《法句譬喻经》卷一中记载,往昔有天帝,自己知道命终之后必然会堕入畜生类,投生于陶匠家的驴胎中,于是前往佛所,归依佛陀。当他稽首伏地,但是在未起耳之际已霎时命终,堕于驴胎之中。母驴分娩时,因为疼痛而疾走,践踏损坏了陶器;器主怒而打之,遂伤驴胎;因此胎中神识复归天帝身中,后来天帝并证得初果。
  公驴的乳
  《百喻经》卷四中记载:
  从前,生在边远国家的人不认得驴,听说驴乳味道鲜美,但都没有尝到过。当时一些人得到了一头公驴,想挤它的乳来尝尝,便争着将它捉住。其中有捉头的,有捉耳的,有捉尾的,有捉脚的,又有捉驴鞭的,每个人都争着想先喝到驴乳,其中捉住驴鞭的人叫道:“这就是乳了!”随即挤起来,一心要得到乳汁。可是,弄了半天却完全做白功,毫无所获。
  经中以这故事来比喻外道修行想获得解脱的徒劳无功。在不应修求的地方,妄生出迷念来,形成种种邪见。有的裸露身体,自忍饥饿,投身悬崖,赴于火中,以为可以得道,由于这种邪见,便堕落于三恶道之一,这就犹如那些在公驴身上妄求乳汁的愚人一样。
  愚人买驴
  在《百喻经》卷二中尚记载着一则愚人买驴的故事:
  从前,有一位婆罗门派遣弟子至瓦师家,想请瓦师帮忙陪同到市集采买瓦器。弟子奉了婆罗门的命令,即往瓦师居住的地方而去。
  途中,正巧遇到一个人,赶着驴车,满载着新瓦器,人市欲求买主。不料才一眨眼,驴一失足,致使货物倾翻,瓦器尽数破损。卖瓦器的人无可奈何,只好牵着驴子拖着空车,返回途中懊恼地啼哭着。婆罗门弟子见此情形,便问卖瓦器的人:“你为什么要悲伤哭泣呢?”
  卖瓦器的人回答:“我辛勤制造,费了许多时日,才制成这许多瓦器,正想运到市集中去卖了。万万料想不到,这头恶驴,在片刻间就打破了我多日辛苦做成的瓦器,所以心中悲苦。”
  婆罗门的弟子听了这话后,非常欢喜,认为这头驴子本领可真不小,瓦师多日辛苦才制作好的瓦器,驴子却只消片刻工夫,便破坏无遗。岂不是比瓦师还厉害。因此就向瓦师表示要买此驴。
  瓦工听了,非常欢喜,随即将驴卖给他了。弟子便骑着驴返回婆罗门家。婆罗门见到弟子买了驴子回来,就问他说:“为什么没有请瓦师来,却骑头驴回来做什么?”
  弟子细述所见,并回答说:“瓦师费多日工夫,才造成的若干瓦器,这头驴子只需片刻的时间,便能够毁坏无余,可见这驴子的本事比瓦师大,所以将这驴子买回来。”
  婆罗门听了,不禁对弟子说道:“你真是个愚痴没有智慧的人!此驴虽能破坏瓦器,却是百年也无法做出一只瓦器。就如同世间人,虽百千年来受人供养,却半点也不曾回报世间,反而常做一些损害的事,终无益处。背恩的人也是像这驴子一般。”
  骆 驼
  骆驼(英文名(Camel),属偶蹄目,骆驼科,分两种,一种为单峰驼,另一种为双峰驼。
  骆驼有沙漠之舟的美称,适于在沙漠中跋涉。至今亚非两洲某些地区的人民,日常生活仍然仰赖骆驼。
  在沙漠地区,骆驼是重要的食物来源。驼峰中主要是脂肪,将驼峰熔化,可制奶油。骆驼奶可制乳酪。
  骆驼头部两侧有一双大眼睛,每只眼睛由三重眼睑保护着。外面两重眼睑上,有卷曲的眼毛,用来防止风沙吹人眼中;内层眼睑较薄,眨眼时可将落在眼球上的灰尘扫掉;其眼眉浓密,可用来遮挡太阳。
  〇佛教中的含义
  在经典中,常以骆驼来比喻心性难以调伏。如在五趣生死轮回图中,就以男女挽着难调的骆驼像来代表烦恼。五趣生死轮回之图像流传已久,在印度阿旃塔(AJanta)第十七号窟殿遗存有古老的图像,而西藏所传图像为六趣生死轮。
  此外,骆驼也用来代表散乱的心思,指心念随着六根追逐外境,无法安住一处。在《摩诃止观》卷五中:“夫散心者,恶中之恶。如无钩醉象,踏坏华池;穴鼻骆驼,翻倒负驮。疾于掣电,毒逾蛇舌。”这是说心思散乱,就如同没有钩住的醉象,会踏坏美丽的花池;又像没有牵住鼻子的骆驼,会把所负之物翻倒。这种祸害比闪电还快速,比毒蛇还严重。
  〇佛经中的故事
  瓮中的骆驼
  《百喻经》中有一个骆驼的譬喻:
  从前有个人,在瓮中盛了谷子。他的骆驼伸头进瓮中吃谷子,尔后头却退不出来了。于是,主人非常忧恼。这时有一位老人来对他说:“你不用愁!我教你怎样把骆驼弄出来,你只要照着做就可以了。你应当斩掉骆驼的头,它自然可出来了。”主人依言而行,既杀了骆驼,又破了瓮。
  凡夫愚人也是这样,一意向往正觉,志在求得声闻、缘觉、菩萨三乘之果,那么,就应该受持禁戒,防止种种恶行,但是却往往为了这五欲的享受,破了净戒,既犯了戒,又舍离三乘,纵心极意,无恶不作。三乘和净戒,两样都丧失了,如那个愚人一样,骆驼和瓮都失掉了。
  羊
  山羊(英文名Goat),属于偶蹄目、牛科。和牛一样,其胃构造特殊,具反刍作用。
  山羊原生活于山区,即使在近乎不毛之地,也能找到足量的食物。话虽如此,饲养中的山羊仍需得到良好的照顾。母山羊怀胎约五个月,一次生一至三只。山羊的寿命约在十至十四年间。
  除了山羊之外,还有羚羊(英文名Antelope)。羚羊虽与牛、羊同科,但体形纤巧、优雅,颇与鹿类似。绝大多数的羚羊都有一身柔顺平整的皮毛,体色不一,灰色与褐色为最普遍的体色。
  羚羊一直是人类狩猎的对象,其中最漂亮的一些种类,如大剑羚、白漠羚等,都已近乎绝种。
  〇佛教中的含义
  《大日经》卷一《住心品》中,以“异生羝羊心”来表示凡夫的愚痴,没有智慧。“异生羝羊心”,略称“羊心”,是十住心中的第一心。异生,即凡夫。异生羝羊心,是指凡夫愚痴没有智慧,犹如羝羊只忆念着生殖和觅食两件事。
  在此也比喻凡夫不分辨世间法与修行,只是一味放任贪、嗔、痴等三毒,贪着色、声、香、味、触等五欲。
  在禅宗里则以“触鼻羊”来比喻不识法的昏昧学人。这是因为羊目不能分辨食物,凡是触碰到鼻者即食之,因此有触鼻羊的比喻。《临济录》中说:“今时学者总不识法,犹如触鼻羊,逢着物,安在口里,奴郎不辨,宾主不分。”
  在《大智度论》卷八十二中,也以“牛羊眼”来比喻凡庸之眼。
  《法华经·譬喻品》中,以羊车、牛车、鹿车、大白牛车来比喻四乘佛法。其中以羊车比喻声闻乘,以鹿车比喻缘觉乘,以牛车比喻菩萨乘,而以大白牛车比喻一佛乘。
  〇在佛教中相关的辞汇
  羚羊挂角
  羚羊挂角是禅林用语,比喻开悟者泯绝迷执的踪迹,犹如羚羊睡眠时,角挂在树枝,脚不触地,完全不留痕迹。《景德传灯录》卷十六中说:“我若东道西道,汝则寻言逐句;我若羚羊挂角,汝向什么处扪摸?”
  羊毛尘
  羊毛尘(梵名avi-rajas),指羊毛尖上的微尘,是经典中微量的计量单位。在经典中说,极微尘为组成一切物质的最小单位,七极微尘合为一微尘,七微尘为一金尘,七金尘为一水尘,七水尘为一兔毛尘,而七兔毛尘则为一羊毛尘。
  〇与此动物相关的诸尊
  羊官
  羊宫(梵名Mesa),梵名音译作迷沙,十二宫之一。又称作白羊宫、持羊神主。即太阳于黄道三月的位置,相当于春分。此宫位于北斗曼茶罗第二院的西方,胎藏现图曼茶罗、胎藏旧图样的外院东方。其形象为伏卧之羊;或为天女,左手作施无畏印,右手握拳置于胸前而竖食指,坐于圆座上,座前有羊。
  大黑天
  大黑天(梵名Mah~kgla),乃密教重要护法之一,依修法及传承不同,有多种不同尊形,如在《慧琳音义》中所载,其忿怒八臂相,即是右第二手捉青羧羊;而依《大黑天神法》所载,其三面六臂中的右次手也是执牝羊;在胎藏现图曼茶罗中,则是左次手执提羊角。
  此尊统领无量鬼神眷属,且长于隐形飞行的法术,因此能在战争时,加护诚心祈求的众生;更能使食物经常丰足,因此印度寺院与我国江南民间,常可见于厨房祀奉大黑天。而坟场中也常祀奉此尊。又相传此神及其眷属七母女天,能予贫困者以大福德。因此大黑天兼具有战斗神、灶神、冢间神与福德神四种性格,相当受崇仰。
  东密相传,此尊系大日如来为降伏恶魔所示现的忿怒药叉形天神,藏密则传此尊为观世音菩萨所显化的大护法。大黑天为东密及藏密均相当重视的修法本尊,也是密教中重要的护法。其法门常为行者除魔、修行胜利成就与求福、长寿时所修。
  〇佛经中的故事
  又笑又哭的山羊
  佛陀在世的时候,人们常常杀死许多山羊、绵羊等来供奉亡者。众比丘见人们如此行事,就向佛陀问道:“佛陀,人们剥夺许多生物的生命,作为死者的供物,这会有什么功德吗?”
  “比丘们,如此做,并没有何等功德。从前贤者曾坐在虚空中说法,说杀生的罪障,使全阎浮的人们废止杀生祭拜。过去世的事情现在又再出现了。”佛陀说完之后,接着又讲述过去世有关羊的因缘:
  过去波罗奈国,有一个人精通三吠陀,是有名的婆罗门老师,为了要供养死者,捕了一只羊,并吩咐童子们:“把这只羊带到河里去洗浴,颈上挂了华鬘,喂给适量的食物,打扮好了带回来。”
  童子们奉命带了羊到河里去洗浴,把它打扮好了站在河边上。这只羊见到自己的宿业,想到今日可以脱离诸苦,欢喜起来,就发出破瓮似的声音,高声大笑。但一想到那婆罗门杀死了自己后,将受到报应之苦,不觉对婆罗门生起怜悯之心,大声地哭了。于是婆罗门的童子们问羊道:“羊啊!你一会儿大笑,一会儿大哭,这是为什么呢?”
  羊儿说:“请当着你们师傅的面前,问我这个原因吧!”他们便带羊回去,将此事告诉老师。老师听了这话,就问羊:“你何故笑,又何故哭呢?”
  羊以了知前生的智力,想起自己的宿业,就回答婆罗门:“婆罗门啊!我从前也与你一样,是一个诵读《摩奴法典》的婆罗门。为了要做死者的供物,杀了一只羊作供,因此在四百九十九生之中受断头之报。现在是我最后的第五百生,我今日便可以脱离诸苦,所以才生欢喜之心而笑了。我之所以又哭,是因为我杀了一只羊,而在五百生中受断头之难,今日虽可脱此苦厄,但想到你婆罗门因为杀了我,就得像我一样,在五百生中受断头之苦,所以对你发起怜悯之心而哭了。,,
  婆罗门听了,感动地说:“羊啊!不要害怕,我不杀你。”
  “婆罗门!无论你杀不杀我,我今日绝免不掉一死。”
  “羊啊!不要怕,我保护你,与你同行。”
  “婆罗门,你的保护力很弱,我所做的恶业却很大。”羊回答道。
  婆罗门于是将羊放了,下令不许任何人杀它。羊得了自由,跑进岩顶附近的丛林中,伸起颈项去吃叶子。正在这一刹那间,岩顶上落下一声响雷,岩石的一角碎裂了,落在羊伸着的颈项上,羊便被断头而死去。
  猪
  猪(英文名pig),是一种体肥、腿短的杂食性哺乳动物,皮厚,通常被有稀而短的鬃毛。猪的蹄有四趾,仅两趾有功能。北美的家猪源出于欧洲、亚洲及北非森林中至今犹存的野猪。北美野猪并非北美土生,据说是哥伦布在公元1493年第二次航行时带到美洲的。野猪和家猪并无多大分别,只是家猪的獠牙不若野猪发达。
  〇佛教中的含义
  在经典中,猪常用来代表生命愚痴的体性,如十二缘起图中,便以鸽子、蛇、猪等三种动物,分别依次象征贪、嗔、痴等三种根本的生命烦恼。
  〇与此动物相关的诸尊
  金刚亥母
  金刚亥母,译音为多杰·帕摩。
  金刚亥母,因其头上有一猪头,故得亥母之名,为噶举派女性本尊之首。上师相应法亦以金刚亥母为本尊而起修,是玛尔巴、密勒日巴、冈波巴诸位尊者的秘密本尊。
  金刚亥母代表众生大痴的体性,其身红光炽然,表怀爱摄受众生,能使一切有情敬爱欢喜。
  金刚亥母的形象为一面二臂,身红色,红光炽然遍满十方三世,右手持金刚钺刀,左擎盈血的颅器,左肩斜依卡章嗄(天杖),状若十六妙龄童女,两乳突出,三目圆睁,面现忿怒颦纹,獠牙紧咬下唇,发黑微黄竖立,五骷髅冠,五手印饰等骨饰作为庄严,项悬五十新鲜首鬘,并以小铃花朵而严饰,蜷右足悬空,伸左足踏莲花日轮尸座。
  摩利支夭
  在佛教诸尊中,尚有以猪为坐骑的本尊,其中如摩利支天即是。摩利支天(梵名Marici),又音译为摩里支天、末利支天。意译作积光、威光、阳焰等名。是一位能够自我隐形而为众生除灭障难、施予利益的女神。虽然属于天部,但有时也被称为摩利支天菩萨或大摩里支菩萨。
  摩利支天的形象依修法不同而有不同尊形,其中有一种是现忿怒像,有三面,每面有三目,有六只手臂或八只手臂,骑乘于野猪上,或坐于七野猪拖车之上;左方的各手分别执无忧树、羂索及弓弦;右手各手分执金刚杵、针、箭与金刚斧。
  佛经中的故事
  不遇善知识而堕生猪身
  《杂譬喻经》卷一中记载,往昔佛陀与诸弟子人舍卫城欲乞食,在道路旁见有一坑,全城的污露、种种不净诸物悉在其中。并见到一老母猪领着诸子,共卧在不净的坑中。这时佛陀微笑现四十齿并出四牙,从四牙中放出大光明遍照三千世界,周及十方。其光明还绕佛身三匝,从胸上人。依诸佛之法,佛欲说地狱事时,光从足下人;欲说畜生事时,光从膊人;欲说饿鬼事时,光从髀人;欲说人事时,光从脐人;欲说诸天事时,光从胸人;欲说声闻事时,光从口人;欲说缘觉事时,光从眉间相人;欲说诸佛菩萨事时,光从顶人。
  因此,阿难见佛光从胸人,便知佛欲说诸天事,即时长跪禀白佛陀请问其意。佛陀告诉阿难:“过去无数劫有一长者,膝下无子只有一女。此女端正殊妙,聪明辩慧。因此长者夫妇非常爱重。
  “此女年岁既长大,便说一偈问父母:‘一切驶水流,世间苦乐事,本从何处出?何时当休息?,父母听闻了这偈颂,虽都庆幸女儿的不凡,能说言此奇雅的偈颂,却不知应以何言来答应此偈,所以其女的疑义一直无法得到答案。由于疑惑未解,此女便生大愁忧,不再饮食。
  “长老夫妇见到女儿愁忧也心生大恐惧,马上为女儿开设大会,邀请诸婆罗门及多智的长老前来共聚。待众人云集供养施设完毕,长者就在众会中施一小床,让女儿坐在小床上还说前偈询问众人。众人听了偈问都默然不能作答。
  “因此,长者又以七宝盛满一盘,当众宣布:‘若有人能回答此偈者,即将此盘七宝赠与他。’当时有一婆罗门,形体端正却智慧微少,贪爱长者提供的珍宝便说:‘我能回答。’
  “长者女听他这么说,即说偈以问婆罗门,然婆罗门也不解此偈义旨的归趣,只好直言:‘此事都无所有也。’长者女依之思维,即得证无所有定,便自唱言:‘这真是大师,助益我不少。’
  “长者女命终后,上生无所有处,过了40劫尽彼天寿,才来下生此世间。当时的长者女者,即是此老母猪身是也,因天福已享尽,宿命罪报现前而在此世受猪形也。此女在往昔说偈问时,若能得遇明师,即可得道。可惜此女虽行禅定却无有智慧,定报既终,还堕恶道也。”
  狗
  狗(英文名dog),属于食肉目、犬科动物。狗的智慧相当高,可学会听很多命令,据史学家研究,狗可能是人类最早的家畜。除了南极洲和大部分海岛之外,普遍分布于世界各处。其体躯修长,腿长,善于奔跑;大部分的犬鼻口部长,尾部多毛,耳尖且直立。狗的听觉和嗅觉特别发达,用趾着地奔跑,能作长距离的追逐,大部分的狗食肉,捕食各类动物。
  〇佛教中的含义
  在经典中常以狗来比喻贪着、瞠恚,彼此忌妒的行为,而称为“狗法”。例如在《大宝积经》卷八十八中说:“当来末世后五百岁亦复如是。自称菩萨,行于狗法,至他施主家中,生己家想,既起此想,便生贪着。前至他家,见后比丘,瞠目视之,心生忌恚,而起斗诤,互相诽谤。”
  这是说有的比丘去施主家化缘,久了之后生起贪心爱着,把它当做是自己家,只有自己可以去化缘,如果看见其他比丘化缘,就很生气,心生嫉妒,就好像狗的地盘被侵犯一样。因此世尊说这是行于狗法。
  而在《大品般若经》卷十五里,把声闻、缘觉二乘譬喻为痴狗,认为声闻、缘觉二乘舍弃甚深般若而攀枝附叶,就像狗不到富贵的人家觅食,反而到穷苦人家索食一样,舍本逐末。《三论玄义》直说:《大晶》呵斥声闻、缘觉二乘是痴狗;而在《维摩诘经》里则指责声闻乘人是败根,违背了真正佛法。
  狗心在佛经里,则喻指只求满足微小可怜的欲望,就欣喜无比的凡夫之心。佛经里还记载有火狗,火狗与火蛇一样,都在地狱中专门吐火折磨各种罪人。
  此外,还把一外道学派称为狗戒外道。据经典说,所谓的狗戒外道认为:有些狗死后挤在天上转生,因此他们就猜测狗的生活乃是转生天上的因缘,于是他们就效法狗的生活,像狗那样卧于户外,并且吃食人类。佛经称这些邪门外道为“狗戒外道”。
  〇在佛教中相关的辞汇
  狗子无佛性
  在禅宗的公案中,著名的“狗子无佛性”,就是在挑战人类为中心的思维习惯。有一天,一个僧人问赵州说:“狗子是不是还有佛性呢?”
  赵州禅师直接说:“无!”
  僧人疑惑地问:“经典上明明说上至诸佛,下至蝼蚁,皆有佛性,狗子为什么却无?”赵州就说:“因为伊有业识在。”
  又有一个僧人听到了狗子无佛性的消息,又来问赵州说:“狗子还有没有佛性呢?”赵州这次说:“有。”
  但这僧人还是不放心,又问道:“既然有佛性,却为什么人这皮袋来呢?”
  于是赵州又回答:“因为明知故犯。”
  把棒唤狗
  把棒唤狗是禅林用语,是持棒叫唤狗,在禅林中,是转指禅师接化学人时,所行禅法非常险峻。
  韩犷逐块
  韩犷逐块,又作“狂犬逐块”或“犬逐块”,韩犷是指战国时,产于韩国的名犬。这是指向犬投掷土块,犬竟误认土块是食物,而盲目追逐之;在禅林中,转指学人没有自己真正的见解,仅止于言句上的了解,或执著于事物的外相、捕捉枝叶末节等,如此了达事物的真相,可说是徒劳无功。
  狗披狮子皮
  此喻见《大智度论》卷七十三:狗披上狮子皮,诸兽见到都感到害怕。那些愚蠢无知的人冒充的智者,就像是狗披狮子皮。
  狗临井吠
  此喻见《大智度论》卷八十九:有一只狗站在井边,向井中自己的倒影狂吠不止。其实井中并没有真实的狗,有的只是狗的倒影。但那只狗却认为井中的倒影是真实的,一直狂吠不已,最后投井而亡。有些凡夫也类似“狗临井吠”。佛经认为:地、水、风、火四大和合而有人的身体,因缘生识和合而有人的言语行为,但凡夫认为这些都是真实不虚的,生起种种印相,生起爱欲、生起忿瞠,然后造业,最后堕入六道,永受六道轮回之苦而不得解脱。
  〇佛经中的故事
  机智的犬王
  在南传《本生经·羚羊品》中记载:
  释迦牟尼佛在往昔曾出生为犬王,住在大墓地中。有一天,国王用印度地方产的白马,驾着装饰豪华的车子游园,直到日落后才回到城里来。侍者就把国王所乘的车放在宫中庭间。不料半夜的时候,宫中的贵族犬把车上的皮带吃光了。一早起来,随从们大惊失色,立即向大王报告:“大王!那些野狗从阴沟孔里钻进来,把车上的皮与皮带吃掉了。”国王听了大怒,下令一见到野犬立即杀死。
  群犬因见同类到处被害,便纷纷向犬王住的墓地逃来。菩萨问道:“你们为什么到这里来?发生什么事了吗?”群犬道:“因为有犬在宫中吃了马车上的皮与皮带,国王大怒,下令杀犬,许多犬都被杀了!,,
  犬王心想:“外面的犬是无法潜到有守卫的宫中去的,这一定是王宫中贵种犬所为。现在做贼者平安无事,而无辜者反而被杀,让我来将真贼抓出来!,,
  于是犬王安慰同族道:“你们不必害怕,我去见国王,你们在这先等着。”狗王心中发起坚定的誓愿,祈求佛菩萨保佑自己能安全抵达王宫。
  狗王机敏地躲过人群,潜入王宫,为了不被王宫的侍者捕杀,他一进王宫,立刻跳人王的座下,侍从们要去拉他,被大王制止。于是,犬王从王座下爬出来向王作礼,问道:“大王命人杀犬吗?”
  王说:“是的。”犬王问:“人主啊,他们有何罪呢?,,
  王道:“因为这些野狗吃了我马车的包皮与皮带。,,大王又问:“您看到是哪一只狗吃的吗?,,
  国王说:“没有亲见看到。”犬王说:“不管曾吃皮与否?见到犬就杀,大王啊!这不是公正的办法。,,
  国王说:“因为马车上的皮是被犬吃去了的,所以陇就下令杀犬,叫人见犬即杀。”狗王又问:“那么,是把听有的犬都杀呢?还是也有不杀的呢?,,
  国王说:“我宫中的贵种犬就不杀。,,÷ 狗王说:“大王,方才大王说因为犬吃了马车上的皮,而下令叫人见犬即杀。现在又说宫中的贵种犬不杀,那么大王不是在为了自己的乐欲,行无理之事吗?行无理之事是不正,也非为王之道。大王应该公平地查究原因才是,今不杀强壮的贵种犬,·只杀弱犬,这不是杀所有的犬,是只杀弱犬了。”
  王听了狗王的话,使问:“贤者啊,你知道吃马车皮的犬吗?”
  狗王回答:“知道。”
  王便问:“是谁吃的?”
  狗王说:“是大王宫中的贵种犬。”
  王又问:“何以知道是他们吃的?”于是狗王请人拿了一些酪浆与吉祥草来,将草混入酪浆中,给这些犬饮下。那些犬饮了以后,就吐出皮来。
  了解了真相,国王便收回屠杀野狗的命令,从此狗族才脱离了被屠杀的厄运。
  沙弥得度
  在《大方便佛报恩经》卷第三中记载:
  过去无量千岁有佛出世号毗婆尸,当毗婆尸佛人灭度后,在正法中有一个少年比丘,通达三藏,同时还有着美妙的声音。
  当时有一个声音沙哑的老比丘,常喜爱赞叹三宝。某日,少年比丘听到老比丘的声音时,就讥笑他的声音不如狗吠。
  老比丘是个已证罗汉果的圣者,他问少年比丘说:“你为何骂我?你不认识我吗?”
  “我早就认识你了,你是毗婆尸佛正法中的老比丘。”少年比丘回答说。
  老比丘说:“我所做已办、梵行已立、不受后有,已解脱生死的束缚。”
  少年比丘知道自己毁谤的是一个解脱的圣者后,不由心敬而为之毛竖。此时老比丘举起右手,放大光明遍照十方。少年比丘即于老比丘前礼敬求哀忏悔。此少年比丘即因此恶业而在五百生中,常投生到狗道。
  舍利弗度化狗的故事
  《贤愚经·沙弥均提品》中记载:
  在佛陀住世的时候,有五百商人,欲到远方,结伴同行,其中有一人携带一条狗,作为守夜之用。到中途,众商人在客栈休息,狗见主人安眠,便去偷肉吃,商人醒来看到,非常忿怒,痛加殴打,打得狗足都断了,而后将之弃于旷野,到别处去了。
  这时,舍利弗用天眼看见狗痛苦万状,饥渴欲死,就将乞来的饭食,施食与它,狗得到残命,心里很欢喜。
  舍利弗为狗说微妙法,狗闻说法以后,即刻命终,投生到婆罗门家中。
  一天,舍利弗独自一人行乞。婆罗门见了,问道:“尊者自己一个人出来,怎么没有沙弥跟随?”
  舍利弗回答道:“我没有沙弥,听说你有一个男孩,能让他给我做沙弥吗?”
  婆罗门回答说:“我的孩子名叫均提,年纪还小,不会做事,等他再长大些,再给您。”
  舍利弗答允他的话。
  到均提七岁时,婆罗门果然依约命均提随从舍利弗出家作沙弥。舍利弗带均提回只园精舍,为他说法,均提都能一一领悟。这是均提得度的经过。
  白狗的故事
  在《兜调经》中记载,佛陀在舍卫城中教化的时候,当时王舍城中有一婆罗门名兜调,其子名“谷”。兜调脾气急躁喜欢骂人,死后,还投生到自己家中做狗,狗名叫作“骡”。婆罗门子谷非常喜爱这只狗,像人一样地宠爱着,食必用金盘盛以美味,卧必供以床褥。
  有一天佛陀经过谷的门前,谷不在家,白狗见佛陀经过,便对着佛陀大声狂吠,佛陀就对白狗说:“你平常就时常恶口咆哮,现今做狗还是一样吠叫,也不知惭愧。”
  白狗听了佛陀的话,顿觉惭愧,将头藏在床下哭泣。佛陀离去后,它也不再卧在平常所睡的床上,就地而卧,也不再吃食。谷自外归来,见到狗异乎寻常,郁郁不食,就问家人是何原因。家人就告诉他佛陀来过的事。谷便立刻追到佛陀处想要兴师问罪。当时佛陀正在树下说法,谷到佛前时,就问佛为什么到他家里来骂他的狗?使他的爱狗因此而不吃不睡。
  佛陀详细地说明经过后,在谷的追问下,就告诉谷这白狗的前世,即是他的父亲,因贡高的缘故而这世投生做狗。佛陀并告诉谷,可以叫狗指出前生埋藏宝藏的处所,或是叫狗指出前世的卧处等等,就知道这狗是不是他的父亲了。
  谷返家后依佛陀所言,测验白狗,白狗果真一一做到,并来到床边,以口爪指出宝藏所在。谷立刻亲自掘地,果然从地中取出许多金银财宝。
  谷因而返回佛陀居止的地方,请问佛陀种种因果罪报的因缘。
  佛陀慈悲地为其宣说后,谷即于佛前求乞悔过,从此奉行五戒成为居士。
  猫
  猫(英文名cat),属猫科动物。猫有柔软低矮的身体,帮助平衡的长尾,以及锐齿和利爪,代表猫类是适应猎食生活的动物。根据记载,人类最早的养猫史可远溯至公元前一千五百年的埃及。
  猫的脑大而发达,行走时仅以脚趾着地行走。猫的身体柔韧,可以自由屈伸,活动时非常协调,下跳或前蹿时,永远是四足先着地。夜间活动时,猫的瞳孔能依光线强弱调整,但不能清楚地分辨颜色。
  〇佛教中的含义
  在禅宗的公案中,有时以猫来比喻对佛法茫然无知的人。如“黧奴白牯”。黧奴,又作狸奴、狸奴、猫类;白牯,则是白牛。意指无知的动物,多用以比喻根机卑下、不解佛法的人。《景德传灯录》卷十池州甘赘行者:“于南泉设粥云:‘请和尚念诵。’南泉云:‘甘赘行者设粥,请大众为狸奴白牯念摩诃般若波罗蜜。’甘乃礼拜,便出去。”
  禅宗关于猫的公案,最著名的是南泉斩猫的故事。在《景德传灯录》卷八中记载:有一次,因为东西两堂各争猫儿,南泉禅师正好进来,对大众说:“道得即救取猫儿,道不得即斩却也。”众人无以对令,禅师就斩了猫儿。后来赵州自外归来,禅师又举前语告之,赵州就脱下鞋履安于头上而出。禅师说:“你如果方才在的话,即救得猫儿。”
  此外,也以“依样画猫儿”来代表只注重仿效外相,却无法掌握精髓的人。就像依照画本临摹虎的形象,但是所画出的形象不像老虎,却像猫;虎和猫虽然外形象似,但是二者实际上却有极大的差距。
  〇佛经中的故事
  狡猾的猫
  在南传《本生经·吉祥草品》中,记载关于猫的故事。
  这本生因缘,是佛陀在只园精舍时,对一个欺诈的比丘说的。那时佛就那比丘的欺诈行为说道:“比丘们啊!这并不始于今日,在前生他也是个欺诈者。”接着,就讲起过去世的因缘:
  从前,佛陀在往昔本生受生于鼠族,具有觉智,身大如小猪,率领数百只老鼠住在林中。那时有一只猫,见了这一大群鼠,心想:“怎样来骗这些老鼠,好把他们吃了呢?”于是猫就在鼠的住处附近,模仿修道人的样子,面向太阳吸着风,以一只脚站着。
  菩萨鼠王从住处出去觅食,见到了猫,心想:“这是不是苦行者呢?”于是走近猫的身边,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猫回答:“我叫有法。”
  鼠王又问:“你本来是四足着地的,为什么用一脚站着呢?” .
  猫回答:“我若用四只脚着地,大地就将不能支持,因此用一只脚站着。”
  鼠王又问:“为什么张开了嘴站着呢?”
  猫回答:“我是什么东西都不吃的,只吃风而已。”
  鼠王又问:“那么为什么朝着太阳站着呢?”
  猫说:“因为我想礼拜太阳。”
  鼠王听了这话,心想:“这必定是有德者。”
  从此以后,鼠王便和群鼠朝夕奉侍他,但当他们奉侍完毕而回去时,猫就抓住走在最后的一只老鼠,吃完以后,揩揩嘴,仍自站着。
  于是老鼠一天一天渐渐地减少了,老鼠们想道:“以前我们住处是不够的,住着很是拥挤,现在却有余地而很宽敞了,这是什么缘故呢?”乃将此事告诉鼠王菩萨。菩萨一面想:“为何鼠日渐减少呢?”一面对猫起了怀疑,打算试他一下,便于敬礼之时,就让群鼠先行,自己走在后面。当猫向他扑来时,赶快一闪,说道:“哦!猫啊!你这样修行律仪,这不是背叛律仪吗?你为了欺骗他人,所以挂着修行的招牌而行走。,,接着,唱出下面的偈语来:
  以法为招牌,暗中作恶,
  使人信用,故人名之为猫。
  猫的真面目被揭穿之后,再也没有老鼠上它的当了。
  鼠
  鼠(英文名Rat,Mouse),一般人所说的鼠,是指啮齿目,鼠科之鼠属(Rattus即rat)与小鼠属(Mus,即mouse)两属动物而言。
  鼠(rat)和小鼠(mouse)外形象似,惟鼠较大,小鼠较小。鼠属种类甚多,其中最常见的为黑鼠与褐鼠,其分布遍世界。其他种类则生活于野外。
  黑鼠和褐鼠都对人类有害,除了咬坏物品以外,还会传染疾病、噬食作物、咬杀家畜(如小鸡、小羊、小猪等)。但鼠也有对人类有益的地方,如可供做实验动物即为一例。
  小鼠的英文名字mouse,源出梵文,是“贼,,的意思。小鼠的家乡当在东方,自东方传人欧洲、非洲,再于公元一千五百年时期,随着英国、法国及西班牙的船只传人南北美洲。
  栖居于建筑物中的小鼠,昼夜活动。栖居于田野、森林中的小鼠,则只在夜间出来活动。
  〇佛教中的含义
  在佛经里,以黑、白二鼠来比喻时间,说明人命无常。如著名的二鼠啮藤喻,或称作七喻,或单称白黑二鼠。以白、黑二鼠譬喻一月中的白月、黑月,或譬喻一日中的昼夜,即是指时间。盖白月即从新月到满月期间,黑月系由满月翌日至新月前一日。又“日”指昼时,“月”指夜时。故以白鼠比喻白月及日,黑鼠比喻黑月及夜。二鼠比喻昼夜(时间),藤喻生命。昼夜相继,岁月迁流,人命转瞬届终,犹如黑白二鼠之争相啮藤。《翻译名义集》卷五中说:“缘藤(命根)人井(无常),有黑白二鼠(日月),啮藤将断。”
  此外,真俗二谛的意义在大小乘诸经论中所说不一,古来诸师亦每每另创新义,三论宗嘉祥大师吉藏对于“以真谛为空,俗谛为假”之说,讥讽为“鼠喽栗二谛”,就如同老鼠之食栗,仅尽其肉而残余皮壳。
  〇与此动物相关的诸尊
  在佛教与财宝相关的诸尊中,往往可见到一些财宝本尊、财神,如毗沙门天王、五姓财神等,手持吐宝鼠,吐宝鼠的口中则正吐出种种珍宝,象征赐予众生无尽的财宝。以下就介绍手持吐宝鼠的财宝天王——毗沙门天王。
  毗沙门天王
  毗沙门天(梵名Vais/ravana),乃四大天王或十二天之一。梵名意译作多闻、遍闻,而以多闻天之名最为常见。
  毗沙门天王是阎浮提北方的守护神,护持佛法守护世间。毗沙门天王的福德力名闻四方,所以名为多闻天,被视为财宝天王,在藏密中更被视为财神本尊,能赐予无尽资财。在印度、西域、中国与日本等地,毗沙门天王都普遍受到供奉,为著名的财神、福神。其手中所持的吐宝鼠,更被视为财宝的吉祥象征。
  〇佛经中的故事
  二鼠啮藤
  据《宾头卢突罗阁为优陀延王说法经》记载:
  往昔,有人在荒野中行走,忽然遇到一头大恶象,被象所追逐,惊狂恐惧奔走,无所依怙。见一井,即抓寻着树根,人井中躲藏。
  这时有白、黑二鼠,咬啮树根;井的四边周围,又有四条毒蛇,吐着蛇信;而井底又有着大毒龙。这个人既害怕井旁的四条毒蛇,又畏惧井底的毒龙,而手中所紧紧抓住的树根又被二鼠啮咬着晃动不停。当时树上恰巧流下三滴蜜汁,滴落到此人口中。那个人就想摇动树枝而坏蜂窠,又引起众蜂散飞而螫刺之,复有野火烧树。
  在这故事中的旷野,是比喻生死;这个男子,喻一般人;恶象比喻无常,井比喻人身,树根比喻人命。白黑二鼠者,比喻昼夜;啮树根者,比喻念念灭;四条毒蛇比喻四大,蜜者比喻五欲快乐,众蜂比喻恶觉观,野火烧者比喻老,下有毒龙者比喻死亡。
  守财的老鼠
  从前有一个富翁家中有好几亿财产藏在宝库中,每天,富翁的太太都要点数一次,以此娱乐。后来富翁死了,不久之后家人也都死了,他太太因对金钱的爱着之心过于深的缘故,死后投生为鼠,栖居在宝库下。后来,这村子也衰败了,变成一片废墟。
  一天,有一位石匠经过这片无人居住的废墟,找到宝库旁边的一块宝石,正雕凿着,老鼠看见了,心想:“我虽然有这许多宝物财产,可惜我并不能使用分毫,这样子拖下去,这些金钱一定会损失的,不如现在我去依靠这个人,因他的关系,还能求得温饱。”
  于是老鼠就衔了一枚金币去找石匠,石匠很温和地问它说:“老鼠啊!你衔了金币来,有什么事吗?”
  “这块金币送给你,请你给我一片肉吃。”老鼠请求着。
  石匠很乐意地答应了,于是,老鼠每天给一枚金币,同时它也得到一片肉吃。有一天,老鼠衔着肉,正要回去的时候,不巧遇到一只猫,于是老鼠被猫捕住了。老鼠为了保命,求猫儿放了它,而答应每天送上肉给猫吃。
  从那天开始,老鼠在得到肉时,便把肉分成二份,一份给猫吃,一份留给自己享用。就这样过了一段平安无事的生活。
  可是,不久之后,老鼠被另一只猫捉住了,它依从前的方法哀求猫放走它。从此,老鼠便把所得的肉分成三等份来吃。继之,又被另一只猫捕住,老鼠又以同样的条件求得活命,它每天得到的肉只好分成了四等份。后来又来了一只猫,老鼠又以同样的条件而获释,以后便把肉分成五等份来吃。
  自从把肉分成五等份以后,老鼠因食物不足,身体就变衰弱。
  经典中以此来譬喻财富是国王、盗贼、火灾、水灾、恶子等五家所共有,不能自主,所以《大智度论》卷十一中说:“富贵虽乐,一切无常,五家所共,令人心散轻躁不定。”
  猴 子
  猴(英文名monkey),包括灵长目的所有兽种;猴子是动物园常见的动物,并被广泛用于实验研究。在世界一些地区,则把猴子当作神只来崇拜,有许多关于猴子的传说和故事。
  和猴子相近的,还有猕猴(英文名macaque)。猕猴的身体强健,臂和腿几乎等长。皮毛褐色或灰黑色,吻似狒狒,其尾长不一,或缺尾。猕猴多群居,由雄猴率领猴群。猕猴比狒狒喜爱栖树,但也居于地面;多栖于森林、平原和悬崖绝壁之间和岩石地区。猕猴属杂食性动物,口内有很大的贮藏食物的颊囊。
  〇佛法中的含义
  猕猴(梵名markata),梵名音译作么迦吒。由于其心性轻浮躁动,难捉难调,常舍一取一,所以经典言常以其比喻凡夫的妄心。
  在《杂阿含经》卷四十三中,即以狗、鸟、毒蛇、野干、失收摩罗、猕猴等六种动物来比喻众生的六根。
  佛经中以六种动物来比喻六根,并以坚固的柱子比喻身念处,而谓此六种动物系于坚柱上,虽各用其力欲向所乐之处,然不得脱离;借此知识比丘若勤修身念处,则眼等六根不欲求可意法,亦不厌离不可意法。《俱舍论》卷三十援引此说,称之为《六生喻经》。
  经典中并以“六窗一猿”来比喻众生的六根,一猿比喻心识,比喻众生的心识如猿猴般无法安止,想从六根攀缘外境。
  在印度神话中,有一只著名的猴子哈奴曼(梵名Hanuma^na)。又称作诃拿曼、哈纽曼,意译为大颔神猴。是印度史诗罗摩衍那(梵Ra&ma^yana)中的神猴,被称为“风神之子”,能飞腾变化,高如塔楼,力大无比,面色红赤,毛色金黄,尾长无限。曾帮助罗摩至楞伽岛寻回其妻,为罗摩的重要助手。哈奴曼的传说到了中国之后,就演变成《西游记》中著名的孙悟空的故事了。
  〇在佛教中相关的辞汇
  猕猴捉月
  譬喻以邪见来引导人。在《摩诃僧只律》卷七中记载,佛陀告诉诸比丘,往昔波罗奈城有五百猕猴游行林中,看见井中有月影现。猕猴王看见水中的月影,就对猴群说:“月亮今日死了,落在井中,我们一起把它捞出来,不要让世间长夜暗冥。”
  于是众猿共同商议捞出月亮的方法,猴王又说:“不如这样,我捉树枝,你捉我尾,辗转相连,这样就可以下去井中把月亮捞出来了。”于是,诸猴依言辗转相捉,后来树弱枝折,猕猴群都落人井水中。佛陀并告诉诸比丘,当时的猕猴王就是现今的提婆达多,其余的猴子即是现在的六群比丘。
  猕猴江
  猕猴江(梵名Markata hrada),又称作猕猴池、猕猴河、猴池、猕猴林、猕猴馆。位于中印度毗舍离国庵罗女园之侧。往昔猕猴群集此地为佛陀作此池,佛曾于此处说诸经,为天竺五精舍之一。
  泽当比乌古岩洞
  泽当比乌古岩洞,译作猴子洞。位于西藏拉萨东南80公里泽当镇贡布山。为传说中观世音菩萨所点化的猕猴,与岩洞女结合繁衍子孙的地方。根据藏文史籍所记载,此处为西藏古代人的发祥地。泽当,藏语意为“游戏的平坝”,传说猕猴及其后代,即于此嬉戏生活。洞方圆三平方米,岩壁雕有猴像,形态活泼亲切,西藏人视此为圣地。
  〇佛经中的故事
  猴王以身作桥拯救群猴
  在《六度集经》卷六中,记载佛陀往昔为猕猴王的本生故事。
  过去世有一只猴王统率着五百只猴子,在山中深谷里悠闲度日。某年,气候干旱,没有果实,眼看着群猴只有等待饿死了。
  现今只剩国王的园林中还有丰盛的食物。而国王的园林距离此山,仅隔一条小溪而已。所以,猴王就率领群猴,潜入国王的园林里,偷吃园中的果实。看守果园的人,将此事禀告国王,国王知道后,立刻命人偷偷地把猴群包围住,准备把猴子一一抓住。猴王发现了这件事,十分自责,认为自己身为群猴的首领,肩负着猴群的安危,却没有仔细想清楚,就草率地率领大家冒险来偷吃水果,以致使大家身陷险境。它于是暗自下了决心,纵使自己失去性命,也得设法拯救大家,即刻吩咐猴群分头去找藤须来,接成长绳。
  猴群很快就找来一大把藤须,然后将藤须连接成长绳,将一端拴紧在果园这边的大树枝上,另一端则系在猴王的腰部。准备好后,猴王像飞鸟一样跳到河对岸那边的大树上,想从国王的果园架一条藤桥,横渡溪流,到猴群栖息的山上。然而,因为藤须不够长,猴王只好用两只手使劲地捉紧树枝,勉力撑起藤桥,让群猴通过。
  当五百只猴子全部渡过这条桥时,猴王的两腕早已无力支撑,一时气绝,松手掉到河岸上了。次晨,国王率领侍卫来到果园查看,只见一只巨猴躺在地上,奄奄一息。这时候,猴王正巧也缓缓醒来,于是向国王叩头谢罪说:“我生为野兽,偷生于世上,蒙受大王的恩惠。今年因为干旱,山上没有水果,不得不冒犯大王的园地,摘食果实。这都是我的错,其他猴子全都听命于我,敢请大王原谅它们。而我全身上下这点肉,愿给诸位充当一餐的酒肴吧!”
  国王见到猴王虽然是一只野兽,但身为首领,竟能牺牲自己,拯救同伴,这样的胸怀,即使是贵为人间之王的自己,也做不到的啊!因此不禁感动地流下泪来。于是立刻解开猴王腰间的藤条,把它抱进宫里,放在乎稳的睡床上,命令全国百姓让猴群自由摘食水果。
  当时的猴王即是释迦牟尼佛,国王是阿难,五百猴子是现今佛陀的五百位弟子。
  猿猴供蜜的故事
  在《经律异相》卷第四十七中,记载一只猴子因为供佛的功德而转生为人的故事。
  从前,舍卫城中,有一个富翁,名为师质,已经四十多岁了,但膝下尚无子女,老夫妇心里很急切,四处占卜,都说他命中无子嗣。
  最后师质就来到只园精舍,恭敬地顶礼佛陀以后,合掌说道:“慈悲的佛陀!请你怜悯愚痴的众生,弟子年近半百,尚没有生下任何子嗣,是何因缘,求佛开示!”
  佛陀回答道:“再过不久,你就会有一个既有福又有德的儿子,不过在他年纪稍长时,便会要求出家。”师质得到这个消息,欣喜若狂,虔诚地顶礼佛足之后,又祈求佛陀说道:“求佛陀及诸僧众,明天中午,接受我的供养,种植福田。”
  第二天,师质就率领着家人,虔诚供养美好的饮食。佛陀受过供养,又开示一番,就领着众僧回到精舍。
  在返回精舍的途中,佛陀和僧众在河边的大树底下休息的时候,忽从树上跳下来一只猿猴,取走佛陀的钵具;不久就在钵中盛满了甜蜜,双手恭敬奉给佛陀。佛陀接受后,又把它分施给众僧,令猿猴多得福报。猿猴看了,欢喜跳跃。
  过了不久,猿猴死了,转世为人,生于师质的家中。出生的时候,家里所有的食具,都满装蜜糖。师质夫妇觉得奇异,就此把他取名叫作“蜜胜”。
  十几年后,蜜胜长大了,就请求父母,允许他出家,父母很高兴地说道:“在你还未出世的时候,佛陀早就101知。现在你要出家,我们很欣悦,绝不会阻止你的。”
  得到父母的赞许,蜜胜到只园精舍依止佛陀出家。因他前世种下的善因,很快就证得圣果。
  有一次,蜜胜和同修比丘们出外度化的途中,感到热渴异常。这时蜜胜比丘,将空钵向空中一掷,然后,双手去接时,钵中已盛满着佳蜜,于是将蜜送给众僧解渴。回到精舍时,有一位比丘,就向佛陀请教道:“蜜胜比丘过去曾修何种福?以至于今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都能够方便求得蜜糖?”
  佛陀答道:“你们记得吗?在很久以前,有一只猿猴,向我求借钵具,装了佳蜜,来供养佛僧?由于他的喜心施舍,死后就转生为人;又由于他的诚心,供佛佳蜜,所以今生随时随地都能够得到蜜!”
  比丘又问:“佛陀!蜜胜的前世,又是什么因缘,才堕生为猿猴的?”
  佛陀于是宣说蜜胜过去世堕为猿猴身的因缘:“蜜胜会堕为猿猴身,那已是五百生以前的事,也就是迦叶如来在世的时候,有一位青年比丘,在偶然间,看见另一位比丘,跳过一条小溪,就笑他的姿态,如猿猴一样,犯了恶语的罪,所以才生为猿猴,后来他知道自己的错,曾向那比丘求忏悔,有此胜缘,猿猴能遇佛得度,今生也很快地证了罗汉果。”
  自作聪明的猴子
  在南传《本生经·利爱品》中,记载一群猴子自作聪明的故事。
  有一次,佛陀在拘萨罗园游化的时候,村中有一位长者,在自己的园林中设座,供养佛陀。佛陀和比丘受供后,在园林中散步,见到中间有一块空地,便问园丁道:“在这园林中到处都是树木,为什么独独在这里有一块空地呢?”
  经过园丁的解说,才知道原来这园林当初在种植树木时,浇水的村童在浇水时一一拔起树根来看,再依树根的大小来决定浇多少水,许多苗木就因此而枯萎了,结果这里就成了一大块空地。
  比丘听了这话,就把此事禀告佛陀,佛陀告诉大众:“比丘们啊!那些村童不但今世毁坏园林,前生也这样。”接着佛陀便讲述过去的因缘:
  从前,波罗奈城中举行祭典,祭典的鼓声一响,城中的人纷纷前去参与盛会。
  这时,掌管御苑的园丁想道:“祭典已经开始了,我不如把浇水的事情吩咐居住在御林中的这些猿,自己出去游玩!”于是便走到猿王那里说道:“猿王!你们可在这里吃花芽或果实,街上有祭典,我要出去游玩,在我回来以前,你们能把园中这些苗木灌溉好吗?”
  猿王答应了,说:“好,我来灌溉吧!”
  园丁就把浇水用的皮囊与木桶交代给猿王,自己出去了。群猿拿了皮囊和木桶要去帮苗木浇水时,猿王对他们说:“不可以浪费水,你们浇水于苗木的时候,要一一拔起来看,根深的就多给些水,根浅的就少给些水,因为水是很稀少珍贵的。”
  “知道了!”群猿应道,就依言而行。
  这时候,有一个博士到了御苑中,看见这个情形,感到很古怪,就问猴子:“喂,猴儿们!你们为什么把苗木一一拔起来看,再依根的长短给水呢?”
  “我们的王吩咐我们这样做,以便节省水。”
  博士听了这话想道:“啊!无知的愚昧者,即使想做有利益的事情,做出来也是不利益的。”博士斥责了猿王以后,自己就率领随从,离开御苑而去了。
  述说完这些过去的因缘,佛陀接着说:“当时的猿王就是这些毁坏园林的村童,那博士就是我。”
  智慧的猴王
  在南传《本生经·戒行品》中,记载佛陀往昔为猴王时的故事。
  过去,佛陀在芦饮村芦饮莲池附近凯多迦园时,有比丘们在芦饮莲池沐浴,沙弥们为了做针筒而采取芦茎,但却发现这些芦茎内部都是空的,觉得很奇怪,于是请问佛陀原委,佛陀于是为大众开示往昔的因缘。
  原来从前,这座丛林是一块荒野。那莲池水中,住着罗刹,到池里汲水的人都会被吞吃。那时有一只猿王,大如小赤鹿,率领着八万猿猴,住在这森林中,他告诉猿群:“这林中有毒树与罗刹鬼管理的莲池。大家如果要吃果子,或者喝水时,须先来告诉我,以策安全。”
  有一次,猿群走到一处未曾到过的地方,要找水喝,见到一个莲池,但是想起猿王的警告,都不敢贸然下去,等着猿王到来。
  猿王来了之后,谨慎的察看在莲池边留下的足迹,只看到有下去的足迹,却没有上来的脚迹。知道这一定有问题,便说道:“你们没有喝这水,真是大幸,这是非人所管领之地。”水中的罗刹知道它们不下水,就显出青腹÷白脸、红手红脚,很可怕的形象,从水里走出来恶狠狠地说:“我不相信你们可以整日都不喝水。”
  “水是要喝的,但不使你称心如意把我们吃掉。”猿王回答。
  这时猿王就取来一根芦茎,心中念着波罗蜜多咒,用口向芦茎吹去,立即使芦内不留结节,全部变成中空了;又用同样的方法一一地吹空了,然后交给猿群。猿王更绕行莲池祈愿:“所有在这里的芦茎,都变成中空无节!”由于猿王利生之行广大,他的祈愿立即实现了,以后生长在这莲池中的芦,芦心就都是空的了。
  于是猿王命猿群各取一条芦茎而坐,大家都坐在岸上喝水,水中的罗刹就捉不到他们了。
  这是芦饮莲池芦苇中空的因缘。
  鹿
  鹿(英文名deer),偶蹄目鹿科Cewidae所有偶趾有蹄兽类的统称。栖息在沙漠、冻原、沼泽和高山坡等地区。原产于欧、亚、北美、南美和非洲北部,鹿的体型细长,腿长,毛褐色。
  大部分的雄鹿都有角,而驯鹿雄雌都有角。鹿角用于防御,雄鹿于交配季节用角来格斗。鹿以草、嫩枝、树皮、芽为食,初生的幼鹿身上经常有斑点。驯鹿在某些地区也被作为家畜饲养。
  〇在佛教中的含义
  鹿(梵名mr!ga),又作舍么(梵文s/ambara),是佛教中常见的动物。佛陀于鹿苑初转四谛法轮,即以鹿为转法轮之三昧耶形。
  据《毗奈耶杂事》卷三十八记载,佛陀于过去世曾为鹿王,为救群鹿而丧失生命。并于临终时发誓愿,当来得成无上正等觉,将诸鹿都能度脱生死罗网。又《九色鹿经》、《大智度论》卷十六中也记载有释尊过去修菩萨行时为鹿的本生故事。
  经中又称鹿为鹿王,因为鹿栖于深山,所以比喻为仙;超绝于同类中,故称王。佛陀三十二相中,以佛之足比拟鹿王之腨。在《往生要集》卷上中说:“仙鹿王之端,千福轮之趺。”
  〇在佛教中相关的辞汇
  鹿子母
  鹿子母(梵名Mrga^ra-ma^tr),梵名音译密利伽罗摩多;意译为鹿母、鹿母夫人。又称弥怯罗母、弥迦罗长者母。巴利本《法句经》注载,毗舍怯乃是鸯伽国长者之女,值遇佛陀游化而证预流果,嫁弥伽罗之子,后劝其翁弥伽罗归依佛门,弥伽罗甚为欢喜,遂呼毗舍法为母,后人由此而称其为弥怯罗母,即指鹿子母,后生一子,名为鹿纽。
  鹿子母曾向佛陀发八大愿,即:供食外来之比丘、远行之比丘、病中之比丘,施药物予病中之比丘,供食予看护病人者,施粥予比丘,施雨衣、澡浴之衣等。结婚时,又捐舍价值九亿钱之嫁衣,请求建造精舍,获得佛的允许后,由目犍连监督工事,历时九月而成,上下二层,各有五百室,称为东远鹿子母讲堂,或称鹿母讲堂。
  鹿足王
  鹿足王之鹿足,梵名Kalmfisapfida,音译迦摩沙波陀、劫摩沙波陀,又作斑足、驳足。在《贤愚经》卷十一中记载,过去世中有一波罗奈国,其王名为波罗摩达,一日游行山林,与狮子交而生一子,其形象类似人,但足上有斑,所以名为斑足。斑足及长,具雄才猛志,继承父位。后来斑足嗜食小儿肉,为民所捕,遂化作飞行罗刹,居住山间。尝欲取食一千王之肉,当斑足捕得999王已,最后捕得须陀素弥王(梵S/rutasoma)时,因受其感化而悔悟,遂不再食人。
  鹿头人
  鹿头人,意谓虽为鹿形,然能办道,有如人类。反之,虽为人身,以不能办道,有如鹿类,则被贬称为人头鹿。《大智度论》卷十六中,记载释迦牟尼佛过去世为鹿王时,曾发起大悲心为救待产的母鹿,自愿代其受宰;虽形为禽兽,然其慈悲已无异于人,所以有“鹿头人”的美誉。
  鹿菩萨
  又称为九色鹿菩萨。其角白如雪,其毛共九色,所以又称为九色鹿。这是释迦牟尼佛往昔修菩萨行的本生故事。
  鹿野苑
  鹿野苑(梵名Mrgadfiva)为释尊成道后初转法轮之地,即今之沙尔那斯(Sfiranfith,即梵名Sa^rangana^than,鹿主之意),位于今北印度瓦拉那西市(Varanasi)以北约六公里处。又译作仙人鹿野苑、鹿野园、鹿野、鹿苑、仙苑、仙人园。《出曜经》卷十四以此地乃诸神仙及得道五通之学者游止的处所,非凡夫所居,所以称之为“仙人住处”;又说昔有婆罗奈国王游猎至此,网鹿千头,经鹿王哀求,愿以日送一鹿供王食用,王始放群鹿,所以地名“鹿野苑”。
  《大毗婆沙论》卷一八三博采众说,以佛过去世为最胜仙人时,尝于此地初转法轮,所以称为“仙人论处”;以佛未出世或出世时,恒有诸神仙住此不绝,所以称为“仙人住处”;因往昔有五百仙人飞行空中,至此处见国王之妹女,发起欲心而失神通,堕落于此,故称为“仙人堕处”。此外,《大唐西域记》卷七则记载鹿王为代有孕之母鹿舍身就死,因而感动梵达多国王,使王释放鹿群,并布施树林,称之为“施鹿林”。
  鹿野苑自阿育王起,即备受景仰崇拜。八世纪初,玄奘西游时,此地层轩重阁,连垣同堵,垣中有高达二百尺之精舍;其西南有阿育王所建高七十余尺的石柱,石含玉润,鉴照映彻,僧徒干余众,为最隆盛之时代。但是十三世纪时,先后遭回教徒与印度教徒的破坏,尽成废墟,现今仅存周壁镂刻右旋卍字的二层圆塔一座,及以铁栏围护的半截阿育王石柱等,供人凭吊。
  〇佛经中的故事
  九色鹿的故事
  在《佛说九色鹿经》中,记载释迦牟尼佛本生为九色鹿的故事。
  释迦牟尼佛往昔虽为九色鹿王,其角白如雪,毛共九色,所以称为九色鹿。
  有一天,九色鹿在饮水时,听见有人漂溺在水中,载浮载沉,情况危急,那人口中拼命祈求着:“山神呀!树神呀!诸天龙神呀!请怜悯我,救我出水!”
  当时水流湍急,但是慈悲的九色鹿,不顾自身的安危,冒险到水中把那人救上岸。
  骑在鹿背上的那人,虽然平安上岸,但九色鹿已经使尽全部的力气了,非常疲倦地倒在岸上。这时,那人·感激得流出眼泪,对鹿拜谢着,并许愿说:“鹿呀!你是我的救命恩人,我没齿难忘你的大恩。我愿意天天割草挑水,送给你饮食,就算我报答你救命的一点小意思,请你接受我的供养!”
  九色鹿听了之后回答他:“谢谢你,不必如此,我在这里饮水食草,已经习惯了。只是,回去以后,请你千万不要告诉别人我的住所,否则,猎人会来伤害我的生命。能这样你就已报答我的恩惠了。”
  那个人就很感激地离开了。
  有一天晚上,国王的夫人,梦见一只有九种颜色的鹿,鹿角白如雪,身上如穿花衣,非常美丽,夫人醒来,记在心中。
  次日,她向国王撒娇地说:“王呀!我要九色鹿的皮做坐褥,鹿的角做拂尘的柄,如果得不到这样东西,我就不起床,就这样死了好吧!”
  国王听了安慰道:“你先起床吧!我是一国的国王,不论什么财宝都可以得到,何况一只鹿呢?”于是国王下令,谁能捉来九色鹿,将赐给他金银财宝和封官显爵。 ‘
  从前被鹿救过的那个人,见了王的令榜,也忘了鹿对他的恩情,立刻前去揭榜。
  守榜的人,就把他带到国王面前,他禀告国王说:“我知道九色鹿住的地方,但是,希望国王多带兵马,才能擒捉这鹿,因为这鹿不比寻常,非有大力不能胜!”于是,国王带了许多军队,刀枪全备,好像要和敌人打仗一样,浩浩荡荡向九色鹿住的地方出发。
  在前面带路的就是那位忘恩负义的人,忽然间,这个恶人脸上生起白癞,感觉非常痛苦,但是他不知忏悔,继续向鹿躲藏的地方走去。森林的四周,很快重重被兵马围得水泄不通,站在高处远望的九色鹿,自知不能逃脱,只好直奔出来。军队见了,举箭要射时,鹿说人话,大声道:“不要射我,不要射我,我有话禀告大王。”
  国王和众兵,听到鹿说人话,不由一怔,这时鹿王已奔至国王面前,跪在国王前哀诉道:“我有功于国家,为什么大王要捉我?究竟是谁告诉大王我的住处?”
  国王指着恶人道:“就是这人告诉我的,你有何恩于国家呢?”
  鹿回答道:“我从前曾救过国王的人民,就是这人!”说着将过去的事详细告诉国王。
  于是国王慨叹人不如鹿,不但下令处罚癞人,并且严禁人民在此打猎,违者与杀人同罪。
  从此,人民不敢在此捉鹿,而各处野鹿群集在此依靠九色鹿,并推举它为鹿王,那个地方,久而久之,人们称之为“鹿野苑”。
  信守诺言的母鹿
  在《佛说鹿母经》卷一中,记载一只信守诺言的母鹿的故事。
  往昔在一座广大的森林里,有数百只鹿共同生活着。
  有一天,国王带领一队侍卫,出郊野去打猎,人马到处,鹿群惊散。但是有一只身方怀妊的母鹿,被单独遗落在最后,正当饥疲交集时,产下了两只小鹿。
  母鹿将两只小鹿安置于密处,急急地想去觅食,因为心惊,不小心堕入土坑。母鹿心中挂念子鹿,焦急异常,在坑内悲鸣哀号,想要逃出坑来。猎人闻到声音,赶至一看,是只母鹿,非常欢喜,本来想立刻杀了它。母鹿跪地叩头哀求地说:“我方才生下两只小鹿,已经好久未曾吃过食物,乞求您给我须臾的时间,暂时让我回去看看小鹿,指示它们水草的去处,让它们能够生活下去,然后我再来赴死,一定不失信约。”
  猎人见母鹿跪拜哀求,惊怪地说:“一切世间的人,都是贪生怕死,何况你是畜类?不过你是我到手的猎物,哪能再放了你?”
  母鹿流泪满面,又连连叩头哀求说:“生死在您手中,我并非可惜我的贱躯,而是怜念到二子的无知。如果您肯放我回去,则我的二子可得生活,不然,就惟有白白地让其死亡了。”猎人也生起了同情心,就让母鹿回去了。
  母鹿还至小鹿的地方,且悲且喜,指示小鹿水和草的地方,垂泪说道:“我刚才出去,不小心堕入猎人的手中,差点就见不到你们。因我挂念你们,哀求猎人片刻时辰,回来看视。希望以后你们好好地生活!”
  母鹿说完此话,就舍下小鹿而去,两只小鹿在后面哀呼,直追上去,母鹿回顾说道:“你们千万别跟着我来;以免我们母子俱遭杀害。能够再见到你们一面,我心已甘愿。业障深重的我们,生为畜类,才有这被捕杀的惨痛。我死之后,希望你们立定志愿,往后不再受生畜类。”
  小鹿还是一直追至土坑的地方来,猎人看见母鹿又再回来,又见后头跟着两只小鹿,心中更是不忍,于是把小鹿母鹿都放走了。
  猎人将这事情禀告国王,国王也感到鹿的信义过于人类,下令禁杀鹿群。
  兔
  兔(英文名RabLit,Hare),其特征为大耳朵,短尾巴,奔跑时以后肢跳跃。
  〇佛法中的含义
  在释迦牟尼佛的本生中,也曾经是兔王。由于当时旱灾,为了佛法能久住于世,白兔王自愿投身火中,供养仙人。仙人因而悲伤地发愿自此以后不忍食肉。
  在《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中说,往昔弥勒菩萨出家时,有一年,时因连日豪雨,无法出外托钵,林中有母子二兔见仙人七日不食,为令法久住世间,遂投身火中,欲烧身供养。仙人见此,发愿道:“吾誓世世不起杀想,恒不啖肉。,,
  在经中也以兔毛来表示极微细的物质现象,如:尘又有微尘、水尘、兔毛尘、羊毛尘、牛毛尘、隙游尘等分别,七个极微,合为一微尘;七个微尘,合为一金尘;七金尘合为一水尘,顺次类推。此处,尘意指微细的物质。尘常浮动,且附着于他物而染污之,故喻称烦恼为尘垢、尘劳、客尘或俗尘。
  经中常以龟毛兔角来比喻了不可得之事。龟本来无毛,兔也无角,然龟游水中,身沾水藻,人视之则误认水藻为龟毛;又如误认直竖的兔耳为兔角;所以经论中往往以“龟毛兔角”,来比喻现实中全然不存在的事物,亦即凡夫对实我、实法的妄执。《成实论》卷二中说:“世间事中,兔角、龟毛、蛇足、盐香、风色等,是名无。”
  〇在佛教中相关的辞汇
  三兽渡河
  经中以免、马、象三兽的渡河,来比喻三乘断惑修行的深浅。当初佛陀住世说法,因为听闻教法的人根机深浅不同,而以方便宣说三乘法;教法虽有三乘之别,然皆同属一味法性,声闻、缘觉、菩萨以所证有深浅,犹如兔、马、象三兽之渡河,兔渡则浮,马渡及半,象乃彻底截流。
  1.象渡河,比喻菩萨修六度万行,利益众生,断除见思惑,习气尽净而证菩提,如象之渡河,得至其底。
  2.马渡河,比喻缘觉修十二因缘,断除见思惑,虽兼断习气,未能净尽,而证真空之理,如马之渡河,虽不至底而渐深。
  3.兔渡河,比喻声闻修四谛法,断除见思惑,未能除断习气,但证真空之理,如兔之渡河,但浮水而过,不能深入。
  《法华经玄义》卷八下中说:“三兽渡河,同人于水,三兽有强弱,河水有底岸,兔马力弱,虽济彼岸,浮浅不深,又不到底。大象力强,俱得底岸。三兽喻三人,水喻即空,底喻不空。二乘智少,不能深求,喻如兔马。菩萨智深,喻如大象,水软喻空,同见于空,不见不空。底喻实相,菩萨独到,智者见空及与不空。”
  乌飞兔走
  禅宗用语。以飞乌与走兔比喻日月;乃是指日月之运行:“成平也,天盖地擎(把定乾坤);运转也,乌飞兔走(斡旋造化)。”
  密师白兔
  禅宗公案名。这是取唐代禅师密师(神山僧密)与曹洞宗之祖洞山良价禅师的对话间,显示临机应变、不拘泥于贵贱高下的灵活机法。
  在《从容录》卷四第五十六则中说:“密师伯与洞山行次,见白兔子面前走过。密云:‘俊哉!’山云:‘作么生?’密云:‘如白衣拜相。’山云:‘老老大大,作这个语话。’密云:‘尔又作么生?’山云:‘积代簪缨,暂时落薄。”’
  “白衣拜相”,表示平民荣升为高官,乃是向上之意。其后洞山禅师所答则意谓高贵人落魄,乃向下之意。整则公案即表示向上、向下皆同等,而能随机应变,灵活运用。
  〇与此动物相关的诸尊
  月曜
  月曜(梵名soma),即太阴,为九曜之一。其尊形身呈肉色,右手持半月,上有玉兔,左手握拳当胸。或有说,月曜即是月天子。在《长阿含经》卷二十二中记载,月天子住于月宫殿,寿命五百岁。
  〇佛经中的故事
  白兔与仙人
  在《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中记载佛陀往昔为兔王时,舍身供养仙人的故事。
  一天,释尊正偕同一千二百五十位僧众在森林里经行。此外,尚有五百位婆罗门修行者在道场里。这时有迦波利婆罗门的儿子——弥勒来求见释尊。他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身上放出白银光,有如一座白银山。
  弥勒童子相好清净,仪表端庄,他五体投地向释尊礼拜。同时,童子用最美妙的声音赞颂佛陀。大家看见这个童子威仪端庄,光明无量,就请问佛陀,此童子是如何发心的而得此福报?
  原来从前,胜花敷世界里,有弥勒佛出世。这位佛讲的经典叫做慈三昧光大悲海云。
  当时,一位婆罗门叫做一切智光明,发心受持《慈三昧光大悲海云经》,借此功德,希望在未来世成佛,名为弥勒。
  他即时舍弃家庭,进入深山,以长发相修持梵行。在漫长的八千年之间,不起任何欲念,一心不乱,受持此经。
  当时的国王荒佚无道,政治不上轨道。夫上的彗星流坠,妖星现露,雨下不停,终于成了洪水,到处泛滥。一切智光明婆罗门行乞也得不到食物,就一心端正地在树下寂静安坐,如是过了七天。
  这时森林里住有五百只兔子。兔王和其子看见这个情形,心想:“这样下去,仙人一定会饿死。难道要让法旗崩倒,法海消失吗?为了让浩瀚的法能够永住下去,我应舍身供养。”
  白兔王马上召集五百只白兔说:“世间一切都是无常,若只会爱惜自己,将虚度生活,默默死去。现在我要为天下苍生做大桥梁,为了要让法能够永存,我要用此身供养这位法师。”
  兔王说到此,又唱出一首诗偈:
  虽然身为畜生,只要聆听佛的圣号;
  就能脱离三恶道,不出生到八难处。
  若能闻法修行,常随佛学;
  相信佛法不起怀疑,皈依圣贤僧。
  若肯实践各项戒行,如此就能迅疾咸佛;
  进入涅槃的大海,受用无上的快乐。
  接着,它又对白兔们说:“现在我想用自身来供养佛法,你们要打从心底欢喜我的行为。为什么呢?因为历经无穷的岁月,我不知失去过多少次身体,由于贪、嗔、痴等三毒十分炽烈,而生成此兽身,白白地活着,白白地死了,以往根本不曾为法死过一次。我现在正好能献身给无上的法,也能用性命供养法师了。”
  于是它们燃起堆好的木柴,兔王偕同儿子在仙人身边绕行七次,向仙人说:“大师啊!我现在要为佛法来供养您。”
  仙人回答:“纵使你有心供养我,但你用什么东西供养我呢?”
  兔王说:“为了要使法水永住,利益众生,我决心用自己的身体来供养。”
  兔王又对儿子说:“你们离开这里,随自己的意思找个有水草的地方过日子。但是,内心绝对不要忘记佛、法、僧三宝。”于是纵身一跃跳人了火堆,白兔的孩子也随之自投于火。
  仙人看见了,悲伤得泣不成声,把自己常诵的经典放在树叶上。半晌后,才唱出一首诗偈:
  纵使自己烧伤身体,毁了眼睛,也不忍心杀生
  物来吃;
  诸佛已经讲解慈悲的经,经里也说明很清楚。
  纵使骨髓破裂,取出头脑,也不忍心吃动物
  肉;
  诚如佛所说,吃肉的八,不能充分修持慈悲
  行;
  反会短命多病,徘徊在生死道上,不能成佛。
  仙人又发誓:“但愿我生生世世不起杀生的念头,也不吃生物的肉。能进入白光明慈三昧里成佛,成就断肉的戒行。”
  释尊说完了这段往事,又告诉在场的修行者:“当时的白兔王就是我,兔王的儿子是现在的罗喉罗;当时的诵经仙人是现在的婆罗门童子弥勒菩萨。等我进入涅槃五十六亿万年之后,这位弥勒菩萨会在穰怯轮圣王的国土——华林园里的金刚座上,亦即在龙华菩提树下开悟成佛。当时的五百只兔子就是现在的摩诃迦叶等五百位僧众;当时的二百五十位树神即是现在的舍利弗、目犍连等贰百五十位僧众。”
  此外,也以蝙蝠唧唧之声与鸟空空之声,比喻无意味的言谈。根据《天台四教仪》记载:“我等愚辈,才闻即空便废修行,不知即之所由,鼠唧鸟空,广在经论,寻之思之。”
  第二章
  爬虫类动物
  龟
  龟(英文名turtle),是泛指爬虫类、龟鳖目的动物。龟甲有保护作用,乌龟可将头部、足部和尾巴整个缩进去,作用就像武士的盔甲。
  。大部分龟都可将头、脚和尾巴缩进龟甲中。有些龟在背甲与腹甲之间还有闭合能力,可以在缩进龟壳之后,背甲和腹甲也一并闭紧。
  龟甲的颜色多半是黑、褐或绿。但是也有的具有翠绿、橘色、红色或黄色花斑。
  〇佛法中的含义
  在经典中有一个著名的譬喻,就是“盲龟浮木”,以此来比喻人身之难得。其以一龟之腹眼巧值浮木孔之难遇,喻指受身为人、值佛在世、遇闻佛法等稀有难逢之际遇。《法华经·庄严王品》中说:“佛法难得值,如优昙钵罗花;又如一眼的龟,值浮木孔(中略)。诸佛难值,时亦难遇。”
  而《法句譬喻经》中,则以“龟藏六,,来比喻学人应守护六根,如龟守护头尾、四足。往昔,有一个修道人在河边树下学道,但是十二年中妄念不除,六根贪染不止,难以人道,佛陀就化作沙门度化之,并以龟为护命而缩藏头尾四足于甲壳中的行为,来比喻众生收摄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而不为外界六尘所危害。龟藏六于甲中的意义如下:
  1.龟以头藏于甲壳中,比喻众生收摄眼根,不令观色,则不为一切色尘所危害。
  2.龟以前左足藏于甲壳中,比喻众生收摄耳根,不令闻声,则不为一切声尘所危害。
  3.龟以前右足藏于甲壳中,比喻众生收摄鼻根,不令闻香,则不为一切香尘所危害。
  4.龟以后左足藏于甲壳中,比喻众生收摄舌根,不令尝味,则不为一切味尘所危害。
  5.龟以后右足藏于甲壳中,比喻众生收摄身根,不令觉触,则不为一切触尘所危害。
  6.龟以尾藏于甲壳中,比喻众生收摄意根,不令知法,则不为一切法尘所危害。
  佛经里又有以金龟来比喻佛性,说言佛性能游生死涅槃海,就像龟之能游水(生死海)与陆地(涅槃地),所以常以金龟喻指即生死而涅槃的佛性。
  此外,在佛教的世界观认为,世界的最低处为虚空叫空轮;空轮上有风轮;风轮上有水轮;水轮之上有金轮;金轮之上有须弥山、大海及陆地。密宗则认为,金轮的形状呈方角,视如金龟。观此金龟周遍法界,其背上生有大莲花,莲花上又有八峰须弥山。
  〇在佛教中相关的辞汇
  枯龟丧命
  禅宗用语。是指锋芒太露而遭到祸害。枯龟即老龟。大禹治黄河时,从洛水浮出一神龟,由于背壳有文字,所以被捕杀。禅林于是根据此一典故,《从容录》第十则言:“枯龟丧命因图像,良驷追风累缠牵。”
  乌龟上树
  禅宗用语。乌龟本来是住于水中,不可能上树,所以禅宗每以此语,来比喻超越分别作用的境地,或指禅者自在无碍的机用。
  乌龟子
  禅宗用语。本指置于须弥坛(法座)下的乌龟雕刻,后转而指法席下愚昧无知的参禅学人。《从容录》第四十四则中说:“须弥座下乌龟子,莫待重教点额痕。”
  乌龟向火
  禅宗用语。乌龟属水中动物,本性惧怕炙热,如果向火爬行,应该是无心之举;禅宗于是以之来比喻禅者不存思量念计的无心举动,或任运自在的动作,而非凡夫情识之所取者。《从容录》第三则中说:“劫前未兆之机,乌龟向火;教外别传一句,碓嘴生花。”
  〇与此动物相关的诸尊
  龟也是诸尊的坐骑之一,如水天即是。
  水天(梵名Varuna-datta),又称作缚楼耶、婆楼那或缚噜拿龙王等。为密教十二天之一,护世八方天之一。为西方的守护神,乃龙族之王。
  水天的形象,在《瑜伽护摩仪轨》中说:“西方水天住于水中,乘着龟,浅绿色。右手执刀,左手执龙索,头冠上有五龙。四天女持妙华。”
  〇佛经中的故事
  龟不慎言
  在《法苑珠林》卷八十二中,记载一个有关乌龟的故事,来比喻慎言的重要。
  过去世时,于阿练若池水边有二只雁与一龟为友。后来池水干涸,二只雁便提议:“现在此池水涸竭,我们的乌龟朋友必受大苦。”两只雁商议后,就对龟说:“这池中的水涸竭,不妨你衔一木条,我等各衔一头,把你带到河水充足的地方,但是你要谨记衔木之时,千万不可以开口说话。”
  乌龟很感谢雁鸟,果然就衔着木杆,让雁鸟带着它飞起来。经过树林上空时,许多孩子看到了这个奇景,都拍手追着说:“来看啊!两只雁衔着乌龟呢!”乌龟听了很生气,就回骂:“干你什么事!,,话还没说完,就掉到地上摔死了。龟以不慎言而遭祸,比喻警戒慎言的重要。这是比喻凡夫愚顽,常以不慎言而遭口舌之祸。佛陀以此来教诫弟子须慎言,以免招来祸患。
  乌龟保命
  在很久以前,有一条河,河中有草,曾有一只乌龟居住在其中,当时有一只野牛出来觅食,远远看见乌龟,于是立即冲过来想要捉取乌龟。
  乌龟看见野牛来势汹汹,赶紧把头、尾、双手、双足立刻缩人壳中。野牛还是不死心,守在旁边,心想一等乌龟伸出头来,就把它吃了。
  等了很久,乌龟还是不出来,野牛又饿又累,只好忿恨地离去。
  佛陀告诫比丘:“汝等大众也是如此,要知道天魔波旬常常趁机等着你们的眼贪着于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身觉触,意念法,企图使你们六根贪着六境,伺机攫取你们的心命。因此,比丘们,你们应当严守眼的戒律威仪,乃至耳、鼻、舌、身、意等六根的律仪,出入自在,无有贪着,使天魔无法扰乱心思。于是佛陀就说了以下的偈颂:
  龟虫畏野牛,藏六于壳内,
  比丘善摄心,密藏诸觉想,
  不依不怖彼,覆心勿言说。
  小儿放龟
  在《百喻经》中,有一个关于“小儿得大龟”来比喻愚人纵意恣情,不但无法解脱,反堕人恶途。
  曾有一个小儿,在岸上游戏,无意中抓到一只大龟,想要杀掉它,却不知怎样下手,便问人道:“怎么才能杀掉呢?”有人告诉他:“你只要掷入水中去,立刻就可以把它淹死。”当时小儿听信了他的话,就将乌龟掷入水中。龟得了水,便游走而去。
  佛陀以此教诫弟子,凡夫之人也是如此,想守护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修行种种功德,不知如何人手,便问人道:“做什么样的事情、因缘,才能得到解脱呢?,,而邪见外道、天魔波旬及不善的朋友、恶导师就对他说:“你只要纵意于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恣情于眼、耳、鼻、舌、身的五种欲望之中。照我的话去做,必定能得解脱。”而愚笨的人依照别人的话去行为,这样的愚人在身坏命终后就堕人于三恶道,就如同像那小儿将龟掷于水中一样,反而让乌龟给逃脱了。
  鳖
  鳖(英文名Soft—back Tuftle),鳖属于鳖科,约有二十二种。分布于非洲、亚洲和北美洲。其龟甲只有甲骨板而没有盾板,外面包着软皮。吻部突出为一短管,鼻孔开于吻之前端,性贪婪,为肉食性动物。
  〇佛教中相关的辞汇
  瓮中捉鳖
  禅宗用语。又写作“瓮里走鳖”。以此来比喻欲得到之人、物均已在掌握之中,唾手即得,绝对没有走脱之虞。《人天眼目》卷一中说:“汾云:‘披毛戴角,衔铁负鞍,一言勘破维摩诘:瓮里不走鳖,也不放尔在。”’
  鳖不慎口
  这是说鳖于不应开口时而开口,因此而遭横祸;以此来比喻凡夫愚痴顽劣,因为不慎所言,而遭致口舌之祸。据《杂譬喻经》卷下记载,往昔有一只鳖,因遭遇枯旱,见到湖泽干竭,又无法前往有食物的地方,于是趋前求助于湖边的大鹤,鹤就把它衔在口中,飞越都邑。但是鳖在途中屡屡开口发问:“是这里吗?到了吗?”鹤要回答时,一张口鳖即从空中坠落地上,遂为人所捕食。
  鳖谋猴肝
  这是佛陀本生谈的故事之一。佛世时,有一个暴志比丘尼,舍家而从佛学道,但是却违犯戒律,毁佛谤法,又轻侮众僧。大众因为此事议论纷纷时,佛即为说鳖谋猴肝之因缘,使一切比丘了知暴志比丘尼所以犯戒的缘由。
  过去无量劫时,有一只鳖与林间一猕猴王是好朋友;猴王既具智慧,也通晓义理,所以鳖常往猴王处共论经义。但是鳖之妇多疑善妒,不希望其夫时时外出,因而设计欲害猴王。
  有—天,鳖妇佯称重病,需要以猴肝为药才能活命。鳖为了谋取猴肝,乃前往请猴王至其住处,伪称将供养其肴馔。因猴王不谙水性,所以由鳖负之入水。途中,鳖告诉它真相,猴王就说它的肝挂于树上,要鳖载它回去陆上取肝;登陆之后,猴王便跳返树上,其后二者不再复往来。
  其中鳖妇,就是后来犯戒的暴志比丘尼:鳖,就是犯五逆等重罪的调达(提婆达多);机智之猴王则为佛之过去身。
  〇佛经中的故事
  巨鳖的因缘
  在《生经·佛说鳖喻经》中记载:
  往昔有一只鳖王,游行在大海中,周旋往来以为娱乐。有一次,鳖王游到海边浮出水面,在海边休息了很久都没有移动身子。只见它的身量十分广长,身子周边各长有六十里。这时有一群商贾旅客从远方来,遥遥望见栖息在海边一动也不动的鳖王的庞大身躯,以为是依傍在水边高起的妙好高陆地。因此,这五百位商贾旅客,以及同行的车马、六畜等约有数千头之多,都停下来安止在鳖王身上歇息,然后开始劈破薪材,燃起炊火煮炊饮食,饲养诸牛马、骡驴、骆驼等牲畜,并来来去去行走坐卧。
  这时鳖王由于身子遭到火烧,及商贾旅客、牲畜车马在身上的种种扰动,疼痛难安,便移动身躯驰人大海中,东西四处游走,可是还是无法将背上的火熄灭。这些歇止在鳖王背上的商人,仍不知身处鳖王身上,尚都以为是陆地在移动。一时海水四处流溢,商贾们纷纷悲哀地哀嚎:“今日定当死矣,当奈之何?”而鳖王身子被火烧灼,苦痛非常,无法再忍,因此将全身沉浸到大海水中。鳖王身上的商旅、牛马等六畜便全部因此而溺死在大海中。
  菩萨以此故事教导诸弟子:“今引此故事为喻,来帮助大众解悟法界实相。远来的贾客,犹如在三界中的人;五百群众,喻为五阴六衰,诸人之难;鳖身广长,各六十里者,喻为二六牵连,十二因缘轮转无尽,周流在五趣轮回中无有松懈止息。燃火煮炊作为食具者,则比喻三毒烦恼之火炽盛。
  当情欲发兴时,鳖王驰走人于大海水中,即是犹如犯了十恶罪业,没溺在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之中,痛苦不可言喻。
  所以,如来以无上大慧,往返于生死道中,救济危难苦厄,为罪业所覆盖、盲冥不解的众生,显示正法的光明,令其心开解阐发,咸皆发起求取无上正等正觉的菩提心。”
  蛇
  蛇(英文名snake),属脊椎动物,爬虫纲,身体呈长筒形,皮肤上有鳞片。在陆地上行走时,通常以腹部匍匐而行;身体柔软,可盘缠成圈。舌窄而分叉,经常伸出,以便吸收周遭的气味,借其口内的特殊感觉器官而辨识事物。
  像其他爬虫类一样,蛇为变温动物,其体温随环境的温度而变化。
  蛇类的眼睛,外面罩着一层透明的鳞片,当蜕皮时,这层鳞片也跟着脱落。蛇类的视野颇广,可轻易的看出运动体,但因焦距不良,只能看清近前的东西。又因它没有眼睑,所以眼睛永远是张着的。
  〇佛法中的含义
  蛇在经典中经常可见,其中最著名的譬喻,是以蛇来比喻构成身心的地、水、火、风等四大元素。
  以蛇比喻人身的地、水、火、风四大,所以称为四毒蛇。据《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一记载,人身之四大,如四毒蛇居于一箧,此四大蛇之性各异,地、水二蛇之性多沉下,风、火二蛇之性轻举,四蛇若相互乖违,则众病生。又据《大智度论》卷二十二记载,身中之四大彼此相害,犹如人持毒蛇之箧。
  《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三中说:“观身如箧,地、水、火、风如四毒蛇,见毒、触毒、气毒、啮毒,一切众生遇是四毒,故丧其命。众生四大,亦复如是,或见为恶,或触为恶,或气为恶言,或啮为恶。以是因缘,远离众善。”
  此外,在《杂阿含经》卷四十三中,也以狗、鸟、毒蛇、野牛、失收摩罗、猕猴等六种众生,来比喻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
  在观世音菩萨的三十三种应化身中,也有妩蛇观音,因蚖蛇、蝮蝎等毒虫多住于岩窟中,所以,此观音常示现端坐于岩窟之中。若念此观音力,可应时消散其毒气。
  〇在佛教中相关的辞汇
  蛇入竹筒
  原来是指弯曲的蛇进入竹筒中自然变直,用来比喻进入禅定的境界,其心自然端直。与《楞伽师资记》之“蛇人筒改曲”一语同义。《大智度论》卷二十二中说:“是心从无始世界来,常曲不端,得正心行处,JC、则端直;譬如蛇行常曲,人竹筒中则直。”
  若用于禅林中,则指昧于灵活无碍的圆融机法,以致陷于进退维谷、滞碍不畅的境地。《虚堂和尚》语录卷二:僧问:“仰山谓香严云:‘如来禅许师兄会,祖师禅未梦见在!’此意如何?”师云:“蛇入竹筒。”
  无禁捉蛇
  禁,禁制之意。捉毒蛇应有制伏的方法,即以铁杖先压其头,次以手捉拿其颈。如不依此方法,随便捉蛇腰,则为蛇螫死。以此比喻比丘如果没有观智的制法,而漫谈空理,放恣五欲,将受极苦,徒自疲劳。《止观辅行传弘决》中说:“邪空之人滥称大乘,人恶无观,故以无禁捉蛇喻之。(中略)贪欲如蛇,观法如禁;以观观欲如捉蛇,不善四句如无禁。”
  鳖鼻毒蛇
  禅宗公案名,又称作雪峰看蛇。唐代雪峰义存禅师对门人举鳖鼻毒蛇为例,问通方眼具否,以勘辨迷误之落处。《碧岩录》第二十二则中说:“雪峰示众云:‘南山有一条鳖鼻蛇,汝等诸人,切须好看!’长庆云:‘今日堂中,大有人丧身失命。’僧举似玄沙,玄沙云:‘须是棱兄始得。虽然如此,我即不恁么。’僧云:‘和尚作么生?’玄沙云:‘用南山作什么?’云门以拄杖,撺向雪峰面前,作怕势。”
  长庆慧棱、玄沙师备、云门文偃皆为雪峰门下,各借鳖鼻蛇以显自身修学的境界。鳖鼻毒蛇,比喻为本来真面目,或指雪峰自身。长庆表示全身皆体悟其威力;玄沙以蛇毒气遍在宇内,故不必用南山,直看取其遍法界之相;云门显示其活用,于当下露现鳖鼻蛇全体。
  〇与此动物相关的诸尊蓑虞梨童女
  蓑虞梨童女(梵名Ja^nguli),又作常求利、常瞿梨、常瞿利、蓑虞哩曳、蓑虞梨、蓑俱梨。此尊为观自在菩萨的化身,住止在香醉山,饮毒浆、食毒果以销伏诸种毒害为其本誓,能治一切世间万种之毒,并不令诸恶毒龙蛇侵挠众生,也能除灭众生各种身毒、心毒之苦。
  据经典所述,此蓑虞梨童女及其陀罗尼咒有大威势力,当童女为佛陀宣说其咒时,雪山中有五千毒恶龙蛇,一闻咒声,悉皆闷绝。一时头破,鳞甲四散,毒蛇牙落,头皮星散,泊泊血流,悉皆自缚,不能动止。后幸赖世尊宣说心咒才得苏息。
  关于此尊身形,据相关经轨所载:“欲作法除毒之时,观想自身为蓑虞梨童女,身绿色,状如龙女。具足七头,项有圆光。应想四臂:右第一手持三戟叉,第二手执三、五茎孔雀尾;左第一手把一黑蛇,第二手施无畏。又想七宝璎珞、耳珰、环钏、臂脚钏庄严其身,并以诸蛇用为璎珞。想从一一毛孔,流出火焰。”
  又说:“当须画常瞿利形作一童女,百福相好庄严其身皮为衣,着娇奢耶衣,大神车轮髻。右手执降毒剑,左手把管毒木印。遍身璎珞、毒蛇相缚环钏毒蛇。面前画一青衣童子,把水碗及香案,百种毒果子及诸毒浆,普供在常瞿利面前。遍四面各画山,山两边画虎狼、狮子、蚖蛇、毒龙、蝮蝎,诸恶毒蛇四面周围。”
  〇佛经中的故事
  蛇头与蛇尾
  根据《经律异相》卷四十八中记载:从前有一条蛇的头与尾在争论应该以谁为大。蛇头认为应该头为大,蛇尾却坚持应以尾为大。
  蛇头说:“我有耳能听,有目能视,有口能食,爬行时我在前面,所以应该以头为大,尾巴为小。”
  蛇尾说:“我去绕树三匝,绕它个三天三夜,让你有口不能吃食,活活饿死。”
  于是蛇尾真的紧紧缠住树干,让蛇头动弹不得。蛇头只好对蛇尾说:“请你别缠住树,就让你为大我为小,我听你的就是了。”蛇尾松开后,蛇头对蛇尾说:“你既然为大,就应该先行。”于是,蛇尾就在前面先爬,可是没爬行几步,蛇就堕入火坑活活烧死了。
  求法舍身的毒蛇
  佛陀在因地时,有一世曾经是一位证得五神通的仙人,在荒山中精进修行。
  在五通仙人修行的地方,有一条毒蛇,由于受到仙人精勤修持的感召,就祈请五通仙人为它的皈依师。
  这条毒蛇皈依后,就随侍在五通仙人身边,每日口含清水洒地,再取草根去扫除尘垢,做些杂役供养仙人。并且日日听闻仙人说法,随仙人修行,不离左右。
  就这样日复一日,不知不觉寒冬将近,五通仙人心想:山中花果将尽,应当下山求食才是,于是仙人就准备下山。;在仙人出发前夕,毒蛇听说仙人要走了,悲伤得哭泣起来,五通仙人见状,心中十分不忍,便安慰着说:“你是条毒蛇,若是随我到山下去,一般人见到你不是害怕地躲避,便是想要伤害你,因此,你还是静静在此地修道,我会回来的,只要你安心在此修行不他去,我们后会有期。”
  说完这话,五通仙人就离去了。毒蛇依旧啼泣不止,它爬上了大树,恋恋不舍地遥望五通仙人远去,直到看不见仙人的身影,忽然痛恨起自己这令人生畏的蛇身来,于是就由树上跃下,还未堕到地上,身躯就被树枝折成两段死了。
  毒蛇死后,上生到兜率天宫,生天宫后,即了知宿世因缘。因有感前世蛇身对他修行的助益,便率领众天女,各持花、香到蛇舍身处,散花于蛇身上,又到五通仙人处,用香花供养,以报答其恩德。
  投生为蟒蛇的比丘
  往昔,在南印度地方,有位迦毗摩罗尊者,当初这位尊者未皈依佛陀前,是一位外道论师。有三千名弟子,名震全印度。直到有一次听到马鸣菩萨说法后,大为慑服,就拜马鸣菩萨为师,皈依佛教。后来,他继承了马鸣的祖位。
  有一次,迦毗摩罗尊者到远方弘法途中,有天晚上见到一条大蟒蛇横卧在路上,当尊者走过时,这条蟒蛇就缠绕上他的身体,尊者知道蟒蛇定是祈求他能助他解脱蛇身,就为它皈依三宝。尊者为蟒蛇作完三皈依后,蟒蛇就忽然不见了。
  隔天,尊者继续向前走,偶然看见前面有一石洞,他就走进洞里休息片刻。在这个时候忽然有一位穿着白衣的老人从石洞里走出来,向尊者恭敬礼拜后站立在一旁,禀告尊者他自身的因缘:“过去世我是一个比丘,每天快乐而安稳地修行,当时常常有初学的人来求法,我因厌烦回答他们,起了瞠恚的念头,终于因此恶业而堕生为蟒蛇,住在这石洞内,已经将近数百年了。昨日幸蒙尊者为我说法,从此得救,特来谢恩。”
  舍利弗往昔受蛇身的因缘
  在《经律异相》卷四十八中,记载舍利弗尊者过去世投生为毒蛇的因缘,及后因布施供养法会而得生天的故事。
  在很久以前,波罗奈国有一个痴人,喜欢积蓄黄金。为了能多积些黄金,这个痴人除了到处做苦工、勤奋工作外,生活、食、衣、住、行各方面也都过得十分节俭。因此,赚来的钱,慢慢累积下来。钱多了,他就拿到城里去换黄金。换回金子后,就将碎金装在瓶中,封好瓶口。时间久了,痴人的黄金多了,他欢喜非常,在自己家中,挖了一个洞,把黄金埋藏起来。
  日子过得很快,痴人的金子随着日子过去,不知不觉中,已经积蓄了七瓶。这时这痴人的年纪也已经大了,百病丛生,但痴人仍然爱金如命,不肯花钱请医师治疗,因此,在病榻上辗转几天,就与世长辞了。
  由于痴人生前喜爱黄金,常常睡不安宁,闻有一点声音,就惊慌恐怖,且心中常怀着嗔恨。因为瞠恨的结果,使他死后投生成一条毒蛇,但即使已成蛇身,他还没有忘记埋在土里的那些黄金,整天守着此宅,护着金瓶。由于房子渐渐破坏,里面又有毒蛇出没,所以也没有人敢进屋里。
  为了爱金瓶,毒蛇死后,仍生为蛇继续守护黄金。这样经过了一万年,毒蛇突然厌烦蛇身,它思维的结果,了知是由于自己挚爱金瓶所致,才会生生世世都投生作蛇,在恶道中轮转。因此,想要舍金造福,主意已定,出了破屋,来到路边,躲于草堆里,探头四望,希望能找到一个能托付的好心人。不久,路上来了一个老实可靠的路人,毒蛇高兴地口叫唤:“请停下脚步!有事相托!”
  路人听到声音,停脚观看,却不见一人,正想举步再走的时候,毒蛇连忙从草丛里爬出来,向路人说:“我不会伤害你,请不要怕。有事想请你帮忙,希望你能应允,功德无量。”
  路人看毒蛇并无恶意,就放心地跟着它走,来到破屋里,毒蛇在屋里的某处,绕了一下,并对路人说:“在这土里边,藏有黄金,请取出代我布施供养三宝,你能做到吗?”
  路人答应了,就挖开土,找出一瓶黄金。这时毒蛇又说:“请你拿这瓶金子,到寺院里交给主持和尚,替我办斋,供养诸圣众。不过,在那一天,请你用篮子,把我带到寺院里,让我礼佛消除业障。”
  男阶人便依着毒蛇的心意去办理。斋会的那一天,蛇被带到寺院来,专心一致地,听众僧诵经持咒,心生无限的敬意和无量的欢喜心。主持和尚又为毒蛇说三皈,广说妙法,毒蛇欢喜信受,并又请主持和尚,到他以前藏金的地方,将剩下的六瓶黄金,都拿出来,广作佛事法会。
  做完佛事后,毒蛇业尽命终,投生忉利天,享天福。福尽,再生于人间,善缘遇佛,皈依佛陀,在佛陀的弟子当中,他很快地成为大阿罗汉,这就是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
  佛陀降伏毒蛇的故事
  在离王舍城不远的一座竹林中,住着一条瞠心很重的毒蛇,如果有人从林中经过,它便怒火中烧,以毒眼视人。假使有人不小心走近它一点,它便用毒气伤人或用毒牙咬人,每每使人丧生丢命。所以就有人将此事禀告国王,请国王设法解决。国王派了许多人要去降伏毒蛇,反而都送了命,不得已只好去请求佛陀帮忙。佛陀听了原委后就答应了国王的祈请。
  于是,佛陀独自散步到那个有毒蛇的地方,直往毒蛇藏身的竹林中行去,毒蛇远远看见佛陀,便生起瞠恨心,双眼瞪着佛陀,并且还张开了口,伸出红舌,只待佛陀走近便要攻击佛陀;这时,佛陀从五个指端,放出五色光彩,那绚烂的光明注照在毒蛇的身上,毒蛇即刻变得温和,毒气也消失了,心中生出了欢喜的心,举头仰望着佛陀,心里想着:“哪里来的人,能放这种光明,照触在我的身上,使我身心都感到清凉快乐?”
  佛陀知道毒蛇已经调伏了,便对它说:“贤面长者!你可知道你今生之所以会投生为蛇身的因缘吗?你过去世,虽是一个大富翁,但你悭贪嫉妒,刻薄诈欺,一生不曾布施一点给人。就连那可怜的乞丐,你仍然舍不得布施一粒米,反而怒目相视,恶口骂人,所以今生才受到这种丑形的果报。更可怜的是你还不知反省忏悔往昔所造恶业,反而瞠心炽盛,以恶心来毒害来往的行人;你本来的恶业已经很重了,今生又继续造恶,那你的痛苦要到几时才能够止息呢?如果你再如此下去,痛苦的果报将生生世世轮转不休,就算是经过几十万劫也没办法解脱的。”
  毒蛇听见佛陀的法音后,深生大惭愧心,在佛前忏悔前罪。佛陀看它已明白过失而求解脱,便对它说:“你在生前因不奉行道德,才受此蛇形,今天你能听受佛陀的教化,忏悔反省,必定能解脱。”毒蛇听后,就告诉佛陀:“佛陀的训诲,弟子不敢有所违背,今后誓愿奉行。”
  “既然如此,可入我的钵中。”佛陀说完,蛇已经遵照佛陀的指示,进入了钵中,佛陀便拿着钵,走出了竹林。
  国王及许多人民,听了这消息,都赶到森林中来看个究竟;这时佛钵中的毒蛇见到人群,想起自己过去所造恶业,心生惭愧,厌恶蛇身,一下子就死去了。命终后,投生到忉利天。
  惧蛇成道的修行人
  在《杂譬喻经》卷一中,记载一个修道人因蛇成道的故事。
  从前,有一位修行人,在山中修行,由于他十分害怕蛇类,偏偏这座山上的蟒蛇又非常之多,大大小小的蟒蛇,常盘踞在草地上,四处游走。修行人只好搬到一棵古柏树上,铺床坐禅人定。
  可是,这位修行人,除了怕蛇,还有一件阻碍他修行的事,那就是每当他要用功的时候,就想打瞌睡,因此,天天都在昏沉中过日子,日子久了,一点进步也没有。
  这时,有一位天人知道了,想要帮助他觉悟,于是在修行人禅坐时,或是用天乐的喧哗声,或是用讽刺的冷笑声等等,想尽办法要警醒他。无奈,这些方法对修行人一点用处也无。最后,天人想到一个办法,他知道这位修行人,最畏惧毒蛇,于是就计划用蛇来对治修行者的昏睡。
  于是当修行人又打瞌睡的时候,天人就大声地喊叫:“啊!大蛇来了!大蛇来了!”
  一听见最害怕的蛇来了,修行人立刻吓得睁开眼睛,紧张地看着四周。然而一看周遭并没有毒蛇,便又安心地合眼昏昏睡去。天人一等修行者睡去,就又大声的叫唤:“喝!大蛇来了!大蛇来了!”
  就这样在这个晚上,天人一次又一次地警惕这位习惯昏沉的修行人,而这位修行人在几经惊吓后,也起了嗔怒心。当天人再喊叫的时候,他就怒骂着说:“是谁在那喜欢造口业?专门说谎、说妄言,哪里有蛇?”
  天人乘这个机会劝戒他:“蛇就在你心中,时时纠缠着你,你看,这组成色身的‘地、水、火、风’四条大蛇,因无明我执的作用,被你妄执为真实的自身,难怪你出不了苦,白费了以往的一段修行日子,如果你不将身上的四大毒蛇除掉,你的果位很难证得,只是多费心力,虚度光阴。”
  修道者听了这些话,猛然省悟,知道自己只挚爱这四大假合的色身,以致久久沉溺于生死大海中。
  就此以后,他忏悔发奋,精进修持,放下一切,最后证得阿罗汉圣果。
  蜥 蜴
  蜥蜴(英文名1izard),乃蜥蜴亚目Sauda爬行动物的统称。蜥蜴与蛇的外表特征相似:具角质鳞。蜥蜴身体略呈圆柱形,四肢发达,尾部稍长于头部和身体的总和,下眼睑可活动。蜥蜴的头、背部或尾上有棱脊,喉部皮肤有皱褶而且颜色鲜艳,喉部下垂。
  〇佛法中的含义
  蜥蜴在经典中称为“迦罗求罗虫”。又作迦罗咎罗虫、加罗求罗虫。意译作黑木虫。《大智度论》卷七中说:“譬如迦罗求罗虫,其身微细,得风转大,乃至能吞食一切。光明亦如是,得可度众生,转增无限。”
  〇佛经中的故事
  伪善的仙人
  在南传《本生经·不与品》中,有一则佛陀往昔为蜥蜴的故事。
  当时,菩萨投生为蜥蜴,那时在国境中某座村子附近的森林,有一位证得五通的仙人,修持苦行,住在一小舍中,村人对仙人都非常尊敬。
  在仙人不时往来的道路旁,有一个蚁冢,蜥蜴便住在那小丘中。他住在此处,常一日两三回到仙人住的地方,倾听仙人意义深长的教诲,然后恭敬地向仙人作礼,再回到自己的住所。 ;
  后来那仙人向村人辞行,离开该地而他去了。自从那有德的仙人离去之后,另外有一个伪善的仙人来住在此,蜥蜴以为这次来的仙人大概也是有德的,像往常一般去听法。
  有一天,时当暑季,忽然下起大雨,蚂蚁纷纷从蚁冢中爬出。由于蜥蜴喜欢吃蚂蚁,四处匍匐着觅食,村人们趁这个机会,捉了许多蜥蜴,烹调得非常美味,送给仙人。仙人吃着蜥蜴肉,因其味美,生了味觉欲,心想:“此肉味道极好,究竟是什么肉呢?”及知道是蜥蜴肉,想起常来听法的大蜥蜴,就想把它杀了来吃。于是仙人把锅子、酥油与盐等物放在一边,又手执木槌藏在袖内,坐在小舍的门口,等候蜥蜴到来,表面上则装着非常冷静的样子。
  菩萨到了将近仙人的居处,见仙人神情十分兴奋,心里想道:“仙人的神情不若平日坐着时的平稳,他看着我的眼色凶险。”
  那时菩萨适在仙人的下风之处,闻到蜥蜴的气味了。想道:“这伪仙人现在一定已吃过蜥蜴肉了,一定是因为此肉味美起了味觉欲,想乘我到他的地方来时用槌将我击毙,把我的肉烹调来吃。”因此之故,他不走近那仙人去,就转身回去了。仙人却拿出槌来投掷过去,那槌碰着了蜥蜴的尾尖,菩萨很快地逃人蚁冢,从另一端的洞口探出头来,叱责他道:“你这伪仙人啊!我之所以到你的地方来,是以为你有德的缘故,现在我已明白你是虚伪的东西,像你这样的大恶贼,实不配着此种仙人的服装。”
  菩萨把那伪仙人谴责了一顿以后,便爬人蚁冢去了。
  当时那位伪仙人就是现今的伪善者,以前那位有德的仙人是舍利弗本生,蜥蜴则是佛陀本生。
  鳄 鱼
  鳄(英文名Crocodilian),产于世界各地热带区域,喜欢栖息于沼泽中,或污浊的河流中。鳄鱼的眼睛与鼻孔位于头顶,使它潜伏于水中时,头部仅需微露于外。在鼻孔通人处之前,喉咙中有一办膜,当潜水时,即完全关闭。此一构造可使鳄猎食时,水不致流人肚中。
  鳄平时过独居生活,为卵生动物,卵通常藏匿于枯枝败叶下,或埋于沙中。有些种类雌鳄会守护其卵,当雌鳄听到幼鳄破壳而出的声音时,即将卵掘出,有时甚至会将刚孵化出的幼鳄含在口中。
  〇佛法中的含义
  鳄鱼在经中称为“金毗罗”(梵名Kumbhira),又写作金毗哕、禁毗罗、俱毗罗、俱吠噜、军毗罗、宫毗罗。译作蛟龙、龙王、鳄鱼。为中印度王舍城的守护神,药师十二神将之一,般若守护十六善神之一。主领夜叉,誓愿守护佛法,为夜叉神王之上首。据《金毗罗童子威德经》记载,佛于忉利天欢喜园中放大光明,显现金毗罗童子形,身长千尺,千头千臂,降伏魔王,令众生远离三途之苦,成世间的大医王,以诃梨勒果救疗诸种之病患等。
  此外,鳄鱼也称作室兽摩罗(梵名s/is/uma^ra),又作失收摩罗鱼、失守摩罗鱼;意译作杀子鱼、鳄鱼。据《玄应音义》卷二十四记载,其性猛恶,其形如象,长二丈余,有四足,齿甚利,禽鹿人水,啮腰即断。《俱舍论光记》卷二中说:“傍生类也,形如壁裾,小者二十,大者乃至百尺。”经论中有猿猴智欺鳄鱼的本生故事。
  〇佛经中的故事
  希求猴心的鳄鱼
  在南传的《本生经》中,记载着以下的故事。
  往昔释迦牟尼佛过去生为猴王时,具有大力,独居河岸。在河的中央有一座岛,生长着庵罗果、波罗蜜等种种果树。在河岸与岛中间的水面上露有石礁。猴王力大如象,常从河边跳到礁石上,再从礁石跳到岛上,去饱吃种种果子。待到天色晚了,又用同样的方法回来,宿在自己窝里。第二日依然照样出去,照样回来,习以为常。
  那时河中住有一对鳄鱼夫妇。雌鳄鱼正在怀孕,便想吃菩萨的心脏,就对公鳄鱼说道:“老公啊!我想吃这猴王的心脏。”公鳄鱼就说:“好吧!今日傍晚乘猴王从岛上回来,就将它捕了来。”公鳄鱼就出去,卧在礁石上,仅露出着头,伪装成岩石。
  天色晚了,猴王站在岛上眺望礁石,心里奇怪着:“今天这礁石为何比平时高了一点?”
  它谨慎地观察一了下,心想:“今天这河水并未增减一点,为何礁石比平时高了,一定是鳄卧在礁石上想捉我。”于是它想出一个好方法试探一下,它站在那里,假装对礁石说话的样子,喊道:“喂,礁石啊!”都没有回答。它连喊了三次:“礁石啊!”礁石仍不回答,猴王又向伪装成礁石的鳄鱼喊道:“喂!礁石啊!为何今天你不回答我了?”鳄鱼想:“平时礁石一定回答猴王的。”就回答道:“猴王啊,有什么事吗?”
  猴王问:“你是谁?为什么在这里伪装成礁石?,,
  鳄鱼回答:“我是鳄鱼。我的妻子怀孕了,想吃猴子的心脏。”
  猴王知道不能以武力取胜,于是便向鳄鱼道:“喂,鳄鱼啊!我舍身给你吧!你张开口来,等我过来,你就将我捕去吧!”
  原来鳄鱼将口张开时,眼睛就自然会闭住。鳄鱼没想到这一点,真的乖乖地张开口,眼睛自然地闭住了。猴王看好形势,从岛上纵身一跳,跳到鳄鱼的头顶,接着又是一跳,敏捷得像闪电一般,跳到对岸的河岸上,一下子就不见踪迹了。
  第三章
  微小的动物
  蛤 蟆
  蛤蟆是蛙类之一,在韩愈《初南食饴元十八协律诗》中说:“蛤即是虾蟆,同实浪异名。”《李调元·南越笔记·十一》中说:“蛤生田间,名田鸡。……或谓大声曰蛙,小声曰蛤。”
  〇佛经中的故事
  蛤蟆听法
  在《经律异相》卷四十八中,记载一只蛤蟆闻法死后升天的故事。
  有一天,佛陀在恒河附近说法,岸边有一只老蛤蟆,停在地上,听佛陀讲经。一会儿,一个牧牛的老公公,也挤进这个地方,他的手里拿着拐杖支持身子,正巧,老公公停下来的杖头,靠在老蛤蟆的背上。
  蛤蟆听得入神,也不感觉杖头压在身上,后来老公公稍一用力,很不幸地,蛤蟆就被压死了。
  蛤蟆死了之后,由于它听经听得入神,深得法味,神识仗着听经闻法的福德,上升天上去。蛤蟆升天以后,得天人身,用天眼观察自己的来历,知道是从畜生道里的蛤蟆中来,因听经闻法,仗佛威力,得此升天福报。即刻来到下界,散天花于前生蛤蟆身上。
  蚊 子
  蚊(英文名mosquito),蚊体细长,覆盖鳞片,足细长外观脆弱,口器在长吻内。雄蚊触角丝状有环毛,一般较雌蚊浓密。雄蚊食花蜜和植物汁液,雌蚊有时亦食。蚊子在几乎所有淡水(包括静止的污水)中繁殖。
  〇佛经中的故事
  蚊子战争
  在南传《本生经·利爱品》中,有一个关于蚊子的故事。
  有一天,佛陀从舍卫国至摩揭陀国行脚,到了某村,那村中住着许多盲者。一日,这些盲者会集在一处商议道:“诸位!我们到森林中去工作,常被蚊子叮咬,妨害我们的工作。大家拿了弓刀等武器到森林里,见到蚊子就射就斩,务必把蚊子除尽!”
  于是大家浩浩荡荡拿着武器,走进林中,开始和蚊子大厮杀。结果没杀到蚊子,反而砍伤彼此,只好带着伤返回村中。
  刚好佛陀与比丘众人村托钵,村民们向佛陀顶礼后坐在一旁。佛陀见到许多伤者,便问村民这些人为何受伤?
  村民禀白佛陀村民受伤的原由后,佛陀便告诉村民:“愚昧的盲者想加害于蚊,以致伤及自己。这些人不但今生如此,在前生也因打蚊而伤害了自己的人。”
  “佛陀,这是何种因缘呢?请为我们宣说!”村民请求道。
  佛陀随顺村民们的请求,开始宣说过去的因缘:
  “从前,迦尸国某村落中,住着许多的木工。有一天,一个白发的老木工正在斫截木材,有蚊子飞来停在他的头上,像刀刺一般,把他痛叮了一口。老木工便请坐在近旁的儿子帮他将蚊子赶走。
  “于是儿子便提起大斧,立在父亲的背后,想击杀那蚊子,想不到一下手却把父亲的头劈成两块,老木工当场就死了。正巧这时有位菩萨化身的商人路过,见到这样的情境,不由感叹:‘纵使是仇敌,也是聪明的好,因为聪明者怕刑罚,还不至杀人。’于是摇头叹息:‘没有智慧的同伴比有智慧的仇敌还可怕,这就像聋哑一般的呆儿子,为杀一蚊,劈开了父亲的头。’
  “居士们,他们在前生,也曾自以为可以消除蚊子,不料反而伤害了别人!当时那商人是我的过去世,也只有徒叹奈何而已。”
  佛陀说后,他们知道了自己的愚痴,于是从佛处接受三皈五戒。
  虱 子
  虱(英文名101Jse),大多寄生在鸟类和哺乳类身上,为无翅小昆虫。虱体多毛,扁平,触角短,眼小或无眼,爪发达,用于攀附宿主身上。卵产于毛发、羽毛或衣服上,幼虱一经孵出就很活跃。
  〇佛法中的含义
  在经典中,虱子的卵称为虱虮,转用为长度单位,为隙尘的七倍。《俱舍论》卷十二中说:“积七牛毛尘为隙游尘量,隙尘七为虮,七虮为一虱。”
  〇佛经中的故事
  虱子与跳蚤
  在《出报恩经》第四卷中,记载着虱子和修行人的故事。
  在过去时劫中的佛陀应现如来人灭之后,有一位禅僧在山林里修行。一只虱子经常爬在他的僧袍上,让他觉得很讨厌。有一天,他跟虱子约法三章:“我打坐的时候,你决不能来咬我,只有在我不打坐时,才允许你自由爬进爬出,啃个痛快。”
  虱子也肯实践诺言,选择在僧人没有坐禅的时候用餐,决不去妨碍和尚的打坐修行。
  一次,虱子的朋友跳蚤来找他,一见面就问:“看你吃得肥肥胖胖,满面红光,为什么呢?”
  “因为我的主人一直在修持禅定,他让我定时饮食,尽量享受,而我也肯遵守规矩,才会这么健康。”虱子将它与僧人的约定一五一十地告诉跳蚤。
  跳蚤就央求虱子让他一起共享。
  虱子答应了,却再三吩咐它:“既然这样,我就让你住在一块儿。不过,你必须要守规矩。”
  于是他们就一起住在僧人身上。这时,僧人恰巧又在打坐。
  那只跳蚤好久不曾进食,早已忍耐不住,忘了虱子的吩咐,就在和尚身上乱咬一顿。
  这样,僧人被咬得很生气,于是下座一把脱下衣服,丢人火中烧毁了。
  虱子与跳蚤也跟着衣服一块儿被烧毁了。
  当时那位坐禅僧是往昔迦叶佛,虱子是世尊,跳蚤·是提婆达多。
  蝎 子
  蝎子(英文名Scorpion),蝎子是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蝎目动物的通称。其尾有毒针,螫人非常疼痛。一般人常误认蝎子是一种昆虫,其实蝎子与蜘蛛、壁虱等同属蛛形纲。
  蝎子的身体分两部分,前端粗短的部分称为头胸部,系由头部与胸部愈合而成。其后的部分为腹部,其最后七节为尾部,体呈黑色或黄褐色。尾部末端有弯曲的尾针,其基部有一对毒腺,可分泌毒液。
  蝎子为卵胎生,小蝎子出生后以其螫攀在母蝎子的背上,与母蝎共同生活了几天之后才开始自行生活。
  〇佛法中的含义
  由于蝎子本身具有毒的特性,在藏密中被视为凶猛的象征,常用于降伏守护、破除障碍等意。
  在密法《大圆满十万咒金刚盔铠法诀》中,守护自身不受大力鬼损恼的方法,就是观想自身成为铁蝎子,极其威猛,念咒即可消灭之。
  又如当藏王朗达玛破坏佛教时,当时—位名为生遮移喜的伟大持明者,即手结期克印,上指天空,指上于是涌出黑色铁蝎,每只都大如牦牛,层层上叠达到九层。朗达玛非常恐惧,便宣布准许密宗修行者修行,不加以干预。
  〇佛教的故事
  莲花生大士与巨蝎
  藏密祖师莲花生大士在王舍城正西方的大尸陀林里的黑树林修持胜法时,忽然间在黑树林里有烈焰腾空飞起,在烈火中示现出一只铁褐色的巨蝎,巨蝎的身体宛如钢铁一样,十分的厚重坚实,并具有九头十八只脚,每个头上又有三只眼睛。
  莲花生大士见了这只铁褐色的大蝎子之后,就向这只巨蝎献上供品,并向它求取法要,结果这巨蝎竟然口吐人言,向莲花生大士说:“莲花生大士,明天晚上请来这里,我可以给予你成就的妙法。”
  莲花生大士在次日晚间,准时前去尸陀林,这时他见到了一块三角的石头,在搬开了石头之后,就见到了石头下有木箱,在木箱里有普巴金刚橛尊的所有的经续,这就是所谓“金刚橛”的经文。其中共有九种,以及十八种降魔的法要。这些经续,莲花生大士过眼即得总持而成就。
  其中巨蝎示现为一只眼睛代表一乘的经续,一只尖脚即是一乘的妙法,所以总共有十八乘的法要。其实这只铁蝎子,即是这十八乘的妙法的化现。
  第四章
  魅惑的动物
  豺
  豺(英文名dhole),犬科,亚洲野生食肉动物。栖于亚洲中部和东南部的森林地带。毛色从浅黄到微红褐色,但腹部毛色较浅。豺通常结群,捕食各种兽类,如鹿和野羊之类。
  〇佛法中的含义
  在佛经中以豺狼来比喻恐怖的地狱,如十六小地狱中,就有“豺狼地狱”。在豺狼地狱中有豺狼竞相来啮罪人,使其肉堕骨伤,脓血流水,苦痛万端,久受苦之后,才出此狱,复到剑树地狱。
  此外,豺也是恼乱修行者的三十六时兽之一,又作三十六时兽、三十六兽。系于昼夜十二辰交互出现以恼乱修禅者的禽兽。《摩诃止观》中每一时辰各有三兽,寅时为狸、豹、虎,卯时为狐、兔、貉,辰时为龙、鲛、鱼,巳时为蝉、鲤、蛇,午时为鹿、马、獐,未时为羊、雁、鹰,申时为狭、猿、猴,酉时为乌、鸡、雉,戌时为狗、狼、豺,亥时为豕、榆、猪,子时为猫、鼠、伏翼,丑时为牛、蟹、鳖。
  寅、卯、辰之九兽属东方木,巳、午、未之九兽属南方火,申、酉、戌之九兽属西方金,亥、子、丑之九兽属北方水;依时唤名,即可消去媚鬼。
  〇佛经中的故事
  机警的豺
  在南传《本生经·避役晶》中,记载着佛陀当时生为豺的本生故事。
  当时提婆达多企图谋杀佛陀,许多比丘集合于法堂就此事纷纷谈论,佛听了说道:“比丘们啊!提婆达多企图杀我,并不始于今日,前生也曾有此企图,但他不仅不能杀害我,反而自陷苦境。”接着,就讲起过去世的因缘。 ·
  从前,菩萨投生在豺的胎里,后为豺王,被许多豺群围绕着,住在墓地的林中。有一次,王舍城举行热闹的祭典,那简直可说是酒祭,人们任性饮酒,有许多无赖汉带了许多酒肉来参加,一面叫艳装的妓女唱歌,一面饮酒吃肉。到了深更,肉已吃尽,而酒还剩许多,于是有个无赖汉就提议到墓地去,把来吃新的死人肉的豺杀死,拿豺肉来吃。说着就执了大棍棒,走出街道,从间道来到墓地,手持棍棒,假装死人,仰卧在地上。
  当时豺群一同来到那里,见到了假死的人,心想:“这不太像死人。”于是打算试探一下,便向下风走去,试嗅他身体的气味,知道不是死人的气味,心想:“戏弄他一下将他赶走。”于是来到他旁边,咬住了棍棒而强拉,那人不但不放开棍棒,反而把棍棒握得更紧了。豺稍向后退,说道:“你这人啊!如果你是死人,则我拉棍棒时,你不会握得更紧,你以为你这样做,我就辨不出你是活的还是死的吗?”接着,就唱出下面的偈语来:
  你虽假装死人而躺着,
  可是拉你的棍棒时,
  你牢执不放,
  你以为这样就能瞒过去了吗?
  菩萨如此高声唱着,那无赖汉的诡计被揭穿了,便站起身来,将棍棒掷过去,可是没有掷中,一无所得,只好空手而回。
  当时的无赖汉就是提婆达多本生,而豺王则是佛陀本生。
  狼
  狼(英文名wolf),为野生犬形食肉动物。狼的头宽,四肢有力,脚大,胸深而窄。雌狼体型小于雄狼,南方亚种小于北方亚种。毛密长而柔软,多为灰色,也有褐色、浅红色、黑色或灰白色。狼生性聪明,多为群居。狼以许多动物,包括鼠、兔和鸟类为食,主要猎物是更大的草食动物,如鹿、麋和驯鹿,常潜随追猎以捕获这些动物。因狼常伤害家畜,所以常被人类捕杀。
  〇佛法中的含义
  经中以“贪狼”来比喻贪欲之深犹如狼的特性。因为狼性多贪,所以比喻多贪者为狼,称为贪狼。正如同狐的本性多疑,故有“狐疑”之语。
  在七星如意轮观音曼茶罗中伴随着如意轮观音的七星,即是指: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破军等星。又以七星如意轮为本尊所修的秘法,称为七星如意修法。依《七星如意轮秘密要经》所载,佛在世时,俱尸罗大国兴兵围迦夷城,波斯匿王遣使求佛救护,佛遂令建立如意宝轮般多罗道场七星火坛,一日一夜如法而作,贼众自然退散。依此,历来多修此法以退治逆贼。
  在《大智度论》卷十九中,说逼恼身心之苦,除了各种病苦与身苦之外,还有忧愁、嫉妒等心苦。另外还有恶贼、虎狼之害与风雨寒热之灾等外苦。
  在《释禅波罗蜜》中记载,魔以各种形象,恼乱行者,障蔽禅定,使人身心生起恐怖,其中有一种魔罗鬼,意为能夺命。此鬼能夺行人智慧之命,多作三种形象,恼乱行人,即显现丑色、恶声等可畏五尘及虎、狼、狮子、罗刹等之相,或是现美色、娇声令人贪着,或是现令人怖畏之相,能动乱行人之心,使禅定不得显发。
  狼也是地狱中常见的猛兽,如《楞严经》卷八所记载,若有生前造作恶业者,于临终时,亡者的神识先见到大山自四面逼合而来,复再见到大铁城、火蛇、火狗、虎、狼、狮子等专司惩罪的凶猛恶兽。
  《楞严经》卷八言:“亡者神识见大铁城,火蛇火狗、虎狼狮子、牛头狱卒、马头罗刹,手执枪,驱人城门,向无间狱。”
  〇佛经中的故事
  狼的复仇
  在《经律异相》卷四十七中,记载一则狼报仇的故事。
  以前有一个母亲,把自己的女婴暂放在一边,有一只狼突然跑出来,把孩子叼走。当时旁人发现了,大家一起上前围捕这只狼,但是狼也不逃走,只是紧抓住孩子不放,大家也不敢轻举妄动。
  有人觉得奇怪,问狼:“你为什么要抓这个小孩?”狼回答:“这孩子的母亲是我的冤家,在五百世中,经常吃我的孩子,我也杀她的孩子。如果现在她能舍弃以往的仇怨,我也能舍。”
  于是旁人就劝那位母亲应舍下怨心,她也同意了,但是狼观察她心口不一,于是还是咬死了孩子而逃走。
  狐 狸
  狐(英文名F(》x),狐的外形皆如小狗;但是狐有一蓬散的尾巴。狐的听觉及嗅觉均极为敏锐,狩猎时主要赖此两种感觉,可以听到三十米外的老鼠叫声。
  狐的视力对移动的东西极为敏感,但对不动的东西则不容易注意到。大多数的狐,奔跑时尾巴直拖在身后;但走路的时候,尾巴就会垂下来。睡觉时,会用尾巴把鼻子或前爪掩住,很多狐的尾巴上有臭腺,可发出特殊的气味。
  很多种狐只在幼时才有个家,当小狐长得可以独自狩猎时,即露天而居,不再住在巢穴里了。
  狐为肉食性动物,另外也吃多种水果及动物的尸体。它会将剩余食物藏起来,通常是挖个洞,把肉放进去,盖上沙土。
  〇佛法中的含义
  狐狸在经典中也经常可见,尤其在中国的禅宗公案中特别常见。如《从容录》第八则中记载:“百丈上堂,常有一老人听法,随众散去。一日,不去,丈乃问:‘立者何人?’老人云:‘某甲于过去迦叶佛时,曾住此山。有学人问:大修行底人还落因果也无?对他道:不落因果。堕野孤身五百生。今请和尚代一转语。,丈云:‘不昧因果。’老人于言下大悟。”
  而野狐精原是指野狐的精魅能作变幻,以欺诳他人。在禅林中用来比喻自称见性悟道而欺瞒他人者。
  “野狐禅”则是用以比喻似是而非之禅。谓所为不契合禅的真义,然却自许为契合。
  佛经中所说的“野干”,梵语称为“悉伽罗”,也是一种狐科动物,体形似狐而小,毛皮呈青黄色,生活习性是像狗一样的群体活动,其鸣有如狼嚎。据中国古籍记载,野干善爬树,并筑巢于绝崖高木之上。
  根据《未曾有经》卷上记载:有野干被狮子追逐,因为慌张不择路而坠人井中,野干临死前说偈语向佛忏悔。帝释天王在天上闻野干说佛名,感到非常不可思议,就从天上降到地上,把野干供养起来,并聆听野干说法。
  〇佛经中的故事
  自作聪明的野狐
  根据《五分律》和《法苑珠林》卷五十中记载:
  从前有一修道者在深山老林诵读经书,有野狐静静蹲在附近听修道者的诵读,感到若有所悟。野狐自言自语说:“我现在悟了这部宝书,足以成为万兽之王。”于是,这只自以为悟道的野狐在森林里四处游荡,不久遇上另一只狐狸,它就讲出一篇大道理,那只狐狸心甘情愿地追随它。这只野狐利用相同的手段,居然降伏了山林中的一切狐,甚至比它力气更大的大象、老虎和狮子,最后居然成了万兽之王。
  成了万兽之王后,野狐觉得只有公主才与自己相匹配。于是,就骑着白象,统率众兽,围了迦夷城,向公主求婚。
  迦夷城中有位军师向国王建议说:“到与群兽开战时,国王可以向野狐提一个要求,让狮子先战后吼,那只狐必定以为我们害怕狮子,而使狮子先吼后战。”
  不出军师所料,那只自作聪明的野狐果然让狮子先吼后战。到了开战那天,众狮大吼一声,野狐闻吼心肝碎裂,从象背上震落于地,一命呜呼。野狐一死,众兽一哄而散。
  死里逃生的野千
  野干也是一种生性狡诈的动物。据《大智度论》说:有一野干在夜间偷偷溜进村舍找食物。寻了半宿也没找到什么食物,野干就在村舍中找个偏僻之处休息,不知不觉中睡着了,野干一觉睡到天明,来不及躲回林中。于是野干心想:“自己今天必定难逃一死的厄运,就决定诈死,或许从诈死中能逃生。”
  果然,很多人发现了诈死的野干,有人说:“我想要野干的耳朵。”说着就割下了野干的耳朵。野干想,割掉耳朵虽然很痛,但毕竟能保全性命,因此野干忍痛诈死,仍躺在地上一动不动。
  过一会又有人说:“我想要野干的尾巴。”说着就截去尾巴。又有人说:“我想要野干的牙齿。野干听说有人想取自己的牙齿,就想到:“也许还有人要我的脑袋,那我今天真的死路一条了!”一念至此,野干从地上一跃而起,众人没想到野干还活着,吓了一大跳,野干转瞬间逃得无影无踪。
  解脱野狐身的比丘
  在禅宗的《从容录》第八则中记载一个修行人落人野狐身的故事。
  中国的百丈禅师,是唐代著名的高僧。百丈每次上堂说法时,总有一个老人随众听法。有一天,说法完毕后,大众退下,惟有老人却不离开,似乎想与百丈聊天。
  百丈看了也十分奇怪,就问他说:“你是什么人?”
  “我不是人。”这老人继续说道:“我是在过去的迦叶佛时,曾经住在此山中的修行人。因为当时有一位参学的人问我:‘大修行人还会落因果吗?’我回答说:‘不落因果。’因此,落得五百世都堕为野孤身,现在祈请和尚代说一句转语,让我能解脱野孤身。”
  这个修行人,由于一个错误的观念、见地,导引着自己的心识,自作自受地堕入共业所成因缘中的相应位置,而不能解脱。虽然经过了努力地修行,野狐也几乎成为狐仙了,但错谬的观念、见地,却成了自我生命的决定主宰,成为生命的本质。只有当下的智慧灵光显现,才能得以解脱,因此野狐才祈愿百丈为它下一句转语,来翻转自己的错谬心识、见地。
  百丈了解如此的修证困境,因此十分慈悲地说:“你问。”
  这时老人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问道:“大修行人是否还落因果呢?”这位老人当初自恃修行功深,所以认为自己可以超越因果,他不知道自己的修行,还是在因果中。
  百丈这时十分平和而亲切地告诉他:“不昧因果。”
  这一句不昧因果,如同黑夜中的闪电一般,划过了纠缠亿载的野狐心。
  老人在这一句不昧因果中开悟了,他欢喜地作礼说:“我已脱离了野狐身,就住在山后。胆敢乞请您依亡僧的律例为我送终。”
  百丈同意了这老人的请求。就令维那师白椎告诉大众说:“饭食后,要送亡僧。”大众搞不清楚,议论纷纷,僧众都十分安好,在涅槃堂中,也没有病人,怎么要送亡僧呢?
  饭食后,百丈率领大众来到山后的岩下,用杖子挑出一只死野狐,就依法火葬了。
  狐狸的义气
  在《经律异相》卷第四十七中,记载阿难尊者往昔为狐狸(野干)的故事。
  以前有一只狮王率领五百只狮子,安住在雪山。但是这只狮王年纪非常老了,甚至连眼睛都要失明了。有一天,这只狮王率先领着五百只狮子行走在雪山上,因为它的双眼几乎看不见,一不小心就掉进一个枯井里了。五百只狮子不设法搭救自己的领袖,全都自行离去了。
  当时,枯井附近的一只野狐狸看到了,心想:“平时狮王都很照顾我,现在它遇到困难了,我得想个办法把它从枯井里救出来。”
  这口枯井附近有一条大河,它马上挖洞,引河水到井里。由于井水渐渐满溢,才让狮王浮起,最后总算救出了狮王。
  此时,山神很称赞野狐狸的行为:“不必在乎结交的朋友是强是弱,因为连一只小狐狸都能把狮子从深井底下救出来。”
  当时的狮王即是现在的释尊,至于当时的五百只狮子,正是看到释尊遇难,自行逃走的五百名比丘,当时的狐狸是现在的阿难。
  第五章
  威猛的动物
  狮
  狮(英文名lion),为猫科大型动物。被称为“百兽之王”。狮子的肌肉发达,体力强健,身长,腿短,头大。个头大的雄狮连尾全长约三米,肩高约一米,体重约二百三十公斤。雌狮体格较雄狮小。狮子毛短,毛色有浅黄色至深褐色,尾尖有一丛毛,颜色深于其余部分。鬃毛则为雄狮所特有。狮子常在傍晚出外猎食前和黎明起身前发出吼叫,称为狮子吼。狮子的寿命大约八至十年。
  〇佛经中的含义
  狮(梵名simha,巴利语Siha),经典中常写作“师子”。狮子是百兽之王,所以在许多经论中,都用狮子来比喻佛陀的无畏与伟大。
  佛陀常被尊称为“人狮子”,代表佛陀为人中之雄者,犹如狮子为百兽之王。在《大智度论》卷七中记载,狮子在四足兽中,独步无畏,能降伏一切;佛陀也如是,在九十六种外道中,一切降伏无畏,所以称为人狮子。
  此外,由于释尊为人中之王,于三界中得无畏自在,如万兽中的狮子王,所以称为“释师子”。《略出经》卷一中说:“于菩提树下,获得最胜无相一切智,勇猛释师子”。
  佛陀以无畏音声说法,如同狮子的咆吼,所以称佛陀说法为“师子吼”、狮子吼。因为狮子是百兽之王,佛陀是人中的至尊,称为人中狮子,故用此譬喻。又,当佛陀说法时,菩萨起勇猛心求取无上菩提,因此外道、恶魔生起怖畏;就如同狮子吼的时候,小狮子也会增威,百兽都惊怖降伏。
  而佛陀所坐之处,也通称为“师子座”或狮子座。后来法师说法时安住之座,也称师子座。
  除此之外,诸佛菩萨摄化众生的法门也称为“师子法门”,这是也以狮子王来彰显诸佛菩萨的功德。北本《涅槃经·第十一晶》中,就狮子吼列举十一事,一一配以菩萨的法门。《大智度论》中述及狮子王的形象威势时,也一一配似于诸佛的功德。《宝雨经》卷五则列出菩萨的十种善法,一一比喻狮子王。
  在《宝雨经》卷五中说,菩萨因为修十种善法,得无上正真之道,而为天人师,使一切邪魔外道无不调伏;就像狮子王具有大威力,能慑伏百兽,所向无敌。即:
  1.菩萨以勇猛精进证得最上乘,故能舍离生死,不惊不怖,得大自在;犹如狮子王于百兽中无有相比者,故其所游行之处,皆无有惊怖。
  2.菩萨具大智辩才,于一切争论之时无有怯惧,然而对自己的胜利也不骄矜;犹如狮子王闻诸恶兽的音声,而无怯惧。
  3.菩萨勇猛精进的心,如金刚山不可迁动,若于众中有所阻力,其心勇猛,终无退屈;犹如狮子王无退避之心。
  4.菩萨为众生宣说大乘法,能令一切外道天魔惊怖解散;犹如狮子王哮吼之时,能令诸恶兽悉皆‘陈骇驰走。
  5.菩萨具平等智,得大自在,于有情界中威仪寂寞而无所畏;犹如狮子王游行各处皆独行绝侣,心无所畏。
  6.菩萨自性寂静,智慧融通,能游戏无碍于善法之林;犹如狮子王自性无畏,能现威势而游行于诸园林。
  7.菩萨以禅定智慧为岩窟,行、住、坐、卧皆依止其中;犹如狮子王常以高岩深窟为依止。
  8.菩萨以勇猛精进的心,舍弃一切烦恼而永无所取;犹如狮子王弃舍所有的藏积而无所取。
  9.菩萨成等正觉,坐于菩提道场为独一无二者,能摧破诸魔军众;犹如狮子王勇猛势力,能慑伏诸恶兽。
  10.菩萨于其所示现之处,守护一切有情所种善法的苗芽,不令邪魔外道损坏;犹如狮子王,所游行之处,令一切恶兽不能亲近且损坏所种之禾苗。
  古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时代(公元前三世纪至公元前后)的佛教艺术,现今残存的遗迹有阿育王的摩崖石刻及石柱的雕刻等。当时所立石柱现存十处,其中以藏于鹿野苑博物馆之狮子柱头最为著名,柱头高七尺,上部雕有四只狮子,狮下为一石鼓,鼓边有浮雕的狮、马、象、牛四兽,神态生动,琢磨光滑,在世界艺术史上有重要地位。
  〇在佛教中相关的辞汇
  师子奋迅
  师子奋迅又作狮子奋迅。狮子奋起时,诸根都开张,身上的毛都竖起,能抖落身上所有烦恼尘劳,其威势迅速勇猛,又因为其威仪哮吼之相,使其余兽类尽皆失威窜伏,而令狮子儿之威猛俱增,所以经论中,经常以师子奋迅比喻佛的大威神力。因为佛奋迅其大悲法界之身,广开大悲之根门,竖其悲毛之先导,复现应机之威力,是以让二乘等窜藏聋盲,而使菩萨佛子增长百千诸三昧海及陀罗尼海。
  师子奋迅三昧
  师子奋迅三昧(梵名simha-vij mbhita-sama^dhi),又称狮子威三昧、师子吨伸三昧。是指于所依之定中,如狮子王的奋迅勇猛,显现佛的大威神力,所以称为师子奋迅三昧。《华严经法界次第》卷中说,世间狮子迅速奋争尘土,超越前后疾走的诸兽。
  师子游戏三昧
  师子游戏三昧(梵名simile43ha-viri^ita-sama^dhi),又作狮子游戏三昧。这是以狮子之搏鹿,自在戏乐,佛亦人此三昧,回转此地,使大地产生六种震动,所以称师子游戏三昧。狮子在百兽中独步无畏,佛陀是人中狮子,降伏一切外道,也无所怖畏,依此三昧力,使一切恶道地狱中的众生皆得解脱,得生于天上。
  师子卧
  又作狮子卧法。这是说比丘的卧法如同狮子一般,两足相叠,右胁而卧。又称为吉祥卧、吉祥睡。《中阿含》卷八《侍者经》中说:“阿难!汝卧当如师子卧法。(中略)兽王师子昼为食行,行已人窟。若欲眠时,足足相累,伸尾在后,右胁而卧。”
  师子身中虫
  这是指住于狮子身内,反啖食其肉之虫;用以比喻身于佛门却破坏佛法的恶比丘,或简称“师虫”。在《莲华面经》卷上说,譬如狮子命绝身亡,百兽尚且畏惧其威,不能啖食其肉,但是狮子之身自生诸虫,反而自啖食狮子之肉。以此来比喻佛法不是外道恶魔所能坏,但是佛法中诸恶比丘,就如同毒刺,从佛法内部破坏佛法。
  师子乳
  师子乳用来比喻菩提心。在《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七十八中说:“譬如有人以牛羊等种种诸乳,假使积聚盈于大海,以师子乳一滴投中,悉皆变坏,直过无碍;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以如来师子菩提心乳,投入无量劫业烦恼乳大海之中,悉令坏灭,直过无碍。”
  这是说即使有牛、羊等各种乳,积聚如大海,如果用一滴狮子乳滴于其中,就会使其完全变坏,以此来比喻如来的菩提心乳,只要一滴人于无量劫业力烦恼乳大海中,都会使其变坏,直接穿过无碍。
  师子吼
  师子吼比喻无畏宣说佛法,振聩众生出烦恼海。在《胜鬘宝窟》卷上本举出三种意义:
  1.如说修行。指所说如所行,言行一致而无有虚说。
  2.无畏说。指胜鬘亲于佛前,对大众纵任辩才,阐扬妙法,而无所畏惧。这种无畏又分二种:(1)不畏他人,是指即使大众中有超胜者临座,而菩萨还是泰然处之;(2)令他畏,是指菩萨能使外道惊惧惭愧,天魔震慑恐惧。
  3.决定说。这是指菩萨依究竟理说究竟教,能上弘大道,下利群生,邪无不摧,正无不显。
  此外,《维摩诘所说经注》卷一、《华严经探玄记》卷十八、《大智度论》卷二十五等也列举多种狮子吼的解释。其中,《大智度论》卷二十五并举出佛狮子吼与狮子吼的差别:狮子吼能令众兽惊怖,产生犹如濒临死亡的痛苦;佛狮子吼则无死亡的畏惧,且令闻者生起喜乐的心。
  〇与此动物相关的诸尊
  不思议慧童子
  不思议慧(梵名Acintyamati),为文殊八大童子之一,位列文殊曼茶罗第二院的东南隅。依仪轨所记载,此尊身呈金色,乘狮子,三昧耶形为独股棒。
  力波罗蜜菩萨
  …
  力波罗蜜菩萨乃十波罗蜜菩萨之一。力波罗蜜,即力到彼岸之意,密号勇力金刚,位于胎藏曼茶罗虚空藏院。全身肉色,穿羯磨衣,右肘伸展直竖,手握荷叶,叶上有一狮子。左手握拳插腰,面向右,视所持物。两足右内左外相交,坐于赤莲上。印契为二手内相叉,左右中指、食指、拇指皆竖头相合。诵此尊的真言及手印,即能消灭下劣的意识业力种子,获得思择力与修习力。并可降伏诸烦恼,断除一切惑业,于修道时决定胜解,一切天魔恶友不能改变,获得不退转的圣果。
  狮子宫
  狮子宫(梵名simha),为十二宫之一,尊形身呈金色,现狮子形,位于胎藏界外金刚部院北方。
  〇佛经中的故事
  在羊群中长大的狮子
  从前有一个猎人,在岩洞里捡到了一只生下来不久的狮子。恰巧这时母狮不在,猎人就把它带回来。猎者家中养了许多羊,这只小狮子就被羊哺乳养育着。
  由于小狮子生下不久就离开了母亲,根本不知道自己是狮子,自以为是羊的孩子,每天和羊群一起过着平安愉快的生活。它也和别的羊兄弟一样,学会了咩咩的叫声。
  有一天黄昏的时候,它们来到一条小河边吃草,小狮子忽然感到口渴,便走近河边拉长脖颈俯下喝水。这时候,忽然看到河底有一只狮子,张大了口,好像要跑出河面咬它一样,它吓了一跳,吼了一声跳起来。在旁边的羊群听到这个吼声,再也不敢和它在一起,纷纷走避。
  这时候,小狮子也感到非常奇怪,那么大的吼叫的声音,竟然是自己发出的,于是它再放大胆子走近前去探看,刚才那竟是自己的影子。
  这时候,母狮自从失去儿子以来,每天都到处寻找它的孩子,这日也正巧来到附近,拉长着脖子吼叫着,似乎像要震撼整个大地。
  小狮子听到这种巨大的吼声,心想:这声音竟然和自己方才的吼声一模一样?它不禁自己又试着大吼一声。于是,母子的吼声互相感应了。依寻着吼声,小狮子终于回到母狮的怀抱里,小狮子此时才了解自己原来不是羊,而是狮子。
  经中以此来比喻众生被外境所缚,认不清自己本来的面目,正如同雄狮沦落羊群,透过清净的法水,而能认清本来面目。
  天帝化身狮子
  佛陀的弟子迦叶尊者在往世生中,曾经是忉利天上的天帝。有一次当他俯视人间时,看到人间到处冲满杀、盗、淫、妄的罪行,众生被我见、邪见所蒙蔽,不明善恶,妄造罪业,以致堕落三恶道里,很难回生到人间。
  有一天,天帝召集护世四天王和所有的天众说道:“人类真是可怜愚痴,不懂佛法,恶法盛行,大都堕落不能上升。现在让我们下凡去,以我们的力量度化他们修学佛道,·使每一个人都能投生到天上来。”
  于是,天帝令天人们化做狮子,自己化为狮王,领头下降到人间来。
  这时,在人间出现了一群凶猛的狮子,在乡村和城市出没,危害人命。当初村民以为狮子吃人是为了充饥,索性按时送几个人去做狮子的食物,以解救众多人的生命。
  不料被送去当食物的,竟有人活着回来,起初大家不知为什么,日子一久,才发觉活着回来的都是善良的人。这才发现,狮子竟是专挑恶人吃。
  于是大家为了怕受狮子的危害,维护自己的生命,都谨记:假如不行善随时会丧失生命,从此再不敢杀、盗、淫妄等胡为,而开始行善。很自然地,到处人人奉行十善。当大家向善,认真学道的时候,那一群凶猛的狮群却不知去向。
  誓愿成佛的狮子
  在《杂宝藏经》卷六中,记载着世尊往昔为狮子的本生故事。
  从前,有一队商人出海寻宝,在返家途中,经过一片无人的荒野时,被一条身长数十米的巨大蟒蛇给层层卷住了,商人们惊恐万分,纷纷一心地向天地诸神祈求救命。
  此时,只见一只大白象和一头狮子双双疾走而来。狮子迅速地冲向蟒蛇,一脚将蟒蛇的头击碎,商人们总算逃过一场浩劫。但是由于这条蟒蛇十分巨大—当它的头脑被击碎时,瞬息间,从口里也吐出了毒气,让狮子与白象中了毒。
  脱险的商人们,看见狮子为了救他们而中毒,命已垂危,心中既感激又悲伤,就问狮子:“你是我们的大恩人,牺牲自己,解救了我们的性命。不知你有什么愿望,我们一定尽力完成来报答你。”
  “我有一个心愿,就是希望早日成佛,好救度一切众生。”狮子气若游丝地说着最后的心愿。
  商人们听了狮子的心愿,感动得掉下眼泪:“你的誓愿太弘大了!我们无法为你达成,但是如果你能成佛,请先为我们说法,让我们能够成就佛道。,,
  片刻后,狮子和白象都死了。商人们一面流泪,一面将它们的尸体火化,并建塔收埋它们的骨灰。
  这狮子即是佛陀的过去生,白象则是舍利弗之本生。
  象
  象(英文elephant),属长鼻目象科动物。一般的象属两个种,即印度象(亚洲象)和非洲象。象的特点是身躯高大,长鼻,腿呈圆柱状,耳大,头巨大;体毛浅灰至褐色,稀疏而粗糙;鼻孔位于灵活的长鼻末端,端部有一细小的手指状突出物,能拾取小物体,饮水时将水吸进鼻内,然后喷进嘴里。
  非洲象是现存最大的陆地动物,重可达七千五百公斤,肩高三至四米。印度象略小,重五千公斤,肩高二点五至三米。
  很多世纪以来,印度象就被用作重要的礼仪动物和役畜。象靠驭象者的指挥,一直在东南亚的伐木业中用来背负木柴。非洲象也用作役畜,但不普遍,因为象至少要到二十岁才能做复杂的工作,因此从来没有被真正驯化过。
  〇佛法中的含义
  经典中常提到象,例如以象王来譬喻佛的举止如象中之王。据《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三八一所载,佛有八十种好,进止如象王,行步如鹅王,容仪如狮子王。在《无量寿经》卷下记载,菩萨犹如象王,因其善调伏之故。
  白象也是高贵种性的象征,如释迦牟尼佛。菩萨人母胎时,即化作白象形,表示菩萨体性善柔和而且具有大势力。《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中记载:“尔时,菩萨观降胎时至,即乘六牙白象发兜率宫。无量诸天作诸伎乐,烧众名香,散天妙花,随从菩萨。”在《摩诃止观》卷二中说,六牙白象代表菩萨无漏六神通。象有大力,表法身堪能荷负;无有烦恼杂染,因而为白色。或言白象之六牙表示六度,四足表示四如意。普贤菩萨以乘之六牙白象,即比喻其大慈力。
  〇在佛教中相关的辞汇
  石象
  指石造的象,或象所化之石。根据《大明一统志》记载,象庄位于河南府,有石象,乃是东汉时西僧以象驮经来洛阳,后来此象化为石头。
  香象
  1.香象(梵名gandha=hastin,或gandha=gaja),是指由鬓角可分泌有香气液体的强硕大象而言,即是指发隋期的大象。根据《大毗婆沙论》卷三十等记载,此时期的象,其力特强,性情狂暴,难以制伏,要合十头凡象之力,才可抵一香象之力。
  2.香象又指象炉,是指于秘宗灌顶之道场,所用的象形香炉;以之烧香,受灌顶时,受者入坛前之际,先跨越香象,以此薰身而得清净。此外,日本净土宗的传法仪式中,也用象形的香炉,称为触香。
  香象渡河
  “香象渡河,彻底截流”,是譬喻听闻教法,所证甚深。经论中常以免、马、香象三兽之渡河,譬喻听闻教法所证深浅之别,如兔渡河则浮在水面,马渡则及半,香象之渡河则彻底截流。
  〇与此动物相关的诸尊
  普贤菩萨
  普贤菩萨(梵名Samantabha(ka),意译作遍吉,意为具足无量行愿,普示现于一切佛刹的菩萨,常被尊称为“大行普贤菩萨”。
  《大日经疏》卷一记载:普贤菩萨,普是遍一切处义,贤是最妙善义。是说普贤菩萨依菩提心所起愿行,及身、口、意悉皆平等,遍一切处,纯一妙善,具备众德,所以名为普贤。
  普贤代表一切诸佛的理德与定德,与文殊的智德、证德相对,两者并为释迦牟尼佛的两大胁侍。文殊驾狮、普贤乘象,表示理智相即、行证相应。
  普贤菩萨是大乘菩萨的代表,象征着究极的大乘精神。
  普贤延命菩萨的形象,依据经典记载,二臂如满月童子,头戴五佛顶冠,右手持金刚杵,左手持召集金刚铃。坐千叶宝莲花,花下有白象王。象王足踏金刚轮,轮下有五千群象。另有二十臂像则通身是金黄色,头戴五智宝冠,左右各十只手,各持不同法器,坐于千叶莲花之上。花下则有四白象。与二臂像座下之有千群象不同。
  香象菩萨
  香象菩萨(梵名Gandha—hastin),意译为乾陀诃提菩萨、乾陀呵昼菩萨、健陀诃娑底菩萨;又作香惠菩萨、赤色菩萨、不可息菩萨;密号大力金刚,或护戒金刚。
  香是遍满无碍之义,象代表行足大力之义。香象,即是代表诸行果满。
  此菩萨为贤劫十六尊之一。位列于密教金刚界曼茶罗的外院方坛,南方四尊中的第一位菩萨。香象菩萨的形象身呈白肉色,坐莲花上,右拳在心前,手上执持莲花,莲上有香器,左拳置于腰上。
  大圣欢喜天
  大圣欢喜天(梵名Maharya-nandikes/vara),全称大圣欢喜大自在天神,略称作欢喜天、圣天;又称作诚那钵底(梵名Gana-pati),有诱导者之意,或译作常随魔。别名为毗那夜迦(Vinayaka)。为佛教护法神,又称为“象头财神”。大圣欢喜天能护佑行者获得财富、世间成功、夫妻和乐。
  大圣欢喜天在密教中,被视为增益法的财神,如果持诵此天的咒语,不论是求升官发财,求世间珍异财宝,求伴侣,皆得满愿,或是祈求夫妻和乐,愿得子嗣,皆有灵验。
  大圣欢喜天又称为象头财神,原来是印度神话中的神只,称作甘尼沙(梵名Gane~a、Ganesh)。相传是湿婆神(即大自在天)与其妃乌摩(Urea)之子,与兄弟共同统辖其父大自在天的眷属。其形象为象头大腹,缺一牙,有四臂,乘鼠。
  关于其尊形为象头的来由,相传甘尼沙是在湿婆神外出时诞生,父子俩并不相识。有一天,乌摩要沐浴时,湿婆神自外归来,甘尼沙却守在门口,禁止湿婆神闯入,而与湿婆神战斗。湿婆神在大怒之下,砍落了甘尼沙的头,待怒气平息时,才得知甘尼沙是自己的儿子,于是允诺将所见第一只动物的头砍下给甘尼沙作头,恰巧其所见的第一只动物为象,因此甘尼沙就成为象头人身的模样。
  至于甘尼沙缺一牙的缘故,相传则是有一次,当湿婆神在开拉沙山睡眠时,波拉修拉玛来见湿婆神,却遭甘尼沙的阻挡。于是两人便发生了争执,在争执中,甘尼沙失掉了一牙。
  大圣欢喜天的尊形,在胎藏界曼茶罗外院北方的欢喜天图像,有双身与单身二种传图,单身像为象头人身,面稍向左,鼻向外转,右方的象牙折断。此中,又有四臂、六臂、八臂的分别。四臂像右手执钺斧、欢喜团,左手执棒与牙。六臂像则右手执棒、索、牙,左手执剑、欢喜团、轮。
  此外,也有手持金刚杵、荷叶与萝卜根者。双身像呈夫妇合抱站立状,男天的脸靠在女天的右肩上,女天的脸靠在男天的右肩上,互相注视背部,二天手足皆柔软端正。男天着赤色袈裟;女天头系华鬉,手足缠绕璎珞。二天皆为白肉色,着赤色裙,各以两手互抱腰上。
  在金刚界成身会等,列于外金刚部,身呈白肉色,一手执萝卜根,一手捧欢喜丸,坐荷叶座。
  〇佛经中的故事
  盲人摸象
  在《大般涅槃经》卷三十二中,有一个盲人摸象的故事。
  曾经有几个盲人,他们想知道大象到底长什么样子。
  当他们来到象的身边时,他们就上前以手代眼,用手摸着大象,一个摸到象的肚子,一个摸到象的耳朵,一个摸到象的脚,一个摸到象的尾巴,一个摸到象的鼻子。
  回到家里,盲人们就讨论起象的样子,摸到耳朵的盲人就说道:“我知道了,象长得像畚箕一样。”
  摸到象肚子的盲人听了这句话,就急忙地说道:“才不!你所摸到的并不是象,象就是像墙壁一样,平平的一大片。”
  摸到象尾巴的盲人说道:“你们俩说的都不对,象明明是像根大绳子。”
  “胡说!”摸到脚的盲人在听完这三人的话后,很不以为然地说:“你们都乱猜,象哪里像畚箕、墙壁、绳子?真正的象,就是像一根柱子,圆圆的,高高的。”
  最后,摸到象鼻子的盲人,也急着说:“你们摸到的一定不是象,我知道象的样子,象应该长的像个钩子一样。”
  盲人们以自己有限的知见,来形容象的模样,犹如世间人凭一己之偏见来揣度佛法的广大。
  提婆达多以醉象害佛
  往昔,佛陀在世时,提婆达多企图加害释尊。于是唆使阿阁世王,趁世尊到城中时,放出一头狂暴的醉象,冲向世尊一行人,意欲谋杀佛陀。这时,释尊的弟子,其中有尚未解脱者,都向四处逃窜,王舍城里的人惊慌哭叫。在紧急的当下,大家也束手无策。
  一旁的提婆达多却心中暗喜,心想这次必定能达到目的。
  释尊目睹这头凶性发作的巨象冲来,一点也没有惊慌,只见释尊从五指指尖中化出五头狮子。凶暴的大象,突然看见眼前强悍的狮子,惊慌之下,害怕得全身伏在地面,向释尊的脚礼拜,完全为释尊所驯伏。
  象王的布施
  在南传《本生经·婆那树品》中,有佛陀往昔为象王行布施的故事。
  往昔菩萨投生到雪山地方一头母象的胎中。当菩萨从象胎出生时,全身洁白,犹如银子,双目像宝石一样,发出五色光明,口色深红如赤绒毡,鼻如银环作黄金斑,四足光亮如加髹漆,这些种种的相好都是由十波罗蜜所庄严。等到菩萨象知识成熟,山中的群猴都追随侍奉着它。如是,它在八万猴群围绕之下,在雪山中安居。后来见到群居生活中有过患,便离开猴群,独自移居到森林中。因为它有德的缘故,被称为有德象王。
  有一天,有一位居住在波罗奈林中的人,到雪山上寻求生活的资粮,一时迷了路,心里十分恐惧,彷徨着中高声呼救、叹气。有德象王听见他的呼喊,心生不忍,便向他走去。那林中人见到象来,惊慌逃避。象王见他逃跑,马上站住。那人见象站住,便也站住,及见象走近,就又连忙奔逃了。象王见状又站定,这时林中人心里想道:“那象见我逃时便停下来,见我停了又走过来,大概没有害我的意思,或者是要救我吧!”便鼓起勇气站住不动。于是有德象王走过来问他:“你为什么一边走路一边叹气呢?”林中的人回答道:“因为我走错方向,迷了路,心中非常恐惧。”
  于是,象王便带他到自己的住处,住了几日,供给他各种果子吃食。待那人恢复气力后,一日,象王对他说道:“不要害怕,我带你回去吧!”便叫他坐在自己的背上。没想到这个林中人却心怀鬼胎,坐在象王的背上,暗自将路径记下。一会儿,象王带他走出森林,到了通往波罗奈城的大路,仔细嘱咐他说:“从这条路走去,你就可以安全返家了!但是你千万别将我的住处告诉别人。”
  那人到了波罗奈,路过卖象牙的商店,见到象牙工人正在用象牙雕刻器物,便问工人:“如果有活象的牙齿,值钱吗?”工人答道:“当然,活象的牙齿,比死象的牙贵得多呢!”林中人一听,马上生起贪念,想到救他的白象的象牙,于是就带了粮食与利锯,来到有德象王的住处。
  有德象王见了他,问道:“有什么事吗?”那人贪婪的说:“我家中贫困,实在活不下去了。所以特地来向你讨一点牙齿的断片,你如果肯给我,我拿去卖了,便可靠这点钱过活。”象王听了就说:“那你就锯了我的牙带去卖吧!”象王屈了腿卧在地上任林中人锯了两边的牙尖?然后,象王用鼻子卷起那两块牙片对林中人说:“我将这牙齿给你,并非因为我不爱惜这牙齿,这牙齿具有一切智的功德,能解一切法。它对我是比千种功德、十万种功德更为可贵。我送你这牙齿,是为了获得一切智。”便将一对牙片,送给他了。
  林中人将象牙拿回去卖掉,很快钱就花光了,便又厚着脸皮到有德象王住处来,向象王说:“我卖掉你的牙齿,所得的钱都还债了,请你将剩下的牙齿再给我吧!”象王应允了林中人的请求。又同上次一般伏倒身体,将剩下的残牙给他了。
  林中人并不以此为满足,在卖掉了象王的象牙后,又跑来找象说:“我无法生活了,将牙根也给了我吧!,,有德象王依旧答应了,又同以前一样,任这恶人从象王的鼻子,爬上那像开罗沙峰的头顶,再用脚跟踏住两边的牙根,将牙肉扳开,用锯子锯取牙根而去。
  由于恶人仍然不知悔改,于是他的恶业随即成熟,大地忽然进裂开来,从阿鼻地狱立刻射出火焰,将恶人包围缠卷进地狱中。
  女颜宝象的故事
  在南传《本生经·羚羊品》中,有一则关于象受到语言影响的故事。
  释迦牟尼佛的过去生中,曾经是一位大臣。当时大王有一只宝象,名叫女颜,性情温驯,从不伤害他人。有一天,群盗于夜半在象舍附近议论说:“这样做,就可以撬开门窗了,再……就可以潜进去把东西全部偷光了。去抢劫时,必要时就杀人。能这样,被抢的人才不敢抵抗。做盗贼的不应被道义心所束缚,非要残忍、凶恶、暴虐不可。”一连几夜,盗匪都在这里商议如何做坏事。宝象每夜听到他们所说的话,还以为他们是在教导自己,便想:“那么我也非残忍、凶恶、暴虐不可。”隔天,宝象见管象者到象舍来,便用鼻把他捉起来掷杀在地上。尔后,不论遇到什么,都一一弄毁或杀害,就像发狂一般。
  于是人们只好将宝象疯狂的事报告国王。大王便派菩萨大臣去看看象是被什么激怒,以至于发狂了。
  大臣来到了象舍,只见象的身体并无病伤,便揣测也许是有谁在象的近处讲了什么话,激怒了象吧!便问那管象者:“近来有谁曾在象舍附近说了些什么吗?”管象者回道:“有的,盗贼曾在这里商议事情。”
  菩萨就回去禀告王说:“象的身体无病,是因为听信了盗贼的话才被激怒的。如果能请有高德的沙门或婆罗门,坐在象舍里作道德的谈话,也许就能再将象驯服了!”王道:“尊者,那么就照你所说的去做。”
  大臣于是请有高德的沙门、婆罗门等去坐在象舍里,并请求他们作道德的谈话。这些高僧大德便集在一处谈论道德道:“不应打人、杀人。人要有德行,能慈悲、忍辱。”象听了,又以为这是在教导它,以后要行道德,于是又恢复以往的和顺温驯了。
  虎
  虎(英文名Tiger),是最大的猫科动物,一般人都认为虎会吃人。其实,绝大多数的虎都怕人,吃人的虎其中大多为老的老虎或病虎,因为捕不到其他的野兽,只好吃行动最慢的人类。
  虎几乎可生活于任何气候之下,炎热的马来雨林,干燥的印度刺生植物林,以及严寒的中国东北雪林,都有其踪迹。它在橡树林中、茂草中、沼泽中也都能生活。老虎喜欢生活在有荫蔽的地方,不像狮子那样,喜欢生活在开阔的草原上。
  成年老虎通常单独生活,夜晚出猎的老虎,遇到同类会碰触头,再分手。猎到猎物时,也不一定独食之,有时会共享猎物。
  老虎藉好几种啸声彼此联络,长啸时可声传三公里远。
  〇佛法中的含义
  在经典中,虎也是常见的动物。在印度,萨堙太子舍身饲虎的故事广为流传,在禅宗也有许多和老虎有关的故事。据《续高僧传》卷十六《僧稠传》中记载,北齐僧稠曾诣怀州西王屋山修习禅定,听闻门外两虎交斗,咆响震岩,就以锡杖从中调解,各散而去。此外,隋代昙询禅师亦有此事迹。而《永嘉玄觉证道歌》中所说:“降龙钵,解虎锡,两股金环鸣历历”即是指这个典故。
  梁武帝时,有一个禅师,人称伏虎禅师,居于拾宝岩,每隔十日则坐禅人定,身心寂静。有时或绝粮半月,但是精神反而显得怡然安适。伏虎禅师夜行山中时,老虎不但不敢伤害他,而且都会避开他。武帝听闻此消息,就赐给他“伏虎禅师”的封号。后来莫知所终。
  唐马祖禅师的法嗣华林善觉,平日身边有大空、小空二只老虎为侍者,禅师在夜里步行时,常七步一振锡,一唱观音名号。宰相裴休问他如何驯伏老虎,他回答:“山僧常念观音。”
  宋代初年,有一个志逢禅师,号大扇和尚。宋乾德五年(967),居于云栖山,山中有老虎,每当僧人至,老虎则驯伏,世人称伏虎禅师。 〇在佛教中相关的辞汇
  虎溪三笑
  虎溪三笑是描述儒者陶渊明与道士陆修静,相携访问在庐山修行的高僧慧远。慧远大师在山上修行,以虎溪为界,不曾跨越过至山下。但是在归途中三人谈笑而行,送客的慧远不觉间跨越了他禁足的虎溪,三人因此相视而笑,这就是虎溪三笑的由来。
  似虎奔山
  禅宗用语。意为“如龙得水”。这是说老虎本来就是纵横在山野,如果不靠山,即难发挥其本能威力;于禅林中,转指修学者如果能证悟生死大事,则犹如虎之靠山、龙之得水,而自然显现活泼泼的大作为。《禅苑清规》卷八《坐禅仪》中说:“若已有发明者,可谓如龙得水,似虎奔山。”
  伏虎寺
  伏虎寺位于四川西南峨嵋山的伏虎山麓,距报国寺西一公里处。宋绍兴年间,由行脚僧心安开建。最初名神龙堂,后来因附近常有老虎伤人为患,而建尊胜幢以镇压,后来更名伏虎寺。但也有说是因寺的后山,山形似蹲虎而得名。明末毁于兵火。清顺治八年(1651)又建虎溪精舍,经十余年始成,前后共十三进,为人山第二大丛林。
  虎跑泉
  虎跑泉位于江西九江县南之庐山东林寺后,亦即于上方舍利塔之北方峰顶上。虎跑泉名称的由来,是晋代慧远与莲社诸贤常于此峰顶游赏,每每因为水源太远而劳苦。有一日,忽然有虎跑而自石中出泉,遂得虎跑泉之名。
  十地虎狼
  出自合部《金光明经》卷三《陀罗尼最净地品》,指十地的菩萨犹有虎狼之畏,世尊为说十种陀罗尼咒,菩萨各诵持其咒,可度脱一切怖畏、恶兽、恶鬼、人、非人等灾横烦恼,解脱五障。虎狼的说法,依《妙法莲华经玄义》卷二下所载,圆教认为肉身可超登十地,故十地菩萨的肉身虽超登十地,已破烦恼而无地狱之业报,但犹有前业所感的肉身,不能免去被虎狼所食之畏。余教则谓肉身于一生之中不登十地,所以虎狼作烦恼解。
  〇佛经中的故事
  舍身饲虎的萨棰太子
  在《菩萨本生鬘论》中,记载佛陀本生舍身喂虎的故事。
  佛陀往昔在因地中修行时,曾经为太子,名为萨捶。因感于世间无常,人生短暂,而舍弃家庭,脱离爱欲人山,过着修道的生活。
  有一天,他从山上看到悬崖下有一只拖着羸弱的身躯,饥饿得哀号的老虎。它的身旁紧靠着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虎,却无力喂养孩子。太子心中非常悲伤,再这样下去,母虎和幼虎都会饿死,于是他心想:“我这肉身是如此危脆不实,现在正好有供养布施的机会。”于是他从悬崖峭壁上纵身一跃,但是,由于老虎实在太虚弱了,连吃他的体力都没有,于是太子只好以削利的竹子,刺血喂虎,老虎有力气之后,才能吃他。萨缍太子身上虽受着极大的痛苦,心中却没有任何动摇,并为自己的肉身能舍于布施而欢喜。
  熊
  熊(英文名bear)为大型食肉动物。熊通常为杂食性,多数都爱吃蜂蜜。熊在累积脂肪后,便连续睡过大部分冬天,但这只是长期蛰伏,并非真正的冬眠。野生的熊大约有十五至三十年的寿命。
  〇佛法中的含义
  在《百喻经》中有一个关于熊的故事。
  以前,有一位老妇人在树下休息,有一头熊想来抓她。这时老妇绕树逃避,熊随即在后面追逐,并且一手抱住树,另一手去捉老妇。老妇急了,赶忙缘树按住那只伸过来的手,与原先抱着的那手一道都按在树上,熊就这样合抱着树,动弹不了。
  这时恰巧有另外一个人来到这儿,老妇对他说:“你帮我一道捉住它,杀了之后,肉大家平分。”那人就上来帮着捉住熊。等捉定了,老妇即刻舍熊而走,那人后来就被熊困住了。这样的愚人,遭到世人的嗤笑。
  佛陀以此来教诲弟子,凡夫之人也是这样,作了一些不合正理的论说,并不完善周密,文辞也繁冗重赘,有着诸多毛病,还没写完,就舍下死去了。后人阅读了,想替它作解释,却无法明达它的意旨,反而被这论说困住了,就如那个愚人代别人捉熊,自己反被困住一样。
  〇佛经中的故事’
  友善的熊
  在《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传事》卷十五中记载了一个熊菩萨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樵夫,人山砍柴,不知不觉天色就晚了,樵夫急着赶回家,没想到不久之后天又下大雨,樵夫迷失了道路。在万分焦急中,他东奔西走,寻觅隐藏的地方,匆忙中走入一个石窟,看见一只大熊,正卧睡在角落里,樵夫非常害怕,但是天黑了,外面又下大雨,于是,只好忍住害怕,勉强待在山洞里。
  大熊醒来之后,对樵夫很友善,一点也没有伤害他的样子。因此,他慢慢不害怕了,当晚,就在那里住下来。可是,连绵不断的大雨,连续下了七天,这期间大熊常以许多甘果美水供养樵夫。
  过了七天,天晴了,大熊便把樵夫带出石窟外,指示他的出路。在分别时,大熊对樵夫说:“你千万不要把我住的地方告诉别人,以免猎人找来。”樵夫回答:“你放心,你救了我,你住的山洞我一定不会告诉别人!”
  樵夫走出崎岖的山路不远,就遇到一个猎人,猎者问他:“樵夫!你从什么地方来?有没有看见野兽?”
  “我看见一只大熊,但是他有恩于我,我不能告诉你大熊的所在!”
  猎者说:“你是人类,它是畜类,应该人类相亲,为什么要去庇护一只大熊呢?你应当告诉我它的住处,有了财利,我当然与你共分!”
  樵夫动了贪念,便把大熊的住处告诉猎者。猎者闻言大喜,随即依照指示,很快将大熊擒住杀了,分了许多熊肉要给樵夫。正当樵夫伸手要取熊肉时,忽然,二只手臂竟无缘无故断了。猎者看了,万分惊恐,连忙问道:
  “你有什么罪过?忽然这样?”
  樵夫含?目哀号道:“这只熊待我如同慈父亲子,我今忘恩负义,出卖了它,这一定是我的罪报!”
  猎者听了这话,心生恐惧,不敢食熊肉,便把它带到僧团,祈求佛陀开示。
  佛陀告诉大家说:“这只熊是菩萨,未来出世当得做佛!”
  于是,大家就为熊建塔,把它供养起来。
  犀 牛
  犀(英文名Rhinocerm),属奇蹄目,犀科,身体庞大,腿短,以草、树叶、嫩枝为食。现生的五种犀,分布在非洲及东南亚,但在史前时代,却遍布欧洲、北美及亚洲北部。
  体型最大的印度犀,肩高一点七米,重约一点八吨;独角,呈黑色,长约三十厘米,亦有达六十厘米者;皮肤上有褶襞,状如甲胄,但刀、矛仍然可以刺人。居于芦苇或茂草丛中,现属保护类动物。
  印度尼西亚犀一度分布于孟加拉、缅甸、婆罗洲、苏门答腊和印度尼西亚,现在近乎绝种。
  〇佛法中的含义
  经中称犀牛为“竭伽毗沙拿”,又作法伽毗沙拿、佳伽婆沙、渴伽婆沙、喝伽毗沙拿,据《玄应音义》卷二十四载,“竭伽”,译为犀牛,“毗沙拿”,译为角,即指犀牛的一角;“一”即“独”之意,所以用此语比喻独悟的独觉圣者。
  在禅宗也有和犀牛有关的公案,称为“盐官犀扇”。此公案又称作“盐官犀牛扇子”、“盐官索扇”,乃唐代马祖道一的法嗣盐官齐安与侍者问答的一则公案。《从容录》第二十五则:“盐官一日唤侍者:‘与我递犀牛扇子来!’侍者云:‘扇子破也。’官云:‘扇子既破,还我犀牛儿来!’侍者无法。资福画一圆相,于中书一牛字。”
  第六章
  鸟禽类动物
  鹅
  鹅(英文名Domestric Geese),鹅是驯化的雁,很可能在石器时代就被人类驯养了。据史料记载,远在古罗马大军攻人属于现在德国的地区时,他们就已发现有许多鹅,于是就把鹅带回罗马养殖。鹅对人类有许多用途,不但可用鹅毛做成极舒服的床,或是书写用笔,在火鸡尚未引进欧洲之前,鹅肉还是极重要的传统冈食。
  〇佛经中的含义
  经典中常以鹅王来比喻佛陀,如佛陀身上所具足的三十二相之中的第五相,为手足指缦网相。此一相好即是指佛陀的手指足迹间的缦网呈金黄色,纹样如同绫罗,如同鹅王的蹼;这是因为佛陀久远劫来,常修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等四摄,所以感得此相。: 此外,佛陀行走时,安详徐步的样貌,也常以鹅王来比喻。如《央崛摩罗经》卷一中说:“尔时,世尊犹如鹅王,庠行七步。”
  在《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十二中,举出天上的鹅王有五种功德:(1)染合有时;(2)呼鸣无畏;(3)量宜求食;(4)心无放逸;(5)不受诸鸟谄佞言辞。
  而修行人如果能具足抉择法要的眼光,也称之为“鹅王眼”。因为如果把水与乳汁放置在同一容器中,这时鹅王只会饮乳汁,而留下水。另一方面,也代表圣者虽然处于污秽的世间,但不会被污染。
  〇与此动物相关的诸尊
  月天子
  月天(梵名Candra^),又称作月天子、宝吉祥天子。梵名音译作旃陀罗、战达罗、战捺罗。印度婆罗门教将月神格化,称为月天。在佛教中归属于十二天之一,金刚界曼茶罗外部二十天之一,胎藏界曼茶罗外金刚部院之一尊。
  《长阿含经》卷二十二中说,月天子住于月宫殿,宫中有一大辇,为青琉璃所成,高十六由旬,广八由旬;月天子即于此辇中与诸天女和合受乐种种五欲功德。其寿五百岁,子孙相承以持彼月宫。月天身有千光,五百光下照,五百光傍照,故又有千光明、凉冷光明等异名。
  在密教,以月天为拥护佛法的天部之一,安于胎藏界外金刚部院西方拘摩罗天之旁。在胎藏现图曼茶罗中,月天身呈白肉色,乘坐三鹅,左手当胸,屈中指、无名指、小指,右手执杖,杖头有半月形。
  〇佛经中的故事
  鹅珠的故事
  《大庄严论经》卷第十一中记载一个比丘为保护鹅而受伤的故事:
  往昔有一个比丘,次第乞食,来到以穿珠为业的人家前,站立于门外。这时珠师正为国王穿摩尼宝珠,比丘的衣色照映在彼珠上,使珠色红赤。而穿珠师见有比丘,立于门外,即人家宅内为比丘取食。就在此时,有一鹅见到赤色的摩尼珠,以为是肉,即将珠吞下。当珠师拿食物施给比丘后,要找寻摩尼珠时,却找不着。由于此珠价值昂贵为王所有,而珠师因为家里贫穷,且所失为王的宝珠,所以心中十分着急,因此就对比丘言:“还我珠来!”
  这时比丘心想:“现在此珠被鹅所吞食,如果将实情告诉珠师,珠师必将杀鹅以取出宝珠。”因此,为了持守禁戒并维护鹅的性命,他只告诉珠师,宝珠不是他拿的,然后默然而立。
  珠师又问:“这里更无他人,不是你那么是谁偷了此珠?”由于比丘不肯说出实情,珠师益加相信宝珠是比丘所拿。随即关闭门户,不准比丘离去。比丘眼见求救无门,便默然敛身端坐。再几经询问后,比丘为持戒的缘故,仍不肯说出是鹅吞下宝珠的事。并表明宁舍身命也要守护禁戒。于是珠师将比丘绑起来,以棒击打,逼问比丘宝珠在何处。比丘依旧表示没有拿珠子,也坚持不说出实情。
  于是珠师便涕泣顶礼比丘足,请求比丘还他宝珠。比丘依然回答:“我实在没有拿宝珠。”这时珠师为贫穷所迫,又无法找回宝珠,便又起瞠心,继续棒打比丘。比丘忆念着佛陀教戒,以佛往昔所行的种种忍辱行,来惕励自己不可毁坏戒行。终至为珠师打得耳眼口鼻尽皆流血。
  这时,吞了宝珠的那只鹅,因走过来啄饮比丘的血,被忿怒的珠师打到而死去。比丘见鹅被打死,即涕泣地说:“我为了保全你的性命而受诸苦恼,却不料你却先我而死。”穿珠师疑惑地问比丘:“鹅与你有何关系,竟使你如此忧愁?”
  比丘回答:“这是因为我的心愿没有得到满足,所以才愁忧不乐,我原先希望能以己命换鹅活命,不料,现在鹅却死了,心愿也无法满足了。”
  珠师听了更加不明白,就请比丘进一步说明。于是比丘就将是鹅吞食了宝珠的经过,及自身欲学佛在因地为菩萨时,为众生割截手足不惜身命的行持,故而为保全鹅命,宁舍身代之的原委告诉珠师。珠师听了之后,随即剖开鹅腹,果真找到遗失的宝珠。
  珠师寻回宝珠后,大哭失声,在比丘前忏悔己过。
  金色鹅
  南传《本生经》中记载着一只金色鹅的故事。
  往昔舍卫城中有一位居士,常拿大蒜供养比丘尼教团,比丘尼众时常为了取大蒜而到他家中或农园去。
  有一次,居士的家里已经没有大蒜了。偷罗难陀比丘尼与一些比丘尼们来要大蒜,居士因为家中没有大蒜,就请她们到农园去取。偷罗难陀一行人随手取了许多大蒜走了。看守园子的园丁见了很生气,认为比丘尼们怎可无限制地拿取许多大蒜,于是便把这事— 一方面比丘尼们听了园丁的话也生气了。最后连比丘众都听说有这件事情,于是就去禀告佛陀。佛陀把偷罗难陀训诫了一番后,向比丘众随机说法道:“贪欲的人,是不可能得到施主们的信心的,以这个事实我们就可以了解。而偷罗难陀的贪欲,则是有她前生的因缘的。”
  接着佛陀说出了下面的这一段往事来:“从前,有一只身形雄大、全身被覆着金色羽毛的鹅,它的过去生是从人间投生过来的,因为曾修习过智慧波罗蜜,因此虽为畜类,却具有宿命通。
  有一次,这只金色鹅用宿命通观察它过去的因缘,知道自己前生是人,而且有妻室儿女;又看到自从自己死后,妻子和三个女儿都投靠在别人家里,替别人做事,过着困苦的日子。它看见自身的金色羽毛,就想法子要帮助妻子女儿过好一点的生活,于是来到妻子的住处,停在屋梁上。妻子和女儿见到金色鹅,都觉得很惊奇。
  金色鹅就对女儿说:“我是你们的父亲。”
  妻子和女儿惊奇地追问道:“我们的父亲是人,已经去世多年了,你为什么自称是我们的父亲?”
  “没错,我在人间死后,就投生为鹅,知道你们生活困苦,所以特来相会。此后你们毋须再受雇于人,过辛苦的日子。我身上的羽毛,具有很高的价值,我给你们每人一把羽毛,将它卖了,就可以安乐地度日了,并臣我这羽毛还可再长,因此以后若还有需要,我可以再来。”金色鹅说明了前世的因缘并表达了愿帮助母女的心意。
  说完,金色鹅给了羽毛便飞走了。此后那母女四人因金色羽毛的关系,就过着很富裕幸福的生活。
  然而,有一天,妻子却对女儿说:“女儿啊!畜生的心是不可靠的,你们的父亲总会有一天不到这里来,那我们的生活怎么办呢?这次他来时,我想将它的羽毛统统拔掉,收归我们所有吧!”
  “如果这样做,父亲一定会觉得很痛苦的。”一听这话,女儿们都表示不赞成。但是妻子已经铁下心了。有一天,金色鹅来的时候,妻子便招呼说:“来来来,到这边来!”等金色鹅来到身边,就用双手把它捉住,把羽毛统统拔了下来。因为她贪心的缘故,所拔下的羽毛都变成了白色的,一根金色的都没有。
  佛陀说完过去的因缘之后,就告诫大众:“拿别人的东西,一定要知道适可而止,即使所得的是很少,也应该满足才好,绝不可作更多的贪求。偷罗难陀比丘尼的贪欲,并不始于今日,前生也是贪得无厌的。那时她因贪欲而失去黄金羽,今生因贪欲之故,得不到大蒜。今后她将吃不到大蒜了。别的比丘尼也将因偷罗难陀之故,同样地吃不到大蒜了。,,
  那时的婆罗门的妻子即今偷罗难陀,三个女儿即今三个比丘尼,而那金色的鹅就是释尊。
  鸡 ; ,
  鸡(学名Gallusdomesticus),源自几千年前东南亚地区的野鸡(Gallusgallus)。由于人为育种的关系,产生了许多不同的品种,其大小颜色和形状的差异都很大。不同的品种具有不同的特性,肉鸡供肉用,产蛋鸡专供生蛋用,有的则是养来玩赏用的。目前只有斗鸡的模样比较像它的祖先。
  目前还不断在改进各种鸡的育种技术,以期产生更优秀的品质来。举例来说,一九四O年一只母鸡最多一年可产下一百个鸡蛋;至今一只鸡每年可以生产三百个蛋。现在鸡肉和鸡蛋已经成为极普遍的食品了。
  〇佛教中的含义
  在经典中,鸡是十二兽之一。十二兽的说法,出自于《大方等大集经》卷二十三《净目品》。又称十二时兽。是指每十二日交替司职时辰,常于阎浮提内游行教化的十二兽。这十二兽分别为:鼠、牛、狮(虎)、兔、龙、蛇、马、羊、猿、鸡、犬、猪;乃菩萨为度化众生之所变现,一日一夜常有一兽遍历人间天上,教化众生,余十一兽则安住修慈,如是周而复始。
  而在佛典中也曾用金鸡来比喻众生本具的清净自性。相传金鸡是栖息在天上金鸡星之鸡,此鸡于天上报晓,则地上的群鸡也相应而鸣和。《祖庭事苑》卷五中说:“人间本五金鸡之名,以应天上金鸡星故也!天上金鸡鸣则人间亦鸣。”
  而《造像度量经》中,则以“鸡子面,,来形容菩萨的脸型。鸡子,即鸡蛋。又根据《造像度量经续补》中记载,鸡子面为发攒高八指,顶尖宝严二指,面形似鸟卵,具喜悦慈爱之容。目长三指,宽一指,如莲花办。耳长四指,两脾距枢之外边相有十九指,作天男之相而无髭。
  〇与佛教相关的辞汇
  以鸡为凤
  禅宗用语。是指无法分辨正法和妄想的迷妄情境。鸡是凡鸟,凤是灵鸟;错认凡鸟为灵鸟,就如同以瓦砾为珠玉,禅林乃用以比喻以邪见为正见,认妄想为佛性的迷妄情境。
  乌鸡雪上行
  禅宗用语。乌鸡行于白雪上,黑白分明,丝毫不杂,以乌鸡喻指理体平等;以白雪喻指事体(现象)差别。比喻事与理之间、平等与差别之间的任运妙用。
  假鸡声韵
  禅宗用语。指宵小模拟鸡叫声,试图伪装欺骗的意思。原典故出自于《史记·孟尝君传》,书中记述孟尝君被秦兵追杀时,夜半要通过函谷关时,其食客冯欢模拟鸡叫,守关者平时依凭鸡鸣而开关门,因此让孟尝君得以安然通过。《从容录》卷二中说:“假鸡声韵难谩我,未肯模胡放过关。”
  〇佛经中的故事
  鸡与猫的故事
  在《杂宝藏经》卷三中记载:
  往昔,释尊在过去生曾经是喜马拉雅山附近非常威武的一只鸡王。它的鸡冠鲜红,全身纯白,它经常告诫鸡群:“大家不可远离这里到城中去,因为城里大街小巷和村落,都有人类居住,他们一看见你们,就想捉来吃,千万要提高警觉。此外,还有很多敌人在身边,如果稍不小心,就性命难保。”
  当时,某村里有一只猫,它听说喜马拉雅山附近住有鸡王和它的一群部属。一天,猫怀着野心,来拜访鸡王。
  猫很和善地说:“鸡王啊!我想嫁给你做太太。你是如此威武,鸡冠血红,全身洁白,气宇不凡。倘若我们能共同建立一个温暖的家庭,生命会很充实安稳,生活也会充满快乐。”
  鸡王识破猫的诡计和阴谋,就直接驳斥她:“黄眼睛的恶徒,花言巧语,看到任何东西都不怀好意,你们这群猫族一趁我不注意,就把我们吃掉。娶你这种家伙做太太,性命难得安全。”
  猫儿见到自己的诡计被鸡王识破,只好悻悻地离去,而鸡群在鸡王智慧谨慎的守护领导下,也得以继续安稳地生活。
  故事里的鸡王即是释尊,猫是提婆达多的往昔。
  舍利鸟
  舍利为产于印度的一种鸟。音译奢利、奢梨迦、奢喇,意译为鸲鹆、鹦鹆、鹜鹭、春鹦、春鹜等,或称百舌鸟、反舌鸟等。
  舍利鸟全身黑色,只有颈部带黄色,嘴赤,身形为雀的二倍大,如同鹦鹉能暗诵人语,性极伶俐。七中说:“于彼处中堕畜生行,诸众生等种种名字,随业分异,如业所造,所调叔迦(鹦鹉鸟)、奢梨迦(鹦鹆鸟)、拘翅罗(鸦鸥鸟)。”《大楼炭经》卷二《阿须伦品》中说:“树上有飞鸟止,名为鹤、孔雀、鸲鹆、白鸽,悉在树上,甚好相和而鸣。”
  佛陀十大弟子中,智慧第一的舍利弗(梵名sa^riputra),舍利弗之母为摩伽陀国王舍城婆罗门论师之女,由于其出生时眼似舍利鸟,所以名为“舍利”,而“舍利弗”就是“舍利之子”的意思。
  迦旃邻提
  迦旃邻提(梵名kacilindi),水鸟名。又作迦旃邻陀、迦遮邻地、迦遮邻底迦、迦旃连提迢、迦真邻、迦真邻底迦、迦止栗那、迦邻提。意译为“实可爱鸟”。《大般涅槃经》卷八中说:“迦邻提及鸳鸯鸟,盛夏水长,选择高原,安处其子,为长养故,然后随本安稳而游。”《正法念处经》卷三十中也说:“迦旃邻提,海中之鸟,触之大乐。有轮王出,此鸟则现。”
  迦旃邻提鸟之毛细而软,可编织成衣。所以《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二《陀罗尼护持国界品》中说:“如迦遮邻底迦柔软妙服,触之悦意。”《往生论》中也说:“宝性功德草,柔软左右旋,触者生胜乐,过迦旃邻陀。”《慧琳音义》卷十九中说:“迦止栗那绵,亦名迦真邻底迦。瑞鸟名也。身有细软毛,非常轻好如绵。缉绩以为衣或为絮,转轮圣三方御此服也。”
  鸽 子
  鸽子(英文名DomesticDove),属于鸠鸽目,鸠鸽科。人类养鸽子的记录,在欧亚大陆可以上溯到公元前三千年。起初人类养鸽子主要是为了食用,后来才利用它的归巢本能,用来送信。由于数千年的人工培育,至少有二百个特别的品种出现。
  〇佛法中的含义
  鸽子是经典中经常可见的动物,如在显示众生于地狱、饿鬼、畜生、人天五趣中,生死流转不已的轮回图像"2E趣生死轮”,即以鸽子代表贪心的烦恼。有时,鸽子也被用来比喻以姿色姣好而自傲者。
  在经中有关鸽子的记载,著名的有“鸽隐佛影”的故事,在北本《涅槃经》卷二十八中记载:“我(佛陀)昔一时与舍利弗及五百弟子俱共止住摩伽陀国瞻婆大城,时有猎师追逐一鸽。是鸽惶怖,至舍利弗影,犹故战栗如芭蕉树动;至我影中,身心安稳,恐怖得除,是故当知如来世尊毕竟持戒,乃至身影犹有是力。”这是比喻如来持戒不害之力,使鸽子感到身心安稳。
  另一个和鸽子有关的著名故事,则是佛陀代鸽舍身喂鹰的故事。在《菩萨本生鬘论》卷一、《贤愚经》卷一、《大庄严经》卷十二、《大智度论》卷四等皆记载其事迹。
  法显《佛国记》中所载之宿呵多国,就是佛陀往昔舍身喂鹰之处的遗迹,于此地所建的塔,号称印度四大塔之一。《大唐西域记》卷二乌仗那国中也述及此事,且所指出的地点与《佛国记》所记载一致。此外,关于这个故事自古即有各种雕刻绘画之变相,在今日印度阿摩罗婆提大塔的栏椐,其四面皆雕有精致的浮雕,第一面为鸽鸟飞避至王腋下之图,第二面为鹰盘旋于王的上空,第三、四面为王割股截肉之状。此外,印度阿旃塔(Ajanta)第十七窟、印度尼西亚婆罗浮图、敦煌石窟、新疆库车的基锡尔(Qyzil)废寺等处,均存有此一故事之变相图。
  此外,在中印度摩揭陀国东部的鸽园,是佛陀过去世曾为大鸽时,为了引导猎人人正道,于此地投火而死的地方。
  〇佛经中的故事
  鸽隐佛影的故事
  佛陀在世时,有一天,和舍利弗尊者在只园精舍附近散步。
  俩人寂静地走了一段路,忽然看见有一只饥饿的老鹰,追逐着一只鸽子。鸽子吓得惊慌飞逃,当鸽子逃到舍利弗的影子时,鸽子仍然怖畏如故,但是当鸽子逃至佛陀的影子时,就不再害怕发抖。舍利弗看到这情形,就上前请问佛陀道:“佛陀!为什么佛陀的身影盖覆鸽子,它便寂静安止,不再恐怖,而我的身影覆上鸽子,它为什么仍然战栗如故呢?”
  佛陀回答道:“这是由于你的三毒虽然已除,但习气还没有尽,所以你的身影覆上,鸽子仍然恐怖。”于是佛陀又指着鸽子问舍利弗:“你看看这只鸽子的宿世因缘吧,它失却人身转为鸽身,已经有几生几世呢?”
  舍利弗于是人定观察,后来他禀告佛陀道:“这只鸽子自从出生为鸽身以来,已经有八万大劫了,它生生世世都在做鸽,但是关于它为何才堕为鸽身?就不知道了。”
  佛陀就又告诉舍利弗:“你既然不能知道鸽子的过去世,那么你观看他的未来世吧!看他几时才能出离鸽身,还得人身?”
  舍利弗观察之后又说:“佛陀!弟子只能观察到此鸽八万大劫仍然要生为鸽身,几时它才再度出生为人,我就不知道了。”
  佛陀告诉舍利弗说:“这只鸽子因过去犯了杀、盗、淫、妄的罪业,等他受尽恒河沙数大劫的鸽身后,才能再得人身。在人道中经过五百世,当时有佛出世,他便出家做比丘,修持佛法,而后经三阿僧只劫,勤修六波罗蜜,而证十地菩萨,然后再成佛。”
  舍利弗闻佛所说,向佛忏悔,说道:“弟子智慧微浅,一只鸽子尚不知它的过去与未来,何况其他?佛陀的智慧才是深广的,为要求得佛慧,弟子愿人无间地狱,无量劫中,代替众生受苦,作如是供养,行大忏悔。”
  鸽子的误会
  在南传《本生经》中,记载着一对鸽子的故事。
  在一片茂密的森林中,住着许多鸽子,其中有雌雄两只鸽子,住在一棵大树上,过着很快乐的日子。秋天到了,它们飞到后山的果子园中,采了许多果子回来,满满地堆积在巢里,预备做冬天的干粮。
  夫妇俩以为不再愁冬天的食物了,便悠闲了几天,可是天气干燥无雨,不知不觉全部果子都干缩,那满满堆积在巢里的果子,剩下半巢光景。这天雄鸽自外面归来,见此情形,大发雷霆,责怪雌鸽道:“我们共同千辛万苦到后山采来的果子,你却单独吃了,才不过几天,已被你偷吃完半巢果子,还不到冬天,就会全给你吃光,你太自私了。”
  雌鸽连忙辩解:“没有这回事,巢中的果子,自采回来后,我一个也没去动过,哪会独自偷吃?”
  “你不但不老实承认,还强词夺理地违逆,你看,果子不是只剩下一半,事实证明,还要抵赖!”雄鸽更加生气地责难雌鸽。
  “那是果子自己减少的,我并没有吃,请相信我。”雌鸽苦苦哀求,雄鸽不信,仍然怒气冲冲道:“你不曾独自来吃,果子怎么会减少呢?”
  说着,马上用它尖锐的嘴啄过来,雌鸽抵挡不住,挣扎几下,就被雄鸽啄死了。
  几天后,忽然天空中阴云密布,风驰雷掣,下起倾盆大雨,而藏在巢中的果子,得了雨水的潮气,重新膨胀起来,和先前一样,满满堆积着一巢,雄鸽见此情景,才知道自己误会了妻子,误杀了雌鸽,然而它后悔已是来不及,只能天天悲切地停立在树上,声声唤着雌鸽道:“你到哪里去了呢?你到哪里去了呢?”
  经中以此来比喻,凡夫之人也是这样,心中存着是非颠倒的观念,迷执地追求五欲的快乐,不系心思观察事物的流动变迁,犯了杀、盗、淫、妄之类重大禁戒,后来虽悔恨了,毕竟已无可挽回,只有悲叹不已,如那只愚鸽一般。
  鸳 鸯
  鸳鸯(英文名,Aix galericulata Linn),属于鸟纲,雁鸭目,雁鸭科,水鸟类。体长约40厘米,雌雄的形彩稍异,雄体稍大,羽色较华丽,其头后部有红铜色的冠毛,前头羽毛绿色,颈侧、背部均黄褐色,胸部紫黑色,腹部白色。
  鸳鸯翅上边有扇形饰羽一对,黄褐色,雌者全身概为苍褐色,惟胸腹间杂有白斑,翅表青碧色。分布于亚洲东部,多栖于水边,捕食鱼类、昆虫类及植物性食物。此鸟雌雄偶居,相偕终老,所以古人以其喻夫妻恩爱偕老。
  〇佛法中的含义
  鸳鸯梵语音译为斫迦逻婆迦,又译作斫迦罗婆鸟、叔迦婆鸟。在《翻译名集》卷二中说:“斫迦逻婆,此云鸳鸯,匹鸟也。止则相偶,飞则相双。”由于其同游而不相离,所以经常被用来比喻常与无常、苦与乐、空与不空等事理之二法,常相即而不离。
  南本《涅槃经·鸟喻品》说:“鸟有二种,一名迦邻提,二名鸳鸯。游止共俱,不相舍离。是苦、无常、无我等法亦复如是,不得相离。”《大般涅槃经疏》卷十二:“言双游者,生死具常、无常,涅槃亦尔。在下在高,双飞双息。即事而理,即理而事;二谛即中,中即二谛;非二中而二中。是则双游义成,雌雄亦成。”
  由于鸳鸯恩爱和合的特性,也经常作为修怀爱法的象征。如密教修爱染明王法时,置于坛之箭即是以莲茎、莲花叶为箭,或以樱木造箭,结附雌雄鸟的羽毛。另有箭附鸳鸯的羽毛,或于鸳鸯的羽毛上画箭等说。修法时,观想以火箭射所爱者之心、隐所、左乳、右乳、额等五处。
  〇佛经中的故事
  学鸳鸯叫的小偷
  在《百喻经》中有一个“贫人作鸳鸯鸣喻”。
  从前有一个国家,每逢节庆,妇女们都用高贵美丽的优钵罗花,戴在头发上,作为装饰。那时候,在这个国家里,有一个贫人,很爱他的妻子,临到节庆将近时,许多妇女都已预备了这种花,可是这个贫人的妻子,却买不起。
  他的妻子,就对丈夫埋怨道:“你看,哪一个人家的妻子,没有优钵罗花?我不管,如果你弄不到花来,我就要离开你,不再做你的妻子了!”
  贫人生怕妻子真的要离开他,但是他又没有钱买花。正在忧愁烦恼时,忽然想到自己有一种技能,就是会学鸳鸯的叫声,于是他眼睛一亮,拍手叫好,自言自语地说:“国王的御池里,不是栽有很多的优钵罗花吗?我为什么不去偷采一些来?假如守池的人来了,我装鸳鸯叫就不会被发现了。”
  于是,等到晚上,夜阑人静的时候,他蹑手蹑脚地偷偷跑到国王的御池里去偷优钵罗花。可是当他正要动手偷时,一不小心发出了一些声音,被被守池人听到了,那守池人就大声问道:“池里面是谁呀?”
  贫人吓了一跳,忘记要装鸳鸯叫,随口回答说:“我是鸳鸯!”
  守池人立即把他捉住了,解送到国王处去治罪。这个贫人在路上,就开始学鸳鸯叫,音韵抑扬顿挫,声音简直和鸳鸯没有差别,这时,守池的人讥笑他:“你刚才不叫,现在叫还有什么用呢?”
  佛陀以此来教诲弟子,凡应做的事应当适当地作,及时地做,时机过去就来不及了。有一些人终身作恶,从来不自己反省,直到临命终时,方才悔悟要改过修善,但已经来不及,只有随业受报了。
  鹦 鹉
  !鹦鹉(英文名parrot),泛指属于鹦形目鹦鹉科的几百种鸟类。大部分的鹦鹉都善于模仿人说话,飞行迅速,但是极易疲劳,多群居而且喧闹。
  〇佛法中的含义 。
  在经典中,有许多和鹦鹉相关的记载:如《正法念经》中记载:夜摩天中有鹦鹉说法化导诸天的故事。
  而印度摩竭提国鹦鹉子王,也即请佛于林中说法晏坐,后得生天。根据《撰集百缘经》卷六《鹦鹉子王请佛缘》记载,摩竭提国诸群鸟中有鹦鹉子王,请佛于林中说法晏坐之事。
  “鹦鹉孝行”一词,则是指佛于因地为鹦鹉时的孝行。在《杂宝藏经》卷一中记载,往昔雪山中有一只鹦鹉,其父母双盲,不能外出觅食。当时,有一个仁慈的农夫,发愿将所种的稻谷施舍众生,鹦鹉即常往此田,采取稻谷,孝养盲父母。彼盲父母即净饭王与摩耶夫人的前身,鹦鹉即佛陀的过去身。
  此外,佛陀也曾生为鹦鹉,与老鹰奋战,终能解脱。
  在《法苑珠林·敬法篇听法部》记载,往昔舍卫国须达长者家内有两只鹦鹉,一为昙摩,一为修昙摩。曾听阿难说四谛法,欢喜持诵,死后转生为人。
  〇佛经中的故事
  鹦鹉供佛
  在《撰集百家经》卷六《诸天来下供养品》第六中,记载一则鹦鹉王请佛说法的故事。
  有一次,佛陀从只园精舍,带着许多比丘要到摩竭陀国去的时候,路上经过一座大森林。
  这座大森林中,住着上万只的鹦鹉,为首的是一位鹦鹉大王,他在大树上遥见佛陀和诸比丘的庄严行列,向它的森林中行进的时候,它欣然振开两翼,迅速飞翔到佛陀的面前,恭敬地对佛陀说:“佛陀!我住在前面不远的大森林中,现在天色将晚了,希望佛陀能慈悲怜悯我,带着诸比丘到我林中过宿,给我种一点善因。”
  佛陀含笑点头答应了。佛陀允许之后,鹦鹉大王跃然急飞到林中,召集鹦鹉们说道:“成就正觉的佛陀,快要莅临我们这地方来了,我们应该出到林外迎接。”
  于是,众鹦鹉跟随鹦鹉大王前来迎接,佛陀带领比丘们安住在树下,人于禅定,沐浴在银色月光中。鹦鹉大王见佛陀和诸比丘,寂然冥坐,心中无限欢喜,整夜在佛陀和比丘的周围飞绕,又向四处环顾,惟恐森林中的老虎狮子猛兽出来触犯佛陀。鹦鹉大王虽然一夜不曾合眼休息,但一点都不感到疲倦。
  第二天一清早,佛陀便离开森林,又向王舍城前进了,众鹦鹉都在空中护送着,依恋不肯回去。
  这时候,鹦鹉大王先飞到王舍城的频婆娑罗王处说道:“大王呀!佛陀和诸比丘快到这里来了,希望大王赶办食饮供养佛陀和比丘们,并且赶快到城门准备迎接才是。”
  频婆娑罗王闻言,感到非常惊奇,遂即敕令设诸肴膳,同时,和许多大臣们,手执彩色幢幡、香花、音乐等来到城门外迎接佛陀。
  那天晚上,鹦鹉大王无有病痛而安然命终,因为供养佛陀的功德而往生忉利天。为报答佛陀的恩德,便从天上下来,捧着天花来供养佛陀。佛陀为其宣说苦集灭道的四圣谛,鹦鹉大王闻法心生欢喜,而证得阿罗汉果。
  听法解脱的鹦鹉
  佛陀的弟子须达长者,全家都是精进求道者,连他养的鹦鹉也获得法益。
  须达长者请来佛陀及其弟子供养时,长者的两只鹦鹉也默默地与家人一起听法,听完,它会向说法者说:“谢谢你!”
  有一天阿难尊者来到须达长者的家里,鹦鹉就对阿难尊者说:“谢谢你!”
  阿难尊者看着这鹦鹉,觉得这鹦鹉应该听得懂人话,就对这鹦鹉说四圣谛法,鹦鹉听完了,又说:“谢谢你!”
  “这鹦鹉来生必定生在幸福的人家。”阿难尊者说完就走了。
  后来,这鹦鹉死了之后,投生为修行人,即昙摩和摩昙摩两位高僧。
  孔 雀
  孔雀(英文名Peaoock),属于鹑鸡目、雉科。雄孔雀开屏的美丽景象,最令人印象深刻。
  孔雀原产印度和锡兰(今斯里卡)。通常一只雄孔雀可以和二至五只雌孔雀交配。雌孔雀每次产下三至五个褐色蛋。
  一九七三年,科学家在非洲中部又发现一种新的孔雀,羽毛呈黑色,命名为刚果孔雀。但一般常见的还是东方的孔雀。
  〇佛法中的含义
  孔雀能啖食一切毒虫,故常用来象征本尊能啖尽众生一切五毒烦恼。
  在《白宝口抄》卷百五十三中说:襄麇梨童女手持三、五茎孔雀尾则是除灾的表征……孔雀尾者,又象征西方无量寿佛所座,孔雀以食毒虫维持性命,阿弥陀佛也如是断除众生所造恶毒之罪,令其成证常住不坏之寿命,故以孔雀为座。三茎之孔雀尾,表征拂三毒使其证三部如来;五茎之孔雀尾,表拂去五识烦恼,令其得证如来五智圆觉之果。
  〇与此动物相关的诸尊
  孔雀明王
  孔雀明王,密教本尊之一。汉译有摩订摩瑜利罗阉、佛母大孔雀明王等名,简称孔雀明王。一般明王多现忿怒像,令普通人有难以亲近之感。而此一明王则形象庄严、慈蔼可亲,并以孔雀为坐骑。
  据《孔雀明王经》所载,佛在世时,有一位比丘遭毒蛇所咬,几乎快闷绝。阿难便请求释尊大悲救护,释尊于是教他口诵祛除鬼魅、毒害、恶疾的陀罗尼,这就是孔雀明王咒。
  孔雀明王的形象,在《大孔雀明王画像坛场仪轨》中记载为:头向东方,白色,着白缯轻衣。有头冠、璎珞、耳挡、臂钏种种庄严,乘坐金色孔雀王,结跏趺坐于白莲花上或青莲花上,现慈悲相。有四臂,右边第一手执开敷莲华,第二手持俱缘果,左边第一手掌心掌持吉祥果,第二手执三五茎孔雀尾。
  四种持物中,莲花代表敬爱,俱缘果代表调伏,吉祥果代表增益,孔雀尾表示息灾。白莲座表不舍慈悲的本誓,青莲座代表降伏之意。
  据密教相传,此明王是毗卢遮那如来的等流身,具有摄取、折伏二德,所以有上述二种莲座。此莲座称为“孔雀座”。
  密教现图胎藏界曼茶罗,将此尊安置于苏悉地院南端第六位,身呈肉色,二臂,右手持孔雀尾,左手持莲花,坐赤莲花上;密号是佛母金刚或护世金刚。西藏流传的形象则呈三面八臂,坐莲花座,不乘孔雀。
  密教也有以此孔雀明王为本尊而修的法,称之为孔雀经法或孔雀明王经法。此法之主要作用为息灾、祈雨或止雨、安产等事。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梵名Amitaba或Amita—buddha),意译为无量光或无量寿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又名为无量寿佛。
  在《白宝口抄》卷一百五十三中说,西方无量寿佛以孔雀为座,由于孑L雀啖食毒虫维持生命,弥陀也如是断除众生所造的恶毒罪业,使其常住不坏之寿命。
  蓑虞梨童女
  蓑麇梨童女(梵名了finguli),是观自在菩萨的化身,以消伏诸害为本誓。 ·
  根据经典记载,蓑虞梨童女具大威势力,当初童女为佛陀宣说真言时,雪山中有五千毒恶龙蛇,听闻此咒声,一时头破,鳞甲四散,毒蛇牙落,头皮星散,血流不止。
  蓑虞梨童女,象征啖食众生心中一切五毒烦恼,给予众生究竟的菩提利益。
  关于此尊之尊形,根据相关经轨记载,其身绿色,外形如龙女。具足七头,项有圆光。其身四臂,其中右第二手即执三五茎孔雀尾,三茎象征去除众生贪、瞠、痴三毒,五茎象征拂去众生眼、耳、鼻、舌、身等五识烦恼。
  〇佛经中的故事
  在《杂譬喻经》卷一中,有一则佛陀往昔为孔雀王的故事。
  在过去无数劫之前,有一只孔雀王,它有五百个太太,但是有一天,它看见一只美丽的青雀,迷恋不能自已,就舍弃了原来的五百个妻子,整日和青雀在一起,为其求取甘露及妙好的果实。
  当时的国王夫人身患疾病,梦见孔雀王,醒来就告诉大王。大王以为如果能捉到孔雀王,夫人的病就有救了,于是发出告示,如果有人能捉到孔雀王者,不但赏赐黄金百斤,而且赐予宫女为妻。
  猎师们为了求取重赏,于是纷纷到山林中准备捕捉孔雀王。他们观察了很久,发现孔雀王常与一只青雀一起,于是猎人就用蜜涂在树皮上,趁孔雀王为青雀取蜜时,将它捕捉。
  孔雀王被捕捉回宫中之后,就对国王说:“大王因为爱夫人的缘故,把我捉来,您可命人取水来,我持神咒之后,以此水为夫人饮用,如果病还没好的话,再杀我也不迟。”
  于是大王令人取水来,经过孔雀王持咒加持,夫人饮了之后,病立即痊愈了。当时宫中内外有疾病者,喝了神咒加持的水之后,无不痊愈。孔雀王就告诉国王:“你可以用木块系住我的脚,如此我就不会逃走,让我到湖中加持湖水,如此国中有病者皆可饮之。,,
  国王听了认为有道理,于是就让孔雀王在湖中加持湖水,全国人民有疾病者,饮用此水无不痊愈,都将孔雀王奉为神鸟。
  如此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孔雀王对国王说:“你们供养我如天神无异,我也不会想逃走,大王可以解开我足上的系缚,让我行动方便,在梁上安止栖息。,,
  大王解除了它足上的系缚,孔雀王就安止在梁上。如此经过数月之后,有一天孔雀王忽然于梁上大笑。大王奇怪地问:“你为何大笑呢?,,
  孔雀王回答:“我笑天下有三个痴人,一是我痴,二是猎师痴,三是大王痴。当初我舍五百个妻子,独独迷恋青雀,由于贪欲的缘故,被猎师所获;猎人为了贪取赏金和女人,舍弃一山黄金不取,是猎师愚痴之处;大王得到我这个神医王,不知好好捉住,反而放我走,是大王愚痴之处。”孔雀王说完就飞走了。
  当初的孔雀王,就是佛陀本生,国王为舍利弗本生,国王夫人即提婆达多本生。
  雀
  雀(英文名spanow),有多种,乃嘴圆锥形的小鸟,主要以种子为食。
  〇佛法中的含义
  在佛经中记载:佛陀将成道时,世人皆感得此仙人鸟,即青雀之瑞兆。根据《大日经疏》卷九记载,释迦太子经历六年苦行之后,乃受牧牛女之乳糜,其后于河中澡浴,相好圆满。尔时去佛道渐近,有无量青雀之瑞应。此鸟形似青雀而小,即一般印度民间所说之仙人鸟。
  〇佛经中的故事
  射麻雀的小孩
  在《法句譬谕经》中,有一个关于雀的故事。
  一位婆罗门长老,非常富有,膝下只有一子,年满二十岁,刚娶了媳妇。有一天,适值春光明媚,这对新婚夫妇去后花园散步看花。
  在园子里,高大的树梢上长满美丽的花。新婚妻子想要鲜花来打扮,丈夫明白妻子的心意,立刻攀到大树上去,摘下一朵花,再看,细枝上还有许多美丽的花朵,于是又往上爬,不料体重压断树枝,坠落地上,当场死亡。
  家人听到妻子的惊叫,慌忙跑出来,婆罗门长老伤心到极点,许多亲友熟人聚集,哀伤的哭声,震动全宅。旁人听了,都很怜悯父母和亲友的伤痛,也陪着哭起来。他们哭泣的声音,传到了附近的只园精舍,世尊正好在那里说法,于是世尊亲自去吊慰。
  释尊对长老说:“长老啊!你不必唉声叹气,好好听我说。世上的万物无常,没有一件东西会永远存在,有生必有死,这是生命的实相。至于何时相继离散,只有靠罪福的因果来决定。”
  于是世尊就说了以下的偈颂:
  生命犹如花果的成熟,常常担心零落;
  只要出生就要受苦,而且谁都会死亡。
  最先始自一片爱念,寄寓胎内;
  生命犹如闪电,昼夜流转不息。
  此身为死物,心是无形之法;
  死或复生,罪福相随。
  因果不是一世的事,它来自于痴爱;
  不断地承受苦乐,身躯虽死了,神识却持续着。
  长老听到释尊的说法和诗偈,顿时觉悟,忘了忧愁。
  但是他们跪着请问释尊:“我儿子过去做了什么罪恶,竟会这样夭折呢?”
  释尊听了,于是开示过去的因缘:“从前有一个孩童。一天,他手持弓箭走进森林里玩乐,那里有三个孩童正在玩得起劲。外边走来的孩童看见树上有麻雀,就想用弓箭射它,三个孩童对他说:‘谁若射落那只麻雀才是了不起。’
  “孩童瞄准麻雀射去,一箭射中,麻雀坠地死了。他跟其他三个朋友才兴高采烈地回家去。
  “后来,他们历经几回的生死轮回,无数劫之间,离合集散,全都得到罪报。三个孩童之一因为享有福德,出生天上;另一个出生海中做龙王,剩下一人是你自己。射死麻雀的孩童前生投生天上,做了天子的儿子,但今世却出生做你的儿子。基于过去因缘,他才会从树上坠地死亡。他现在出生海里,做龙王的儿子,但出生那天,又会被金翅鸟王抓去吃掉。”
  雁
  雁(英文名goose),雁的步态安稳,飞行或遇到危险时,雌雄均能发出响亮而急促的鸣声,生气时振动劲羽;雄雁击溃敌人后,会发出一种胜利的欢呼,与其配对的雌鸟和幼鸟亦呜叫以响应之。雁终生配对。
  雁会在地面上筑简单的巢。每窝产三至十二枚表面粗糙的白色卵。雁的迁徙性极强,会飞到远离繁殖地的南方的固定地点越冬。迁徙中的雁被人视作季节变化的先兆。飞行力强,能高飞,迁徙时排成V字形队伍。许多形似雁的水禽亦俗称为雁,如鹊雁、草雁等。
  〇佛法中的含义
  在如来的三十二种相好之中的“手足指缦网相”,就是以雁王为比喻,又作指间雁王相、俱有网鞔相、指网缦相。就是指佛的手足一一指间,都有缦网交互连络的纹样,如雁王张指则现,不张则不现。这种相好是由修四摄法、摄持众生而有。能出没自在无碍,表示远离烦恼恶业、到达无为彼岸的特德。
  〇在佛教相关的辞汇
  雁行
  又称雁立。由于雁行之不乱,譬喻僧众行列的整齐。雁行并有纵列、横列之别。又住持上堂说法之时,一山的众僧于法座前,分东西相对排列,称为“雁行侧立”。《敕修百丈清规》卷上《住持章》为行者普说条中说:“参头领众雁立,插香,喝参三拜,退分东西序后雁立。”此外,众僧于佛前整然并列,称之为雁行班;空座问讯、座前问讯之时,各班之进退皆依此。
  雁门
  佛陀有雁王之称,所以佛门又称雁门。
  雁堂
  又称雁宇。原指印度古代毗舍离国之林中,为佛陀建造的堂宇,因为其形状似雁,所以称作雁堂,后转指佛堂。
  雁塔
  雁塔位于古印度摩揭陀国帝释窟山东峰伽蓝前。往昔由于此伽蓝的僧众是属于食净肉的小乘渐教,菩萨为了引导该寺的僧众,于是化身为雁,自空中坠死于一僧前,众僧惭惧,建灵塔安葬之,即称为雁塔。
  唐代永徽三年(652),玄奘于西安建大慈恩寺塔,样式即仿照雁塔,通称大雁塔。初造五层,各层皆置舍利。南面有两座石碑,其上载有“三藏圣教序记”,传为尚书右仆射褚遂良所书。后增建至十层,历经兵、火灾,复重修。今之塔七层,周广约四十四米,高约六十四米。另外,西安南门外大荐福寺砖造之塔称小雁塔,建于唐代景龙年间,历代皆曾重修。塔呈方形,周广约十二米,现高约四十三米。
  〇与此动物相关的诸尊
  辩才天
  辩才天,其尊形即是骑乘雁鸟。梵名音译作萨哕萨伐底、萨哕娑噶底、缮罗莎缚底、苏罗娑缚带。意译为妙音天、妙音乐天、美音天、大辩才天、大辩才天女、大辩才天神、大辩才天王、大圣辩才天神。略称辩天,俗称辩财天。此天主掌学问辩才、音乐与福德。相传梵语及天城体字母即为其所创。原本为印度人所信仰的河神,后来辗转成为佛教的护法神之一。
  有关辩才天护持佛法的事迹,由《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七《大辩才天女品》中,可略窥一二。依该经所载,凡是宣讲《金光明经》者,都能得到她的护持而智慧增长、具足言说辩才。凡忘失经文句义者,也能得到她的帮助而忆持开悟。一般众生如果听到该经,则能受到她的加持而得到不可思议的捷利辩才与无尽的大智慧,甚至于善解众论及诸技术;能出生死,速趣无上正等菩提。而于现世中,增益寿命,资身之具悉皆圆满充足。
  此尊在现今印度教所崇奉的造像中,一般多作四臂形,右第一手持花、次手执梵夹,左第一手持大自在天的华鬘,次手持鼓;乘骑雁鸟。
  在密教胎藏曼茶罗中,此天则位外金刚部院,两手抱琵琶作弹奏状。而依《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七《大辩才天女品》所述,此天女常以八臂自庄严,各持弓、箭、刀、槊、斧及长杵、铁轮、绢索。
  关于修习此一天女法的功能,除了上述增益、息灾等作用之外,还可以使人成为大声乐家,或大雄辩家。
  〇佛经中的故事
  雁书
  在《大方便佛报恩经》卷四《恶友品》记载,往昔波罗捺王摩诃罗阁有两个儿子,哥哥名为善友,弟弟名为恶友。当时哥哥欲求取如意珠,以利国中人民,就与弟弟同人大海,善友得珠之后,弟因嫉妒而刺兄之眼,夺珠而归,并谎称哥哥没于水中,父母闻后悲痛不已。
  善友眼伤痊愈后,就住于利师跋国,有一天忽然看见昔日宫中所饲白雁颈上系有其母后的信飞鸣而至,于是写信叙述实情,寄雁归回。父母审知实情,即时迎回善友。当时的恶友即佛世时的提婆达多之前生,善友即佛陀之前生。
  大雁塔的故事
  陕西著名的古寺慈恩寺,寺北有著名古塔大雁塔。
  唐盛时,慈恩寺占地面积达三百四十二亩,为现存面积的七倍,其建筑面积槊当现有殿宇、房舍的三十四倍半。现今中轴线上尚有大殿五间,“解脱禅师塔”在寺西北塔坪,于唐长庆四年(824)建,高十米,方形二层。内供释迦牟尼佛及十八罗汉塑像;后有经堂,两侧有钟鼓二楼及厢廨。
  大雁塔造于唐高宗永徽三年(652),是玄奘大师为了保存自印度携回的经典而奏请皇帝所建。初建为砖表土心五层方塔,则天武后长安年间(701--704),纯用青砖改修成方形楼阁式,高七层;代宗大历年间(766—779)扩建为十层,后经战火破坏,今仅存七层,气势雄伟,是中国楼阁式砖塔的典型代表。
  至于雁塔名称的来源,说法不一。一说源自印度雁鸟舍身供僧,僧感而筑灵塔的传说,乃有此称。相传在印度那烂陀寺附近的一座精舍前,有僧人本来依小乘教,食三净肉。某日由于没有三净肉,恰巧看见天上雁群飞过,就戏言:“今天供僧没有三净肉,摩诃萨埵也应该知道吧!”话才说完,雁群中前导者忽然应声而回,投身自坠于塔上,比丘见了之后惭愧惊惶,遍告众僧,说此必是菩萨,乃建灵塔,将死雁埋其中,而名雁塔。
  大雁塔是根据玄奘大师的建议而兴造的,在建造时大师并自任设计和监造的工作。《慈恩传》卷七中记载造塔经过:“(永徽)三年春三月,法师欲于端门之阳,造石浮图,安置西域所将经像……浮图量高三十丈,……将欲营筑,附表闻奏。敕使中书舍人李义府报法师云:‘所营塔功大,恐难卒成,宜用砖造。,……于是用砖,仍改就西院。其塔基面各一百四十尺,仿西域制度,不循此旧式也。塔有五级,并相轮露盘,凡高一百八十尺。”
  或有说以其塔基呈横矩形,总体观之,塔身如雁颈向上延伸,塔基如两翼舒展,故称雁塔。至于称之为大雁塔,乃为与后建的荐福寺小雁塔区别所致。此外,依《大唐西域记》卷九所载,中印度摩揭陀国因陀罗势罗窭诃山东峰的伽蓝前有率堵波,称之为“互娑”(hanm,雁);大雁塔可能系模仿该塔而成。
  鹤
  鹤(英文名Crane),鹤是有名的高脚鸟类,除了大洋洲和南美洲之外,全世界都有它们的踪迹。
  在亚洲南部地区有一种巨大的灰鹤(Grusantigone),常见于平地,这种鹤有巨大的灰色身体,脸颊到脖子上段是红色的。它们经常成对出现,夫唱妇随。据说,两只之间的一只死了,另一只也会悲伤而死。
  〇佛法中的含义
  鹤常被视为仙禽,在禅宗用语中,以“伴鹤随风得自由”来比喻如云、鹤之悠游于空中,别无念头,随风翱游,自由自在;在禅林中,转喻禅者之境界,犹如云、鹤的悠然自在,无所障碍。《从容录》第十九则中即有:“沧海阔,白云闲,伴鹤随风得自由。”
  在《大般涅槃经》中,记载世尊于印度拘尸那揭罗城跋提河畔人灭的娑罗树林,又称白鹤林、白林、鹄林。世尊人涅槃之后,娑罗林乃垂覆宝床,遮盖如来,当时娑罗树惨然变白,犹如白鹤。即以世尊人灭时,娑罗树变成白色,犹如白鹤,所以称为白鹤林。又因世尊于此林人灭,所以“鹤林”一词亦转用为“佛涅槃”之意。
  啄木鸟
  啄木鸟(英文名woodpecker)以在树皮中探寻昆虫和在枯木中凿洞为巢而著称。少数温带种有迁徙习性。大多数终生都在树林中度过,螺旋式攀缘树干搜寻昆虫;春天时,占据各自领域的雄啄木鸟大声呜叫,加以常常啄击空树,偶尔敲击金属而增加了声响,但在其他季节通常无声。
  大多数的啄木鸟种类有特殊结构及功能,以探寻树皮下的昆虫,通常用喙钻洞;有的种类也吃坚果、果实和树的汁液;少数啄食地上的蚁类和蛴螬。
  〇佛经中的故事
  在《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十五中,记载佛陀本生为啄木鸟的故事。
  往昔有一只啄木鸟,它和其他的鸟不同,天性聪颖,羽毛美丽。飞行时,威严庄重,是森林中鸟类之王。啄木鸟的生活,原是专门在蛀坏的树干窟洞里,寻找蛀虫为食物。但是这只仁慈的鸟王,仅仅饮食一些嫩芽和花果的浆汁,不忍啄食虫的生命。同时,它又是一个聪明的医生,能替鸟类和走兽们治疗疾病。
  有一天,啄木鸟正从树林中飞过,忽然发现一只狮子横卧在路旁,大声吼叫,困恼地在呻吟。啄木鸟停下来问道:“兽中之王呀!是谁给你这样的痛苦?你是否被猎人的利箭所刺?或是患了恶劣的疾病?或是和大象打斗?或是因饥饿而苦痛?请你告诉我,也许我能帮助你的。”
  “鸟王呀!我没有生病,也不是和大象搏斗,而是一根骨梗横在我的咽喉处。这种激烈的疼痛,比刺我一箭还厉害,使我不能将它吞咽也不能吐出来,假使你能帮助我,请行行好吧!”
  “我能帮助你,只要你照我的话做。”
  狮子点头答应,于是聪明的啄木鸟,找来一支结实的树枝,吩咐狮子尽可能张开嘴,然后将树枝放进他的嘴里。
  于是,啄木鸟飞进狮子的口中,用很巧妙的手法,慢慢地先使那骨梗两端松开,然后将骨梗用力衔出,再移动那根树枝,慢慢地取出。解除狮子的困难之后,啄木鸟就向狮子告别飞走了。狮子感激地目送啄木鸟离去之后,也回家去了。
  不久之后的一天,啄木鸟被老鹰追得又累又饿,它浑身疲倦地在寻找食物。忽然,在一棵大树下,狮子正在食用刚被杀死的一只肥壮绵羊。
  啄木鸟停飞下来,谦恭地站在狮子的身边,投以饥饿求乞的眼光,而一言不发。那无情的狮子只顾吃它的羊肉,并不理睬它,假装没有看到它似的。
  “也许它不认识我了。”啄木鸟这样想,于是它走近狮子身边,谦逊地向狮子请求:“今天我好像一个乞丐来到你的面前,乞求你给我一点食物吧!我太饥饿了。假使你肯施舍一些食物给一个正要饿死者,你将会获得很大的利益。”
  没想到凶狠的狮子咆哮道:“好大的胆子,正当我吃饭的时候,你竟敢跑来我的身边,是否要将你的生命,做我的食品?当时你飞进我的口中为我取出骨梗,你能活着出我口,已经是天大的恩赐了!”
  啄木鸟没有说什么,默默地带着失望的心情准备飞走了。 。
  这时树神看到忘恩负义的狮子,心中很是不平,就问啄木鸟:“你为什么不责骂这忘恩的家伙,难道你没有力量对付它吗?你是它的恩人,它反而对你如此凶狠,你甚至可以将它的眼珠啄瞎,为什么要忍受这种忘恩负义的行为?”
  “您不必再说了,处罚这忘恩负义的狮子不是我的事,将来它自然会自食其果的。以后当它面临大难时,再也不会有人救助它。而我对它施予的恩惠也决不懊悔。假如当初我为了想得到它的酬报而去施恩惠,这种希求回报的心,并不是真正的布施波罗蜜。”啄木鸟说完之后,就平静地飞走了。
  鹫
  鹫(英文名Eagle),是泛指比较大型的鹰类,这些称作鹫的鸟类并不是分类关系特别近,才冠予此名的。鹫字和雕、鹏两字同样是泛指大鹰,只是鹫字比较普遍使用。这些鹫鹰之中,最有名的是白头鹫,它是美国的国徽。
  〇佛法中的含义
  印度的灵鹫山,是佛教非常重要的圣地。灵鹫山,或称鹫峰、灵岳;音译耆阁崛,位于中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东北,简称灵山,以形似鹫头,又以山中多鹫,因此而得名。佛陀在此地宣讲了许多重要的经典,如:《法华经》、《大品般若经》、《无量寿经》等。传说灵鹫山的由来,是魔王化做大鹫来扰乱阿难,被佛陀降伏之后,即化成石鹫。
  与佛陀同时代之羯磨陀国频婆娑罗王,为了听闻佛陀说法,曾大兴工程,自山腰至山顶,跨谷凌岩,编石为阶,宽十余步,长约三公里。山顶有一座佛陀昔日之说法台,但现今仅存红砖墙基。此外,此山还有佛教古迹多处,如提婆达多投石击佛处、佛陀与舍利弗等声闻,人定之石室、阿难遭受魔王扰乱之处。
  除此之外,在经典中并以鹫来比喻自在高大的人,仗恃自己巨大,随心所欲皆得自在,如同鹫食宿山林,来去自由。
  鹰
  鹰(英文名Hawk),是泛指白天行猎的大型猛禽,它们具有强壮的身体、尖锐的喙部和爪子,经常白天空俯冲而下出其不意地袭击小动物。
  鹰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猎者,可以训练成猎鹰。老鹰和鹰喜欢在空中盘旋,捕捉田鼠等小动物,鱼鹰则专门捕鱼为食。
  〇佛法中的含义
  在佛经中,鹰称为“婆栖鸟”,即兀鹰,身黄土色,嘴亦呈黄色,为鹊类之一。此鸟有秘身法,与乌、鹫、野干等皆围绕于焰魔天之风曼茶罗中。 .
  在佛教中,和鹰有关的著名故事,就是佛陀在国王菩萨本生时,割肉喂鹰的故事。这段故事在《菩萨本生鬘论》卷一、《贤愚经》卷一、《大庄严论》卷十三、《大智度论》卷四等都有记载,·当时的国王名为毗尸王,有—天遇一鹰飞逐一鸽鸟,欲扑食之,鸽鸟飞避到国王腋下,国王以慈悲心故,乃割自己身上的肉,以代鸽肉。传说,鸽子是火神所变,鹰为帝释天之变化身,是为了试探毗尸王的慈心而变化。
  相传当初菩萨舍身之处为宿呵多国,位于健驮罗国之西,乌仗那国之南。依《法显传》中记载,国中佛法鼎盛,还存有佛于本生修菩萨行时,割肉代鸽饲鹰之遗迹,此国后似与乌仗那国合并。《大唐西域记》卷三记载,割肉圣迹位于乌仗那国瞢揭厘城之南,而未列此国名。此处遗有金银所饰之塔一座,为阿育王所建,为八大灵塔之一。
  〇在佛教中相关的辞汇
  见兔放鹰
  禅宗用语。原来是指做事时,善于见机行事,能灵活运作,就如同在游猎之时,一见兔之踪迹,即刻放出飞鹰追逐之;在禅宗用语中,转而指禅师之临机接待学人,善能应机说法,随机应变,善巧灵活。在《碧岩录》第二十七则中说:“垂示云:‘问一答一,举一明三,见兔放鹰,因风吹火。”’
  快鹞赶不及
  禅宗用语。鹞,是鹰的一种,指隼鹰,飞行速度极快。快鹞赶不及,意思是指快速的隼鹰,虽拼命追赶也赶不着;在禅林中,转而指如电光石火般禅机;又指光阴迅速。在《碧岩录》第十二则中说:“金乌急(左眼半斤,快鹞赶不及,火焰里横身),玉兔速(右眼八两,姬娥宫里作窠窟),善应何曾有轻触?”
  戏海狞龙,摩天俊鹘
  禅宗用语。鹘,属于鹰类;狞龙\俊鹘,都是比喻才智出众之人物。禅宗以此语来喻指修行已达于海阔天空、任运自在之境界者。在《嘉泰普灯录》卷二十七中说:“即心即佛,铁牛无骨,戏海狞龙,摩天俊鹘。西江吸尽未为奇,火里生莲香。”
  〇佛经中的故事
  割肉喂鹰
  在《菩萨本生鬘论》卷一中,记载佛陀往昔为国王时,割肉喂鹰的故事。
  在无量阿僧只劫以前,当时释迦牟尼佛是位国王。
  忉利天上的天人,常常听到人间赞颂这位国王的音声。因为国王爱民济民,不论人民有任何要求,国王都无丝毫吝惜,喜舍给众生。因此连天王和他的八部大众,也非常钦敬这位国王的仁德。
  于是忉利天王就想试试,这位国王菩萨是否真的如传言中那么慈悲。
  有一天,忉天王化做老鹰,叫侍臣化做鸽子,降飞到人间。
  这一天,国王带了卫臣去野外游玩,当他坐在草地上休息的时候,一只鸽子被老鹰追得仓皇地飞到国王的身边,不断地颤抖。
  不一会儿,老鹰追来了,瞪起恶眼对国王说:
  “还给我,它是我的食物!”
  国王回答:
  “你可以放过这只鸽子吗?我可以用其他东西来补偿你。”
  “你施恩不平等,救它的命,难道叫我饿死吗?”
  “这样吧,不如我用其他的肉给你充饥,不是两全其美吗?”
  “好吧!”老鹰欣然地说:‘假如你真那样恔众生,就割下你的肉给我当食物,但重量必须和鸽子的体重相等。”
  “好!”国王慨然道。
  国王就命人取来秤和利刀一把,把自己股上的肉割下,放上秤称。
  奇怪的是,秤却还是无法平衡,国王只好把肉一块块添上,最后国王忍着切身的痛苦把身肉割尽了,重量还不能和鸽肉相等。
  大臣们不忍看这一幕,都掩面哭泣。国王强忍着痛苦,但是心中并不后悔,最后他想将自己完全布施出去,却因为太虚弱,无法爬到秤上,于是他对身边的卫臣说道:
  “扶着我,让我完全舍身吧!”
  “大王!您千万不能这样!”侍卫和大臣纷纷俯伏下来哀求,泪如泉涌。
  “不,我行菩萨道,奉持慈悲喜舍,宁可丧失身命,成就愿心。戒宝珍贵,重于身命几十万倍,我的心坚定如大山,劲风、邪术都惑动不了我。”
  国王不惜身命守护众生的决心,深深感动了天帝,就令自己和鸽子回复天人相,然后向国王合掌礼拜,恭敬地说道:
  “大王!您为什么发愿奉持这般难行的行门呢?”
  国王答道:“我不是为求得做天帝的福报,也不为自己求了生死。只看众生从无量劫以来,因一念不觉,造出许多罪业,在六道中升沉飘荡,我为他们哀痛,因此发愿行菩萨道,但求早日获证菩提正觉,救度他们远离生死,同人无上佛智。”大家都为国王的弘誓感动流泪,发起无上菩提心。
  枭(猫头鹰)
  枭(英文名Strix uralensis),俗称为猫头鹰,属于鸟类,猛禽类,体长有两尺余,头圆喙短,上嘴向下钩曲。背上的羽毛呈灰色,腹部黄色,羽毛柔软,飞行时没有声音。夜间瞳孔放大,能看清事物,再加上它的听力锐敏,所以常在夜晚捕创\动物。
  〇佛法中的含义
  在《法华文句》卷六中,以枭来比喻八种骄矜的人之一,即是仗恃自己种性强大,欺凌傲慢他人,如同枭不孝其种性而食其母。
  〇佛经中的故事
  佛陀住世的时候,有一位名叫音悦的长者,家财豪富,没有什么缺憾,只是年岁已老而没生出子嗣,所以一天到晚总是闷闷不乐。
  有一天,音悦长者竟然由于他的宿福接连地得到了四个福报:第一个是他的妻子生了一个相貌端正的男孩;第二是长者马房中无数的白马,同时产出许多神驹来;第三是国王派遣使者到他家来对他赐爵封赏;第四是他派遣出海采宝的商船,满载而归。
  这位长者自然无限的欢喜,为了感谢老天赐福给他,他就大摆宴席来供奉上天,以酬谢他们的好意。
  这个时候有许多天帝率领天龙八部和仙人,散布在天空中看到这位长者福德俱全,互相赞叹。释迦牟尼佛因为以前的因缘所以也来到这位长者家里的门外说道:“这位长者今天福德昌炽,并有很大的喜庆一起到来,这些都是以前植福的原因,到今天已经成熟了。”
  音悦长者听到了释迦牟尼佛微妙的法音以后,很恭敬地拜谒佛陀说:“具足福慧的佛陀,由此度化十方世界的众生,今天预先知道我家吉祥无量,承蒙你来赞扬,真是不敢当。”说完就拿出最好的白色绒毯,供奉佛陀。佛陀收下后就为他祝愿,并慈悲为他开示着福报无常的道理,说:“世间上的钱财受着五种灾所支配。但是人们却不知道这个道理常常贪求无厌,斤斤计较,以致一旦死后,分文不能带走,这样的钱财只是徒增我们的烦恼而已。你今天能够把这个不安的钱财用来布施,以后什么福德、喜庆,都会跟随因缘而朝你来的。”
  长者问道:“是哪五种灾难呢?”
  佛陀回答道:“第一是火灾;第二是大水的漂没;第三是被官吏用压力来抄没而无法抵抗;第四是不孝的.儿子将家财一切耗费殆尽;第五是被盗贼无情地抢夺。这五件事情如果有任何一件到来,那财产就马上变迁了。
  “例如有一个人触犯了国法,不但所有的财产全被抄没,而且还被禁闭在监牢里以至于被处死,那么他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抵御并保护财产的安全呢?再说古时候有一个人在以前他曾做过七次布施,但每次事后都非常懊悔。像这样非出于至诚的心理,所以以后无数的财产便遭遇到七次的破产。”
  音悦长者听到了这段话以后,心里更生出欢喜布施的至诚心,佛陀说后便回到了耆阉崛山。
  当时有一位名叫不兰迦叶的外道,听到了佛陀只说那么一句吉祥偈便获得了无数供养,心里非常地嫉妒,便也想去试试。但他不会作偈,就去请问佛陀,佛陀知道不兰迦叶去了不会有好结果,就好言劝告不兰迦叶,不兰迦叶却以为佛陀故意不肯告诉他,便苦苦哀求。佛陀以大神通力观知不兰迦叶的前世因缘,知道无可避免,就向在座的众人说:“罪不可免,债必须偿。”于是就为他说出吉祥偈的文句来。
  不久以后,长者音悦所有的家财都被大火焚烧,许多神驹同时烧死,心爱的儿子也不幸夭亡,接着嫉妒他的人向国王进谗言,所有的封赏爵位都被夺削回去了。他所派去采宝的商船突然又遭遇飓风,全体覆没。
  正当这个时候,不兰迦叶神采奕奕地走来,口里称念吉祥偈文。长者心里正烦得无从发泄,忽然听到这段偈文,以为是故意嘲弄他的,气得火冒三丈,顺手抓起门旁的木杖朝着他的周身大打一顿,把不兰迦叶打得遍体鳞伤,上青下紫,全身痛楚,爬着回去,但他心里还不省悟,怪罪佛陀没好好地告诉他。
  当这时候佛陀正在只园中说法,就对大众说:“不兰迦叶以前来这里求索偈文,劝阻不听,现在已在那里痛遭殴打。”
  阿难开口问佛陀道:“不兰迦叶与那位长者是为了什么缘故,而受到这个报应呢?”
  佛陀于是宣说往世的因缘。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国王名字也叫音悦。某天,国王正在午睡时,有一只能叫得很动听的鹦鹉,正巧在宫廷上面呜叫。国王听到了非常惊喜,问左右说:“这是什么鸟,怎么能叫出这么动听的声音呢?”左右说:“有一只奇异的鸟,刚才在宫廷上呜叫。”
  国王听了立刻派许多人四处追寻,好不容易追到了。国王得到了这只鹦鹉以后,心里说不出的欢喜,就用珠玑、水晶、琉璃、珍珠、珊瑚、璎珞等许多宝物造成了房子给它住,从白天到晚上就一直守护在身旁不忍离去。
  后来又有一只名叫枭的鸟,看到了这种情形就问鹦鹉说:“你是为什么原因才能够得到这种优渥的享受呢?”
  鹦鹉回答说:“我偶然在宫廷上悲鸣,国王听到了,就这么宠爱我。”
  枭就在宫廷上大叫特叫起来,国王听到,顿然惊醒,毛骨悚然,很生气地问左右说:“这是什么声音,叫得使我这般恐怖?”
  左右说:“是一种名叫枭的鸟所叫的。”
  国王随即下令将枭捉来,拔去它的羽毛,痛打一顿,才放它回去。枭连跌带爬,回到了它住的地方,许多鸟看了异常惊恐,就问它原因,枭这时候非但不加悔悟,反而责怪鹦鹉,对众鸟说:“我因为鹦鹉才受到这个惨祸!”
  佛陀又说:“善声能招来福报,恶声却可招来祸根。枭完全是咎由自取,反而迁怒鹦鹉。从前的那位国王就是现在的音悦长者,枭鸟就是现在的不兰迦叶,过去嫉妒鹦鹉,身体遭受痛殴,现在嫉妒佛陀,又招来挫折,就是因为贪嫉烧身不能去除的缘故。”
  阿难又问道:“音悦长者从前做了什么功德,而获得这个四种福禄,现在为什么又即刻消逝呢?”
  佛陀回答说:“音悦夙世在少年时候,信奉佛法,虔诚供养诸圣众,并祈愿要求豪富,后来果然如愿以偿,但是等他娶了妻子以后,就开始迷恋酒色,轻慢三宝。加上没有慈悲心再植积善根,所以他的福报,也就如水月空花,转眼即逝;接着无限的凄楚就紧逼而来,可怜,要直到业障受尽了才能消除。”
  鸦
  鸦(英文名crow),雀形目鸦科,是数种黑色鸟类的俗称。常见的鸦为北美洲的短嘴鸦和欧亚的小嘴乌鸦。
  所谓的鸦类身长均在50厘米左右,羽毛是黑色带光泽。鸦为杂食性,主要在地上觅食,步态稳重。
  〇佛法中的含义
  古代有禅师,是听到乌鸦叫而开悟的。宋代的子元禅师,某一日,在正定中听闻鸦声大悟,就作了一首颂:“二十余年纸上寻,寻来寻去转沉吟,忽然听得慈鸦叫,始信从前错用心。”之后,子元禅师于顺、逆境中都不曾动念。
  〇佛经中的故事
  贪心懒惰的乌鸦
  在南传《本生经·利爱品》中,有一则被贪心所恼的乌鸦的故事。
  佛陀在邸园精舍的时候,有一个贪欲的比丘,为贪欲所苦恼。有一天,佛陀就问那比丘:
  “比丘啊!听说你为贪欲所恼,是真的吗?”
  “佛陀!是的。”
  “比丘啊!你在前生也曾为贪欲所苦,因贪欲的缘故,不但丧失了生命,连带的也使贤人失去自己的住所。”接着佛陀讲出过去的一段因缘:
  从前波罗奈的住民在各处悬挂草笼,供鸟类栖止。这时波罗奈城中某长者家里的一个厨役,也在自己的厨房里挂着一个草笼。有一只菩萨化身的鸠,就以此为住处,天明出去觅食,黄昏回来,习以为常。
  一日,一只乌鸦在厨房上空飞翔,嗅到了鱼与肉的香味,便起贪欲,想道:
  “我要如何去取得这些鱼与肉呢?”
  它停在附近等候机会,到了傍晚时分,见有一只鸠飞人厨房中去歇宿。于是便想依靠着鸠去取得鱼与肉。次日天明,鸠出去觅食时乌鸦就飞来、老是跟随在鸠的后面,鸠便问道:
  “你为什么老是跟着我呢?”
  “我觉得我们两个很投缘,所以跟着你。”
  “你的食物和我的不同,一起出去觅食,不是很不方便吗?”
  “无妨,朋友,你出去觅食时,我也与你一同去。”
  “那么就这样吧,但你要有诚意才好。”
  鸠这样对乌鸦教诫毕,便飞翔觅食,吃地上的草籽等类。当鸠搜集食物时,乌鸦也飞去,见到牛粪块,便啄开来,吃其中的蛆虫。
  傍晚时,乌鸦与鸠带了食物回到厨房中去,厨役惊奇地说:
  “我家的鸠带了别的鸟来了!”
  于是也给乌鸦一只草笼,两只鸟从此一同寄宿在那里。
  有一天,别人送许多鱼与肉给长者。厨役把这些鱼肉挂在厨房中各处。乌鸦见了就起贪欲之念,心想:“明日不到牧场去,就吃鱼和肉吧!”
  隔天早上,鸠将出去觅食,叫唤乌鸦一起出去,乌鸦却推说肚子疼而不想去。
  鸠明白了乌鸦的意图,就告诉乌鸦:“你的意思我已明白,请你当心不要被贪欲所拖累。”
  鸠如是对乌鸦作完忠告,就觅食去了。
  厨役把鱼与肉分放在盘桶里,为要使之透气,上不加盖,用筛子遮罩好,走出厨房拭汗乘凉。乌鸦从笼内探出头来东张西望,见厨役出去了,以为现在正是满足欲望之时了。
  于是乌鸦就跳到筛子上想叼一块肉,立刻被厨师发现了,生气的把乌鸦捉住,拔去羽毛,然后把那在莳萝子汁中浸过的生姜捣烂,再以盐与酸的酪浆调和成泥,遍涂在乌鸦的身上,才把它丢人笼中。乌鸦非常痛苦,呻吟卧着。
  傍晚,鸠归来看见乌鸦的惨状,便感慨地道:
  “被贪欲蒙蔽的朋友啊!你不肯听我的话,所以为贪欲受到这般的苦痛而倒在这里。”接着又伤心地叹道:“走吧!我也不能再留在这里了。”便向它方飞去。后来乌鸦死了,厨役把它从笼中取出,丢在垃圾箱里。
  佛陀说了这件事情后,就又说:
  “比丘啊!你不但今生贪欲,前生也贪欲的。因为你的缘故,贤者曾失去自己的住处呢!那时的乌鸦就是你这贪欲的比丘,鸠就是我。”
  接着佛陀又为其开示四谛十二因缘,那比丘就证得阿罗汉果了。
  想吸千海水的乌鸦
  在南传《本生经·避役品》中,有—千关于乌鸦的故事。
  过去,住在海边的人有一种习俗,每年必定举行一次祭典,祭拜龙神。他们在海岸设了祭坛,排上乳酪、米饭、鱼肉、火酒等物供祀龙神。
  有一对乌鸦夫妻和同伴出来觅食。飞行到海边,正巧祭祀龙神刚刚完毕,人们留下祭物各自回家去。乌鸦来到祭场,看到乳酪等众多祭品,一起飞下来享用,并且把酒拿来豪饮,不一会所有的乌鸦都喝得酩酊大醉。乌鸦夫妻高兴起来,就提议道:
  “咱们到海水里去泡泡。”
  于是大伙儿就走到沙滩上开始洗澡,让海水淋沐。忽然一个大浪,卷袭下来,将雌乌卷了去。雄乌看到眼里,扬声悲哭,叫道:
  “我的妻子呀!糟了……”
  许多乌鸦听到雄乌的悲哭声,都聚拢来,齐声问道:
  “究竟怎么了?你这样子哭着。”
  “我的妻子被大浪卷去了。”
  大家听了这话,和雄乌异口同声号哭起来。过一会,有一只乌鸦收敛泪水说:
  “我们尽哭着也没用,不如大家合力,吸干海里的水,救出我们的同伴。”
  于是乌鸦们各自用口从海里把水吸到岸上。
  没有多久之后,它们的喉咙渐渐地感到干渴,它们的口舌都僵了,嘴脸感到麻痹,身体很疲倦,昏昏欲睡。
  但是面对同伴死去的哀伤,又使它们再接再厉,作着徒然的努力。
  正当它们悲叹不已的时候,菩萨在海中现出海神身,出现在它们面前,以可怖的相貌吓退乌鸦们,也使得许多乌鸦免于被海水没顶。
  佛陀以此来教诲弟子,莫做徒然无用、反而伤害自己的努力。
  鸭 子
  鸭(英文名Duck),鸭属于雁鸭目,雁鸭科。全世界约有十八种野鸭子,全都是有足蹼的水禽,羽毛绵密,喙扁平具有过滤构造。它们在陆地上行动笨拙,在水里却十分灵活。因为许多种鸭子的雌雄羽毛颜色图样不同,所以易于区别雌雄。
  沼泽、海洋、河流和湖泊都是鸭类活动、休息和养育下一代的绝佳场所。
  雌鸭孵蛋的时候,会以胸前的软毛垫在巢中,人们只要收集巢中的这种像棉花的柔软羽毛,清洗一下,可以用来填充枕头和棉被,十分保暖。
  〇佛法中的含义 .
  关于鸭子,最著名的公案,就是马祖大师与百丈禅师之间的公案。
  有一天,百丈怀海正随侍着马祖禅师,一群野鸭恰巧飞过天际。
  马祖问怀海:“是什么?”
  “野鸭子。”
  “什么地方去了?”
  “飞过去了。”
  只见马祖一把就扭住了怀海的鼻子,怀海发出一声惨叫。
  于是马祖就训斥:“又道飞过去了。”
  怀海的惨叫,成了野鸭子飞过,成了怀海前所未有的体验。怀海在马祖言下,有所悟人。这就是禅宗著名的“百丈野鸭”公案。
  鹭 鸶
  鹭(英文名helon),鹳形目,鹭科,鹭亚科。大约六十种长腿涉禽,其中几种通常称为白鹭。鹭分布在全球,热带最常见。通常安静地涉行浅水(如池塘、沼泽、湿地)中觅食蛙、鱼和其他水生动物。于近水边树林或灌丛中营巢。鹭巢常密集成群,称鹭巢群。
  鹭站立时颈通常呈S型。飞行时脚拖在后面,而头靠近身体,并不像大多数鸟类那样颈向前伸展。翅宽,喙长而直,尖端锐利。
  〇佛法中的含义
  佛教著名的《大般若经》,又称“白鹭池经”,是因为佛陀在白鹭池宣说的缘故。
  白鹭池位于王舍城竹林园中。佛陀宣说《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六百卷,共历四处十六会,其中,五九三卷至六百卷即说于此处,亦即十六会中之第十六会。《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五九三中说:“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王舍城竹林园中白鹭池侧,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此外,白鹭鸟又称水潦鹤、水白鹤、水白鹭。为珍奇难遇之鸟。依《毗奈耶杂事》卷四十记载,有一比丘于竹林园中说偈:“如果人寿百岁,不见水潦鹤;不如一日生,得见水潦鹤。”阿难听闻到之后,乃告诉那位比丘佛世尊的说法,正确的说法应该是:“若人寿百岁,不了于生灭;不如一日生,得了于生灭。”那个比丘告知其师,他的老师却说阿难是因为年老忘失记忆,不可依其言说。经中依“水潦鹤”来转喻世间之人多忘失自身之错误,反而说正确的教法有误。
  〇佛经中的故事
  在南传《本生经》中,有一则鹭鸶的故事。
  往昔,佛陀为树神时,那树正好种植在某处莲池的附近,他看到一只螃蟹智斗鹭鸶的故事。这莲池并不十分大,在夏季常干涸。池中住着许多的鱼。一只青鹭停在池的那一边岸上,见了许多鱼,想道:“用一个方法把这些鱼骗来吃吧!”这时,鱼看见青鹭,就问道:“您停在这里想什么?”青鹭说:“我在想着你们的事。”
  鱼说:“什么事呢?”
  青鹭说:“这池中水少,缺乏食物,且太热了。所以我正停在这里,替你们想出路啊!”
  鱼又问:“那么我们如何是好呢?”
  青鹭说:“如果你们听从我的话,我就用嘴把你们一条一条地从这里衔走,把你们放人那五色莲花覆盖着的大池中去。”
  鱼感动地说:“自从有世界以来,不曾有过替鱼着想的鹭。你不是在想把我们一条一条地衔去吃掉吧?”
  青鹭说:“只要你们相信我,我就不会吃你们,如果你们不信有这样的大池,可派出一条鱼来做代表,跟我一同去察看。”
  鱼相信了鹭的话,挑选出一条认为无论人水或在陆上都不怕的独眼大鱼作代表。
  狡猾的鹭把鱼衔了带去投人莲池,叫它在莲池遍游了一会,仍带它来放人鱼所住的原地方,这鱼就对同类赞叹那池怎么好。
  群鱼听了他的报告,都想到那里去了,便对鹭道:“请带我们去吧!”于是,鹭先把那独眼大鱼衔到池畔吃了,再回去把鱼一条一条地吃完。
  最后一次回来时,已不见有鱼,只剩了一只蟹。鹭想连蟹也吃掉,便对蟹说道,“喂,蟹啊!这里所有的鱼,我已带他们到大莲池去了。你来,我也把你带去吧!”蟹道:“你怎样带我去呢?”
  鹭道:“用嘴衔着带去。”
  蟹道:“我怎么知道你会不会在半途把我丢下来呢?”
  鹭说:“别怕,我会把你紧紧地衔着!”
  蟹心想:“这家伙哪会把鱼带到池里去呢!它如果真能带我人莲池去,当然再好没有,否则我就夹断它的喉头,使它丧命。”便对鹭说道:“喂,鹭啊!你恐怕不能把我紧紧衔住的,让我来紧紧挟住你,如果你可以让我用钳夹住你的喉头的话,那么让我抓住你的头,与你一同去吧!”鹭不知道蟹在想欺骗它,于是,蟹便像铁匠使用火钳一般,把鹭的喉头用钳夹住。
  鹭就带着蟹飞到大莲池,立即露出狰狞的面目,要吃掉蟹,没想到机智的蟹双钳一夹,就把鹭的头夹碎了,得以安全脱逃。
  鹑
  鹑(英文名quail),鸡形目、雉科,一百三十种小型短尾狩猎鸟类。类似山鹑,但较为浏\。鹑喜欢栖息开阔的野地和灌木丛边缘。春季产下十二枚稍呈圆形的卵,雄鸟可帮助孵卵。幼雏在第一个夏季与父母共同生活。主要以草籽和浆果为食,但也吃叶、根和昆虫。
  〇佛教中的含义
  在经典中,地狱之鬼卒有时也会化作鹑鸟头人身来吃食罪人。《大智度论》卷十六记载:“恶罗刹狱卒,作种种形,牛、马、猪、羊、鹿、狐、狗、虎、狼、狮子、六驳、大鸟(象)、雕、鹫、鹑鸟,作此种种诸鸟兽头,而来吞啖、啮、掣罪人。”
  〇佛经中的故事
  争吵落网的鹑鸟
  在南传《本生经》中,记载着佛陀本生为鹑王的故事。
  从前,梵与王在波罗奈城治国时,菩萨生而为鹑,与数千只鹑居于林间。那时,有一个捕鸟的人假装着鹑叫,窥探鹑之所在,等到探知鹑所在以后,就投网于上空,将网索逐渐绞紧,放人笼内负到家中,把其中的鹑卖与别人,以所得的金钱过活。
  有一天,菩萨对群鹑道:“这捕鸟者要使我们的亲族灭亡,我有一个方法,可以防止他来捕捉我们。此后,他如投网到你们头上来,你们可各自把头顶入网眼,大家顶住了网飞到他处,将网丢在荆棘丛中。这么一来,我们就可逃出他的罗网了!”于是,第二天,当网落到他们的头上时,它们就依照菩萨的指示去做。大家把网顶住,运到荆棘丛中去丢弃,自己从网下逃出。捕鸟者费了许多麻烦到荆棘丛中去取网,待取到时天色已晚,只好一无所得,空手回去。
  从此以后,群鹑就以同样的方法,对付捕鸟者,捕鸟者每天到荆棘丛中去取网,取了网徒然空手回家。于是他的妻子不高兴了,说道:“你每日老是空手回来。我想,你一定在什么地方寻开心去了!”捕鸟者忙解释:“我寻什么开心啊!那些鹑真是刁滑,竟然会大家团结,我把网投到它们的头上时,它们就协力顶住了网飞到荆棘丛中去,把网丢在那里。可是它们这种和合的精神,大概是不会长久的,你别怕,总有一日,它们自会争闹,那时我再把它们全部捕捉来。”
  过了几日,甲鹑于降下地面去求食时,不小心踏着了乙鹑的头部。乙发怒的说:“谁呀!踏着我的头了。”甲说:“这是我不留心之故,请不要生气。”可是乙仍怒恨不止。甲乙二鹑便开始争吵,甲道:“你以为你能顶网吗?”乙也道:“你以为你能顶网吗?”
  它们正争吵时,菩萨想着:“喜争吵者之间,决不会有幸福的。它们在不能协力顶网时,将陷于灭亡,给捕鸟者机会!我不能再住在这里了。’:于是就领了自己的弟子们到别处去。过了几天,捕鸟者到林中来,假作鹑叫,向着众鹑聚处把网投上。这时一只鹑道:“我在顶网时伤了头毛了,你去顶吧!”别一只鹑道:“我在顶网时失了两翼的毛了,你去顶吧!”在它们如是互相推诿地说“你去顶吧”的时候,捕鸟者就把网索收紧,将他们置人笼中,带回家去了。
  佛陀以此来教导亲族间不可有任何的争执,争执是灭亡的根源。那时愚笨争吵的鹑是提婆达多,那贤明的鹑是释迦牟尼佛。
  聪明的鹑鸟
  在波罗奈城不远的山下,有一座森林。林中盛产鹑鸟,猎人们很喜欢捕捉它们,因为它们生性好斗,可以供人玩赏。
  有一次,一个专卖鹑鸟为生的人,到森林中捕了许多鹑鸟回去,养在家里,等待顾客来选买。
  许多鹑鸟起初都哀鸣求救,想找一处间隙飞出笼子去,但日子久了,就放弃了。卖鸟的天天用美好的饲料喂它们,鹑鸟们有现成的美食,自然不想离去,也就忘记生命危在旦夕。
  只有其中一只宿慧深厚的鹑鸟,它暗想:
  “这是饵食,如果吃下,我会很快地被买去。假如不吃,让身体瘦弱下去,客人看我瘦弱难看,就不会把我带走。这样,有一天我就可以回老家去了。,,
  想定后,鹑鸟依计实行,不吃饲料。不几天,果真瘦得只剩皮包骨了。客人都不愿选买它,许多被人赞美的同伴,一个个被带走。当笼子里没有其他的鹑鸟时,卖鸟的人把它放在掌上查验。
  “这只鸟究竟怎么了?一定是先天缺陷,所以养不大……”
  这时,鹑鸟乘他不备,振翼高飞而去。
  它在广阔的蓝天下,几回翱翔,轻快地飞回森林的老家。
  在老家森林中,鹑鸟们抢着问它为什么还能生还。鹑鸟把逃亡的经过说给它们听,大家都感叹。一个只顾眼前、贪着一时的安乐的人,一定不会有好结果的。
  第七章
  神秘的动物
  龙

  龙(英文名dragon),西方世界认为龙是传说中的一种怪物,通常被想像成一只巨大的蜥蜴,长着蝙蝠的翅膀、身披鳞片、能喷火;也有人把它想像成一条蛇,有带刺的尾巴。在希腊语中,龙原来是指任何一种大蛇。在近东世界,蛇是巨大的和致人死命的,因此蛇或龙是邪恶的象征。例如埃及的阿佩皮神,就是冥界的一条大蛇。
  由于龙既有保卫的力量,也有使人感到恐怖的能力,所以很早就被用来作为战争的标志。在《伊里亚特》中,国王阿伽曼农的盾牌上,便装饰着一条蓝色的三头蛇,并把他们的船头刻成龙头形。在被诺曼人征服以前的英国,龙是皇家的主要战争徽记。在20世纪,龙的形象正式被画人威尔斯亲王的纹章。
  龙更是中国神话中非常重要的动物。传说龙能隐能显,春分时登天,秋分寸潜渊,又能兴云致雨,后成为皇权的象征。历代帝王都自命为龙,使用器物也以龙为装饰。但在远古传说中,龙是可驯养的,如帝舜时董父、夏孔甲时刘累和师门都能驯龙。
  〇佛经中的含义
  在佛经中,龙可说是经常出现的动物。
  龙(梵名na^ga),梵名音译为那伽、曩诫。龙族居住在水中,能呼云兴雨,为蛇形鬼类,亦为守护佛法的八部众之一。愚痴瞠恚特重的众生,因业报的缘故,而投生于龙族,出生于戏乐城。
  龙族的领袖称为龙王(na^gara^ja),他们具足强大的威力,常为佛的守护者。如善住龙王、难陀龙王、阿耨达龙王等,都是行大乘佛法、精进修行的龙王。他们的眷属也都瞠心淡薄,而且忆念福德,能随顺法行,属于法行龙王,不受热沙之苦,而且以善心依照时序降雨,使世间五谷成熟。
  相对于法行龙王,另外有一类“非法行龙王”,如波罗摩梯、毗谌林婆、迦罗、喉楼喉楼等龙王,他们不顺法行,行不善法,不敬沙门及婆罗门,所以常受到热沙烧身的苦果,这些恶龙常在阎浮提现起大恶身,兴起暴恶云雨,使世间一切五谷损害。
  而阎浮提的龙王,除了阿耨达池龙王之外,都有三种过患:
  1.被热风、热沙着身,受皮骨肉髓烧灼之苦恼。
  2.龙宫内,时常恶风暴起,诸龙经常遭受失去宝饰衣物、龙身自现的苦恼。
  3.诸龙各在宫中相娱乐时,突然会有迦楼罗(金翅大鸟)人宫捕捉诸龙吞食,使龙族心常恐怖,常怀热恼。经中又说龙族有卵生、胎生、湿生、化生之别,依次被卵、胎、湿、化四生的迦楼罗所食。
  在龙部的族群中,经常可以看到许多龙王,带领着眷属,护持佛法。
  在《佛母大孔雀明王经》中说,龙王有时行于地上,也常居于空中,恒常住在胜妙高山或在水中。至于他们的形貌,或有一首、二头,乃至于多头的龙王,或有无足、二足、四足,乃至多足的龙王。
  而在《法华经》中提到,佛陀说法时,有难陀、跋难陀、娑伽罗、和修吉、德叉迦、阿那婆达多、摩那斯、优钵罗等八大龙王来听法。而《瑜伽师地论》中也记载,七金山八支德水中的龙宫住有持地、欢喜近喜、马骡、目支邻陀、意猛、持国、大黑、党罗叶八大龙王。
  在诸尊龙王中,以五大龙王及八大龙王最为著称。
  五大龙王又称为五类龙王,分别是指:(1)善住龙王;(2)难陀波难陀龙王;(3)阿耨达龙王;(4)婆楼那龙王;(5)摩那苏婆帝龙王。此五大龙王依次为一切象龙、蛇龙、马龙、鱼龙及虾蟆龙之主,由于归依佛陀的威神力,行大乘之法,精进修行,约束眷属,不得对众生作出种种扰害之事。
  八大龙王是指八位龙王,乃是列于《法华经》法会座上的护法善神。此八位龙王,即:
  1.难陀龙王,意译为欢喜龙王,乃护法龙神的上首。
  2.跋难陀龙王,意译为贤喜龙王,又称优波难陀龙王,与难陀龙王为兄弟。
  3.娑伽罗龙王,意译为海龙王,又称娑竭罗龙王,为古来请雨法的本尊,也是观音二十八部众之一。
  4.和修吉龙王,意译为宝有龙王、宝称龙王、多头龙王、九头龙王,又称婆修丰龙王、筏苏枳龙王。能绕妙高山,并以小龙为食。
  5.德叉伽龙王,意译为多舌龙王、两舌龙王、视毒龙王、现毒龙王、能损害者龙王,以怒视即可使人畜即时命终。
  6.阿那婆达多龙王,意译为无热恼龙王,又称阿耨达龙王。住于雪山顶的阿耨达池。
  7.摩那斯龙王,意译为大意龙王、高意龙王、慈心龙王、大力龙王、大身龙王,又称摩那苏婆帝龙王。
  8.优婆罗龙王,意译为青莲龙王。因住于青莲花池而得此名。
  《佛母大孔雀明王经》卷中更举出佛世尊龙王以下,乃至小白龙王等一百六十余种龙王的名称,而且说这些皆是具足福德的龙王,如果能称念其名,则能获得广大利益。这些龙王在大地上,有时发出震响,有时放出光明,或降甘霖,使苗稼成熟。在《大云轮请雨经》中也提到难那龙王,乃至尾羯吒等诸多龙王,并说这些龙王各自有陀罗尼,能够施予一切众生安乐,于赡部洲依时序降注甘雨,使一切树木丛林药草苗稼皆得增长。
  除了龙王之外,龙女、龙子也是经典中极特殊的一群,在《海龙王经》提到海龙王有子名为威首,获佛授记。而海龙王有女名宝锦,亦获佛授记。此外,《法华经》中有龙女成佛的故事,更是耳熟能详。
  关于龙的种类,《翻译名义集》卷二中说:龙有四种,(1)守护诸天宫殿,护持使其不落下;(2)兴云降雨,利益人间;(3)地龙,决江开渎;(4)伏藏,守护转轮王大福人间宝藏。其中并提到投生于龙族中的因缘有四种:(1)多布施;(2)瞠恚;(3)轻慢他人;(4)自贡高傲。
  〇在佛教中相关辞汇
  龙女成佛
  龙女成佛指《法华经》中所记载,年仅八岁的龙女由于受持《法华经》的功德而即身成佛的因缘。据《法华经》卷四《提婆达多品》所载,龙女乃娑竭罗龙王之女,年才八岁,智慧猛利,诸佛所说甚深秘藏悉能受持,乃于刹那之顷,发菩提心,得不退转;复以一宝珠献佛,以此功德愿力,忽转女成男,具足菩萨行。刹那顷住于南方无垢世界,坐宝莲花中,成正等觉。
  龙女献珠
  龙女以宝珠献佛,代表已证圆果。据《法华经》卷四《提婆达多晶》记载,龙女有一宝珠,价值三千大干世界,持以供佛,佛即纳受。
  龙心
  龙心是与龙趣之心相同,是指多贪无厌之心。这是属于凡夫妄心六十种心之第十七种,对治之道应思维少欲知足、无常等。《大日经》卷一《住心品》:“云何龙心?谓思念广大资财。”
  龙宫
  龙王所居住之处称为龙宫。在《长阿含经》中说到龙宫的情景:“大海水底有娑竭龙王宫,纵广八万由旬,宫墙七重,七重栏椐,七重罗网,七重行树,周匝严饰皆七宝成,乃至无数众鸟相和而鸣。”
  而在《正法念处经》中也提到德叉迦龙王的宫殿:“过军阁罗山……有一大海,于海水下五百由旬,有龙王宫,种种众宝以为庄严,毗琉璃宝,因陀青宝,颇梨栏椐,七宝庄严,光明摩尼种种众宝,庄严殿堂,重阁之殿,犹如日光,有如是等无量宫殿,德叉迦龙王以自业故,住此宫殿。”
  亦有说佛法隐没时,龙宫即为护持、秘藏佛典的地方。相传龙树菩萨即是获大龙菩萨接人龙宫,开七宝藏,授予诸方等深奥经典。
  龙珠
  指龙颔下之珠璎。根据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记卷五载,往昔有螺髻梵志居于恒河边,为龙所阻挠,佛令其乞龙颈下之珠璎,龙即不再出现。
  龙汤
  取人、畜之粪尿所成之药。又作黄龙汤、大黄汤、黄汤。为陈弃药之一。《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三》中记载:“自有方处鄙俗久行,病发即服大便、小便,疾起便用猪粪、猫粪,或缸盛贮,号曰龙汤。”
  龙象
  原来是指象中的殊胜者,比喻菩萨的威猛能力。《维摩经》卷中《不思议晶》中说:“譬如龙象就踏,非驴所堪。”而僧肇的注解则说:“能、不能为喻,象之上者名龙象。”吉藏的《维摩经义疏》卷四中说,称为龙象,并不是指龙和象,而是如好马名龙马,故好象称龙象。
  龙须草
  在《摩诃止观》卷五中说:取龙须草作绳缚身,入水则转紧转痛;以此来比喻求道之人如果求取利养,必定会转增身心之苦,因为利养能毁损戒、定、慧的缘故。
  〇与此动物相关的诸尊
  妙见菩萨 .
  又称尊星王、妙见尊星王、北辰菩萨。妙见菩萨的坐骑即是龙,具有守护国土、消灾却敌、增益福寿等功德。其修法称北斗法、妙见法、尊星法,可禳灾、护国、治疗眼疾。此尊之形象,一般作菩萨形或乘龙于云中之天女形,有二臂、四臂之别。其中,二臂像为菩萨形,左手持莲花,莲上有北斗七星,右手之拇指、食指相捻,中指稍屈,掌向外,作说法印,头戴宝冠,结跏趺坐于五色云中。
  龙树菩萨
  龙树菩萨(梵名Na^ga^rjuna),是中观学派(空宗)的创始人。意译又作:龙猛、龙胜。音译有:那伽阏刺树那、那伽阿顺那等名,据说龙树菩萨即是受了大龙的启发而省悟。
  龙树出身于南天竺的婆罗门种姓,自幼聪慧奇悟,博闻强记,多才多艺,于世学技艺,绘画、雕刻、制香、炼金等等多所练达;曾经与三位友人共同学习隐身术,并运用这种法术进入王宫淫乱宫女,事发,其三友皆遭国王杀害,独龙树一人运智逃脱;自此才体悟到“欲为苦本”的道理,因此出家学佛,先后学得小乘三藏及大乘教法。
  当时流行的大乘经典不多,他凭着聪明,很快就通达了,由于感到不足,于是又到北印雪山参访寻找,甚至周游各地;在这过程中,陆续学了一些大乘经,并且与外道和部派佛学者们辩论,所向无敌,因此也产生骄傲之心,认为佛教理论不过如此,便想独出心裁,自创一派。
  此时,相传有大龙将他引人龙宫,引领他阅读了很多更深奥的大乘经典,他惊讶地发现:光是龙宫中的一小部分经典,就比人间流传的多好几倍。从龙树所著的《十住毗婆沙论》与《大智度论》中所提到的诸经,同中国译经史上比较来看,在此之前中国未译的大乘经,大都是经龙树的宣扬才问世的。
  经过这样的奇遇,龙树通达了大乘经义,之后回到南印,着手创立学说,广大弘扬佛法。
  难陀和优波难陀龙王
  难陀龙王(梵名Nanda)又译作难途龙王、难头龙王,意译为欢喜、喜。此龙王是八大龙王之一,为优婆难陀龙王的兄弟。二者常并称为难陀婆难陀、难途跋难陀、难头和难陀。在《法华经玄赞》卷二记载,此龙王善于顺应众生的心意,能调御风雨,深得世人欢喜,因而有喜龙王等名称。
  优波难陀龙王(梵名Upananda)为八大龙王之一,又称为优婆难陀龙王、优钵难陀龙王、跋难陀龙王、婆难陀龙王。意译为延喜龙王、大喜龙王、贤喜龙王、重喜龙王。在《增一阿含经》记载,当时,佛陀在三十三天天宫为生母说法时候,优波难陀龙王看见许多与会的沙门发行于三十三天,便生起瞠恚之心,于是放出大火风来阻止大众,最后被大目犍连降伏。
  优波难陀龙王为佛教护法龙神之一,常出现于佛陀说法法会之中。当初佛陀诞生于人间时,优波难陀龙王与其兄难陀龙王共同于虚空中吐出清净之水,一温一凉,来淋灌太子之身。鹿野苑萨尔那特旧址中,即有此一故事的雕刻。
  娑伽罗龙王
  娑伽罗龙王(梵名Sa^gara-na^gara^ja),为八大龙王之一,亦为观音二十八部众之一。音译又作娑伽罗龙王、娑竭龙王、沙竭龙王,意译海龙王。娑竭罗是海名,此龙王为海中最尊胜故,所以名为娑伽罗龙王。
  《起世经》卷五中记载:此龙王是金翅鸟王所不能捕取的,从来未曾被金翅鸟王所惊动。在《长阿含经》卷十九中描写其龙宫的样貌:纵广八万由旬,宫墙有七重,七重栏栀,七重罗网,七重行树,周匝严饰,皆是七宝所成,宝树上常有无数众鸟相互唱和而鸣。
  此龙王之形象,依《千手观音造像次第法仪轨》所说,其身色赤白,左手执赤龙,右手握刀。
  娑伽罗龙王系降雨之龙神,古来修祈请降雨之法时,常以之为本尊。在《华严经》卷五十一记载:最殊胜的龙王娑竭罗,兴起云雨普遍覆荫四天下,于一切处依其所需降下不同雨量,这是随顺因缘,其心中却是平等,无有分别的。
  娑伽罗龙王亦为护法之龙神,在《法华经》、《华严经》中都有此龙王前来听法、护持的记载。而《海龙王经》、《佛为海龙王说法印经》、《佛为娑伽罗龙王所说大乘经》及《十善业道经》等经,都是佛陀特地为此龙王所宣说的经典。
  摩那斯龙王
  摩那斯(梵名Manasvati),为八大龙王之一。音译又称作摩那苏婆帝龙,意译作大身龙王、慈心龙王、高意龙王、大力龙王或大意龙王等。
  此龙身长能绕须弥山七匝,故称大身。又有说此龙王主降雨,将降雨时先起云,待七日众事均毕,然后降雨;因为其兴起云雨时,皆从慈心中流出,所以称之为慈心。在《法华文句》卷二中说:“修罗排海,淹喜见城,此龙(摩那斯)萦身以遏海水。”因为其具足威德,所以为一切虾蟆龙形之王。
  俱利迦罗龙王
  俱利迦罗(梵Kdika),为密教不动明王的变化身。又作俱利迦罗龙王、古力迦龙王、俱哩迦、矩里迦、句律迦、律迦大蛇、迦梨迦。依《陀罗尼集经》卷六所载,鸠利迦(Kulikah)有“具种”义,身暗褐色,顶上有半月。除了“具种”义外,另外有善族、种族首长等义。
  根据《俱利迦罗大龙胜外道伏陀罗尼经》所记载,当初不动明王于色界顶,与外道论师对论,并共现种种神通变化成智。当时不动明王变化成智火之剑,外道上首智达亦化成智火之剑。明王智火剑再变为俱利迦罗大龙,吞外道智火剑,从口中出气,如二万亿雷一时俱鸣,魔王外道闻之,皆心怀恐怖而舍弃邪执。
  在《说矩里迦龙王像法》记载此尊形象,除了作龙身吞剑之形象外,也有作人形者:“其形如蛇,作雷电之势,身金色,系如意宝,三昧焰起,四足蹴踏之形,背张竖七金刚利针,额生一支玉角,缠绕剑上……若作人相者,面目喜怒,遍身甲胄,犹如毗噜博叉王,左托腰把索,右臂屈肘向上执剑,顶上置龙王蟠,立金刚山。”
  此外,《俱利迦罗大龙胜外道伏陀罗尼经》说此龙王四足分别为降三世、军茶利、琰魔都伽、金刚夜叉四大明王。现今尊形以龙缠剑之像流布最广。
  又,以此尊为本尊之修法,能除病患、魔障等。
  西方广目天
  广目天(梵名Viru^pa^ksa),又名为西方天。
  此一天王率领无量天龙及富单那、毗舍阁诸神等眷属,承担守护佛法的任务。此天王亦为诸龙之主,据《佛母大孔雀明王经》卷上所说:“此西方有大天王,名曰广目,是大龙王,以无量百干诸龙而为眷属,守护西方。”
  在《大集经》中也说,佛陀曾咐嘱广目天王护持阎浮提洲的西方世界,嘱彼率领其子及师子、师子发等八位诸龙军将、西方十六天神、三曜七宿、诸天龙鬼等眷属,共同负起护法重任。
  相传,广目天是大自在天的化身,由于前额有一目,因此称为广目天。不过后世流布的尊形,大都未见该目。其尊形通常作赤色,现忿怒形。甲胄上着天衣,右臂持三股戟,左拳置胯上,面向左方,交脚而坐。又依《陀罗尼集经》卷十一所描述,毗噜博叉像,身长作一肘,着种种天衣,严饰极令精妙,与身相称,左手伸臂执槊,右手持赤索。在中国,广目天王也有多种不同造型。
  水天
  水天(梵名Varun!a—datta),又称作缚楼那、婆楼那或缚噜拿龙王等。为密教十二天之一,护世八方天之一。为西方的守护神,乃龙族之王。
  在现图胎藏曼茶罗中,其住居外金刚部院西门北侧,身呈赤色,头上有七龙头,右手当持轮索,左拳叉腰。
  在其左方有水天后,头上有九龙头,右手执轮索,左掌叉腰。而于其左方有水天妃眷属,头上有八龙头,右手屈臂执戟,左拳当腰持轮索。
  “我和大王俱坠恶道。因为大王有断命之罪,我则怀怨仇之心,业报皎然,善恶昌明。”于是大王遂与龙王明设要契,今后如果更有犯越,必然不相赦。
  龙王回答:“我因为恶业的缘故,受此身为龙。而龙性凶猛暴恶,不能自持,当我瞠心生起时,必然会忘了有所节制。如今大王更立伽蓝,我不敢摧毁。您可遣一人候望山岭,倘若黑云兴起,就紧急击挞槌。我听闻此声,暴恶之心当平息。”
  大王于是更修建伽蓝,建宰堵波,候望云气,这是大雪山龙王的故事。
  〇佛经中的故事
  龙女成佛
  龙女成佛是《法华经》中所记载的故事。在《法华经·提婆达多品》中记载:在法华会中,文殊菩萨告诉智积菩萨,娑竭罗龙王之女,年方八岁,却因为修行《法华经》的缘故,而疾速成佛。智积菩萨听了后,感到很怀疑。就在这时,龙女忽然出现于法会之上,以头面礼敬佛陀,并以偈赞佛。
  这时,舍利弗对龙女说:“你生为女身,充满垢秽,不堪为法器,怎么能得证无上菩提?”龙女就以身上的宝珠献给佛陀,然后问舍利弗和智积菩萨:“尊者!您看我以此宝珠献给佛陀,佛陀接受此珠是否迅速呢?”智积菩萨和舍利弗都说:“非常快速!”龙女又说:“我成佛的速度比这更迅速!”
  这时法会中的大众,都看见龙女忽然之间变成男子身,具足菩萨行,即刻前往南方世界,安坐于莲花台上,成就正等正觉,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普为十方…:-切众生演说无上妙法。于是,娑婆世界的菩萨、声闻、天龙八部、人、非人等都遥向其敬礼。智积菩萨和舍利弗也都默然信受。
  此外,在《海龙王经·女宝锦受决品》中,也记载了海龙王女宝锦与诸龙之夫人一起以璎珞献给佛陀,发起无上道心愿成佛,佛陀并授记他们未来当成佛。在《菩萨处胎经》卷七《八贤圣斋晶》也说,龙王生于阿弥陀佛的国土,得以作佛。
  龙树菩萨入龙官求法
  中观祖师龙树菩萨,当初人山中佛寺出家受戒,在九十日中即诵完经律论,想再求取其他经典,都不可得。
  后来他又人雪山中佛塔,塔中有一位老比丘以摩诃衍大乘经典授予,龙树菩萨读诵之后受持爱乐,虽然了知实义,却未得通利,之后周游诸国,希望求取更多经典,然而于阎浮提中却遍求不得,而一切外道论师沙门义宗也都被其摧伏。
  外道弟子对龙树说:“老师您是一切智人,现在却屈为佛弟子,难道老师的智慧尚有不如佛之处吗?”龙树辞穷之下,即生起邪慢心,心想:“世界法中道路甚多,佛经虽然微妙,但以理推之,所以有未尽之处,而未尽之中可以推而演之,以悟人后学。倘若于理不相违背,于事相上无过失,这样何过之有?”于是龙树即自立宗师教戒,更造衣服,建立新教团。于是所有的弟子都受新戒,并穿着不同以往的出家服装,独自在静处水精房中修行。
  大龙菩萨看见龙树菩萨被骄慢蒙蔽了,感到十分悲悯惋惜,即接其人于海中,于龙宫殿中开启七宝藏,及七宝华函,并以诸方等经及各种深奥经典,无量妙法而授予之。龙树菩萨受读九十日中,通达了解甚多,其心深入经藏,体悟得到宝贵利益。大龙菩萨了知他的心意,就问他:“你看经看遍了吗?”龙树回答:“您的这些函夹中,经典众多无量,不可穷尽也,我所读已经十倍于阎浮提中的经典了。”大龙菩萨说:“这只是我宫中所有的经典,在其他地方还有比此处更多的不可数的经典。”
  龙树即证得诸经一相深人无生,生忍、法忍二忍具足,于是大龙菩萨就送其出于南天竺,大弘佛法,摧伏外道。他广明大乘摩诃衍,作《优波提舍》十万偈,又作《庄严佛道论》五千偈,《大慈方便论》五千偈,《中论》五百偈,使大乘教法大行于天竺。又造《无畏论》十万偈,《中论》即是出于其中。
  护生的龙王
  在《大智度论》卷十四中,记载一条龙至死持戒不破的故事。
  佛陀在因地时,曾有一世,转生为一条力大无穷的毒龙。
  毒龙有着巨大的身躯,双眼会喷毒,可用毒眼把人瞪死;即使不被瞪死,只要毒龙嘘一口气,也会把人毒死。因此它伤害过许多生命。
  但有一天,毒龙被一位修行者以佛法降服了。这位修行者说法调伏了毒龙顽强的心后,又劝戒他若要舍去龙身脱离畜生道,就要奉行不杀戒。
  龙很信奉修行者所说的教法,并真切地厌离龙身,所以就誓愿奉行不杀生戒。
  从此,它不忍伤害有情,即使是一条小虫,也不愿伤害。渐渐地它的心性调柔了,不像从前那样暴躁,畜生的坏习惯也逐渐消除了,这时它寻觅到一处森林里的山洞,便居止在洞中专一精进修持。
  有一天,正当它在山洞外的大树下打坐的时候,由于疲倦,竟睡着了。
  它身上的麟甲闪耀着美丽的纹彩,就像一条华美的宝带。这时有一个猎人巡猎到这里,看到美丽的龙,心中生起了贪念,他想:假如采得这张美丽的龙皮,献给国王,必定能获得重大的奖赏!
  于是用铁杖按住龙头,取出锋利的刀子,开始剥它的皮。
  龙知道有人要剥它的皮,它想:“我的力量可以翻山倒海,没有力量可以抗御我。这个人,只要我伸个懒腰就足以损伤他,可是我已经发愿持戒,希望出离畜生道。忍受一时的痛苦,成就猎人的愿望,我自身也顺机会,舍离这副臭秽的龙身。”
  因此,它就任猎人去剥割皮肉,忍受割身的痛苦,心中没有丝毫怨恨。
  龙的皮被剥走了,森林里的鸟兽,甚至爬虫,闻到龙血的腥味,都来啄食龙身上的肉,小动物爬满它的伤口,又痛又痒,它实在很想翻一翻身,或打滚来减低苦受,但为了避免去压伤身上的小动物,并持守不杀生戒,布施到底,便忍住剧痛,任人取食。
  它用最诚切的心,发愿道:“愿尽此生所有,布施给一切众生,护持无上的戒宝。有一天成佛,我愿以佛法布施给众生,使他们获证无上正觉。”
  由于此功德的缘故,龙死后脱离了畜生道,上升到忉利天上,投生为天人。
  迦陵频伽
  迦陵频伽(梵名Ksdavin ka),又作歌罗频伽鸟、羯逻频迦鸟、迦兰频伽鸟、迦陵毗伽鸟,略称为迦陵频鸟。意译作好声鸟、美音鸟、妙声鸟。此鸟产于印度,本来出自雪山,山谷旷野亦多。其颜色黑似雀,羽毛非常美丽,喙部呈赤色,在卵壳中即能呜叫,音声清婉,和雅微妙,为天、人、紧那罗、一切鸟声所不能及。在经典中,经常以其鸣声来譬喻佛菩萨的妙音。也有说迦陵频伽是极乐净土之鸟,在净土曼茶罗中,作人头鸟身形。
  〇佛法中的含义
  在《佛说阿弥陀经》中说:“复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是诸众鸟昼夜六时出和杂音,其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其土众生闻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舍利弗!汝勿谓此鸟实是罪报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国土无三恶趣。舍利弗!其佛国土尚无三恶道之名,何况有实!是诸众鸟,皆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这是说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中,有如来变化所成的迦陵频伽、共命鸟等,其微妙悦耳之声,能使众生生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这都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出生的。
  在佛陀的三十二种相好中,其中一相就是梵音深远相。佛陀的清净之梵音,声洪圆满,如鸣天鼓,微妙最胜;如同迦陵频伽之音,听闻者都会爱乐,得无量利益。这是因为佛陀往昔于无量世中的不恶口,而且宣说真实言美好之语、教人善语、不毁谤正法,因此所感得微妙相好。众生听闻佛陀说法,皆生善心无杂乱,断除迷惑,而且恒常欲闻。
  此外,另有说法是经中的“命命鸟”和迦陵频伽是一样的。
  有一种特殊的舞蹈,称为“迦陵频舞”。由童子四人舞沙陀调(或壹越调),舞者四人各着天冠、翼衣,两手持小铙钹子,拟妙音而舞。相传昔时天竺只园寺供养日,有迦陵频来舞,当时妙音天演奏此曲,阿难尊者即采其流布于世间。
  命命鸟
  命命鸟。音译耆婆耆婆、耆婆耆婆迦、时婆时婆迦,这是因其鸣声而得名的一种,依其鸣声而命名为“耆婆耆婆”。《慧琳音义》卷中说:“梵音耆婆耆婆鸟,此云命命,据此即是从声立名,鸣即自呼耆婆耆婆也。”《翻译名义集》卷二中说:“耆婆耆婆迦,此翻生胜天王,云生生;或翻命,法华云命命。”此外,佛经中也有另一种说法,说此鸟是一身二头之禽鸟。又称为共命鸟、生生鸟,属于雉之一种,产于北印度,因呜叫声而得名。此鸟之鸣声优美,迅翔轻飞,人面禽形;一身二首,生死相依,故称共命。佛典中,多以命命鸟与迦陵频伽等,同视为好声鸟。
  在《正法念处经》卷六十八《身念处品》之六中记载,阎浮提中的僧迦赊山中,有四大林,其中温凉林中即有命命鸟:“温凉林者,若人有寒,人则温暖,若有热者,人此林中,即得清凉。
  “林中有鸟,名曰风行,是命命鸟,以鸟之故,一念能行一千由旬,若人见鸟,忆念欲行,即乘此鸟,一念能至一千由旬。其命命鸟,能解四天下人所有语言,亦能宣说。如人受乐,如人欲乐,其身七宝庄严,两翼青宝,车磲、颇梨、赤莲华宝庄严其身。见者欢喜。”
  这是说命命鸟飞行的速度非常迅疾,此鸟一念能飞行一千由旬。此外,命命鸟又能善解四天下人所有的语言,也能宣说无碍。它的身上以七种宝物庄严,两翼装饰青宝,车磲、颇梨、赤莲华宝等。
  〇佛经中的故事
  佛陀本生为命命鸟
  往昔佛陀在王舍城时,许多比丘告诉佛陀:“世尊!提婆达多是如来堂弟,为什么常要怨害于您呢?”
  佛陀回答:“不只是今日,往昔在雪山中,有鸟名为共命鸟,其身形为一身二头,其中一头经常食用美果,希望使身心得安隐,但另一头便生嫉妒之心,而说:‘为何你常食用美好果实,我却不曾得到。’就忿恨地取毒果来食用,使二头俱死。
  “当时喜食甘果者,就是我身,当时食毒果者,就是提婆达多。往昔提婆达多与我共有一身时还会生起恶心,现今作我堂弟,也是如此。”
  大鹏金翅鸟
  大鹏金翅鸟,其梵名为迦楼罗(梵名ganlda),汉译有迦留罗、伽楼罗、迦娄罗、金翅鸟(supana,苏钵刺尼)、妙翅鸟、食吐悲苦声等名。是印度神话中之一种性格猛烈的大鸟,传说是毗湿奴天的乘骑。有人说其出生时,身光赫奕,诸天误认为火天而礼拜之。在佛教!里,则是天龙八部众之一。
  大鹏金趣鸟最大特色是以龙为食,在《观佛三昧经》卷一中描述:有金翅鸟,名正音迦楼罗王,于诸鸟中快乐自在,此鸟业报应食诸龙,于阎浮提日食—龙王及五百小龙。
  〇佛法中的含义
  《长阿含经·世纪经龙鸟品》也说:金翅鸟有卵、胎、湿、化生四种,与龙共依止住在大海北岸罗焰摩罗树。卵生的金翅鸟只可取食卵生的龙,胎生可食卵、胎生两种龙,湿生金翅鸟除化生龙外皆可食,化生者则四种龙皆可取食。
  由于迦楼罗性格勇猛,因此密宗乃以其象征勇健菩提心,或视之为梵天、毗纽天、大自在天或文殊菩萨的化身。而在胎藏曼茶罗中,此位列于外金刚部院,并且有以这种鸟为本尊的各种修法。以迦楼罗为本尊,为除病、止风雨、避恶雷而修的秘法,称之为“迦楼罗法”,或称“迦楼罗大法”。
  依《迦楼罗及诸天密言经》所载,凡持此法门,天上天下皆能过,不惟众人冤敌及鬼神均不敢近,又为悉地身色青黑,左拳叉腰,右手上屈,食指竖舒承轮脐,乘迦楼罗鸟(大鹏金翅鸟),有三面,正面是菩萨形,有三目;右面是白象;左面作黑猪,着宝冠璎珞。
  〇佛法中的故事
  和龙成为好友的金翅鸟
  迦楼罗鸟所住的地方,有一棵树名曲深浮留。有一个名叫聛那低耶的迦娄罗王,住在树上。当时有一位大龙王摩那斯,想和迦楼罗一起玩耍,这时鸟王捉到摩那斯龙王,放在树上,打算好好享用。但摩那斯龙王是有大神通力的,于是它将身子变得很长很长,遍满树上。因为太重了,树被压垮了,鸟王不得已,只好放了龙王。
  鸟王因为住处被龙毁坏,心中忧恼,闷闷不乐。这时候,龙王又变作天童子的模样,到鸟王所住之处,安慰他:“好友,你有什么心事,如此忧恼困苦,默然独住,起居不安?”
  鸟王回答:“我被摩那斯龙损坏了住处,所以闷烦不乐。”
  童子答言:“好友啊!你住处损坏就这么忧恼,龙父母被你吃食而失去眷属,那样的苦,你又怎么说呢?更何况你如果还是执意要继续吃龙,住处一定还会被毁的。”
  于是此龙鸟二王互相立誓不相侵害,永为朋友。
  金翅鸟从龙受八关斋法
  在《菩萨处胎经》中,佛陀曾经告诉智积菩萨,在过去无央数劫前,佛陀曾是金翅鸟王,有七宝宫殿,后园浴池皆是七宝所成,心得自在如转轮王。他的身长八千由旬,左右两翅各长四千由旬。当时海中有化生龙,都奉持八斋戒。
  有一次,当此金翅鸟王以巨大的翅膀划破海水,要捉龙来吃,在水未合时就已衔捕到一只龙。由于金翅鸟吃龙是由尾巴吃起,于是鸟王就飞到须弥山北的大铁树上,准备好好大吃一顿。但是尽管这株树,高得像须弥山一样,金翅鸟将龙挂在树上,还是上上下下找不到龙尾在哪里,一直到隔日,龙才露出尾巴并告诉金翅鸟:“我是化生龙,以我的威力,如果不是我昨天持八斋法,不能杀生,你立刻就被我销灭为灰。”
  金翅鸟听了龙子的话,即心生怖畏,悔过自责,而且赞叹佛法的威神甚深难量。于是邀请龙子共至其七宝宫殿游玩。
  龙子随鸟王返回七宝宫殿后,鸟王就向龙请求:“我的眷属不曾闻得如来八关斋法,惟愿指授禁戒威仪,祈使寿终后能生人中。”
  于是金翅鸟就随着龙子受了八关斋戒。
  摩竭鱼
  摩竭鱼(梵名Makara),又作摩伽罗鱼、么迦罗鱼。意译为大体鱼、鲸鱼、巨鳌。为经论中多处记载之大鱼。被视为与鲸、鲨鱼、海豚等同类。
  〇佛法中的含义
  经典中以“摩竭大鱼”,来比喻菩萨以爱念缚住众生,不到圆满成佛,终不放舍,如同摩竭大鱼,张口吞噬一切,无一可幸免。
  印度神话中,摩竭鱼为水神(梵名Vamna)的坐骑,而爱神(梵名Kgmadeva)所执的旗上也附有摩竭鱼图,又为十二宫之一,称摩竭宫。其头部与前肢似羚羊,身体与尾部则呈鱼形。在《慧琳音义》卷下中说:“其双眼如目,张口则如洞谷吞南舟,凡出流如潮,若欲饮水自壑高下如山,大者长二百里。”
  〇与此动物相关的诸尊
  阿摩提观音
  三十三观音之一,又作阿么提观音。意译为无畏观音、宽广观音,即无畏观自在菩萨。形象为三目四臂,乘白狮子座,面向左方,头上戴宝冠,以白莲花妆饰,前二手执持凤头之箜篌,另左上之手掌托摩竭鱼,右上之手持白色吉祥鸟,左足弯屈于狮子之顶上,右足垂下,通身发光焰,面貌慈祥。
  爱金刚
  为密教金刚界曼茶罗理趣会十七尊之一。又称爱缚金刚、爱乐金刚、悲悯金刚。位于金刚界曼茶罗理趣会之金刚萨埵后方之月轮莲花中。其形象为身呈青色,手持摩竭幢。根据《理趣经·秘诀钞》卷三记载,悲悯金刚菩萨以悲悯之故,以爱念绳普缚众生,至菩提终不放舍;犹如摩竭大鱼吞咽所遇之物,一经人口已,更无幸免者,所以持此摩竭鱼幢,现其爱缚舍离俱幻平等之智身。
  水天后
  又称龙王妃。为密教十二天中水天之后。于密教各曼茶罗中,水天与水天后、水天眷属及妃眷属每相混同,于胎藏现图曼茶罗外院西门之北列有水天、水天后、水天眷属等三位,其中水天后头戴七蛇,右手执龙索,左拳覆腰,或谓此像为水天,而以其傍头戴九蛇,左掌安腰者为水天后。胎藏图像及胎藏旧图样则举出后、妃二位,水天后乘摩竭鱼,左手执蛇,右手持花。
  〇佛经中的故事
  十八个头的摩竭鱼
  在《根本一切有部毗奈耶》卷九中,有摩竭大鱼的故事。
  在广严城的胜慧河两岸,住了很多的渔民,他们每天都到胜慧河里去打鱼,以此为生。
  平常,河边的渔民们,每在天未破晓的时候,就带着小网,二三十人结一队,登上渔舟,就往河里去打鱼。
  有一天,广严城中,又做大会节,因此买鱼的人非常多。这一天,天还没有亮,胜慧河畔的渔民们,已将大小渔网一齐放人河里,小网比较容易捞,不一会儿,已捞起了许多鱼鳖之类的动物,放在岸上,堆起来如一座小山。忽然,拖大网的渔夫,感到渔网内强力的挣扎,虽然拉住大网的有很多人,不但不能把鱼拉上岸来,反而被鱼拖着走。于是舟上的渔夫大声呼救,所有的渔夫一起费了九牛二虎的力量,才把这条大鱼拖到沙滩上来。
  这条摩竭鱼的庞大,是城里的人前所未闻的。更奇特的是,在它的头上,又生了很多小头,而各个小头的样子又不同,有的像狗头,有的像马头、牛头,有的像猫头、猪头、象头,奇形怪状,使看的人,无不惊奇。因此这个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广严城,大家都来围观。
  这时,佛陀正在广严城中游化,他知道这条摩竭鱼今遭大苦,所以佛陀与阿难及诸比丘,一同到胜慧河边。
  围得水泄不通的人群,让开一条路,让佛陀走近摩竭鱼的身旁。躺在沙滩上的摩竭鱼,睁着两个大眼睛直视着佛陀,佛陀慈爱地摸摸它的头部,问它:“你是劫比罗吗?”
  听佛陀这么一问,摩竭鱼竟然回答:“是的!佛陀!我就是劫比罗。”
  佛陀又继续问道:“你知道过去所做的恶业吗?你现在所遭受的果报,这是谁怂恿你犯罪的?”
  “我了解如今的苦报,完全是我前生所造的。总是我母亲不好,放纵我造业。”摩竭鱼很伤感地说完这段话,竟滴下两颗大眼泪。
  这时周围的观众,看到这种情形,感到很惊奇。
  接着又听到佛陀慈和地说道:“如今,你的母亲也堕入地狱中受苦,而你受生于畜生中为鱼,你知道死后又生到哪儿去吗?”
  “慈悲的佛陀!请您救救我,我脱去鱼身以后,又要堕落到地狱去了!”
  摩竭鱼不断地流着眼?目,诚恳地向佛陀求救。斗大的两个眼睛,期待着佛陀伸出救援之手。
  “我对你说三法印,只要你牢牢记住,就能解脱:诸行皆无常,诸法悉无我,寂静即涅槃。”
  听完佛陀和摩竭鱼的这般对话,所有在旁的大众,都觉得奇怪,为什么这条鱼能作人语?并能回忆宿世的经过?
  大圣者佛陀了解大众的疑问,就向大家说起过去的一段因缘:
  “在很久很久以前,也就是迦叶如来在世的时候,有一位大婆罗门,名字叫做劫比罗设摩。他有渊博的学问和超卓的辩才,在每一次的辩论会中,他都能够辩倒大众,独占首座。当时,外国也派来很多论师,可是总论不过他,所以国王很高兴地送了财宝给他。
  “后来劫比罗设摩,也娶妻生子,儿子名叫劫比罗。到他长大以后,在他父亲的教导下,也学到很好的学问,其辩才也很强,并且比父亲还更敏捷,更聪明。所以父亲就把自己的五百个学生,都交给儿子去教,从此父亲就广游各地,去亲近佛弟子。后来,因年老得病才回家,在他快要去世的时候,对儿子说道:
  ‘以你的学问和辩才,我知道你可以胜过一切人,可是你要记得,绝不可同佛弟子们辩论,因他们所学的,是超世间的真理,所得到的是无漏果,如果你和他们辩论,一定会遭遇失败。’
  “不久,劫比罗就成了一位大众所瞻仰的论主,可是他的母亲还不感到满足,有一天她对儿子说道:
  ‘儿呀!你虽然做了论主,可是,你是不是能够论倒世界上的人?’
  ‘除了佛陀的弟子外,无论哪一国的论师,我都有把握能胜过他们。’
  “他的母亲听了这些话,很不以为然,她说:
  ‘你为什么不和比丘们相论?如果不论倒他们,你这个论主的位置也站不稳了。’
  ‘不!父亲临终的时候,曾经嘱咐过我,绝不可和佛弟子辩论,否则一定会遭到失败。,
  “但是面对母亲的期望,劫比罗拗不过,只好勉强自己去和佛弟子辩论,劫比罗的辩才的确比不上佛弟子。劫比罗恼羞成怒,破口大骂,毁谤佛法,因而在死后沦为摩竭鱼的苦报。”
  摩喉罗伽
  〇佛法中的含义
  摩喉罗伽(梵Mahoraga),音译又作摩护哕伽、摩呼罗伽、莫呼勒伽、莫呼洛伽、莫呼洛、摩天勒、摩休洛。译为大复行、大智行、大智腹行、大蟒、大蟒蛇或大蟒神,是天龙八部众之一。天龙八部: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及摩喉罗伽等,护持佛法的八种守护神。
  在《慧琳音义》卷十一说:“摩休勒,(中略)是乐神之类,或日非人,或云大蟒神,其形人身而蛇首也。”
  《维摩经络疏》卷二中说:“摩喉罗伽,此是蟒神,亦云地龙,无足腹行神,即世间庙神,受人酒肉悉人蟒腹。毁戒邪谄,多嗔少施,贪嗜酒肉,戒缓坠鬼神,多嗔虫人其身而食之。”这是说摩喉罗伽为无足、腹行的蟒神。
  在佛典中摩喉罗伽与其他天龙八部众等一起参与佛陀法会,守护佛法。.
  如在八十卷《华严经·世主妙严品》中曾举出:“复有无量摩喉罗伽王,所谓:善慧摩喉罗伽王、清净威音摩喉罗伽王、胜慧庄严髻摩喉罗伽王、妙目主摩喉罗伽王、如灯幢为众所归摩喉罗伽王、最胜光明幢摩喉罗伽王、师子臆摩喉罗伽王、众妙庄严音摩喉罗伽王、须弥坚固摩喉罗伽王、可爱乐光明摩喉罗伽王……如是等而为上首,其数无量。皆勤修习,广大方便,令诸众生永割痴网。”
  经中并提到这些摩喉罗伽王依序各得以一切神通方便令众生集功德解脱门、得使一切众生除烦恼得清凉悦乐解脱门、得普使一切善不善思觉众生人清净法解脱门、得了达一切无所著福德自在平等相解脱门、得开示一切众生令离黑暗怖畏道解脱门、得了知一切佛功德生欢喜解脱门、得勇猛力为一切众生救护主解脱门、得令一切众生随忆念生无边喜乐解脱门、得于一切所缘决定不动到彼岸满足解脱门;得为一切不平等众生开示平等道解脱门。
  〇与此动物相关的诸尊
  摩喉罗伽
  密教现图胎藏界曼茶罗中,北边安有三尊摩喉罗伽。其中央一尊,两臂屈肘外张,两手当胸执握天衣飘带,竖左膝而坐;左方一尊,戴蛇冠,坐向右;右方一尊,两手吹笛,面向左。
  天 狗
  天狗是指有神通,能飞天空,妨碍佛法的怪物。有说其外形类似人类而鼻高,或有羽翼类似鸢鸟。中国则以彗星、流星之类为天狗。如《史记》卷二十七中所记载,天狗状大如奔星,有声,其下止地类狗。《日本书纪》卷二十三中也说:“大星由东西流,便有音似雷,时人曰流星之音,亦曰地雷。”僧曼曰:“非流星,是天狗。惟其吠声似雷。”
  印度称彗星为忧流迦(uloka)。在《正法念处经》卷十九:“一切身分,光焰腾赫,见是相者,皆言忧流迦下。”其注云:“魏言天狗下。”另有以忧流迦系枭或似枭之怪物,或住于山林的仙人。
  此外,据《山海经》卷二所述,天狗系怪兽名,其状如狸,首白,其音如榴榴。又据《谷飨集》所说,天狗乃天魔波旬之类,频那夜迦、吒吉尼等也是此类,或生为天趣,或魔鬼道。凡是出家人无菩提心,我执骄慢,专求名利供养者,这类人常被称为“天狗”。
  第/\章
  水族类动物
  鱼
  鱼(英文名fish),鱼的种类非常多,其共同的特征是:具有脊椎骨,主要靠鳃呼吸,为冷血动物,鱼类不能自己调节体温,因此体温是随着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〇佛法中的含义
  佛教和鱼的关系非常密切,如法器中的木鱼,就是仿鱼的形态来做的。
  古代的木鱼主要用来作为集合僧众的讯号。至于为什么做成鱼形,《释氏要览》中说,今寺院木鱼者,依《敕修百丈清规》中说,作鱼形是昼夜精进义:“相传云,鱼昼夜常醒,刻木象形击之,所以警昏惰也。”
  古印度犍陀罗国迦腻色迦王一生征伐四方,多造杀罪,虽然听闻马鸣菩萨说法,归依佛教,但是命终之后仍然转生于大海中为千头鱼,受剑斩截其首之报,随砍随生,轮回不止。当时有一名罗汉为维那师,鸣击犍椎,王听闻到其声音,苦痛就止息了,于是就请罗汉以木板常打,以减少他的业障。
  〇在佛教中相关的辞汇
  木鱼
  古称鱼鼓、鱼板,是指鱼形的木制法器,中心凿空洞,击叩之有声。原系寺院内为召集大众而击鸣的器物。现在即演变成诵经时所用的木鱼,其上或刻有二首一身的龙,龙头相向,共衔一珠,做成团圆形。而作为集合大众时所用者,称之为鱼梆(饭梆、梆),系做成长鱼形,平常悬挂于食堂、库里的长廊,饭食时敲打之。
  木鱼之所以作成鱼形,是缘于晋人张华作桐鱼击打石鼓的典故,或说鱼昼夜张目,所以以木雕其形敲击,来警醒修行者的懈怠心。后世并有改鱼为龙者,此由鱼化龙之说,以表从凡夫成为圣者之意。
  石鱼
  指石造之鱼鼓(鱼形之板鼓)。丛林中,为告知诸事之时间所敲打之器物。
  少水鱼
  指栖于少量水中的鱼,又作小水鱼。此乃比喻人生的无常、迅速。《法句经》卷上《无常晶》中说:“是日已过,命则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鱼王贝母
  指鱼王、贝母二者前进时,众鱼族众贝类悉皆附和随从之。《摩诃止观》卷五下云:“鱼王贝母,众使具足。”以此来比喻未证至圣位的众生,若有一大类烦恼生起,众迷惑也随之生起。
  鱼母念子
  比喻佛加持护念行者令其成道,犹如鱼母护念鱼子一般。
  在《大智度论》卷三十七中说:“以佛念故而不堕落,譬如鱼子、母念故得生,不念则坏。”就是说因佛的慈悲护念,所以菩萨善根得不朽坏,犹如鱼母之爱念、呵护鱼子,因此鱼子不致腐坏而能生长成育。而在《阿弥陀经义疏》中,也以此喻显诸佛的护念。
  得鱼忘鉴
  鉴,为捕鱼的工具。此指既钓得鱼,便忘了其渔具。《庄子外物篇》:“鉴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鉴;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比喻既已成功即忘其凭借;或已达成目的,就舍弃了工具方法。故有“得鱼忘鉴”、“得兔忘蹄”、“得意忘言”之比喻。
  鱼子
  1.指鱼卵虽多,而能成鱼者不多;比喻因虽多而果熟者少。《大智度论》卷四中说:“菩萨发大心,鱼子庵树华,三事因时多,成果时甚少。”这是指菩萨发心者多,成佛者少。
  2.比喻众生。以佛护念众生,犹如鱼母之爱子,故有此比喻。
  鱼腹儿
  此乃指于佛陀时代成就阿罗汉果的薄拘罗年幼时的故事。据《付法藏因缘传》卷三记载,薄拘罗生于婆罗门家,其母早亡,父再娶。薄拘罗年幼,后母瞠忿,将其掷于河中。薄拘罗坠人河中,遇到一条大鱼,即被吞食,幸而以福德因缘的缘故,才得以不死。
  正巧有捕鱼师,捕得此鱼,拿至市场卖。薄拘罗的父亲见了,即将鱼买回家,将以刀剖开鱼腹,这时薄拘罗在鱼腹中出声说:“愿父安详,勿令伤儿。”父遂启开鱼腹,抱出薄拘罗。薄拘罗年渐长大,乃从佛出家,证得阿罗汉果。
  鱼施饿鬼
  指供养鱼族的施食会。渔夫因为平日捕鱼多杀生,为了日后得到菩提的荐福,或为了祈请免于航海中遭遇灾难及受鱼族作祟伤害,所以投食于海中以供养之。
  〇与此动物相关的诸尊
  鱼篮观音
  三十三观音之一。其形象为手持鱼篮,或乘骑大鱼,是起源于我国唐代民间之信仰,现今盛行于日本。或有说鱼篮观音即马郎妇观音。
  〇佛经中的故事
  有关木鱼的传说
  在《禅林象器笺》中,有引《教苑清规》中所说有关木鱼的故事:
  以前有一名僧人违反其师父的教诲,毁坛戒法,不但堕入鱼身受恶报,而且背上还长了一棵树,风涛摇摆时,皮肉更加苦痛。
  其师父渡海时,大鱼于是造作巨风浪而说:“往昔你不教导我,以致令我堕鱼报,今欲来报此怨。”其师父问他:“你的名字叫什么?”鱼回答后,其师父令其忏悔,又为它设水陆追拔法会。后来于夜梦间,大鱼自称已脱鱼身,可将其背上的树木供养寺众,以亲近三宝。其师父后来果然见到鱼尸背的大树,于是就将它刻成鱼形,悬挂起来,来警戒众人。
  在《禅林象器笺》中,又有引用玄奘大师的《指归曲》中所说木鱼的由来:玄奘大师从天竺归来时,途中经过蜀道,恰巧遇到一位长者。此长者丧妻不久,有儿甫3岁,其后母非常讨厌他,趁长者出猎时,从楼上将孩儿掷入水中。长者回来之后,悲哀其子,为其设斋供僧。
  此时适遇玄奘大师到来,长者欢喜迎请第一座,然而玄奘大师却不肯食用,并告诉长者:“我长途跋涉,非常疲劳,希望能得鱼肉吃之。”在场者闻言皆大惊,长者欲出去买鱼,玄奘又嘱咐他:“一定要大鱼才好。”长者于是买回一条大鱼,才剖开鱼腹,就见到自己的孩儿在鱼腹中啼哭,长者大欣欢。玄奘大师说:“这是此儿夙世持不杀戒的果报,所以现今虽被鱼吞,却得不死。”长者问:“如何能报鱼的恩德呢?”玄奘大师告曰:“以木雕成鱼形,悬之于佛法,于斋时击之,可以报鱼德。”这就是现今的木鱼。
  过多思与过少思的故事
  在南传的《本生经·设问晶》中,有一个释迦牟尼佛前生身为鱼的故事。
  在波罗奈河中有三条鱼,一条名叫过多思,一条名叫过少思,还有一条名叫中思。
  它们从森林中的波罗奈河,游到人居住的城里来。中思鱼看看觉得不妥,就对他们说道:
  “城市里太危险了,渔夫用各种网或鱼笼捕捉我们同类,还是回森林中的老家去吧!”然而,过多思和过少思,因为懈怠懒惰,凡事犹豫习惯了,又觉得这里有好食物,只是答应着,却迟迟不肯走。
  “好吧!明天就走。”它俩说,但明天到来时,它们!又说明天,就这样一天拖一天,过了三个月,它们还没有走。
  那时,渔夫在河中投下网,过多思和过少思,为求饵食,昧昏了眼睛,钻进网内去。中思随后游来,看见有网,知道同伴已经落网,赶紧从外边游绕到网内,咬破网线,引导过多思和过少思出来。
  过多思和过少思十分感谢中思鱼,但它们的习性不改,不顾安危、随遇而安的习性并不曾悔改。后来几经转世,过多思和过少思都成为出家比丘,可是直到老,懈怠懒惰的习性仍很深重。
  有一次,他们在乡村森林中度过雨季,要回僧团来见佛陀。他们把旅途中的粮食需用都备好了,可是只说着:“明天走吧!”“明天走吧!”
  在拿不定主意期间,一个月的时光流过去了,食粮也不知不觉吃尽,于是又重新准备,但又在同样的情形下,一个月过去,两个月过去了。这两个比丘懈怠懒惰,拿不定主意,加上对住处的依恋,虚度三个月的时光,好不容易才出发,来到只园精舍时,已经比别人迟归好几个月了。
  他们来求见佛陀时,佛陀就斥责他们不该这样浪费时光,无常紧催着,一个人究竟有多少生命呢?怎么可以这般奢侈呢?并为他们说四圣谛法。两个人被斥,羞愧万分,由于深切的忏悔,他们在闻法后,就证得预流果,至此,过去的习性始断尽。
  ,在他们生为鱼身的时候,那中思鱼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前身。
  情爱的执缚
  在南传的《本生经·雏鸟品》中,有一个关于鱼的故事。
  往昔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位比丘,虽然出家了,但心里始终挂念着出家前的妻子。佛陀知道了,就问他:
  “比丘!听说你在烦恼,是吗?”
  “是的,佛陀!我非常烦恼!”比丘回答。
  “你烦恼什么呢?”佛陀再问他。
  “不瞒佛陀说,我家里有一个美丽的妻子,我实在舍不得她。”
  佛陀一听,笑着对他说道:
  “比丘啊!往昔你差一点儿被她害死。”
  佛陀开始讲过去的一段因缘:
  从前,有一个国王的司祭,带领侍从来到河边洗浴。正好,渔夫们也在河中投网捕鱼。这时,河中有一条大鱼,和它的妻子嬉戏着游来。雌鱼游在前面,嗅到鱼网的气息,赶快绕道游到别处去。可是那被爱情冲昏头的雄鱼,却没有警觉而陷入网中。
  渔夫们知道大鱼上网,便把渔网拉起,捕住了大鱼,暂时放在沙滩上,打算用火烤来吃。
  大鱼看到这情形,不但没想到自己的命运,反而担心着:“我美丽的妻子因不见我而孤单无依,怎么办呢?”
  于是雄鱼悲哀地叹息道:“受冷、受热、落在网中,我都不以为苦。惟一不安心的,就是妻子的孤单!”
  在一旁洗浴的司祭,听到雄鱼如此悲叹,便想道:
  “这条鱼正为情爱的悲哀所苦,如果就这样死去,必定会堕落地狱去。现在就让我来救救它吧!”
  司祭走到渔夫面前,对他们说道:
  “朋友们,能不能把这条鱼供养我?只要够一天吃就好了。我不要别的,就把这一条作供养吧!”
  “好的,大人,就请拿去吧!”渔夫们很欢喜地送他。
  司祭用双手捧着那条鱼,走下河边,训诫雄鱼道:
  “鱼啊!今天你如果不遇到我,你将丧命了!以后千万不要再为情爱所缚呀!”说完,司祭就把鱼放进水里,回城去了。
  那时的雌鱼是比丘出家以前的妻子,而那雄鱼就是比丘的前生,司祭便是释迦牟尼佛的前生。
  法 螺
  法螺,属于腹足纲,法螺科。有许多种腹足类贝壳可以用作号角,其中以大法螺最为有名。大法螺产于印度太平洋区,长可达三十六厘米,十分巨大。
  〇佛法中的含义
  法螺,译为商、珂贝,又称为法赢、宝螺、金刚螺、蠡、蠡贝、螺贝等。
  后世常以法螺为佛事中所使用的法器之一。在卷贝的尾端附笛制成,状似喇叭。在《洛阳伽蓝记》卷五记载,乌场国有早晚吹法螺以礼佛的习俗。《广清凉传》卷上记载,五台山大孚灵鹫寺启建法会时,即以法螺、箜篌、琵琶齐奏。
  螺在经典中,常以吹法螺来比喻佛陀所宣说之大法。因为大法之声,犹如螺贝,能警醒人,所以称为大法螺。在《法华经》卷一序品中说:“今佛世尊,欲说大法,雨大法雨,吹大法螺,击大法鼓,演大法义。”
  法螺又名商怯,意译珂、贝、蠡贝。在印度,召集人群或征战时,多吹此贝。亦为乐器。后世以法螺为螺之通称。因吹螺之声远闻,且螺声勇猛。喻佛说法仪节隆盛,广被大众,而且能降魔,所以称为法螺。密教中,法螺乃是千手观音的持物之一。
  除此之外,螺也是极乐世界七宝之一,名为“砗磲”,又作车渠、紫色宝、绀色宝。据《增广本草纲目》卷四十六载,车渠乃海中大蛤,外壳上有似龙之纹,如车轮之渠,其壳内白皙如玉,故常被误作玉石类。后世多以白珊瑚及贝壳所制之物为砗磲。
  而千手观音的持物中,其中一手即是螺贝。象征如来说法音声之标志。《千手经》中说:“若为召呼一切诸天善神者,当于宝螺手。”《不空羂索经》卷十八《世间成就品》载,众生闻螺声,能灭重罪,或往生西方极乐国。
  在佛陀的三十二种相好之中,其中一种即是“螺发相”,也就是头发右旋呈螺纹状。生身释迦佛之发细软润泽,右旋转呈螺纹,故后世释尊像多见此造型,与肉髻同为佛像头部雕塑之特征。印度现存佛像中,于中印度发现者多呈螺发形;北印度犍驮罗之遗物则不然,仅略呈波状。
  〇与此动物相关的诸尊
  无量音声佛顶
  与法螺相关的诸尊中,无量音声佛顶,以法螺为持物并以法螺为三昧耶形,象征佛陀以无量妙音说法,使众生各得开解。其尊形身呈黄色,左手持莲花,上有螺贝,右手立掌,屈食指、中指。
  如来商怯菩萨
  如来商怯,又作如来法螺菩萨、法螺菩萨、吉祥商怯菩萨。为密教阿阁梨所传曼茶罗、胎藏图像中,列为遍知院之菩萨。在胎藏图像中,其形象为向前竖右肘,舒展拇指、食指等,屈其余之三指,左手握拳置于胸前,持莲花,花上立螺贝,螺上有光焰,半跏趺坐于莲花上。
  与螺相关的诸尊还有七俱胝佛母、生念处菩萨、迦楼罗等。
  〇佛经中的故事
  吹螺的人
  在南传《本生经·愿望品》中,有—个关于螺的故事。
  从前,梵与王在波罗奈城治理国家的时候,佛陀曾经投生在吹螺者的家里。他在波罗奈举行祭礼的时候,跟父亲到城里去吹螺,挣得许多钱,归途经过有强盗的森林,父亲还是不断地吹螺,孩子赶紧阻止不停地吹螺的父亲。父亲却依旧不停地吹。于是强盗就跑来将他们的钱抢走了。
  当时的吹螺者,即是世尊弟子中一个粗暴的比丘之本生,而吹螺者的儿子,则是释迦牟尼佛本生。
  螃 蟹
  螃蟹(英文名Crab)是一种全身披着硬壳而脚上具有关节的动物。
  世界上的螃蟹约有四千五百种,有的生活在海边的沙洞里,有些生活在海边岩石下,有些则生活在较深的海底,更有些生活在河边,甚至森林中阴湿的地方。
  〇佛法中的含义
  在《宿曜经》中记载有十二宫,为天文占星之法。太阳分有狮子宫、女宫、秤宫、蝎宫、弓宫、摩羯宫等六宫;太阴分有宝瓶宫、鱼宫、白羊宫、金牛宫、男女宫、蟹宫等六宫。
  十二宫各有分掌之事物以判吉凶,如太阳分之六宫,次第分掌军旅、宫房、库藏、病患,将相、刑杀之事,太阴分之六宫,掌学事、吏职、厨膳、马、户钥、狱讼之事。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