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巴利语系佛教
中国巴利语系佛教
作者: 凌海成
一、云南巴利语系佛教的传入
巴利语系佛教亦称“南传上座部佛教”,或简称“南传佛教”,指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国家的佛教,因由印度向南传入,故名。据《大史》和《岛史》等记载,释迦牟尼逝后二百余年,印度孔雀王朝的国王阿育王举行佛教第三次结集,并派传教师向周围国家和地区传播上座部佛教。其王子摩晒陀等比丘被派往今斯里兰卡创立以大寺为中心的上座部佛教僧团。约公元前1世纪,在今斯里兰卡举行上座部佛教第四次结集,首次用巴利文将上座部佛教《三藏》记录成册。
公元410年至432年期间,古印度巴利文佛教学者佛音到斯里兰卡,他将上座部佛教《三藏》的僧伽罗文注释改写成巴利文,并详加注解,编成十九部,还撰写《清净道论》等理论著作。11至14世纪,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国确立上座部佛教为国教。南传佛教教义比较接近原始佛教,注重教义的字面解释,核心是“三相”,即无常、苦和无我。南传佛教崇拜佛牙、佛塔和菩提树等。在宗教修持上主张修“戒、定、慧”三学和“八正道”。特别注重禅定,并保持原始佛教的某些戒律,如托钵化缘、过午不食、雨季安居等。南传佛教使用巴利文佛经,将释迦牟尼的“诞生”、“成道”和“涅”合并在一起纪念,称作吠舍法节。
南传佛教在中国仅仅流行于滇南或滇西南的西双版纳、德宏、临沧、思茅、保山等地区的傣、布朗、阿昌、德昂和部分佤民族之中,具有全民信仰的特点,对当地民族的社会、文化、艺术、教育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以至形成了以傣族为代表的,在道德、心理、风俗习惯、文字教育、天文历法、医学卫生、绘画、建筑、音乐、舞蹈等方面别具特色的佛教文化圈。
滇南或滇西南信奉南传佛教的各民族之中,傣族是主体,不仅人口众多(近90万),全民信教,而且是传入佛教最早、接受佛化最深,对周边影响最大的一个民族。其中又以西双版纳地区接受佛教最早,并且一直处于滇南或滇西南佛教中心地位。
南传佛教进入云南的时间比大乘佛教进入中原地区要晚得多,大约在7世纪,主要途径是由泰国勐润经缅甸景栋传入西双版纳地区。
西双版纳佛教界则把南传佛教初传期认定在傣历86年(724年)。但是,初传的佛教并未被人们真正理解,加上频繁战争,使得佛教未能广泛流行。公元1180年,佛教再次由勐润(泰国清迈)经缅甸景栋进入西双版纳,这应当是云南南传佛教真正传入的时间。公元1277年后佛教在西双版纳得以传播。
南传佛教在西双版纳形成一定规模,而且达到繁荣程度则要晚至明代。傣历931年(1569年),缅甸金莲公主嫁给第25代召片领刀应勐时,缅甸国王曾派僧团携带《三藏》典籍及佛像随同来云南传教。第二年,金莲王后在景龙(景洪)建大佛寺,名“金莲寺”。至此,西双版纳上座部佛教进入恢复时期。
南传佛教传入德宏地区要晚于西双版纳, 大约在13世纪方始传入。召武定曾在当地建造了一座佛塔,此塔先后六次修葺。公元1643年,哥藏毕王召罕约法第7次重修,扩建成金熊宝塔,即今之遐尔闻名的瑞丽姐勒金塔。
二、云南巴利语系佛教的派别
润派
润派据傣文《佛教圣事大记》载,润派佛教是从斯里兰卡传入泰国清迈,经缅甸景栋再传入西双版纳的。因为清迈古称“勐润”(属兰那王国),故称“润”派。西双版纳和临沧地区主要奉信润派。
多列派
多列派属于山林派,在修行、持戒上比较宽松。多列派称佛寺为“庄”(润派称”洼”),其庄房既不在村寨之中,也不建在远离尘嚣的山林村寨之中,而是距村寨不远不近,大约数百米的地方。多列派吸收妇女出家,为沙弥尼,寺院中有专供沙弥尼居住的房间。僧侣过午不食,但可食荤,凡不是自己杀的鸡、鱼等都可吃。过去戒律规定出门不得骑马、乘轿,也不准赶街(上集市),出行只带一把雨伞,但现在飞机、轮船都已乘用了。睡时只盖毯子,不能垫褥子。在重大节日或念经时才能穿袈裟。
摆庄派
摆庄又称耿龙,明代中期由缅甸传入,主要分布在德宏州的芒市、瑞丽、遮放、盈江、陇川、连山等地区。摆庄僧侣可以养家畜家禽,允许杀生、食荤腥,亦可吸烟饮酒。寺院建在村寨中,有寺产。摆庄在德宏傣、阿昌、德昂(崩龙)等民族中拥有较多信徒。
左抵派
左抵派创始人洼拉,是缅甸芒海人,为曼德勒比丘。清代末年,左抵派分两支传入云南。一支由仰光传入德宏芒市,另一支由缅甸南罕传入德宏瑞丽和临沧孟定地区。左抵派持戒最严,僧侣终生茹素,过午不食,不杀生,不养畜禽,禁止屠夫入佛寺。睡觉不用垫褥,亦不挂蚊帐。佛寺建在村外,允许妇女出家为沙弥尼,但沙弥尼必须严守教规。寺内有专为沙弥尼设置的房子,以便居住和修行。左抵派因持戒过严,难以守持,因此教徒渐少。后来受摆庄派排挤,于民国四年(1915年),由芒市迁往缅甸,云南左抵从此衰落,其教徒大多改信多列派。
三、云南巴利语系佛教生活与风俗
傣族男孩在七八岁时即被父母送往佛寺做“科勇”,他们不剃头发,不披袈裟,也不住佛寺,只在寺里学文化,学傣文。古老的巴利文佛经已逐渐被傣文转抄,学习傣文是为了念诵佛经。科勇稍大,还要学习简单的教规和礼仪。到10岁左右,即可申请升和尚。
升和尚是傣族男子人生大事,只有当过和尚的男人才称得上是真正的男人,才有资格进入社会,受到别人尊重。没有当过和尚的人被称为“野人”,被人唾弃,连媳妇都娶不到。科勇升和尚时,家长为孩子请教父(卧波),还要杀猪备酒,隆重庆贺。届时科勇要剃去眉、发,骑马或由人背入佛寺,仪式由比丘主持, 先拜三宝(佛像、经书、僧众)再受沙弥戒,然后即可获得僧衣,这才算正式取得“帕”的资格。云南上座部佛教和尚无戒碟,顶 上也不烧香疤。沙弥除了学习文化、念经之外,必须承担寺内杂务劳动,如担水、劈柴、清扫、做饭、喂牲畜、服侍长老、外出化缘等等。沙弥不能与比丘同吃同坐,要等比丘吃完饭后才能吃饭。
有的佛寺在“帕”之前还设置一个“帕诺”(小沙弥)的阶层。刚入寺一、两年的即为“帕诺”,待读经、学佛教仪式、佛教绘
画方面具备一定基础后,方可正式成为“ 帕” 。做“帕诺”或“帕”,时间可长可短,或一二年,或七八年,由自己决定。还俗也非常简单,只需父母提出,主管比丘和头人同意,即可还俗。现代佛寺对帕的管理更加宽松,甚至允许帕在平时入学读书,寒假、暑假再回寺修行。
沙弥年满20时,可受比丘戒。比丘戒有227条之多。授戒由祜巴主持,必须在洗戒亭(戒坛)内举行。受戒人届时身佩饰物,先至父母家尽情欢乐,再回戒坛受戒,除去俗服饰物,换上黄布袈裟,即成比丘。释迦牟尼未出家前是太子,着华服,佩璎珞,出家后则舍弃一切,专心悟道。上述出家习俗就是仿照释迦牟尼当初的做法。正式比丘的袈裟按纵七横九用黄布联缀而成,在升比丘这一天,他穿着袈裟,背着钵,按傣族习俗,亲友们将金银珠宝等贵重物品置于钵内,以示庆贺和祝福。新比丘背着它走在用白布铺垫的通道上,象征从此走向超凡入圣的境界。比丘可以不做杂务,但有责任指导沙弥诵念佛教和学习宗教仪式。比丘自身必须遵守戒规、刻苦修持。
泼水节
泼水之俗,亦源于天竺古婆罗门。婆罗门每年伊始,都要到圣河里沐浴,洗去罪恶,祈祷吉祥。婆罗门信徒还认为泼水节是帝释天降临人间考察凡人善恶的日子。通常泼水节为四天,第一天是迎接日,第二天是下降日,第三天是巡察日,第四天是回驾升天日。传说帝释下凡骑的动物和手里拿的东西,每年都不一样。骑的动物有妙翅鸟、良驹、壮牛、罗刹、龙等。手里拿的东西有武器、火把、水壶等。人们根据这些来预测当年农业收成的丰歉。如骑牛拿水壶,就预示雨水充足,五谷丰登。如果是拿着火把,则预示干旱。婆罗门信徒在宣布农业年成的预测之后,就互相泼水,有助天降雨,祈求丰收之意。
当佛教传入东南亚和云南傣族地区之后,泼水节的原始教意已被佛教故事替代,泼水已不主要是驱旱祈雨,而是“浴佛”节。每年佛诞日,为了表达庆贺的心意,除浴佛和泼水外,还配合佛教仪式举行鼓乐舞蹈、竞技游戏等群众性活动,使泼水节热火朝天,锦上添花。浴佛节清晨,人们到河边挖取洁净的河沙,堆成沙塔,插上鲜花、纸旗,青年们排着队向佛寺奉献鲜花。此时有寺院长老现场诵经,大众合掌俯首而听。然后即开始隆重的浴佛仪式。姑娘们挑来洒满花瓣的清泉水,在僧侣们主持下为佛像洒香水洗尘。然后人们用菩提树叶蘸上清泉水互相洒在身上,这是最美好、最崇高的祝福。人们由寺内至寺外,由乡村至城镇,万众欢庆,互相泼洒。此时的泼水无论远客还是近邻,无论认识与不认识都可互相洒水,甚至整盆清水从头顶淋下,其情景有如西方狂欢节。下午,青年们聚集在巨大的榕树下“丢包”,在佛祖的保佑下祈求美好的姻缘。与此同时,村民们还举行盛大的“赛龙舟”、“赶摆”、“跳象脚鼓舞”、‘孔雀舞”、“扎花车”、“放升高”(焰火、孔明灯)等喜庆活动,往往自晨至夜,通宵达旦。泼水节要过3天。德宏、临沧、红河诸地的泼水节与西双版纳大致相同。除了傣族,信奉上座部佛教的布朗、阿昌、德昂、佤族等也参与泼水节活动。
赕白象节
这是一个纯粹的佛教节日,它以佛陀本生故事为内容,歌颂慷慨的奉献精神。
每年一二月,是大众赕白象的时候。赕,即敬献、布施之意,根据傣文佛经《维森达腊本生》所载,古代印度某富国有一头白象,吉祥神奇,能降福人类,瑞应无穷。该国因为拥有此象,年年丰足,国泰民安。后来邻国发生旱灾,饿殍遍野,危急中恳求富国王子将白象赠与,以求降雨。王子慨然允诺,将白象送给了邻国。此事遭大臣们反对,进谗国王。王子终于被逐出宫门,带着妻儿入山修行。修行中又遭受婆罗门的百般残害。王子反而以德报怨,先后将妻儿都布施给婆罗门。他的慷慨布施感动了天神,天神帮助他与妻儿团圆,并复国为王,婆罗门受到应有惩罚。王子名叫维森达腊,即释加牟尼前生。傣地白象节一般为三天。人们用竹篾编扎成象征吉祥的白象,浑身贴棉花以状其白,配以金鞍及饰物。头两天人们齐集佛寺,听长老、和尚诵经,内容有《维森达腊本生》、《转法轮经》等。第三日则换上最好的衣服,抬着竹篾白象,并配备纸糊的鹿、牛、神像走村串寨大游行。象队后面尾随大队村民,边走边喊“撒!撒!撒!”,于是大把大把的米花抛向空中。游行队伍有化妆成神的、有持彩旗鲜花的、有敲打象脚鼓的,大家载歌载舞、欢声动天,最后将白象送进寺庙,进献给佛祖。这一天村民们宰牛杀猪,大宴宾客。
傣族地区泼水节以版纳最盛,而赕白象则以耿马、景谷最盛。
烧白柴节
每年正月十五,为烧白柴节,事先由信众砍来白柴,堆至寺中备用。节日之夜,将白柴堆架如亭,各寺比丘、沙弥集中念经,最后由长老点燃柴亭,一时间鞭炮大作,烈焰冲天,围观者人山人海,彻夜辉煌。集中念经的比丘、沙弥由长老率至村外林中修行七日。白天在树下念经,夜晚在树下露宿。七日期满,又汇集广场念经,通宵达旦。日出后节日结束,比丘、沙弥各回佛寺。
烧白柴节的来历,据傣文《赕佛经》说:“很久以前,有一对心地善良的夫妇。丈夫叫占罗,妻子叫婆帕。夫妻俩每天赶着牛车到城里经商,途中总是遇到露宿在树下的三个僧人。这三个僧人吃的是红薯、芋头和果子,日复一日,孜孜不倦地传教。冬天,三位僧侣仍然露宿在挂满露珠的树下,他们经常被冻得不能去寻找食物。一天,商人备好牛车,车上装满各种货物和食物,叫上妻子,离开了家,翻山越岭向城里走去。来到树下,看见这三位身穿袈裟,手持念珠的僧人已冻僵在树下。僧人们见到夫妻俩,便开口对妇人说:‘你快去找些干柴来吧!’妇人迅速到树林找来一大担干柴,并马上燃起了一堆熊熊的烈火。温暖的火驱走了寒冷和死神,三人的身体终于能活动了。他俩不停地往火里添柴棒,渐渐地三位僧人感到饿了,夫妇俩又真诚地煮了一锅稀饭,敬献给他们吃。过后,三位僧人为夫妇俩念经,祝愿升火煮稀饭的功德将伴随他俩九生九世。”从此,人们就把烧白柴当作一种布施而继承下来了,大家同样希望得到佛祖的保佑。
堆沙节
傣历1月15日(农历十月十五日),是堆沙节,这一天清早,寨里全体村民都到河里搬运沙子,运至寺院场地。然后有的筛沙,有的和白胶泥,有的搬砖,开始精心堆砌沙塔。比较讲究的大塔,可以堆到一米多高,基部用砖或土坯砌成,上用白胶泥塑塔,再往胶泥上撒上细沙,使之覆盖周身,然后在四角再塑四座小塔。塔刹用竹蔑编制并糊以彩纸。在大塔四周平地上匀匀地铺上细沙,再在上面翻拓小塔,小塔的制做是先用笋壳做成塔模,将湿沙填进模子,拍实,倒出来即是小沙塔。小沙塔一般要围绕大塔布局成四片,每片250座,共1000座。有些村寨在沙塔上插着小纸旗或鲜花、树叶。场地周围用篱笆固定,角柱上常捆上一株笆蕉树和一根带叶的甘蔗,象征丰收和幸福。另外,还要绑一个托盘,盛满糖果、米花等供物。清场后点燃主塔四面佛龛中的香油燃灯,然后关门封场,静候长老进入念经。晚上是节日高潮,万人空巷,围集塔场,鼓乐震天,众人起舞。节期三天,村民们都带着米菜,在佛寺大会餐,欢声笑语,喜气洋洋。至第三日下午清理沙塔,小孩们争觅塔心铜币以为吉祥。
傣地奉塔如奉佛,且认为沙是最洁净的,沙塔在则神灵在,奉塔能祈求佛祖保佑。除了堆沙节,凡逢重大节庆,如泼水节之类,人们也堆沙塔敬佛,但规模、数量则没有堆沙节那样盛大。
赕塔
堆沙节是村民亲手用沙堆塔,而赕塔是向舍利佛塔作奉献。傣地视佛塔如佛祖,崇敬备至。“赕”是奉献、布施、供养之意。赕塔如赕佛,傣地供养佛塔为一年一小赕,三年一大赕。小赕二天,大赕三天。小赕一村一寨,全体参加;大赕一勐一州,甚至东南亚各国信徒都来跪拜。按傣文史料记载,公元前545年6月15日,佛入涅。火化后有摩伽陀等八国国王将佛舍利带回去,各在本土建塔安奉。后阿育王弘法,又将所余舍利收回,再分散世界建塔八万四千座供养。西双版纳地区最早的塔建于傣历元月上旬,从此,傣地就把每年傣历一月上旬定为赕塔节。这一天男女老少从各地赶来,围绕佛塔跪拜。各级佛寺的长老比丘也要向自己辖区内的佛塔行跪拜。如村寨佛寺的比丘要跪拜村寨里的塔;中心佛寺的长老、祜巴要跪拜中心佛塔;总佛寺、大佛寺的长老、祜巴、比丘要跪拜总佛寺、大佛寺的佛塔。此外,低级别佛寺的僧侣还要到高级别佛寺去跪拜佛塔。村民和僧侣绕塔跪拜后,要念经、祈祷,向塔泼水洗尘。然后敲起芒锣和象脚鼓,翩翩起舞。最后,赕塔节在放高升的高潮中结束。赕塔期间,村民们纷纷布施,各村寨丰俭不一,视贫富而定。集资的钱财或粉刷佛塔,或为佛塔彩绘贴金,或作局部维修。村寨的塔,均由一村一寨村民供养、维修;勐里的塔,由数村数寨甚至十几个村寨共同供养、维修。20世纪50年代后,重要佛塔多由政府拨款维修。
傣族地区与佛教有关的节日还有赕星、赕岗、赕刹那、赕坦、做帕戛等。赕刹那是奉献小亭房,每年傣历11月,人们将盖好的小亭房及生活用品布施给寺庙。现代已改为用篾条扎成的纸象、纸马献给佛祖,也有将活马、活象献给佛寺;赕坦是奉献经书。每年傣历11月15日是赕坦节,届时各家各户请长老、和尚念经并出钱抄写经书,然后又将抄好的经书献给佛祖;做帕戛是德宏傣族一种不定期的佛教节日,每年要做若干次。帕戛又称帕拉达戛,意谓佛门弟子。做帕戛就是皈依佛门,做佛门弟子。做帕戛须布施,视花费多少定称号。称号分三等:凡布施一本佛经者,由和尚念经后赐给“坦木”称号;凡购买香烛佛像、经画经书及衣服垫褥、肉蛋糖饼等布施给佛寺者,由长老念经赐给“帕戛装”称号;凡三次这样献佛活动,并邀请宾客乡里隆重“大摆”(佛事活动)者,则可获“帕戛体”称号。无论获得哪一级称号,都是做帕戛者的无上荣耀。许多信徒节衣缩食,辛勤一生,就是以做一次帕戛为最大愿望。
四、云南巴利语系佛教的佛寺与佛塔
(一)云南南传巴利语系佛教的佛寺
傣地寺院一般由佛殿、戒堂、僧舍组成,有的寺院有塔,但多数没有,中心佛寺以下的村寨寺院不设戒堂。寺院布局没有汉地寺院那种严谨的中轴对称及四合封闭模式,而是随山势、随地形自然布局,给人以亲切自然的感觉,这是上座佛教建筑布局上的最大特点。寺院的围墙矮小简单,甚至不设围墙。惟一特殊的是,佛寺建筑的朝向坐西向东,相邻建筑的正脊不能互相垂直。这与汉地寺庙坐北向南大不相同。
寺院中,佛殿是主体建筑,一般置于中心,前有戒堂,后有僧舍,但三者并非在一条中轴线上,僧舍或偏左,或偏右。戒堂无定规,甚至建在偏僻位置上。有的寺设有前门(类似汉地山门),即使有也很少正对大殿。至于佛塔,更是或前或后,或左或右,或者远离村寨。附属建筑有鼓房、走廊、经房等,也是随意布局,并无定制。
勐遮曼垒佛寺又是一种风格,寺门在山脚,有八级梯形走廊由北向南重重叠叠导引上山,但未与佛殿相接。佛殿东西向,东边配以僧房,此外无其他建筑,清净广大,天空山阔。德宏地区佛寺布局与版纳地区相似,顺其自然,自由灵活。但寺院内往往增建泼水亭和住房。住房是佛教节日期间给男女信众临时住宿用的。
瑞丽大等罕佛寺,无寺门,由东向西走进前廊,然后从东北角进入佛殿。佛殿右旁并排设僧房,左旁稍后设大住房,寺院北端又是五排住房,面积稍小。佛殿和僧房前方是泼水亭。佛殿和僧房一律东向,而住房则有南北向者。
戒堂(八角亭)
傣语称“布萨”堂,民间通称“八角亭”。这是佛门禁地,是各级长老议事、诵经、忏悔、惩罚犯戒和尚的地方。一般僧俗严禁入内,妇女尤其不能靠近。
据傣族地区的佛教传说,“布萨”亭是仿照佛陀的金丝帽(卡钟罕)修造的。佛陀灭度后,弟子补塔科乍田仿“卡钟罕”形状在斯里兰卡、印度、缅甸和泰国各建一个“八角亭”。佛教传入西双版纳后,“卡钟罕”的形象也随着贝叶经传到版纳,人们即按照贝叶经的图像,首先在景真建造了八角亭。傣族地区一律把戒堂称作“八角亭”,而不管实际上有没有八个角。中心寺以上级别的佛寺都必须配备八角亭,其重要性仅次于佛殿。
景真八角亭是这类建筑最辉煌的代表,建在勐海县城西十六公里的山丘上,独立于寺院之外。高约20米,基座平面为折角“亚”字形,共16角,呈高台分档须弥座式。屋顶结构极为繁复、精致。景真八角亭建于公元1701年,为清代遗物。
僧房建筑多为干栏式结构。由于傣俗男子幼年即要出家,因此僧房一般要建得大,以满足众多僧人使用。
云南南传佛教比较著名的佛寺有:
曼阁寺
曼阁大佛寺位于西双版纳景洪市允景洪镇、澜沧江北岸的曼阁寨。曼阁佛寺属于中心级别的大寺,傣语称“洼拉扎探”,由佛殿、鼓房、僧房、戒堂、门亭组成。佛殿极雄伟,是典型的傣族佛寺风格。大殿用了16棵柱子撑起重檐瓦顶。佛殿西端有佛陀坐像,高约4米。殿顶及四壁满绘孔雀、白象及汉地的龙、凤、麒麟等图案。曼阁佛寺建于公元1478年,建寺资金是由当时的村民、僧侣、西双版纳召片领和宣慰司官员共同捐献,该寺高僧祜巴阿领主持规划。曼阁佛寺在西双版纳享有崇高地位,每逢关门节、开门节、泼水节时有成千上万信众前来拜佛,甚至连东南亚诸国信众,也千里迢迢来此朝圣。曼阁佛寺在“文革”受到严重破坏,公元1980年州政府拨款维修,并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允寺
位于临沧县城勐董大街,寺已残废,仅存佛殿。广允佛寺是傣、汉建筑艺术结合的典范之作,寺中壁画也是傣汉文化的融合,很有欣赏价值和研究价值。
大殿进深13米,上绘花卉,下绘供养人像。上下窗与门上透雕鱼龙宝相、山水人物及各种图案,红底金漆,富丽典雅。殿内柱上还有两条木雕巨龙,极为生动,是不可多得的雕刻作品。木雕工艺出自剑川的白族工匠,剑川木匠技艺高超,远近闻名。谓滇中一绝。
大殿有壁画十幅,极精。大幅宽约3米,高2米,小幅宽仅1.2米,高亦2米。作画方法是先以白垩涂底,勾勒墨线,填以石青石绿赤铁等矿物颜料,最后以墨线作边框。其中两幅绘佛传故事,一为“逾城出家”,绘释迦牟尼骑马深夜离家;一为“菩提树下成佛”,绘释迦牟尼跏趺坐于树下。其余八幅为民俗画,画面为城池、楼阁、山水、园林;人也有官员、兵丁、仕女、侍从。可辨者有清廷大员册封土司及文武官位巡方视察的盛大场面。
广允佛寺建于清道光八年(1828年),其独特的建筑艺术和精美的壁画,是傣族文化的代表,1988年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官缅寺
位于临沧地区耿马县城郊,建于清乾隆年间,是耿马地区最高的总佛寺,傣语称“纳扎探寺”,过去是土司及其亲属拜佛场地,清咸丰、光绪年间曾两次重建。
菩提寺
位于潞西市芒市镇正南路,建于清初。傣语称“在相”,意谓宝石寺。佛寺拥有广大场院,占地3100平方米。佛殿位于中心,坐西面东。在佛殿前方左右各有一座装饰华丽的亭舍,其间又有一座小巧玲珑的二重檐泼水亭。佛殿造型十分特殊,干栏式三重檐结构,下部虚空,为一排排立柱。
西双版纳总佛寺——巴姐佛寺
巴姐佛寺坐落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州府所在地景洪市曼陇宽寨。巴姐佛寺是西双版纳最早建立的佛寺之一,原来规模较小,而且破败。20世纪80年代,在当地政府支持下,傣族佛教首领带领佛教徒将巴姐佛寺进行了修复。邻国泰国和缅甸也给予了很多援助,特别是泰国赠送了一尊吉祥佛像,现供奉在佛殿之中。巴姐佛寺是西双版纳地区总佛寺,负责领导全州的佛教工作,在当地有很高地位。巴姐佛寺还是云南佛学院西双版纳佛学院所在地,这是一座培养南传佛教人才的惟一学府,在这座学院毕业的学生中,有些还要送到缅甸、斯里兰卡等南传佛教国家的高级佛学院中深造。巴姐佛寺现还有佛殿、比丘戒堂等众多殿宇。
(二)云南南传巴利语系佛教的佛塔
塔是供奉佛陀舍利的遗物如佛牙、佛发、佛足印、经书、佛像的建筑。傣族地区佛教徒视塔为佛的化身,因此奉塔往往高于奉寺。傣族建塔很有讲究,所选地址必须与佛陀的活动有关。一是在佛经或传说所示佛陀到过的地方建塔,如景洪的庄莫塔、庄董塔; 一是在佛陀留有遗迹的地方建塔。如著名的曼飞龙塔,这是因传说当地石板上印有佛的足印;一是按佛陀修行、说法时喜爱的环境,即山林之中建塔。云南南部和西南傣族地区无处不塔,仅西双版纳一州之地,至今尚存佛塔一百余座。
傣族地区随处皆可建塔,不一定要建在寺院内。许多寺院是因为先有塔,而后才建寺。但在建总佛寺、中心佛寺时,通常是同时建塔。建塔不一定建寺,但塔一经建成,则必须有佛寺、村寨常年负责维修和供养。一般一座塔由若干佛寺、村寨共同供养。以西双版纳景洪勐龙为例,该地有佛塔16座,由59座佛寺71个村寨供养。
塔的构造多为砖砌实体,小巧玲珑,由基座、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塔基平面多为方型,亦有多角或圆形。塔身最富变化,渐上渐细,如巨大的春笋;塔刹由莲座、刹杆、相轮、伞盖、宝瓶、宝珠组成。多数刹杆上有层层伞盖,极富装饰性。塔刹一般为铜制、镀金或贴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十分美丽。云南南传佛教比较著名的佛塔有:
曼飞龙塔
这是云南上座部佛教中最著名的一组塔群,位于景洪市大勐笼曼飞龙后山顶。建于公元1204年,由九座白笋状塔组成,平面呈八瓣莲花形。中央主塔高16米,基座是一圆形须弥座。基座向八个方向砌成八座佛龛,每座龛内奉佛一尊,龛内壁间更有小型浮雕佛像排列两旁。龛外正脊上装饰着龙凤、孔雀等彩陶,极其华丽。在八座佛龛外,分建八座小塔,护卫着中心大塔。小塔造型一如大塔,九塔一群,挺拔绚丽。
姐勒大金塔
位于德宏瑞丽市姐勒寨。据《勐卯地志·序》说:“传其地发现佛骨,形状色泽大小不一,往往于夜间大放光芒,五光十色,极
为奇丽。迷信者见之,逐渐觅获,建塔其上,并立庄房祀之。”又载:“姐勒之金塔,为数十七,建立年代远不可考。塔之居中者最大,余依次环列,亦依次缩小。悉用金涂其表,旁围石栏,次环走廊,中置钟鼓狮象之属,又次围以高塔……其塔之高者,耸人云霄,遥望之金光夺目,层级分别,光华皎洁。工艺亦极精良,所谓天工鬼斧也。”这是对当年塔的雄姿的描写。可惜这座名塔,在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中毁坏。当地政府在1983年4月重建大塔, 1984年后又陆续修建16小塔。中心大塔高36米,圆形塔基,直径达30米。塔基四方外延各建一拜塔殿,拜殿之间置有坐兽吊钟。塔身白色,塔刹贴金,既艳丽又挺拔。16座小塔环列四周,如众星捧月,四周树木繁茂,风光甚佳。
允燕塔
这是云南最大的一组群塔,位于盈江县允燕村马鹿场,由41座佛塔组成。允燕古代属勐町,故又称勐町塔。
允燕塔群由一座主塔和四十座小塔组成,主塔高20米,系砖砌实心。广基座方形,边长约20米。座上设五层台座,层层收缩升高。第一层四面共列28座小塔,第二层至第四层,每层台座四角又有一小塔,共十二塔。第五层台上矗立大塔,覆钟形塔身,上有十三天。塔刹分部构造繁复精致如王冠。大塔磅礴,小塔玲珑,高低错落,非常美观。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