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地区佛教>> 西藏佛教>>正文内容

西藏物语收集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05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西藏物语收集

  指藏传佛教僧舍或僧侣经学院。其组织机构完整独立,有经堂、佛像、僧伽和法学系统,且有自己管辖的土地、属民、庄园等,实际上就是寺院中的寺院。

  扎仓侧影

  右绕

  在寺庙佛塔旁常能看到信徒手持念珠,转动着小玛尼筒,口诵经文,从左往右绕塔来回走,这就是右绕。右绕是依顺佛法的意思,可积功德、消灾病。喇嘛教中对右绕极为重视,如玛尼筒、玛尼轮要向右转动,海螺的旋纹也要选用右旋的才能作法器。

  雍仲是与苯教、佛教都有关系的一大符咒祭。但在藏区一般被认为是苯教的标志。十字和雍仲图案是火和太阳崇拜的象征,在世界所有古老民族文化中都有出现,如我国内地中原腹地新石器遗址、印度婆罗门教、佛教等。最常见的是如来佛胸前的瑞相符号,梵文称为“吉相海云”。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香巴拉

  亦译“苫婆罗”,意为任持乐土。是《时轮经》中所说的小瞻部洲北半六区之一,因位于印度、西藏、汉域之北,故以“北方苫婆罗”著称。

  吉祥八宝

  白海螺 佛经载,释迦牟尼说法时声震四方,如海螺之音。故今法会之际常吹鸣海螺。在西藏,以右旋白海螺最受尊崇,被视为名声远扬三千世界之象征,也即象征着达摩回荡不息的声音。

  宝瓶 藏传佛教寺院中的瓶内装净水(甘露)和宝石,瓶中插有孔雀翎或如意树。即象征着吉祥、清净和财运,又象征着俱宝无漏、福智园满、永生不死。

  宝伞 古印度时,贵族、皇室成员出行时,以伞蔽阳,后演化为仪仗器具,寓意为至上权威。佛教以伞象征遮蔽魔障,守护佛法。藏传佛教亦认为,宝伞象征着佛陀教诲的权威。

  吉祥结 吉祥结较为原初的意义象征爱情和献身。按佛教的解释,吉祥结还象征着如若跟随佛陀,就有能力从生存的海洋中打捞起智慧珍珠和觉悟珍宝。

  金轮 古印度时,轮是一种杀伤力强大的武器。后为佛教借用,象征佛法象轮子一样旋转不停,永不停息。

  金鱼 鱼行水中,畅通无碍。佛教以其喻示超越世间、自由豁达得解脱的修行者。藏传佛教中,常以雌雄一对金鱼象征解脱的境地,又象征着复苏、永生、再生等意。

  莲花 莲花出污泥而不染,至清至纯。藏传佛教认为莲花象征着最终的目标,即修成正果。

  胜利幢 为古印度时的一种军旗。佛教用幢寓意烦恼孽根得以解脱,觉悟得正果。藏传更用其比喻十一种烦恼对治力,即戒、定、慧、解脱、大悲、空无相无愿、方便、无我、悟缘起、离偏见、受佛之加持得自心自情清净。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煨桑

  即用松柏枝焚起霭霭烟雾,是藏族祭天地诸神的仪式。据说在煨桑过程中产生的香气,不仅使凡人有舒适感,山神闻到也会十分高兴。因而信徒们以此作为敬天地诸神的一种贡品,希望神会降福于敬奉它的人们。

  甜茶馆

  藏语称之为“恰康”,是西藏民间传统的茶馆。除出售藏式甜菜、酥油茶外,也卖藏面、手抓肉、酸奶、藏米饭等。甜茶馆遍布于藏区大小城镇,是当地人体闲、社交的重要场所。过去,女性一般不入其内,但随着时代的演变,这一传统习俗已经发生改变。甜茶馆是旅游者了解藏族世俗生活的绝好去处。

  手印是佛教实践和造型艺术中表现的一种具有独特寓意的手势。印在显宗中有印章之意,在密宗中有标志之意。即本尊表示意念时,以屈指节示之。其屈指节之手的动作称之为手印。常见的手印有说法印、禅定印、触地印、转法轮印、与愿印等。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神圣的护身符饰品--绿松石

  绿松石又称土耳其玉,英文名为Turquoise。绿松石是一种十分古老的玉石。早在古埃及就为人所知,当时被视为神圣之物,用来作护身符饰品,我国在新石器时代,就把绿松石作饰物了。

  绿松石化学属三斜晶系,但晶体十分罕见。多是隐晶质一非晶质的皮壳状、瘤状、肾状体。颜色为鲜艳淡绿、苹果绿、天蓝、蓝绿和黄绿等色,铜和铁是致色元素。多不透明,蜡状光泽,硬度5一6,比重2.60—2.80,折光率1.61一1.65,二轴晶(+)。绿松石以纯天蓝色,且质地纯净、细密、坚实光洁为最佳,苹果绿,黄绿色次之,绿松石主要用作首饰、串珠、瓶炉、人物等工艺品。

  世界宝石级绿松石主要是外生淋滤产生的。中国绿松石产在碳质硅质板岩裂隙破碎带中。绿松石呈天蓝色和湖蓝色或苹果绿色,色调正,匀净,常呈鲕状、豆状和瘤状等形体产出。

  绿松石是世界上稀有的贵宝石品种之一,绿松石制品现已成为重要的收藏品,是一种次生矿物,由含铜、铝、磷的地下水在早期花岗岩石中淋滤而成,在近地表的矿脉中沉淀形成结核,被岩脉的基质所包裹。绿松石是最早用作饰物的矿物品种。

  作为饰物,人们喜爱绿松石的绿色和纹理。在古代人们把它与宗教、迷信联系在一起。我国西藏对绿松石格外崇敬,至今仍是神圣的装饰用品,用于宗教仪式。美国的印第安人认为绿松石是大海和蓝天的精灵,是神力的象征。多数文明古国都崇尚绿松石,如埃及、波斯、阿兹台克(墨西哥印第安人古国)等。绿松石因所含元素的不同,颜色有差异,含铜的氧化物时呈蓝色,含铁的氧化物时呈绿色,色彩是影响绿松石质量的重要因素。绿松石产地主要有美国的南部各州,伊朗的东北部,埃及的西奈半岛。中国、澳大利亚、智利、阿富汗、俄罗斯也出产少量的绿松石,但是,目前世界最大的一块绿松石宝石,产于湖北郧县海拔1200多米的云盖山上。这块绿松石长82厘米,高、宽各29厘米,重达66公斤,呈蓝、绿色,结构完整,质地细腻。

  七种宝

  喇嘛庙内常见的七种宝多是制成立体供器陈列在供桌上。这七宝是:轮宝,即法轮;主藏宝、也叫玛尼宝,表佛法如福藏,海螺形;纪宝,女性菩萨形,去烦恼得净乐;大臣宝,文官坐像,表智慧理性;象宝,一头白象,背驮宝珠,表佛法大力、佛法远扬;胜马宝,白马,身带鞍缰,表吉祥消灾、一帆风顺;将军宝,一持兵器的武士像,表护持佛法。

  面具,藏语中称“巴”,主要用于各种民间表演活动,它与人们日常生活、劳动、娱乐有着直接的关系,遍及西藏各地。通到了清代,藏戏广泛普及到民间,其剧目、流派更加丰富多彩。藏戏面具与宗教面具相比,造型带有浓郁的世俗倾向和民间色彩。表现的题材主要包括历史故事和神话中的人物、神灵和动物。藏戏面具中的国王、大臣、喇嘛、老妇、老翁的面具有着独特的个性特征;剧情中神灵、鬼怪和动物面具的塑造,尽管带有宗教面具影响的明显痕迹,但大都人格化,被赋予了人的情感。人类的真、善、美和假、丑、恶,都在面具中得了具体的表现。面具多设色,不同的色彩象征不同的角色特征,如深红色象征国王,浅红色代表大臣,黄色象征活佛,蓝色代表反面人物,而半黑半白象征两面派等。藏戏开始时,最先登场的是戴猎人面具的角色。猎人面具多为蓝色或青色。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西藏的跳神面具、戏剧面具都倾向表现和象征的艺术风格,造型粗放夸张,伴着铿锵的鼓乐声和和强邮舞姿欣赏,其雄健的威慑力咄咄逼人。不同地域的面具艺术风格差异明显,卫藏地区的面具较为斯文严守法度。西藏东部康区的面具泼辣怪异、惊世骇俗。属于软雕塑的大宗面具,全为俗民形象,艺人以简明的手法摄取凡人情态,塑造了一张张活龙活现的面孔。

  西藏面具工艺品除了吸收外来文化外,主要是受到西藏本土的原始宗教一苯教文化的直接影响。由于久远的苯教信仰在吐蕃先民心中有着根深蒂固的地位,因而佛教和苯教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处子并驾齐驱的局面,结果两种文化既相互竞争又相互融合。尽管最后佛教战胜苯教而形成既不同于印度佛教,又不同于中原佛教的独特宗教,人们称“藏传佛教”或“喇嘛教”。印度高僧莲花生大师用佛法神威降服苯教神祗时,为了在民众中赢得广泛的信徒,同时将苯教中的巫术、妖法、火祭、梵魔等仪式连同鬼怪精灵一起带入“佛门”。苯教中的山神、年神、龙神等“世间神”,以日赞(山妖)、夺锥(骷髅)、帕姆(女鬼)、贴龙(独脚鬼)等等,这些土生土长的纸鬼率,也理直气壮的进入佛教护法的行列,成为西藏面具制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西藏面具工艺品由于分布较广,使用范围不同,制作方式也不同,使之种类繁多,形态各异。从制作上讲大概可分硬塑形与软塑形两大类,即宗教面具和民间面具。宗教面具多为硬塑型;民间面具以软塑型为普遍。从使用上讲,又可分羌姆(跳神)面具、悬挂面具、藏戏面具、歌舞面具、折嘎祝愿面具、傩仪型的吉达面具等六种。硬塑型面具为立体或半立体,在事先塑好的泥胎上用纸浆或布浆糊成硬壳,然后绘制而成。也有用木头雕刻,这种面具大多分布在边境林区。硬塑型面具多用于宗教的羌姆和寺庙的悬挂祭奉,后在藏戏中也多有吸收。

  曼陀罗系梵文mandala的音译,又名坛城、坛场等,有“中轮”、“轮圆”之意。源于印度佛教密宗,系密宗本尊及其眷属聚集的道场。古代印度密宗修习密法时为防止魔众侵入,遂筑方圆的土坛,安请诸尊于此以祭供。坛城系密宗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的坛城有大坛城、三昧耶坛城、法坛城、羯磨坛城等。

  玛尼堆

  在西藏的路口或是神圣之地,常能看到一些刻有经文的石堆,这就是玛尼堆。信徒们每过玛尼堆必丢一颗石子,作为一次祈祷,也等于念了一遍经文。由此玛尼堆年复一年地增高。

  玛尼经筒

  在藏传佛教寺院周围几乎都装置着一批可依次转动的经轮,少则数十,多则千百,这就是玛尼经筒。玛尼经筒外边多用布、绸缎、牛羊皮包裹,也有用木料、铜制成的。其表记有六字真言,其中贮满了经典。以藏传佛教的教律,凡转动玛尼经筒一回,等于将筒内所藏经文诵读一遍,可积功德。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