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人文杂话>>正文内容

中秋节加点中国文化的味道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24日
来源:本站综合稿   作者:袁行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932年前的那个中秋之夜,他酒入豪肠,在半醉半醒的状态下,造就出了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一篇词句《水调歌头》。不管是因为思念远方的弟弟,还是因为仕途坎坷,在那个“丙辰中秋”,他 “欲乘风归去”,惟恐 “高处不胜寒”,最终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样美好又无奈的期盼,结束了他独自一人的中秋海饮。

  他,叫苏轼。《水调歌头》序曰:“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曲。”丙辰,是北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于是作了这首《水调歌头》。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图片来源:香港摄影家可人)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与中秋圆月的情感交流和思想融汇,平日的桀骜和酸涩升华成为一种再平常不过的祝愿,成为脍炙人口的文学精品,后世传唱不绝。《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南宋胡仔(1095 - 1170)认为是写中秋的词里最好的一首,苏轼透过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很耐人寻味。它的意境豪放而阔大,情怀乐观而旷达,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至今还能感动着我们。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苏轼把对于明月的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苏轼对明月十分向往,早已把那里当成自己的归宿了。从苏轼的思想看来,他习佛,又受道家的影响颇深,抱着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喜欢道教的养生之术,所以常有出世登仙的想法。他的《前赤壁赋》描写月下泛舟时那种飘然欲仙的感觉说:“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也是由望月而想到登仙,可以和这首词互相印证。

  但苏轼毕竟更热爱人间,“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趁着月光起舞。唐诗人李白《月下独酌》说:“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苏轼的“起舞弄清影”就是从这里脱胎出来的。这首词从幻想飞天写起,之后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一个“我欲”、一个“又恐”、一个“何似”,这中间的转折开阖,显示了苏轼感情的波澜起伏。在出世与人世的思想矛盾中,他终于回到现实生活当中。

  “明月几时有”这在苏轼的时代,是一个无法回答的谜,而在今天科学家已经可以推算出来了。乘风人月,这在苏轼不过是一种幻想,而在今天也已成为现实。可是,今天读苏轼的词,我们仍然不能不赞叹他那丰富的想象力。今天呢?当又一轮中秋明月高挂在夜空的时候,有谁愿意近乎痴狂地问一句“明月几时有”,有谁可以感触细腻地体会到“高处不胜寒”,或者“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只能是属于苏东坡的绝唱,只能是经史子集中一段令人望尘莫及的文字?不得不承认的是,中国文化深厚肥沃的土壤已经流失。

  中国文化是个无比硕大无比深邃的话题,它源于金戈铁马的征战,它源于流光溢彩的诗篇,它让人仰慕更使人敬畏。尽管央视《百家讲坛》宣讲国学的诸多学者,被学界调侃成下里巴人;尽管在坊间面对着嘈杂的非议,但是有志之士们辟国学康庄大道于民众认知荒野的气度和决心值得历史铭记。2008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两场鸟巢之夜的锦绣绚烂,足以让全世界为之折服和慨叹。中国文化所以仍茍延残喘,离不开这些人苦苦的支撑和默默的坚持。

  中国文化存在太多的死穴,古板而腐旧,拖沓而繁杂。但是中国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继续生存的意义,正在于它是我们这个民族安身立命的根基和命脉。无论多元文化的冲撞是多么猛烈悲壮,我们总会在中国文化的儒雅之中,寻求到一方庇护、一份踏实。所以,与其说是中国文化在当今的花花世界中拼上老命去冒险,倒不如说是我们现在的中国人在用老祖宗的精神财富当作疯狂赌注的筹码--赢了得不到多少好处,输了却可能彻底的万劫不复。

  与以往不同,今年的中秋有三天假期,或许充裕的时间可以帮助中国人思考:现代社会对传统节日应该抱持着怎样的一份情怀?或许,兼具能力和气魄站在千年之前苏东坡的位置上赏月、思亲、论人生的后辈寥寥无几。不要说吟诗作对,如今,这个连历史朝代表都少有人能说准的年代里,与古代名家产生共鸣、与传统文化形成互动这种希冀,本身就近乎天真。

  又至中秋,在这个仅次于春节的重要节庆到来之前,我们每一个人能不能果敢地担负起历史的重任,重塑中国文化的尊严,重现中国文化的神采,重振中国文化的雄风?东坡先生穿越千年光阴的发问依旧萦绕耳畔,但愿终有一天我们能给出满意的答复,给文化一条出路,给历史一个交待,给自己一份心安。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中秋的由来
下一篇:坚守自己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