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人文杂话>>正文内容

自净其心:以正见正志安心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24日
来源:《佛教心理学》   作者:陈兵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树立正确的知见(人生观、世界观)和人生理想、宗教信仰,是治理自心、净化自心的第一步。

一、树立正见正信

自觉地治心、修心,首先需要有正确的见解或人生观和信仰为主导,佛法四谛中道谛之“八正道”,即以正见为首。《中尼柯耶·浮迷经》佛强调,欲获修行功果,首先要有正见,缺乏正见如榨沙取油、挤牛角取乳、凝水取酪、钻湿木取火,终不可得。《中阿含经》卷十八《郁伽支罗经》佛言:
正念正智,善自御心,令离悭贪,意无忧戚。
教人以如实知见的正智驾御自心,离悭吝、贪婪、忧愁、悲观等不良心态。大乘菩萨行六度强调每一度皆须以般若(如实知见的智慧)为导,有般若如首如目,其余五度如足及“五度如盲,般若如导” 之喻。般若智以正见为先,是对八正道中正见义的深广化。

佛教诸乘诸宗所谓的正见,有广狭深浅之别,分多个层次。《杂阿含》卷二八第785经佛陀说正见有世间、出世间两方面。见布施必有善报,知世间有阿罗汉已度生死,为世间正见,此正见能使人“向于善趣”,不堕恶道。知晓四圣谛,思惟抉择观察,为出世间正见,可指导人超出生死。《杂阿含》卷十四第347经佛陀教人“先知法住,后知涅槃”,可以看作学习佛法、获得正见的两阶进程。知法住(巴利文dhamma-tthiti-nanam),即得“法住智”,主要指通晓世间五蕴六入十八界、业因果报等道理,确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知涅槃,即得“涅槃智”,谓通晓如何获得涅槃的道理,确信四谛十二因缘为颠扑不破的真理,如法修行必能超出生死。真理又分为真、俗两个方面,称“二谛”,知法住属俗谛,知涅槃属真谛。真、俗二谛,实际上是以一缘起法则如实观察的结果:以缘起观一切现象尤生死苦恼的因果联系(法相),知因必生果,业果相续,是为俗谛;以缘起观一切现象及生死苦恼的终极本质、不变体性(法性),知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灭,是为真谛。通达真谛,须从俗谛入手。

先知俗谛后知真谛,被佛教诸宗强调为学习佛法、树立正见的通途。俗谛尤其因果业报,是进行道德修养、做好人、自觉持戒的主导,龙树《中观宝鬘论》偈谓“先增上生法,后生决定善”——应该首先明白如何做一个好人,然后才能出生出世间的无漏善。提婆《四百论》有偈云:
先遮止非福,中间破除我,后断一切见,如此为善巧。
谓善于说法教化世人者,首先应让人明白因果报应之理,通晓俗谛,能自觉止恶(非福)行善,其次通晓诸法无我的真谛,最后断除对因果、无我、空等一切见解的执着。宗喀巴《菩提道次第总摄颂》将学佛三要(出离心、菩提心、正见)中的清净正见义以“业果非无我非有”一语总摄之,业果非无为俗谛,实我非有(无我)为真谛,真俗不二,不偏不倚,是为中道正见。天台、华严等“一乘圆教”更强调由对本宗教义的“圆解”而得正见,是“起圆行”(圆满的修行)之前提。藕益《灵峰宗论》卷一有云:
先开见地,后可言修证。

在正见基础上建立的对佛法的信仰,称为正信。太虚《世界佛学苑之佛法系统观》说发起真实的信心是学佛最先决的条件,“但此信心并非泛泛的信仰,而是从研究教理,或实习修行后所得成的真诚确信。谓信三宝、四谛、业果报等,真实不虚。”信心成就,始为真正的佛弟子。其《怎样建设现代中国的文化》说佛教的正信以对佛法僧三宝的胜解为前提而建立,“胜解力生,乐欲乃起,信解乐欲心净名信,由智而信,智信一致,非基督教等盲从之信仰,而不违于哲学科学之推究实验”。

正见正信,提供给人以正确的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观,使人获得安身立命之本,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在险恶的人生风浪中不致于迷失方向,因而保持健康的心灵,可谓最有效的意义疗法,足以治疗现代人因意义丧失、价值失范而导致的种种精神心理疾病。如《杂阿含经》卷四六第1223经佛言:
正信于如来,决定不倾动,受持真实戒,圣戒无厌者,于佛心清净,成就于正见,当知非贫者,不空而自活。
谓具有正信正见者,即便穷到身无分文,也是精神上的富有者,其人生不会空过,必然会有意义、有价值。反之,缺乏正见正信,即便富甲天下,也是精神上的穷人,其人生必然是无意义、无价值或负价值,其精神、心理必然难以健康。

二、胜进心、出离心、菩提心

修治自心,还须有充足、持久的动力,能推动人自觉修治自心的动力,只有靠理想、信念或信仰来提供。佛教称树立修行的意愿、誓愿为“发心”,说发心是成就理想果实的因、种子。阿底峡据当时印度超戒寺学制,将大小乘佛典中所说的修行道归纳为适宜于下士、中士、上士三等人修习的三级阶梯道,称“三士道”,下士道的修习以胜进心为因,中士道的修习以出离心为因,上士道的修习以菩提心为因。

胜进心,亦译“增上心”,即上进心,指希望改善、提高自己,使现世安乐幸福、有意义,乃至来生后世更加美好的意愿。这是多数人都具有的人生追求,出于人性中向上的本源动力。佛教所谓胜进心,指以如实了知获得今生后世安乐之道的正确人生观为指导的正胜进心。此正胜进心的发起,须认识人身难得易失,极为宝贵,如太虚《优婆塞戒经讲录》所言:“人道为罪福、圣凡户枢”, 应该珍惜此生,发挥人类特具的优胜,自治其心,自塑合格的人的形象,使此生过得安乐幸福,有价值、有意义。应观察:人多为善恶兼具、人兽相半的混合体,自心中有烦恼的因种,社会上多钱财声色权利的诱引和贪盗欺诈等恶缘的影响,若无正见、正胜进心,很容易向下沦坠,为非作歹。应观察:善恶业报乃自然法则,不可违逆,作恶不仅损害他人、污染社会,而且自己现前要受焦虑、恐惧、热恼、内疚、恶名、被疏离、法纪制裁、得病减寿等恶报,必然导致身后堕入三恶道的苦果。为人难免一死,死无定期,死时一物也带不走,唯有业随身,生前所造业,必将牵引人再生于六道之中。由如此观察思考,生起自治其心弃恶修善的信念。心理学家解释:信念,是认识(广泛概括和深刻理解)、情感、意志的结合,具坚定性、稳定性,能使人迸发出积极性和坚强的毅力,忍受折磨痛苦,爆发出巨大勇气和能量。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三论述下士道意乐即增上心发起的修法,主要是思考:为人难免一死,死无定期,死时一物也带不走,唯有业随身,生前所造业,必将牵引人再生于六道之中。观想恶业所导致的畜生、饿鬼、地狱三恶道的痛苦情状,生起对死亡及三恶道的畏惧心,由畏惧心的促使,生起希求后世胜进的意乐(意愿),从而修集能招感后世安乐果报的善业。论中依据龙树、提婆、无著等说,强调增上心是发起出离心、菩提心的基础。实际上,希求后世的安乐,与获得今生现前的安乐,应该是一致的。晚近太虚、印光等针对明清传统佛教忽视生与现前安乐而重死与后世胜进的偏弊,强调做好人、克尽人道,过好物质的、伦理的、精神的生活,是学佛的第一步,重死不如重生。这种说法深符佛陀重视得“现法安现法乐”的精神。

出离心,一译“解脱心”,指超出三界生死、解脱世间诸苦、获得涅槃常乐的理想和志愿。此心的发起,要在发胜进心的基础上,进一步观察思考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人存在的根本问题、人类生命的缺陷,思惟即便行善积德,获得今生后世的安乐,然此安乐终难常保,会被死神夺去,不免生死轮回,应志求度过生死大海,抵达涅槃彼岸。《菩提道次第广论》卷六述出离心的发起法,主要是依佛法四谛十二因缘,思考生死轮回之苦,省察做人难免老病死等苦,三恶道的痛苦和不自在更远过于人类,即远较人类快乐长寿的诸天,也仍有生死、无常之苦,只要不出三界,便难免没完没了的生死轮回。观察生死等痛苦以自心不了真实而起的无明、烦恼为因,从而立志自净其心,伏断烦恼,永超生死,誓出轮回。这是许多佛教徒发自深心的信仰。

菩提心,亦译“道意”,指普度一切众生皆共超出生死、成就佛果的誓愿,乃修学大乘道的起点。在发出离心的基础上,推己及他,思考全宇宙一切众生生死轮回之苦,以大悲心、报恩心为本,发起尽未来际利乐一切众生、济度一切众生的宏愿。菩提心的内容,佛经中概括为“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四愿,称“四宏誓愿”,或概括为“上求佛道,下度有情”八个字。《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说发菩提心者应修十种广大行愿:一礼敬诸佛,二称赞如来,三广修供养,四忏悔业障,五随喜功德,六请转法轮,七请佛住世,八常随佛学,九恒顺众生,十普皆回向。同经卷六二说发菩提心有大悲心、安乐心、饶益心、哀悯心、无碍心、广大心、无边心、宽博心、清净心、智慧心十心。同经卷七八以种种比喻称赞发菩提心的重要和功德,谓菩提心与一切佛法诸功德相等,强调“欲学如来一切智道,先当安住菩提之心”,犹如学射箭者先安顿其足。

世亲《发菩提心经论》说由四种思惟发菩提心:一者思惟诸佛,二者观身过患,三者慈悯众生,四者求最胜果。藏传格鲁派等有两种方法观修而发起菩提心:第一种是阿底峡所传七种因果发心法,观圆满菩提从增上意乐(殊胜的志愿)生,增上意乐从对众生的大悲心而生,大悲心从大慈心生,大慈心从报恩心生,报恩心从念恩心生,念恩心从观无尽轮回中一切众生皆曾为自己父母而生。第二种是印度寂天(静命)《入菩萨行论》所述自他相换法,设身处地为众生着想,想象我若是他,体会他所受的苦及希望快乐的心情,从而发起自他不二、“自未得度,先度他人”的菩提心。该论说:
自从发菩提心的当下,即使你在睡觉或散乱,功德力将不断地增长。
藏传佛教制有发起菩提心的具体行仪,格鲁派规定出家修行者须于十二年中专门如法观修,以真实发起深广坚固之菩提心。

菩提心能铸成高尚的情操,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促使修行者严格要求自己,精勤修行以净化自心,提高成功人生极其需要的“志商”(WQ)。如石法师在《发心对身心之利益》一文中,从心理学的角度,将发菩提心的功能归纳为四个方面:
1.赋予生命究竟意义、消除深层存在空虚。
2.形成积极自我期许,全面激发生命潜能。
3.淡化内心孤独感受,引发同体大悲情怀。
4.唤醒生命深层需求,加强修行心理驱力。
发菩提心还能以精神能量滋养身体,有益于健康。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