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人文杂话>>正文内容

忍受痛苦、接受挑战、享受人生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24日
来源:傅佩荣博客   作者:傅佩荣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我们不必奢望无灾无难的人生,却要在面临痛苦的挑战时,主动而积极地以改变自我来展现生命的不同面貌。

一个人在受苦受难的时候,难免怨天尤人;如果一时想不开,甚至可能自暴自弃,走上自杀的绝路。因此,如果主张“有痛苦可以受,人生就有意义”,会不会显得太刺耳,或者只是唱高调呢?

若想明白这种主张,关键在于先认清“人生是不断改变的过程”。“改变”有两种:一是被动的与无奈的,譬如,人只要活着就会逐渐老去;二是主动的与积极的,就是在遭遇苦难时,激发潜能面对考验,结果增加了自己的专长,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一位女作家接到一笔稿费,是以邮政汇票支付的。邮政汇票上写着她的大名,所以她在提款时,被邮局小姐认出来了。邮局小姐立刻美言几句,说:“你会写文章,真令人羡慕”;作家为了表示客气,就说:“会写文章有什么用,头发都白了。”邮局小姐随口答说:“可是,我不会写文章,头发也会白啊!”

只要一直活下去,头发就会变白,不然就会掉发。这是身体外型上的变化,谁也无法抗拒。至于会不会写文章,则是在某种努力之后所获得的专长。我们要珍惜的是什么?答案很清楚,就是:把握受苦受难的机会,主动而积极地改变自我,让自己变得不一样。

有些朋友在网络上查到我的数据,发现我曾有过“口吃”的毛病,都会觉得难以置信。事实上,当我在小学三年级因为模仿别人口吃而自己变成更严重的口吃患者时,我也无法想象自己有一天可以在大庭广众前面说话,甚至以教书为业。我一罹患口吃,立刻成为同学嘲笑的对象,然后产生很深的自卑感,几乎陷于自闭症中。我的直觉告诉我,如果要降低别人嘲笑的音量,只有把书念好。于是我自动喜欢念书,成绩名列前茅,一路到了中学都是如此。高二那一年,我在一位老师的鼓励之下,参加了何西哲老师主持的“口吃矫正班”,历经二个月每周三个晚上的训练,终于可以勉强上台说话了。

我有九年的时间生活在口吃的阴影下,这是我青少年阶段最大的痛苦。我为了减轻自卑心理而拼命念书,但是我的改变除了念书成绩不错之外,主要是以下两点:一是,我这一生都不会嘲笑别人,尤其是弱势的、受苦受难的人。我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同理心,很容易从别人的角度来设想问题,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我而言不算太难;在我的字典中,没有「优越感」三个字;我对生活的要求不高,很容易知足常乐。

第二个改变是:我非常珍惜说话的机会,并且说话总要设法让人听得懂。我一路念的是哲学,教的也是哲学,而哲学在许多人心中的印象是:“把简单的说成复杂,把你懂得说成你不懂。”我立志改变这样的印象,所以特别在言语表达方面下功夫,长此以往似乎有些成效。

经由自我反省,我知道自己若是不曾患过口吃的毛病,不曾在九年之内深感痛苦,我就不太可能主动而积极地改变自己。那么,试问:有痛苦可以受,人生不是有意义的吗?在此所谓的意义,是指生命变得不一样,由于开发及锤炼了潜能,使自我进入不同的境界。换言之,任何一种或大或小的痛苦,都提供了一次机会,要让自己提升转化。提升转化的可以是身,可以是心,也可以是灵。

譬如,身体生病时,心智可能变得坚强,灵性也可能领悟一些做人处事的道理。硅统公司的老板杜俊元先生在经历了癌症考验之后,捐出了数十亿资产给功德会,希望能为社会做一些事。试问:这种疾病所带来的苦难,不是很有意义吗?能够明白这种主张,人就立于不败之地了。因此,我们不必奢望无灾无难的人生,却要在面临痛苦的挑战时,主动而积极地以改变自我来展现生命的不同面貌。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