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力量值得珍惜
深深感到不论自己其他方面的成就如何,内心里面对中华文化的向往越来越真切了。这个时候,听一点《论语》的道理,才能明确肯定自己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并不是没有源头活水的。
我曾在1997学年度,赴荷兰从事教学与研究的工作。遇到节庆时,则应邀参加代表处与同乡会举办的联谊活动。我心中感受最深的,则是文化所蕴涵的温暖情意。以下将说明个人心得。
中年以后学《论语》
我在莱顿大学汉学院开课。院长希望我第一学期以英文介绍儒家的基本观念,让那些不懂中文而有兴趣的同学来选课。为此我采用
至于第二学期,院长认为应该设法提高汉学院学生的中文程度,就希望我以中文上课。对我而言,正是何乐不为?结果,开课的讯息公布之后,许多“非学生”来电表示要来听课,其中大多数是中年女性,并且原先是由台湾地区到荷兰来定居的。开课的第一天,我进教室时耳中听到的是熟悉的中文,几乎与在台湾上课差不多了。我从讲台往上一望(因为是阶梯式的大教室,讲台位置较低),都是亲切而谦虚的面孔。
我们从《论语》第一篇讲起,不管章句训诂,只看每一句话在今天看来“究竟有什么道理”。譬如,孔子谈到孝顺时,提及“色难”二字,意思是“子女保持和悦的脸色,是困难的事”,能做到才算孝顺。他在另一处则说:孝顺是让父母只为子女的疾病担心。意思是:子女应该在各方面都让父母满意,只有生病是无可奈何的事。这两句话合而观之,不是很有启发性吗?在座的学生大都是中年的母亲,她们上有父母与公婆,下有自己的子女;由这两段话可以往上反省自己的态度,也可以往下思索自己的心境,然后再努力调整自己的处世方法。
中年学习的特色是:主动而积极,并且有丰富的人生经验可以互相印证。有些学生乐于分享这样的课程,一有机会就带着亲友来上课,于是每周的课堂上都会有一些新面孔。有的是被母亲劝说而来的年轻子女,有的是碰巧到荷兰来探亲访友的华人,也有的是中文听不大懂但是想来感受一下气氛的当地朋友。中间休息的时候,大家就取出自己带来的点心,共同分享;莱顿大学的正式学生也都见者有份,或许由此也可以加深他们对中华文化的正面印象。
在课后闲谈时,我才知道有些学生要花两个多小时坐车与转车来上课,然后回去时又须再花同样多的时间。她们承认自己在台湾念书时,尽管一切都很方便,但是或许因为年纪尚轻,并不觉得必须这么认真。离台久居之后,才深深感到不论自己其他方面的成就如何,内心里面对中华文化的向往越来越真切了。这个时候,听一点《论语》的道理,才能明确肯定自己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并不是没有源头活水的。
学生之中,有几位是印尼华人。印尼原是荷兰的殖民地,所以印尼人移民到荷兰的不在少数,其中许多华人对于文化认同的问题依然立场坚定,乐于学习儒家思想。他们在中文的对话上较为生疏,但是听力还保持一定水准,所以上课用心听讲还可以懂得六七成。我平常说话的速度很快,不过每当看到这些学生露出焦虑的神色时,我就提醒自己:真正好的道理,不必说得太多,但是要能让学生理解。
一位印尼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