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践疗法是中国心理治疗本土化的产物
人性主义心理学认为人性由三个方面的属性构成;生物属性、精神心理属性和社会属性。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三组紧密联系的矛盾,三组矛盾的对立统一即构成了产生并推动心理活动的动力。这一关于心理动力系统的理论被称为“悟践决定论”。
一、中国化的人性主义理论:
人性主义,即人性主义心理学,是有关人的属性即人性的理论。它认为人性由三个方面的属性构成;生物属性、精神心理属性和社会属性。这三种属性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转化,融为一体而不可分割。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三组紧密联系的矛盾,三组矛盾的对立统一即构成了产生并推动心理活动的动力。这一关于心理动力系统的理论被称为“悟践决定论”。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1948年宪章中提出了健康的新概念:“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而且是身体、心理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此后,统治世界医学界的生物医学模式逐渐被“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取代。人性主义理论对人性的三分法体现了这些理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整体医学模式”的概念,以这种模式思考、诠释健康和疾病问题。整体医学模式优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之处在于后者将三种属性整合或综合为一个混合整体,而前者将三种属性融合为一个全方位和全息的整体。人性主义理论在人性的层面上整合了几大心理治疗理论取向的精髓,同时克服了它们各自的不足。例如,人性主义借鉴了精神分析的潜意识动力理论,但并未停留在其模糊的水平上,也未接受不适合中国人的“性本能”和“死亡本能”的内容,而是将动力系统进行辩证地细分,创造性地提出悟践决定论的心理动力体系,具有极强的逻辑思辩性和科学性。又如人性主义对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理论的吸收,在充分肯定社会性在人性中地位的同时,也强调了认知因素在人性及健康中的作用,而没有回避心理意识的活动。再如,对心理学第三思潮的人本主义,人性主义理论采纳了其中关于人的个性及其积极向上发展的理论,但并未对社会化作用持负性态度,而是站在整体观的层面上为人性的完善提出了全面和谐的更高目标。人性主义同时带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其整体观念和辩证思维即是中国文化的明显特征。通常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三大主流的儒家、道家和佛教思想,在各自发展成熟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不同的侧重点。其中,道家注重养生保健,偏生理;佛教注重明心见性,偏心理;儒家注重克己复礼,偏社会。传统的整合思想促成了三教合一、兼容并用的趋势。人性主义的人性三分法和整体医学模式,正是以上观念的直接体现。
二、悟践疗法的认知与行为结合是中国心理治疗本土化的实践特色
悟践疗法在理论上注重人性的三重属性,在实践方法中则强调认知活动与行为活动的结合及其交互作用,体现着悟践并重、知行合一的特点。悟践疗法的治疗手段包括心理、生物和社会三方面的认知、药物和积极活动等治疗。其中除药物治疗为临床工作外,认知与积极活动治疗最具特色。认知治疗向患者、来访者,讲授人性主义理论和心理学及医学知识,强调个性心理特征和主观能动性在健康和疾病中起的作用,提高其认知水平;积极活动治疗包括主动调节内脏活动的深呼吸放松训练和生物反馈、太极拳等体育活动,琴棋书画等文娱活动,阅读计算等脑力活动,园艺农作等体力活动,烹调缝纫等家务活动和参观辩论等社会活动。悟践疗法的实施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通过领悟心理学和医学知识增强自知力,消除负性情绪;
第二阶段,通过领悟个性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学会正确对待生活事件,重新设计自我;
第三阶段, 通过领悟健康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的积极作用,重建有利心身健康的个人价值体系。
可见,在治疗过程中,各种治疗手段并非独立进行,而是紧密结合、难以截然分开的。认知与行为活动的有机结合,同样是悟践疗法在吸收各种现代心理治疗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对中国心理治疗本土化的实践。其中明显采用了认知治疗和行为治疗手段,而通过各种认知和行为活动营造的促进个人成长的良好氛围,也使人本主义治疗从中发挥作用成为可能。将各种治疗技术融于一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采用,是悟践疗法在中国文化整合思想指导下进行的独具特色的实践。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一向重视知行合一,这在儒、道、佛三家思想中都有很多论述。不仅如此,中国哲学在本质上也是知行合一的,即思想学说与生活实践融成一片。中国哲人研究宇宙人生的大问题常从生活实践出发,以反省自己身心实践为入手处,最后又归于实践,将理论在实践中加以验证。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认识论与实践论中,同样强调这一观点。这些都证明,悟践疗法具有承前启后、与时俱进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