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人文杂话>>正文内容

一生至少一次的哲学浴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24日
来源:北方图书   作者:赵玲玲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从诞生之日起,人类就无法摆脱困惑与烦恼,也必须直面生死,而周围世界仿佛是浓雾锁重关,常常让我们陷入人生的沼泽。

哲学就是给你一双慧眼,就是给你一盏指路明灯,让你看清楚自己,看清楚世界。它让我们明白,幸福原来就在自己手中。

沐水出清荷,浴火化凤凰。接受哲学的洗礼吧,哪怕一生只有一次……

自序

人生常有一些偶然及意外,而计划外的事情却因此顺势地运化了。这本书会在此时此地出版,正是这种状况下的产物。

今年五月底,前来北京参加《(儒藏)》的出版会议,没想到一个意外的倒摔,腰椎严重受伤,致使我必须暂时留下养伤。于是在一次偶然的闲聊中引来了这份“巧缘”——朋友建议将我在1995年出版的《(生活哲学)》丛书,选择适合当前需要的重新编辑出版,内容则保持原状。此次编辑的内容即取材自该丛书中的《(未知生,焉知死)》、《驳谬集——有理与合理)》以及《(自珍集——信仰与情操之美)》。

之所以会如此做,主要是基于哲学的特质使然之故。哲学是为追求人生的真善美境界而针对当下的知、情、意现况所作的反省与提升。因此,哲学与时代中的真实人生是息息相关的(所谓真实人生,我以为至少应包含生计、生存、生活、生命及生死五个面向)。而《(未知生,焉知死)》、《(驳谬集)》与《(自珍集)》正是基于这个信念,对当时所处的时代思潮(观念)、社会风气以及生活形态做反省式的研究。 因为是对一般大众的演讲,故力求通俗化,以期能收“心有戚戚焉”之效。盖我始终深信: “哲学必须生活化”,哲学走进人们的生活,解消时代的迷茫,找到做人的生机,那是哲学的迷失,故而我试着做。由于囿于“所知”之有限,故而“所见”亦必有所偏失,但我也只好勉力一试了。唯有随时告诫自己谨慎、谨慎、再谨慎,务求其不可失之于“独断”。希望时间能检验我、证明我。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

日期: 2008年1月1日

编著者: 赵玲玲

意见不是知识(第六章节选)

一个国家命脉的维系,国力的强弱,端看其知识分子的素质及知识分子所得的知识内容而定。 因此,我对知识的问题一直十分注意。在20世纪,斯宾格勒(Oswald Spengle,1880—1936,德国历史学家)所写的《(西方的没落)》中,有一段很好的话,他说: “20世纪西方文化的没落,是由于智慧的沉沦,知识的爆炸。”我个人认为他这句话说得早了一点。在今天,我们可以用更进一步的话来诠释:世界的问题,恐怕不只是智慧的沉沦,而是知识的沉沦、意见的爆炸。智慧的沉沦、知识的爆炸,就使20世纪的西方与其古代辉煌的文化比较起来,已然是没落了。但今天比起斯宾格勒那个时代,显然更后退了许多,而我们并不自觉。 如果对这个问题再没有警觉的话,知识后退的现象会越来越严重。十年八年后,猛回头,发现已经退化到了谷底,想再求进步,再求回升,恐怕为时已晚了。由于这个问题还未被大多数人注意,所以我也就冒着被别人嗤之以鼻的可能,来提出我个人的呼吁和看法。

一、知识爆炸,还是意见爆炸
斯宾格勒说: “(西方)文化的没落,主要是由于理性失落,而落人了感性之中,这个罪魁祸首起自于科学信念的完成。”也就是说,从17世纪开始,渐渐走上了感性文化之路。 但是我个人觉得,从理性走向感性,只是研究的方法、角度和对象上的改变而已,另外一个问题的造成才是我们更该关心的,那就是, “理论取代了客观事实,以之作为知识评价的标准”。从伽利略开始,就借着数学法则来掌握现象界的关系,而且他也以此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这个成果越发促使他强调,人类最高的思想原则可以从人类的理性中自由产生,而不必根据客观的事实。

另外,由现代统计分析来看,可以发现在孟德尔的统计分析里,整个观念和使用,一定不会在资料搜集齐全以后,才开展他的理论。换句话说,他的理论设定在前,资料搜集在后,去求证而已。因此可以看出,科学家是由理论导出结论,而后再挑选符合这个理论的预测资料来证明、陪衬。 通过这些预测得来的资料,强调理论设定之合理。 科学的基本精神是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但是大胆的假设,并没有客观、可靠的依据,只不过是根据人类理性的自由想法就可以获得。小心的求证在后,当然已经有理论设定在前了,在设计统计问卷时,就偏向对理论有利的部分去设计;取样时,也根据需要来取样。这样的精心设计,就如同实验室一样,温度、湿度、速度皆在控制之中,而看其发展。在这样人为塑造出来的条件下,得到肯定的理论,再放回自然环境中,其可靠性究竟有几分?可使用性有多大?科学最伟大的地方在于精确性,不同的实验室,不同的人,只要是相同的条件,则结论必定相同。 但离开实验室以外的世界,才是一个真实的世界。 为什么要设计非真实的世界,而将在其中所建立的理论,使用到真实世界中,还信以为真,以致吃亏、受苦呢?理论是经过实验室实验所得,没有错啊!

为何在真实世界里,处处遇到障碍?于是再回到实验室中去研究,研究出来再回到真实世界使用……却忘记了,实验室和实验室以外,是两个不同的空间,不同的环境,具有不同的条件,怎么能有相同的结果产生? 现在新政策、新方式、新观念的提出,都以理论为前提,但理论本身以什么为前提呢?这就是我要探讨的,知识与意见的区分点。

爱因斯坦在1933年的演讲中曾断言: “任何科学,其系统内的基本原则,都是来自人类智能的自由发明,所以不必经过任何实验,只要人类理性系统内自由发明就可以了。”这正好是从知识层次退化到意见层次的过程。为了了解其间的区别,我们进一步分析知识和意见到底有何不同,其差别究竟何在。

西方从6世纪开始就口口声声要追求真理。真理是什么?真理就是智慧。15世纪前的真理,都是强调智慧,就是对伟大而奇特的事情,做深刻的探讨和研究。后来发现人的能力有限,就退而求其次,只求认识这个世界——客观、真实地去认识世界、描述世界、接纳世界,此时就变成了知识。

何谓知识?比方我说: “麦克风是可以扩音的。”当我说这句话时,我的意思是说:麦克风可以扩音这件事情是真的。我表达这个意思时,有三层含义:第一,麦克风可以扩音是个“事实”;第二,我相信麦克风可以扩音是“真的”;第三,我相信麦克风可以扩音是真的,是“有客观根据的”;我不是随便相信的,是有明显的依据的。如果三个条件中缺少了第一个条件,即麦克风可以扩音不是个事实,则我说“我知道麦克风可以扩音”这句话是个错误。

例如我说茶杯可以扩音,因为茶杯可以扩音不是个事实,因此你可以说:你说错了。第二个条件如果缺少,也就是说,如果我不相信麦克风可以扩音是真的,而我却说麦克风可以扩音,就等于我根本不知道麦克风可以扩音。例如,宇航员乘太空舱上了月球,说月球上的石头是扁的,而我根本不相信,自然我就排斥、抗拒。拒绝之。


赵玲玲,台湾辅仁大学哲学博士,德国哲学家Dr.Albert Czench亲炙十年;曾创立台湾东吴大学哲学系并任系主任九年,现任台湾天人研究学院院长、立德管理学院哲学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专业研究生班客座教授。

来源: http://book.beifabook.cn/product/BookDetail.aspx?Plucode=730113240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