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人文杂话>>正文内容

张继禹:通则和谐 通则合道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24日
来源:《中国道教》   作者:张继禹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在促进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织部分的道教文化,具有丰赡的文化资源,因为追求和谐始终是道教教义和信行的重要内容,是道之所以为道的完美体现。

一、道以通达为义

道教之所以以“道”名教,就是说道教是以“道”为最高信仰和修行的最终目标,也就是说“道”既是道教信仰的理体,也是人生最完美的终极追求。道经中说,“道”是生化宇宙万物的根本,她至虚至寂,甚真甚妙,虚无不通,寂无不应,所以她又是妙不待言的神。道大而无外,是宇宙自然有机和谐整体的展现,道细无不入,内在于所有个体的生命中。河上公说:“道通行天地,无所不入。”对道的体悟修学,根本的就是使个体生命中的道合于宇宙整体本源之道,是将个体生命融会贯通在宇宙永恒的整体中,其核心就是要人道与天道相通,亦即人与道通。道经中说:道者,通也。因为只有人与道通,即所谓得道成真,生命才能生生不息,与道常存。

为使人达到与道相通,道教教人以三清道祖为信仰之至尊,以三洞经教为修真学道之要径。因为,三清道祖是虚无自然之道的形象化身,道教尊之为三宝。三洞经教则是由三清道祖所说的经典,是指引人们修学参悟、通达妙道的津梁。《道教义枢•三宝义》说:“一者道宝,二者太上经宝,三者大法师宝。道以通达为义,谓能自通通他,又能令凡达理,通物至乐。”经是得理之所由,是入道之途径。师则是教人了知和的事与理。《义枢》中说:“事和者,容人畜众;理和者,思真诣圣。”三宝与三洞经典的全部意义都在于使人对玄妙之道能“洞通达妙”。《云笈七签•三洞经教部》说:“三洞者,洞言通也。通玄达妙,其统有三,故云三洞。”要在明白“道以通达为义”。

所谓“道以通为义”,一是要自通与通他,二是要通玄与达妙。对于修学道的人来说,就是要通天地之化,运阴阳之用,源道德之妙,达性命之真,关键在于领悟道的玄妙大旨,道的内在精神实质,其妙旨则在乎虚无与自然。第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曾说:“是以吾教之设,本虚无自然。”虚无者道之体。《南华真经》说:“唯道集虚。”《道教义枢•道德义》则载陆修静之言曰:“虚寂为道体,虚无不通,寂无不应。”自然者道之性。《道德经》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河上公道德真经注》曰:“道性自然,无所法也。”《无上秘要•入自然品》则说:“自然者道之真也。”虚无则无所不容,无所不通;自然则无为而无不为,万物和谐繁荣。虚无体现的是江海一样的包容胸怀,自然则就是要遵循宇宙自然生生成成的自然规律。虚无自然则通达,虚无自然则和顺。古人曾说:道之言通,通无所通,而无所不通。所以道为造化之根,万物之源,神明之本,修行之宗。天地万物的自然运化生长,展现的是道通万物的自然和谐,也就是说道就是宇宙万物自然和谐的最高体现。

二、和气潜通得繁荣

通则和畅,和则相生。中国文化崇尚和谐,认为和谐状态是人和万物生存发展的最好条件。《国语•周语》载史伯之言曰:“和实生物。”《老子想尔注》说:“和则相生。”古人和今人都常说:“和气生财。”这些说法突显出“和”乃能“生”的理念。何以是这样呢?河上公在注《道德经》“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时让我们得以明白,他说:“万物之中皆有元气,得以和柔。若胸中有藏,骨中有髓,草木中有空虚,和气潜通,故得长生也。”生生之道在于和,和气就是生气。河上公注“上德不德,是以有德”说:“言其德合于天地,和气流行,民得以全也。” 《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开篇即指出:“道以冲和为德,以不和相克。是以天地合和,万物萌生,华英熟成。国家合和,天下太平,万姓安宁。室家合和,父慈子孝,天垂福庆。贤者深思念焉,岂可不和!”这就是说,天地自然万物、国家社会家庭,都必须保持和谐的状态才能生生不息,不能人为地扼杀生机。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阴阳对立统一是宇宙的普遍法则。《道德经》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周易•系辞上传》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南华经》说:“至阴肃肃,至阳赫赫。肃肃出乎天,赫赫发乎地。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单一的阴或单一的阳都是没有生机的,有阴有阳宇宙万物才能繁荣发展。有阴有阳就意味着差异和矛盾的存在,没有差异和矛盾就没有这个缤纷的世界。然而中国传统文化不只是看到事物的差异和矛盾,更看到了差异与矛盾的协调与和合。道教的阴阳鱼太极图就形象地表现了中国人关于阴阳和谐共生构成一个统一整体的思想。太极图中有一白一黑两条鱼互相环抱,白鱼代表阳,黑鱼代表阴,而且是阳中有阴、阴中有阳,表示阴阳对立互补、相反相成、和谐共生。《周易•系辞上传》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太极之生生动力,就来自于其所包含的阴阳两个对立面的适度张力及其和谐统一。

万物含阴阳,阴阳既互相对立,又互相交通,“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焉”。《道德经》说“三生万物”,即是说阴气、阳气、和气三者相通而产生万物。阴阳对立统一而产生和气,和气潜通得繁荣。故《道德经》说:“知和曰常,知常曰明。”《太平经》也指出:“(阴阳)共生和,三事常相通,并力同心,共治一职,共成一事。”《太平经》进一步指出,所有事物都是由三个要素组成的,三者相互结合,相互贯通,才有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这就是“三合相通”的思想。《太平经》中说:“凡事悉皆三相通,乃道可成也。”经中指出,从天地万物到人类社会,都必须“三合相通”,才有和谐的秩序:元气与自然太和之气相通,并力同心,三气凝聚,共生天地。天地与中和相通,并力同心,共生万物。父母子三者相通,并力同心,共治一家。君臣民三者相通,并力同心,共成一国。《太平经》认为,有阳无阴,不能独生;有阴无阳,亦不能独生;有阴有阳而无和,亦不能长存。“故天法皆使三合乃成。” 修丹与天地造化同途。道教注重修丹养生,以生明道,而养生之道也是要使体内的阴阳平衡,以至和气潜通以得长生。养生的理想境界是复归婴儿状态。《道德经》说,婴儿“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复归婴儿就是要复归“和”的境界。因此广成子告诉黄帝说,他之所以能够“修身千二百岁,而形未尝衰”,就是“守其一以处其和”的结果。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人心和则心身宁,心身宁则神气生、智慧长;社会和则大众安,大众安则瑞气生、事业长;世界和则乐太平,乐太平则紫气生、财富长;自然和则风雨顺,风雨顺则道气生、万物长。

三、和而常通安平泰

道路畅通则人行通达,水流畅通则润泽万物,货物畅通则人心稳定,人之血脉畅通则无病痛。通则和谐,通则安定,通则太平,通则繁荣,这也正是道教所追求的现实的人间仙境。要实现这个人间仙境的理想,离不开所有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以通为桥梁,排除一切塞碍,以维护人心的清静与和谐为基础,促进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生在世,最重要是心通无碍,只有心通才减少烦恼与忧苦,也只有排除烦恼与忧苦才有顺心如意。而顺心则需要通过修心来达到,也就是要达到自通与他通。在道教看来,就是要学道修道,也就是要修心,因为只有“心通才无质碍”。《太上老君内观经》说:“道者,有而无形,无而有情,变化不测,通神群生。在人之身,则为神明,所谓心也。所以教人修道,则修心也;教人修心,则修道也。”人之难忧,惟在于心。修心的主要功夫就是“涤除玄览”,即祛除心中的尘垢,使心像光洁的镜子那样明亮。人心之所以不明亮,之所以会染上尘垢,就是心有执着,有攀缘,有挂碍,也就是心中有结,不能通畅。心若通畅,则能虚心应物,应而无迹,应而不迷,自然可以明心见性。心为一身之中枢,心通则百骸皆通,和气流行,自然康健。以此而行“性命双修”功夫,则可通达无碍。《清静经》说:“烦恼妄想,忧苦身心”。这些烦恼与问题就好比是一个个关口。清代高道刘一明在《通关文》中列出了人生需要打通的五十个关口。不打通这些关口,人生境界就不能提高,修道就会有各种魔碍,就不可能修成神仙。

修道的理想是做逍遥神仙。神仙心无所碍,身无所待,动合无形,德充于内,无心而任乎自化,达到了“天地与地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居无思,行无虑,不藏是非美恶”,虚怀若谷,心与道通,故能逍遥自在。逍遥神仙是齐同慈爱的:“善者吾亦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常善救人,故无弃人”。《老子想尔注》说:人当积善功,其精神与天通。神仙“以道观之”,人无贵贱,故能行大慈、念一切、广救济、开生门。

神仙的逍遥,从本质上说,就在于他已经完全与道相通,从而能够无所不通。南华真人说:唯道集虚。虚乃能容,虚乃能生,虚乃能长,从而使万物各适其性,生气蓬勃。神仙与道相通,故能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

通则和谐,通则合道。道教要以通为前提,以和为基本,以生为追求,利国利民,健康身心,促进安定,促进繁荣,生生不息。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