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人文杂话>>正文内容

《大学》《中庸》的思想价值及其限度(二)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24日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作者:时胜勋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二、中庸: 日常生活的价值呈现

一般而言,中国儒家没有启示宗教,没有彼岸世界关怀。这可以通过孔子等先秦思想家的“未知生焉知死”、“敬鬼神而远之”、“不语怪力乱神”、“事亡如事存”等可以看出来。儒家强调的是现实现世的生活和日常生活中的价值呈现。日常生活绝不是专属于私人的日常生活,而是一种社会的日常生活,包括工作、娱乐、宗教活动、政治活动、经济活动等等。这些日常生活使人与人之间保持着一种密切的精神关系。

中庸是一种生活态度,强调平常性,非奇异性。孔子认为,“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馀不敢尽。”这种日常的道德坚持和日常行为规范的遵守在儒家看来也是最难的。这种生活态度往往会因地点、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很多人半途而废,不能时时刻刻做到。追求平实、朴实、平常乃是因为礼乐规范所制定的生活秩序是平常的,是嵌入生活之中的。因为儒家强调的是社会、集体、群体的价值,所以并不鼓励个体的标新立异、素隐行怪。今天的社会观念来自于西方,强调个性的发展,日常规范时刻在被颠覆和解构,人们只重视自己的发展。当前的社会秩序也是一个生成变动中的社会秩序,时尚、流行成为人们追逐的对象,但内在的精神缺失了。平常中的礼节规范不再重视了,人成为漂浮在生活表面的人。中庸既然是平常性的,就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中庸》认为,“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由近及远、由低到高说明中庸是对一种秩序、顺序的强调。儒家对平常性、规范性、秩序性的强调是具有当代意义的。

作为生活态度的中庸,强调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做到中庸,但仅有态度还属于知的范围,只是告诉了人们应该怎么做,而没有说如何做。所以,中庸还有作为生活方法论的方面。儒家并没有严格区分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家庭生活等,而是认为它们是同构的,遵循同样一套法则。所以,在政治、经济、家庭等领域,中庸都存在。作为生活方法论的中庸其根本特征有两点,一是“执两用中”,一是“见微知著”。孔子说:“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为舜乎!”这里的关键词是执。在《论语》里是允执其中。《中庸》里的执即允执的简化。允,诚实、诚恳、一定的意思。这里的中不是中间的意思,而是标准、规范、正确的意思。对两端公正地进行考察,即“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因此,这里的中不是两端中的一端,也非两端之中间,而是正确的标准、规则和态度。在方法论上,很多人在强调中庸时,只注意“执两用中”这一点,而忽略了“见微知著”。实际上,《中庸》中的“莫显乎微,莫显乎隐”,“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以及上面的“察迩言”均体现了由近及远、由小及大、由微至显的方法论意义。

儒家强调执两用中显示了儒家思想的宽容精神和灵活的处理原则。儒家追求的是超越于两端、三端、多端之上的标准,这个标准成为判断一切异端的基础。这个标准在舜那里就是民——人民的安居乐业,国家的繁荣富强,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中很强调实践层面的效果,不是纯粹在玩理论,它必须有助于现实生活的秩序与和谐。而灵活原则更鲜明地体现了出来,首先强调“近”——“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仁、勇是三达德,但并不意味着其他的行动就与三达德无关,而是强调“近”。通过好学而接近知、通过力行而接近仁、通过知耻而接近勇,正是中庸灵活运用原则的深刻体现。第二,强调“改而止”。《诗经》云:“伐柯伐柯, 其则不远”。《中庸》认为,“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以人治人”强调个体的差异性,而绝对不是让任何人不切实际地追求那种最高最普遍最一般的境界,只要根据实际情况有所改变,就可以了,不必太过强求。第三,多元性。《中庸》认为,“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情况不同,所实施的方式不同,但是“天下殊途而同归,一致而百虑”,就是人类思想的同一性。这些都深刻体现了中庸思想的循序渐进、实事求是、尊重差异、灵活处理的特点。

但宽容精神和灵活处理的原则绝对不是以放弃最高境界为代价的。人固然不同,但人之所以异于动物的地方就在于其超越精神,就在于其止于至善的精神。这就是中庸的精神高度。孔子说,“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又说:“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过与不及是人们在实施中庸时没有达到中庸的各类表现。中庸不可能是孔子在考察了这些情况之后的一个判断或感叹。因为中庸是在平凡中的对价值和理想的坚持,是持久性的、平常性的,所以也最难坚持。因此,中庸的高度就落实在具体的时间性上,即与时间为一。

正是因为中庸是一种至高理想,人们只能去接近,但这一“近”本身就说明“道不远人”。相反,如果明确地去追求所谓的中庸,恰恰不能达到中庸,因为中庸所依傍的就是生活本身,如果忘记了生活本身而去追求中庸无异于缘木求鱼。而这一点就被儒家批评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也”。人就是人世、人的生活。道是嵌入人的生活之中的,没有脱离人的生活的道。因此,中庸之道就是生活本身的价值显现。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