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人文杂话>>正文内容

上古乐曲的探索(二)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24日
来源:不详   作者:高亨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四)承云

先秦传说,承云是帝颛顼的乐曲,大概东周时代已经不传。

《吕氏春秋》:

“帝颛顼生自若水,实处空桑,乃登为帝。惟天之合,正风乃行,其音若熙熙凄凄锵锵。帝颛顼好其音,乃令飞龙作效八风之音,命之曰承云,以祭上帝。乃令?先为乐倡。乃偃寝,以其尾鼓其腹,其音英英。”(《古乐》)首先应该指出,这段古朴的记载说明帝颛顼的乐曲名叫承云,乃飞龙所作,其曲调是模仿八风的声音。所谓“八风之音”就是八方的风声,就是大地各方的风声,不可泥于“八”字,强求八个方位的风声有何不同。风声本是宇宙间的自然音乐。《庄子·齐物论》曾经着力描写风声,“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是惟无作,作则万窍怒号,……激者,叱者,叫者,@⑺者,@⑻者,咬者。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冷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庄子认为风声即是“地籁”又是“天籁”。的确,风声有宏有细,有长有短,有高有低,有强有弱,有清有浊,有锐有钝,有平直有曲折,千态百状,是复杂的,错综的,多变化的。那末,上古人们模仿风声,来创造乐曲,当是事实。《国语·郑语》:“虞幕能听协风,以成乐生物者也。”《周礼·春官·典同》:“掌六律六同之和,以辨天地四方阴阳之声,以为乐器。”《吕氏春秋·音律》:“大圣至理之世,天地之气合而生风,日至则月钟其风,以生十二律。……天地之风气正,则十二律定矣。”可见古代有听风声以制乐器乐律的办法。因此,古人论述音乐常说“八风”,例如《左传、昭公二十年、二十五年》都以“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一并叙列。(见下文)《国语·周语》:“声应相保曰和,细大不逾曰平,如是而铸之金,磨之石,系之丝木,越之匏竹,节之鼓,而行之,以遂八风。”《礼记·乐记》:“八风从律而不奸。”至于“八风”在音乐上怎样配合运用,尚有待于研究。古人称乐曲为风,当也与此有关。其次应该指出,所谓“乃令?先为乐倡,……”好象一个神话。据我体会,?与鼍同,这几句话反映了用鼍皮蒙鼓一件史实。所谓“乃令?先为乐倡”乃指奏乐之前,擂鼍鼓几通。“?乃偃寝”乃指鼍鼓似鼍鱼横卧之形。“以其尾鼓其腹,其音英英”乃指鼓槌形似鼍尾,用来击鼍腹,发出英英的声音。古人把鼍鼓予以人格化,从而演为一个神话了。《诗经·大雅·灵台》:“鼍鼓逢逢。”《史记·李斯列传》载李斯《谏逐客书》:“树灵鼍之鼓。”可见古人是用鼍皮蒙鼓的。帝颛顼又作鼍鼓,在奏承云乐曲时,先击鼍鼓。吕书这几句话正是说明这件事而已。这个乐曲所以叫做承云,大概是继承云门而作的意思吧?

其次,《礼记》记:

“颛顼乐曰六茎。”(《白虎通·礼乐篇》引)班固《汉书·礼乐志》:“颛顼作六茎。”即本于《礼记》。应劭《风俗通义、声音篇》、蔡邕《独断》卷上说同。究竟古代传说,承云与六茎是两个乐曲呢?是一个乐曲而异名呢?就不可考了。

(五)九招六列六英

先秦传说,帝喾有三个乐曲——九招、六列、六英。这三个乐曲在东周时代已经不传。《吕氏春秋》记:

“帝喾命咸黑作为声歌,⑶九招、六列六英。有@⑼作为鼙鼓钟磬吹苓管埙篪@⑽椎锺。帝喾乃令人biàn@⑾,或鼓鼙,击钟磬,吹líng@⑿,展管篪。因令凤鸟天翟舞之。帝喾大喜,乃以康帝德。”(《古乐》)根据这段记载,九招、六列、六英当是三个乐曲的名称,都是帝喾时所作,是诗歌、音乐、舞蹈相结合的乐曲,古语所谓招即今语所谓调,《孟子·梁惠王上》:“景公说(悦),……召太师曰:‘为我作君臣相说之乐’。盖征招角招是也。”征招角招意同征调角调。召与调是古今语的转变。那末,九招这个乐曲当包括九章,至于六列、六英当各包括六章。在奏演时,用鼙鼓钟磬等多种乐器,乐员拍着手,唱着歌辞,并且有人化装凤凰和野鸡来舞蹈。

其次,《礼记》记:

“帝喾乐曰五英。”(《白虎通·礼乐篇》引)班固《汉书·礼乐志》:“帝喾作五英”,即本于《礼记》。应劭《风俗通义、声音篇》、蔡邕《独断》卷上说同。所谓五英当即吕书的六英,不过五六两字不同而已。《礼记》述帝喾的乐曲,只举五英,不及九招、六列,当系传说有详有略,不足怪的。

(六)大章

先秦传说,大章是帝尧的乐曲。这个乐曲在东周时代已经不传。

《礼记》:

“尧乐曰大章。”(《白虎通·礼乐篇》引)

“大章,章之也。”《乐记》《庄子》:

“尧有大章。”(《天下》)《吕氏春秋》:

“帝尧立,乃命质为乐。质乃效山林溪谷之音以歌,乃以麋@⒀置缶而鼓之,⑷乃拊石击石,以象上帝玉磬之音,以致舞百兽。瞽叟乃拌五弦之琴,作以为十五弦之瑟。命曰大章。以祭上帝。”(《古乐》)班固《汉书·礼乐志》、应劭《风俗通义·声音篇》、何休《公羊传、隐公五年》注、郑玄《乐记》注都认为帝尧的乐曲名大章。(《乐记》“大章”郑玄注“或作大卷”,孙诒让以为此四字“乃后人所益”,【见《周礼正义》卷四十二】可从。)据《吕氏春秋》大章是质所作,(高诱注:“质当为夔。”)有歌辞,歌声乃模仿山林溪谷的声音,乐器有用鹿皮蒙缶的鼓和石磬及十五弦的瑟,有舞员化装百兽来舞蹈。这是诗歌、音乐、舞蹈结合一起的乐曲。它的内容和意义大概是象征狩猎征服鸟兽;或者与舜的大韶相似,是蜡祭所用的乐曲,象征鸟兽来享受祭祀。(详见下文)这个乐曲所以称为大章,《说文》:“乐竟为一章。”大章便是宏大的乐章。《乐记》说:“大章,章之也。”郑玄注:“言尧德章明也。”《白虎通·礼乐篇》:“大明天地人之道也。”恐是曲说。

(七)大韶

先秦传说,大韶是帝舜的乐曲,是比较可信的。这个乐曲在东周时代仍然存在。或称韶,或称九韶。关于这个乐曲的记载比较多些。

《尚书》:

“夔曰:戛击鸣球,搏拊琴瑟,以咏。祖考来格,虞宾在位,群后德让。下管鼗鼓,合止@⒁@⒂,笙镛以闲,鸟兽跄跄。箫韶九成,凤皇来仪。夔曰:于!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庶尹允谐。”(《益稷》)箫韶就是大韶的别名。从这段记载看来,大韶是诗歌、音乐、舞蹈结合一起的、内容相当丰富的一个乐曲。它有九章(九成),奏演时,有钟磬琴瑟管笙箫鼗鼓@⒃@⒁@⒂等多种乐器,乐员唱着歌辞,并有些人化装各种鸟兽和凤凰在舞蹈。《左传》说:

“吴公子札来聘,……请观于周乐,……见舞韶@⒄(箫)者,曰:德至矣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其蔑以加于此矣。”(襄公二十九年)季札亲见大韶的乐舞,予以这样高度的评价,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据《尚书》,大韶是由舞员化装多种鸟兽来舞蹈,为什么季札赞扬它所表现的是“盛德蔑以加于此”呢?究竟它是什么内容、具有什么意义呢?一般说来,古代化装鸟兽的乐舞,当是象征狩猎,用舞蹈来体现人们的征服鸟兽。然而玩味《尚书》《左传》所记,大韶不是象征人们捕获鸟兽,而是象征人们加恩于鸟兽,因而不能如此理解。管见以为大韶似乎是古人举行蜡祭所用的乐舞,象征鸟兽来享受祭祀。所谓蜡是年终的祭祀,即后代的腊祭。其起源很古。《礼记·郊特性》:“天子之蜡八。伊耆氏始为蜡,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万物而索飨之也。蜡之祭也,主先啬而祭司啬也,祭百种以报啬也。飨农及邮表@⒅禽兽,仁之至、义之尽也。古之君子使之必报之,迎猫为其食田鼠也,迎虎为其食田豕也,迎而祭之也。祭坊与水庸,事也。曰:‘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蜡之祭仁之至,义之尽也。……”所谓八蜡,郑玄注:“先啬一也;司啬二也;农三也;邮表缀四也;猫虎五也;坊六也;水庸七也;昆虫八也。”此说未必全对,不须深究。我们所注意的是八蜡要祭禽兽,并迎猫迎虎。那末,如果说大韶是举行蜡祭的乐舞,由舞员化装各种鸟兽来舞蹈,象征它们来享受祭祀,是很合理的。它的意义在于表示人们对于鸟兽无不加以恩赐,所以《礼记》赞美蜡祭是“仁之至,义之尽”,《左传》赞美大韶是“如天之无不帱,如地之无不载。”二者如此吻合,恐非偶然吧!其次,大韶不仅是具有比较丰富内容与深厚意义,而且舞容和曲调也比较优美。

《论语》: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八佾》)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述而》)

“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卫灵公》)可见孔子也曾见过大韶,认为它是“尽美尽善”,听了它至于三个月不知肉味香,主张利用它做政治工具。特别值得我们提出的,孔子听到韶乐是在齐国,季札看见韶舞是在鲁国,足见它的传播相当广阔。《周礼》:

“以乐舞教国子,舞云门、大卷、大咸、大@⒆、大夏、大@⑵,大武。乃奏姑洗,歌南吕,舞大@⒆,以祀四望。路鼓、路鼗、阴竹之管,龙门之琴瑟、九德之歌、九@⒆之舞,于宗庙之中奏之,若乐九变,则人鬼可得而礼矣。”(并见《大司乐》)@⒆与韶同。韶有九章,所以又称九@⒆。据《周礼》所记,大韶也是舞曲,与《尚书》《左传》等相合,用它来望祭四方的名山大川(四望)和宗庙。

《礼记》:

“舜乐曰箫韶。”(《白虎通·礼乐篇》引)

“韶,继也。”(《乐记》,以绍释韶)《庄子》:

“舜有大韶。”(《天下》)

“奏九韶以为乐。”(《至乐》)

“咸池九韶之乐张之洞庭之野。”(《至乐》)

“奏九韶以乐之。”(《达生》)《山海经》:

“西南海之外,赤水之南、流沙之西,有人珥两青蛇,乘两龙,名曰夏后开,……此天穆之野,高二千仞,开焉得始歌九韶。”(《大荒西经》)

“大乐(即天穆)之野,夏后启于此@⒇九代。”(《海外西经》。代当作招。)古本《竹书纪年》:

“夏后开舞九招。”(山海经·大荒西经》郭璞注引。又《楚辞、离骚》洪兴祖补注引开作启,招作韶)

《楚辞》:

“奏九歌而舞韶兮。”(屈原《离骚》)《荀子》:

“武王……立声乐,于是武象起而韶护废矣。”(《儒效》)

“故钟鼓管磬琴瑟竽笙韶夏护武@(21)桓@⒄简象是君子之所以为@(22)诡其所喜乐之文也。”(《礼论》)

“舞韶歌武。”(《乐论》)

“和鸾之声,……驺中韶护。”(《正论》),又《大略》驺作趋,二字古通用。)以上记载说明了韶是帝舜的乐曲,又名大韶,又名九韶,(或作九招)为战国人士所熟悉的乐曲。

又《吕氏春秋》:

“帝舜乃令质修九招、六列、六英,以明帝德。”(《古乐》)此处的九招当即帝喾的九招,经过帝舜修改后,又成为帝舜的九韶,吕书认为九韶不是创作,而是九招的加工。此说虽然不见于它书,然而却符合音乐的发展规律,前代创作的乐曲,后代在它的基础上,加以修订,使美的质量更加提高,这是历史上常见的事。从此可以看出九韶得名的原由,我在前文指出,古语所谓招即今语所谓调,九招包括九个乐曲,所以称做九招,那末,九韶一名含义当然也是这样,即所谓“箫韶九成”了。《乐记》说:“韶,继也。”郑玄注:“韶之言绍也,言舜能继绍尧之德。”以绍释韶,班固《汉书·礼乐志》、《白虎通·礼乐篇》、应劭《风俗通义·声音篇》、何休《公羊传·隐公五年》注讲韶的含义,并与郑同。董仲舒《春秋繁露·楚庄王篇》:“舜时,民乐其昭尧之业也,故韶,韶者昭也。”又以昭释韶,这都是附会之说。其次,战国人不仅指出帝舜的九韶出于帝喾的九招,而且指出商汤又重修九韶,

《墨子》:

“汤……又修九招。”(《三辩》)《吕氏春秋》:

“汤乃命伊尹……修九招、六列、六英。”

⑸(《古乐》)由此可见,大韶乐曲又经过后代的修订,这也符合音乐的发展规律,不须申论。那末,季札和孔子所见的韶乐,当是经过多次修订,所以才那么优美。

总之,大韶当是象征鸟兽来享的、场面很大的,内容丰富的一个乐舞,古说相传,它是舜的乐官夔以帝喾九招为基础而创作的,以后又经过商汤的重修。东周时代,这个乐曲仍然存在,季札、孔子都曾见过,大力赞扬,足见它的音调舞容是优美的,应该肯定它是我国音乐史上、在上古乐曲方面、一个突出的成就。至于它有无歌辞,史无明文,《周礼》说奏演大@⒆之舞时,配以九德之歌,但九德之歌未必作于帝舜时代。(详下)

附带论及,古说相传,帝舜还有一个乐曲,名叫南风。

《礼记》:

“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乐记》)《尸子》:

“昔者舜弹五弦之琴,其辞曰: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乐记》孔颖达疏载王肃《圣证论》引。)可见先秦人认为南风是帝舜的一个琴曲。歌辞浅近,不类上古语言,是一个假古董无疑。它是战国时人所作,尸子所记呢?或者是王肃所作,伪托尸子呢?无从论定。

正文注释:

⑶旧校云:“声一作唐。”毕沅说:“《御览》《路史》俱作唐。”按作声字也可,声歌意同乐歌。

⑷孙诒让说:“置疑当为冒,或当作冥,即@(23)之省。”

⑸今本无六英二字,据《太平御览、乐部》引增入。

【外字】字库未存字注释:

@⑺原字为言右加豪

@⑻原字为穴下加夭

@⑼原字为你左半部右加垂

@⑽原字为革右加召

@⑾原字为找左半部右加卞

@⑿原字为笔上半部下加令

@⒀原字为革右加各

@⒁原字为木右加兄

@⒂原字为吾字右加攻字的右半部

@⒃原字为鬲字下加革

@⒄原字为笔字的上半部下加削

@⒅原字为田字右加缀右半部

@⒆原字为馨字的上半部下加召字

@⒇原字为伯字的左半部右加舞字

@(21)原字为江左半部右加勺

@(22)原字为忆左半部右加革

@(23)原字为巾右加冥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