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生(2)
出生不久的虎子在妈妈娇娇的怀里熟睡
不知道那只被遗弃的婴儿身体发育状况如何?是雄的还是雌的?
熊猫崽出生后的第九天,趁娇娇第一次离开洞穴外出觅食时,我和一位助手来到洞口,打算观察虎子的状况。但洞口被娇娇用树枝和竹子挡住了,我请助手守住洞口,自己拨开挡在洞口的遮掩物,匍匐着爬了进去。我发现,原来被娇娇堆放在洞穴里的竹子都被摆到产崽的窝上面,把幼崽掩盖了起来。
我十分小心地挪开那些竹子,这才见到一只熟睡中的熊猫崽;透过竹叶和枝条,还隐约可见在窝巢下面那只早已夭亡的婴儿。由于高山气候寒冷,缺少细菌,那只婴儿还没有腐坏,竟还保留着新鲜和完好的状态:
在初生婴儿肉红色的皮肤上,长着略长而稀疏的白毛,双眼紧闭,耳廓尚未长出,只能见到两个小小的耳孔,有一条相当于体长三分之一的尾巴。整个身体的形状与它父母比起来相去甚远。
我取出一个小弹簧秤先称量那只出生后就夭亡的婴儿,体重为103克,看起来比一只实验室的小白鼠略大一些。然后,我就小心翼翼地搬动已经9日龄的虎子,生怕搅扰它的睡眠。它看起来像一只大白鼠。我把它放进了一个布袋里,它仍然保持安静的状态;但当我把布袋挂到弹簧秤的小钩子上时,它突然高声尖叫起来。我迅速看了一眼弹簧秤上的刻度,其体重已达到450克。我急忙按原样掩盖好竹子,快速离开洞穴。这时,在50米外竹林中觅食的娇娇发出一声嗥叫,连蹦带窜地往石洞奔来。
我迅速跑回帐篷,打开录像机记录:
娇娇进到洞里,捧起正在啼叫的虎子给它喂奶,崽兽一进入妈妈的怀里,闻到妈妈的体味便立即安静下来。娇娇用舌头舔幼崽的背、胸和臀部,连肛门外面的排泄物也舔掉了,直到把幼崽打扫得干干净净;然后,她斜倚在洞穴的石壁上,半闭双眼,同时把自己的一只后脚弯至胸前来推动幼崽,帮它寻找到自己鼓胀的奶头。
我的助手也跑回帐篷。
“教授,找到了吗?”他急切地问道。
“找到了。”我答道。
“那只幼崽怎么样?”
“看起来还挺好的。”我说。
“娇娇好不容易成功怀孕并顺利生下两只幼崽,为什么她只留一只呢?”助手又问道。
“我想……”我回想那只已经死在洞穴中的熊猫幼崽,不知道该如何从事情的本质来解释这个现象,一时竟不知说什么好。
助手见我皱着眉头若有所思,便钻到帐篷外面做自己的事去了。
我独自坐在帐篷中,开始按照我已经掌握的事实和系统知识去想像娇娇怀孕和分娩的过程:
3月11日,娇娇和公熊猫幽会后,她的两个卵巢各排出一个成熟的卵子,分别进入左、右输卵管,并在其中遇到游动的精子而成为了受精卵;之后,两个受精卵继续分别下行至左、右双分子宫。也像其他熊科动物一样,它们的受精卵在子宫中必须经历一个延迟着床的时期。根据娇娇两个幼崽的出生日期(8月19日),我算出这两个受精卵在娇娇的子宫中一直靠子宫乳(由子宫分泌的一种保证受精卵存活的液体)为营养,一共漂浮了115天后才植入母亲的子宫壁。此后,它们分别通过胎盘和脐带,才源源不断地从母体取得营养物质和新鲜氧气而迅速生长。这样计算起来,两个受精卵在母亲的子宫里真正生长及发育的时间大约只有45天。这是大熊猫在其进化过程中被大自然筛选出来的一种特别的繁殖策略——只有依靠缩短怀孕时间和生下“早产儿”,才能保障母亲的健康和胎儿的生命。
大熊猫大约是在2500万年前从熊科动物进化来的,当时的熊已经出现了穴居行为。穴居行为是由于需要度过缺食季节而产生的。它们在洞穴里不吃不喝,处在休眠状态。大熊猫至今仍保留着熊类祖先的这些行为烙印。这对于一只怀孕的母熊猫来说是一种严峻的挑战——面临着既要保全自己的生命,又要满足胎儿新陈代谢需求的双重压力。虽然大熊猫可以利用水解脂肪来提供一部分能量,但是,因为自由脂肪酸过于疏水,而不能通过母体胎盘和胎儿胎盘之间的屏障,因此,大熊猫的胎儿不能利用母体血液中数量巨大的脂肪,而仍然需要葡萄糖作为其能量的基本底物。为保证胎儿的生存,一只怀孕的母熊猫只能把自身的蛋白质转化为糖类,来为胎儿提供营养。但是,如果转化太多蛋白质,就会威胁母熊猫自身的生存。在这种生理压力下,大熊猫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选用了一个两全其美的生殖方法:缩短怀孕期,产下体型小,发育程度低的幼崽。这样才能保证母体与崽体的安全。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