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如何成为高校必修课?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24日
新学年伊始,安徽师范大学新学生们领到的课表上,多了一门名为“环境保护”的必修课。原来,安徽师大从这个学期开始,率先在全国高校范围内将环境保护列为全校学生的公共必修课程,即包括文、理、工以及艺术类专业的所有本科学生,都必须选修这门规定课程,并需要修业合格才能取得学分。
安徽师大为何将环境保护作为必修课,这样的做法究竟好在哪,对于师范类院校又有哪些巨大的作用?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近日走访了安徽师范大学的老师和学生们。
如何想到的?
让环保成为高校必修课,旨在为社会培养更多的环保播绿人。安徽师大校长蒋玉珉告诉记者,学校一直在公共基础课当中向在校学生传授环保知识,渗透环保理念,经常性地组织社团开展环保活动,希望把学生们培养成环境保护的“践行者”和“播绿人”。而让环保课程全面走进课堂,成为必修内容,则是实现这一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
校党委宣传部部长李忠介绍说,安徽师范大学之所以在全体本科生中开设环保必修课程,原因之一是为了向社会输送更多的传播“环境科学文化知识”的人才。他说,开展环境教育对于促进可持续发展,推动公众参与环境保护至关重要,在高等院校,尤其是在师范类高校开设环境保护类的公共必修课就更具有现实意义了。
高师院校作为培育基础教育各级各类教师的专门机构,如果其中的作为未来教师的师范生具备了良好的环保理念和环境意识的话,他们就会把环保理念有意识地传播开来,使他们的学生能在环境科学知识中体验自然的美好,珍视环境与资源的可贵,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全面提高未来公民的环境素养,推动我国的环保事业。
“我们的学生毕业后,会分布在省内外的很多中小学校从事教学活动或教学管理工作,我们今天培养一批有较高环境素养的毕业生,就等于日后为社会培养一大批有良好环境意识的青少年。”学校教务处副处长江家发说。
如何运行的?
分工细致的领导小组,严格的教学计划,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形式,让环保成为大学必修内容。究竟安徽师大环保必修课是怎样运行的呢?江家发向记者具体介绍了学校开设环保课的运行体制。首先,学校成立了由校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环境教育专项工作领导组和专家咨询组。在实施这项工作的过程中,这些校领导具体分工,分别成立了环境教育课程建设领导小组、环保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和绿色校园建设领导小组。
其次,学校对这门必修课有着硬性的学分和课时的规定。环境保护课的开设对象为全校全日制的本科生,它是每个学生在4年大学期间必选的一门公共选修课程。课程计划为34个学时,学生在修完所有课时后,经考试合格才能获得两个学分,如果学生在校期间,没有得到这两个学分,就意味着没有毕业的学分资格。
与此同时,学校把环境教育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模块,将其纳入到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环保课程的设置、院系之间的协调以及教师调度等工作由学校教务处直接管理。学校从化学、国土旅游、生命科学等14个学院中挑选出了一大批优秀教师,成为了环保课的重要师资力量。教务处会根据每一个学科的具体特点,安排老师们的教学内容。
另外,各个院系的老师们还注意采取多样的教学形式,既有课堂教学,又有活动教学等,比如结合各个专业的教学目标及特点,老师们会组织学生开展环保课外实践活动、邀请专家作报告和参观环境教育基地等辅助方式来组织教学。
如何作用的?
为大学生素质教育“补钙”,为不同专业的学生日后能在工作中,融入环保的思想打下基础安徽师范大学环境资源学院院长赵广超博士告诉记者,开设环保必修课的另一个目的就是提高大学生们的环境意识,以此全面提高学生们的整体素质。学校国旅学院07级朱奉贤同学说,通过近一个月的学习,他认为自己的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都在不知不觉地增强,对所学的专业课也有了更多的认识,因为,在他所学的地理学专业知识里,有很多内容都与环保联系得非常紧密。07级历史系刘洋同学则认为,环境保护课程涵盖面很广,它是文、理、工、社会学、经济学等所有学科知识的结合,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他觉得自己的视野更加开阔了。
安徽师范大学将环保作为必修课的做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联合国有关部门和官员对此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与支持。联合国电台还通过越洋电话采访了学校领导、老师和学生,高度评价了中国高校环境教育的生动实践。合肥工业大学环境资源学院孙世群院长认为,环境教育分为公众环境教育、环境基础教育及专业环境教育3个层次,对高层次人才进行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作为师范类高等院校,开设环保必修课在于为基础性环境教育及公众环境教育培养了合格的师范类人才。安徽建筑工程学院教师刘家林认为,高校开设环保必修课可以让环境保护的理念融入学生的知识体系中。他说“如果对搞建筑的学生在其系统学习建筑理论的过程中,就向他们渗透环保理念,等到他们毕业后,就会很自然地把节能、环保的做法,考虑到自己的设计、施工等具体实践之中。安徽师范大学这一举措,为不同专业学生将来的更好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值得更多高校借鉴。”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